登录|注册新帐号

  • 961阅读
  • 0回复

(13届年会)选手感言郭国酬:旁征博引天地宽,螺蛳壳上亦道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7

旁征博引天地宽,螺蛳壳上亦道场
——浅谈浙江绍兴游学心得体会
江西 郭国酬

数日奔波,几天学习,从繁忙的班主任工作中抽身,以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出现在浙江绍兴。一场游学之旅,如同一扇古朴的大门,进入其中,仿佛回到大学时代:可以听,可以说,可以辩,可以问。从一个教室出来,走入另一个教室;拜访一位教师,转身又在另一位教师身旁问道。何所感悟:旁征博引,天地辽阔。可放眼望去,不必更不能拘泥于一城一的得失;螺蛳壳上,花纹细腻。当细细探寻,不应亦不能随意放过一点一滴的精华。大小之辨,如何取舍?教师素质性情与授课环境也。

一,授课与听课,大小之辨

浙江之行,吾既为授课教师,又是听课学生。故本文先从这两方面谈此问题。

作为授课教师,大小之辨何如?

于笔者而言,习惯专心锱铢、刻镂细节。但同样喜浩瀚无垠之态势,爱壮阔缥缈之形容。故在大赛组委会公布赛课方案后,首先选择了对《药》进行细节性的搜索。以“学医知用  学以致用   关注社会  灌筑社会”为四个方向,寻找文章的细节词句,从而构建课程内容。PPT的设计也依此完成,因此呈现出文章句子的罗列。

但在磨课过程中,发现学生无力如教师一样对细节进行把控,更无力总结出“学医知用  学以致用   关注社会  灌筑社会”四个方向。课堂表现为教师必须将四个方向点出,学生才能跟上教师节奏。从强调师生互动的课程要求来看,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思虑一番,将备课思路转变为放眼鲁迅各种文本,通过不断对比不同文本,把握不同文本中体现的鲁迅不同形象,从而立体化先生形象。再从这个思路出发,寻求的文本应该是具有变化性的、对比性的。于是从“以貌取人”出发,形成“严肃  冷酷  消极”形象,再逐一展现“乐观”、“悲观”、“冷酷”、“慈悲”四种文本,不断否定、肯定产生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形成新的、全面的认识。文本的选择是细节段落,螺蛳壳上做道场;但各种文本的选用是由一而三,旁征博引天地宽。文本都是鲁迅的作品,但都只是作品中具有鲜明指向性的部分。基本形成观点之后,通过讨论,让学生去切身感受这种观点,尤其是“双面性”的观点。进而探寻为何有双面性,对谁热面对谁冷面。随后,通过写作,形成鲁迅的人格形象。并让学生朗读,加深这种自我生发的鲁迅形象。最后,教师以图片为线索,以演讲为手段,回顾先生一生。进一步加固先生的“济世精神”和“铁骨铮铮”形象。

在整个过程中,文本本身是细节,文本与文本是博引。而一步一步进入、深化,一步一步都是细节和博引的互通,学生因此也容易获得广阔感和踏实感两种感受。

作为听课“学生”,我同样听到了大量好课。

如果说我是寻求细节和博引的互通,那么郭丽萍老师则是在细节上进行把控。郭丽萍老师讲《记念刘和珍君》,不谈背景不谈人物形象不谈句子特征,只是一句话:读一遍,划好线。读什么?读全文,文章内容全部读完。读完不是目的,目的是划线。将文中出现“刘和珍”三字的句子通通划出来。读完全文,也划完句子。划完句子,再读划出来的句子。发现“刘和珍”三字在都是“刘和珍”做主要人物的句子中觉得拗口,全部换成“你”,继续读。读完之后,自然形成人物形象。形成的人物特点,譬如“爱国”、“勇敢”加入刚刚形成的句子,继续读。最终形成了“刘和珍形象”、“鲁迅对刘和珍的评价”、“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刘和珍”三个问题的答案,进而解决了文章的阅读问题。从“刘和珍”出发,围绕“刘和珍”的句子,构建了与“刘和珍”有关的一切重难点问题解答程序。细节运用,可谓精到。

是否仅仅从“刘和珍”这一细节开始才是好的呢?并不是。郭丽萍老师指出,可以抓出“血”,重复刚刚的动作;可以抓住“话”,重复刚刚的动作。以一细节处,勾勒全文。由小而大,所有活动皆在文本之中,却生天地无限之感。

郭丽萍老师的细节刻镂之功,动人心魄。而王克强老师则是在旁征博引路上,高人一筹。在开始对华老栓进行分析后,很快转入宏观:夏三爷的告密vs犹大的背叛;夏瑜的被杀vs耶稣的受难;亲亲相隐传统伦理的崩塌vs西方原罪基本理论的延伸。以宏观的视角审视《药》之一文,让学生不再局限于文章一角,而是从更高的角度审视。所谓登泰山而小天下,有效的俯视,可以形成全面的视角,从而获得更立体而准确的观点。

当然,必须认识到:这种全面的观点更多地来自于教师,而非学生。用这种高度来审视《药》这篇文章,是否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太过困难,恐怕也值得思考。毋庸置疑的是,王老师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户,告诉学生:读文章,不仅仅可以从文本本身读,还可以从文本本身出发,去旁征博引,实现触类旁通。这,何尝不是一种美丽?

二,备课与授课,大小之辨

无论旁征博引还是细节刻镂,都是课堂上的的具体呈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大赛的状态,往往是小课堂、日常教学的积累的另一种形式的呈现。为了能够在大赛上有更好的表现,我选择了在小课堂上进行磨课。不断纠正自己的“口头禅”和“不佳教态”。所在单位的所在年级的每个班都被我借来上课,不断打磨教案和教学语言。即使在上课前夜,仍对着镜子一遍遍回顾、排练。最终在大赛呈现出来的状态比较完满。有效地备课,才能实现有效地授课。

磨课的时候,则是集思广益,既积累经验,也积累意见。经验来自多次训练,意见来自多人观点。此所谓旁征博引。授课的时候,则是细节刻镂。对已经形成的教案、ppt、授课语言和姿态进行一遍又一遍地锤炼、熟悉、展示。甚至将每句话都写下来、背下来。又在写和背的过程中修改,再改再背。

吾非圣贤,笨功方济。自有高人,挥洒自如。但高人若锤炼,则必高入云端。此次听课,自然听到不少优秀的课。可同样的,某老师请同学们看学案上的三篇文章。过了一阵子,又说你们看不完的,就随便看一篇吧。到了学生展示阶段,又期待学生能就每一篇回答问题,谈出看法。显然,这堂课在之前未曾经过锤炼。否则学生能否看完三篇,如何安排学生阅读相应篇目必不成问题。课堂的流畅度则自然提升,而非多次改变最初安排。此位老师的课件精美而细致,语言生动而细致。可见功力非低,准备不足,恐最终铩羽而归。此旁征博引之备课未曾得力,故细节刻镂之授课未能成行。小课堂不修,大比赛难成。

三,评课与授课,大小之辨

“不知好歹”,形容不知真假好坏,乃人生一大谬也。而听课之后,评课虽是评委的权利,我等普通听众亦自然有杆秤。如何评课?首先则必须分清好歹。“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未曾听过大量的课,不得知何为好课,何为一般课。此为旁征博引之大。“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一点而通,不对细节的品悟,不知好在何处,妙在何处。此为细节刻镂之小。

闭幕式上,有老师对特级教师进行点评,言语犀利而准确。对每位特级教师的优点进行了宏观概括和微观把控。显然,他拥有着丰富地课堂经历。知道何为好课,如何上好课;显然,他认真听了所有参赛特级教师的课。知道何处为好,何处为妙。

于我而言,评课的机会或许不多。毕竟只是小字辈,发言权不大。然而,对于授课却有大作用。如何评价学生,本质上是对学生有何了解。大量地掌握各类学生的情况,形成规律性的、稳定性的观点和思路,再对某一特定学生进行了解,最后形成的对该学生的评价就会准确而生动。如何传授知识点,本质上是对知识点的有何了解。大量掌握该知识点和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对某个知识点钻研挖掘,把握根本。在传授时,就能旁征博引、触类旁通,又能细节刻镂、不差分毫。

此次比赛的主题定位为“文化”。何谓文化?《周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之事,化成天下。人类所思所为,皆是文化;文化所为者何?化成天下。影响天下,造化天下,泽被天下。吾参加此次盛会,得“旁征博引天地宽,螺蛳壳上亦道场”之念。推而广之,愿得文而化,化人更化己。有益生命,不以善哉?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