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861阅读
  • 0回复

(历史人物)历史上的高俅:受苏东坡知遇之恩,终生不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 本帖被 长河 从 全国八届大赛教学视频(江津) 移动到本区(2017-11-11) —

历史上的高俅:受苏东坡知遇之恩,终生不忘!

在《水浒传》中,高俅是超级大奸臣,与蔡京、童贯、杨戬并列四大奸贼。正史上,北宋末年确实有六大奸臣,分别是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其中,并无高俅。

在历史上,高俅确实是从草根逆袭上位,成了掌握一国军权的使相(枢密使),但是,在任期间并无明显劣迹。他沦为奸臣,完全拜《水浒传》所赐。

因为《宋史》中并无高俅的传记,我们只能从野史当中找到一些零星的记载。从这些记载来看,高俅虽然没什么将才,上位多靠溜须拍马,但是,此人还算是有情有义。

据《宋稗类钞》记载,高俅本来是苏东坡先生的小史。所谓小史,类似现在的秘书,往往是帮助主人进行一些抄写、记载工作。史书上说,高俅“笔札颇工”,能让书法大家苏东坡请来做抄写工作,可见高俅在书法上的造诣绝对不低,至少也是二流书法家的水平。

高俅在苏东坡身边工作了数年。后来,苏东坡由翰林学士外放外为地方知州。临走前,他给高俅写了一封推荐信,推荐给朝廷大臣曾布。

曾布是唐宋八大家中曾巩的弟弟,是神宗变法中的骨干大臣,在政治上和苏东坡对立,但是彼此的私交不错。曾布当过宰相、枢密使,在神宗、哲宗、徽宗三朝都曾经担任宰执大臣。若能在拜在此人门下,高俅的前途必然一片光明。

可是,等苏东坡离开京城,高俅拿着推荐信去见曾布时,曾布却告诉高俅,自己的秘书已经够多了,不用再请人了。可是,曾布又不想驳了苏东坡的面子,于是他也写了一封推荐信,把高俅推荐给驸马王晋卿。

因为高俅很会来事,王晋卿很快就把高俅当成心腹。 

在宋哲宗年间,王晋卿和端王赵佶关系不错,两人经常往来。有一次,两人在等候朝会时遇上。端王说:“今天来得匆忙,忘记带篦刀来,不知道借下你的篦刀可以吗?”

所谓篦刀,类似现在的梳子。大臣在朝见皇帝前,都会在等候室中稍稍修饰下。估计端王走得急,发型有点乱,于是想借个篦刀再整整头发。 

王晋卿当然同意,他从腰间拿出了自己的篦刀。端王一看,觉得那篦刀样式新颖可爱,很是喜欢。

王晋卿看出端王赵佶的心意,于是就说:“我最近让人做了两副篦刀,还有一副没用过,王爷若是喜欢,晚一些我让人送给您。”

之后,大家散朝回家。王晋卿就挑了一个能说会道的下属去送篦刀。这个被选中的下属,就是高俅。

高俅来到端王府,恰巧赵佶在踢球,高俅就一边看一边等。在看球的时候,高俅“睥睨不已”,显得对赵佶门下那些人的球技很不屑。于是赵佶就请高俅下场一起踢。结果,众人大惊,高俅果然厉害。赵佶则大喜,派人转告驸马,自己把篦刀和送篦刀的人都留下了!

几个月后,端王赵佶登基称帝。作为心腹的高俅一路升迁。

在《水浒传》中,仿佛赵佶一登基,高俅就立刻做了殿帅府太尉。事实上,根本不是如此。高俅就算是宋徽宗赵佶的心腹,但是,做官就要遵循官场的规矩。

高俅从很低的职位做起,在大宋军界一共当了二十年的官,辗转许多个职务,最后才当上了太尉。 

高俅在当上高官之后,依然没有忘记苏东坡当年的知遇之恩。宋徽宗继位之后,一度改元“崇宁”,标榜崇奉先帝宋神宗(神宗曾有年号曰熙宁),于是像曾布、蔡京等新党先后执政。作为旧党魁首的苏东坡则屡受打压,连家人也受到牵连。

可是,在众人都对苏家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高俅却一直念着当初苏东坡对自己的举荐之恩,屡次关照苏家。每当苏东坡的后人来到京城,高俅总会出钱出力。因此,高俅在士林中的口碑,其实并不坏。

靖康初年,金兵南下,宋徽宗仓皇难逃,把京城丢给宋钦宗。高俅因为生病(很有可能是借口生病),于是辞官回家。后来,金兵被宋军击退,宋钦宗气势高涨,于是以锄奸的名义,把宋徽宗身边几个恶名昭著的大臣如童贯、梁师成等人抄家灭门。

在宋钦宗钦定的奸佞名单中,并无高俅。高俅也得以在家乡安度晚年。

历史上高俅虽然不算什么清官、能臣,但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辈。他虽然一度掌管宋朝禁军,对北宋的灭亡难辞其咎,但宋军的腐败无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也不能把宋军不敌金军的罪过强加在他一个人肩上。

国人对于忠奸善恶的判断,总是很容易受到一些民间演义、社会舆论的影响。很少有人去看史书,更少有人独立思考。这一点从千百年前到如今,都没什么大变化。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