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天涯论道
作者:伊斯紫 正解“道可道”
道可道,非常道。
没有人们说得那么复杂。
第一章也不是最重要的一章。
老子把天机埋在另一个地方。
我的理解:径而已。([古文正解]:道可道,非常道,径而已;名可名,非常名,物而已。( )
老子要西出函谷关,来到关前,被关令尹喜拦住,不过他并没有恶意,而是要向老子请教关于道的学问。
尹喜说:
“老子,晚辈想向你求教一下关于道的问题。”
老子(抬起头,略带惊讶地,内心有很欣慰,在这边关荒凉之地竟然有人问道):
“道?”(你要向我问道?)
尹喜(虔诚地):
“是的。”(接着又是一连串的啪啪作响的马屁)
老子(颔首微笑,也有心试探一下,这个后生是不是有足够的悟性):
“可道。”(我可以告诉你。)
尹喜(很高兴地点头,并做好了听讲和做笔记的准备):
“好了,老先生,您就开讲吧。”
老子(爽爽身子就开始了):
非常道。(但我能讲给你听的,并不是也不可能是道的本原形态哦。)
尹喜(惊讶地,看着自己的笔记,一遍念叨着,一边寻思着,好像是在问):
“道,可道,非常道。这是为什么呢?”
正解“道可道”(二)
实际上第一章很简单,老子并没有在第一章说明他的核心概念——道的概念,而几乎后来所有的解释者都在这里说明之。我们之所以说这么多,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后面的内容,在这里解释一些基本的概念,以使大家对《道德经》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第一章实际上只是一个序言或者说明——也就是《正解》里的所谓"径而已”。
这里的“径”和后来的“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也不是一个意思。
简单地理解这个径就是“人类探索事物奥妙认识自然真理的道路或途径”
道可道——道是可以用语言表述出来的。
非常道——但使用语言表述出来的道,并不是道本身。
老子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名可名,非常名。
名可名——我们可以给事物命名,下定义。
非常名——但是名字并不是事物本身。
实际上老子是在这里说明——
语言,和被认识的客体之间的差异。
文字,和语言之间又有很大的差异。
语言文字作为人类认知的表达方式和认知本身还是不一样的。
最重要的差异在于人类的认知和被认知的客体事物的本身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关于“常”(或者是恒)——本原的、本来的、常态的
但是,很让人惊讶的事——千古第一真经的第一句话,很可能最早是出自尹喜之口,虽然老子心里也是这样想的,虽然几千年来老子的祖先就是这样传授给他的。
总合起来,老子这第一句话的意思是说——
道,就是大自然大法则,它是可以被人类认知和说明的,但是,被人类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的大自然大法则,就已经不是它本身了!
就这样——“道可道非常道”,这六个字,可是折磨了人类五千多年哦。
白首尚未穷经,千千万万。身殒仍没悟道,万万千千。
实际上就是老子已开始传道时的情景。尹喜当然是毕恭毕敬,奉若神灵地把它记录下来了。我们都有这样的习惯,一开始几乎是字字不拉地把老师的话记下来,听着听着就难免走神儿,记着记着就难免偷懒儿。尹喜当然也不例外。
于是,我们就有了“道可道非常道”。
于是,我们就有了《道德经》珠玑五千言。
于是,我们就有了关于“大自然大法则——道”。
于是,我们就有了人类文明和大自然大法则的和谐理想。
接下来老子又给尹喜作了一番解释——
正解“道可道”(三)
“再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老子指着一棵松树)我们可以叫那种植物为“松”,但是,“松”字并不是那种被我们称之为“松”的植物本身。
还不懂?(老子又拍拍坐下的青牛)
我们可以叫那种动物是“牛”,但是“牛”字并不是那种被我们称之为“牛”的动物本身。或者说,那种动物并不叫自己是牛,或并不认为自己是牛。牛并不叫自己是“牛”!
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在最初开始的时候,都是没名没姓的,那时的道,就是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坐胎开始;当人类以自己的认知给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命名,也就是下定义时,这时的道,就是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生身母亲。于是,人类文明的开始。
所以,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无名无姓的原始本原的存在状态,才是他们的本来的常态,也就是“无”,才是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真实地原本的存在形态。而只有在这样的常态下,我们人类才能更好地观察认识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奥妙,其终极的大自然大法则,我称之为道。
而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形形色色的存在状态,是他们外在的表象的存在形式,也就是“有”,也就是表象,是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外在的表现形式。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观察认识和把握的是事物的外在的形式的灿烂和光华,而不是其本质,但是,我们可以透过表象来认知事物的本质,也可以认知大自然大法则。
因为,事物的这两种状态,实际上都是同一种事物,而只是他们的状态或名称不同,一个表示事物内在的本质,一个表现外在的表象。所有的玄妙深奥的道——大自然大法则都蕴藏在其中,我们就直接叫它是“玄”得了!
尹喜听得丈二和尚,一点也摸不着头脑,心想,这个“玄”可是太玄了。那真是玄中有玄,玄之又玄。但是,今天讲的这些恐怕就是进入这扇大门,理解道的玄妙的钥匙了。
这就是我们人类试图观察宇宙时空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外在,认识时空宇宙天地万事万物的内在,掌握大自然大法则的入门的地方和入门的方法:由表及里,一层一层的解开众多纷繁表象掩盖下的玄妙深奥本质特性的大自然大法则!所以,道,不仅是“大自然大法则”,也是揭开“大自然大法则”的钥匙。不仅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也是读懂我这5000文字的入门法则!
一开始尹喜听得认真,记得仔细,尽管这样,由于他在懵懂之中往往也有抓不住重点的时候。例如:“此两者”也被写下来了。没有这三字,“同出异名,同谓之玄”,这样的句式似乎更符合我们现在看到的《道德经》的风格。
但是,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此两者”到底是哪两者?
老子在这里说到了很多组相对应的概念,“此两者”到底是哪两者呢?
道-名?道-常道?道出之道-道?道出之道-常道?名-常名?可名之名-常名之常?常-非常?有-无?有名-无名?常无-常有?其妙-其皎?还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道路途径:道-道——客观反映世界的大自然大法则?
“此两者”就是“其皎”和“其妙”。今语言之,就是现象与本质。
“同出”,都是事物的不同的规定性,一个是内在的本质规定性,一个是外在的表象的规定性。本质和表象的关系问题才是哲学家一开始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即使搞不清楚,也会提出自己的一套说法。老子在这里,开门见山地排除了语言表述事物本质的可能性,文字,当然只会比语言更不堪重任,更无法承担表述事物内在本质的任务。
那么,在老子看来,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获取真理——道的道路或途径到底是什么?
首先,老子否定了语言。语言上不能正确地表达,何以正确的去认知?
老子也否定了文字。从这里,我们又可以推断出,老子用语言表述的道,已经不是常道了。那尹喜似懂非懂的课堂笔记,那肯定是不能道道于万一了。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对现在的《道德经》文本看成是神经真经神圣不可动摇不可侵犯不可修正的教条。
好了,天机不可……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皦。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别人都以为这一章很重要。
是的。
它确实很重要。因为这是第一课。第一课,总要讲一点重要的东西。例如: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实验手段……想想你们在大学上的每一门课程的第一课,老师都讲了些什么?
别人都以为的重点,实际上并不是本章的重点。
比如:道。
道德经五千言,都在讲这个道,其实第一章能够讲明白的。
再如:玄。再如:妙。
我解第一章的重点是——
1、常,或恒。
2、皦,附带说一下“妙”。
3、“此两者”,到底是那两者?
把这三点搞明白了,第一章,也就明白了。
解“常”之一。
道,可道,非常道。
第一个,道,老子的核心概念,大自然大法则,是一种自然客观存在的又是人类主观认知的普遍规律或法则。这里就不做过多解释了。因为,老子《道德经》通篇5000言,几乎都是在解说这个字的。
第二个,道,可道,字面理解,道,就是说,言说,表述,就是用语言来表述。深入研究就会发现这里面潜藏着一个意思,就是语言(口语和书面语言,也就是文字)是不足以表现或表达表述道——大自然大法则的。为什么老子会有这种想法呢?因为,老子的学问是家传的,而且是口口相授的,从来没有对外人说,从来没有形成文字。这个问题,我们在序言《老子其人其书其学问》中已经作了很完整但不敢说是深刻或正确论述。
非,不,不是。
常,或恒。经常,永久,常态,引申为原本的本原的状态。
第三个,道,非常道,非常态的道,不是原本状态的道。也就是说“道出来的道,就不是道的原本状态了!”
道,在这里有四重意思。
道,大自然大法则。A
道,表述。
常道,本原常态的道A
非常道,表述出来的道a
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第四道,加在一起,产生了一个新的意思。也就回归到了道的本意,道,道路,途经,这里特指人类认知时空宇宙天地万物的途径。我们叫他第五道。参见《正解道可道》。
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第四岛+第五道,就产生了第六道。这第六道就是老子画外音,话里有话,弦外有音。参见《老子弦外音》。
2、名可名,非常名。
第一名,名,名称。
第二名,可名,可以命名。我们人类可以给事物命名。
命名,是人类最早认知世界的方法之一。每一个名称,实际上都是一个概念,所谓人类文明就是一个各种概念组成的体系。比如,我们人类称自己为“人”,称这种动物为“牛”,称这头牛为“青牛”!每一个字都是一个人类文明的概念,同时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非,不,不是。
常,或恒。经常,永久,常态,引申为原本的本原的状态。
第三名,名。名称所指代的那个事物。
非常名,不是那个被人类命名的事物的原本状态。
解“皦”,兼解“妙”及解“常”之二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皦。
故,作为行文是有意义的,作为理论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以后的皆以此例。
常,经常,恒久,常态。
常无,事物的常态是无。在无的状态下,我们才可以观察(认知)是事物的奥妙,内在的本质,规律。
观,观察,认识,认知,感悟。也就是老子心中人类探索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奥妙的方法、途径的总称。
妙,很少有著述者论及这个“妙”,有论及“众妙之门”者,也多词不及意,流毒深广,危害甚大。最通俗,最没文化的说法就是:奥妙!15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27章“虽智大迷,是谓要妙”,62章“道者,万物之奥”。妙,奥妙,essence。事物的本质规定性。为什么这样说的?为了广大非专业读者的利益,我们不去引述前人的正误,只做两种说词——很多人把“妙”,有人把“妙”解为“少女”和少女的朦胧之美。这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妙,就是少女本身,皦,就是是少女之美变得朦胧的那些表象的东西!
妙,古音,秘。奥秘连读,又是我们现在的常用语汇。语言的传承有其深邃的奥妙,现代语汇中的很多次回却恰恰是古代语言的投影。所以,我经常以现在的语汇来解古文,实际证明还是很有效的。
不引还得引,不忍不引。宋王雱:“有无之体常一,而有有以观者,但见其皦。欲观其妙,当知本无。……言皎而知妙之为奥,言妙则知皦之为粗。”粗,浅,表。appearance
缴,就是“皦”,皎。与妙对应,就是表象。就是说在有的状态下,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
欲,并不是欲望,个人的私欲性欲物欲之类的欲。而是我们,全人类的渴望认识探索未知的求知欲。
5、此两者,——到底是那两者?
老子在这短短的几句话中涉及到很多组相对应的概念,
道-名?
道-常道?
道出之道-道?
道出之道-常道?
名-常名?
可名之名-常名之常?
有-无?
有名-无名?
常无-常有?
其妙-其皦。
所有这些组别的对应,都可以理解为“同出而异名”。
就老子的文脉来看,应该是“其妙-其皦”。
就是说,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表象,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都可以表现出这个世界的本质规律性,都是很玄妙的。
本质和现象!
此两者,就是其皦与其妙,现代话就是,现象与本质。
第一讲(课)讲的是什么?
我们研究道的目的是什么?——观其妙——,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认识道的本原。
我们研究道的主要方法是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带任何偏见,不带人和先入为主的观念,来认知事物和世界现象,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
所以,以后经常要辨明其皦其妙——这里引用天涯网友的一个帖子:
作者:蓬山野人 回复日期:2007-9-25 20:07:00 3#
首先,"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不是我现在要讨论的内容。
其次,"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假如说是注解,那么是真对那些话的注解呢?你的任何怀疑都需要有逻辑性来支持。
很明显本章包含了两层意思.但是由一条线索贯穿起来了。
首先展示了三对概念的辩证关系:信和美、善和辩、知和博。
用这三对概念的关系揭示了表象跟本质对立的关系。就是表里对立这条线索贯穿了整章。
然后重点的揭示了圣人毫无保留特点的深层意义。
最后归结了圣人之道合于天道为而不争也就是利不为害。因为表面现象总是跟本质的相左。
蓬山野人先生多次提到表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此两者”是贯彻始终的。
存意:
1、疑似“解释”的问题。参见(后文,《道德经是尹喜的课堂笔记》)
2、圣人之道合于天道为而不争也就是利不为害:涉及到道德经的一个重要的误读。我从这句话中看到了蓬山野人先生的真知灼见。
3、先生原帖还有一句话:看现在的人们只知道以貌取人忽视本质,不是正需要改正的吗?哈哈,算作理论联系实际吧,也算学以致用了啰!
老子担心的是什么?
不要以狭隘之心,度老子之意!
中国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世界上总是永远有事物的实际本质和它的表面现象相反!事物的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实际本质有时和它的表面现象相反是一个普遍情况,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所以过去和现在任何旁征博引用长篇大论解释老子的看似有“学问”和“有知”的人都是无知的人!以无知解释有知,谬矣!以无知笑有知,不自量矣!有知和无知的界限我们很难分得清,有知
的人反而无知,无知的人反而有知,我不能分辨它们!我到哪里去寻找真正有知的能够赞同我的文章的人呢?寥寥!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叶文泉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3221.shtml 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是正解。这无可厚非哦。
但说巧了上帖之蓬山野人,解说了这句话,叶文泉先生也因说了这句话。都是一句话,理解起来,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存意:
1、两位先生的解说都涉及到其皦,其妙的问题。这说明,第一章和最后一章的呼应,这是老子讲述的重要主题之一。也在另一个层次上为“道可道”做了一番新的注说:
道是可以说出来的,但说出来的道,已经不是道本身了!
道是可以被认知的,但是被认知的道,也已经不是原本的道了。
反过来说,意思是——人类可以不断地探索这个世界的本质,也就是道,你也可以写出来,也可以说出来,但是,所有人类表达出来的所谓“道”,都不是本原的原本的道本身了!
这是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后来庄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人类的语言,是苍白的,不自已表现原本的道的常态,真正的存在状态。
人类的文字也是苍白无力的,无法去完整准确地表现道的真实的存在。
人类的认知也是苍白的,人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世界的本质,也就是道,但永远无法认识到道的原本状态,就是常态,就是常道!
貌似疑似“测不准”哦。
有了“道可道非常道。”及“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在这里放着,很多注老释老之人被讥讽嘲笑——
哈,老子都说了,道可道非常道,你还说个什么劲啊。你说的再漂亮也没用,老子早就说了“美言不信”哦!
此存意一也。
存意之二:“博通薄”,还是“博通搏”。
作者:蓬山野人 提交日期:2007-9-25 1:32:07 楼主
首先我要声明.我现在看到的解释是误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起来也不是我这本书的作者第一个误解的,看来这个误解还具有普遍性,因为我很怀疑他涉嫌有抄袭他人贩卖文字的嫌疑。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这里其他的话问题都不很大,只是其中第三句: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历来的解释都雷同于:有见解的人知识不一定广博,知识广博的人不一定有见解。好似很通顺,但其实是大谬也!
主要是因为这个博被理解成了广和阔。但是我对博这个字体会过了以后认为,对这字的理解是错误的。渊博的渊是广的意思,博并非是广而是涉猎探索的意思,是由博的含义引申出来的,而博的原意是赌运气。赌跟博是并列的关系,而渊博则不是并列的关系。当然我反对用一种固定模式来解读汉语,因为西方的标点模式根本就属于机械落后的语言形式。
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明智的人不会去冒险,冒险的人不明智。
博就是赌运气,冒险的意思,当代也有——博一博摩托变汽车——的说法。
读古文要通读整段的读,然后才能明白其含义,亦是诵读千遍其意自现之谓。而固定某一个字是什么意思哪就没法体会古汉语,因为古汉语本意也是会意的。
——蓬山先生解博如搏——有拼搏,有探索未知,有“科学有险阻,只要肯登攀”的意思。包括你引用的“搏一搏摩托变汽车”,也应该是“拼搏”的搏。
——而通常的理解把“博”结成了“薄”。虽不是浅薄,但即使广博,都有不深,不厚的意思。大致等于“薄”。
——叶文泉先生直接解成了““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下子就更厉害了——彻底禁言了:“谁也不准说话啊,谁说话,谁就是无知啊!”这显然并不是道德经里的意思。
皦:拨乱反正以叶文泉为代表的“”
作者:叶文泉 回复日期:2009-12-19 11:53:00 11#
回10楼香江漂流网友:
我已经在我的《叶文泉正解老子》一书中回答了《老子》一章“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意思,难道您没有看出来吗?!现在我不妨再对您说一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正确翻译是:我们经常要用“无”的观点来观看它的微妙,经常要用“有”的观点来观看它的边界。因为道既无又有。首先道是无,因为在道(奇点)这一点上一切具体可见的物质形式都消失到没有,看上去空无一物,所以老子要我们用没有物质的观点来观看道的微妙,斯谓“常无欲以观其妙”;但是道又是有,道的无只是一种表面现象,道实际是有,有就是物质,道的无只不过是有的物质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所以道实际是有,道是有物质的,有物质总是有大小(边界)的,没有物质没有大小才是真无,所以道作为有物质,它是有大小(边界)的,所以老子要我们用有物质的观点来观看道的边界(大小),斯谓“常有欲以观其徼”。那么道作为有物质,它的边界(大小)是多少呢?道作为有物质,它的边界(大小)就是“零”,“零”的边界就是道存在的边界!!所以老子要我们用有物质的观点来观看的道的边界(大小)就是“零”!“零”是无,因为在“零”这一点,你看不到任何的物质;但是“零”又是有,因为“零”有边界(大小),所以“零”是有。“零”就是中国老子的道,就是宇宙大爆炸前的奇点!!
声明:在当今中国和世界,我在这里对《老子》一章“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翻译和解释是最正确和准确的,任何人都不能对我的翻译和解释进行更改,在我之外的任何翻译和解释都是错误的,我必须对大家说明这一点!!
这不是叶先生的错,也不是任何人的错。
流行的版本中写成了“敫”,或“徼”。经著名人士考证:徼(jiao):边际、边界。交,皎,姣,之说也有见。
“皦”我以为。
恳请叶先生,把“敫”解成“皦”——现象,表象。再来看你这段宏论,就会通顺的多——
1、现在我不妨再对您说一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正确翻译是:我们经常要用“无”的观点来观看它的奥妙(本质),经常要用“有”的观点来观看它的皦即表象。
2、所以道实际是有,道是有物质的,有物质总是有表象【大小(边界)】的,没有物质没有表象【大小】才是真无,所以道作为有物质,它是有表象【大小(边界)】的,所以老子要我们用有物质的观点来观看道的表象【边界(大小)】,斯谓“常有欲以观其徼”。
——因为你把“敫”理解“边界,边际”,再把“边界,边际”理解为“大小”实在太牵强了。
自以为最正确的,叶文泉先生,第一句就,只说对了一半。
道德经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叶先生的所谓[正译]:
“ 道可以用语言说得出,但是却不是用一般的语言;也可以给它取名称,但是却不是用一般的名称。”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3221.shtml “道可道”可以直译为“道可以用语言说”的。很好。如果能注明其引申的意思,就更完整了。
“非常道”直译成“却不是用一般的语言”就有一些问题。第一是模糊不清,指代不明,“不是一般的语言”那是什么语言?不是人言乎?第二,把“非常道”的“道”解成“语言”是很牵强的。第三,原因来自“道可道”的第二个“道”,是动词说,而不是名词,语言。
综合上述,叶先生只解了不到一半,三分之一左右吧。
道可道非常道——直译就是:
道是可以说出来的,但说出来的道就不是原本的道了!
道是可以说出来的,但说出来的道就不是原本的道了!
道是可以说出来的,但说出来的道就不是原本的道了!
道是可以说出来的,但说出来的道就不是原本的道了!
其中“道可道”可以引申为三个层次:
1、道可说。即用语言,用嘴,说出来。
2、道可写。即用文字符号给与表述。包括文字,图形,数字,公式,定理,公理等。人类一切有意义的符号皆可以表述道。
3、道可知。即人类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实验,甚至冥想,来认知道。
记住:“道可道”的意思是:“道可说,道可写,道可知”。三者可以独立存在,三者也可以合一,层层递进,不可偏废。
“名”辩
名,就是命名,命名就是“被定义”,所谓“定义”就是概念。
荒原草坪先生的大作《东方哲学渊源——老子体系》中,也这样认为。
“天地万物的名字(概念)”(大书还要认真看,现在只是浏览到此,终于发现了一点,我可以接受的。故引于此。)
“名可名,非常名”——世间万事万物(的名字)是可以被认知的,即被定义,即被命名,即成为一个概念。但是,被命的名,即定义,即概念,并不是事物的本身。
名字,命名,定义,概念,概念体系即理论。都是人的认识。而不是事物的本身,本体,原本的存在状态,即,“常态”
可以格物致知。但是被格之物,已非原物。被致之知,已非知之。知不等于物。人类的知识,并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
“松”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定义,概念。它并不是那棵树!
那棵树,还是那棵树,并不因为人类叫他松而松,也不会因为人类叫他柳而柳。
人类可以叫那棵树是松。
但是“松”这个字,这个名字,并不是那棵树本身。
认知的主体是人类。
认知的客体是物质。
人类主体无论得出什么结论,都不是那个事物的本体,本身,本原的存在,或本原的存在状态!
说到“名”不得不提到“名家”
名家是先秦以思维的形式、规律和名实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派,战国时称“刑名家”或“辩者”,西汉始称“名家”。
名家主要活跃在先秦的春秋战国时期,一善于辩论,善于语言分析而著称于世。作为一个思想流派而言的“名家”,它的思想与现代的汉语所说的“名家”是不同的。这个“名”不是有名的名、出名的意思,而主要是指事物的名称、概念。由于种种原因,名家这个学派后来几乎没有了继承人,一般人在谈到先秦诸子的时候,甚至还有可能忽略它。首先正式提出“名家”这个说法的,是汉代的学者。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把先秦诸子学分成了六个学派,其中就有“名家”在内。
该派萌芽于春秋末期,郑国大夫邓析为先驱。作为一个学派,名家并没有共同的主张,仅限于研究对象的相同,而各说差异很大。主要有“合同异”和“离坚白”两派。
所谓“合同异”,即认为万物之“同”与“异”都是相对的,皆可“合”其“同”、“异”而一体视之。该派以宋国人惠施为代表。惠施提出著名的“历物十事”,即“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等十个命题。
所谓“离坚白”,即认为一块石头,用眼只能感觉其“白”而不觉其“坚”,用手只能感觉其“坚”而不觉其“白”。因此“坚”和“白”是分离的、彼此孤立的。该派以赵国人公孙龙为代表,“白马非马”、“坚白石二”等命题由其提出。
合同异强调事物的统一性,离坚白强调事物的差异性。战国末期,后期墨家对二者的片面性有所纠正,提出了“坚白相盈”的观点,荀子亦强调“制名以指实”。
代表人物有邓析子、尹文子、惠子、公孙龙子。
维基百科这样解释的:
名辯之學雖然是因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爭鳴,為論辯之必要而興起的。然而名家對於名學的研究,與諸子相較就有了變化。名家學者首先將「語言」與「事實」分離開來,讓語言變成純粹運思的符號。接著,又任意挪移這些符號,有意識的違反語言約定俗成的內涵與外延,使得變異的語言本身就變成哲理思辯的內容。也就是說,在名家學者的思想裡,語言不再只是思辯用的工具,而是思辯的主要對象。
在語言與事實分離之後,惠施藉由瓦解語言與事實之間的確定關係,從而消解語言認知和經驗知識帶給人們的固執,並理解相對的視角。當萬事萬物皆不存在絕對的分別時,就能到達天地一體的境界。
而公孫龍則更偏向純粹的語言分析,將用於描述事實、感覺、性質的語言一一分離。世界的萬事萬物都分析成感覺要素之後,就可以得知真實世界都是拼湊各種感知而成的。因此,只有語言的呈現才能讓事物真實的存在,而現象世界中的萬物卻都是虛幻的。[1]
总之:名可名,非常名。颇有名家之辩相,又绝非名家之辩也。
但是《老子》的第一句话,完全可以作为名家理论的基本大纲!
天涯国学论道所有老学贴——排序不分先后以本人12越27日22时左右的一次刷新为序。
1、『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以老解老读《老子》
作者:糊涂真水无香 提交日期:2009-12-21 1:57:23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3662.shtml 2、『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病危老人重注《老子》
作者:少聃雷羽 提交日期:2009-5-7 19:32:57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2442.shtml 3、『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叶文泉正解《老子》(完整版)[连载]
作者:叶文泉 提交日期:2009-9-28 12:35:06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3221.shtml 4、『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从《老子》看宇宙:奇点(道)从哪里来?奇点(道)如何运动?
作者:叶文泉 提交日期:2009-12-16 11:47:49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3645.shtml 5、『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东方哲学渊源——老子体系
作者:太荒草坪 提交日期:2009-5-6 10:38:45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2425.shtml 6、『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对《道德经》的误解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博”字辩)
作者:蓬山野人 提交日期:2007-9-25 1:32:07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1172.shtml 7、『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不能用易经思想去解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作者:草树先生 提交日期:2009-11-13 13:56:01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3411.shtml 8、『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薛德钧先生讲解《道德经》(连载)
作者:枝弛添雅 提交日期:2008-12-8 23:58:49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1961.shtml 9、『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我说道德经》一个营销大师对国学经典的解读(已出版)
作者:芦苇叶1 提交日期:2009-12-17 13:22:37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3650.shtml 10、『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叶文泉正解老子》最正确
作者:叶文泉 提交日期:2009-10-24 7:48:27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3319.shtml 11、『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道德经》真义——开启人生新境界的钥匙(推荐与摘录)
作者:复命曰常 提交日期:2009-7-15 21:42:15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2845.shtml 12、『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老子》正道与当世迷途(经常更新)(转载)
作者:苏一先 提交日期:2009-8-7 17:20:33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2958.shtml 13、『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道德经》之“道法自然”
作者:斗笠婆婆 提交日期:2009-12-11 11:15:26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3615.shtml 14、『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跟风,注解《老子》第一章
作者:尔同 提交日期:2009-11-17 15:07:14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3439.shtml 15、『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老子及其思想研究与《道德经》现代文翻译(学术理论版)
作者:清醒是酒 提交日期:2009-2-25 22:56:17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2172.shtml 16、『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道德经》全文 [春秋]老聃著 帛书本(转载)
作者:草树先生 提交日期:2009-11-17 16:22:19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3440.shtml 【敬录以上十六前辈帖,时时拜读,学之析之。】
【还有没有读到的帖,先致歉,请包涵,有机会,会遇到的】
第一章全解
大自然大法则是可以被人类认知和说明的,但是,被人类明说出来的大自然大法则,就已经不是它本身了!大家都这样说,好像已经被公认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就像是人类可以给很多事物起个名字,但是名字并不是那个事物本身。再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老子指着一棵松树)我们可以叫那种植物为“松”,但是,“松”字并不是那种被我们称之为“松”的植物本身。
还不懂?(老子又拍拍坐下的青牛)
我们可以叫那种动物是“牛”,但是“牛”字并不是那种被我们称之为“牛”的动物本身。或者说,那种动物并不叫自己是牛,或并不认为自己是牛。牛并不叫自己是“牛”!
时空宇宙天地万事万物在最初开始的时候,都是没名没姓的,那时的道就是时空的开始坐胎;人类给时空宇宙天地万事万物命名,那时的道就是宇宙的生身母亲,那也是人类文明的开始。
所以,时空宇宙天地万事万物无名无姓的原始存在,才是他们的本来的常态,也就是“无”,才是万事万物的真实地原本的存在形态。而只有在这样的常态下,我们人类才能更好地观察认识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奥妙,其终极的大自然大法则,我称之为道。
而万事万物的形形色色的存在状态,是他们外在的存在形式,也就是“有”,“有”是万事万物的表象的外在的表象形式。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观察认识和把握的是事物的外在的形式的灿烂和光华,而不是其本质,也不是大自然大法则。
但是,事物的这两种状态也就使其外在的表象和其内在的本质,实际上都是同一种事物两种规定性,而只是他们的状态或名称不同。所有的玄妙深奥的大法则都蕴藏在其中,我们就直接叫它是“玄”得了!
这个“玄”可是太玄了。那真是玄中有玄,玄之又玄。实际上这个玄,一点也不玄,玄就是变!这就是我们人类试图观察宇宙时空天地万事万物的外在,认识时空宇宙天地万事万物的内在,掌握大自然大法则的入门的地方和入门的方法:由表及里,一层一层的解开众多纷繁表象的迷雾掩盖下的玄妙深奥的本质特性,这就是道——大自然大法则!所以,道,不仅是“大自然大法则”,也是揭开“大自然大法则”的钥匙。不仅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也是读懂我这5000文字的入门法门!
一开始尹喜听得认真,记得仔细,尽管这样,由于他在懵懂之中往往也有抓不住重点的时候。例如:“此两者”也被写下来了。没有这三字,“同出异名,同谓之玄”,这样的句式似乎更符合我们现在看到的《道德经》的风格。但是,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此两者”到底是哪两者?
老子八千年前的《道德经》珠玑五千字的中心意思就是——不要以为人类的本领足以战胜大自然大法则或超脱这个法则的约束,人类的智慧只有遵循大自然大法则,才能把人类和人类文明引领上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人类文明和大自然大法则的和谐。
——荻思葩:我是一根狗尾草想开一朵美丽花
老子真善美
老子在开篇一章讲的是“此两者,其妙其徼,本质与表象,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实际上是在论述“真”,或“求真”,或“求真的过程和途径”等等与真有关的东西。第二章,也是开门见山,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命题:美,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真和假、美和丑、善和恶,也正是人类最困惑的问题,直到今天人类还受困其中,也没有搞清楚,到底什么是美,到底什么是丑。此两者,至少存在着六组十二种相互的关系——
01、真是真
02、真不是假
03、真中有假
04、真可以转化为假
05、真不是真
06、真是假
07、假是假
08、假不是真
09、假中有真
10、假可以转化为真
11、假不是假
12、假是真
或者这样排列——黑白
01、真是真——假是假。
02、真不是假——假不是真。
03、真中有假——假中有真。
04、真可以转化为假——假可以转化为真。
05、真不是真——假不是假。
06、真是假——假是真。
美和丑,善和恶,带进这个公式里,同样成立。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这些概念同样可以带入,同样是可以成立的。每句话都是对的,但是结论却是不那么对的。这样的纯哲学纯诡辩式的问题我们暂时放到一边,回到老子这一章的逻辑上来。
1,美丑2,善恶3,有无4,难易5,长短6,高下7,声音8,前后,八种事物都是相对的,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也是相对的。圣人自然是知道这个道理的,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了也是没为,做了也等于没做,没做也就是做了,无为就是为。那我还为他干什么?说了等于没说,没说等于说了,再说,说对了等于说错了,说错了等于说对了。那我还说他干什么?
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
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因为这个世界的最高级的法则:道——大自然大法则就是这个样子!
因为是道作万物,作而不始。
因为是道造万物,生而不有。
因为是道化万物,为而不恃。
因为是道功万物,成而不居。
有的版本做“作而不辞”,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而不辞”似乎也符合老子的一贯的思想逻辑。也可以与第一章的“道可道,非常道”,相勾连。但是,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如果是“作而不辞”,按老子的语言风格应该说成是“作而不道”,岂不更妙?道,也就是言辞,表达嘛!
所以,我认为还是“始”比较重于老子的意思——更重要的这里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模式,参见《老子犯了一个小错误?》。同时涉及到对“为”对“无为”的内容的诠释,参见《人类进步的阶梯——老子对人类行为方式的深度解析》。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我把这一组句子都作为关键词的意思就是想告诉大家,他们都不是很重要。这是人人可见的事实,这只是老子为了论证他前面关于美和善的观点(或命题),而随口例举的浅显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例。
值得一提的是“有无相生”。这里讲的“有无相生”是具象的有无事物,而不是抽象的有无概念。陈鼓应先生谓之是“指现象界事物的或显或隐而言”,而不是“喻本体界之道”的。
有人据此说出一番老子是辩证法第一人,这简直是笑话,八千年的大笑话,有史以来和神话平级的笑话可是没有几个哦,这个可以算作一个!老子确实是有记录的辩证法第一人,但是其依据并不是这些显而易见的东西。而是他关于道——大自然大法则、妙和皦、抽象的有和无、美和丑、善和恶这样的纯粹的哲学命题所展开的深邃的论述。(参见《老子真善美》)
这里的关键词不在于“生成形倾和随”,更不在于“形”,还是“较”,还是“邢”,也不在于“盈”、“倾”、“呈”、“涅”。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关键词是“相”。
相,就是相互,相对。
美丑相应,善恶相较,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八项可不是平列的。美,善的概念,内涵,本质,规律,可是比其他的要丰富复杂得多了。美,成为一门单独的学问,叫做美学,甚至可以个哲学并列。善,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成为哲学伦理价值宗教文学等领域的百说千言,说不尽道不明的人类认知的模糊区。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整部《道德经》,很多人都给他分解为很短很短的句子,唯独这一句,人们似乎分不开了。实际上只要你把它当作一次演讲,你就会豁然开朗——第二句“皆”前省略了“天下”,俩字。“天下皆知”就是“地球人都知道噢”。这样——
天下皆知,
美之为美,
斯恶矣——
天下皆知,
善之为善,
斯不善矣。
为什么会省略呢?因为我们看到的《道德经》文本只是尹喜的听课笔记。只有现在的速记专业或打字高手才能做到一字不落。我们都当过学生,我们也都做过课堂笔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无法把老师的每一句话记录下来,因为老师的口语(话)实际上也没有必要一字不落,这也是语言(口语)和文字(书面语)之间的差别。每个人的课堂笔记都有自己的一套独特格式和符号系统,重复的重要的我们用两个点,不重要的干脆就直接省略了。但我们学生,往往是似懂非懂,所以我们经常把老师讲得最重要的精髓给省略了!再加上,精力不集中造成的脱漏等等。所以,整理笔记是一个很艰难的事情,况且这是两千年前的笔记。他当时记录在哪上面我们都不知道!
好,不说尹喜当时的听课笔记时记录在什么样的介质上了,回到这两句话,我们马上就会有一种感觉,这是在揭示某一句话。我们按照现在每个人都有切身体验的形式作一些历史的回放活真实的情景再现——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句话,然后开始给学生们讲解这句话——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口头语——
“大家都知道……”
也就是说,很多老师都会从生活中的身边事说起,然后引申出一个深刻的命题,物理化学书学政治来时都经常这样做。两千多年前,老子也是这样开始的。他说——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有不善的存在。真善美是自以为是的人类一个永恒的痴心不改的追求……然而,美,善,可不像真那样……就好像我们身边实际上很多事物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像——有和无,难和易……啦,等等的,都是这样。”
而是用排比,一口气列举大量的事实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也是老子演讲的特征之一。在今后的研读中,还会经常遇到。不说连篇累牍,至少口若悬河。而后来者,常常把老子随口列举的事实当做高深莫测的哲学加以穷追不舍,有时显得很可笑!
点评太荒草坪的七原则——
一、以“我与生俱来的善心和自然智慧”为标准,来领悟《道德经》的原义,来衡量《道德经》的多种版本的释文、译文;(吾尚不懂,待看了下面的才能知晓,这是啥子意思)
二、信仰老子和《道德经》;(仅有信仰是不够的,还需要践行。才能体会《老子》天经中的深意!)
三,以帛书甲本为底本,以楚简文字为选字标准;(以帛书为底本,我举一百只手反对。《老子》没有标准本,只有参考本,但这一点也不重要,一点也不会影响我们理解大道的精神实质。为什么?这里有深奥哦!)
四、对《道德经》的字义注释,以汉字本义和最贴近本义的通假义、最古的引申义为准;(同意。参考诸本,来释义。求其通者。)
五、慎重区分《道德经》里的概念;(还不是到你指的是什么,有哪些概念。但是,在研究道德经中,有一种普遍的的现象,实际上是对道德经的眼中误读。就是“泛概念化”。有一个字就是概念,哪来那么多概念?虽然严格意义上说每个汉字都是一个概念,但是《老子》没有那多概念!我在浏览中就已经发现了,你说了两句绝对的话——所有的道~~~,所有的善~~~~!我就不信了!)
六、具有逻辑性、传统性、创新性、反驳性;(具体待后面考察)
七、遵守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规则,不生造词头和晦涩难懂的词句,力争语句通顺、通俗简明。(然也。尊重古汉语,更要尊重现代汉语。)
天生的善心和自然的智慧——这个“善心”是单纯无对的自然善意,这个“智慧”,是单纯无对的智慧本身。
哈哈哈,有点意思。
天生的善心。
自然的智慧。
这似乎就是——“致虚极,守静笃”的一种意境下,才能体会出来的。
“我感知那些说《道德经》玄妙难懂和把《道德经》解得比《道德经》更难懂的译文,是没有恢复自我的天生善心和自然智慧,被知识所累和被功名所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