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995阅读
  • 8回复

老子天涯论道(转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2-20
— 本帖被 admin 执行取消加亮操作(2010-02-22) —
老子天涯论道
作者:伊斯紫

正解“道可道”
  
  道可道,非常道。
  没有人们说得那么复杂。
  第一章也不是最重要的一章。
  老子把天机埋在另一个地方。
  
  我的理解:径而已。([古文正解]:道可道,非常道,径而已;名可名,非常名,物而已。( )
  
  老子要西出函谷关,来到关前,被关令尹喜拦住,不过他并没有恶意,而是要向老子请教关于道的学问。
  尹喜说:
  “老子,晚辈想向你求教一下关于道的问题。”
  老子(抬起头,略带惊讶地,内心有很欣慰,在这边关荒凉之地竟然有人问道):
  “道?”(你要向我问道?)
  尹喜(虔诚地):
  “是的。”(接着又是一连串的啪啪作响的马屁)
  老子(颔首微笑,也有心试探一下,这个后生是不是有足够的悟性):
  “可道。”(我可以告诉你。)
  尹喜(很高兴地点头,并做好了听讲和做笔记的准备):
  “好了,老先生,您就开讲吧。”
  老子(爽爽身子就开始了):
  非常道。(但我能讲给你听的,并不是也不可能是道的本原形态哦。)
  尹喜(惊讶地,看着自己的笔记,一遍念叨着,一边寻思着,好像是在问):
  “道,可道,非常道。这是为什么呢?”
正解“道可道”(二)
  实际上第一章很简单,老子并没有在第一章说明他的核心概念——道的概念,而几乎后来所有的解释者都在这里说明之。我们之所以说这么多,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后面的内容,在这里解释一些基本的概念,以使大家对《道德经》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第一章实际上只是一个序言或者说明——也就是《正解》里的所谓"径而已”。
  这里的“径”和后来的“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也不是一个意思。
  简单地理解这个径就是“人类探索事物奥妙认识自然真理的道路或途径”
  道可道——道是可以用语言表述出来的。
  非常道——但使用语言表述出来的道,并不是道本身。
  老子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名可名,非常名。
  名可名——我们可以给事物命名,下定义。
  非常名——但是名字并不是事物本身。
  实际上老子是在这里说明——
  语言,和被认识的客体之间的差异。
  文字,和语言之间又有很大的差异。
  语言文字作为人类认知的表达方式和认知本身还是不一样的。
  最重要的差异在于人类的认知和被认知的客体事物的本身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关于“常”(或者是恒)——本原的、本来的、常态的
  但是,很让人惊讶的事——千古第一真经的第一句话,很可能最早是出自尹喜之口,虽然老子心里也是这样想的,虽然几千年来老子的祖先就是这样传授给他的。
  总合起来,老子这第一句话的意思是说——
  道,就是大自然大法则,它是可以被人类认知和说明的,但是,被人类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的大自然大法则,就已经不是它本身了!
  就这样——“道可道非常道”,这六个字,可是折磨了人类五千多年哦。
  白首尚未穷经,千千万万。身殒仍没悟道,万万千千。
  实际上就是老子已开始传道时的情景。尹喜当然是毕恭毕敬,奉若神灵地把它记录下来了。我们都有这样的习惯,一开始几乎是字字不拉地把老师的话记下来,听着听着就难免走神儿,记着记着就难免偷懒儿。尹喜当然也不例外。
  于是,我们就有了“道可道非常道”。
  于是,我们就有了《道德经》珠玑五千言。
  于是,我们就有了关于“大自然大法则——道”。
  于是,我们就有了人类文明和大自然大法则的和谐理想。
  接下来老子又给尹喜作了一番解释——
  
正解“道可道”(三)
  
  
  “再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老子指着一棵松树)我们可以叫那种植物为“松”,但是,“松”字并不是那种被我们称之为“松”的植物本身。
  还不懂?(老子又拍拍坐下的青牛)
  我们可以叫那种动物是“牛”,但是“牛”字并不是那种被我们称之为“牛”的动物本身。或者说,那种动物并不叫自己是牛,或并不认为自己是牛。牛并不叫自己是“牛”!
  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在最初开始的时候,都是没名没姓的,那时的道,就是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坐胎开始;当人类以自己的认知给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命名,也就是下定义时,这时的道,就是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生身母亲。于是,人类文明的开始。
  所以,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无名无姓的原始本原的存在状态,才是他们的本来的常态,也就是“无”,才是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真实地原本的存在形态。而只有在这样的常态下,我们人类才能更好地观察认识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奥妙,其终极的大自然大法则,我称之为道。
  而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形形色色的存在状态,是他们外在的表象的存在形式,也就是“有”,也就是表象,是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外在的表现形式。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观察认识和把握的是事物的外在的形式的灿烂和光华,而不是其本质,但是,我们可以透过表象来认知事物的本质,也可以认知大自然大法则。
  因为,事物的这两种状态,实际上都是同一种事物,而只是他们的状态或名称不同,一个表示事物内在的本质,一个表现外在的表象。所有的玄妙深奥的道——大自然大法则都蕴藏在其中,我们就直接叫它是“玄”得了!
  尹喜听得丈二和尚,一点也摸不着头脑,心想,这个“玄”可是太玄了。那真是玄中有玄,玄之又玄。但是,今天讲的这些恐怕就是进入这扇大门,理解道的玄妙的钥匙了。
  
  这就是我们人类试图观察宇宙时空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外在,认识时空宇宙天地万事万物的内在,掌握大自然大法则的入门的地方和入门的方法:由表及里,一层一层的解开众多纷繁表象掩盖下的玄妙深奥本质特性的大自然大法则!所以,道,不仅是“大自然大法则”,也是揭开“大自然大法则”的钥匙。不仅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也是读懂我这5000文字的入门法则!
  
  一开始尹喜听得认真,记得仔细,尽管这样,由于他在懵懂之中往往也有抓不住重点的时候。例如:“此两者”也被写下来了。没有这三字,“同出异名,同谓之玄”,这样的句式似乎更符合我们现在看到的《道德经》的风格。
  但是,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此两者”到底是哪两者?
  老子在这里说到了很多组相对应的概念,“此两者”到底是哪两者呢?
  道-名?道-常道?道出之道-道?道出之道-常道?名-常名?可名之名-常名之常?常-非常?有-无?有名-无名?常无-常有?其妙-其皎?还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道路途径:道-道——客观反映世界的大自然大法则?
  “此两者”就是“其皎”和“其妙”。今语言之,就是现象与本质。
  “同出”,都是事物的不同的规定性,一个是内在的本质规定性,一个是外在的表象的规定性。本质和表象的关系问题才是哲学家一开始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即使搞不清楚,也会提出自己的一套说法。老子在这里,开门见山地排除了语言表述事物本质的可能性,文字,当然只会比语言更不堪重任,更无法承担表述事物内在本质的任务。
  那么,在老子看来,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获取真理——道的道路或途径到底是什么?
  首先,老子否定了语言。语言上不能正确地表达,何以正确的去认知?
  老子也否定了文字。从这里,我们又可以推断出,老子用语言表述的道,已经不是常道了。那尹喜似懂非懂的课堂笔记,那肯定是不能道道于万一了。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对现在的《道德经》文本看成是神经真经神圣不可动摇不可侵犯不可修正的教条。
  好了,天机不可……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皦。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别人都以为这一章很重要。
  是的。
  
  它确实很重要。因为这是第一课。第一课,总要讲一点重要的东西。例如: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实验手段……想想你们在大学上的每一门课程的第一课,老师都讲了些什么?
  
  别人都以为的重点,实际上并不是本章的重点。
  比如:道。
  道德经五千言,都在讲这个道,其实第一章能够讲明白的。
  再如:玄。再如:妙。
  我解第一章的重点是——
  1、常,或恒。
  2、皦,附带说一下“妙”。
  3、“此两者”,到底是那两者?
  把这三点搞明白了,第一章,也就明白了。

解“常”之一。
  
  道,可道,非常道。
  第一个,道,老子的核心概念,大自然大法则,是一种自然客观存在的又是人类主观认知的普遍规律或法则。这里就不做过多解释了。因为,老子《道德经》通篇5000言,几乎都是在解说这个字的。
  第二个,道,可道,字面理解,道,就是说,言说,表述,就是用语言来表述。深入研究就会发现这里面潜藏着一个意思,就是语言(口语和书面语言,也就是文字)是不足以表现或表达表述道——大自然大法则的。为什么老子会有这种想法呢?因为,老子的学问是家传的,而且是口口相授的,从来没有对外人说,从来没有形成文字。这个问题,我们在序言《老子其人其书其学问》中已经作了很完整但不敢说是深刻或正确论述。
  非,不,不是。
  常,或恒。经常,永久,常态,引申为原本的本原的状态。
  第三个,道,非常道,非常态的道,不是原本状态的道。也就是说“道出来的道,就不是道的原本状态了!”
  道,在这里有四重意思。
  道,大自然大法则。A
  道,表述。
  常道,本原常态的道A
  非常道,表述出来的道a
  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第四道,加在一起,产生了一个新的意思。也就回归到了道的本意,道,道路,途经,这里特指人类认知时空宇宙天地万物的途径。我们叫他第五道。参见《正解道可道》。
  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第四岛+第五道,就产生了第六道。这第六道就是老子画外音,话里有话,弦外有音。参见《老子弦外音》。
  2、名可名,非常名。
  第一名,名,名称。
  第二名,可名,可以命名。我们人类可以给事物命名。
  命名,是人类最早认知世界的方法之一。每一个名称,实际上都是一个概念,所谓人类文明就是一个各种概念组成的体系。比如,我们人类称自己为“人”,称这种动物为“牛”,称这头牛为“青牛”!每一个字都是一个人类文明的概念,同时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非,不,不是。
  常,或恒。经常,永久,常态,引申为原本的本原的状态。
  第三名,名。名称所指代的那个事物。
  非常名,不是那个被人类命名的事物的原本状态。

 解“皦”,兼解“妙”及解“常”之二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皦。
  
  故,作为行文是有意义的,作为理论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以后的皆以此例。
  常,经常,恒久,常态。
  常无,事物的常态是无。在无的状态下,我们才可以观察(认知)是事物的奥妙,内在的本质,规律。
  观,观察,认识,认知,感悟。也就是老子心中人类探索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奥妙的方法、途径的总称。
  妙,很少有著述者论及这个“妙”,有论及“众妙之门”者,也多词不及意,流毒深广,危害甚大。最通俗,最没文化的说法就是:奥妙!15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27章“虽智大迷,是谓要妙”,62章“道者,万物之奥”。妙,奥妙,essence。事物的本质规定性。为什么这样说的?为了广大非专业读者的利益,我们不去引述前人的正误,只做两种说词——很多人把“妙”,有人把“妙”解为“少女”和少女的朦胧之美。这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妙,就是少女本身,皦,就是是少女之美变得朦胧的那些表象的东西!
  妙,古音,秘。奥秘连读,又是我们现在的常用语汇。语言的传承有其深邃的奥妙,现代语汇中的很多次回却恰恰是古代语言的投影。所以,我经常以现在的语汇来解古文,实际证明还是很有效的。
  不引还得引,不忍不引。宋王雱:“有无之体常一,而有有以观者,但见其皦。欲观其妙,当知本无。……言皎而知妙之为奥,言妙则知皦之为粗。”粗,浅,表。appearance
  缴,就是“皦”,皎。与妙对应,就是表象。就是说在有的状态下,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
  欲,并不是欲望,个人的私欲性欲物欲之类的欲。而是我们,全人类的渴望认识探索未知的求知欲。
  
5、此两者,——到底是那两者?
  老子在这短短的几句话中涉及到很多组相对应的概念,
  道-名?
  道-常道?
  道出之道-道?
  道出之道-常道?
  名-常名?
  可名之名-常名之常?
  有-无?
  有名-无名?
  常无-常有?
  其妙-其皦。
  所有这些组别的对应,都可以理解为“同出而异名”。
  就老子的文脉来看,应该是“其妙-其皦”。
  就是说,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表象,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都可以表现出这个世界的本质规律性,都是很玄妙的。
  本质和现象!
  
  此两者,就是其皦与其妙,现代话就是,现象与本质。
  第一讲(课)讲的是什么?
  我们研究道的目的是什么?——观其妙——,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认识道的本原。
  我们研究道的主要方法是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带任何偏见,不带人和先入为主的观念,来认知事物和世界现象,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
  所以,以后经常要辨明其皦其妙——这里引用天涯网友的一个帖子:
  
  
   作者:蓬山野人 回复日期:2007-9-25 20:07:00 3#
  
    首先,"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不是我现在要讨论的内容。
    其次,"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假如说是注解,那么是真对那些话的注解呢?你的任何怀疑都需要有逻辑性来支持。
    很明显本章包含了两层意思.但是由一条线索贯穿起来了。
    首先展示了三对概念的辩证关系:信和美、善和辩、知和博。
    用这三对概念的关系揭示了表象跟本质对立的关系。就是表里对立这条线索贯穿了整章。
    然后重点的揭示了圣人毫无保留特点的深层意义。
    最后归结了圣人之道合于天道为而不争也就是利不为害。因为表面现象总是跟本质的相左。
  
  蓬山野人先生多次提到表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此两者”是贯彻始终的。
  
  存意:
  1、疑似“解释”的问题。参见(后文,《道德经是尹喜的课堂笔记》)
  2、圣人之道合于天道为而不争也就是利不为害:涉及到道德经的一个重要的误读。我从这句话中看到了蓬山野人先生的真知灼见。
  3、先生原帖还有一句话:看现在的人们只知道以貌取人忽视本质,不是正需要改正的吗?哈哈,算作理论联系实际吧,也算学以致用了啰!
  
老子担心的是什么?
  不要以狭隘之心,度老子之意!
  
  
  中国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世界上总是永远有事物的实际本质和它的表面现象相反!事物的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实际本质有时和它的表面现象相反是一个普遍情况,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所以过去和现在任何旁征博引用长篇大论解释老子的看似有“学问”和“有知”的人都是无知的人!以无知解释有知,谬矣!以无知笑有知,不自量矣!有知和无知的界限我们很难分得清,有知
    的人反而无知,无知的人反而有知,我不能分辨它们!我到哪里去寻找真正有知的能够赞同我的文章的人呢?寥寥!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叶文泉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3221.shtml
  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是正解。这无可厚非哦。
  
  但说巧了上帖之蓬山野人,解说了这句话,叶文泉先生也因说了这句话。都是一句话,理解起来,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存意:
  1、两位先生的解说都涉及到其皦,其妙的问题。这说明,第一章和最后一章的呼应,这是老子讲述的重要主题之一。也在另一个层次上为“道可道”做了一番新的注说:
  道是可以说出来的,但说出来的道,已经不是道本身了!
  道是可以被认知的,但是被认知的道,也已经不是原本的道了。
  反过来说,意思是——人类可以不断地探索这个世界的本质,也就是道,你也可以写出来,也可以说出来,但是,所有人类表达出来的所谓“道”,都不是本原的原本的道本身了!
  这是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后来庄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人类的语言,是苍白的,不自已表现原本的道的常态,真正的存在状态。
  人类的文字也是苍白无力的,无法去完整准确地表现道的真实的存在。
  人类的认知也是苍白的,人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世界的本质,也就是道,但永远无法认识到道的原本状态,就是常态,就是常道!
  
  貌似疑似“测不准”哦。
  有了“道可道非常道。”及“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在这里放着,很多注老释老之人被讥讽嘲笑——
  哈,老子都说了,道可道非常道,你还说个什么劲啊。你说的再漂亮也没用,老子早就说了“美言不信”哦!
  此存意一也。
  
存意之二:“博通薄”,还是“博通搏”。
  
  
  作者:蓬山野人 提交日期:2007-9-25 1:32:07 楼主
  
    首先我要声明.我现在看到的解释是误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起来也不是我这本书的作者第一个误解的,看来这个误解还具有普遍性,因为我很怀疑他涉嫌有抄袭他人贩卖文字的嫌疑。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这里其他的话问题都不很大,只是其中第三句: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历来的解释都雷同于:有见解的人知识不一定广博,知识广博的人不一定有见解。好似很通顺,但其实是大谬也!
    主要是因为这个博被理解成了广和阔。但是我对博这个字体会过了以后认为,对这字的理解是错误的。渊博的渊是广的意思,博并非是广而是涉猎探索的意思,是由博的含义引申出来的,而博的原意是赌运气。赌跟博是并列的关系,而渊博则不是并列的关系。当然我反对用一种固定模式来解读汉语,因为西方的标点模式根本就属于机械落后的语言形式。
    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明智的人不会去冒险,冒险的人不明智。
    博就是赌运气,冒险的意思,当代也有——博一博摩托变汽车——的说法。
    读古文要通读整段的读,然后才能明白其含义,亦是诵读千遍其意自现之谓。而固定某一个字是什么意思哪就没法体会古汉语,因为古汉语本意也是会意的。
  
  ——蓬山先生解博如搏——有拼搏,有探索未知,有“科学有险阻,只要肯登攀”的意思。包括你引用的“搏一搏摩托变汽车”,也应该是“拼搏”的搏。
  ——而通常的理解把“博”结成了“薄”。虽不是浅薄,但即使广博,都有不深,不厚的意思。大致等于“薄”。
  ——叶文泉先生直接解成了““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下子就更厉害了——彻底禁言了:“谁也不准说话啊,谁说话,谁就是无知啊!”这显然并不是道德经里的意思。
  
皦:拨乱反正以叶文泉为代表的“”
  
  
  作者:叶文泉 回复日期:2009-12-19 11:53:00 11#
  
    回10楼香江漂流网友:
     我已经在我的《叶文泉正解老子》一书中回答了《老子》一章“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意思,难道您没有看出来吗?!现在我不妨再对您说一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正确翻译是:我们经常要用“无”的观点来观看它的微妙,经常要用“有”的观点来观看它的边界。因为道既无又有。首先道是无,因为在道(奇点)这一点上一切具体可见的物质形式都消失到没有,看上去空无一物,所以老子要我们用没有物质的观点来观看道的微妙,斯谓“常无欲以观其妙”;但是道又是有,道的无只是一种表面现象,道实际是有,有就是物质,道的无只不过是有的物质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所以道实际是有,道是有物质的,有物质总是有大小(边界)的,没有物质没有大小才是真无,所以道作为有物质,它是有大小(边界)的,所以老子要我们用有物质的观点来观看道的边界(大小),斯谓“常有欲以观其徼”。那么道作为有物质,它的边界(大小)是多少呢?道作为有物质,它的边界(大小)就是“零”,“零”的边界就是道存在的边界!!所以老子要我们用有物质的观点来观看的道的边界(大小)就是“零”!“零”是无,因为在“零”这一点,你看不到任何的物质;但是“零”又是有,因为“零”有边界(大小),所以“零”是有。“零”就是中国老子的道,就是宇宙大爆炸前的奇点!!
     声明:在当今中国和世界,我在这里对《老子》一章“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翻译和解释是最正确和准确的,任何人都不能对我的翻译和解释进行更改,在我之外的任何翻译和解释都是错误的,我必须对大家说明这一点!!
  
  
  这不是叶先生的错,也不是任何人的错。
   流行的版本中写成了“敫”,或“徼”。经著名人士考证:徼(jiao):边际、边界。交,皎,姣,之说也有见。
  “皦”我以为。
  恳请叶先生,把“敫”解成“皦”——现象,表象。再来看你这段宏论,就会通顺的多——
  1、现在我不妨再对您说一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正确翻译是:我们经常要用“无”的观点来观看它的奥妙(本质),经常要用“有”的观点来观看它的皦即表象。
  2、所以道实际是有,道是有物质的,有物质总是有表象【大小(边界)】的,没有物质没有表象【大小】才是真无,所以道作为有物质,它是有表象【大小(边界)】的,所以老子要我们用有物质的观点来观看道的表象【边界(大小)】,斯谓“常有欲以观其徼”。
  ——因为你把“敫”理解“边界,边际”,再把“边界,边际”理解为“大小”实在太牵强了。

 自以为最正确的,叶文泉先生,第一句就,只说对了一半。
     道德经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叶先生的所谓[正译]:
    “ 道可以用语言说得出,但是却不是用一般的语言;也可以给它取名称,但是却不是用一般的名称。”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3221.shtml
  
   “道可道”可以直译为“道可以用语言说”的。很好。如果能注明其引申的意思,就更完整了。
   “非常道”直译成“却不是用一般的语言”就有一些问题。第一是模糊不清,指代不明,“不是一般的语言”那是什么语言?不是人言乎?第二,把“非常道”的“道”解成“语言”是很牵强的。第三,原因来自“道可道”的第二个“道”,是动词说,而不是名词,语言。
  综合上述,叶先生只解了不到一半,三分之一左右吧。
  道可道非常道——直译就是:
  道是可以说出来的,但说出来的道就不是原本的道了!
  
  道是可以说出来的,但说出来的道就不是原本的道了!
  
  道是可以说出来的,但说出来的道就不是原本的道了!
  
  道是可以说出来的,但说出来的道就不是原本的道了!
  
  其中“道可道”可以引申为三个层次:
  1、道可说。即用语言,用嘴,说出来。
  2、道可写。即用文字符号给与表述。包括文字,图形,数字,公式,定理,公理等。人类一切有意义的符号皆可以表述道。
  3、道可知。即人类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实验,甚至冥想,来认知道。
  
  
  记住:“道可道”的意思是:“道可说,道可写,道可知”。三者可以独立存在,三者也可以合一,层层递进,不可偏废。

 “名”辩
  
  名,就是命名,命名就是“被定义”,所谓“定义”就是概念。
  
  
  荒原草坪先生的大作《东方哲学渊源——老子体系》中,也这样认为。
  “天地万物的名字(概念)”(大书还要认真看,现在只是浏览到此,终于发现了一点,我可以接受的。故引于此。)
  
  “名可名,非常名”——世间万事万物(的名字)是可以被认知的,即被定义,即被命名,即成为一个概念。但是,被命的名,即定义,即概念,并不是事物的本身。
  名字,命名,定义,概念,概念体系即理论。都是人的认识。而不是事物的本身,本体,原本的存在状态,即,“常态”
  可以格物致知。但是被格之物,已非原物。被致之知,已非知之。知不等于物。人类的知识,并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
  “松”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定义,概念。它并不是那棵树!
  那棵树,还是那棵树,并不因为人类叫他松而松,也不会因为人类叫他柳而柳。
  人类可以叫那棵树是松。
  但是“松”这个字,这个名字,并不是那棵树本身。
  
  
  认知的主体是人类。
  认知的客体是物质。
  人类主体无论得出什么结论,都不是那个事物的本体,本身,本原的存在,或本原的存在状态!

 说到“名”不得不提到“名家”
  
  名家是先秦以思维的形式、规律和名实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派,战国时称“刑名家”或“辩者”,西汉始称“名家”。
    名家主要活跃在先秦的春秋战国时期,一善于辩论,善于语言分析而著称于世。作为一个思想流派而言的“名家”,它的思想与现代的汉语所说的“名家”是不同的。这个“名”不是有名的名、出名的意思,而主要是指事物的名称、概念。由于种种原因,名家这个学派后来几乎没有了继承人,一般人在谈到先秦诸子的时候,甚至还有可能忽略它。首先正式提出“名家”这个说法的,是汉代的学者。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把先秦诸子学分成了六个学派,其中就有“名家”在内。
    该派萌芽于春秋末期,郑国大夫邓析为先驱。作为一个学派,名家并没有共同的主张,仅限于研究对象的相同,而各说差异很大。主要有“合同异”和“离坚白”两派。
    所谓“合同异”,即认为万物之“同”与“异”都是相对的,皆可“合”其“同”、“异”而一体视之。该派以宋国人惠施为代表。惠施提出著名的“历物十事”,即“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等十个命题。
    所谓“离坚白”,即认为一块石头,用眼只能感觉其“白”而不觉其“坚”,用手只能感觉其“坚”而不觉其“白”。因此“坚”和“白”是分离的、彼此孤立的。该派以赵国人公孙龙为代表,“白马非马”、“坚白石二”等命题由其提出。
    合同异强调事物的统一性,离坚白强调事物的差异性。战国末期,后期墨家对二者的片面性有所纠正,提出了“坚白相盈”的观点,荀子亦强调“制名以指实”。
  代表人物有邓析子、尹文子、惠子、公孙龙子。
  
  维基百科这样解释的:
  
  名辯之學雖然是因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爭鳴,為論辯之必要而興起的。然而名家對於名學的研究,與諸子相較就有了變化。名家學者首先將「語言」與「事實」分離開來,讓語言變成純粹運思的符號。接著,又任意挪移這些符號,有意識的違反語言約定俗成的內涵與外延,使得變異的語言本身就變成哲理思辯的內容。也就是說,在名家學者的思想裡,語言不再只是思辯用的工具,而是思辯的主要對象。
  
  在語言與事實分離之後,惠施藉由瓦解語言與事實之間的確定關係,從而消解語言認知和經驗知識帶給人們的固執,並理解相對的視角。當萬事萬物皆不存在絕對的分別時,就能到達天地一體的境界。
  
  而公孫龍則更偏向純粹的語言分析,將用於描述事實、感覺、性質的語言一一分離。世界的萬事萬物都分析成感覺要素之後,就可以得知真實世界都是拼湊各種感知而成的。因此,只有語言的呈現才能讓事物真實的存在,而現象世界中的萬物卻都是虛幻的。[1]
  
  
  总之:名可名,非常名。颇有名家之辩相,又绝非名家之辩也。
  但是《老子》的第一句话,完全可以作为名家理论的基本大纲!
  
 天涯国学论道所有老学贴——排序不分先后以本人12越27日22时左右的一次刷新为序。
  
  1、『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以老解老读《老子》
   作者:糊涂真水无香 提交日期:2009-12-21 1:57:23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3662.shtml
  2、『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病危老人重注《老子》
  作者:少聃雷羽 提交日期:2009-5-7 19:32:57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2442.shtml
  3、『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叶文泉正解《老子》(完整版)[连载]
  作者:叶文泉 提交日期:2009-9-28 12:35:06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3221.shtml
  4、『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从《老子》看宇宙:奇点(道)从哪里来?奇点(道)如何运动?
  作者:叶文泉 提交日期:2009-12-16 11:47:49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3645.shtml
  5、『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东方哲学渊源——老子体系
  作者:太荒草坪 提交日期:2009-5-6 10:38:45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2425.shtml
  6、『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对《道德经》的误解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博”字辩)
  作者:蓬山野人 提交日期:2007-9-25 1:32:07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1172.shtml
  7、『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不能用易经思想去解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作者:草树先生 提交日期:2009-11-13 13:56:01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3411.shtml
  8、『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薛德钧先生讲解《道德经》(连载)
  作者:枝弛添雅 提交日期:2008-12-8 23:58:49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1961.shtml
  9、『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我说道德经》一个营销大师对国学经典的解读(已出版)
  作者:芦苇叶1 提交日期:2009-12-17 13:22:37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3650.shtml
  10、『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叶文泉正解老子》最正确
  作者:叶文泉 提交日期:2009-10-24 7:48:27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3319.shtml
  11、『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道德经》真义——开启人生新境界的钥匙(推荐与摘录)
  作者:复命曰常 提交日期:2009-7-15 21:42:15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2845.shtml
  12、『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老子》正道与当世迷途(经常更新)(转载)
  作者:苏一先 提交日期:2009-8-7 17:20:33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2958.shtml
  13、『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道德经》之“道法自然”
  作者:斗笠婆婆 提交日期:2009-12-11 11:15:26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3615.shtml
  14、『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跟风,注解《老子》第一章
  作者:尔同 提交日期:2009-11-17 15:07:14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3439.shtml
  15、『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老子及其思想研究与《道德经》现代文翻译(学术理论版)
  作者:清醒是酒 提交日期:2009-2-25 22:56:17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2172.shtml
  16、『国学论道』 [国学经典]《道德经》全文 [春秋]老聃著 帛书本(转载)
  作者:草树先生 提交日期:2009-11-17 16:22:19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647/3440.shtml
  【敬录以上十六前辈帖,时时拜读,学之析之。】
  【还有没有读到的帖,先致歉,请包涵,有机会,会遇到的】

第一章全解
  
  
  大自然大法则是可以被人类认知和说明的,但是,被人类明说出来的大自然大法则,就已经不是它本身了!大家都这样说,好像已经被公认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就像是人类可以给很多事物起个名字,但是名字并不是那个事物本身。再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老子指着一棵松树)我们可以叫那种植物为“松”,但是,“松”字并不是那种被我们称之为“松”的植物本身。
  还不懂?(老子又拍拍坐下的青牛)
  我们可以叫那种动物是“牛”,但是“牛”字并不是那种被我们称之为“牛”的动物本身。或者说,那种动物并不叫自己是牛,或并不认为自己是牛。牛并不叫自己是“牛”!
  时空宇宙天地万事万物在最初开始的时候,都是没名没姓的,那时的道就是时空的开始坐胎;人类给时空宇宙天地万事万物命名,那时的道就是宇宙的生身母亲,那也是人类文明的开始。
  所以,时空宇宙天地万事万物无名无姓的原始存在,才是他们的本来的常态,也就是“无”,才是万事万物的真实地原本的存在形态。而只有在这样的常态下,我们人类才能更好地观察认识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奥妙,其终极的大自然大法则,我称之为道。
  而万事万物的形形色色的存在状态,是他们外在的存在形式,也就是“有”,“有”是万事万物的表象的外在的表象形式。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观察认识和把握的是事物的外在的形式的灿烂和光华,而不是其本质,也不是大自然大法则。
  但是,事物的这两种状态也就使其外在的表象和其内在的本质,实际上都是同一种事物两种规定性,而只是他们的状态或名称不同。所有的玄妙深奥的大法则都蕴藏在其中,我们就直接叫它是“玄”得了!
  这个“玄”可是太玄了。那真是玄中有玄,玄之又玄。实际上这个玄,一点也不玄,玄就是变!这就是我们人类试图观察宇宙时空天地万事万物的外在,认识时空宇宙天地万事万物的内在,掌握大自然大法则的入门的地方和入门的方法:由表及里,一层一层的解开众多纷繁表象的迷雾掩盖下的玄妙深奥的本质特性,这就是道——大自然大法则!所以,道,不仅是“大自然大法则”,也是揭开“大自然大法则”的钥匙。不仅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也是读懂我这5000文字的入门法门!
  一开始尹喜听得认真,记得仔细,尽管这样,由于他在懵懂之中往往也有抓不住重点的时候。例如:“此两者”也被写下来了。没有这三字,“同出异名,同谓之玄”,这样的句式似乎更符合我们现在看到的《道德经》的风格。但是,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此两者”到底是哪两者?
  
  老子八千年前的《道德经》珠玑五千字的中心意思就是——不要以为人类的本领足以战胜大自然大法则或超脱这个法则的约束,人类的智慧只有遵循大自然大法则,才能把人类和人类文明引领上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人类文明和大自然大法则的和谐。
  ——荻思葩:我是一根狗尾草想开一朵美丽花
  
老子真善美
  老子在开篇一章讲的是“此两者,其妙其徼,本质与表象,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实际上是在论述“真”,或“求真”,或“求真的过程和途径”等等与真有关的东西。第二章,也是开门见山,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命题:美,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真和假、美和丑、善和恶,也正是人类最困惑的问题,直到今天人类还受困其中,也没有搞清楚,到底什么是美,到底什么是丑。此两者,至少存在着六组十二种相互的关系——
  01、真是真
  02、真不是假
  03、真中有假
  04、真可以转化为假
  05、真不是真
  06、真是假
  07、假是假
  08、假不是真
  09、假中有真
  10、假可以转化为真
  11、假不是假
  12、假是真
  
  或者这样排列——黑白
  
  01、真是真——假是假。
  02、真不是假——假不是真。
  03、真中有假——假中有真。
  04、真可以转化为假——假可以转化为真。
  05、真不是真——假不是假。
  06、真是假——假是真。
  
  美和丑,善和恶,带进这个公式里,同样成立。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这些概念同样可以带入,同样是可以成立的。每句话都是对的,但是结论却是不那么对的。这样的纯哲学纯诡辩式的问题我们暂时放到一边,回到老子这一章的逻辑上来。
  1,美丑2,善恶3,有无4,难易5,长短6,高下7,声音8,前后,八种事物都是相对的,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也是相对的。圣人自然是知道这个道理的,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了也是没为,做了也等于没做,没做也就是做了,无为就是为。那我还为他干什么?说了等于没说,没说等于说了,再说,说对了等于说错了,说错了等于说对了。那我还说他干什么?
  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
  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因为这个世界的最高级的法则:道——大自然大法则就是这个样子!
  因为是道作万物,作而不始。
  因为是道造万物,生而不有。
  因为是道化万物,为而不恃。
  因为是道功万物,成而不居。
  有的版本做“作而不辞”,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而不辞”似乎也符合老子的一贯的思想逻辑。也可以与第一章的“道可道,非常道”,相勾连。但是,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如果是“作而不辞”,按老子的语言风格应该说成是“作而不道”,岂不更妙?道,也就是言辞,表达嘛!
  所以,我认为还是“始”比较重于老子的意思——更重要的这里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模式,参见《老子犯了一个小错误?》。同时涉及到对“为”对“无为”的内容的诠释,参见《人类进步的阶梯——老子对人类行为方式的深度解析》。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我把这一组句子都作为关键词的意思就是想告诉大家,他们都不是很重要。这是人人可见的事实,这只是老子为了论证他前面关于美和善的观点(或命题),而随口例举的浅显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例。
  值得一提的是“有无相生”。这里讲的“有无相生”是具象的有无事物,而不是抽象的有无概念。陈鼓应先生谓之是“指现象界事物的或显或隐而言”,而不是“喻本体界之道”的。
  有人据此说出一番老子是辩证法第一人,这简直是笑话,八千年的大笑话,有史以来和神话平级的笑话可是没有几个哦,这个可以算作一个!老子确实是有记录的辩证法第一人,但是其依据并不是这些显而易见的东西。而是他关于道——大自然大法则、妙和皦、抽象的有和无、美和丑、善和恶这样的纯粹的哲学命题所展开的深邃的论述。(参见《老子真善美》)
  这里的关键词不在于“生成形倾和随”,更不在于“形”,还是“较”,还是“邢”,也不在于“盈”、“倾”、“呈”、“涅”。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关键词是“相”。
  相,就是相互,相对。
  美丑相应,善恶相较,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八项可不是平列的。美,善的概念,内涵,本质,规律,可是比其他的要丰富复杂得多了。美,成为一门单独的学问,叫做美学,甚至可以个哲学并列。善,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成为哲学伦理价值宗教文学等领域的百说千言,说不尽道不明的人类认知的模糊区。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整部《道德经》,很多人都给他分解为很短很短的句子,唯独这一句,人们似乎分不开了。实际上只要你把它当作一次演讲,你就会豁然开朗——第二句“皆”前省略了“天下”,俩字。“天下皆知”就是“地球人都知道噢”。这样——
  天下皆知,
  美之为美,
  斯恶矣——
  天下皆知,
  善之为善,
  斯不善矣。
  为什么会省略呢?因为我们看到的《道德经》文本只是尹喜的听课笔记。只有现在的速记专业或打字高手才能做到一字不落。我们都当过学生,我们也都做过课堂笔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无法把老师的每一句话记录下来,因为老师的口语(话)实际上也没有必要一字不落,这也是语言(口语)和文字(书面语)之间的差别。每个人的课堂笔记都有自己的一套独特格式和符号系统,重复的重要的我们用两个点,不重要的干脆就直接省略了。但我们学生,往往是似懂非懂,所以我们经常把老师讲得最重要的精髓给省略了!再加上,精力不集中造成的脱漏等等。所以,整理笔记是一个很艰难的事情,况且这是两千年前的笔记。他当时记录在哪上面我们都不知道!
  好,不说尹喜当时的听课笔记时记录在什么样的介质上了,回到这两句话,我们马上就会有一种感觉,这是在揭示某一句话。我们按照现在每个人都有切身体验的形式作一些历史的回放活真实的情景再现——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句话,然后开始给学生们讲解这句话——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口头语——
  “大家都知道……”
  也就是说,很多老师都会从生活中的身边事说起,然后引申出一个深刻的命题,物理化学书学政治来时都经常这样做。两千多年前,老子也是这样开始的。他说——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有不善的存在。真善美是自以为是的人类一个永恒的痴心不改的追求……然而,美,善,可不像真那样……就好像我们身边实际上很多事物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像——有和无,难和易……啦,等等的,都是这样。”
  而是用排比,一口气列举大量的事实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也是老子演讲的特征之一。在今后的研读中,还会经常遇到。不说连篇累牍,至少口若悬河。而后来者,常常把老子随口列举的事实当做高深莫测的哲学加以穷追不舍,有时显得很可笑!
  

 点评太荒草坪的七原则——
  
  一、以“我与生俱来的善心和自然智慧”为标准,来领悟《道德经》的原义,来衡量《道德经》的多种版本的释文、译文;(吾尚不懂,待看了下面的才能知晓,这是啥子意思)
  二、信仰老子和《道德经》;(仅有信仰是不够的,还需要践行。才能体会《老子》天经中的深意!)
  三,以帛书甲本为底本,以楚简文字为选字标准;(以帛书为底本,我举一百只手反对。《老子》没有标准本,只有参考本,但这一点也不重要,一点也不会影响我们理解大道的精神实质。为什么?这里有深奥哦!)
  四、对《道德经》的字义注释,以汉字本义和最贴近本义的通假义、最古的引申义为准;(同意。参考诸本,来释义。求其通者。)
  五、慎重区分《道德经》里的概念;(还不是到你指的是什么,有哪些概念。但是,在研究道德经中,有一种普遍的的现象,实际上是对道德经的眼中误读。就是“泛概念化”。有一个字就是概念,哪来那么多概念?虽然严格意义上说每个汉字都是一个概念,但是《老子》没有那多概念!我在浏览中就已经发现了,你说了两句绝对的话——所有的道~~~,所有的善~~~~!我就不信了!)
  六、具有逻辑性、传统性、创新性、反驳性;(具体待后面考察)
  七、遵守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规则,不生造词头和晦涩难懂的词句,力争语句通顺、通俗简明。(然也。尊重古汉语,更要尊重现代汉语。)
 天生的善心和自然的智慧——这个“善心”是单纯无对的自然善意,这个“智慧”,是单纯无对的智慧本身。
  
  
  哈哈哈,有点意思。
  天生的善心。
  自然的智慧。
  这似乎就是——“致虚极,守静笃”的一种意境下,才能体会出来的。
  
  “我感知那些说《道德经》玄妙难懂和把《道德经》解得比《道德经》更难懂的译文,是没有恢复自我的天生善心和自然智慧,被知识所累和被功名所诱。”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发帖
10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2-20
 楼主伊斯紫先生:
   感谢您对我的《七条写作原则》的逐条评点。第一条至关重要,其余在其次。对于第一条已经有论述,但是仍然受到许多质疑,有人不相信有善道和人性本善,认为人性本恶;有人不相信人人都有平等的天生自然智慧,认为天生智慧有差别;有人把天生的善心和自然智慧理解为先天具有观念,混同亍康德的先念论;等等。“人人天生具有平等的善心和自然智慧”如同人人天赋权利平等一样,本来就是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却被弄得如此复杂深奥,全是帝王和御用文人为了愚弄老百姓而制造的思想混乱。
   人没有先天的知识观念,只是一块白板,但是“人具有天生的善心和自然智慧”那些潜能,潜能并非实现了的后天的知识观念。这是洛克与康德所持的不同观点。
   关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老子体系》第五章有详述。在这里,我把回复大方无角先生的质疑文字转发给您,以供参考。


作者:太荒草坪   回复日期:2009-12-31 11:41:00 32#

  大方无角先生,关于“善”的问题,您是“咬住青山不放松”的松树根,硬要裂石破土入到深层次里去。其实,“善”的问题,我在本书第四章、第五章已经有详述,您没有耐心和不愿花费时间、精力去阅读,落得个轻松清闲,却来难为我做“善”的专题文章。您太自私了。
  那“善”的专题文章是不好做的,所以一直没有人去做。亚里士多德认为,“善”不属于类概念而是超越范畴的,所以不可能有所谓本质的定义。摩尔认为,“善是什么?”是直观的,自明的,不可证明的,“善就是善,善不能被定义。”但是“善”是一个最大的问题,任何哲学家都不能不论述。苏格拉底感到没有能力去证明“善”,就避开“善本身”而去说“善”的儿子“太阳”。老子和释迦牟尼说“善”时,都是把“善”放到不同的范畴背景里去说的,不去专题论述“善”。老子也是避开直接论述“上善”,去论述“善”的儿子“治水”。我是没有能力去专题论述“善”的,在被您逼迫得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把老子和苏格拉底以及西方主流派哲学家们关于“善”的论述集中在一起给以简略的说明。
  一、老子论“善”。
  1.提出“善”与“不善”的概念。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也。”解说: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本身是美的,都厌恶的是不美的;都知道善本身是善的,都贬斥的是不善的。这是以天下人的共识为标准,界定“善”与“不善”。
  2.论述形而上学的善本身——“上善”。第八章:“上善治水”。“治水”,是源头上最纯清的水。这句的译文:上善的儿子治水最能体现善的性质。接着就论述水善的品质,论证善性充满万物和运动。但是水善还有“静”而不动的现象,只是“几于道”,还不是完全的善道,只有上善本身才是“唯无静,故无尤”。
  3.论述伦理学上的“善”与“不善”(恶)。第二十七章:从人能感觉的的五种善现象,论述“人性本善”来自“恒善”。但是在伦理学里还有“不善”(恶)。善人不抛弃不善人,才是获得了恒善的品质,才称得上“(忄曳)明”。不善人拜善人为老师,才会改恶从善。
  4.论述善人的“德善”美德。第四十九章:“善人善之,不善人亦善之,德善也。”这个美德,包含了正义、智慧、勇敢、节制四大美德。没有正义感就不会以平等心对待不善人,没有智慧就无法平等对待不善人,没有勇敢就没有胆量平等对待不善人,没有节制就没有容量平等对待不善人。
  5.论述不善人用伪善去言去行不善,反证“善”的可贵。第六十二章。
  6.论述善道的功用效果。第七十章。
  7.结论:形而上学的善道(天道)赋予人的是善性。换一句话说,“人性本善”论是从“天道”(善道)演绎出来的。第八十一章。
  二、古希腊哲学家和西方主流派哲学家对“善“的论述。
  苏格拉底说:“善的理念是最大的知识问题,关于正义等等的知识只有从它演绎出来才是有用和有益的。••••••关于善的理念,我们知道得很少;如果我们不知道它,那么别的知识再多对我们也没有任何益处,正如别的东西,虽然拥有而不拥有其善者,于我们无益一样。”“这个给予知识的的对象以真理和知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就是善的理念,它乃是知识和认识中真理的原因。真理和知识都是美的,但善的理念比这两者更美。”
  巴门尼德说:“善使得被思想的东西和思想的目标是同一的。”
  芝诺说:“善就是认定去按照自然而生活,就是按照德性而生活,因为自然引着我们到这上面。”
  亚里士多德说:“善是生成和全部这类运动的目的。”“在很多情况下,善和美是认识和运动的本原。”
  西塞罗说:“从不怀疑我们的灵魂是‘普通神心’所分出来的。”
  卡笛尔说:“那种正确地作判断和辨别真假的能力,实际也就是我们称之为良知或理性的那种东西,是人人天然均等的。”
  洛克说:“人类确实有一种天赋自由。这是因为一切具有共同天性、能力和力量的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都应该享有共同的权利和特权。”“人类基于自然的平等是不言自明而且不容置疑的,因此把它作为人类互爱义务的基础,并且把人们之间相互应尽的各种义务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并由此引申出正义和兼爱的重要准则。”
  卢梭说:“普遍意志总是正确的。”“如果把那些非本质的因素从社会契约中排除,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契约可以归结为下面的话: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人身和全部力量共同置于普遍意志的最高领导之下,我们接受每个成员进入集体,作为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以上一、二的论述中,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关于“善”的知识。“善”在不同的范畴里有不同的名称和内容:
  1.在形而上学本体论、造物者大道论里,叫做“上善”、“至善理念”、“善理念”,是善本身。这里的“善”,没有相互对待的东西,是唯一的。
  2.在伦理学的人性论里,叫做道性,灵魂、天性,纯善,良知,理性,是唯一无对的。
  3.在伦理学的人的后天性(社会性)里,叫做善性,德性、善品质,等等,与“不善”或“恶”相互对待。
  4.政治学里,叫做在国家善品质,普遍意志,普世价值,民主理念,等等,与国家恶品质、专制理念相互对待。
  关于“善”,我实在没有能力说清楚,只能说出这个样子了,您还有什么质疑,只有依靠悟性凭直观去领悟了。
  
  


作者:太荒草坪   回复日期:2009-12-31 11:45:00 33#

  大方无角先生:您反复要讨论“人性本善”问题,这个问题在本书第五章第四、五六节有论述。在这里,我们就运用逻辑推理来证明。“人性本善”是个类概念,不像“善”那样是跨越范畴的,是可以证明的。
  一、 正面证明。
  我们已经领悟到了不证自明的“善”,就能以“上善”为前提来进行论证。“上善”在造物运动中把善性德化给了天地万物,
  万物就具有善的本性,
  人是万物之一,所以人的本性是善的——“人性本善”。
  二、反面证明——归谬法
  如果“人性本恶”,
  人是万物之一,那么也就是“物性本恶”。
  万物是天地所造,天道就是恶性,所以凡是自然的就是恶性的,而不是美的、善的,宇宙就充满恶性。
  宇宙是造物者大道所造,大道就是上恶,而不是上善。
  进一步推理,大道根源于本体恒道(至善理念),恒道就是恶性的本体,而不是什么至善理念。
  所以,老子的思想观点、苏格拉底的思想观点、释迦牟尼的思想观点以及与之相同的思想观点都是荒谬的。换一句话说,老子之道、苏格拉底之道、释迦牟尼之佛都是谬论。
  所以,我们得到了一系列与老子之道相反的真理:战争是万物之父,自我分裂的对立、矛盾、斗争的统一体“绝对精神”,弱肉强食的进化论,天生的尊卑等级的“三纲五常“论,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论,奴隶主哲学和奴隶哲学,君子天生命贵和小人天生命贱的天命论,专制和奴役是天经地义的,帝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结论。
  如果您认为老子的思想观点是真理,也就会认为“人性本善”是真理;那么就会认为“战争是万物之父”等等观点是谬论,也就认为“人性本恶”是谬论。
  如果您认为“战争是万物之父”等等观点是真理,也就认为“人性本恶”是真理;那么就会认为老子的思想观点是谬论,也就认为“人性本善”是谬论。
  凡是在政治学上主张君主专制论的,在伦理学上必然主张“人性本恶”论,却避开形而上学上的有关“善”与“恶”的论述,或者主张唯物论、无神论,或者用“不可知论”去搪塞。
  
  


作者:太荒草坪   回复日期:2009-12-31 11:50:00 34#

  大方无角先生:您提出的问题看似肤浅,其实是个深层次的哲学理论问题,不是一篇短文所能说清楚的,在这里,我只能提纲挈领地说一下。如果您愿意,请看本书第四章第四节和第五章第四、五、六节。
  一、我们先来区分三个概念:天赋,天性,天资。天赋,人是天地必然所生,天道就必然赋予人的天性和天资,天赋就包含天性和天资。天性,是天赋中人所具有的不变的道性(善性,德性,灵魂),即人性。人的天性包含有两个部分:平等的善性和自由的自然智慧。天道是善的,是无恶的,所以“人性本善”而不是“人性本恶”。天资,人又是父母偶然所生,作为“这个”具体的人,是特许的父母在特许的环境和许多特许的条件下偶然和合而生,如果换了父母和环境条件就不是“这个”人了,而是“那个”人了。“这个”人所具有的父母的遗传基因和从环境所得到的因素等等资质就是天资。天资是可变化的肉体。天性与天资的关系是:天性是本是体,天资是末是用。天资是天性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天性的使用者。天资表现和使用得适合就是善,不适合就是恶。上文的意思用老子的话语来表述就是“得一”和“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得一”就是人必然会得到天道赋予的天性。“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就是“这个”人偶然会得到特定的父母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所需要的“阴阳”之气等天资。
  二、我们来考察婴儿。
  先看看老子是怎么说的。老子云:“天地不仁。”“天道无亲,恒与善人。”意思是:天地是不讲有尊卑、等级的仁爱的,天道是不讲亲疏的,只是把恒道里的善性平等地赋予人。我们不能把儒家的“仁”理解为是善的,把“不仁”理解为是不善的。老子是“绝仁弃义“的。这就告诉我们,天地待人是平等的善的;天道赋予人的是善性。老子云:“含德之深厚,比于赤子。”“复归于婴儿。”意思是:赤子(婴儿)所包含的天生德性(道性,善性,)是最深厚的,大人必须保持或恢复婴儿时的天性,才是善人。这就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即“人性本善”,并非“人性本恶”。老子云:“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意思是:圣人与百姓在天性上同心同德的,天性是平等的,所谓“圣俗不二”。但是在后天就“圣俗有二”了。我们就依据老子的思想观点来观察和解说婴儿状态。
  婴儿一出生,就“哇”地啼哭,就噘起嘴巴。那“哇”的哭声是在说“我要吃奶,要活下去”。那噘起嘴巴的动作是在表示寻找食物。这最简单的一言一行,都是在表达一种单纯的“必要的欲望”的生存本能和生存权利,是人的天性的表现,是“人性本善”的表现。这最简单的一言一行,不是表达要侵犯或占有别人的东西的“不必要的欲望”或掌握权力,不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在婴儿身上,只有善而没有恶。如果把婴儿的“最简单的一言一行”解说为“自私”,那么这种“自私”就是符合天道的正义的需求。如果把这种正义的需求的“自私”解说为是“人性本恶”,要澄清“恶”,那么就剥夺了婴儿的正当的生命权,也就剥夺了所有人的正当的生命权,就是不要人活下去,或者要人痛苦地活下去;就是要人把生命权交给权贵者去任意支配,去“斗私批修”(文化大革命口号),去成就帝王的“贪天下为己有”的“天下为公”或“一大二公”。那种解说才是真正的大恶。婴儿判断是非好坏的标准十分简单:有奶便是娘。你给他奶吃,他就回报笑声;你不给他奶吃,他就用哭声反抗。婴儿的标准,才是最善的最单纯的唯一的正确的标准,还有什么比满足生存欲望而让人活下去更为重要的东西为标准的标准呢?
  三、我们来考察脱离了婴儿状态的人。婴儿成长为儿童、少年时,就受到后天的家庭、社会、风俗习惯等影响,就开始运用天资来实用天性了。例如,哥哥体弱文静,就去从文;弟弟体壮好动,就去从武。儿童、少年的天性就开始蒙上了社会性,判断是非好坏的标准就复杂化了。起初以父母的是非为是非,后来以老师的是非为是非。这就离开了婴儿状态而社会化了,就出现了善与恶。到了青年,就以教科书和导师、大师、领袖的是非为是非了,离开婴儿的善性越来越远了,善与恶的分化越来越大了。到了老年,日趋沉静,开始反思,最终“复归于婴儿”。当然有些人是至死也不会反思的。
  四、现在来考察和列举的事例。
  1.“我乐于助人”。说明“我”脱离婴儿状态后,有良好的家教,有良好的乡俗影响,遇上了良师益友,抵抗了不良的风俗习惯影响,保持了婴儿时期的善性。
  2.希特勒。婴儿的希特勒与别的婴儿一样,出生时也是“哇”和“噘起嘴巴”,那一言一行也是善性的。那“哇”声不会是说“我仇恨犹太人”,那“噘起嘴巴”不会是表达“我要做国家元首”。他的判断是非标准仍然是普通婴儿的标准。如果有犹太人女人给他喂奶,他会以笑声回报,把犹太女人当着母亲。希特勒的作恶是后天行为。德意志的王国土壤很深厚,民族优越感很强烈,造就过梯也尔、德皇威廉二世等铁血大恶,当然也会造就大恶者希特勒。对希特勒的个人天资、家教、师教、结交的朋友、立志和机遇,我们不很了解,肯定与他成为大恶者有极大关系,是造就希特勒的许多偶然因素。希特勒与犹太人无冤无仇,为什么要虐犹呢?因为他在后天立下了“打天下,坐天下”的雄心壮志,需要很大的政治力量,需要国民的支持,就要煽动民族优越感的情绪和爱国主义,要树立假想敌人,犹太人就成了牺牲品。
  3.文强。文强的情况与希特勒是一样的。他后天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所受到的教育,所受到的风俗习惯的影响,等等,您是清楚的。特别是他进入了一个圈子,在那个圈子里的人,是很难幸免不作恶的。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文强,就使人感到恶人横行当道,甚至错认为“人性本恶”。我们有充分的事实依据证明:许多今日的文强,曾经是个好婴儿、好孩子、好学生,甚至是个好青年。
  如果您还有不同观点,请批判。
  


作者:伊斯紫   回复日期:2009-12-31 18:40:00 35#

  很好。偶明白你的意思了。“性本善”不是么?对!
  所谓“天生的善心的善,自然地智慧的慧”。
  但是作为一个现实的被污秽污染了的人怎样才能找回“天生的善心和自然的智慧”呢?
  还是得“致虚极,守静笃”。
  对不。


作者:伊斯紫   回复日期:2009-12-31 22:21:00 36#

  尹喜的课堂笔记-第一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地球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就是因为那是与丑相比较而存在的。
  地球人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就是因为那是与恶相比较而存在的。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样——很多事物都是这样相冲相克而又相辅相成,互为对立而又互为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随便可见的例子很多,你象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列举了身边的地球人都知道的六种浅显的现象和道理,是为了说明美和善这样更为深邃的命题。面对这样复杂的,一定意义上是说不清楚的世界。圣人采取的是什么样的行为法则呢?道—圣人的法则是来自这些浅显的事物又超越这些浅显的道理的。这实际上是一部《道德经》最常用的写作方法。有很多学者斤斤察察于这六条浅理,而靡靡昏昏于大道。
  所以,所谓圣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就是遵守大自然大法则。逆天违道的事,他们是不干的。圣人教化人世的原则,也就是大道无言,圣人的行为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教化方式!既然这个世界是相对的,那么,我们每干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有可能是另外的一种意义——譬如:我今天作了一件善事,但是这可不一定真的是什么善事,肯定有人会说这是一件丑事。那我做他干什么?还不如不做!圣人的最高行为原则就是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这和道可道非常道是一个意思!)直言之,就是这个本身就是说不清楚的,所以所谓圣人就干脆不做也不说。
  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因为道——大自然大法则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时空宇宙天地万事万物,在大自然大法则的作用下,已经蓬勃发展的起来的时候,我们就再也看不见大自然大法则的道了,它好像已经引退了。大自然大法则缔造了时空宇宙天地万事万物,而它就像是没有了一样。大自然大法则做了这样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作为,却并不用以自恃强悍,有所作为,或为所欲为。造化之功,成而不自居,当然,道——大自然大法则更不会像很多人那样居功自傲!老子一贯的毛病是愿意省略主语,算起来也算不得一个毛病,因为,他通篇在讲一个字,这就是道:大自然大法则,又何必老是喋喋不休呢?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啊——正是因为道不居功,不自傲,所以,他永远也不会离去死去被废去!老子列举了“不始,不有,不恃,不居”等,为什么最后单说“不居”呢。因为尹喜的课堂笔记,最后他只是写了一句心得。也许他有很多心得,但是他就写了这一句,没写出来的我们也就不去追究了。
  但是人类文明成功改造过的事物中是不能长时间居于是个世界的主导地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人类文明就像在宇宙时空天地的画板上轻轻滑过的痕迹,无论如何我们看起来的多么伟大的历史功勋,在这里都只能是说不清楚的“不一定”。因而,人类总是在不懈的努力中,一刻也不松懈!
  老子八千年前《道德经》珠玑五千字的中心意思就是——不要以为人类的本领足以战胜大自然大法则或超脱这个法则的约束,人类的智慧只有遵循大自然大法则,才能把人类和人类文明引领上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人类文明和大自然大法则的和谐。
  ——荻思葩:我是一根狗尾草想开一朵美丽花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发帖
100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2-20
 《老子眼中的“智”》
  ——是揭开33章的钥匙
  定义和宣判:1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体系和公式: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 弃 利,盗贼无有。
  类比和反正:27: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⑩。
  推导和悖论:65:民之难治,以其智多③。故以智治国,国之贼④;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75: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①,是以难治。
  总结上述:
  智慧===大伪
  如果以+-论。智为-,属于当弃之列。
  迷象:智慧和仁义一样,始终是迷惑人类、遮蔽大道的最重要的障碍!
  智===有为===国贼
  下智多PK上有为===国之乱===国之祸
  老子演讲33——
  知人者有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是一个对应的排比关系:
  知人者===有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如果老子是在给一些东西打分那么——
  前面的都是负的,后面的才是正的。
  有智===智===智多===有为===大伪===国贼===祸乱
  这一套逻辑,从“知足者富”中我们可以看到。
  后面是知足者富,为正,为褒,为扬,那前面的为负,为贬,为弃者,就应该是逐利者,贪得无厌者,贵货(贵难得之货者)。但老子会怎么说?尹喜会怎么记?我就无法揣测了。意思是有了。
  依次而言,老子的世界观中——明、强、富、?、久、寿,都是有特别的定义的。其中强行者——就是坚强坚定坚决地为了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而努力的人,那才是有志向,有意志力的人。老子也有多处提到。有为-强行-智多-察察-昭昭等等,都是这个意思。如果说“老子八千年前《道德经》珠玑五千字的中心意思就是——不要以为人类的本领足以战胜大自然大法则或超脱这个法则的约束,人类的智慧只有遵循大自然大法则”的话,那么,所谓“强行者”就是正好相反的人。他们以为人类的本领足以战胜大自然大法则或超脱这个法则的约束,人类不必遵循大自然大法则,而可以胆大妄为,甚至可以为所欲为!
  哈哈。现在明白了。我这才是老子《道德经》的正解!
  3: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夫唯不敢),则无不治。
  夫智者,夫在智者前,表感叹,译为“所谓智者”,引申就是那些自以为聪明,自以为有智慧的人。
  10:爱国治民,能无知乎?
  知,智也。计也。计谋,曰计,曰智。
  试译之:在爱国治民的时候,你能做到不用智谋,不动心机,不用挖空心思,不用处心积虑,不用奇技淫巧么?
  这里和65: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说法完全一致,相得益彰。再明白无误地表现出老子关于智,智慧,尤其是小智慧,所谓智慧,自以为是的智慧的批判。
  老子是一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者。他对现实的批判决不是表面的现象的罗列,而是鞭辟及里,从本质上,从最基本的运行法则上,对现实,对人类和人类的所谓文明创造活动,给于了彻底的批判。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发帖
1009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2-20
尹喜的听课笔记:第四章,关键词
  
  道,冲而用之,久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冲——
  冲——
  冲——
  明白了冲,就明白了第一句“道,冲而用之,久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明白了冲,就明白了第二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明白了冲,就明白了道德经!
  

 冲,就是冲。
  几千年来都理解成“虚”,流毒深广。
  这种流毒的来源,就是《说文》:“涌摇也,读若动”。这当是“冲”的正解。现在我们的读音冲chong,仍然和动dong,一音之差,《说文》说“若动”,而非动,即指着一音之差也。问题出在《尔雅》:冲的古字,就写作“盅”。而“盅”。训作:虚。既然,“冲“等于“盅”,那么,“盅”也应该是“涌摇也,读若动”。所以,我以为:①“冲”就是“盅”。仍然是“涌摇也,读若动”也。②“涌摇也”,是什么意思呢?涌,就是集中而较快地流出。如:泉涌,泉水流出受到泉眼的限制,所以称之为“涌”。还有,“潮涌”已有此意。如钱塘江大潮,就是因为手逐渐收紧的江岸的积压,而成为“涌”的。今语证古语,涌动,冲动。可见这冲这涌都和动有着很紧密地联系。可见,王本作“冲”,河上公本傅本作“盅”,都可以,冲、盅通。③“盅”,《说文》:“盅,器虚也”。因为器虚,所以可盅。从字形来看,皿上有中。中即冲。虚器,中冲——今语:一个空杯子,从上面向里倒水。这不是“冲”是什么?百姓语汇中,现在还保留着这样的说法:冲杯茶,冲咖啡,冲炒面——所以,“盅”更形象更生动地说明了“冲”的意思。所以,我用瀑布,“飞流直下”来表示,“冲”,最原始的含义。所以“盅”,注也。因为器虚,所以可注。在所有的释劳作品种《庄子齐物论》“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最接近老子的意思!为什么后世经常老庄并称,不是没有原因的。经常有人说庄子有些过分的话,实际上,庄子还是到目前为止真正活学活用了老子的精髓的唯一的人。他在这里,就是把冲(盅)直接说成了“注”。冲,就是“水注入”!并结合“用之,久不盈”,生动形象地说出了“酌焉而不竭”。这很象瀑布所给我们展示的情景——上有瀑布治水,不断注入,下有一些水流不断流出,但是,瀑布下面那个水潭,却永远是那么多水。这就是老子“冲而用之,久不盈,渊兮——”,九个字,给我们描述的美丽的瀑布图画。他要用这个系统来比如什么呢?“渊兮,似万物之宗”。④“虚”,为“续”、“徐”之误。
  《庄子齐物论》:“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何也?难道庄子果然有了什么神器?不是什么神器,盅也!盅,下面那个小小的器皿,为什么能够“酌焉而不竭”?续也!续水,是因为有人自不断地向里面续水。现在,民间茶肆百姓生活中仍然使用,这样的说法——一壶茶喝得差不多了,就要续水。继续注水也!
  我们回到老子——我们从字面、文法上寻找正确解释“冲”字的线索。1)冲,水流动较快。显然,冲,是指水的一种运动状态。后面可以找到“盈”、“渊”等与水流动有关系的描述。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冲”,不是虚的,而是实指水的流动状态。
  2)冲,与后面的一组动词形成某种对应排列关系,挫,解,和,同,而且可以进一步找到其对应关系。冲,是指水。挫,是指尖。解,是指绳约。和,是指光。同,是指尘。
  3)而这些都是老子先后用过的比喻意象——水,自不用说,上善若水,曾有专章(8)论述。第四十五章“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又是冲,盈连用,其意明显。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常保”。“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也是指水。“揣而锐之,不可常保”,不就是“挫其锐”吗?第二十七章“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和这里的“解其纷”,是不是也是“同出而异名”,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同一个命题。第五十六章,又一次出现极为相同的论述:“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有人疑为衍文,但仔细深入地研究就会发现,也许并不是衍文,而只是进一步的论述。
  4)前面有“渊兮似万物之宗”,后面有“湛兮似或存”。无论在文法上,还是意义上都有一种前后对应排比连缀的承袭关系。疑为“和其光”或“同其尘”后面的补充解释。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发帖
100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2-20
尹喜的课堂笔记:第三章,关键词: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难得之
  2、强其骨
  3、夫智者

 尹喜的课堂笔记:第三章,关键词:
  
  
   难得之
  
  
  字面理解,稀缺难寻的货物(或商品,疑似稀世珍宝)。
  货——这里的货,基本上可以理解成物资或商品。
  货利——只有商品,并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生产出来的物件,才有可能在交易中获取利润。自用不会有利,不交易也不会有利。《史记》后人无论怎样说他伟大,都与《货殖列传》有干系。,“货殖”是指谋求“滋生资货财利”以致富而言。广雅云:“殖,立也。”孔安国注尚书云:“殖,生也。生资货财利。”货,形声。从贝,化声。本义:财物。《说文》:货,财也。货的本义就是财,财非指物(货物)而是利!
  利——才是老子所排斥的。根据老子的一贯思想,“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来看,老子的主张是自给自足,吃的不用太好,太奢靡,这都是错误的,粗茶淡饭,果腹就算,吃饱就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史记货殖列传转引)。吃吗吗甜,穿吗吗俊……何用交易?何需获利?要反对交易,反对获利,但并非只有难得之货才能获利,那些难得之货恰恰并不是能够——实其腹——的东西。所谓“稀缺难寻的稀世珍宝”当然也能获利,而且可能是暴利,老子当然要反对的。反之,只有“不贵”一般的货,才能达到实其腹的目的!更要反对!
  所以,我认为“不贵货”比“不贵难得之货”更能反映老子的思想!
  况且,这样还打破了老子的诉说方式。老子是家学,经过很多前辈先师的修炼。他说出的命题式的语言,一定是非常整洁精炼审视有些艰涩深奥的。例如:道可道非常道,这才是典型的老子家学,家学用语。
  那么,“难得之”三个字是怎样混进正文的呢。问题还得去找尹喜!
  尹喜不懂就要问,问出来老子就要解答。这时候,尹喜难免要随手记下来。“难得之”三字很可能是尹喜加的,或旁注,或别处混入的。
  

尹喜的课堂笔记:第三章,关键词:
  
  
   强其骨
  
  
  不尚贤,使民不争。——虚其心
  不贵货,使民不盗。——实其腹
  不见欲,使民不乱。——弱其志
  ?????????——强其骨
  中国习惯于把“筋骨”相称,而与“皮肉”相对应。“皮肉之苦,未伤筋骨”可见,人们真正注重的健康是禁锢,而非皮肉。“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筋骨皮,相对于精气神来说还是外在的有形的硬件,但是在硬件之中,最重要的还是筋骨。从历代对“强其骨”的解释来看,多有悖论。这里更多的还是强调健康的概念。而古人、老子健身强骨的办法一般是修炼——同时,骨,与肉皮相比,应该是内在的看不见的,不是表面的,老子是比较反对表面文章的,所以他提出的“不崇尚什么什么,使民不什么什么”一定也不是什么艰深难做,不常见的东西,肯定也是一种很常用的很常见的健身之书。正是因为常见常用,所以就被尹喜给省略了,现在我们反而不知道了。
  与下文“常使民无知无欲”来分析,应该有相对应的“常使民无饥无疾”。……为什么要追求这种对应和完整?还有下面的证据,这就是文脉使然。
  不尚贤,使民不争。——虚其心——无知(智)——智者不敢
  不贵货,使民不盗。——实其腹——?(无饥)——?(不治)
  不见欲,使民不乱。——弱其志——无欲——?(不为)
  ?????????——强其骨——?(无疾)——?(不?)
  敦煌甲本:使智者不敢,不为,……
  从这里得到的启示是不是也和我的想法一样的?“不为”前面有省文。成为“智者不敢,某者不为”这样的句式。这是很有可能的,也是非常符合老子一贯的论述方式的。
  帛书乙本:使夫知者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使,却有可能是尹喜植入的。
  夫,句首,引发议论,导出结论之常用语。老子的一连串的高论就要开始了。
  大胆推测:不敢、不为、不己、不治。四者对应“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尹喜的课堂笔记:第三章,关键词:
  
  
  夫智者
  
  
  
  智者,有智之人。但是在老子的体系中,“有智之人”都应该加上引号,就是所谓“有智之人”。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没有必要去考证这个“智”应该读成“计”还是读成什么。智,有计,巧,谋——就是心计,心机,讨巧,取巧,偷巧,计谋,阴谋,诡计,图谋——之类的意思。我们在这里,收罗了一大堆与智有关的略带一些贬义的词汇,实际上是没有必要的,实际上这恰恰是对老子的误解、不解,甚至是曲解!老子的“智”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智慧,才智,聪明智慧,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人!智和朴天生就是反义词,老子主张朴,而反对智,不就是很正常的了嘛。从对这个字的理解翻译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在过去很长的历史中人们都是怎样误解曲解甚至歪曲了老子的意思的!
  

 尹喜的听课笔记:第四章,关键词
  
  道,冲而用之,久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冲——
  冲——
  冲——
  明白了冲,就明白了第一句“道,冲而用之,久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明白了冲,就明白了第二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明白了冲,就明白了道德经!
  
 冲,就是冲。
  几千年来都理解成“虚”,流毒深广。
  这种流毒的来源,就是《说文》:“涌摇也,读若动”。这当是“冲”的正解。现在我们的读音冲chong,仍然和动dong,一音之差,《说文》说“若动”,而非动,即指着一音之差也。问题出在《尔雅》:冲的古字,就写作“盅”。而“盅”。训作:虚。既然,“冲“等于“盅”,那么,“盅”也应该是“涌摇也,读若动”。所以,我以为:①“冲”就是“盅”。仍然是“涌摇也,读若动”也。②“涌摇也”,是什么意思呢?涌,就是集中而较快地流出。如:泉涌,泉水流出受到泉眼的限制,所以称之为“涌”。还有,“潮涌”已有此意。如钱塘江大潮,就是因为手逐渐收紧的江岸的积压,而成为“涌”的。今语证古语,涌动,冲动。可见这冲这涌都和动有着很紧密地联系。可见,王本作“冲”,河上公本傅本作“盅”,都可以,冲、盅通。③“盅”,《说文》:“盅,器虚也”。因为器虚,所以可盅。从字形来看,皿上有中。中即冲。虚器,中冲——今语:一个空杯子,从上面向里倒水。这不是“冲”是什么?百姓语汇中,现在还保留着这样的说法:冲杯茶,冲咖啡,冲炒面——所以,“盅”更形象更生动地说明了“冲”的意思。所以,我用瀑布,“飞流直下”来表示,“冲”,最原始的含义。所以“盅”,注也。因为器虚,所以可注。在所有的释劳作品种《庄子齐物论》“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最接近老子的意思!为什么后世经常老庄并称,不是没有原因的。经常有人说庄子有些过分的话,实际上,庄子还是到目前为止真正活学活用了老子的精髓的唯一的人。他在这里,就是把冲(盅)直接说成了“注”。冲,就是“水注入”!并结合“用之,久不盈”,生动形象地说出了“酌焉而不竭”。这很象瀑布所给我们展示的情景——上有瀑布治水,不断注入,下有一些水流不断流出,但是,瀑布下面那个水潭,却永远是那么多水。这就是老子“冲而用之,久不盈,渊兮——”,九个字,给我们描述的美丽的瀑布图画。他要用这个系统来比如什么呢?“渊兮,似万物之宗”。④“虚”,为“续”、“徐”之误。
  《庄子齐物论》:“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何也?难道庄子果然有了什么神器?不是什么神器,盅也!盅,下面那个小小的器皿,为什么能够“酌焉而不竭”?续也!续水,是因为有人自不断地向里面续水。现在,民间茶肆百姓生活中仍然使用,这样的说法——一壶茶喝得差不多了,就要续水。继续注水也!
  我们回到老子——我们从字面、文法上寻找正确解释“冲”字的线索。1)冲,水流动较快。显然,冲,是指水的一种运动状态。后面可以找到“盈”、“渊”等与水流动有关系的描述。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冲”,不是虚的,而是实指水的流动状态。
  2)冲,与后面的一组动词形成某种对应排列关系,挫,解,和,同,而且可以进一步找到其对应关系。冲,是指水。挫,是指尖。解,是指绳约。和,是指光。同,是指尘。
  3)而这些都是老子先后用过的比喻意象——水,自不用说,上善若水,曾有专章(8)论述。第四十五章“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又是冲,盈连用,其意明显。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常保”。“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也是指水。“揣而锐之,不可常保”,不就是“挫其锐”吗?第二十七章“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和这里的“解其纷”,是不是也是“同出而异名”,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同一个命题。第五十六章,又一次出现极为相同的论述:“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有人疑为衍文,但仔细深入地研究就会发现,也许并不是衍文,而只是进一步的论述。
  4)前面有“渊兮似万物之宗”,后面有“湛兮似或存”。无论在文法上,还是意义上都有一种前后对应排比连缀的承袭关系。疑为“和其光”或“同其尘”后面的补充解释。
  

 尹喜的听课笔记:第四章,
  
  道,大自然大法则,它像一个巨大的无底的深渊,无限量的水,冲进去,涌进去,可是永远也不见它能够满上来。其深其广其无限无垠蕴涵万物,就像它是万物之宗似的。多亏尹喜还是记下了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使得我们可以见一般而窥全豹。无数学者,为了这一个冲字,费尽心机,但是如果你到大自然中看看就会很轻易地发现:冲而不盈,渊似万宗。这样简单的事实我们为什么不去考察,而要去皓首穷经,翻遍古纸,搜肠刮肚地来考究考据呢?老子总是省略这个“道”字,这里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个,后面却省略了五个。闹得人们不明所以,还以为是他讲错了,或者尹喜记错了呢。于是就的充分发挥想象力,极近才华横溢之能事,终于论证出——冲,就是虚。
  所以,我想尹喜的笔记一定是落掉了后面很多也是极为简单的事实——想一想就会知道了。
  道,大自然大法则,它可以消磨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锐气和锋芒!
  道,大自然大法则,它可以解释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矛盾和纠缠!
  道,大自然大法则,它可以中和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色彩和光芒!
  道,大自然大法则,它可以同化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残渣和尘埃!
  道,大自然大法则,其透其明其清湛湛剔晰万物,好似有,好似无若隐若现地存在于每一件事物之中。
  道,大自然大法则,我不知道它(娘的,这小子)是谁的儿子,但觉得他好像还在上帝的前头。
  老子八千年前《道德经》珠玑五千字的中心意思就是——不要以为人类的本领足以战胜大自然大法则或超脱这个法则的约束,人类的智慧只有遵循大自然大法则,才能把人类和人类文明引领上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人类文明和大自然大法则的和谐。
  ——荻思葩:我是一根狗尾草想开一朵美丽花
  
 尹喜的课堂笔记:第五章,关键词: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仁pk不仁
  2、刍狗pk橐龠

 帛书出土本“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而通行本则在“行”字前面加了一个“美”字,并且在“尊”字后断句,因而成为了“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市,就是交易么。所谓通“世”,完全是假说。
  “美言可以市”——老百姓的话,就是——
  “漂亮的话是可以换来他想要的利益。”所以非常同意—— 因此,若以“美言可以市”,是否可以理解为“那些阿谀奉迎、溜须拍马等让别人听起来可以达到`自淫`效果的言辞就好比是商品一样,通过它可以从别人那里换来利益——譬如,升官发财之类”。
  这里的美言就是现代化的“漂亮话儿”。就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意思。“真话不漂亮,漂亮话不真实”。
  把“美言”理解成“那些阿谀奉迎、溜须拍马等让别人听起来可以达到`自淫`效果的言辞”也未尝不可。
  
  
  但我要说的不是这些,我要说的是——
  
  
  “尊”后之“美”,为注释,衍入正文。
  “加人”,即“贺”的误写。
  
  这就是我一贯主张的。
  《老子》或《道德经》只是尹喜的课堂笔记而已,并不是真正的《道德经》。竹简和帛书,也只是流传在民间的一种版本而已,甚至是贵族家中,抄抄写写的练习册!
  
  古人是从上向下写字的。
  贺——被写成了
  加
  人
  
  再后来,人们感到“加人”很是费解,于是就在改成了“贺人”。以讹传讹,越传越讹。更有做学问者,发明了通假,借代,等。自圆其说,自圆其误。
  
  可见尹喜的课堂笔记,原文可能是——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发帖
1009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2-20
 尹喜的课堂笔记:第五章,关键词:
  
   老子:不仁不义
  
  
  
  无所谓仁义不仁义。这样说实际上也不是很确切,这是结合了现代人的意识观念,其中含有了解释的成分。实际上老子说的,就是天地不仁!为什么这样讲呢?就是因为在老子眼里所谓仁所谓义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并不是什么高尚的东西。稽查古籍近著,无论今人古人对此皆没有异议。陈鼓应先生引用王弼注曰:“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毛先生有一句诗,很能说明这种境界:万类霜天竞自由。自由,就是自然,自然就是自由。河上公注曰:“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天也施,地也化,仁也施,仁也化,这里有什么区别呢?参见第二章。看来,还是王弼,他很透彻老子的意思,我们如果把时间压缩成一个柿子饼,那就像在一个会场上所有人只提“自然”的时候,唯独有它提及“自相治理”。这不就是“自治”,如果我们没有理解错的话,第三章不敢、不为、不己、不治“四不”中,不是有“不治”吗?不治自治,就是无为而治!在历史的长河中,当然,又变成了另一番景象,王弼是最早这样说的,这种现象只能说明,一代一代,逐步丧失了老子的真意!更有甚者……知道,胡适,开始曲解老子,居然说万物和人不一样,万物是自由的,人类是不自由的,天生是奴隶不成?没看见接下来就说:圣人也不仁,百姓也为刍狗。更有近人……不再一一引证了。下面马上就会讲到老子已经为人类的堕落画好了路线图。(详见:19章,38章)
  

  尹喜的课堂笔记:第五章,关键词:
    
     刍狗PK橐龠
  
  
  
   先说:刍狗,
  稻草扎成的祭鬼的道具,随扎随用随扔之贱物。稻草,本事就是废弃之物,弃之荒野田陌来肥田。可以说是最低贱的东西了。而用稻草扎成的草狗是一种祭鬼的道具。祭神需用牺牲,祭祖需要供品,祭鬼就用刍狗的了!可见,刍狗也是一种极为低贱的道具。一般是,临到用时随手扎成的,用完之后又随手扔掉了。人们从不在意这种得之容易,用处不大,随用随扔的东西。但是,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大自然大法则的道,没有忽视它的存在。他无论如何卑微低贱,他都是时空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之一。在道——大自然大法则眼中,都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万物有灵,众生平等。很多人,并不理解老子的意思,而作了恰恰相反的解释。天地不仁,把万物当成刍狗一样低贱卑猥。圣人不仁,把百姓当成刍狗一样低贱卑猥。但是发现不对劲哦?天地承载着道义,怎么会不仁不义呢?圣人是道德的化身,怎么会那样糟蹋百姓呢?于是,人们就展开了想象力——如果天地不仁了……如果圣人不仁了……;如果天地发起了脾气……如果圣人被激怒了……这些看似有一定道理的说法,实际上都是对老子的歪曲。天地确实不仁,因为“仁”的档次太低,天地讲的是道——圣人讲的是“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详见第27章、38章)
   再说:橐龠,
  音:tuó yuè橐 tuó 口袋:负书担~。〔~驼〕即“骆驼。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具炉~,~以牛皮”。龠yuè古代乐器,形状像笛。这里用的就是竹管之意。橐龠,最早的鼓风器。它包括两个部分,橐,龠。橐是最早的鼓风器,也是风箱的前身。在技术语汇中风箱是空气泵的一种。橐,也称橐龠。橐,以牛皮制成的风袋;龠,就是竹管,吹口管乐器,这里指的就是输风管。战国时期已有橐龠。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是说,皮橐内充满空气而不塌缩,拉动其体又能将其内空气压出。所以,老子的核心在于说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虚,充满空气的时候,老子误以为是空的。这是老子的诸多个常识性错误之一。老子以为“虚”时反而不屈,这是符合他的道的。实际上,最重要的是阀门的调节作用,看来,老子是很清楚他的原理的。
  汉代典籍中论及橐龠者甚众。山东滕县出土汉代冶铁画像石中有橐的画面。它有三个木环、两块圆板、外敷皮革而成。拉开皮橐,空气通过进气阀而入橐;压缩皮橐,橐内空气通过排气阀而进入输风管,再入冶炼炉中。
  汉代冶铁技术大发展,是与橐的动力的改进密切相关的。鼓风器本身即皮制的橐,大概一直应用到唐宋年间。皮橐的初步改进,大概是西夏人作出的。敦煌榆林窟西夏壁画中有双木扇风箱画。该风箱靠木质箱体上木板的启闭运动,造成断续气流。为了得到足够的风力,其扇风板比人体还高。其鼓风效率可能较低,甚至不及橐。不久,这种木扇风箱被安装在水力驱动的机械上,这才使木扇风箱有较高的功效。南宋末年,这种风箱就被拉杆活塞式风箱所取代。据李约瑟博士考证,成书于1280年的一本题为《演禽斗数三世相书》卷二中有拉杆活塞式风箱的最早的图画。这种风箱轻便省力而且功效高,很快得到普及和发展。元代陈椿《熬波图》中绘有铸铁用回拉杆双阀门风箱。而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亦绘有许多风箱图,而且,不同用途的风箱,其进气或出气的阀门数量也不相同。
  这种鼓风工具,现在在山东老家也能找到。我在小时后,就一直使用“风匣”,指导,我离开家乡。现在使用的很多鼓风装置,仍然没有脱离这样的基本原理甚至基本构造。夏天在海边人们用来给救生圈、气垫子充气的一种脚踏式的,最接近于橐龠的造型。
  

 尹喜的课堂笔记:第六章,关键词: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关键词:
  谷

 1、 谷神,
  有多人皆说,老子是无神论者,所以道德经里就不能提到神。中国史书又查无此神。
  于是各家之说纷纭——
  唐玄宗御批,就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说法——谷者虚而能应者也。神者,妙而不测者也。死者,休息也。谷之应声,莫知所以。有感则应,其应如神,如神之应,曾不休息。欲明至道,虚而生物,妙用难名,故举谷神以为喻说。直到近人严复:以其虚,故曰谷;以其因应无穷,故曰神。这种说法等于是说“谷神”为老子生造出来的词!老子是不会做这样的事的,如果汉语可以这样造次,那就没有价值了。一个没有规矩,可以随便造词的语言,那谁还能看懂?
  另一类,就是道教认识的说法,以道说老。所谓引导家称丹田为谷,上丹田为天谷,中丹田为应谷,下丹田为灵谷。而这三处丹田,又是元神之室。是人的灵性所在,其空若谷,故曰谷神。整个《道德经》都可以演绎成引气练功的经典,虽有一些牵强之处,但也不失为成为有一些篇章的正解。
  还有一类。承认“谷神”之神是神。但多非正神,谷神就是谷神。为什么要是“山谷之神”或“月亮女神”。
  张其成:“老子将道比喻成谷神。谷神,就是山谷之神。山谷是虚空的,道也是虚空的,无形无声,犹如深山峡谷之神。什么是“谷”?两座山中间叫谷,这个形象又像女阴,所以,谷神就是女神,不是男神。道就像谷神,女神,它是永远不会死的“。
  可能是张其成这本书并不是什么严肃的学术著作,所以他和我一样,为了广大读者的利益,没有做过多的考据论证。①“谷神,就是山谷之神”,中国历史上是不是有所谓“山谷之神”不是很清楚。②“山谷是虚空的,道也是虚空的,无形无声,犹如深山峡谷之神”这样的说法显得很是牵强,与事理多有不通之处。无形无声?是指什么?谷有形,既然是山谷,为什么会没有形状呢?而道,又不是“无形无声”这样简单,也不是可以这样类比的,再说这一章也不是谈论道的什么虚、无形、无声的。“犹如深山峡谷之神”,前面说是山谷之神,这里有说是什么好象深山峡谷之神,显然,山谷之神和深山峡谷之神,是两回事,前者好像是单数,后者好像是复数。③“两座山中间叫谷,这个形象又像女阴”。“两座山之间”未必是谷。长白山和大兴安岭之间是开阔的东北平原,长白山和太行山之间呢?这虽然有些抬杠,但两座山之间未必是谷。准确地说是山岭或山脉之间,即使这样也不精确,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确实有谷,但是它并不像女阴!三峡也是谷,但是也不像女阴。可见,谷,像女阴之谷,是有特定含义的。④“这个形象又像女阴,所以,谷神就是女神,不是男神”,看起来好像是正确的,但其论述是牵强的。⑤“道就像谷神,女神,它是永远不会死的”,因为是女神,所以不死?男神都得死?12345,所以,张其成虽然主张“谷神”是神,但是其逻辑混乱,论述牵强,似乎还没有脱离“以其虚曰谷,以其应曰神”的旧的论调。
  何新:“谷读如浴。帛书谷作浴。浴、玉音通,玉神即月神也。月神不死,传说月中又不死药及不死桂树”。同时,何新引《天问》句“夜光何德,死而又育”,来证明月神不死!而《天问》恰恰是说月神死了。再说,何需证明神之不死?难道只为了字面上的契合吗?据说,神都是不死的。何须证明?何新同时又批评到:“旧注皆以谷神(稷神)求释,或是为‘养’(育),穿凿难通”。我看“浴、玉音通,玉神即月神也”最是“穿凿难通”。谷、浴才是真通。这与怎样理解“谷”做“山谷”讲的原意有关。谷有水,就是浴。“谷:象形字,它像是山谷的样子,两边是隆起的绵延不断的山岭,中间有一山洞,山洞中还有泉水,哗啦啦地流出来。”这是我的解释。这样的地方在那里,谷深处,山根下,就是一座山峰,分出两岔的地方,即山分处:岔!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谷”才有女阴的形象。所以,帛书本作浴,就是这个意思,而不是什么“玉”。谷,古读浴,然也。所以才有浴、欲、裕、峪、鹆之类,但这些都与“谷神”有关。
  
  谷:象形字,它像是山谷的样子,两边是隆起的绵延不断的山岭,中间有一山洞,山洞中还有泉水,哗啦啦地流出来。这个形象是什么?
  谷,本意就是女人的两腿岔开,中间有一洞,经常有水出。
  谷,就是女性生殖器。
  
  谷神:就是女性生殖之神。
  谷,取形山谷,暗指,女性,引申为生养。于是,有一种食物,也叫谷。是中国最最的农作物之一。
  谷,古音峪,浴、欲、裕,皆出此意。谷又音股,同音,(中国文字中有同音同意的传统)。大腿也。这又是一个佐证。说明“谷”描述的就是女人岔开大腿所露出的“私处”。
  中国文化有这样的传统,忌讳回避一些直白羞涩难以启口之事。明明是性事,却说成是房事……太多了。
  
  谷-谷神-生养——很多性质都暗合了老子关于大自然大法则的意念,于是,就把“道”和谷神作比。是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你不明白,那么你就想着,道,就想女人的“私处”一样,生一个,又生一个,再生一个……生生不息。生了很多孩子,孩子生孩子,孩子的孩子再生孩子。
  
  
  附几首民间流传的淫诗——
  
  曲径通幽处
    两山夹小溪
    洞中泉滴滴
    户外草萋萋
    有水鱼难养
    无树鸟独栖
    可怜方寸地
    多少世人迷
  
  
  离地三尺一条沟,
    年年月月水常流,
    不见牛羊来喝水,
    只见秃子来洗头.
  
  
  
  天生一个神仙洞,无限风光在玉峰。
    
    老绾专定神仙洞,劣儿只喜攀玉峰。
    
    各取所需连床混,笑煞京都八旬翁。

2、
   谷和谷神
  
  
  有多人皆说,老子是无神论者,所以道德经里就不能提到神。中国史书又查无此神。
  于是各家之说纷纭——
  唐玄宗御批,就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说法——谷者虚而能应者也。神者,妙而不测者也。死者,休息也。谷之应声,莫知所以。有感则应,其应如神,如神之应,曾不休息。欲明至道,虚而生物,妙用难名,故举谷神以为喻说。直到近人严复:以其虚,故曰谷;以其因应无穷,故曰神。这种说法等于是说“谷神”为老子生造出来的词!老子是不会做这样的事的,如果汉语可以这样造次,那就没有价值了。一个没有规矩,可以随便造词的语言,那谁还能看懂?
  另一类,就是道教认识的说法,以道说老。所谓引导家称丹田为谷,上丹田为天谷,中丹田为应谷,下丹田为灵谷。而这三处丹田,又是元神之室。是人的灵性所在,其空若谷,故曰谷神。整个《道德经》都可以演绎成引气练功的经典,虽有一些牵强之处,但也不失为成为有一些篇章的正解。
  还有一类。承认“谷神”之神是神。但多非正神,谷神就是谷神。为什么要是“山谷之神”或“月亮女神”。
  张其成:“老子将道比喻成谷神。谷神,就是山谷之神。山谷是虚空的,道也是虚空的,无形无声,犹如深山峡谷之神。什么是“谷”?两座山中间叫谷,这个形象又像女阴,所以,谷神就是女神,不是男神。道就像谷神,女神,它是永远不会死的“。
  可能是张其成这本书并不是什么严肃的学术著作,所以他和我一样,为了广大读者的利益,没有做过多的考据论证。①“谷神,就是山谷之神”,中国历史上是不是有所谓“山谷之神”不是很清楚。②“山谷是虚空的,道也是虚空的,无形无声,犹如深山峡谷之神”这样的说法显得很是牵强,与事理多有不通之处。无形无声?是指什么?谷有形,既然是山谷,为什么会没有形状呢?而道,又不是“无形无声”这样简单,也不是可以这样类比的,再说这一章也不是谈论道的什么虚、无形、无声的。“犹如深山峡谷之神”,前面说是山谷之神,这里有说是什么好象深山峡谷之神,显然,山谷之神和深山峡谷之神,是两回事,前者好像是单数,后者好像是复数。③“两座山中间叫谷,这个形象又像女阴”。“两座山之间”未必是谷。长白山和大兴安岭之间是开阔的东北平原,长白山和太行山之间呢?这虽然有些抬杠,但两座山之间未必是谷。准确地说是山岭或山脉之间,即使这样也不精确,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确实有谷,但是它并不像女阴!三峡也是谷,但是也不像女阴。可见,谷,像女阴之谷,是有特定含义的。④“这个形象又像女阴,所以,谷神就是女神,不是男神”,看起来好像是正确的,但其论述是牵强的。⑤“道就像谷神,女神,它是永远不会死的”,因为是女神,所以不死?男神都得死?12345,所以,张其成虽然主张“谷神”是神,但是其逻辑混乱,论述牵强,似乎还没有脱离“以其虚曰谷,以其应曰神”的旧的论调。
  何新:“谷读如浴。帛书谷作浴。浴、玉音通,玉神即月神也。月神不死,传说月中又不死药及不死桂树”。同时,何新引《天问》句“夜光何德,死而又育”,来证明月神不死!而《天问》恰恰是说月神死了。再说,何需证明神之不死?难道只为了字面上的契合吗?据说,神都是不死的。何须证明?何新同时又批评到:“旧注皆以谷神(稷神)求释,或是为‘养’(育),穿凿难通”。我看“浴、玉音通,玉神即月神也”最是“穿凿难通”。谷、浴才是真通。这与怎样理解“谷”做“山谷”讲的原意有关。谷有水,就是浴。“谷:象形字,它像是山谷的样子,两边是隆起的绵延不断的山岭,中间有一山洞,山洞中还有泉水,哗啦啦地流出来。”这是我的解释。这样的地方在那里,谷深处,山根下,就是一座山峰,分出两岔的地方,即山分处:岔!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谷”才有女阴的形象。所以,帛书本作浴,就是这个意思,而不是什么“玉”。谷,古读浴,然也。所以才有浴、欲、裕、峪、鹆之类,但这些都与“谷神”有关。
  
  谷:象形字,它像是山谷的样子,两边是隆起的绵延不断的山岭,中间有一山洞,山洞中还有泉水,哗啦啦地流出来。这个形象是什么?
  谷,本意就是女人的两腿岔开,中间有一洞,经常有水出。
  谷,就是女性生殖器。
  
  谷神:就是女性生殖之神。
  谷,取形山谷,暗指,女性,引申为生养。于是,有一种食物,也叫谷。是中国最最的农作物之一。
  谷,古音峪,浴、欲、裕,皆出此意。谷又音股,同音,(中国文字中有同音同意的传统)。大腿也。这又是一个佐证。说明“谷”描述的就是女人岔开大腿所露出的“私处”。
  中国文化有这样的传统,忌讳回避一些直白羞涩难以启口之事。明明是性事,却说成是房事……太多了。
  
  谷-谷神-生养——很多性质都暗合了老子关于大自然大法则的意念,于是,就把“道”和谷神作比。是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你不明白,那么你就想着,道,就想女人的“私处”一样,生一个,又生一个,再生一个……生生不息。生了很多孩子,孩子生孩子,孩子的孩子再生孩子。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发帖
1009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2-20
 玄牝之门,天地之根
  
  ——再说:谷神:宇宙第一神
  
  出自《道德经》第六章,原文是“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即生养之神,他可称为是原始的母体。万物都从这原始母体之门产生,可以说他是万物的本根。他绵绵不绝,似亡实存,使用他永远不会穷尽
  
  此章阐述了本体论的道,老子把他称为谷神,认为他产生了宇宙的万物,是万物的本原,并认为他有绵绵不绝,永不穷竭的特性。
  
  谷神星
  
  近日美国天文学家在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时惊奇发现,太阳系中最大的一颗小行星“谷神”,在其星体外围覆盖有厚厚一层富含冰晶态淡水层地幔。据科学家初步估算,这颗小行星上所蕴涵的淡水总量,甚至比地球上全部淡水量总和还多。
  
  “谷神星”处于太阳系内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太阳系小行星带内。它直径930千米,质量约占整个小行星带全部质量的四分之一,是这一区域同时也是太阳系中所以小行星里最大最重的一颗。一直以来,人们始终都将它认定为小行星带内数万颗小行星中的一员。
  
  谷神天下母
  
  箫冷吹寒提供了更为详细地解释——
  
  老子把‘道’称作‘天下母’,又比之为女阴(‘玄牝之门’),某种意义上,老子是具有一定女性(或者说母性)崇拜的思想的。老子的思想贵柔守雌,他从“弱者道之用” 出发,强调“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以“柔弱胜刚强”。他所崇尚的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就是以柔弱顺自然为主要特征的。在《老子》中,“负阴而抱阳”、“牝常以静胜牡”、“知其雄,守其雌”等这样贵柔崇阴的例子是很多的。
  
  谷神不死生天地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谷:山谷,意谓空虚。谷神:指由道质和道性所构成的大道,也可谓大自然。因道的状态类似虚无,所以称其为谷,因其蕴藏妙用并因应无穷,所以称之为谷神。谷神不死:因其从不失灭,所以说是谷神不死。玄:幽远微妙之意。牝:母性、雌性生殖机能的代名词,指女性生殖器。玄牝:微妙化生之意,是说道化生万物而不见其所以生,所以将道比作一个女性生殖器。以一个巨大深远的而不可见、却又神秘而可以生产万物的生殖器作为“道”的象征。玄牝之门:指万物由是而出,道生万物。天地根:谓天地万物生成变化的根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天地万物都是由它而产生,它是宇宙万物的母体。作为宇宙本源的道,它永远存在。也就是说,事物生成演化所依循的法则及构成万物的基本粒子永不消亡,这可谓是谷神不死。
  
  我的考据:
  谷:
  象形字,它像是山谷的样子,两边是隆起的绵延不断的山岭,中间有一山洞,山洞中还有泉水,哗啦啦地流出来。这个形象是什么?
  谷,本意就是女人的两腿岔开,中间有一洞,经常有水出。
  谷,就是女性生殖器。
  
  谷神:
  就是女性生殖之神。
  谷,取形山谷,暗指,女性,引申为生养。于是,有一种食物,也叫谷。是中国最最的农作物之一。
  谷,股,同音,(中国文字中有同音同意的传统)。大腿也。这又是一个佐证。说明“谷”描述的就是女人岔开大腿所露出的“私处”。
  中国文化有这样的传统,忌讳回避一些直白羞涩难以启口之事。明明是性事,却说成是房事……太多了。
  
  谷-谷神-生养
  ——很多性质都暗合了老子关于大自然大法则的意念,于是,就把“道”和谷神作比。是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你不明白,那么你就想着,道,就想女人的“私处”一样,生一个,又生一个,再生一个……生生不息。生了很多孩子,孩子生孩子,孩子的孩子再生孩子。
  
  门:
  老子喜欢“门”。门就是进出的通道。“玄牝之门”就是“谷之口”,真是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了!人们往往误解这里的“玄牝之门”和前面的“众妙之门”,以为都是一个门呢,实际上,这不是一样的门。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讲的是对“道”和“道可道非常道”的理解,是揭开宇宙时空天地之间无数玄妙的途径、入口或钥匙。因为有了“妙”——有人解为“少女”也。实际上这有些误解或误导了。
  
  根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到底是什么意思?“门”我们搞清楚了,那“根”呢?
  “根本”呀。废话!根当然是根本了!
  根是什么?本是什么?
  根是宝!本也是宝!
  宝是什么?
  宝是男性那玩意!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啥意思?
  “道”是雌雄一体的!道是可以自身交配的,自行孕育出万事万物的!
  有很多人说“道”是雌性的。这是非常错误的!
  道是双性的!道不需要和任何其他的事务交配,就可以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发帖
1009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2-20
尹喜的课堂笔记:第七章,关键词:
  
  以其不自生
  
  
  陈鼓应:指天地的运作不为自己。
  成玄英:不自营己之生也。
  释德清:以其不自私其生。
  很多注者,多不注此语。但我以为,这句话因为“非以其无私邪?”尹喜的这句反问而变得非常重要。陈鼓应先生:天地的运作,日月星辰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寒来暑往——在中国古代的很多通俗作品中都有关于这个的一套一套的描述,很多正是的作品中也如此这般描述一番,说什么天地运行的常规大道。但老子没有说这些表面的现象而是深入其里。天地这些个运作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生存。王夫之:天地荷载万物,万物由此灭彼生,生生不息,故天地亦长生。若天地无万物而唯天地,则自生亦犹自死矣。这就是天地的不自生。那圣人呢?所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初听起来,好像是说,所谓圣人,“后其身”的目的好像是为了“身先”,“外其身”的目的好像是为了“身存”。这也是老子被很多人以为是权术阴谋家的祖宗的原因之一。“后其身”,躲在后面;“外其身”,置身事外!那老子的境界还不及后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了。
  尹喜当时也误解了这句话所以才会有一句追问——沃靠,原来并不是因为他们无私哦?
  老子答曰:故能成其私。意思是并不是因为他们无私,而是因为他们也有私,所以才能成就他们自己的私。但是,圣人之私乃和天地一样是大私。(参见《圣人何以成其私》)

尹喜的课堂笔记:第七章,关键词:
  
  外其身
  
  尹喜记录: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圣人也是这样的,在利益面前不争先也不恐后,反而得到了人格上道义上的尊崇;在世间纷争面前他们身处世外一样,反而得到了生存,(因为参与权力之争的人都已经战死疆场了)。这就是“后其身”、“外其身”的理由。老子怎样外其身的?


 圣人何以成其私
  
  老子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尹喜追问:“非以其无私邪?”
  老子答曰:“故能成其私。”
  “圣人”老子在道德经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圣人,就是“道”在人类文明中所能体现出来的最高境界。或者说,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修炼境界。这种人,所谓圣人,能够严格地谨慎地尊重遵照大自然大法则而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从而成为大自然中的大自在。自然自在自由自得——是为大自然,天上的白云自由自在自由的飘呀飘,不管飘到天之涯海之角,哪里都是我的家,因为我根本就没有家。林间的微风自由自在的穿来穿去,看看这个树看看那棵树,看看这棵树的叶子,看看那棵树上的花,摸摸这棵树的头,扯扯那棵树的手,好像每一棵树都特别喜欢他。是的,因为他喜欢每一棵树!
  
  既然这样,圣人是“道”在人间的化身,那么他就应该像道一样,至少不和普通人一样,应该是无私的了。但老子却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要以为什么圣人就没有私心了,非也!圣人也是有私心的!问题在于圣人总是能实现他们的私心!
  尹喜懵了。“非以其无私邪?”
  为什么圣人每每能够能成就自己的私心?为什么?我们普通人的有一些很小的看起来很正当的要求或愿望,反而不能实现?是不是天老爷太不公平了?显然不是。
  圣人为什么能够成就自己的私心——除了各种各样其他的原因——比如,圣人可以严格的谨慎地尊重遵守道,大自然大法则为人做事行为,而其他人则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我们不说这个,单说这个所谓的私,就有着本质的不同。
  所谓圣人之私,大于天下所有人的私心和天下所有人的公心的总和!
  一人之私实际上就是天下之公!
  而天下其他人之私,那才是真正是蝇头小利,必苟苟营营,必斤斤计较,那自不必说。就是很多所谓优秀分子的集合群体,也会冒天下之公而不顾,结党营私,以一己一党之私不择手段,一意孤行,逆天行事,背道而驰!
  这样的私是真私,是当然不容易成功的。
  天下为公,以天下之公为私,即天下为私,是一个意思,这才是圣人之私所以能成焉!圣人之私大于等于天下之公。
  圣人的“以天下之公为私”和独夫的天下之公为己有那完全是两回事!
  
 圣人何以成其私
  
  老子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尹喜追问:“非以其无私邪?”
  老子答曰:“故能成其私。”
  “圣人”老子在道德经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圣人,就是“道”在人类文明中所能体现出来的最高境界。或者说,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修炼境界。这种人,所谓圣人,能够严格地谨慎地尊重遵照大自然大法则而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从而成为大自然中的大自在。自然自在自由自得——是为大自然,天上的白云自由自在自由的飘呀飘,不管飘到天之涯海之角,哪里都是我的家,因为我根本就没有家。林间的微风自由自在的穿来穿去,看看这个树看看那棵树,看看这棵树的叶子,看看那棵树上的花,摸摸这棵树的头,扯扯那棵树的手,好像每一棵树都特别喜欢他。是的,因为他喜欢每一棵树!
  
  既然这样,圣人是“道”在人间的化身,那么他就应该像道一样,至少不和普通人一样,应该是无私的了。但老子却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要以为什么圣人就没有私心了,非也!圣人也是有私心的!问题在于圣人总是能实现他们的私心!
  尹喜懵了。“非以其无私邪?”
  为什么圣人每每能够能成就自己的私心?为什么?我们普通人的有一些很小的看起来很正当的要求或愿望,反而不能实现?是不是天老爷太不公平了?显然不是。
  圣人为什么能够成就自己的私心——除了各种各样其他的原因——比如,圣人可以严格的谨慎地尊重遵守道,大自然大法则为人做事行为,而其他人则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我们不说这个,单说这个所谓的私,就有着本质的不同。
  所谓圣人之私,大于天下所有人的私心和天下所有人的公心的总和!
  一人之私实际上就是天下之公!
  而天下其他人之私,那才是真正是蝇头小利,必苟苟营营,必斤斤计较,那自不必说。就是很多所谓优秀分子的集合群体,也会冒天下之公而不顾,结党营私,以一己一党之私不择手段,一意孤行,逆天行事,背道而驰!
  这样的私是真私,是当然不容易成功的。
  天下为公,以天下之公为私,即天下为私,是一个意思,这才是圣人之私所以能成焉!圣人之私大于等于天下之公。
  圣人的“以天下之公为私”和独夫的天下之公为己有那完全是两回事!
  
 圣人何以成其私
  
  老子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尹喜追问:“非以其无私邪?”
  老子答曰:“故能成其私。”
  “圣人”老子在道德经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圣人,就是“道”在人类文明中所能体现出来的最高境界。或者说,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修炼境界。这种人,所谓圣人,能够严格地谨慎地尊重遵照大自然大法则而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从而成为大自然中的大自在。自然自在自由自得——是为大自然,天上的白云自由自在自由的飘呀飘,不管飘到天之涯海之角,哪里都是我的家,因为我根本就没有家。林间的微风自由自在的穿来穿去,看看这个树看看那棵树,看看这棵树的叶子,看看那棵树上的花,摸摸这棵树的头,扯扯那棵树的手,好像每一棵树都特别喜欢他。是的,因为他喜欢每一棵树!
  
  既然这样,圣人是“道”在人间的化身,那么他就应该像道一样,至少不和普通人一样,应该是无私的了。但老子却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要以为什么圣人就没有私心了,非也!圣人也是有私心的!问题在于圣人总是能实现他们的私心!
  尹喜懵了。“非以其无私邪?”
  为什么圣人每每能够能成就自己的私心?为什么?我们普通人的有一些很小的看起来很正当的要求或愿望,反而不能实现?是不是天老爷太不公平了?显然不是。
  圣人为什么能够成就自己的私心——除了各种各样其他的原因——比如,圣人可以严格的谨慎地尊重遵守道,大自然大法则为人做事行为,而其他人则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我们不说这个,单说这个所谓的私,就有着本质的不同。
  所谓圣人之私,大于天下所有人的私心和天下所有人的公心的总和!
  一人之私实际上就是天下之公!
  而天下其他人之私,那才是真正是蝇头小利,必苟苟营营,必斤斤计较,那自不必说。就是很多所谓优秀分子的集合群体,也会冒天下之公而不顾,结党营私,以一己一党之私不择手段,一意孤行,逆天行事,背道而驰!
  这样的私是真私,是当然不容易成功的。
  天下为公,以天下之公为私,即天下为私,是一个意思,这才是圣人之私所以能成焉!圣人之私大于等于天下之公。
  圣人的“以天下之公为私”和独夫的天下之公为己有那完全是两回事!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发帖
1009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2-20
 尹喜的课堂笔记:第八章,关键词: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张松如:下面七句,都是水德的写状,又是实指上善之人,亦即通过水的形象来表现圣人乃是道的体现者。张老师已经接近揭开可这个秘密,只差一步就真相大白了。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在解释这七句话时就忘到了脑后面。首先这是说水的,然后才是以水喻善,以善必圣,以圣容道。
  所以,理解这七个句子,首先就是要理解它是水的其中性状。
  居善地,水之居,善择地。地,低下,低处,下处。《荀子》:至下谓之地;地,下之极也。非天地之地,非地方地点之地。是说:水善于处下。这才是老子一贯的思想。而低下之地点之地位,正是“众人之所恶”。66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心善渊,水之心,善于渊。渊,且深且广且大,引申汇聚,且又包容函纳。冯达甫:渊,深静。深则能容物,静则能照物。已经非常接近于老子的真意了。水之心,能容百川千壑万谷,而自成渊。这个渊可就是大江大河大海了。
  与善仁,水之交,善兼爱。水和水之间的交往,那是怎样一种交往?人们一想就明白了,想也不用想,就知道了。这里的仁,就是兼而爱之,融融一体,不分彼此。人,二人,二人一体,那是什么?爱嘛?水与万物之交,那就不用说了。因为老子在这一章开始就说了:水善利万物……。
  言善信,水之言,善于信守承诺。中国地处东南信风,每年春天,在南方登陆,一路向北而来,有信风,就有信雨,就会有信水——和每年都是夏天涨,冬天枯,年年如此,岂有不信?
  信,还有循的意思。循谷循河循低洼而来,循谷循河循低洼而去,岂有不信?
  政善治,水之政,善于治。治水,是人类最早的改造大自然的行为之一。政治、法治、治理,所有这“治”,还和这水有着不解之缘。(这是我们伟大的汉字的伟大的特点也是伟大的优点之一。)治,顺,从之如流。今语之政治,如果能像水一样,顺流而下,那该多好?那是全世界的统治者梦寐以求,求之不得的!
  事善能,水之事,善于能。水能做什么事?栽舟,吞土,穿石,什么不能?水之能多了去了。移山填海,水也。滴水石穿,水也。载舟覆舟,水也。当然,水对于自然界的这些个作用,都没有水对于人类的作用更加重要,水利万物,首先是利人。水有事人之能,当然还包括洗澡了。老子仅仅知道这些表象吗?看来不止是这样,老子都知道水是生命的渊薮,渊兮,万物之宗,岂会不知水生万物之理?
  动善时,水之动,善于时。我们都知道,“道之动,反者”也,那“水之动”是什么呢?时者也。动,运动,自身发展规律也,而非表象之流动。水毕竟与道还是有很多差别的!大自然大法则的道的规定性是“事物总是向自己的反面发展”。那么,“几于道”的水的运动呢?时也。时,天时,四时。很多人不借此句,以为地球人都知道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何新译成:举动善择时机。水的流动真的是善于选择时机的吗?恐怕不是吧。陈鼓应张其成译为:行动善于掌握时机。冯达甫译为:行动最合时宜。唯有唐玄宗:物感而应,不失其时,亦如水之春泮冬凝矣。这里把“时”理解成了四时,四季,寒暑变化。时,即四时。这样的用法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俯拾即是,用不着我来一一列举了!
  地球人都知道,老子总是拿着水比喻道。上善若水,这句话也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但是有几个人去认真理解老子的意思了,有谁去深入地理解水性法则了,甚至连表面上明显的自相矛盾也不去理会。如:老子明明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回头就把“与善仁”的水,说成是“几于道”了?老子明明是主张“无为而治”,这里却把“政善治,事善能”说成是“几于道”了?老子明明说:“反者道之动”,这里却把“动善时”的水,说成是“几于道”了?老子明明说:“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这里却又把依时而动的水,说成是“几于道”了?老子还有多处提到水,我再也不想说了,说了就得罪了天下人。(参见《水最善道》、《水性法则:伟大的实践者》及拙著《水性成功学》)
  
 尹喜的课堂笔记 第九章,关键词:
  

   持而盈之

  
  张其成《大道之门》译为:拿着碗让它盛满水。这本书虽独有不洁之处,充满着为自己的书法作品做广告的意思,是当代比较典型的庸俗化作品之一。但这一句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第一,从“盈”来断定,所“持”者,当为水。第二,但是用什么“持”水呢?想当然地想到了当然是碗了。这就想当然了。问题在于,“拿着碗让它盛满水,不如适时停止”。我就要用碗盛水,为什么要适时而止呢?没有事实根据,这是生活中不存在的道理,老子肯定不会有这样地例子的!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P105持而盈之:执持盈满,含有自满自骄的意思。我在旁边批注曰:人们总是这样望古文生今义地来理解老子。老子可真是憋屈死了!何新的解释总是有新意《老子新解》p94成玄英说:持,执也。盈,满也。简本“盈”作“营”,营造,经营,为作也。又,盈、营乃有之转语。有,占有也。我给补充一条所谓证据!《国语•越语》:有持盈。《后汉书 对策》:“持满之戒,老氏所慎。”同样是“营”,我觉得《说文》:营,布居也。高亨的解释我以为是最本意的解释:营,周垣也。围墙也。四面都是墙也。营,如宫,字形极为相似,义亦有相通之处。营为草宫,宫为官营。经营,营造等解释后来引申的意思。这里为什么谈论起“营”字了?除了“营”在老子中总是被误解之外,还想说明简本书者为什么会把“盈”刻成“营”。音相近,是最重要的原因,同时也提醒我们:持,亦有“营”的意思。就是四周布局,团团营营,安营扎寨——此为操持。所以,“持”水时,也要团团营营地,双手为之曰:掬。今语也曰:捧。我们随便就可以找到现代的掬字的解释——掬<动>两手相合捧物。受珠玉者以掬。――《礼记•曲礼》。释文:“两手曰掬。”舟中之指可掬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注:“两手可掬。”又如:以手掬水;掬示(捧出来示众,昭示)。置于“可”后,指可以用手捧住。多用来描写景色鲜明或情绪充溢。抓取,取。卷起;卷缩。撅;翘起。八戒采着马,掬着嘴,摆着耳朵。――《西游记》。掬<量>,犹捧。指两手相合所捧的量。如:掬壤(一捧之)。掬jū用两手捧起:以手~砂。笑容可~(形容满脸堆笑的样子)。相关成语:憨状可掬,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顽皮娇痴、单纯幼稚的样子充溢在外。招人喜爱。笑容可掬,掬:双手捧取。形容笑容满面。与掬水相关联的字“挹”才是用器物舀水。舀;酌。把液体盛出来
  挹,抒也。从手,邑声。——《说文》
  凡以器斟酌于水谓之挹。——《珠丛》
  弟子挹水而注之。——《荀子•宥坐》。注:“酌也。”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诗•小雅•大东》
  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西游记》
  又如:挹受(汲取,承受);挹盈(舀取盈满的液体);挹酌(汲取);挹彼注此(兹)(将彼器的液体倾注于此器);挹盈注虚(取有余以补不足);挹掬(捧取);挹斗扬箕(谓徒有虚名)。
  于是我们的结论就出来了——
  “持而盈之”的对象是水。
  持,就是掬。以手掬水,是古人最常用的动作之一。为什么用持而不用掬?因为“持”,还有“久”的意思在里面。持久战都知道吧!持和掬的差别也就在这里。
  只有这样理解,“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的道理才能说得通。
  “以手掬水,即使满了,也不会持久,所以不如算了”。
  这就是我的解释,也是目前,最准确的解释。说句大话,我敢向全中国全世界的老学者叫板。
  
  


  尹喜的课堂笔记 第九章,关键词:
  
  揣而锐之
  
  
  
  揣,现代汉语chuai,日常生活常用的就是“把手揣在兜里”。揣测,也是我们现在经常用到这个字的时候。还有一句俚语“窝囊揣”、“窝囊废”,早期白话里有一个词儿“囊揣”,现在已经很少用了。在《道德经》里,何新说:揣(读音若端),捶也。《集韵》:“揣,冶击也。”揣从端音,即今字“锻”。或读为“锤”。揣chuai与捶chui。声转字通也。何新的结论是对的。在向前走一步就不对了。凡解为锻,引为锤的,都是过犹不及。锻,是对于打铁时,凡是用锤击打的动作的总称。过去叫打铁,现在间锻钢!而捶,是在锻(打)的一类中的一种。锻与捶的关系,当如动物与人类。王弼对这个动作描写得极为精确到位:既揣末令尖,又锐之令利。后学者,都不知铁匠职工艺,胡乱揣摩,以致谬说百出,千里万里都是他了。捶,稍用力,轻轻地连续敲击,并逐步向尖处移动的一种手法。这就是捶的真实意思。按摩师也经常用这个动作,就是捶,决不是锤。“孩子,给我捶捶背。”就是轻轻敲打,且沿着脊椎逐渐移动的意思。打铁和敲背,是一个意思。铁匠师傅,一般叫做“捻”来表示这个动作的特点,或者把锤的打击点,逐步一点一点地小幅度的向尖端移动的过程叫做“擀”。捻与撵,擀和赶,音同义连。而捻,单手,用拇指和食指发力,方向相对地运动,把麻坯子搓上“缙”(劲,我不知道这个字应该是哪一个字)。这是单手,叫做捻。双手呢?双手就叫做搓。搓的动作要领是双手,手心相对,稍用力,使双手之间的东西能够滚动起来,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搓的加工对象很多,最常见的是麻坯子,最常见的生产物是“捻儿”,或“经儿”。两股捻儿或经儿,和到一起,就是绳。搓,另一种常见的对象就是灰。搓澡搓下来的灰疽疽。搓的另外的加工对象就是面和泥。老子比较南方,面食相对较少,因此我觉得他不会太精通面艺。所以,我想,老子在这里说的应该是泥,泥巴,陶泥,陶土。和好的做陶胚的土。搓成尖而又细的东西。
  为什么我说“揣而锐之”加工的一定是陶土呢?因为如果是金属,单凭“揣”的工艺,一般是不会“不可常保”的。造成尖儿锐利不保常的一般是在淬火的工艺过程中。今属的延展性还是很好的,一般不会因锻打揣捻而断裂。就冶炼技术的发展过程来看人类对金属材料的开发,冶炼之后更早成熟起来的是铸造工艺,锻打,属于压力加工,后起制,要晚很多的。不管这句话是哪一代老子的,根据很多迹象表明,老子原文真经要遭遇我们现在看到的文本很多。所这话的老子,那个时代有没有冶炼技术还当另论呢。
  而剩下的,加工对象,面团儿,蒸熟了就吃了,常不常保,是没有意义的。老子不会说的。剩下的也就是在制陶过程中的事了。
  所以,揣,就是搓或捻捏,可以使陶件变得尖细的一种工艺。
  陶土,是无法搓揉的向金属的针那样尖细锐利的。
  所以:老子说:“揣而锐之,不可常保。”意思是说——
  陶土不能搓得过分尖利锋锐,那样也是保不住的。
  揣,若端,是为tuan,抟也。
  “抟而锐之”。加工面团,泥巴的一种工艺而已!
  

  尹喜的课堂笔记 第九章,关键词:
  
  
  天之道哉

  
  我为什么对于中国几千年来的学术作风极为反对。为什么我不是很在乎前人古人死人怎么说的?这个“天之道哉”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然我在这里也常常引述前人古人死人的说法,但更多的是为了批判,还有一个私下的想法,如果我从不引用前人古人死人的说法,别人会以为我的研究完全是捏造的臆想的没有学问根基的)
  这可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个大案要案哦!
  何新《老子新解》p94:天之道:顺从于天道。句首省“顺”字。为什么省了顺字呢?没有做任何说明。下面紧接着引述了《荀子 宥坐》:“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一段,不知是啥意思。当然是与“顺”字无关的,只是说“功遂身退”戒骄戒躁的。就算是讲“功遂身退”的,那你引用这一段话什么意思?难道是说:你看孔子也讲过差不多的意思,所以老子这样讲,没错的!娃靠,以孔子来证明老子?什么意思吗?
  张其成《大道之门》在学术上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是我们可以看看这种现象是多么有趣。该书p53,《第十章 营魄抱一》咋看这题目还以为他从善如流呢,把“哉”给归了位了呢。但是看他的《道德经》原文,则还是“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他是这样翻译的:魂魄合一,能不离开么?当然,张先生这本书的主旨不在于厘正道德经,也就没什么值得责备的。在感悟中他解释说:“载”是语气助词,没有意义。“营魄”就是魂魄,“抱一”就是合一。他宁愿在第九章:“天之道”后面加“也”,也不在这里去掉一个“载”。他明明知道“载”就是“哉”,放在句首没有意义,但还是要遵从前人古人死人。因为在中国,学术学问是有师承的,真理真相并不重要,正要的是师承门派。张先生惟恐别人有什么误会很少见地把自己的师承源流用彩色精印展现在他的大照后面。却原来他的师——三皇五帝,他的承是先秦子学以下两汉经学、魏晋选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他的源——顾炎武,他的流——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念孙……我们且不说“抱一”就是“合一”是非常典型的望文生义,继续说这种现象。紧接着作为知识链接,引用了他自己的另一本著作《金丹养生的秘密》中,关于“魂魄”的古今中外的论述。强加给老子的意思说:“在老子看来,魂魄是合一的,不能分离。”
  为了尊重前人古人死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穷极智慧和想象力,下足了训诂考证之功夫。就是要证明下一章首的“载”,不是这一章末的“哉”。比较典型的有何新《老子新解》p95:载,有相反语义。(1)裁也,截也,分也。(2)乘载,合载,合也。此用第二义。其实,载,何止这几个意思? 既然在句首,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载歌载舞”这种用法。这是一种很神奇的用法哦。载,动词?还是语助词?或者就是词缀?歌、舞也是名词动词同属的。所以,载歌载舞,听起来舒服,想起来生动,是最能体现汉语言博大精深的词汇之一。
  直到唐玄宗天宝五年皇帝下诏:“顷改《道德经》载字为哉,仍隶属上句。”为什么这样一个字需要皇帝下诏才能改过来?孙诒让说:“自先秦西汉至今,释此书者,咸无异读。”然后他解释说:“载哉古字通,玄宗此读,虽与古绝异,而审文较义,亦尚可通。”为什么?玄宗之前一千多年,玄宗之后又是一千多年,这样的问题,竟然就不能有个定论?但是,皇帝下诏也没有用的,一千年来,人们还是在这样写,这样说,这样来考据,这样来论证。也不知浪费了多少笔墨纸砚,口水吐沫和文人墨客的脑细胞!直到今天,我还在这里和大家说:天之道哉!我后面还要说:营魄抱一!
  之前真的没有人说过这样的事?玄宗毕竟是皇上,不是先师,没有弟子不断地引用他结论。虽然是皇帝,也无法改变一千多年来人们为了“载营魄抱一”所编织出来的一套庞大的歪理邪说。这就是天道么?(参见《营魄抱一》、《一错两千年》等。)
  


  尹喜的课堂笔记 第九章,
  
  
  大自然大法则的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向人们展示它的伟大的真理的光辉——无论是生活中常见的道理还是人生的所谓际遇,都遵循着大自然大法则。道——大自然大法则,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人生里。双手捧水,冒尖了就会流出来,还不如放下,放下了就不会流出来了!小心翼翼搓成的尖尖,越尖锐越纤细,越无法长久,就会断裂的。你是富人,你可以金玉满堂,但是你没法儿守他一辈子,就算歹人不来算计你,你自己也会老去!富了贵了,必生骄奢淫逸,最后留下的,只有遗憾悔恨和无奈!如果你修养高深能够戒骄戒躁,也不如功成身退,赶紧隐居起来,因为即使你自己不在阴沟里翻船,也不得不防被别人的手脚暗算设下的圈套陷阱!
  哈哈!这就是大自然大法则!
  
  老子八千年前《道德经》珠玑五千字的中心意思就是——不要以为人类的本领足以战胜大自然大法则或超脱这个法则的约束,人类的智慧只有遵循大自然大法则,才能把人类和人类文明引领上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人类文明和大自然大法则的和谐。
  ——荻思葩:我是一根狗尾草想开一朵美丽花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