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婚外恋逼上梁山的武术宗师
在即墨,关于马山名字的由来,当地人众说不一。
有一种说法是,和中华螳螂拳的创始人于七的一次死里逃生密切相关。据说于七经过这里以后,去了华严寺,当了和尚,成了清史上少数几个造反,还能够得以生还的人。
在即墨马山,遇到了一位老农,他为我讲述了于七颇为坎坷的一生。
自幼习武,却遭小人算计
螳螂拳起源于崂山华严寺,是一位住持始创的。而这位住持善和大师,清初山东反清起义军的首领于七。
于七父亲绰号草上飞,轻功相当了得,明末当过防抚铺兵。后来经商,家境逐渐殷实。于七,名乐吾,初字小喜,上过几年学,14岁拜师习武,跟着老师和父亲练了一身好功夫。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于七考取武秀才,次年又中武举,任职蓬莱参将,与府君关系很好,交往密切。于七为人正义,时常为乡亲排忧解难,威望颇高。他乐于结交各路志士豪杰,与栖霞及附近县中的志同道合者议论政局,演练武功,一心报国。
后来于七辞掉了官职回家,府尹赠于七一个婢女一位书僮。回家后,于七打造了当时清初最大最豪华的私人别墅。
府君送的婢女已经长大,于七纳她为妾。哪知书僮与妾同来,生出恋爱之情,花朝月夕,时有会晤,不慎被于七发现,一怒之下把书僮赶出家门。
被夺了心上挚爱的书僮自然怀恨在心,回到蓬莱府君这里,诬告说于七家中月圆门、万字窗、雕栋画梁,如同王宫。还喜欢结交流氓地痞,舞刀弄枪,行为不轨。因为自己怕诛连才逃了出来。
蓬莱府君一听,吓了一跳,不问青红皂白,直接上奏顺治皇帝,清帝立即派御林军三名到栖视查。
御林军一到栖霞县衙,拿出圣旨要人协助。县官立即派四名衙役相助,前往于七家中搜查。七人到于七家中严格搜查,翻箱倒柜,发现并没有要造反的迹象,于是往回返。
可巧那天邻村有丧事,于七前去主持,不知道家中出事了。下午回家一看,家里东西像被强盗劫过一样,散乱一地,一家老小号啼不止。一问,媳妇哭诉说县衙来人搜查,刚搜完走人。
搜查也要搜查证,血性男儿光明正大,自然难以忍受这般侮辱。
于是拿起钢刀,跨上战马,急忙追过去,遇到这七个人,啥话也不说,上去就砍,七个人全部被解决掉了。
被逼无奈,聚众造反
于七正要走时,忽然看到尸体掉出了顺治帝的圣旨,顿时吃了一惊,这才发现自己把皇帝派来的人给砍了。
前思后想,已经把人杀掉了,造反是死,不造反也是死,何况屎盆子已经扣上了。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于七在董樵等的协助下,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清起义。
于七以淘金工人为骨干,广泛发动农民,联络海岛渔民,在胶东锯齿牙山建据点,反清抗暴,令统治者大为震惊。后来,清登州府知府张尚贤带厚礼携幼子赴唐家泊村与于七讲和,这位张尚贤拿儿子做人质,说服了于七。于七拿了把总印信,当了朝廷官,让自己不再是处处遭追杀的反贼。
于七的这一做法导致了众多希望恢复明朝的志士(其中不少是知识分子)的纷纷离去和整个义军的解体。
第一次起义失败后,于七把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传武授徒上,他在胶东遍设武馆,把从老师、祖父和父亲那里学来的各种拳术传授给弟子们,这就是胶东农民第二次抗清起义时遍用的拳术———于氏拳。
然而,于七的投降,难以得到统治者信任和地方官吏的善待,也让很多人对他不满。处境尴尬的情况下,往日兄弟又大倒苦水,旁敲侧击想要接着造反。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秋,于七第二次领导农民在锯齿牙山起义抗清,登莱二府人民纷起响应,反清烈火燃遍胶东。清廷派万余名“八旗兵”和九省两万多名“绿旗兵”围攻锯齿牙山。
牙山四围嶙峋难以上山,只有一条上山之路,于七据此要道,只要有敌兵出现在眼前,马上挥刀砍下山崖。
砍得人多了,居然凝血于寒刀,“时时需以沸水洗之”。此举,既显示了于七的不屈和强悍,也大大鼓舞了所部的士气。更迫使清兵统帅们改而采取围困的战略。
清兵众多,四面围如铁桶,无隙可出。于七只得困守山顶。山顶面积狭小,只能容三百余人,不能久守,久守饥饿而死。
第二年二月,清军发起最后的总攻。羸瘦老弱手无寸刃的自发斗争,难抵兵强马壮训练有素的清兵的残酷剿杀,于七起义终为清兵击溃镇压。大批起义官兵及家属被杀害,胶东大地,尸骨无葬,人烟杳迹。
袁枚《人面豆》中描述道:“山东于七之乱,人死者多。平定后,田中黄豆生形如人面,老少男妇,而耳目口鼻俱全,自颈以下皆有血影,土人呼为人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