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文化)3天内两大国际权威杂志相继发文质疑中国学术诚信
《自然》《柳叶刀》相继发文质疑中国学术诚信
井冈山大学学术造假事件会否造成中国学者国际论文发表难?
核心提示 “这件事向国际高水平刊物释放了一个很坏的信号!”在国内工程生物界任职的JamesChow对近来发生的一系列与中国有关的学术事件感到担忧:去年12月中旬曝光的井冈山大学学术造假事件已经引起了国际学术媒体的广泛关注,1月9日和12日,权威的《柳叶刀》和《自然》杂志还分别以社论的形式对中国的学术诚信提出一定程度上的质疑。 中国学术界国际信誉受到较大影响。 记者调查 “不发表就出局”?各校情况不同 “‘Publishorperish’是我上世纪第一次出国访问时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表述,大家告诉我这个‘现代学术谚语’的意思是在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搞学术,没有论文就要完蛋。今天,在这个现代谚语后面加了个inChina是有些说不清的讽刺意思。”王小宁告诉记者。
实际上,《自然》杂志社论标题所使用的“publishorperish”(不发表就出局)一词乃是一种学术制度,源于1950年代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遗传学家。它与美国的tenure-track(终身教职)制度相结合,为了当上tenure,大学教师们就面临着持续不断地发表论文的压力,而这也是维系创新活力的重要推动力。
在国外,这种“publishorper-ish”制度也存在优劣争论。支持者认为,这种制度所产生的压力特别有利于年轻学者集中精力进行科研创新;而反对者则提出,这种制度会让学者更关心发表论文,而不是科研项目本身,同时也不利于鼓励教学。
印度网友AnuragChaurasia就提出,“publishorperish”热潮已经席卷全球,尤其是亚洲国家。鼓励发表科研论文的问题,印度也大量存在。
“近年发生的韩国黄禹锡事件,日本近年多篇论文由Nature这类顶尖杂志撤回事件,说的都是同一类事。”王小宁提醒说,学术作假不是中国学者的专利。“publishorperish”在中国同样演变为一种强烈的论文发表压力,与职称评定、奖金发放等联系在一起,成为部分学者学术造假的推动力之一。
不发表会不会出局?记者就此采访了数位广东高校的科研人员。
中国高校大都计算工作量,这种工作量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教学等,俗称“公分制”。
“在暨大新闻学院,如果一个副教授不发论文只教书,一年大概能有五六万的收入,可以过日子。”暨南大学新闻学院董天策教授告诉记者,不发论文受到的影响主要是职称评定和奖金收入。他还透露,虽然高水平大学要求发表论文是知识创新的要求,具有合理性,但暨大也注意到这种压力会带来不少急功近利的做法,因此学校正在考虑推出“免考核”制度,即在某个时间段内对某些教授免除考核,到期后再集中考核。
无独有偶,中山大学早在2003年就对200多位优秀教师采取了这种免考核制度,但对一般科研人员仍然规定了工作量。“对已经证明非常优秀而且以学术为生命的人,没有必要去考核他”,中大校长黄达人认为,学校的原则是“为中才立规矩,给天才留空间”。
这实际上印证了JaneQiu在文章中的说法,中国的大学科研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某些高水平大学,一种宽松的氛围正在形成,并孕育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而在某些大学,论文依然占据着学术话语的中心。
事件背景 井冈山大学学术造假事件 2009年12月19日,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官方网站发表文章称,通过检测程序发现,至少有70篇发表在《晶体学报》C分卷或E分卷上的晶体结构报告存在数据造假行为。这些报告的作者在2006年至2008年间,仅凭修改一套原始强度数据而发表了系列文章。目前,这些论文已被一次性撤销。
经查实,这70篇被撤销的论文的作者是来自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讲师、硕士钟华(49篇)和工学院的讲师、硕士刘涛(21篇)。
2009年12月23日下午,井冈山大学成立专家鉴定组开展核查。
井冈山大学学术委员会认为,钟华、刘涛的以上行为事实分别属于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中列举的“伪造或篡改数据”、“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和“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等学术不端行为类型,情节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属于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
2009年12月29日,井冈山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相关处理决定:撤销钟华的造假学术成果,追回所有造假论文的全部奖励3.2万元;撤销刘涛的造假学术成果(因其论文内容不属于其专业研究范围,按学校规定,未予奖励);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撤销钟华、刘涛的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解聘钟华、刘涛的高等学校讲师专业技术职务;撤销钟华、刘涛的高等学校讲师专业技术资格;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撤销钟华于2009年12月15日获得的高等学校副教授专业技术资格;开除钟华、刘涛的公职,同时给予钟华开除党籍的处分。
-本版撰文南方日报记者张胜波
最新进展 新语丝质疑井冈山大学“除恶不尽” 井冈山大学回应:造假者“没名没利”,“谁都搞不清楚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井冈山大学两教授在国际刊物上造假被揭后9天,该校做出处理决定:两人行为属于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影响恶劣,根据相关规定:追回钟华所有造假论文的全部奖励3.2万元,撤销两人讲师资格以及钟华13天前刚刚获得的副教授资格,开除两人公职等。
但舆论并未就此停止质疑。
著名学术批评网站新语丝就撰文《质疑井冈山大学“严肃处理两教师学术造假事件”》,认为该校的处理结果有两点令人难以理解:一是有证据表明刘涛也从论文发表中获得了物质奖励,并直言“如果刘涛的全部造假论文和钟华的大部分造假论文都得不到奖励,他们费心思一篇篇地造那么多假论文干什么呢?”其次,文章质疑,钟华造假论文有12个共同作者,他们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记者就上述问题致电井冈山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彭福华回应说,除钟华获得3.2万元科研奖励外,相关涉及者都没有得到好处,可以说是“没名没利”。而其他12名共同作者,“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署名’!”他们也从未用这些论文参与评奖、评职称。
不过彭福华并未就具体事实作出回应。
例如,新语丝文章提出,该校两位教授分别共同署名13篇、38篇文章,不可能不知情;钟华、刘涛为他人署名的动机无法理解,“盗用他人的名义有什么用?难道是为了陷害这些同事?”对此,彭福华指责其为不负责任。
不存在个人利益,那么造假的动机何在?彭福华说,“谁都搞不清楚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一点儿必要性都没有”。
与外界猜测的发表论文的压力不同,彭福华介绍,井冈山大学对教师发表论文并没有明确要求,只是要求承担一定的省级课题,“一般两、三年完成一个省级课题,就完成了工作量”。
他还提醒记者,讲师评副教授职称需要发表的论文并不多,大概两篇左右在核心期刊就可以;而对任职年限、学历学位、教学科研工作量等方面的考核反而更多一些。总的来讲,“论文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学校是否就相关问题进行反思并采取行动?彭福华告诉记者,就规范学术行为,学校正在进行学术道德教育,主要形式是座谈、讨论和修订相关规范文件。
荷兰乌德勒支大学教授Anthony.L.Spek意外发现了这起造假事件。作为《晶体学报》的编辑,当用CheckCIF软件验证论文数据的合理性时,他惊奇地发现:2007、2008两年,来自中国井冈山大学的钟华、刘涛两位教授的七十篇论文普遍数据不合理,全部涉嫌造假。
该杂志迅速采取行动,撤销了这七十篇文章,并考虑采取进一步行动。
2010年1月12日,英国《自然》杂志在其在线版头条刊登文章《中国科研,发表还是出局》(PublishorPerishinChina),称“近期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学术界造假事件,凸显出中国学术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这一体系过于强调发表论文”。
为何会出现井冈山大学学术造假事件?
“中国大学经常会对发表论文给予现金、住房等形式的奖励,而且这种发表论文的压力正与日俱增。”文章作者JaneQiu援引了武汉大学渖阳教授的研究成果称,其中可疑的部分高达10亿元人民币。
对此,密歇根大学科研道德规范与诚信项目负责人尼古拉斯·斯坦尼可评价说,这显示出中国正面临着挑战。当中国正为成为世界一流科研国家而努力奋斗,力争迅速地提高一个巨大体系的科研能力的时候,出现了显著的科研质量差异。
文章还指出,中国学术界急功近利的想法、官僚干预等,都是造成学术造假的原因所在。
不少教授提到,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陈进“汉芯”造假案发后,有关方面只是解雇了事,而未采取严厉措施,其他相关人员更是逃脱了惩罚。该事件正体现了中国学术界缺乏严厉的惩罚机制。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中国学术造假近来受到的第一次国际舆论批评。
9日,国际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杂志也撰文《学术造假:中国需要采取行动》,敦促中国学术界重振科研道德规范,健全处理学术投诉的制度。
两篇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发表社论时间前后不过三天,都是以井冈山大学学术造假事件为引题,落脚中国学术造假的现状。
《柳叶刀》杂志社论文章更是尖锐地提出,2008年中国发表了271000篇论文,占世界总量的11.5%。在这里面,井冈山大学造假事件并非第一次。去年九月底,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提出,中国高校目前科研能力排名世界第五———从2004年以来,中国论文发表数量就一直位居世界第五,仅次于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
中国应重振学术声誉 “大量的欺诈让人失望,不仅浪费时间和金钱,更会损害研究者、科研机构及相关刊物的名声”,《柳叶刀》社论文章敦促中国政府应当以井冈山大学造假事件为契机,重振科研道德规范,建立有力透明的处理机制,防止进一步发生类似事件。
“中国立志到2020年成为科技大国,要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必须成为科学诚信方面的典范。”
在《自然》杂志的网站上,《中国科研,发表还是出局》成为热门讨论文章。不少学者发帖担忧,井冈山大学造假事件以及《自然》杂志社论将影响中国学者的国际声誉。
网友ThomasnWeise是一名科学家,他认为JaneQiu在行文上的一些瑕疵可能会增加对来自中国论文的偏见,甚至是否定。“文章同时也应该指出,美国等国家也存在类似问题。”
具有不少出国学术交流经历、也在《自然》杂志上发过文章的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小宁认为,在任何国家发生的“高影响因子”的学术作假事件,对于所在国家的科学界都会造成或短或长的负面影响。井冈山大学此次造假事件也不例外。
但是否会影响中国学者发表高水平论文,王小宁认为不会一概而论———国际期刊一般有自己的原则和标准,对于创新性很强的成果不会轻易拒绝;但对于有作假记录的单位或个人,杂志社肯定会有所考虑或拒绝的,也是对学术作假行为的一种抵制。
长期以来,中国的学术造假愈演愈烈,部分学者甚至已经表现得麻木起来,这次国际权威刊物连续质疑无疑敲响了警钟,中山大学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年轻教师认为。
《自然》文章华裔作者JaneQiu回应
中国科研成果差异很大 希望撰文引发关注 “我的文章实际上同样注意到,中国在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同时,正在面临着非常巨大而复杂的挑战,因此有了这样的事实,就是中国的科研质量有着显著的差异。”《自然》杂志社论的作者JaneQiu对南方日报记者强调,中国的科研成果优劣共存,因此批评中国科学界存在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
有着格拉斯哥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的JaneQiu有着四年多的自由撰稿人经历,她为《经济学家》、《自然》、《ChinaDaily》、《卫报》等撰写文章。同样,她还具有华裔的背景。18岁时,JaneQiu怀揣着科学梦想,从北京来到英国求学,至今还在伦敦和北京两地活跃。
“当问题出现时,尤其是这些问题威胁到中国长远的学术发展,媒体就有责任去引起人们的关注”,她认为这是撰写此文的出发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