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经合一》——《道德经》与《阴符经》演译
《双经合一》
熊厚音 著(旧著)
前序 《道德经》一直都是道家的首奉经典,历史上它曾经使很多的修真之士迷途知返,位证上仙。现代科学尽管已经进步了,可当人们在信息爆炸的年代里再重温老子的教导,仍然使灵性常备之士肃然起敬,并在某些方面身体力行。曾经有位西方的有识之士在近期说过:“《道德经》将在二十一世纪成为全人类的主要精神源泉和经典性读物之一”。人类的潜意识运动往往是通过极个别的人士来表达的。人类也只有经过一次痛苦的自然中的挣扎以后才会改变自己的自然观,而这种新的自然观早在几千年前的《道德经》中就已经存在了。
《道德经》与《阴符经》是同属于道家学派的主要经典。两部书都有着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由于两经中的辩证思想异常丰富,并且不是单纯从现代人的立场去展述问题的,而且现代人的研究习惯是将事物的整体行进分散性探讨,所以很多的问题尽管为人所用,却不能为人之宝,即不能成为人类生存的一种自由方式的理论指导。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们按现代人的生存环境去分析古代修炼中所得出的整体性结论。
《道德经》与《阴符经》分别从阳和阴两个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和修炼关系。所以我们不能够离开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和修炼关系。我们更不能够离开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去读这两部经典.
如果我们抱着为我所用的想法或者是学术探讨的目的去认识这两部经典,前一种想法会使我们看不到经典所阐述目的之全貌;后一种目的更会让我们钻到文字考证的牛角尖中爬不出来。
所以在此对原文的说明取名为演译。也就是先把对文字的严谨翻译放到一边,然后再放弃对原文翻译的学术价值的追求,如此就能从修真的角度去把握灵感的发挥,同时也能从老子原文的基础后面发现常人最容易忽略的朴素思想。也就是文字所能表达的阳性事物以外,还表达了看不到的阴性事物代表的内容。
例如道经中所含“道”的意思在修真中性命上重点是在性。但是《道德经》中不涉本性一语。只谈上与下,小与大,道与德的关系,也就是将性功的修炼内容包含到 “道”的展示中去了。而命功的修炼却集中在德的修证之中。在历史的经典之中,命功的修炼主导意识都将其作为一种技术性的方法来总结。实际却相反,命功的修炼精髓正好是人的德行修持,而人们一直认为是心性修为的性功范畴,正好是富含技术性方法的一个过程。所以古人说“始于有作人不见”,性功在前靠有为来完成却存在于体内。“及至无为众始知”正好说明无为的修持在外作为德行的表现反映了修真人的心性特点。
性功是虚的为阴性,如果不是有为的技术性方法与其相配,也就算不上是“反之则道之动”。命功是实的,为阳性,假如不是阴性的无为修持与其配合,即不在心性修为上下功夫,事物的推动就做不到“相反相成”。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所以修真的方法如果是以道修德,则获立地见性,顿悟见真的目的,如此则道大人亦大。如果是以德修道,则能广积阴德,渐悟通玄,日修至空,方能返本还原。
综此以上,所以要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将古代修道,今天修真的很多概念溶合在双经的翻译之中,就一定要离开拘谨的学术考证而采取演译取象的方法。譬如经中常以治国之策来演说修身之道。如果离开了修真这个基础,以国喻身的取象方法就立不住足。
双经中很多文字上的释义,历史上有很多的译本都作了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当大家对原文的字句有问题时可以参考其它有关的书籍。
本来,将《道德经》和《阴符经》分成章节来谈的方法并不是上乘之举,无奈前人已经做了,也就不能否定分章有利的可能性,但是对分章的不利性也希望读者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的时候将其发现。
有形之物,包括文字在内,也都是一团糟粕,这是老子在讲解《道德经》时对修真人的一种告诫。执着于有形的说教对本性的开发很不利。如果一个人在修真时不能做到万物归空,而成“无中生有”的境界,那么要想达到成就自己正果的志愿就不容易实现。
宇宙是有生命存在形式的,道也就可以认为成人格化,实际上历代修成大道的高功师父们都是道的人格化代表。我们修真离开了他们是谈不上成功的。《双经》的本来含义也就是揭示了一个修炼隐功的人应该走的修真方法和原则。方法一半靠体悟,一半靠隐态中由师父传,原则是验证过程的标准,很多人修到玄境的高级阶段就没法以书上或人世间的师父那里找到可靠的答案依据,这一点《双经》中就说得很清楚了。
所以要尊师悟道。尊师了,我们从玄界才有可能发现《双经》中无法描述的境界是由空间的高师展示的。这个展示本身也是一个传功和传慧的过程。仅仅传而不悟,也做不到内外合一,心性合一,道德和一,因此尊师和悟道本身也是一对阴阳,这也是读《双经》的基本要求,当然是对修真人的要求。做到这一点,心知和灵性就会沟通,我们也就不难去体会一个练隐功的上仙所应该有的内境和外象了。我们在任何的情况下都可以通过师父对我们的任何考验。
道家文化不是宗教贯输。道家文化之目的是为了整个大宇宙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是大的方面。道家文化的另一个目的是使百姓都能够明白性命双修的过程是使人们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必经之路。
作为道家文化经典支柱的《道德经》和《阴符经》是性命双修的必读之书。希望见《双经和一》的同道能够不拘一格,突破常规,从全息的角度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会有更多的人体会出个中三味来。也就必然有众多的人迈进隐功上仙的境地,到那时天地间的平衡就不是一件难事。大家的功德也都在其中。
一九九四年(厚音)于武昌
《道德经证义》目录
第 1章 第 2章 第 3章 第 4章 第 5章 第 6章 第 7章 第 8章 第 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第40章 第41章 第42章 第43章 第44章 第45章
第46章 第47章 第48章 第49章 第50章 第51章 第52章 第53章 第54章
第55章 第56章 第57章 第58章 第59章 第60章 第61章 第62章 第63章
第64章 第65章 第66章 第67章 第68章 第69章 第70章 第71章 第72章
第73章 第74章 第75章 第76章 第77章 第78章 第79章 第80章 第81章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道理因万象而显,也因此要用万象阐述。修真之人要想进道、得道,也只有从可以说清楚的常道之中进入到非常的“道”中去。?
由于万象是随时间的变化而进化的,所以用平常事物用以说明的道理也会因时而变化其属性。如果修真人执着常道而不忍弃,无疑将会变易其居而不自知,终坠无常以致迷失本来,更不要说进入到奇妙难言的非常道中去了。?
实际上无任常道和非常道,皆为我形之母,实为我心之子。在生活之中修道则易,离之则难言其真。皆因相生与相克,均因其在之故。”
“名,可名,非常名。” 第一个“名”字是名词,用来表达“道”的真相,第二个“名”字是动词,用以称谓。“常名”则是恒久不移的名。?
万物是用词语称形,但是万物的内涵又是以气为君,以形为臣。君臣以道而聚,气变则名非。非以形定,皆以道性从之。圣祖的“道”,包含有宇宙万物的源头、生长、变化,归宿规律的阐述。是非常玄妙并且无法用任何文字和语言来说明的。因为任何说得出来的都是糟粕之属性在起作用。人要想涉足于道的境地,一定会牵涉到人的本来——灵性的问题。但是于常道之中对迷失本性的大众说道只有强之以名而应凡心。?
故圣祖曾垂教曰:“五千真言亦糟粕,得之故躬启灵性”。这也是圣祖在开宗明义之首诫后人不要着于语言文字的外在含义,而要用其去当作开启每一个人“真我”这个大门的钥题,窥见了本来,真如才能对应于常道,本性才会通晓于智慧,无为才至于无不为,假我方能修臻真(正)果。?
苏轼于“日喻”一文中曾讲了一个故事以说明名非真实,特别是“道”这实不是常名所能够表达尽善的。?
“有一个瞎子是天生即盲,没有见过太阳的模样,就问别人太阳是什么样子。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形状跟铜盘一样,他就敲敲铜盘知道了其声音,后来他听到了钟声,就以为那就是太阳。又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光就跟蜡烛的光一样,他模了摸蜡烛了解到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摸到一根笛子,就认为那笛子就是太阳”。?
有形的事物,其气质的内涵也会因为人们的观察角度不同而名不尽意。道是抽象的,要想表达它不知道要困难多少。这也象禅宗所谓“说是一物即不中”的道理一样,既然从肯定的词语正面不能言中其意,那就从万象的本来,即后来所谓事物的属性中去隐示其本。这其中也体现了一个万物“负阴而抱阳”的本来为我用思想。这一用恰好是德道之用。??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无名代表的是道,天地之始是由道而开始的。有名,是因为道为虚含,天地之间万物之气均为其所化,就象人不至虚而难窥其性,物不至虚而难为造化(象特异现象中的搬运、飞物和其他一些改变物质常性的过程)。?
用“无”来形容万物的本来,用“有”来表达事物的演化,由此而概括两者共同存在代表的道,这就是《易经》中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的由来。这里所说的道,特别不能排开人这种包含万物属性的生物。人的无和有在修为中的把握,也恰好是修真进道的通行证。?
故常无(空),可以窥测和运用到道的奥妙。这一切的实现首先就要做到无欲,欲望是人的后天残余信号的结果,欲覆盖了本来的真如之性,所以道心为其所蒙而不见妙窍。佛家讲四禅八定而入空真,道家讲清静无为而入慧真。
? 无欲和有欲也是合偶之阴阳,人无欲则应物的时候分不清其属性,分不清则不明,不明则不能从常入非常和用非常。这就是“徼”字的含义:界限、观察、求取之意。?
有欲是为了将事物的阴阳属性作一个界限判别,这种判别和修真人观察物事是分不开的。道家功讲究从生活中悟道、体道、修道、得道,其妙用就在于求取道的过程中将无欲和有欲的运用放到一个被动的环境中去选择,这就是“德道功”的神修之法的理法源泉。这种求取是因为人身这个我字上,也有道性可言。阴性的一面是“真我”,阳性的一面是“假我”。说到求取的选择是被动的,这也是相对“假我”来说是被动的,对“真我”来说这是主动的了。
? 所以修真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一些东西看来可悲和可惜,实际上在自知的前提下却是可喜和可贺的。因为这样才算真德。
??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两者:“无”和“有”也。他们同出于道而体用不同,这种体用表现出了一种德道之人在演化万物所表示的玄境。这种玄像并非是一种孤独的单调的事物呈现,而是富含了事物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以及皆无穷尽的异性包含和深远不可测定的演化。
无任多么玄的包含和演化,他们都离不开“有”和“无”组成的道性,一切的形象变化也必然要经过他们所组成的众妙之门。这就是大道至简至朴至易的由来。人在修行中只要把握好心境的“有”、 “无”和应物之无有的相应,万象之妙有的权柄也就在你手中了。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道是宇宙的本源,万物万事由其而生,那么道也就将自己的性质融化在万物之中了。万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就发现不了道之属性的绝对性,而只能被外表的阴阳相对性所左右而分别出一些相对概念来。如美和丑,善和恶,这一切都是人的主观上将其剖判出来的。这也证明人的主观上总是将浑朴的道华凿碎而又去追求事物阳性的完美。所以人类的纷争迭起,诡诈丛生,生命的进程也是扰攘不宁,自割其命。所以说人对道体的评判就是远离了道。人的主观上的属性也就是背道而驰的。任其发展下去,人的修道只会离道越来越远。?
天下的人现在都知道了美和善,所以必定厌恶丑和恶。于是竞争产生,诈伪兴起,那反而不美,不善了。这一点就象很多练功修道的人,在听到人家传递概念时说出阴神对身体不利,于是谈到阴神则若谈虎色变。奋力去追求那远道而去的纯阳之体。却不知阴阳本是相对概念,没有阴神,哪儿有阳神。没有阴性物质作为基础,阳性的形质何以得滋养和生发?常人只知驱阴而附阳,与万物负阴而抱阳的共性相合,所以世上多见人执于邪法而以为正道,将歪念抱终生而自以为正。皆因人好“正确”也。
“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合,前后相随。” 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相对词。这些相对概念说明了道在运动的时候尽管不能捉摸到她的形质,却可以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二”中达到深入“一”,合于“道”的修炼目的。
圣祖要人们认清这些相对的概念,是为了引导人们向“得一”的方向去努力,要想达到得一,却只有先弄清相对事物的相互依存性,然后去再去谈掌握他们的转化和生化。
? 所以古人云:“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已”对物质下结论可能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果。所以修真者所处的位置关系到他对事物选择的良善,对时机把握的敏捷。
人在有形的身体上不可能马上取得很高的位置去适应道的变化,但是在无形的精神境界却可以先到达合道的境地,从短暂来说这就是开悟,以长久来说,这就是一个修真人之灵性的发现和培养。
比如声和音,他们是互相依存而表现的,可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却使他们分开来出现。
? 很多练气功的人在进入到信息训练阶段时容易接到类似于语言的信号,这个语言的表达并没有象音一样通过耳膜的振动达到大脑,而是心灵的感应或者是意会神领知晓的。人在修行中执着于这类有声无音的语言,就会由于声的阴性影响产生幻听(并非坏事)。就是说这时听到的声有时并非来自于外而是自己的魔意识在产生干扰造成。所以当声和音同时在心和耳上产生效应时,那就说明有一外来的物质能量已经通过肾的外窍——耳(肾开窍于耳),达到并影响了人的身体(命由精生,肾藏精),那么这种声音才可能是道的反映,是真人的呼应。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圣人以道治事,无心动静,所以无为。圣人以道知人,真常应感,故无多言。?
“圣人”是道家理想中的人物形象。其在与道同体,其动纯应自然,其征谦和无争,这和儒家理想中有为有欲的圣人完全不同。 “无为”是顺其自然无心在前所以能做到自然无为。?
圣人和于道,所以万物的生长不去干涉;无所不在,将身心化澄万物之中并使之得以生育却不占有;其大的作为如慈云普荫,慈光普照却从来不望回报;其功成身退,所以人们得以自生,圣人得以自在。但是这一切的无为而作并非没有结果,果又结实,以至于无穷,但是在每一件事物中却离不开圣人之根,每一个人中自然就少不了以其为本性。这是道的奥妙,得之故能知我忘我,失之则执我亡我。
功成而居之者,必要忘我方以自存。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是以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贤人,是人人都想做的。贤人的名声也是世人都欲享受的,有了这些名利也都在其中了。由于世人都崇尚贤人,则人人竞争,崇尚贤名则人间倾轧。都是为了一个“利”。? 没有上位的囤殊居奇,也就没有下位的盗取之意。没有上位的嗜好欲成,下位也就不会仿效乱心。?
治国如同修行。不能去此存彼则无以能成。?
尚贤,就象眼往外视,世上多真人而欲学之,宇间多真元而欲采之为已,世上多功派法门使修身者眼花心乱,无所适从。?
当知道那些有功夫的人士功德很大时就想一蹴而就真的位置,为的是追求他外在的名,而不知内在的实。这个实可能正是因为“佛不是佛而为佛”。
宇宙间,天底下名山大川,风景名胜,不知道暗藏有多少太乙真元之气。练功人竞相去采撷也不见有减弱。然而正是有了这种取为已用的心,才使得人 们互相采盗而成笑谈,这也是欲望在驱使人们。很多生存的树木(特别在城市公园)就被一些炼功者采得殃殃待毙,然而也不见谁人能够了悟真常而无心无为。相反还积累了不知多少的罪孽,如此下去连治病强身的效果也难稳定,还能谈得上修真了道吗?
人的身体,与天地间万物无所不应,则万物之元气无所不为已用,所应该启动的,唯有自己的灵性,灵性可为贵人之举,灵性可得万物之珍。然而欲动则灵性不通,所以修真重在明心。明心则在于自知、自省、自证。灵种本来在已身,何劳三山五岳求?
明白了,自己就是佛,何劳到处烧香和磕头。?
因此,一个明心体道之人,一定要去实守虚使自己腹饱体健,弱志强骨,使肾气充盈而慎用,皆因肾藏志的缘故。所以立志之诀窍也是宜虚不宜实。太具体的立志则伤肾,(以命求虚),较抽象的大志则益德(以心从精,以形从性),这些外在的事物不可不有,只可使其合于其形,却要相应于非常道。这就是阴阳顺而用入常,逆而守则进入非常的来源。?
常使自己的君(指人心)无欲无求,则其民(指人的身体及活动)即可无欲无知。无知无欲则民得以清静,身心清静则智者(人身体之中的孽因和各种信息体)不敢为,也无由为矣。进入了这种无为的状态_用性不用心,身体这个大国则无所不能合谐,自然也就无所不冶─-冶炼精气神合一而成丹了。??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冲”,空虚的意思。“盈”,充满的意思。道以“无”为本,“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十四章)。然而道创生了万物既能使万物永不止息,而且容其自展,并不加以任何的限制。然而,万物并没有以此得以满足。这些都是因为“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缘故。四十五章,“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则是从主动的角度看待合道之境地,这与被动描述道的作用是不同的。虚为实之母,大家都懂得了这个道理。然而虚空无尽和实空有限这一点却很不易为世人所接受。因为科学可以借用仪器的手段来观察微小世界的无穷和宇宙空间的无穷。然而这一切都要借助于外来(离开人体)的手段。这种手段是不可以有穷尽的。这就如同《庄子》“天下”所云:“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因为万物的尽头都要回到虚空中去,谁又能对虚空作出肯定??
所以说“渊兮似万物之宗”。道的深遂就象万物的开始不可捉摸,因为道才是万物之母,且万物无所不归其“渊”。?
“道”作为万物的本源,它既不露锋芒,使万物之灵的人也难以破解,同时还要限制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所表露出来的无所顾忌和节制。“道”自然无为,却能消除本源中产生出来的任何矛盾,也能使人类的科学从任何的角度都找得出自以为合理的答案。“道”他隐藏了光芒,使人窥测不到他的端倪,但是却用光谱与人们做着各种各样的科学游戏。“道”混同尘俗,无所不在,人们却总是将其化若神明而求之,却不知他就在身边并且就在体内。因为“道”已经将自己溶化在万物万象之中了,人为什么要象求神一样去求道呢??
“湛兮似或存”,湛,清晰却又隐没的意思,这就象碧潭中的清水,其深不可测,却又湛然可见,谁又能说其中不会藏有蛟龙?道是清静真常的,我们用肉眼看不到他,却可以凭我们的慧眼去发现他的踪迹,要不然我们又该如何修道??
我们并不知“道”是从那里产生的,但是它既然能创生天地,一定是在天帝之前就有它了。??
(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