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872阅读
  • 1回复

(文化溯源)周有光为何反感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1-22

上帝得到了提醒,带走了老人

他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订者,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经周有光先生的家人证实,2017年1月14日凌晨3点半,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岁。而就在前一天,周有光先生刚刚过了112岁生日。

撇开这个新世纪以来最巧合的flag不说,周有光本人非常反感别人叫他“汉语拼音之父”。其子周晓平就曾经对媒体说“父亲最反感别人这样叫他”。

为什么这位老人这么谦虚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现代的汉语拼音的出现,其实是数百年间,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周有光老先生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周有光老人,在其近50岁时“半路出家”,参与设计汉语拼音方案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
汉语本身为注音表意字,非常难学

首先撇开我们的家国情感不论,作为从图画进化而来的表意文字,汉语无疑是非常难学的。很多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汉语对于外国人而言确实难学不假,不过也就是学一般外语的程度而已。汉语真正的难点在于汉字而非汉语。由于是注音表音文字的关系,才会导致“汉字难学”,“见字不知音”,“一字多音”,这些先天上的缺憾。这在汉语教学实践中也有所体现,特别是在汉字学习的初始阶段。

由于汉字过于难学的关系,甚至在外国人中间流传着一些迷信的说法,大致都是说因为神秘力量让中国人相对于外国人更容易学会汉字。作为中国人的我们,看看笑笑就行了。如今,只要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小学语文课先教的不是方块字而是汉语拼音。这就证明了中国人也和外国人一样,在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需要经过大量的铺垫学习,然后才能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习汉字。从在拼音普及前,中国人那低下的识字率的情况,也能看出中国人在学习汉语,特别是汉字上,除了语言环境的先天优势外,并不比外国人强多少。

中外学者在明清时代就努力创造最适合的汉语拼音

最早的拼音方案为罗明坚、利玛窦编制,到相对成熟的威式方案大约经历了300年。罗明坚和利玛窦合编的《葡汉辞典》,是最早用拉丁字母标注汉字的系统尝试。杨福绵指出,这部词典收录葡语词汇6000余条,对应的汉语字词5460条。编写方式分3栏:第一栏是葡语单词、词组和短句;第二栏是罗马注音;第三栏是汉语词条,有单音节词、双音节词、词组和短句。

全球第一本葡汉词典
但是该注音体系很不成熟。第一声母没有送气音符号。如“怕”和“罢”都拼成pa,“他”和“大”都拼成ta。第二,同一韵母拼法不同,如“起”拼成chi、chij、chiy,原因是当时意大利语的i,j,y通用。第三,一个字母代表多个音,如字母c和不同元音结合时发音不同:“自”(ci)、“站”(cen)、“改”(cai)。第四,没有声调符号。

不过正如杨福棉老师所说的“《辞典》中的罗马字注汉字音,是汉语最早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是利氏及《西儒耳目资》拼音系统的前身,也是后世一切汉语拼音方案的鼻祖”。

英国驻中国领事馆官员密迪乐1847年出版了《随笔---关于汉语和中国政府及其人民》,提出一套适用于北京话的全新的音标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辅音表、单元音表、复合元音表和声调表。

曾春静指出,密迪乐方案的贡献在于:第一、专为北京话创建了一套音标系统。因北京话有的音在印欧语系中不存在,如果像前人那样套用印欧语系音标,描写就不准确。第二、注意到z、c、s、zh、ch、sh、r后边的元音并非舌面元音[i],因此用ǐ来表示这个不能单独出现的特殊元音。第三、提出北京话只有4个声调,没有像南方官话的入声;并发明了用1、2、3、4代表4声的方法。

1886年,英国人威妥玛在《语言自迩集》中创制了威式拼音方案,更为完整准确地记录了北京官话口语。威氏方案是借鉴、总结以前各种拼音方案并经过自己整理和加工而成,在当时中国官话南北转换之际,它对北京音的精准记录使其在世界汉语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并且对当代的《汉语拼音方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威妥玛式拼音法,它的最大优点是利用送气符号(‘)来表示送气的声母。
而在这个时候,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爱国的仁人志士迫切寻求拯救中国的进路,一些知识分子提出教育救国的主张。他们的基本想法是:“今日欲救中国,非教育普及不可;欲教育普及,非有易识之字不可;欲为易识之字,非用拼音之法不可!,当时的国情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四亿人口中,文盲占80%以上。梁启超就说过:“中国的文明号于五洲,而百人中识字者不及二十人。”劳乃宣提到,“中国乡民,有阖村无一人识字者”。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而汉语书面语与口语严重脱离的缺点在那个时代尤其严重,因为那时候,读的书一律是文言,写文章也一律用文言。可以想见,儿童和一般平民读书识字该是如何困难,何况没有学习的条件与时间了?教育救国,是当时改良主义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

福建学者卢憨章创造了“切音新字”,出版了《一目了然初阶》。这是第一本由中国人写的拼音著作,所提拼音文字方案也是第一套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方案。随后的20年当中,各式各样的拼音方案不断产生,总数多达28个之多,。设计者不仅出版书籍广为宣传,而且通过实地教学加以推行。例如,卢憨章的方案曾在福建推行;王照、劳乃宣的方案在北方、南方13省推行,出书6万册,平民、士兵,以至于政府官员都有很多人热心学习、赞助。方案设计者和一些热心人士还提出许多普及教育和改革语文的主张和意见。这就是清朝末年的汉语拼音运动(又称切音字运动)。提倡言、文一致,要求统一国语等等,也是这个时期提出来的。不过这些学者虽然热血有余,但是彼时字母文化刚传入中国尚不久,因此他们的方案还略显稚嫩,实际使用的依旧是英国人发明的拼音。

英国人威妥玛
民国到现代中国人终于有了今天的汉语拼音

1918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我国第一个法定的拼音方案。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简单的汉字作为字母形式,使用声介韵三拼法;音节采用声母、韵母和声调的三拼制,共37个。

1920年代末,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等人与苏联汉学家龙果夫、郭质生合作,研究并创制拉丁化新文字。1931年9月26日,《中国汉字拉丁化的原则和规则》在苏联海参崴中国文字拉丁化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此方案原则上不标声调,只在极有必要或极易混同的情况下才标声调。

周恩来也对此持赞赏态度说:“拉丁化新文字和国语罗马字是中国人自己创制的拉丁字母式的汉语拼音方案中比较完善的两个方案。在谈到现在的拼音方案的时候,不能不承认他们的功劳。”

到了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周恩来说:“现在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草案)》是在过去的直音、反切以及各种拼音方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采用拉丁字母来说,它的历史渊源则可以一直推溯到350多年以前。”

这里他明确指出了早期西方汉语教材拼音方案的巨大影响。说明了新中国承认这几百年来所有中外学者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对于自己被成为“汉语拼音之父”周老说:“读过我书的人,决不会把那顶桂冠随便加在我头顶上”。
愿老人在天国安眠

现在我们知道了周有光老人,只是重复了周总理的这一观点而已。早在他出生以前中外学者们就在为如何改良汉字表意的缺点进行着不懈地努力了。从这方面来说称其为“汉语拼音之父”确实容易误导对历史不熟悉的人。不过如果说但就今天这套拼音系统而言,将其称之为“汉语拼音之父”也未尝不可。

时至今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逐渐也在高涨。就如周有光老人指出的,汉语拼音“原来是国内的文化钥匙,现在延伸成为国际的文化桥梁”。虽然他可能认为自己只是汉语拼音这个“大浪”中的一朵“浪花”。

最后祝愿老人在天国安息,即使其不愿意承认但是相信很多人依旧会将其称之为“汉语拼音之父”。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1-22
2017-01-19 11:32 凤凰历史 弗里曼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