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科学家“教”你学物理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沐源 ■徐海虹正在参加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 ■老师借杜诗的故事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创造。 提起物理学,你会想到哪些人物?牛顿、欧姆、爱因斯坦?的确,我们的物理课本所涉及的知识大多来自西方。但是你知道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及科学探究方法同样可以启发、引导我们进行物理学习和探究。 在前不久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上,我市初中物理教研团队获得三个特等奖并获一个最高奖项“墨子奖”,教师们将物理学与中国古代科学文化巧妙融合,让物理课堂展现出独特魅力与内涵,惊艳全场。 文化知识“穿越” 前不久,“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在江苏扬州举行,我市初中物理教师王坤、葛雪梅、徐海虹为全场师生带去了三节民族文化韵味浓厚的物理课。最终,凭借明显优势,王坤、葛雪梅荣获特等奖,徐海虹作为本次大赛科学组擂主守擂成功,荣获特等奖并被授予最高奖项“墨子奖”。 说到文化教学,大家更容易想到的是它在语文、历史等文科学科中的运用。实际上,在物理等理科学科中进行文化教学渗透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课上,莱西市物理教研员王坤向学生们展示了从古至今不同刻度尺的制作方法和标度形式。经历这样一次文化知识“穿越”后,学生们不仅惊叹于我国古代科学家在测量方面的巧思善工,也深刻认识到统一度量衡的重要意义。 科学方法“穿越” 将文化教学渗透到物理学科中,除了向学生介绍相关科学家及科学史知识,我市教师还注重引入科学家们的科学探究方法,以此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 在《让我们一起认识力》一课上,青岛63中物理教师葛雪梅借用管仲与土壤分类学的故事,引导学生用“比较-分类”法对力进行探究。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经济学家、军事家,同时在科学领域也有重要贡献。他将“九州之土”的土壤从土质、地下水、农作物等多角度进行综合比较,将土壤分成3个大等级、7个分等级,共18种分类,以此指导农民根据土壤耕种适宜的农作物。在研究力的时候,同学们便借用管仲的探究模式,对大量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类,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力的定义和作用效果。 又如,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课上,青岛7中物理教师徐海虹借用张子信发现太阳视运动不等速的故事,引导学生用“比较-建构”法对测量进行探究。张子信是北朝天文学家,他坚持对日月五星进行观测,比较分析数据和资料,发现太阳视运动的不均匀性,进一步发现规律:太阳视运动在春分后变慢、在秋分后变快。同样,在进行测量时,同学们做了多组实验,比较分析测量数据,发现测量结果总是有差别,从而建构误差概念,认识到误差不能消灭。 情感态度“穿越” 在物理教学中引入科学家们的情感态度,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力大有促进。 同样是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课上,徐海虹老师引入杜诗发明水排的故事,激励学生对测量工具进行改进和发明。杜诗是东汉时期水利专家、机械制造家,他在担任南阳太守时,发现“排”这种鼓风工具需要大量人力作动力,十分费时费力,于是希望找到更大的风力,后来他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鼓风机械,制成水排,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杜诗对南阳贡献良多,使之变得富庶,他被当地人赞为“杜母”。通过这个故事,同学们对科学家的情操以及科学带给人类的进步有了更深感受。与此同时,徐海虹借此机会为同学们布置作业,鼓励大家开启创意,对测量工具进行改进或发明,使之能够直接测出硬币周长或直径。 对于在物理教学中融入中国古代科学家研究方法的意义和作用,徐海虹告诉记者,在我市物理教研员王 所著的《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与物理探究建模》一书中可以找到答案。该书后记指出:中国古代的科学及其体现的方法光照千秋,笔者通过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中国古代科学家的科学故事,提炼出这些古代先哲们的科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探究学习过程,让中国古代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的睿智、方法与创造激情“遗传”到学生的思想中,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从而为实现三维课程目标的终极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断前进! 青岛日报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