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467阅读
  • 0回复

(文化教学)谭蘅君  王  洪:从《背影》多元解读看文本解读的境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6-09
从《背影》多元解读看文本解读的境界
——以潘庆玉和王克强两教授教学大赛为例
谭蘅君  王  洪

    
  摘要:《背影》从诞生不久就选入教材,教育界和文学界对其主题都有多种解读,但很少站在朱自清所处五四前后的文化冲突视域来思考文本,更缺少站在父亲和儿子两个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文化碰撞下的解读和课堂构建,因此解读很难达到文化大境界。本文分析这两个角度下的课堂呈现,并与《背影》主题史进行比较,突出文化教学的恢宏意境。

  关键词:文化 冲突  主题  忏悔  
  (注:本文发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5月中旬刊:12-16页)


  第11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暨纪念《背影》诞生90周年同课异构高峰论坛于2015123-5日在重庆市璧山中学举行。对于大赛同课异构的立意,一方面来自文化教学敬重经典、挖掘经典、放大经典的意图,一方面来自期刊和网络关于《背影》教学的争议。
  基于每个审美主体有自己历史形成的审美心理结构、独特的审美能力等,审美感受自然千差万别,所形成的审美趣味,也就有雅俗之分,视野之别。从这个视角看,我们有理由表达自己关于文本解读的看法:站在文化视角的解读,可能是文本解读的最高境界。用“可能”一词,只是表述基于我们的学养识力状态下的看法,不代表它最接近真理。
  这自然涉及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定义有200多种,甚至更多。但王开岭对文化的解释可能更中国化和更有感性力,容易为大家所理解:

  所谓“文化”,在我眼里,即祖祖辈辈积攒的那点家业,即光阴深处的那股静气和定力,即历经淘洗留下的那套规则和标准,即万变不离其宗的那个“宗”。正是这个宗,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身份认同,没有它,我们即不知自己是谁,即没有身世和渊源,即缺少基因支持,即不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也就说,对于文本解读,你是否抓住了那个“宗”,是否联系了那点“家业”,是否借此解密了“那套规则和标准”,是否让学生了解自身族群的文化“基因”,也许更为重要。文化是一种积累,如果仅仅就文本谈文本,却没有文本之外关于“家业”的支撑,从视野层面看,这就把自己关在了文本的牢狱里。
  我想就本次大赛两位大学教授的课,谈谈“家业”基石上文化解读的境界,它是文化教学打造“文化课堂”的核心。把文本放在文化背景下,教师用文化的眼光审视课文,才能在自己与历史、个体与群体之间找到联系,才能认识自己的生命坐标,找到精神、情怀和乡愁风物上的根脉,才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身份感、族群感、民族感、故土感,才能象回忆自家经历一样,讲述历史与现实的联接。


一、潘庆玉:大家庭文化背景下父爱的艰难



  主讲:潘庆玉
  简介: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出国访问学者、山东高考作文命题负责人。
  潘教授的课如春风化雨,温和自然,整堂课师生互动融洽,课堂生气勃勃。体现了他对课堂教学理念的追求:自然,才是课堂的最高境界。
  对文本的核心解读,主要体现在第四个教学环节:探究作者的写作动机。通过课堂实录,可以还原潘教授的文化解读。分成五个部分:

  1、探究写作时间背影故事与写作在时间上有8年间隔,探究目的是介绍朱自清“东奔西走”的飘零生活:
  师:朱先生生于1898年,浦口送别是在二十岁,虚岁二十岁,也就是1917年。《背影》写于1925年,中间隔了几年啊?八年,是不是啊?大家想,你八年前在干什么?
  生:八年前,我还在……幼儿园。
  (全班大笑。)
  ……
  师:这一段文字讲写得比较委婉,也比较晦涩,不大好懂,所以需要知人论世。比如说“东奔西走”指的是什么?朱自清大学毕业后,在江苏浙江几个地方教学,不断换工作,他的爸爸也是,找到工作干不长又失业了,还要再找工作。朱先生曾经写过一首诗《我的南方》,写他大学毕业后五年的经历,其中写道“五年来的跋徨,羽毛般的飞扬”,说自己像羽毛一样飘忽不定。
  (板书:跋徨)
  师:跋呢,就是跋涉,跋山涉水;徨呢,就是犹豫不决,栖栖遑遑。大家明白了吧?这就是东奔西走。
  2、探究童年生活:目的是展示父亲对三个儿子的爱,与朱自清的叛逆形成对比,既为后面朱自清的忏悔打铺垫,也为塑造父亲的形象服务:
  师:他写到因为家境不好,他父亲容易生气,待他渐渐不同往日。那么往日父亲是怎么待他的呢?我们看一段文字,看父亲往日怎么对待他的子女。
  【出示PPT:朱自清《冬天》选段: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师:温暖吧?温馨吧?
  3、探究“我的不好”介绍父子矛盾、父亲的宽容及朱自清写作本文想表达的自省与忏悔之意:
  师:父亲以前对他特别的好,那“我的不好”是指什么呢? “我的不好”就是我工作之后,想经济独立,给家里寄的钱比较少,父亲不高兴,因为父亲要养一大家子人。朱自清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除了母亲,还有一个庶母,就是他爸爸的姨太太。一家子没有什么收入,主要靠朱先生一人的工资,所以父子之间啊,因为贫穷产生了一些矛盾。朱先生与父亲产生矛盾之后啊,只身离开了扬州,到了浙江去工作。从此啊,父子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后来他把自己的夫人、孩子接出来,形成了两个独立的家庭。甚至,有几年啊,朱自清先生与父亲音信全无,基本不再来往。
  师:大家看,是不是朱先生自身的不好?是,确实,因为在封建大家族里面,在没分家之前,收入主要由家长来支配,因为人口比较多,需要平衡。当然这里面也与另外的事情有关,将来你们大了,可以去研究一下,为什么他的家这么贫困,都已经是大学老师了,日子过得还这么紧张?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朱先生其实这几年也没有尽到一个真正的孝顺儿子的职责。所以,朱先生承认“我的不好”,我确实做的并不好,惹父亲生气。那么父亲原谅没原谅自己的儿子啊?当朱自清1925年接到清华大学的聘书,从浙江到了北京之后,父亲又担心他了。儿子只身一人又回到北京,举目无亲啊!又担心儿子,所以父亲主动地给他写信。“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父亲不与儿子斤斤计较,他的心怀多么宽大啊!
  (师板书:宽大的心怀。)
  ……
  4、探究写作缘由人近中年的朱自清,感动父亲来信,表达反省与忏悔。

  师:读了这一封信,大家看啊,朱先生被感动了,为什么?这封信里面有一个矛盾。大家再看,第一句“我身体平安”,身体好好的,对不对?最后一句“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大去是啥?
  生:死了。
  师:就是去世,你觉得矛盾吗?
  生:矛盾。
  师:矛盾!对不对啊?为什么矛盾啊,就是父亲写信的时候依旧报着平安,可是又考虑到毕竟要把真实的状况告诉儿子,否则真的有那么一天的话,他会接受不了的,所以最后又写了一句“大去之期不远矣”。体现出了父亲对孩子的那种舐犊的情怀,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心。所以答案就在这里:他为什么写背影。
  【出示PPT:
  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
  师:看到没有啊?父亲的来信促使朱自清反省,反省这么多年来自己承担的家庭责任。
  5、探究父爱艰难:朱自清的父亲平凡而伟大,不仅自己培养出了优秀的儿女,还关心孙辈的成长。其身体力行影响着朱自清最终走向成熟,从而使本文在爱的底色上,更多呈现出自省、愧意、责任等主题。眼泪除了感动,更是一种品行的传递,从而在文化层面上,揭示了文本的中国式父爱对“逆子”的感化,张扬了父爱的艰难与坚韧。
  韩军说这是一种生命链,换成中国式表述,这就是香火延续:不仅是血缘,更有精神与文化内涵的代代相传。中国传统的家族文化,就是这样积累并不断扩展,最终凝聚成一种家族内核——族魂。家族文化意识,文革后已彻底破坏,但在民国,它是一种社会基层的主流。所以,这几代教师在文本解读上,无法挖掘出这种“族文化”,只能说,这是时代的错误,但不是文本自身没有。部分人认为初一学生没有“生与死”的生命意识,就是缺失这种文化的表现。潘教授用感性的方式呈现出来,意在告诉大家:教师应该有立体的文化触角与视野。
  师:我再给大家补充一下:就是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朱自清的父亲不仅培养了朱自清这样一个文学家,而且也把其他子女培养成人。朱自清的二弟叫朱物华,当时家庭很贫困,可是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父亲最后还是支持他去上了这个学,拿了全额奖学金,最后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到美国去读硕士和博士,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5年成为我们国家的第一批科学院院士。朱自清的二弟,就是父亲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他的三弟叫朱国华,考上了厦门大学,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厦门大学毕业,在解放前的政府里做地方检察官,为官清正,两袖清风。他的妹妹考上了南京师范学校,做了教师,一辈子献身教育事业。大家看,父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把子女们一一培养成人。

  【出示PPT:
  朱自清的反思:身为四个孩子的父亲的朱自清,读了父亲的来信后进行了深刻的自省和反思。】
  师:“去年父亲来信,问起阿九,那时阿九还在白马湖呢;信上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我没有耽误你,你现在是大学教师了,你那孩子还在农村呢!没有人教育他啊,不能这样!所以“我为这句话哭了一场;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对待我们来着!”因此,这篇文章也是朱自清人近中年,从一个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位有担当的父亲的重要标志。(听课师生泪奔)


图注:潘教授的课如春风化雨,温和自然。站在中国式父爱角度,思考文化冲突下的家庭压力。

二、王克强:五四自由思潮下一代人的赎罪

  主讲:王克强
  简介: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特聘教授、出国访问学者、文化散文作家、双博士学位。
  王克强教授出场即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穿一件美国哈佛大学球衣,执一杆粉笔,不用课件,不用电脑,直接板书。其喻意却极为深刻:朱自清二弟朱物华曾在哈佛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朱自清与父亲朱鸿钧产生矛盾冲突,离家远去时,正是家庭最为困难的时候,他的离去,差一点断送了二弟的学业。穿哈佛球衣,意在提醒大家学习《背影》时要关注朱自清与家庭的关系。
  只用一支粉笔板书,是因为《背影》曾入选民国中学教材。王克强教授希望还原当年黄侃、刘文典等民国大师上《背影》课的情景,希望经典文本回归“国文”地位,唤醒大家对语文概念的定位思考。可谓用心良苦。
  王克强教授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前几个环节主要揭示朱自清青春期的叛逆,通过王教授的板书可以看清这种表现:
  板书架构
时间
      表现
             人物
表现
人物
父亲
儿子
作用
1917 车站送别
示强:包办
逆反
示弱:体衰
呵护
背影的力量
唤醒成人意识
1921-1923父子失和
示强:侵权
反抗
1925父亲来信
示弱:诉苦
点燃写作激情

  这是很奇妙的钟摆现象:父亲一强,儿子即叛逆。父亲一弱,儿子即自责。这种反复,恰恰是儿子青春期的正常反叛。但这种反叛放大到整个社会,就变成了中西两种文化冲突下,青年一代对上一代的文化叛逆: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精神行为的西化。王克强教授表述为:《背影》的人性价值与文化意义。
  分两个环节,一是揭示人性价值:
  师:从板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每当父亲一示强,父子之间就产生矛盾,但每次都是什么打开了我的心结,解决父子间的矛盾?

  生:凝聚了深深父爱的“背影”。
  师:从人性价值角度,我们可以总结出什么道理?请用下列句式:亲情在(    )中升华。(学生合作完成填空)
  生:亲情在“用爱不断化解矛盾的过程”中升华。
  板书:人性价值——亲情在“用爱不断化解矛盾的过程”中升华。
  二是揭示文本的文化意义:
  师: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因为它揭示永恒的人性价值,还在于它具有文化意义。

  教师介绍文化背景: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上学的朱自清参加了五四运动。同时作为作家,他的创作也深受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五四新文学的两员大将——陈独秀、鲁迅,都是朱自清的老师。
  在五四文学中,陈独秀、鲁迅等人高举反封建家长制的大旗。当然反对封建家长制,是非常难的。因为当时封建家长制是笼罩一切的。封建礼教都是通过家长制贯彻下去的。然而在当时封建礼教却打着保护青年的旗号,而实际上青年的个性、青春、自由,却被扼杀了。说实在的,反对封建家长制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封建家长制纵有再多的不好,也会落实到一个又一个家庭。家庭里就有浓浓的亲情。家长制已经深入到长辈的骨髓里,不能因为家长制有诸多的不好,便完全没有亲情吧。
  师:朱自清受到了鲁迅先生什么思想的影响?
  生:封建家长制。
  师:家长制为什么要反?
  (看板书回答):因为它包办一切、侵犯人权。
  师:对!这样做扼杀了青少年的自由和天性。但是朱自清通过《背影》这篇文章,对反家长制思想进行了个性化的反思,他认为,封建家长制要反,但同时也要平衡亲情,这种有所节制的行为,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生:适可而止。
  (板书)
  文化意义:反家长制 适可而止
  师:朱自清通过《背影》给我们揭示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朱自清作为曾经的反家长制干将,他决定适可而止,他要代表他们这一代人为自己曾经的过激行为向父辈们致歉。

图注:王克强博士穿一件美国哈佛大学球衣,执一杆粉笔上课,意在呈现民国教学意境。

三、两位教授的文化解读:异曲同工

  季羡林先生说:“我觉得,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应该把眼光放远,远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然后才能真正体会这篇名文所蕴涵的真精神。”站在文化教学的角度,才能实现文化意蕴的顶层解读,从而完成经典篇目的文化透视。
  潘庆玉教授立足中学语文课堂生态,以中西文化冲突下,中国大家庭文化背景下父爱的艰难为核心,展示了朱自清父亲对三个儿子的精心培育和对孙子的关爱之情,令许多听课老师当场泪奔。王克强教授则站在时代高地,以五四自由思潮下一代人的赎罪为核心,围绕“叛逆”一词,揭示了朱自清个人青春期对父亲的反叛和他们那一代受西方自由思想影响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反叛,从而提炼出背影的文化意义:这是那一代人受西方文化思想影响,对自己的行为带给家庭和社会的伤害,向父辈们表达深深的忏悔,那些眼泪,不仅仅是亲情的感动,这只是教参上的低级表述,站在文化视域,那是中国文化最孱弱时代,中西文化碰撞下,年青一代自身受到的伤害和带给他人的伤害,当这种意识警觉后,朱自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一个更高远的主题:自由主义在中国应该适可而止。这是他个人,也是他们这一代人用生命的痛换来的文化体验。这个背影,不仅仅是父亲的,也是他们这一代人逝去的青春的叛逆背影的叠加,眼泪所包含的情感,不仅仅是亲情那么简单。
  放在五四前后中西文化碰撞环境下审辨,朱自清个人的忏悔,已变成了一个时代的反省,还原了那个时代几代人的精神裂变之苦。
  其实两位教授都是站在当时中西文化价值观激烈碰撞的高度来审视《背影》的文化意义,只是视角不一。潘教授站在父亲的角度,展示父亲在儿子叛逆、远离传统家庭责任下的艰辛和爱子之情,以及香火续传的牵挂,通过父亲的痛苦(最激烈的表现是提前用“大去之期”唤回儿子的良知),呈现文化冲突的惨烈。王克强博士站在儿子的角度,展示儿子对家庭和社会的叛逆期后的自责与忏悔。这是同一事件的两个方面。潘教授更多揭示父爱的宽容与博大,厚重与付出,无奈与卑下,呈现中国式父爱的宽容与韧性。王教授更多通过儿子的自醒,揭示文化冲突带来的伤害与回归后的赎罪。立点相同,视角各异,感性呈现不同,但内核接近。
  这是本届大赛最成功的地方:《背影》最重要的两个视角(父子),都在文化意义上得到课堂展示。
  当然,从大赛的角度讲,赵广志教授不从人物视角,而是从扬州话和贱养习俗等地域角度展示文本的文化意义,也是一种文化解读的补充和完善。
  对经典的文化解读,其张力已达到文字内涵的极限,这才是文化教学的魅力。
四、《背影》教材解读的主题回顾

   《背影》1925年发表,1930年即入选国文教材,80多年来,主题解读经历了四个阶段。大多解读成父亲对儿子的疼爱,但忽略了作者对父亲的忏悔和自责,更忽略了这种忏悔在文化冲突下的集体性与典型性,因而可赋予一篇写实性作品以历史原生态的丰富性与深刻性。
  “文学史上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那就是任何伟大的作品在其被阅读的过程中,总有着维系多样的理解、丰富多彩的阐释。”这是主体与客体碰撞的必然。
  当然,我们需要对那个时代生态有基本了解:那是一个反封建、反传统的时代,对代表封建家长制的父亲的反对,是那个时期的时尚。描写父亲形象的作品,多是从反面进行。所以朱自清刻画一位正面严父形象,给人全新感受,作品一经发表,即轰动文坛。知晓这样的背景,才能透彻文章在思想上进行文化层面思考的意义。
  (一)民国时期:父子真情。

  1930年《初级中学国文》版没有体现编者意图的主题思想。1931年《初级中学北新混合国语》版也没有主题分析,主要介绍“作文法”,这套教材本身只“重方法与修辞”1934年《初级中学教科书·国文》版认为主题有两种:一是表现少年人的心情和老年人不同,一种是表现亲子间的自然的真爱。叶圣陶在《文章例话》里认为,《背影》一文的主旨就在于把父亲的背影作为主要载体,以此传达“父亲爱惜儿子的一股深情”。《开明国文讲义》版的单元分析中认为:“作者对于他的父亲……抱着深厚的爱的情怀……父爱的自然流露何等真挚。”
  (二)新中国初期:小资私爱
  1951年《人民教育》刊登了中学语文老师黄庆生的《一篇很不好教的课文——背影》,认为教学目标难以确定,决定课堂不谈思想内容,只讲写作技法。主要原因是宣扬资产阶级父子私爱的文章与当时社会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任务格格不入,成为毒害青少年灵魂成长的糖衣炮弹。这是典型的阶级斗争下的政治化解读,从此《背影》被踢出教材。
  (三)改革开放:阶级痕迹
  1978年《语文战线》刊发秦亢宗《简练·质朴·自然》一文,认为流露的悲伤情调传达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社会动荡时产生的世态炎凉之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这种解读已经打上革命式思维痕迹。
  1980年《上海教育》刊发张怀久《语文教材中的朱自清散文简介》,认为主题是:从父亲劳碌一生却仍免不了晚境凄凉的现实中,可以窥探出作者对旧社会的怨意;从这一有产者常年辛苦经营最终仍然破产衰败的遭遇中也可以想象到其他生活在旧中国的普通人民的生活状况。这是很典型的泛政治化的文革式话语方式,在人教版鲁迅《故乡》一课的主题解读中,还有这种熟悉的面孔。
  1982年《背影》时隔30年重回教材。主题在“课文说明”中为:从思想情感来说,文中要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疼爱之情和儿子在事隔多年后回忆往事时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全文虽然情调低沉,情绪哀伤,但这些都是时代环境所造成的,并且它是旧社会分期知识分子生活的一个缩影。前部分较客观,后部分还是政治式的拔高。
  1988年《初中语文新编课本伴读》在解读提示中,编者写道:“这篇散文通过对惜别时父亲背影的反复描写,表现了父子之间的至爱深情。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动乱,知识分子生活的渺茫以及怨而不怒的情绪。”仍然带着批判旧社会的政治倾向。

  (四)新课标时代:文化意蕴
  1992年,《背影》的主题已经突破父爱,还“隐匿着款款深情绵绵敬意的儿女之爱”,有了子孝的内涵。
  1997年王荪对传统解读提出批评,认为其“对《背影》更深一层次的文化意蕴与独表真愫的艺术魅力所在缺乏更进一步的开掘”,并提出“作者面对的不是一场单纯的父子别离,而是父与子,子与父的灵魂交流、人格碰撞、伦理顺逆、代沟差异的重新审视与评估,为一个潦倒、迂拙、背时寒酸的父亲画一素描,向他表示一个不肖之子追悔莫及的忏悔和深深的理解与敬意。”已涉及人格、伦理、代沟等文化元素。

  2001年傅书华认为只看到父子之情是不够的,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所要表现的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上一辈的忏悔,并且这种忏悔却是作者自己并没有意识到的,还认为只是在记实。而实际上,这种忏悔情节已经形成了一种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中国传统文化是尊父弑子的文化,这种文化有其不合理性,那就是对君、父、上级,对既定的社会规范等等的无条件服从;这种文化也有其合理性,那就是每一个人都要从年少走向年长,从儿子成长为父亲,这是每一个人都要必经的人生历程……这种种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相互渗透成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背影》就是以父子之爱为形式,对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生动展示,这也是《背影》以短小的篇幅涵括了巨大的社会历史文化属性而成为名篇的主要原因。”提炼出尊父弑子的集体无意识文化内涵,但只是从中国文化内部,未能联系五四文化碰撞对两代心灵的冲突。
  蒋济永认为“背影”已不再是实实在在的父亲的那一个背影了,而是含有象征意味,象征着一辈人在历经人世沧桑、遭受磨难以后依然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这一角度显得较为单向。

  综述:背影》在民国,因“这篇只是写实”,很容易从字里行间得到父爱真情。它显示了对人性和家族精神的尊重,闪现着一种情感教育的光芒。新中国以后,从阶级立场角度进行解读,明显存在着政治化扭曲,不符合文学作品的特质。新课标后,有了文化意识和文化挖掘,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更多发现,但远未触及当时的文化根脉。
  《背影》这个“写实”的“点”放到时代那个“面”甚至“体”里面去考查,马上会发现,停留在父爱甚或子孝的层面,都是对这篇经典的浪费,因为它的背后,连接着一个时代的脉搏和心跳。
  这种隐藏的、间接的、甚至作者也可能未曾觉察的“文化视角”,让解读的世界精彩纷呈,脑洞大开。文化的情味、理思、旨趣、品性、逻辑、想象等,透过这样的视角和平台,还原了五四前后激烈文化冲突下,一代人的西式思想与行为对另一代、甚至另几代、可能也包括部分同代人的破坏与伤害,同时反伤害于自己,最终带来整个社会的无序、混乱与冲突。
  这样的背景下,朱自清以自己磨难的生命经历,代表自己、也可以说代表这一代觉醒者,向受害的社会和群体发出自省、自责与忏悔,并带来文化冲突下,时代人应该怎样理性对待文化碰撞的内在思考。这样的思考,即便在当代和未来,也有意义。
  《背影》,是中西两种文化互相盘旋下发出的“引力波”在散文上的投射。
五、文化解读的成长启示:学养修炼

  回顾《背影》主题解读史,是想表达不成熟的看法:不同社会心理状态与视角或视野下,对文本存在不同或多元解读,这是正常现象。
  但在文化教学理念下,基于文化视角、视野和平台的文本审辨,个人认为,潘庆玉和王克强两位教授的文化解读,完胜之前所有主题分析。
  究其原因,一是基于大学教授的学养、识力,能够依靠自己深厚的文化修炼,洞悉文本内核,透过文字表象,探知时代气息。二是两位教授经常深入中小课堂进行教学实践,理论随时接受检验,并在验证中反馈于理论思考。三是大赛倡导的文化教学理念,促使赛课者从文化视域审视文本,从而完成经典文本的文化谱系的构建。
  本届大赛,《背影》参赛人员来自江苏、河北、山东、四川、广东、湖南、河南、浙江、北京等十多个省市,其中不乏特级和高级教师,同样从文化教学的视角进行构建,但没有中学语文老师达到这样的文化高度和体量,主因还是学养不够,视野过窄,影响文化审辨力的发挥。
  因此,如果说文化解读是文化教学的基础的话,那么学养修炼就是一个老师由文凭型向文化型转变的核心元素,需要长久积累,才能真正打造出“文化课堂”,实现文化人的养育目标。


  注释

  1、王开岭.做一个有文化的人N.中国教育报,2015-03-21.

  2、季羡林.读朱自清《背影》J.名作欣赏,20033.
  3、金元浦.大美无言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4.
  4、张弓.初级中学国文M.上海:大东书局,1930.
  5、赵景深.初级中学北新混合国语M.北京:北新书局,19311
  6、叶楚伧、汪懋祖等编.初级中学教科书国文(第一册)M.南京:中正书局,19341.
  7、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10卷)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22.
  8、夏丏尊、叶圣陶等.开明国文讲义(第3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33-135.
  9、黄庆生.一篇很不好教的课文——《背影》J.人民教育,1951:第3卷(3.
  10、陈贞华.初中语文新编课本伴读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11、蔡跃锐.无言的感激——《背影》新探J.中学语文教学,19923.
  12、王荪、张晓云.重新探析《背影》的文化意蕴与艺术魅力J.教学与管理,199712合期):76.
  13、傅书华.永远的《背影》J.语文教学通讯,200117):25-26.
  14、朱自清.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的八问,转引自《中学语文课文研究信息集》初中(第3册)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55.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