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362阅读
  • 0回复

(儒学探究)论“成于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4-06
]论“成于乐”
一、 乐的含义
 何谓“成于乐”?须先弄清“乐”的含义
 从“乐”的构字意义上看,“木”上双“幺”而中“白”,像是古代琴、瑟之类的乐器模样。“乐”的原义大概是指由物动而产生的有旋律的声音的意思。《礼记·乐记》开篇即言:“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概括地说,通过击物等方式模仿“音”而发出乐的旋律叫做“乐
]  这里所说的“人心”,是指人类的感性心灵。人的感性心灵只有在感于物——接受客观外界刺激的前提下才会“动”(心理条件反射)。从这一道理上推论,则“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礼记·乐记》)。且荀子也曾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荀子·乐论》)所以,“乐”之于人,可以说是人的感性心灵因感于物而引发的一种快乐的感受。这种感受当与感受声音有关
  在一些古代学者那里,“声”、“音”、“乐”的概念含义有严格的区别。“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礼记·乐记》)在古代思想家那里,“声”、“音”、“乐”三者之中只有“乐”才能算得上艺术。“乐”是“音”方面的艺术,所以后世才有“音乐”之名
  还有一种“乐”的观念,即“乐者,通伦理者也”(《礼记·乐记》)。这里的“伦理”是指事物的规律或秩序,如乐曲的形象性即是“通伦理”的,此即认为,“乐”是反映生活现实的艺术。所以,真正能称得起“乐”的,是指那些能够正确反映生活现实的音乐艺术。正因为“乐”具有这些规定性,所以,只有那些有造诣的“君子”才能有创作、表演和欣赏“乐”的能力。
“乐”的艺术是很高雅的,能称之为“乐”的作品都是内容健康、形式完美的作品。
  孔子所说的“成于乐”中的“乐”,即是指那些能称得起“乐”之名的优秀的音乐艺术作品。孔子时代亦有《乐》这一著作,把“成于乐”说成是“成于《乐》”似乎是可以的,但孔子观念中的“乐”本身只是指那些优秀的音乐艺术,便无所谓专标出“《乐》”了。
  由于孔子所言之“乐”,皆是已正名的“乐”,其“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阳货》)、“郑声淫”、“放郑声”(《卫灵公》)等中的“声”,即是指不符合“乐”的要求的与声音有关的低劣的作品;连“音”都算不上的作品,便只是禽兽也能知的“声”,可见其低劣之至了。“淫者,过也。”音不正,则为“声”也。
用“乐”当服务于“为仁”的宗旨。不能给人以真正美感的非“音”非“乐”之“声”,当然是应该“放”(禁止在文明国度里流行)了。
  “郑声淫”中的“淫”可以是兼义的:一是指作品的形式太“过”——不符合艺术要求;一是指作品的内容太“过”——不健康。旧注多谓这里的“淫”为“淫乱”,其义太狭。
  “成于乐”,即是指在“乐”的活动中“成仁”。这里的“成”也可兼二义:一是使“爱人”的情操固定化,即所谓“播乐以安之”的“安之”;二是可以使主体与他人在共同的创作活动中结为仁。

二、 乐的内容和形式要求
“乐”的内容须“尽善”。
  孔子所说的“善”即是指符合实现仁的需要的作品的内容。
 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为邦”时还说:“乐则《韶》、《舞》。”(《卫灵公》)

  当然,像《韶》、《舞》一类的传统的优秀典乐是不多的,要把文娱生活搞得丰富多彩,还要不断地从民间作品中选择或积极创作尽善尽美的艺术作品供人们欣赏和娱乐。《墨子·公孟》曾谓孔子师徒“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把“思无邪”之“《诗》三百”全都典为乐,是当时解决缺乏健康内容的音乐艺术作品问题的最为直接、得宜的办法。当时的《国风》多选自民间的成熟的歌乐,自是尽善尽美,无须再作艺术加工;当时的《雅》、《颂》之乐,多来自官方艺术,无论在内容或形式方面都有不符合实现仁的需要的地方,孔子对之进行“正乐”的活动,孔子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罕》)。孔子把“正乐”的活动主要放在官方文化艺术方面,此亦是对礼乐之用“从先进”的指导思想的具体实践。
  孔子“正乐”方针寓示,要保证具有健康内容的艺术作品流行于世,必须有一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心的优秀艺术家对市面上流行作品进行批判、修改和完善工作。“正”艺术作品的工作,亦是“正其不正而使之正”的工作。仁的思想认为,艺术批判工作是必须搞的。
搞艺术批判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孔子的“知仁”方可“得仁”的思想是艺术批判的指导思想。荀子“以道制欲”的思想亦可尊,荀子说:“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荀子·乐论》)不知仁,善亦难知。
正因为“乐”的艺术水平须达与大自然之“和”,传播的永恒主题是人际间的“仁”,所以,通过乐“乐”的活动才可以赋予人以仁之情而为“成于乐”之实。
 乐的形式要求须“尽美。
 孔子是音乐艺术家,他很重视乐理研究,《八佾》记载:
  子语鲁大师1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2如也;从3之,纯4如也,5如也,绎6如也,以成。”[
  注释:1. 大师——大,同“太”。大师,主管音乐的国家级官员。2. 翕(xī希)——合拍,协调。3. 从(zòng纵)——放纵,展开。4. 纯——悠扬,美好。5. (jiǎo绞)——形容音节分明。6. 绎——连续不断。
  音乐的创作过程很复杂,孔子所懂得的乐理远不止此。《论语》记载此章,是介绍孔子认真从事过乐的创作研究工作。
为了创作出“尽美”的音乐艺术,孔子认为,必须从实践中认真研究音乐艺术自身的规律性以提高创作技能。孔子的演奏技艺是精湛的。《先进》记载:
  子曰:“由之瑟1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2也。”[/
  注释:1. 瑟(sè色)——古代乐器,与古琴相似。2. 升堂…入室——堂,正厅。室,内室。学一种技艺,有入门,有升堂,有入室。这里的升堂指已达到可以在大庭广众面前表演的地步。
  孔子经常与当时的音乐家们切磋或共同演奏,并陶醉于艺术审美中。《泰伯》记载:
  子曰:“师挚之始1,《关雎》之乱2,洋洋乎盈耳哉。”
  注释:1. 师挚(zhì志)之始——师,太师。挚,人名。始,乐曲的开端。师挚之始,是指太师挚作为乐队的总指挥指挥演奏的开始。 2. 《关雎》之乱——《关雎》诗终有“钟鼓乐之”句,所以演奏《关雎》乐章结束时,必须是各种乐器合奏的,故形象地用“乱”作比喻。这里以“《关雎》之乱”喻乐曲的结束时的场景和气氛。
要真正地掌握音乐艺术创作原理和演奏技艺,必须在创作实践中向那些真正的艺术家学习。音乐艺术是声和音的模仿的艺术。所谓“比物以饰节”,是指用乐器模仿声音节奏的意思。模仿得愈生动、逼真,其给人的感受愈美。能否模仿得逼真,则是学乐的功夫了。[/
  古人所说的“乐”,又通常是指以音乐为主体的综合性的艺术活动,如歌乐、舞乐等。“合奏以成文”,即是指综合性艺术表演。《韶》、《舞》、《武》等皆是古代大型的综合性音乐艺术作品。
“尽美”的“乐”,可以逼真地再现某些生活的情景和气氛,通过对耳目鲜明而强烈的刺激,可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所以,“乐”有“入人也深”、“化人也速”、“治人之盛”(《荀子·乐论》)的功用。
]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学而》)其“礼”中有“礼乐”义。分而言之,乐之用,也是“和为贵”的。“乐”与“礼”所不同者,由于“乐”的感性刺激较鲜明和强烈,会驱动人们的感情随“乐”的场景而“和。
  这里的“和”,是指全神贯注地深入“乐”的意境。荀子说:“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荀子·乐论》)集体合唱,不“和”难以成合唱;集体奏乐,不“和”难以成乐;集体舞蹈,不“和”难以成舞;欣赏艺术,不“和”,难以感受其美。人们在“乐”中“和”,然后才可以进入相同的意境,所以,又有“乐合同”(同上)和“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记·乐记》)以及“参和为仁”(《左传·襄公七年》)之说。于是乎,所有以“和”而参与“乐”的活动者已在事实上结为一个“爱人的感性实体”。此非“仁成于乐”乎?
]三、 孔子的从乐活动[/b
孔子一生所从事的职业主要是儒业。儒者常常为官方或民间主持各种典礼或丧、祭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每多用乐,所以,儒者多知乐。孔子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这里的“能鄙事”,其中也应当包括演奏音乐的技艺。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曾学琴于师襄子
孔子授徒,“乐”是一个重要课程。孔子师徒甚至常常把“乐”当作交际语言来使用。《阳货》记载:
  孺悲1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注释:1. 孺悲——鲁国人。据《礼记·檀弓》记载:鲁哀公曾让孺悲到孔子处学习礼仪。
  孺悲欲见孔子的理由,不必考证了,《论语》编纂者故意省略这种介绍的。孔子之所以“辞以疾”,或则确有带传染性的小恙,或则有不宜面谈的缘由。孔子“有教无类”,既来求教,当必不能辞,事不得已,“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孔子所到之处,必教之以乐,弟子也多传之以乐。孔子师徒生活的地方必是歌乐风盛的天地了。[/
《阳货》记载:
  子之武城1,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2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释:1. 武城——鲁国的一座城,子游曾为武城宰。2. 莞(wǎn晚)尔——微笑的样子。[/
  子游在武城开展群众性的弦歌活动,是符合孔子的愿望的。“夫子莞尔而笑”,是满意的笑。孔子之所以说“割鸡焉用牛刀”,是故意引出子游的思想动机的反语。“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是孔子对于礼乐普及意义的阐述。开展群众性的健康的娱乐活动,是有助于加强各阶层的人们的团结和友爱,有助于人们为完成共同事业而结为仁的实体。[/
只要孔子有“闻政”的机会,就积极通过行政力量促进音乐艺术的繁荣。孔子晚年在鲁国为国老时,还组建了艺术水平极高的国家级乐团。《微子》记载:[/
  太师挚1适齐,亚饭干2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3入于河,播鼗武4入于汉,少师阳5、击磬襄6入于海。
  注释:1. 太师挚——即师挚。2. 亚饭干——“亚饭”、“三饭”、“四饭”都是乐师的职称。古时天子或诸侯每顿饭前要用乐,这里的“饭”,相当于现代的一个乐队的指挥。“干”、“缭”、“缺”都是乐师的名字。 3. 鼓方叔——击鼓的乐师,名方叔。 4. 播鼗(táo桃)武——两旁系小槌的小鼓叫“鼗”。武,乐师的名字。 5. 少师阳——副乐师,名阳。6. 击磬襄——击磬的乐师,名襄。
《论语》的这一记载,是孔子去世后鲁国国家乐团解散后的情形。这些音乐艺术家之所以离开鲁国,正是因为失去了孔子这样一位“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的伟大人物的关爱的结果。这一记载可以使后世想像得出孔子在该时代音乐艺术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以及其所具有的高度凝聚力的伟人形象。
]第五章孔子美育理论的指导意义
孔子主张利用诗、礼、乐的美育作用为实现仁的政治理想服务。可以说,孔子是“艺术治国方法论”的传述者。[/
]  不懂得人类感性的需要和发展,不懂得艺术对人类感性发展的作用,不懂得普遍社会人格因素对实现理想社会的重要意义,也就不能真正懂得礼乐治国或艺术治国的优越性
]中国古代思想家中,墨翟“非乐”的主张就是反对礼乐治国思想的。墨翟也希望人们能成仁,但他不懂得仁的情操不仅是以“爱人”的实践方式显现的,而且也是在“爱人”的快乐中培养出来的。艺术能给人以乐,且有定向的美育作用,何乐而不为呢?非乐即苦,墨子只能主张用恫吓的方法驱使人们行义,结果逼得他去“明鬼”。墨子理想虽好,方法苦不堪言,谁乐以行之?是故庄子评论墨子说:“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庄子·天下》)墨子学说“反天下之心”,便是其不科学的基本点

古代人也普遍懂得用“恫吓”和“引诱”的方法搞政治。中国古代政治方法中的“刑”,是“恫吓”的方法;“礼乐”,是“引诱”的方法。仁的思想的本体目标是实现仁,最高社会理想是实现仁世,而不是仅仅为了暂时的社会安定,所以也就必须凸显“礼乐”的那种“诱”的政治方法的价值。《为政》记载:
  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
  注释:1. 道——同“导”。2. 齐——整齐,约束。3. 免——指避免犯刑法。4. 耻——耻辱感,责任心。5. 格——守规矩。[/
  孔子是在比较“恫吓”的政治方法和“引诱”的政治方法哪一种对实现仁的社会理想更为优越,显然是肯定后者。当然,治乱世不可以无刑罚,但要实现充满人类之爱的社会理想,是应该凸显艺术诱导的政治方法的。[/
  圣西门在《论文学、哲学和实业》一文中说:“在直接开始建立公益体系的时候,艺术家、即想像力丰富的人,将在这一伟大事业中走在最前面。他们向人们报知人类的未来;他们把黄金时代从过去移到将来,以此丰富未来的各代;他们鼓舞社会提高自己的幸福,向人们描绘新成就的美丽图画,叫人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社会全体成员都会享受至今只有人数很少的阶级可以享受的快乐;他们歌颂文明的优良成就,运用优美艺术的一切手段、美丽的言词、诗歌、绘画和音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一言以蔽之,他们发展着新体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一面。”(《圣西门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06~207页)[/
  尽管圣西门的思想体系中有许多不科学的方面,但他的这些预言却是有着科学的艺术理论或美育理论方面的依据的。圣西门的美学思想深刻地影响着马克思的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圣西门是思想家而非艺术家。孔子既是伟大的思想家又是伟大的艺术实践家。孔子是用毕生精力把当时的诗、礼、乐等艺术典正名而后实施于政治中以实现仁的社会理想的第一人。他所培养出的许多有德行的弟子以及他所倡导的艺术活动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治理效果等,都足以说明“礼乐治国”路线的可行性或科学性。[/
  孔子的美育理论是科学的,也是易懂的,但是实行起来是相当不容易的。用健康的艺术对全社会进行美育以创造新型社会人格,需要许许多多具有仁的觉悟的艺术家的带头作用,还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理想社会的大厦用艺术的建材构筑才真正华美。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