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
14、当代学校国学教育要借鉴中国古代学校的教育经验。
既然是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当然应该首先了解古代中国的学校是怎样进行文化教育的,但是现在绝大多数老师对此知之甚少。中国古代教育课程在教育学专业中所占比重极小,而且偏重于教育史,而不是教育理念、模式、方法的讲解。另一方面,现任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毕业于师范专业,或者虽然补修了师范课程,但是并没有学习中国古代教育史课程。
再说中国古代教育史这个课程,比较偏重文献研究的成果,比较偏重学制、教材、考试的研究,而不太重视教育理念、方法的研究。中国文化,有很多是不落于纸面的。文献并不能还原古代教育的全部。教育是活生生的,有很多口头的、活态的东西,在文献中是看不清楚的。吟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只看文献,所以误以为读书就是现代西方式的朗读,从没有意识到这是中国古代教育最基本的独特的教学方法。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个别教育,比如复讲,比如考文气,比如纵向编班,等等。
我们也看文献,但是也访问活人。我们采录了近千位读过私塾旧学的老先生,询问他们当初上学的具体情况。由此慢慢地对中国古代教育有了一些更全面、更清晰的认识。在我看来,中国古代教育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从最高层次的教育理念,到教育模式、体制、方法,到具体的教材、课程、考试等等,都是相对完备而互相呼应的一个系统。仅仅几个点或者一个侧面,是不能代表整个中国古代教育的。可以说,大陆这十年来所进行的各种国学教育实践,加起来还不足以凑出古代基础教育的全部。可是,有人以为国学教育就这样就已经可以复兴了。
我们看到的中国古代教育,给了我们很多惊讶、震撼,经常超出我们的经验范围。对于普遍的中小学老师来说,仅仅离开了我们一百年的中国传统式教育,应该说是基本上是陌生的了。
中国的文化最终还要靠中国的方式进行传承。现在我们是在用美国的方式、德国的方式、日本的方式等等来教授中国文化,而常不自知。试想用太极拳的方式教拳击,能教对拳击课吗?我们对西方教育如数家珍,可是对自己的传统教育无知且鄙视,这样的状态,怎么去做国学教育?做国学教育,显然必须首先了解中国古代教育的体系。这应该是每一位国学教师的基础知识。有了这个知识,才可以根据现实的情况,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探索创新。
15、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成人教育(品性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的目标是成人,就是把一个儿童教育成为一个人的过程,而不是成为畜生。人和畜生有什么区别?这里就牵涉到中国先贤们对人性的看法。西方人是认为人性首先是个体的独立,而个体的独立离不开利益的追求。中国人是认为人性首先是集体的融合,集体的融合离不开利益的奉献。这也是华夷之辨的根源。所以中国古代的成人教育,里面也包含了中国文化精神,与西方文化精神有所不同。有很多西方人认为是人性光明的东西,中国古人认为未必。
《论语》开篇就有两段论述成人的教育目标的: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孔子和子夏都认为上学是次要的事情,而做个好人才是最重要的。学习,主要是学做好人,至于文化知识,那是锦上添花的事情。类似的言论在先秦儒家典籍中还有很多。
这个理念不是说说而已,是真的贯彻在整个的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所以古代教育才会有那么多令今天的我们惊讶不已的现象。
不过,“成人”这个词,在今天有“成年人”的意思,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所以我选用“品性教育”来代替。性,人性也。品,人性的层次也。品性教育,就是把儿童教育成为人性的人,而且是高层次(即人性越来越多)的人的过程。
16、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德、体、艺、用、小学。
在中国古代教育中,蒙学馆是普及教育。蒙馆之后,古人一般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可以进入专业教育了,当然也有人是到十几岁才开始的。学手艺的找师傅做学徒,务农的跟父母学种地,做生意的当小伙计,其中有一支是学做儒士的,这批孩子进入学馆学习。只有教做儒士的学馆,才是古人所谓的学校。寺庙、道观、武馆、铺子,这些都不能叫学校。前面说过,我们现在是要把古代学校的部分内容引入今天的中小学,成为普及教育的一部分。所以首先要了解古代儒士学校的学习内容。以下是我个人的总结。
第一类,德,就是品德教育。德育是童蒙教育的主体,童蒙教育的德育与成人教育又不同,是以礼教和生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朱熹说:“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穉之时。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小学》)王阳明先生说:“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社学教条》)所谓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主要是生活教育;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就主要是礼教。两者又有密切的关系。
礼教。西周和孔子所谓礼教,都以周礼为准绳。礼崩乐坏后,礼的形式发生了改变,但是礼的精神仍然在传承。后世一直到清末民初,礼教依然是教育的起点之一。礼教在外在形式上,教给儿童礼仪和礼数,在内在精神上,教给儿童处世待人之道,而且是中国传统的方式。朱熹《小学》和王守仁《社学教条》均以“礼”为童蒙教育的重要内容。今日流行的《弟子规》基本上就来自朱熹的《小学》,而《小学》中的礼教思想和方法,主要来自《礼记》。程朱和陆王对于礼教的教育方法有不同的主张。前者主由外而内,后者主由内而外。
生活教育。生活基本能力的培养,要做到生活能自理,且能帮助他人。生活教育的重要性前文已述。这里还要说明一点,中国古代的儿童生活教育与今天西方的儿童生活教育有所不同,中国古代生活教育是以德性教育为归宿的,也就是仍然属于德育,而不是纯粹的生存能力训练。所谓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其中强调“节”字,就是礼教。举例来说,“孔融让梨”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著名故事,这里面既包含了生活技能教育,又包含了礼教。这与西方儿童教育强调个人生存发展,偏重生活技术,重慈爱、平等而不重孝、悌是不同的。今天,这也是中国教育界关于传统文化教育争议最大的焦点之一。这背后有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西方文化认为儿童是本位的,因为繁殖是生物的使命。孔子却很少说“慈”。儒家认为正因为那是生物的本能,所以反向的“孝”才是人性的起点。但是,后世俗儒也弄出了很多“郭巨埋儿”那样的恐怖事件、制度、习俗,完全忘记了孔子在《孝经》里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叮嘱。因此,如何防止德性生活教育走偏,是我们需要特别留心的问题。
省身。这也是儒士的必修功课,但主要是成人的自我教育。省身的方式有很多,打坐、读书、祭拜、写日记等等,都是省身。各个时代、各个流派、各个人也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省察自己的言行、学习,自我检讨,自我勉励。这个功夫可以从小培养,但是儿童心智未开,容易想偏,容易拘泥形式,反而坏了真性情,不可轻易开展。如果要做,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从简单的体验开始,不要有过高要求,也不要轻易要求公开。我的建议还是到青春期以后再正式开始这项训练,而且还是要由浅而深,由易到难。
第二类,体,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这里主要是:经、史、子、文。
经,就是儒经,主要是十三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周礼》、《仪礼》、《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先秦本有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如《论语》《孟子》都是不属于经的。但随着历史变迁,《乐》经失传,五经所载典章制度社会现实等与后世渐远,唐宋儒遂加增补篇目。朱熹更从《礼记》中提取《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置于诸经之首。四书都是偏重心性修身的,与典章制度较远,比较适合后人研读实践。古代科举考试,自北宋后考制义(即俗称的八股文)。制义就是从十三经中任取一句作为题目,来做一篇千字以内短文,但有格式,并要主体对仗。所以古代举子都是要熟读十三经的。十三经的正文是64万字。当然古代考试也分科,举子们也不是十三经都通,一般通四书或者通几经,但是十三经都是要熟读的,其中几经是要通背的。而且,背的不仅仅是正文,有些是要连传、笺、注、释、章句一起背的。科举考试规定了十三经的每种经的注释章句版本。还不仅如此。举子往往还要背过一些“高头讲章”,就是范文。所以加起来,古人但凡能考秀才的,仅经典一项,肚子里都是背过上百万字,熟读了上千万字的。今天,读经界的学生能达到背诵20万字的寥寥无几,体制学校的学生能背1万字就了不起了。我们在读经方面,既不得力,也不得法,而经典却是国学教育的基础的基础。虽然作为普及教育的学校国学教育不必要求像儒士背得那么多,但是,十五年的教育下来,也应该有个基本的量。我想,背诵十万字经典,熟读百万字经典,应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不过,一定要用吟诵的方法。吟诵就是古代的读书法。不吟诵,想达到大量背诵而不遗忘,是很困难的。
史。古人说“经史合参”,“史”是用来给“经”做实证的。对于学习者来说,“史”是“经”的义理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因此教给了他活生生的做法。中国的史学非常发达,与西方的history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史”是德性史、人物史,西方的history是政治史、经济史。今天我们简单化地把history翻译成“历史”,结果是混淆了两者的区别,让今天中小学的中国历史课,变成了以西方history体系解读中国的课程。中国历史被说成了漫长的封闭落后的封建社会。这是中国教育和学术上的一个严重问题。今人之所以大多数还对传统文化敬而远之,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史学教育的缺失。因为大多数人绕不开这块石头:如果中国传统文化是好的,为什么这一两百年来我们会落后挨打?由此推理,如果我们又推举传统文化,是不是又要陷入落后愚昧?在中小学历史课的教育下,绝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国历史的评分都是不及格的。他们不知道中国历史上的野蛮、落后、战乱和灾难,主要是因为抛弃了传统文化而造成的。这个观点不纠正过来,传统文化如何能得民心而复兴?中国史官的传统是相对独立于政统之外的,皇帝权贵都无权干涉史官的记录。正史有最终道德评判的功能,对于学生从修身反思到治国知识等一系列的学习都有重要的作用。古人儒士是一定要读史的,背诵说不上,熟读也未必,但至少是通读过,尤其是官修正史,尤其是前四史。今天中小学生包括大学生都不读二十四史原著,只看历史课本,加点今人编的历史故事,这就很容易背离中国的史学传统,这对于国学教育来说是肯定不行的。
子。诸子百家。这里包括荀、墨、老、庄这些先秦的诸子,也包括道教和佛教的基本经典。诸子专通一门,看事情一门深入,有独特的见解和价值,但是很难作为全体国民的统一指导,也很难用于治理国家,因此这部分属于泛读的内容,需要了解。后世儒学,如程朱陆王,也属于诸子,其中重要著作也是要读的。古代会把天文地理、医卜数术等书也列入子部,这是图书分类的一个传统。图书就分经史子集四部。但是我这里说的是古代教育,与图书分类不同,要更细致一些。那些应用性的学习,与诸子思想的了解和传承还是不同的,在整体分类上不属于教育的主体内容,所以不列在这里。
文。图书分类的集部内容很杂,作为教育的“体”的内容,应该以“文”为主。古人所谓“文”,包括古文、辞赋和诗歌。《文心雕龙》、《文选》都包含诗歌,但是俗曲歌谣又不能算“文”。“文”的边界是“载道”,这是从先秦儒家一直到清代桐城派的共同主张。周敦颐在《周子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美则爱,爱则传焉。贤者得以学而至之,是为教。故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因此词曲歌说之类,尽管有个别例外,但是整体上属于“艺”,而诗文辞赋则属于“文”,在教育上属于主体内容之一。现在我们把两者合在一起,叫做“文学”,这是西方的分类法,恐怕不符合中国古代的实际。 “文”既称“文”,当然也要讲究形式之美,否则也难以载道,周文也已明确。我们熟知的《文选》、《古文观止》等书就是古代学文的课本,再如《文章轨范》、《古文苑》、《六朝文絜》、《古文辞类纂》、《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也都是著名的学文选本,适用于不同的学习对象。这些选本虽然各有偏重,但是名篇大致还是有公认的,这些名篇大部分都要背诵或者熟读。除此之外,如《楚辞章句》、《世说新语》、《杜工部集》之类的著名文集或图书,也是要整本熟读的。
经、史、子、文,这是古代教育的主体内容,是从先秦到民国每位文人儒士都经历的共同的教育,这就是所谓“读书”,所以文人儒士又叫“读书”人。“读”就是吟诵,“书”主要就是指经史子文。比如只读了一肚子医书,不能叫“读书人”。了解到这一点,对于今天的国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比如语文课的古诗文,是从唐诗开始的。到了中学学点宋词,加点古文,但是到了大学也不读经,勿论史、子。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教“文”,而且非常零星。这种教法次第背后的理念,是认为唐诗是最简单的,古文是最难的。这恐怕是个天大的误解。古诗文,是古代文人儒士用以修身、交游或经世致用的作品,而阅读的对象,也是文人儒士。这就使得古诗文是用文人儒士的“行话”来创作的。哪个群体没有行话?何况是这么大的一个群体。文人的“行话”来自哪里?来自两千五百年来他们的共同的一个生命经验——那就是“读书”。
我举个例子。古代诗人之冠是杜甫,号称“诗圣”,那是江西诗派罗列杜诗优于李诗之处,终于说服了世人的。这些优处之一是“无一字无来处”。现在很多人以为这是指杜诗多用典故,但是典故怎么能多到“无一字无来处”的地步?这个夸张过分得有点离谱,不可能为世人所接受。那么这个“来处”是指什么?就是经、史、子、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杜诗每个字都用的“行话”。虽然这话也有点绝对,但是,这至少表达了古代文人的一种观念:作诗要用“行话”,即每个字要尽量使用经、史、子、文中的文化涵义。这个单位是“字”,不是典故,所以这个范围就要比典故大得多,这是意象层面的事情。
古诗文的涵义大约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字义,这也就是今天语文课、文学课甚至国学课所传授的主要涵义。但是还有第二个层次,就是声音的意义,即读法的涵义,这就要靠吟诵,因为古诗文本来就是吟诵的,而读法的涵义又源于汉语语音原有的音义。第三个层次就是意象,就是“行话”。只有了解了这三个层次,才能谈到理解第四个层次,即文化的涵义,才能说学习这篇古诗文是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因为现在大家学习古诗文往往都从《静夜思》、《登鹳雀楼》等几首唐诗开始,所以我也常以此为例。比如《登鹳雀楼》,“白日”不仅是亮闪闪的太阳,它更是“灿烂的生命”的意思,来自《尚书》的“卿云歌”。“依”不仅是“靠”的意思,它更是“不舍”的意思,来自《诗经》的“采薇”。所以那个太阳不想落山,就像生命不愿意结束。“黄河”不仅是地理学上的一条河流,它更是“生命流逝”的意思,来自《论语》“子在川上曰”。“海”不仅是一大片咸水的意思,它更是“生命的尽头”,来自《长歌行》。加上“入”是短促的入声,声音的涵义,所以这句是说黄河迅速流到尽头,就像生命很快就会结束。“登楼”这个意象则来自王粲《登楼赋》,是忧愁的意思。这里面有典故,也有字词,是意象层面的问题。这些意象不是王之涣个人的,而是历朝历代的文人儒士所共有的,因为他们都读过这些书,所以王之涣一说,大家就都明白,唯独我们这些不读经史子文的现代人不明白。我们现在是把古诗文当成普通人的大白话来理解了,不但索然无味,而且丧失了很大一部分文化内涵,乃至闹出拿“更上一层楼”来励志的笑话。以上这三层都通了,方可知诗意,并深入到儒家文化关于生命只有一次的观念,理解人生苦短的主题及其积极意义。如此,方为理解了《登鹳雀楼》,方为传承中国文化。我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说:不读经史子文,其实是很难读懂唐诗的,勿论其他。当代的国学教育,必须在经史子文方面给中小学生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但也是常识性的教育。否则,下一代对中国文化的传承,真不知会走向何方。
第三类,艺。艺是用来熏陶性情,培养品格的。儒家讲文化,以文化人,没有“质化”这个词,因为质化不了人。人只靠讲道理是很难明白的。所以孔子盛服、繁礼、弦歌,欲以内在的理性思考与外在的感性熏陶共同来完成教化的工作。文,已经是文化之一途了,但是还不够。需要更多的途径以供大家选择,来改变性情,进而形成品格。儒家教育,向以品性为目标,品性与知识技能往往关系并不密切,经史子文并不能保证品性的提升,而与环境熏陶和生活习惯关系更明显,因此儒家很重视“艺”。文人儒士,没有不通几艺的。学艺的目的,还是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品格。
艺的主要门类,有琴棋书画、花酒香茶、词曲歌说、玉石古玩等等。这些都是雅文化。至于戏曲曲艺、剪纸灯谜之类,就基本上不属于雅文化了。雅俗文化之别,在于目标。俗文化一般以利益为目标,福禄寿、平安吉祥等等。雅文化则以品性为目标,标榜气节,注重大义,当生则生,当死则死。国学教育的艺类,应为雅文化。俗文化不是不可以学,只是不能作为国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去学。
在这些门类中,其他就不细说了,在这里专门说说词曲歌说。这个词是我造的,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儿。其实体、艺之分,是性质的区分,不是体裁的区分。如古诗古文,不载道的,也不应该属于“文”的范畴。宋词元曲,也有载道的,可属于“文”。“文”“艺”之别,就是“文以载道”、“艺以养性”,一内一外,一理性一感性,最终目的还是一样的。完全背离中国传统文化,背离人性的,不管是诗文还是词曲,都既不属于“文”,也不属于“艺”。“艺”这个概念,与今日所谓“文艺”、“艺术”有很大的不同,那些都是基于西方文化的概念。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才可以讨论词、曲、歌、谣总体来说应该属于“艺”,因为这些体裁主要是用来抒情的。词、曲大家很熟,就不说了。歌类,不是民歌,而是文人歌。比如琴歌,比如唱曲。文人唱曲是文人之间一种唱歌的形式,我们在山西、山东、江苏、云南等地都有发现。比如苏州有文人坐唱的昆曲,不妆不演,只笛箫清唱,唱的内容,多是古诗文,也包括自己的诗文创作,不是戏词儿。
此外还有一类,就是今日谓之“小说”者。古代的小说,有一大部分都属于俗文化,但也有雅文化者。雅文化的小说,往往出自文人儒士之手,亦可有养心陶情、省身悟世之功效,如四大名著,即是此类。因此我特列“说”类一项,不知道有没有更好的词儿。
文人通艺,一门足矣,也可兼通,但是一门不通,那就有问题了。试问哪个文人不会琴棋书画?那怎么有脸出去见人啊,还说自己是读书人?只论琴一项。《礼记》说“士无故不撤琴瑟”。戏曲中但凡举子赶考,身边都是俩书童,一个挑书,一个抱琴。我看到很多古瓷器,上面画书生骑马的,基本上都是跟着一名书童,一名琴童。也见过只有一个书童的,那位书童挑着担子,一头是书,一头是琴。文人都要学琴,知音,晓律,当然最后水平高低就不好说了。萧统《陶靖节传》:“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总之还是要学琴。
第四类,用。经世致用的学问。儒家是入世的,儒士都有济世安民的使命,即如仕途不利,隐居独善一身,也要安身立命,讲信修睦,所以都需要有经世致用的学问。这些学问门类很多,博大精深。但是今天,大部分都面临断传。
政治,治国之学,这是儒家的特长。历代大儒积累的治国智慧,真如汗牛充栋,无法计量。这些学问,正常的儒士都是必须学习的。但是今天,有谁从儒学的角度对中国政府提出一整套高明有效的治国方策?这套学问快要失传了。从西方政治学的角度进行批判性研究,与传承这套学问是两码事。
经济。儒士做官,怎能不懂经济?以前有人批评过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说选拔官吏不考政治学、经济学,只考四书五经,真是不可理解。其实这没有什么难理解的。古代教育不是应试教育,古代儒士学习的学问一箩筐,考试只考一个点而已,就是对经典的理解。只要对经典理解到位了,心中有孔子,自然知道孔子当此之时当此之事应该怎么做,那就没有问题了。孔子会不研究政治、经济吗?所以,一切就自然而然了。看看古代官员的那些奏折,里面涉及到政治经济方方面面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专业性很强,没感觉到他们是不懂政治经济的。
法律。同上,儒士不能不知法。同上,农业、水利、天文、历法、数学、医学、武术、军事等等,都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就如同今天的大学的专业一样,文人儒士都是要学几门的。不懂经世致用的学问,也不能称为合格的儒士。钱穆先生曾作《中国历史上之名将》一文,列举古代最著名的将领,几乎都是文人。古代文人儒士在学馆毕业之后,一般都会继续去府县学习,其中也包括寻找专业导师。李白就曾拜赵蕤为师,赵蕤是纵横家,李白应该算是政治学专业毕业。
今天这些学问大都不传。因为觉得西方都有,都比我们的好。其实不然,中间差异很大,而且中国传统的学问有独特的价值。比如中国的传统农业方式,曾经被联合国认为是人类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我们自己却抛弃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外国人都在学,我们自己却不重视。这些学问的传承体系已经崩坏。谁还在教?因此,学经济的、做生意的,都遵从西方经济规范,组公司,搞上市。中国几千年来对经济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丰厚的实践。世界经济真的就是现在这个轨道是最好的吗?中国的智慧也许可以为世界经济的未来提供更多的启示。但是首先我们要出有志于此的人,首先要有人传承这些中国的学问。
中医和武术等等,好像好一些,其实也难说。中医被西医结合了,武术变西方体育比赛了,能传正统精神和学问的,不是没有,只是太少,而且缺失环节太多,需要回神补气,恐非一时一代能成。
第五类,小学。小学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涵义,一种是指一套中国文化的基础学问,即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校勘、工具书等,现在还要加上吟诵。另一种是指童蒙教育,比如朱熹的著作《小学》。这里是指前者。
文字、音韵、训诂这类学问,有常识和高端之分。常识是从蒙学教育到学馆教育中都有的。《三字经》说:“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现在文字、音韵、训诂都变成研究生专业了,把原来常识那部分取消了,这是有问题的。小学的学问,都与经、史、子、文有关。不通文字、音韵、训诂,实际上是不能解经的。作为学生读经,当然不需要那么专业,但是连常识都不懂,也是读不好经的。古代文人随着学习的深入,后来还会继续学习小学,一般的文人对于小学最终都会有相当的修养。看看《镜花缘》里那几位落考的书生平时的言谈,就明白了。
今天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多已不纯粹。很多西方语言学的东西已经渗透进来,甚至成为主宰。不是我们不能学习西方语言学,关键是不能唯西方语言学马头是瞻,认为西方语言学的道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凡中国传统小学与之不符的都是伪科学。这种态度是要不得的。汉语在很多方面与西方语言差异很大,中国文化也与西方文化差异不小,我们今天需要做的,首先是传承传统的文字、音韵、训诂的学问,然后谨慎对待和学习西方语言学,不能抛了自己的学问,用西学为体来重组。今天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已经对语文教学、文学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书法教学、普通话推广等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否认汉语读音的意义,质疑声训传统,分裂汉字的音形义功能,用词本位代替字本位,夸大古今音变,漠视文读系统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中文化内涵的流失和民族自信心的沉沦。
吟诵原先是少见于小学文献的,但不表示吟诵不是小学的学问。因为吟诵是口头文化,它在文献中多表述为“读”,很难用文字描述清楚。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文献资料流传下来。我们正在整理那些宝贵的文献。在古代,吟诵是口传心授的,老师直接传给学生的,就是读书的方法,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但是现在,口头文化首先失传,失去了吟诵的中国文化教育就失去了基本方法,所以吟诵不得不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来传承了。正如张本义先生在《吟诵拾阶》里开篇所说:“原本不应该有这类书。为什么呢?因为吟诵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但凡读书人(甚至不只是读书人)都会吟诵。所以千百年来都没有这方面的专著。只因一九一二年民国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下令废止读经之后,学校才断绝吟诵之声。古者三十年为一世,二十年为一代,照这样算,吟诵离开教育体制已逾五代了。因此很多人不知吟诵,这也毫不奇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著名学者朱光潜先生曾呼吁研究诗歌音律的人,能‘写几部专门研究诵诗的方法和理论的书,以备一般读诗的人参考’,这也是因为那时人们已经对吟诵陌生了。”
德、体、艺、用、小学,构成了古代文人儒士教育的主要内容。
17、中国古代的两项特殊教育:蒙学、女学。
前文已述,在中国古代,学儒的场所才能称之为学校。蒙学馆是普及教育,与学馆是儒士的专业教育不同,在严格的意义上也不是正式的学校。但是蒙学也是学儒的准备,所以在今天看来,我们要把蒙学列入国学教育。若是按照德体艺用小的分类,就没有蒙学了,因为蒙学的内容也都包含在以上五类中。但是蒙学的对象、功能、结构和教法都独成一体,是针对幼儿而且是初次启蒙的特点而设,因此我觉得要把它单独列出来,作为德体艺用小的基础教育。
蒙学也分为生活教育、礼教、经史子文、声韵、诗歌、识字正音、写字、乐教、数学、女学等等门类,各有教材,各有教法。不过这些内容的结构和教法都与学馆以上的教育不同。比如像《龙文鞭影》《蒙求》这样的课本,教的是中国历史和意象系统,但都是以一个个故事的形态呈现的,而且不讲大的历史线索,这符合幼儿的特点。还有蒙学往往几个门类融合在一起来进行教育,比如《三字经》经史子文全说到,《弟子规》既有礼教也有生活教育。蒙学教材在形式上特点也很突出。蒙学教育在方法上也很有讲究,要从幼儿的特点出发。这方面可以看朱熹的《小学》和王守仁的《社学教条》。
还有一类特殊的文化教育,是针对女孩子的,叫做“女学”。因为古代男女不同校,女子也不做儒士,所以女学不能属于学校教育,但是对于今天来说,就一定要列入国学教育了。现在有误解认为古代女子不读书不受教育,是歧视妇女,所以我们现在女生学习的内容和男生完全一样,视为男女平等。中国古代的看法是,差异才是平等。男有男学,女有女学。识字读书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况且古代中等以上人家的女孩子都是知书达理的。我们在采录吟诵的时候也发现吟诵调分男调、女调,私塾先生教给男学生和女学生是不一样的。古代女子也吟诗。
女学除了一部分内容与男学相通之外,比如识字、读经、作诗、学艺等等,还包括很多女子特有的品性修养、知识技能,叫做女工(红)、女德、女容、女言。这些教育都是从幼学到成年逐步展开的。女学很多靠家传,但也有专门的女子学馆,专门的女学教材,专门的女学教师。
今天,这些女学中的大部分都应纳入国学教育的范围。男女平等不是男女有一样的工作,一样的品性。性别教育正是现代教育进步的标志之一。我们今天的教育几乎没有性别教育,这是个严重的问题。不仅要有女学,而且也要单设男学。当然,古代的教育内容不可能完全照搬,我们要把握基本精神,就完全可以根据今天的实际情况开展。实际上已经有一批学校和老师在认真实践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中国古代的国学教育的内容做一个总结了:
作为基础的是蒙学,主体是德、体、艺、用四项,小学是其基础知识和方法,女学是针对女性的文化教育。蒙、小、德、体、艺、用、女。
18、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次第:童蒙养正、少年立志、青年成才,小学奠基、先体后用、德艺双修。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是有次第的。童蒙养正、少年立志、青年成才,其理念已在前文第12条中说明。这里说说教育内容的次第安排。
古人一般3、4岁开蒙,蒙学馆最晚可以到7、8岁。这段普及教育时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德”,即礼教和生活教育。此外还有“体”,对经史子文的框架性知识,《三字经》《千字文》《龙文鞭影》等都有这个功能。其中还要特别提一下对“文”的知识的准备,包括“小学”的常识,像《声律启蒙》《笠翁对韵》那样的教材,教了基本的声韵知识和各种文体的对仗技巧。当然,附带的一个成果就是识字量达到自由阅读水平,一般都在3000字以上,但通常只识字不写字,因为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还没有发育好。
蒙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让幼儿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包括适当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常识,更重要的是这些习惯要符合健康和礼教的要求,这样才是“德”的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让幼儿知道应该怎样学习。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也在一开始就让儿童明白了什么是学习,学习就是“听老师话”。古代的教育是自学为主,非常不同。蒙学教育让幼儿适应并习惯于这种自学为主,老师点拨的学习方法,熟悉和掌握上学的流程。
蒙学之后,各自学习各自的专业。其中称为“上学”的就是学做儒士的那一小部分学生。下面说说这些学生所经历的教育过程。
学馆阶段,大约是7、8岁到12岁,最晚可以到15、16岁。这段是“体”的教育为主,读经为主,史、子、文为辅,多背少讲,但不是不讲。“艺”开始学习了,一般会涉猎多门。“用”还是较少接触。“德”的教育是贯穿的,礼教和生活教育在继续提升。
县学、府学、国子监等官学阶段,大约是13、14岁到20岁左右,官学学生有的甚至可以到老年,但是实际上学习阶段已经结束,只是学籍还在,以此考试或者找工作而已。官学阶段,“体”的教育以解经为主,作文应考。“艺”的教育在继续,渐有所长。“德”的教育加强自省修身。“用”开始普及性教育,一般会涉猎多门。“小学”的教育也在继续提升。
专业学习和实习阶段,就是学习专业,广泛交游,做幕僚,同时行万里路,接触社会的阶段。这个阶段以“用”的教育为主,要拜专业的老师,还要实习。这个阶段从18、19岁到35岁左右,当然其中的变数很多。有的人年纪轻轻就考上科举了,但是很多古人不赞成太早出仕,因为社会经验不足,容易招祸。一般至少也得到25岁以后去赶考才正常。朱熹《小学》里引司马光等多人的观点如上,我们也在很多古人的经历中可以看到这个过程。在此之后,才是正式的工作阶段。
19、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重要方法:传道第一,纵向编班,实用力行,个别教育,自学为主。
在总体的教育理念下,配合教育内容和次第,中国古代教育相应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在这里说的是几个对今天的教育特别有价值的重要方法。
传道第一。无论教学什么内容,老师都要记得传道才是最终的目的。就像古代的医生,有道医有术医。术医能治百病,手到病除。道医也能做到,但道医不但治身病,还治心病,不但治好你的身,还治好你的心,并能让你带动你的家庭,改变你的家族。道医的目的不在治病,而在行道。老师也是这样。古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就是说的这个道理。比如教的是吟诵,学生记不记得住吟诵规则并不那么重要,吟诵得好坏也不是最重要的,老师要注意从他的吟诵中了解到他的内心,他的知识和理解程度,他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从而做出调整,引导其走向大道,走向人格的完善,这个教育才是成功了。吟诵也好,读经也好,习礼也好,练武也好,都只是路径而已,老师要时刻记得自己是在育人,知识和技能并不那么重要,品性和态度才是第一位的,这才是《礼记学记》所谓“人师”。当然,这要求老师自己先得道。
既然是传道第一,当然班风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中国古代学校都是纵向编班,这对于班风和教学都是非常有好处的。班风之事前文已述。纵向编班可以保证每一位新生入学时,班风都已经形成。师兄弟之间很容易形成互帮互助的关系,有利于学习效率,减轻老师的负担,锻炼学生的能力,而且古人认为这是在实习“悌”。今天的横向编班除了有利于统一管理统一教学以外,对于学习效率和德性培养都是不足的。
实用力行。中国的传统最讲实用。玄谈不是文化主流。儒家也讲究经世致用,程朱、陆王后世都出现的空谈现象属于流弊。教育尤其注重与生活结合起来。儒家教育本就重视生活教育。所学的各种知识技能,要在生活中学习,并用在生活中。西学的学法多是在实验室环境中和抽象思维中学习,这与中国的传统不同。品德修养,也要随学随用,所以儒士又有省身功课,每天反思自己学到了多少,用到了多少。
个别教育。我觉得,个别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标志性方法。没有个别教育,很难想象中国文化能真正传承下来,因为中国文化是以“道”为核心的,而“道”的特点就是在不同的人那里有不同的表现。现在我们基本上都是在用西方教学法在教中国文化,用统一的教材,统一地组织教学,统一地考试,这样传承下来的,很难会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国古代的教育,也不是没有共学的时候,但那是概论课、讨论课,老师真正的授课,是一对一地个别进行。老师针对每个学生有不同的教案、不同的教法、不同的进度,关键是有不同的教育目标。这才叫教育公平。
我们前一阵在日本采录,曾经参观明治维新之前的著名儒学教育家菅茶山开办的学校——廉塾。廉塾不大,菅茶山先生是在屋檐下讲学。屋檐前有两个石盆,一圆一方。解说员介绍说那是菅茶山先生用来洗手的。为什么有两个洗手盆呢?解说员说,菅茶山先生认为大道如水,在不同的容器中是不同的样子。每次上课之前,他都去洗手,提醒自己,大道在不同的学生那里也是不一样的,传道要因人而异。我听后非常感动,中国传统的教育之法在日本曾代代传承。
这让我想到另一件日本的事情,就是“30人31足”活动。这个活动最初是一档日本的电视节目,由全班30名小学生站成一排,每个人的两条腿分别和相邻的人绑在一起,然后齐跑50米,看那一组的速度最快。后来发展成了独立的一项体育运动,有世界性的比赛,中国还去参赛过。我想问大家,这样的一种跑法,其速度是最快的那个孩子的速度,还是最慢的那个孩子的速度?答案当然是:比最慢的孩子的速度还要慢,因为最慢的孩子如果全速跑,很容易摔倒,从而造成全体摔倒,所以,是以比最慢的孩子还要慢的速度来跑的。这就是我们今天的齐头并进式教学法的生动写照:要么就是以比最差生还差的效率进行,要么就是抛弃其中的一部分学生。您想选哪种?这种情况下,哪里有什么教育公平,更不要奢谈让每个孩子成就自己了。
中国古代的教育一直是一对一个别授课,因此教学质量天下罕有其匹。
当我说古代的一对一教学时,有的老师说,我现在也有一对一教学,每堂课我都会一个一个叫学生来做题或者回答问题。我说,那不是古代的教法,不能算个别教学。古代的个别教学是要私处密谈的,至少也是半私密的,也就是师生相授时,别人是基本上听不到的。为什么要这样?因为要传道。传道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心灵的信任。没有私处密谈就没有心灵沟通。所以,古代的师生关系,可跟今天大不一样。学生是要跟着老师的,每天在一起,从行动坐卧,一言一行学起,而不是只学知识技能。当学生对老师敞开心灵时,学习效率什么的,还需要多说吗?
今天我跟老师们说一对一教学,得到的反应基本上都是:这不可能!我统一教还忙不过来呢,一个一个教,还不要累死?而且哪有那么多课时?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一百年前,当教育改革要求把一对一改成一对众的统一教学时,很多老师也是这样说的:这怎么可能?你让我怎么教?到底是按照哪个学生的进度教?凭什么抛弃大多数?——历史经常开我们的玩笑。
古代学校的师生比例,大概是一个老师面对十几个学生的样子,跟今天学校的师生比例差不多,甚至古代还要较高些。今天虽然一个班四十人、五十人,可是老师也多啊。古代老师基本上是包班制,他一个人什么都教,甚至兼后勤、保安和炊事员。他还是一对一教的。看看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私塾先生实际上还闲得很,经常自己看自己的书,忙自己的事。他是怎么做到的?这里面有一个中国教育的秘诀,那就是——自学。古人所谓“上学”,其实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学,老师只是点拨和引导。每天到老师那里去听讲的时间一般都不会超过在校时间的十分之一。今天的满堂灌式教学,累死了老师,笨死了学生。自学为主,才会造就创造性的人才。
20、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教学流程:上书、点书、读书、讲书、背书、复讲。
中国古代的学校上课,先布置作业。整个课上下来,主要就是在做作业。现在我们都是家庭作业了,学生回了家还要学习,一天的学习时间一般都要10个小时以上,比成人的工作时间还要长。
古人是一对一教学。每个学生上来,先给老师行礼,然后把书交给老师,叫做“上书”。上一回书,就是老师给上一回课。聪明的学生可能一天能上十回书,笨学生也许一天只能上一回书。上书的频率由学生的学习进度决定。
老师接过书来,要在上面圈点勾画,然后再递给学生,这叫“点书”。圈点的符号有三种:句读符号、读音符号、读法符号,前两种大家都理解,后一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吟诵符号。有些人可能以为圈点符号就是标记出文章精妙之处,但那是另外一种,是评点符号,在教学中也有,就是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读书符号中的圈、点、提、线等,都是读法符号。点书有专门的工具,是一根小棍,一头大一头小,一头是圈一头是点,一般是木制,也有骨制和象牙制的。老师还用毛笔圈点。古代也有印刷的圈点好的教材,像《文章轨范》就是。
之后就是读书,老师一般带读三遍。这个“读”,就是吟诵。日本所谓“素读”,是从中国私塾传过去的,只是读,不讲解,但这个“读”,也是吟诵,不是今天的无节奏快速平读。读法之中有涵义,有老师对诗文的理解,大道精微之处,往往不在文字,而在字外的声音。读法也是代代相传的。现在读法大都失传,老师教的只是文字而已。
读书之后,老师会做适当讲解。只读不讲,不是好办法。“素读”只是教学的一个环节,不是全部。讲解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水平来进行的。像四书五经,需要在不同的年龄进行多次不同的讲解。
然后是学生下去背书。背书不仅仅是背过经书,还要背一些注释,和老师的讲解。背书也一定字字都背诵,而是复习,直到自己觉得掌握。
然后学生举手,老师再次叫他上来,先要复讲。复讲不是老师再讲一遍,而是刚才老师怎么讲的,现在学生再讲给老师听。我们都知道,能讲给别人听,才是真懂了。很多时候以为懂了,但一讲给别人听,就会发现很多自己没有弄懂的地方。复讲真的是中国古代教学方法的一绝。而且它从小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逻辑思维能力,演讲和叙述能力。复讲相当于古代的课堂考试。学生的背书学习,都是以能通过复讲为目标的。现在我们都是以记住几条框框为目标了。想想如果以复讲为目标,你会怎样学习?
复讲过关,老师才会开始下一步授课,又从点书开始。如果复讲不过关,就不能向下进行了,得回去复习,早晚通过才行。我们今天是统一教学了,教学进度是每个老师都讲究的,所以不懂不会,也只能跟着大家往下学。古人不是,是一个人一个人过关,一步一步过关的。
2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学习与考试之法:吟诵——因声求气。
要了解古代教育的情况,可以看看古代的考试,就像看看今天的高考,基本就知道现在的教育大体什么样。宋代以后,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八股文大概是现在极少数没有被平反的传统文化之一了,因为以前骂八股文的太多了。骂八股文,是因为它流弊深广,但是反过来,也应该了解它存在一千年的原因。
八股文是王安石发明的,正式的名称叫制义,即御制出题、阐发义理的文章。他还写了很多篇范文。司马光一上台,新政一夜被废,留下来的似乎只有这个八股取士,可见此事是当时共识。现在谈到八股文,大家都说其刻板、迂腐、无聊、虚伪等等,其实大多数人一篇八股文也没见过。八股文最大的特点,应该是“代圣贤立言”的宗旨。八股文的格式:两句破题,三句承题,然后是起讲,下面是四段散体对仗文字,是为八股,最后是大结。起讲必有“若曰”、“是谓”等字样,从这里开始,就是“代圣贤立言”了。八股文的题目,是从四书十三经中随意抽取一句话,以此立论,写一篇千字文章。比如题目是“学而时习之”,这句话是孔子说的,起讲“若曰”,就是“孔子好像是这么说的”,下面就都是你假设是孔子说的话。这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不仅要明白孔子所说的道理,更要明白孔子的为人。
一般人会认为八股文的判卷标准也是立论准确,逻辑清晰,例证有力,文辞优美等等,那是现在高考作文的标准。八股文的判卷,也是流水线作业,有书法如何,立论如何,言辞如何这些评分,但最关键的是最后一关,叫“磨勘”。很多的卷子都能走到这一关,这一关过了就上去了,过不了就淘汰了。“磨勘”的功能有两项,一项是看看文章中有没有文字上的硬伤,包括征引、名词、文物制度等,有没有弄错的。另一项,就是看看文章有没有原作者(就是圣人)的气象。比如“学而时习之”是孔子说的话,起讲之后的文章主体,根本就不像孔子的口气,没有孔子的气韵风度,那就扣分了。不是你说明白了孔子的道理就行了,而是要求你能模仿圣人的口气,反映圣人的气象。胡说大话当然也不是圣人气象,圣人的气象是只有到了一定的境界才能学到的。古人认为这个才能反映出考生的品格,这是背不来的,装不来的。
当年王应麟(就是《三字经》的作者)主考,看上了文天祥的文章,别人都不同意,说文天祥是纨绔子弟,王应麟说看其文章,忠肝如铁石,力劝皇帝点文天祥做了状元。王应麟不认识文天祥,就完全是凭着对文章气象的判断,识别出的英才。
由考试的重点,就可以推知教育的重点。现在就明白朱熹在《读<论语><孟子>法》中所引程颢的话了:
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若能于《语》《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
学《论语》《孟子》,不只是要明白里面的道理,更要体味圣人的语气、神态、表情,进而体悟圣人的精神、境界、气象,要化身为圣人,所以是要“玩味”的,所以其目的是“涵养气质”。读书的目的是育人,不是背诵,也不是理解,而是体会圣人。
一个人如果心中有一个孔子在,知道孔子是什么样的人,怎样说话,怎样做事,那么他在生活中碰到任何事情,都可以想想如果是孔子在这里,他会怎么说,他会怎么做,于是,一切就没有问题了。所以科举考试不考政治经济学,也不考法律、农工、行政管理,因为孔子他会不学这些吗?心中有孔子,就自然会去照孔子的样子做。没有照样去做的,一定是因为心中的孔子还不完善。这就是“知行合一”。
由此知道古人是怎样读书的,为什么读书一定要吟诵。《论语》之前,汉文文章如《易》《书》《春秋》,都是虚字很少。《论语》等于是发明了一种新的文体,特征就是大大提升了虚字的比例,从5%提升到了20%以上,尤其是语气词,为什么呢?就是出于读书的需要。《论语》是用来吟诵的,编者们希望读者不仅仅读懂里面的道理,而且体会到孔子的语气、神态、气质。此后汉文古文多从此体。
汉诗也好,古文也好,都有一定的读法规矩,这些规矩与涵义有关,更与读者接受的气象有关。因此古人讲究“气”,曹丕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桐城派讲究“因声求气”,刘大櫆说“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然予论文而至于字句,则文之能事尽矣。”曾国藩、唐文治都认为诗亦有气,有同样的道理。因此古人重视“读书”,把上学受教育叫“读书”,因为“读书”即吟诵,正是教育最关键的抓手,所以古人上学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
重视吟诵,意味着古人在学习时重视体会作者的气象,在教学时重视学生学到了多少作者的境界,教与学,都是在感性的层面上结合理性而进行。今天的教学,语文和数学没多大区别,都是背条条框框,然后做题。语文失去了语文性,文学失去了文学性,国学更失去了国学性,这样的课程,传承的是知识,不是文化。没有文化精神的知识,也很难算是正确的知识吧。
从读经典原文,到吟诵之法,到课程设置的重视德、艺熏陶,到考试的看重气象,整条线索都是非常清晰地指向品性教育的,而且互相呼应,互相辅助。个别教育、自学为主、纵向编班、态度第一,这些方法也都是非常成系统、有条理的。今天很多老师觉得德育课很难上,品德怎么培养?其实古人已经做了几千年,而且是德体艺用并修同成的。品性教育,是有理念、有模式、有方法、有次第、有内容也有形式的,古代有一套成熟的经验,特别值得今天我们做传统文化教育的老师们借鉴。
构想
22、当代学校的国学教育模式应各做探索,但基本思路要讨论。
今天大家的国学教育都接近零起点,师生的国学知识和素养都很低,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都差不多,可是又各有年龄特点,各有教育背景,不同学校的教学条件又差异很大,所以要想有统一的模式是不可能的,各个学校、各个老师应该各做探索,这都是非常有益的事情。当代和未来的国学教育模式就会从这些探索中产生。
但是,这也不是说大家就各做各的,无法评价。国学教育的基本思路是可以讨论,也应该讨论的。基本思路就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应该怎么做的基本理念、内容、结构和方法。这里面包括一些重大问题,比如:国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性质是什么?内容系统是怎样的?教育方法的思路如何?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目前在这些重大问题上,大家的答案是不一致的,甚至差异很大。在某些老师那里,也许是没有深入思考过的。在我看来,这些问题决定了国学教育的方向,不是百花齐放的层面,应该认真讨论,有个大致不错的思路。
目前国学教育形势可谓空前大好,民间对于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强,政府已经把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中国即将迎来一轮传统文化学习的高潮,这是自满清入关,三百七十年来最好的一次形势。(清朝有继承中国文化的一面,但压抑扭曲中国文化的一面很严重。)但是,我们面对的困难也是空前的。传统文化已经基本断层,最后一代熟悉传统文化的人基本上已经离世,这又是三千年来从未有过的“有文无献”(有文化遗产,没有老师)的局面。大家做国学教育都是各自摸索。在这种情况下,老实说,失败的几率是不可忽视的。而一旦效果不理想,甚至激起公众的反感,得出结论说:你看,传统文化就是腐朽落后的,则二十年之功付之东流。再要扭转社会共识就难上加难了。
所以现在做国学教育还是要慎重,不能抓着一点就开心地做下去了。大家需要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讨论,有个基本思路、基本构架。我在此提出一些个人的想法,与大家讨论。前文已对国学教育的性质和理念做了说明,下面在借鉴古代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对当代学校国学教育的内容、次第与方法提出建议。
23、当代学校国学教育的内容:德、体、艺、用、小、蒙、男、女。
我觉得国学教育的内容还是要继承传统,德、体、艺、用、小、蒙、女学都如前所述,只是古代有女学没有男学,因为都包含在前六项之中了。现在男女都学前六项,既有女学,当有男学。女学专授女性知识、修养、技能,男学专授男性知识、修养、技能。男男女女,正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关乎社会稳定、人生幸福的大事。
值得讨论的是八项教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想这里需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当代学校国学教育基本上是普及性基础教育,不是专业教育(当然可以有个别学校做专业教育),一个是当代社会的背景。下面是我的建议。
德学:当代生活常礼是必修的。这个课基本上可以开出来,只是在某些方面礼仪还有些混乱,希望礼学界的老师们能尽快拿出中国礼仪规范。礼学也应该必修,这个不是礼仪之学,是礼文化,包括孝道、悌道、忠信节义、待人接物之法、为人处世之学。现在很流行的心理教育,都应该纳入礼学。生活教育也是必修的,要教各种生活基本技能,但这个生活教育要指向德性修养,不是盲目地教生存能力。省身功夫是要慢慢修炼的,这个可以看情况而做。
体学:经学,四书中《论语》最重要,大部分应当背诵。《大学》《中庸》《孟子》都应熟读,部分可以背诵。五经中,《诗经》应该背诵一部分,其他的可以选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修养做适当的讲解。
史学是个大问题,现在中小学历史课教的都是history,经常性硬套进西方某些历史学理论结果造成偏离事实,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习惯性贬低。课外的历史教育就更混乱了,基本上倾向于把中国历史解释成利益争斗的阴谋诡计史,而且喜用野史,不明大义,我真没看到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正道的历史读物。从台湾传过来的儿童读物也大同小异。现在急需编写一套向少年儿童讲述中国历史真相的书籍,由浅入深,在中小学教育中铺开。没有正确的历史知识,没有对中国文化历史的尊重和热爱,怎么可能有国学教育的成功?所以我觉得史学教育是一个非常急迫的事情。
子学,道、佛两家的基本经典应该阅读。《道德经》应该大部分背诵,它与儒家的关系同样密切。
文学,这不是西方的literature,而是载道的诗文。首先是背诵和熟读文学名篇,数量至少要是现在语文课的十倍以上。其次要学习创作古诗文,到中学能熟练地创作,不仅是在课堂上,而且是在生活里,成为个人修身养性的一个手段。当然,经史子文的读法都应该是吟诵。
艺学:艺是涵养性格、塑造气质的,是以文化人,慢慢的熏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没有艺只有经史子文,是很难修道成功的,毕竟国学教育是培养人品,不是学者。所以我主张每个学生至少要学习并熟练一门艺。接触可以接触多门,但要熟练掌握一门,不然都是蜻蜓点水,就不能渗透进生活。艺不是考试或者表演时拿出来用的,而是日常生活中用来自我修养的。不熟练不能达到这个目的。艺跟个人天赋有关,所以全校学书法、全校学围棋这种做法可能收效不大,反而堵塞大部分学生的修艺之路。我建议从小学开始,按照不同年龄选择开始学习不同的艺,每年一种,然后只留下少数喜欢学习这种艺的学生继续学习。如此到高中,应该每个学生都能学会一门艺。这个做法看起来对学校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在大多数地方都是可以做到的,需要聘请社会力量来参与就行。在少数地区实在是缺少师资的,除了加强师资培训以外,可以结合地方特色进行一些雅文化的艺的教学,只是民俗技艺要选取高雅有道义的部分。
用学:这些学问都是与生活相关的,其中有一些是与每个人的生活都相关的,这些可以开成必修课,在适当的年级开展。比如武术,比如中医。我是主张在中小学贯通一门医学保健课的。以前的中国人基本上都懂点医学养生知识,农民们也会用草药治点小病。现在大家感个冒就得去医院,大医院人满为患,政府以不断增加医院和医生来应对,这岂不是恶性循环?天下无医才应该是理想。我们的孩子都应该从小就学习医学养生保健常识,做到会养生少生病,小病自己可以治,大病知道去哪里治,这才应该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目标。当然这门课不是只讲中医,应该是中西医都讲,以卫生保健养生为基础,以修身养性为最高目的,从小学到高中逐步展开。这将是中国未来的一大福音。我们已经在尝试组织专业人士编写这门教材。每个学校都有校医,校医就可以上这门课,都是常识,没有什么难的。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做起来就行。
用的方面还有很多中国专业的知识技能。这些大部分适合在中学乃至大学开设。这些学问大部分已经失传,或者无人整理,或者无人教授,师资和教材都奇缺,所以我对这部分目前没有太多的奢望,每个学校视情况能开什么就开什么吧。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是中国文化的高级学问,是我们的孩子未来真正能在世界上做出贡献的地方,在中高段教育上,能复兴一点就要复兴一点,经过几代人,一定能够重建并且发展的。
小学。小学是大学的基础,是学习经史子文的基础,是明明德的基础,是对中国文化的自信的基础,也是今天中国人文化修养的基础,所以一定要学的。今天的语文课,跟小学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今天的语文也好,语言学也好,文字学也好,都深陷西方理论体系。我所说小学,是中国理论、中国学问。比如现在的语文课,既不教汉字的读音为什么这么读,也不教汉字的笔画为什么这么写,学生识字一律死记硬背,汉语汉文毫无道理毫无趣味毫无文化,这就给小学生留下了文化自卑的种子,而对外汉语教学也永远在外国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中国传统的小学,认为汉字是音形义一体的,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按照这种教法,识字很快很有趣。古代蒙学两三年,学生识字量一般都过三千。古代幼儿园毕业生的识字水平相当于现在的初中生。所以古代有中国人早慧的说法。现在还有人说90后们早慧吗?百年来我们引进西方语言学和教育学理论,认为儿童不应该早识字,因为儿童的理性还不发达,但是那些人忘了汉字是象形文字,不是理性的拼音文字。硬套西方理论,害了中国的几代儿童。这些常识都涉及到中国文化的基本理念,涉及到对中国文化的基本判断,尤其涉及到以后学习中国文化的方法和态度,比如吟诵,所以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的这些知识,其中很多属于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也有很多属于常识。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应该适当地进行传统的小学教育。让孩子们了解汉音汉字汉诗汉文,喜欢上并很快记住,从中理解很多中国文化的理念知识,树立正确的中国文化观,为进一步学习中国文化打下基础。
蒙学:蒙学适合幼儿园和小学低年段学习。其中的某些内容,如生活常识类、古代礼仪类的一部分,已经与今天的生活比较远了,可以用新的内容代替。中国文化常识类和声韵小学类的可以基本保留,选择好的教材,也可以适当改编进行教学。教蒙学,要注意三件事。一是始终记住教育的目标是育人,是人生态度,是品性培养。二是要了解每一项蒙学教育、每一本蒙学教材的教学目的。比如《百家姓》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背过几百个姓氏,那只是知识层面的,更主要的,是培养华夷之辨的观念,兼及记忆力和乐感的培养。三是要了解蒙学的教学方法,不是一味死记硬背。古代蒙学的教学方法是很灵活很丰富的,要多多汲取古人的经验。
男学。教授男性知识、技能和做男人的基本观念。这个课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有不同的内容,也许占的时间不多,但是每年都要有,从幼儿园到大学,循序渐进。在平常的教学和生活中,更要贯彻。
女学:教授女性知识、技能和做女人的基本观念。这个课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也有不同的内容,可能比男学占的时间要多一些,从幼儿园到大学每年都要贯彻展开,循序渐进,并在平常的教学和生活中进行实践。
24、当代学校国学教育的次第:依据身心发育和国学系统逐步展开。
国学教育的次第,我觉得有两项依据,就是少年儿童的身心发育情况和国学系统本身的相互关系。
少年儿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身心不断发育的,但是发育的情况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教学必须注意到这一点,而这也与国学教育的个别教育方式有关。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国学教育的大致次第。
幼儿园阶段:这个阶段的国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三个:学习生活常识和基本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初步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掌握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目标之下,每个学校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具体的教学。
幼儿园的教学,都可以列入蒙学,但是蒙学的内容很多,实际上是另外七项的合体,只是因为幼儿教育的特殊性而呈现特殊的状态。
德学,首先是礼教,从基本的礼仪开始,到待人接物之道,都可以进行教学。《弟子规》是很好的教材,有个别句子可以删改,另外要增加一些内容,主要是现代生活的内容,但是礼教的精神是一致的。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逐步落实。
生活教育要系统进行,让幼儿园毕业的孩子能够做到生活基本自理,而且指向德性修养。各种童诗童谣都是非常好的素材。各种童话故事、历史故事也是必要的组成部分。这一切都指向德性修养就行。德性修养是性格和人品教育,其中如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美好的幻想与梦想,都是德性修养的基础,不是德性修养就都是礼教。国学教育和普通儿童教育的区别在于培养能力还是品性,与西方教育的区别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所以教师一定要对中国文化理念和国学教育理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就会正确地面对西方教育,正确地使用和处理各种儿童教育素材了。
体学的部分,经史子文的原典基本不用进行,在幼儿园高段可以有一些古诗进入。但不意味着没有体学的教育,很多蒙学教材如《三字经》《千字文》《龙文鞭影》《幼学琼林》等都在进行体学教育,只是给幼儿传授的经史子文的基本知识,而非系统的学习,更不是原典。我不主张幼儿读经,因为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没有这个必要性。前文已述理由,我的其他文章也多次说明过这个问题。我也不主张幼儿写字,因为幼儿的脑眼手协调能力还没有发育好,但一定要过识字关,达到自由阅读水平。识字在这个阶段主要靠重复,看你有什么办法让幼儿有兴趣重复看这些字就行。吟诵当然是办法,但还有很多其他的办法,比如绘本也可以,比如字卡也可以,比如在生活环境中识字也可以。
艺的部分以唱歌舞蹈为主。唱歌不是只吟诵,吟诵也不是只吟诵古诗文。唱歌的目的是形成良好的抒情手段,陶冶真性情,所以一定要发展白话诗歌吟诵,让孩子们唱自己的歌,随意即兴唱歌。今天的音乐教育在扼杀性情、培养虚伪方面已可谓登峰造极,从小就不允许孩子们唱自己的歌。我主张国学教育一定要把今天的音乐教育彻底改造,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必须把音乐教育恢复到中国传统的道路上。西方音乐的作品、乐器都可以进来,都可以学,但是其基础是中国传统的音乐教育,怎么想就这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唱,继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不然的话,音乐教育就是一座监狱。
用的部分主要是医学养生保健这部分,可以在这个阶段适当开展。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到掌握基本的卫生常识,到认识常见的中草药,我觉得都是可以做的。
小学部分主要是识字和声韵知识。识字一开始就要按照中国汉字的固有系统和固有方法去进行,就会变得有趣而充满文化内涵,对于培养性情就大有益处了。《声律启蒙》之类的蒙学教材,教的是声韵知识、创作方法和意象系统,是非常高效的教材,要配合故事、游戏、吟诵等教学方法,就会发挥出莫大的力量。
男学和女学,都要开始了,这个时候主要以男生和女生的生活教育为主,当然要贯彻男性和女性的人生态度。
小学阶段:小学一二年级可以算一个阶段,中高段又是一个阶段。
小学低段,是幼儿园教育的延续,主要目的是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不要指望小学一年级学多少东西,这一年就是进行态度教育,为以后打基础的。小学低段要完成识字量过三千到四千的目标,解决自由阅读问题,形成良好的班风,个人生活能自理。我基本上把小学低段尤其是一年级看成是幼儿园教育的延续,只不过在适应小学生活。
小学中高段,进入国学系统知识与能力的学习阶段。
德学,系统地学习生活礼仪、礼学,并且礼学的学习要基本上在这个阶段结束。一直有人对小学生的礼教不同意,觉得儿童是很难形成道德意识的,这是对礼教的误解。礼教并没有指望儿童成为君子,只是在培养他,而且这种培养不是以束缚人性的方式进行,相反是从他的人性中生发出来的。历史上不是没有吃人的礼教,但那是走偏的礼教,不是我们要做的礼教。生活教育根据身心发育情况继续进行,做到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能够自理。自省的修习可以做点尝试。
体学,从读经开始,读是吟诵的意思。读的同时要讲解。读的内容已如前所述。史学,从讲历史故事开始,到小学高段,形成清晰的历史脉络感。子学,不是小学教育的重点,适当有些了解就行。儒学之外的思想,都应该在少年甚至青年以后再深入了解为宜。文学,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对于名篇要熟读背诵,做到熟悉意象系统,并能独立创作。整个体学,背诵量应在十万字以上,熟读量在百万字以上,泛读量在千万字以上。
艺学,从适合低龄段的围棋、书法等开始,到高龄段可以开设的古琴、茶道等,逐步展开,一年或一学期学一个,不适合的就结束再修别的,适合的就留下继续学习。
用学。医学养生课要继续下去。在这个阶段还有一些可以普遍开展的用学课程,如珠算,是中国式的数学学习法,形象而有文化内涵的数字学问,农学、园艺学,只要处置得当,都有适合小学教育的部分。其他的课程只能视学校情况而定。
小学,要系统地学习音韵、文字、训诂的基础常识。从甲骨文开始认识并书写汉字,并从系统知识出发继续识字,识字量要达到五千到六千以上,其中尤其是古籍文献常用的一些字,古代意象系统常用的字,要基本熟悉。
男学和女学,要教一些适合这个年龄段的技能,逐步深化男性和女性的人生态度。
中学阶段:现在的高中阶段就是用来迎接高考的。在国学教育中,高中教育是从知识教育到专业技能教育的过渡阶段。整个初中和高中阶段,都可以看作是少年立志的阶段。
德学,重点进行志向的培养。礼教和生活教育都可以继续,也继续在生活中落实,但是,这些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青春期学生的需求。他们需要确定自己的生活目标,展现自己的个人能力,否则,只靠小学阶段的兴趣和快乐,是不能完成中学的国学学习的。这时候,礼学的高层次的学习就比较重要了。在生活教育中,要突出对他人的价值,不能只是注重自己的悲喜。只有把目标定得高远,眼前的困难和烦恼才能变得微不足道。在这种情况下,自省修身就可以逐步开展起来,同时老师的私密谈心、传道讲义,也配合进行。这样最终使学生对于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意识,形成不卑不亢、从容乐观的人生态度。
体学。经学方面有系统的学习和讲解,而且讲解要归于义理,落于生活。史学方面,要系统地学一遍中国历史。我建议用系统的讲解配合原典阅读来进行。史学的观念前文已述。子学,仍然以了解为主,以道家为主。文学,继续系统的学习,以文赋为主,熟练创作,并要学习骈文尺牍应用文类。
用学。医学和武术这样的课程应该继续。其他视学校情况而定,但希望到高中毕业时,每个学生至少能掌握一门应用学问。
小学。出来继续进行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学习之外,开始学习一些古籍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比如版本、注释、校勘方面的常识,装帧印刷贮藏等等常识。
男学和女学。这个阶段应该基本上学完男学和女学的知识和技能,确立男性和女性的人生态度。其中关于恋爱、婚姻的知识都要传授,而且要指向德性修养。
大学和研究生阶段:这是专业学习和实习的阶段。
德学。这是志向的实习期,也是立志的完成期。各种实习和尝试会让志向受到各种考验,从中而获得经验和信心,所有的学习和省身都归于此。
体学。可以继续进行经、史、文的系统学习,但子学要突出出来。子学主要学习道家、先秦诸子、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唐宋明清儒学各派的著作和思想。这时候,在各种思想的学习中,取长补短,则更有利于国学思想的深入,同时了解世界,了解人心,非常有好处。
艺学,此时还可以多所接触学习,但更应深入完成自己所善之艺的学习,使之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一种习惯。
用学,这本应是大学最着力要学习的内容,但目前各科都是西学,国学专科学问奇缺,只能视情况而定。但我们只要知道大学应该是学用为主的,那么只要抓到一点就努力学习,还是会有所成的。
小学,这时候的小学学习就是比较专业的知识了。今天大学所谓文字学、音韵学课程,有近于此。
男学和女学。这时候要继续深入学习相关技能,使之用于生活之中。在知识方面主要是加强家庭、育儿、社会交往方面的教育。男学和女学的知识和技能,此时也是实践实习的时候,汲取经验,总结教训,最终树立自己的品格。
25、当代学校国学教育的主要方法:态度第一、个别教育、自主学习。
中国古代教育的方法已如前所述。现在是要研究怎样运用到今天的学校国学教育中。
品性教育决定态度第一,知识和技能都是次要的,这一条我觉得要继承下来,坚持下去。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培养孩子的知识和能力,而是培养他的人生态度。拼知识和能力,人与人永远是竞争关系,大多数孩子都注定是失败者。而人生态度是共赢关系。对于孩子来说,不管他的知识和能力如何,哪怕他是个平庸的孩子,甚至更笨的学生,但是只要他有正确的人生态度,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知道怎样应对人生中出现的各种人和事,他就会拥有不平凡的人生、幸福的人生。而这样的人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大家是互相帮助、互相带动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您的孩子的未来是幸福的,才能保证中国教育的未来是成功的,才能保证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是光明的。国学老师永远要记得自己首先是传道者,然后才是手艺师傅。教什么都永远关注学生的人生态度。只要这条吃透了,贯彻在教学中了,很多的教学内容问题、形式问题等等,其实都是自有答案的。
品性教育的关键处、深层处都要靠个别教育,私密传授。但是,也不是排斥共学,共学也有共学的好处,可以培养处世之道,可以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和帮助。我建议共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基础性的、普及性的、讨论性的、集体性的,都共学,深入的、细微的、个性的、传授性的,都进行个别教学。与此相应,编班也就是横向和纵向相结合,不是固定一个班。横向班主要对应共学,纵向班主要对应个别教学。但纵向班也可以用以集体教学,比如游戏的时候,这个要看情况。总之学生并不处在一个固定的班中。现在“走班制”时兴,那是西方的,把大学教育拿到中小学来的方法。“走班制”不利于德育和生活教育,因为德育和生活教育需要有一个固定的编班才能获得稳定的环境,而稳定的环境才能使师生建立稳定的关系,这个稳定的关系是心灵信任的前提。所以我不赞成国学教育“走班制”,还是要有个基本的编班,这个编班还是纵向主,横向为辅,横纵结合为好。
自学为主,老师点拨引导,这是整个教学的基本方式。这个要在老师和学生那里都形成习惯。现在又时兴“先研后教”,这个看起来是自主学习的方式,但也是西方式的,是把大学教育拿到中小学来的方法。“先研”有两个问题,一是中小学学生的研究能力差,二是缺乏自学,强调讨论,这两点都与中国传统方式不同。中国的教育首先立足于个别教育,学生和老师形成单线关系,老师策划、组织、监督学生的学习,学生自学,老师点拨,然后学生复讲,老师考试。在此 基础之上,才能互相讨论。一上来就讨论,实际上往往把很多学生真实的想法压抑下去,甚至都失去了产生的动力。现在很多课堂教学也是这样,让学生读一遍课文,就举手发言,这样很难产生真实的、深刻的想法。
我想以上三条是当代学校国学教育的方法中最重要的部分,决定教育性质和成败的部分,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部分。其他的具体方法,都可以借鉴中国古代的,也可以借鉴西方现代的。只要把握住国学教育的理念,一切都会拿来就改,根据实际情况改造的。而每个学校、每个老师、每个学生的情况又都不同,因此我想其他的具体方法就不用再做统一了。
26、当代学校的国学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比较,各得真传。
国学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它只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部分之一,所以还有一个国学教育和学校其他教育的关系问题,也是国学教育的位置和功能问题。
我认为,国学教育属于普及性的基础教育,所以它在学校教育中是所有教育的基础之一。国学教育的价值和作用,不仅仅在国学教育内部,而且要辐射到所有的教育中。教育部的文件要求所有的科目都增加传统文化内容,也是这个意思。我想这是首先我们能够做的事情。这一件事,对于很多老师来说就很不容易了,因为他们在学校时老师也没给他们讲过相关的知识。这需要大家都付出努力,去慢慢建设起这个体系。但是,我主要想说的还不是这件事,因为在各科增加传统文化内容是大家都意识到并且能够去做的事情,我更想说说这背后的事情和更多需要我们去做的事。
现在的学校教育基本上都是西学教育,即使学的内容是中国知识,理论和方法也是西学的,所以这仍然是一个中西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中西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当代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我还是同意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钱学森先生生前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没有培养出一流的科学家?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中国曾经也有过科学家、工程学家辈出的年代,还有两位得了诺贝尔奖,那个年代的人都是系统学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在我们也培养了不少人才,但是能够为世界文明和科学做出重大贡献的寥寥无几。为什么社会进步了,教育的成效却退步了?很明显,缺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由于缺少传统文化的根底,新一代的人才缺乏气节,缺乏理想,缺乏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这就从理念层面上与科学家绝缘了。由于缺少传统文化的根底,新一代的人才对于西学实际上也不能真正掌握,尤其对于西方的世界观实际上也是隔阂的,造成中不中、西不西,既不了解自己的文化,也不真正理解西方的文化,这样就从技术层面上也与科学家绝缘了。结果,新一代人才只出了很多模仿、追捧、硬搬西方理论的人,而且还抄袭得走样,令西方人也侧目。
只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确立中国世界观,形成中国精神、中国品格,这样才不会在任何西方文化面前迷惑自卑,转而可以认真学习西学,并比西方人更深刻地认识西学,并能从中国古老智慧出发,改造西学,为世界文明贡献力量,这样才能出世界一流人才。不然的话,一边学着西方文化,一边从潜意识里又受着中国文化的影响,不中不西,两边都在浅层次徘徊,最终邯郸学步,一无所成。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提出如下的建议。
第一,建议中小学贯通一门科学精神课程。现在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科学课程,都是背公式做题为主,变着花样考查学生怎样应用公式,而很少去启发学生自己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几乎不涉及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以至于很多理科博士毕业了,甚至大教授了,仍然身无科学精神,没有品格,没有原则,要么不守科学规范,要么死守科学规范,完全不知道创新为何物。我认为,科学课程首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具备科学精神,并掌握科学方法。我提出一个比较简捷的办法,就是建设一门贯通中小学的课程。这门课程,在小学低段,主要是讲科学家的故事,突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小学中高段和初中阶段,系统讲述自然科学史,就是讲述每一个科学定理、发明,是怎样出来的,而不是死背这个公式本身。科学发现、论证和发明的过程,就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实现过程,是最生动的案例,而且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定理公式大有好处。这门课不难开,有现成的科学史学科的各种资料,也有这方面的毕业生人才。高中和大学阶段,建议开设科学哲学课程。科学哲学就是研究科学到底是什么的学科。科学哲学可以揭示科学的边界、科学之外的世界和人类智慧的未来。这对于理解科学的局限、适当地运用科学而不是迷信科学、突破科学规范,建设新的科学范式等等都有重大的价值,是一流科学家和学者必备的素质。这门课也不难开,有科学哲学这个学科,也有这方面的毕业生。
第二,建议中学、大学开设中西文化比较课程。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很明显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时代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是学校教育从来没有对这个问题给出正面的答案。各科课程在涉及这个问题时,态度十分混乱,这也造成了学生的思想混乱。我建议中小学首先有系统的中国文化概论和西方文化概论类的课程,在此基础之上,中学和大学开设中西文化比较课程,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行专门的论述,由此建立起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也明确对待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态度和方法,从而不会像前几代学生那样中不中西不西没理想没文化。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中英翻译基本上都是所谓意译,比如“父亲”就是father,“国家”就是country,“书”就是book,“读”就是read。实际上呢,中西文化之间几乎没有哪个词是涵义完全一致的!父亲和father是不一样的,国家和country是不一样的,书也不是book,书是柔软的,卷起来的,book是硬的,展开的,读也不是read,“读”是吟诵的意思,是有旋律的,read是没有旋律的。打开中英词典,会发现所有的汉语词都一一对应着英语词,词典只指出了两个词之间的相同点,却从来不说两者之间的差异。这是科学的态度吗?其结果,是钢琴也成了琴,狂欢节也成了节,朗诵也成了诵读,现代派诗也成了诗,政治史也成了史,经济法也成了法,教师也成了师,艺术也成了艺。混同中西文化的结果,是中国文化的消亡,是中国人性理想的消亡。在这一点上,我可以说:翻译误国。我期待有一天,有新的中英词典问世,其中既说明汉语词和英语词的同义之处,又指出两者的差异之点,使得读者在使用和翻译时,能实事求是,谨小慎微,不至于造成大量由于词语的误解而直接灭掉中国文化的现象!美国就是因为一部美语词典而启动了民族文化独立的,我也期待着真正的汉语字典和中英词典的诞生!我举这个例子,就说明中西文化的混同混乱,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多么普遍,造成了多么大的后果。所以一定要有一门中西文化比较的课程,让每一个学生从小就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了解每一种社会现象和文明成果是从哪里来的,背后的追求又是什么,这样才不至于在生活的海洋中迷失方向。
第三,我建议西学的教学实用化。现在数理化的教学,是应试教育,主要内容就是做题。虽然有各种五花八门的应用题,但还是做题。各校都有实验室,但发挥的作用不大,学生很难从中领悟到科学发现的方法,因为实验课程也是死板教条的,一样还是做题。这样的教育,可以培养出奥数世界金牌学生,因为那还是做题,但培养不出真正的科学家,能够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实用的科学家。所以我建议科学课程实用化,就是把科学课程的教学,尽量放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比如乘法,直接算在生活中各种形状的面积,自己去量,自己去算。比如牛顿第二定律,直接制作汽车模型,自己去设计,自己去计算。所有的公式定理,最终都落实在实际的操作和制作中,学得更扎实,而且对未来的工作有价值,这样还可以降低西学在世界观方面的影响,与中学为体形成呼应。
在这个过程中,有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生就会显现出来,这些学生应该加强抽象思维的课程,向理论数学和理论物理方面发展。这些应该是少数人,就像是专业人才一样对待才好。相应的课程也应该是专业选修课程,就像有些学生古琴有天分,就从小专门学古琴一样。而绝大多数学生应该向应用型方面发展,基础性和应用型科学教育才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主体。现在的数理化生教育,是一律照培养科学家那样来,实际上呢,又培养不出科学家,弄得学生学了十几年之后,只记住几个公式,做题能力也随着毕业而消失,到了工作岗位啥都用不上,真是浪费人力,浪费青春。
27、体制学校初步开展整体国学教育的可行性模式:化零为整。
体制学校(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应该如何开展国学教育呢?
对于体制学校来说,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待现状,如何对待现有的体制、教师、教法和学生?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从零开始开展国学教育?这些,正是我们培训国学教师必讲的内容,是国学教育短期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
学校首先要对本校的国学教育有一个定位。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也就是在建设的国学教育,是现有体制中没有的,是为了改变中国教育而作的实验。所以,首先有个决定,就是学校要做整体国学教育还是只做局部?做整体国学教育,意味着学校的整个体制和传统都可能受影响,不是所有的都要变,可能不变的还是大多数,但是变化可能会渗透到很多方面。做局部国学教育,就是在现有体制和传统的框架下,在缝隙里做一点国学教育的尝试,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当然也是非常好的,因为我们相信国学教育既然符合大道,那么给它一点阳光它就会灿烂,给它一点缝隙它就会生长。改革就是通过这无数的小苗最终蓬勃成长为参天大树的。
做局部的国学教育,我想每位校长、每位老师都会选择,做什么,如何做,这不用多说。下面想说说做整体国学教育应该怎么办。因为国学教育毕竟应该是一个整体,局部的国学教育很难做到高层次而且容易走偏,还有,我总觉得现在是我们再向前迈一步的时候了,是逐步回归完整的国学教育体系的时候了。
现在的体制下有可能做整体的国学教育吗?完全有可能,只是看校长和老师们的决心。中央和教育部都有意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只是没有可靠的操作方案,所以只要争取,是完全可以获得一定的实验条件的。这些实验条件,比如允许改变课程设置,允许突破教学模式等等,都可以为整体国学教育的开展创造环境的。但这也不是必需的。
我在这里想提出一种最基本的整体国学教育模式,是体制学校即使在现行体制没有提供任何特殊政策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开展的一种底线模式。这种模式如果可以实行,有改革条件的学校就可以迈出更大的步伐了。这种模式客观上操作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有问题就是在主观上,看看校长们、老师们和家长们有没有这个勇气和信念了。
这种整体国学教育的基本模式,其特点就是化零为整。在体制学校,教育基本是为应试服务的,课程设置是很难改变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要强求专设国学课程,更不要提课程群和相关活动,但是,只要校长、老师和家长们有做国学教育的心,有为孩子一生幸福着想的信念,就可以在现有的课程中,各切分出一小部分,组成一个整体的国学教育系统。零切是针对现行体制的做法,成整,是达成国学教育目标的途径。这些零切出来的课程,一定要互相协调构成一个整体,最好是在校长或者国学骨干教师的领导下,统筹考虑,互相呼应,互相支持,在统一的目标下来设置课程内容、结构、教法、进度等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形成规模效益,无中生有,却可以做出高效的国学教育。
整体国学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品性为最高目标,以传承国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为途径,以德体艺用小蒙男女八门学问为内容,借鉴中国传统教育主要方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校教育中有次第有系统地开展的教育活动。我认为只有开展整体国学教育才是解决国学教育问题的根本之道。
以下说的是体制学校在当前体制下初步开展整体国学教育的可行性模式,在我看来,这是整体国学教育的起点,即把各门课程中的国学内容整合起来,形成国学教育的课程群,并在整体国学教育的理念下有秩序地开展。
我们先考察课时。其实,前文所述学校整体的国学教育,并不需要太多的课时。虽然看起来内容很多,但那是铺开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20年教育之中的,以每个学期论,作为普及基础教育的国学教育,并不需要很多课时,持之以恒,则水滴石穿。
我们可以算算整体国学教育的八个方面所需要的课时。
体学,每周3课时,其中2课时用来学习经史子,1课时用来学文,应该足够了。经史子的学习顺序是先学经,小学高年段或初中学史和子,这样内容有先后顺序,不冲突,可以一门一门地结业。看起来每周只有2课时,但是从小学到高中差不多有近千个课时在学习经史子,已经很壮观了。只要方法得当,熟背十万字,熟读百万字,泛读千万字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1课时用来学文,这就是语文课的古诗文部分,完全没有问题。只是不能像语文现在的这种教法,这种目标,应该是完全从国学教育的理念出发,在内容和教法上都做改变,具体的做法前文已述。
德学,每周1课时,完全可以。
艺学和用学有先后顺序,小学先学艺,到中学再加入用学,因此一共每周1课时就可以了。艺、用的学习内容每年、每学期都可以不一样,当然对部分学生也可以坚持某一种技艺学习。
这里面有几门比较特殊的课未计算在内,就是书法、武术、医学,这三门课是可以而且值得作为普及教育一直坚持下来的,但是又要视学校情况而定。书法有教育部规定的国家课程,武术可以放进体育课里,医学保健养生的课程是没有出处的,我建议放在校本课程里。这三门课每周各至少1课时。
男学和女学,是男生和女生分别学习的,一共每周1课时也可以了。
小学,每周1课时完全可以。到了中学,可以与学文的1课时合并起来,打通两个课程。
蒙学,是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段进行的,需要比较多的时间,我想大概每周需要4课时以上,但是,在蒙学进行的时候,体、艺、用、科学等几项教育都是暂未开展的,那些课时可以用在蒙学上。
另外还有自然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课程,中西文化和文化比较课程,这两门课程最好在小学高年段以上开设,每周各1课时,也足够了。
综上所述,整体国学教育每周所需要的课时:德1,经史子2,文1,艺用1,小1,蒙学与其他互补交叉不计,男女1,科学史1,文化比较1,一共是9课时。此外还有书法、武术、医学各1未计在内。
每周12课时,有人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其实很实际,一点儿也不难。觉得做不到,是因为不想改变现有的课程,只要有决心,是完全可以在教育部现行规定内,稍做改变就实现的。让我们来做点实际分析。
现在一般学校都有校本课程,很多学校都有每周一到两节的传统文化课程,有的已经是地方课程,比如经典诵读等。这些课程都可以用来做整体国学教育的体学经史子2课时。
语文课可以拿出至少两个课时来,即变为学文的1课时和小学的1课时。因为语文课本来也讲古诗文。现在习总书记在北师大讲话以后,语文古诗文的量还会继续增加,而目前语文教古诗文的教法还是西方的,效果很不理想,转为国学教育以后,不仅国学教育的目标可以实现,语文在古诗文方面的那些目标也可以实现。毕竟语文追求的是基本阅读和写作能力,比起国学的古诗文教育不在一个层次,已然沧海,何愁无水?这样变化以后,语文成绩只会更高不会降低。
艺用学的课程,一般学校本来也有的,比如美术有国画,数学有珠算,音乐有民乐,手工有制陶等等,现在主要是把属于国学教育的部分切分出来,固定课时。一共每周1课时,应该不难。但是,不要这门课永远是教国画,那就不是整体国学教育了,而是要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
书法有国家课程,武术可以在体育课上,也是要切分出来,固定课时即可。切分的意思,我是指国学教育的书法就是毛笔写字,国学教育的武术就是强体养性,现有的书法和武术课未必都属于国学教育。医学养生只能开校本课程。
德育课是国家课程,可以拿出至少1个课时来做国学教育的德学。德育虽然有自己的教学大纲,但是在具体的做法上是没有统一规定的。中央已经明确表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那么德育课拿出至少一半的时间来做国学教育,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不但可以实现国学教育的目标,而且可以实现德育课的目标。
男学、女学1,这是目前体制学校基本没有的课程,也没有可以切分的来源。我想利用校本课程或者课外活动的时间,包括少先队课、团课、生活课等时间,每周一共就拿出1课时来,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此外,在数理化自然生物的课程中,每周共同或者轮流拿出1个课时,来做自然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课程,也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只要结合得当,对于科学学科的学习一定是大有益处的。在历史、英语课中每周共同或者轮流拿出1个课时来,做中西文化和文化比较的课程,也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只要结合得当,对于历史和英语的学习一定是大有益处的。
总结一下:德1来自德育课,经史子2来自地方或校本传统文化课程,文1、小学1来自语文,艺用1来自艺术手工类课程,书法来自国家书法课程,武术来自体育课,医学单设校本课程,科学史1来自数理化课程,文化比较1来自历史英语课程,男女学来自其他课程或课外时间。
以上已经达到每周12课时了,除此之外,学校还有一些机动课时可以利用。而以上12课时中,书法、武术、医学如果条件不具备也可以暂时不开,那么每周9课时也可以了。所以,我认为,一个学校在现行体制下,每周拿出9个课时来做国学教育,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校长和老师们拿出决心来。而其他课程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配合,增加国学教育内容,校园文化和学校活动跟进配合,这些也是完全可以做起来的。所以我说一个普通学校在现行体制下也是可以做整体国学教育的。
关键是把这些课程统一协调起来,在统一的国学教育理念下进行,知道每个年级每个班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个阶段做这个,目标是什么,跟其他的国学课程如何配合。
在开展之初,仍然是教师培训问题。先要有做这些国学教育的老师。这些老师完全可以来自现有的老师,只是要做培训,树立国学教育理念,掌握国学教育方法,知道如何改造自己的课程。德学老师可以来自德育老师,体学、小学、蒙学老师可以来自语文老师,艺、用学老师可以来自艺术生活类课程的老师,书法、武术如果没有老师,恐怕要外聘,要么就暂缓开设。医学养生课程的老师可以来自校医。
只要学校有决心,就可以培训出一支传统文化教师队伍,正如教育部那个文件所说,打造一支传统文化骨干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来。稳定这支队伍,经常学习交流,互相协调工作,就一定能在体制学校把整体国学教育开展起来。
每个学校的具体做法应该是不一样的,但是整体国学教育有几个一定要做到的事情,即品性的目标、国学的内容、传统的方法和完整的系统。是不是一定要多少个课时,多少门课,这个是可以探讨的,但是我认为整体化的做法是最重要、最需要坚持的。具体的每一门课的做法,需要有模式、有教材、有培训。这些正是中国国学教育学院应该做的事情。
还有的学校有更宽松的环境,更优厚的条件,那么可以尝试做得更好。更进一步的整体国学教育,可以把这些课程真正独立出来,形成名实相符的国学课程群,这样也就改变了体制教育的基本课程设置,使之趋于更加合理化,更符合育人的目标。学校还可以在更多的方面做调整改变的尝试。未来的中国学校教育,一定不会停留在国学教育的起点上,未来的模式需要现在的探索。
以上谈了当代学校国学教育的理念、内容与方法,看起来与今天正在进行的教育差距很大,但是,中国教育已经到了必须大改的时候了。在原有模式下做些小改良的事情已经做了三十年,其结果是现在国人对教育的评价降到了谷底,近年调查各方对教育的不满意率甚至超过九成!中国教育如果不动大手术,未来一定非常危险。而反观我所提出的国学教育设想,那些内容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二十年间铺开,真的是太多了吗?那些方法曾经使用了两三千年,对于现代教师来说,真的是太难了吗?所以关键还是去做,去实践。一旦开始,就有无限可能。我相信中国人的智慧,也相信中国人的勇气。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站出来,凭着良心去做。只要去做,哪怕最后走成了另外的样子,也是可以的。孩子们没有时间等,国家也没有时间等。如果是应该做的,那就让我们开始做吧。
下面就怎样开始去做说说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