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786阅读
  • 0回复

(十届初赛联播)广东片区湛江市第二中学霞山校区(高一)分赛点快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5-31
湛江市第二中学“红嘴鸥”文学社霞山校区高一级分社
参加“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
    

    “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是面向全国中小学生举办的一项国家级作文赛事,大赛以“传承人类文化、养育文化人格” 为大赛宗旨,不仅提高了广大师生从现实性、深层次、多角度认识社会文化的能力,更是倡导师生积极追求和展示自身文化素质,接受锻炼的源动力
    为贯彻大赛的精神,落实“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的新课程理念,展示我级学生文化作文的学习成果,我级认真组织学生参加了本次作文大赛初赛,初赛总人数达到了956人。
    经全体备课组十一位教师认真进行初评、复评,竞赛成绩现已揭晓,全级共有58人获得初赛奖项,其中一等奖7人,二等奖18人,三等奖30人。我级将根据大赛组委会的要求上报初赛情况和获奖名单,届时还将按组委会通知组织部分初赛获奖学生到举办地参加现场决赛,我们期待我级选派选手到时能够取得优异成绩。
    现将我级初赛获奖名单通报如下:
一等奖7人:柯朋晶  陈薪  许卓媛  李骐霖  金清霞  刘思彤  陈楚云
二等奖18人:邹镇洪   朱柳君  关越  李润  梁湘萍  陈文意  王淑敏  谢怿  李柯卫  郑嘉茹  窦瑄孺  张洁莹  邹美恩  吴燕  邓志容  林成鸿  陈诗琳  杨程
三等奖30人:林雨柔  刘星仪  蔡琼圣  肖煜  戴雨欣  李歆  洪殷穗  吴霞  黄泽慧  刘锦城  黄芷晴  符嘉琦  陈诗欣  许雨桐  童艺杭  符小凤  张展晴  李秋华  陈开云  孙嘉艺  符璧玉  吴泽怡  张羽  倪旎  胡冬琪  樊学鹏  潘春波 陈蕾  陈璐  庞欢怡




湛江市第二中学红嘴鸥文学社
霞山校区高一级分社
2014年 5月18日



三等奖作品展播(大赛组委会版权所用,拒绝转载,违者必究)
木雕
高一33班 林雨柔

    “我说,你怎么还是和从前一样儿。”老人年纪大了,动作已不如十几年前那样流畅。然而手工却还是一如既往地细致,“你小时候就喜欢看我雕刻。”
    从初中开始我就离家念书了,虽说每一年都会回家,但出门走动的时间并不多。今年高考一结束,我便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刚骑着车出门,就遇见了跳着担子在路边摆摊的老人。
    老人是手艺人,靠一双手吃饭。也许他在我记事前就在这个小镇卖木雕了。买他的木雕的人,多是来这里旅游的旅客。最初我只是喜欢看他在路边摆摊,他不吆喝,只雕刻着未完成的作品,而摊子上的是完成品。偶尔我也会得到他雕的两件小玩意儿,的确十分精致生动。他实际工作的地方是箱子深处的一间小屋,那里光线不好,一开始我也觉得那些放在屋子里的木雕阴森森的,所以我并不喜欢靠近。只是在一个下着雨的午后,他没法摆摊,又见我撑着伞眼巴巴地想看他继续昨天的雕刻,只好问我愿不愿意去他那边瞅瞅。我试探性地看了看那深巷小屋,怕是有点怕,但最终我的好奇心战胜了恐惧。看着他的动作,像梦境一般。自此我没事就到那屋子里看他雕刻,虽说那些阴森森的木雕还是不那么讨喜,但一想到是他花了心血的作品,倒也多了几分好感。那时我还小,因此看不太懂摆在屋里的雕刻是什么,更不明白老师为何不愿意拿这些木雕出去卖。我一直都觉得那些久置于屋内的木雕比拿出去卖的木雕更生动精致。
    今天久别重访小屋,我也再一次打量起那些木雕。其实那些形象并不难辨认,不过我儿时知识积累不足所以不知道罢了。那都是些传统人物。一般人都能认出来。靠近了细细欣赏,就算是我这个外行人也觉得这些作品每一个细节都如此吸引人。“其实我应该收你为徒的,哈哈。”老人站了起来,自己捶了捶肩膀,“现在大了,都认得出来雕的是什么了吧?”我点了点头。“我是自己找的原料。”老人走到那拍木雕前面,指着一座点了下,“你也许会明白的,木头嘛,肯定长得都不同。所以你根据它们原来的样子做是再好不过的了。”随后他提到了他这几年做起木雕越来越吃力,他也收了个徒弟。他说,现在的年轻人对这些东西似乎不太感冒,找到一个感兴趣的不容易,想找一个有天分的就更难了。“我觉得我算是幸运的了,有个年轻人天赋不错,他跟我学了好几年,再过一段时间他就可以出师了。”老人眯着眼,“只不过他不太在乎这些。也对,那些硬邦邦的木头能有什么特点,不就是人说的?这排木雕,我不是不想卖,我也曾经卖出去不少,但到最后我是没法儿卖。这么大一个,谁想带着走一路?再说这些老玩意儿没什么人喜欢了,再雕刻这些我连饭都吃不上了。”我瞅了瞅那些木雕,有些表面很光滑,像是有人时常拿起来端详。“也就你一个人过了十几年也还喜欢这些东西。”老人笑了,不过并非因为开心。最后我请求老人让我买一座木雕回去,老人应允了,却没有收我的钱。他一言不发地坐回原地,我又看他雕刻了一阵才离开。
    天又下起了蒙蒙细雨,我还是钟意那些玩意儿,它们却不再是它们了。
(指导老师:冯旭)
早茶
高一(40)班 姓名:刘星仪

    在我家乡的这片土地上,许多文化传统交会碰撞,我最爱的莫过于早茶了。
    天还没亮,厨师们就不得清闲了。酒家的厨房中,蒸笼不停地被开开合合,内里的水汽飞快地在空气中聚拢,又瞬间化成虚无。  
    抽风机和火焰窜动的声音呲呲乎乎,又到四周,绕着每个人歌唱。整个城市又在熟悉的声音中苏醒了。不过八九点,茶楼里已坐满了人,点菜的小姐笑如春风,一双眼却不时地溜向别处,如此多的客人,哪一个都是补课怠慢的。笔头在纸上呼啦飞过,一勾一画,一张单又完成了。她脚踩一双高跟鞋,带起一阵风,那张单被她“啪”地一声排在送菜点前的桌子上,她又堆起笑脸去招待下一位客人了。早茶的才是虽然不多,但胜在精致。一笼笼点心呈上来,轻烟就随着盖子的开启欢快地葱茏里跳出,丝丝钻入人的鼻孔,刺激着神经。我尤爱一道蟹黄包,蒸笼中的空气融在包中膨胀,包皮疏松柔软,像少女刚沐浴过后的肌肤,用手指摁下,松开后它又自动弹起。撕开雪白的外皮,更多的烟雾涌出来,刹那的模糊后,便看见金黄的里馅在其中缓缓流动,初晨的阳光透过大片的玻璃窗洒在满桌的美食上,晕出一个个金色的光圈,附在浑浊的蟹黄上,相得益彰。放在口中,  
    表皮的柔软微甜和着里馅的浓厚温热在口中流动,唇齿留香,意犹未尽。早茶中的酒店一片热闹,孩子们无心去听大人们的家常,低着头专心摆弄自己碗里的吃食,偶尔从头发中探出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调皮好奇地四处转动。一桌的妇女们低声谈论着什么,动情处全都掩着嘴笑了起来,细眯起的眼角挤出了一滴晶莹。老人们平静地坐着,没有太多多雨的行为已华语,只是聊聊最平常的家里事,子女孝敬,家庭和睦,对他们来说便是最大的幸福了。而男人们的谈话从不多加顾忌,他们笑谈工作的压力,大声谈论,爽朗大笑。这时的桌上是最纯粹的了,没有烟酒,没有功利,只是一场再平常不过的合家盛宴。
    一场早茶往往要从一大早吃到中午,连带着午餐,这就是湛江人有限的体现,我们热爱舒适的生活,喜欢在忙里偷闲,现收一下生活的乐趣。而湛江人也十分注重家庭观念,不管发生什么事,一家人在一起总是最好的。
(指导老师:徐颖)
古巷余韵
高一39蔡琼圣

    你可曾记得,那条经历了百年沧桑,却仍然安详的古巷,凝刻在斑驳青石板上的古呓源流着数百年风华的画面,満落历史尘烟的阁楼轩榭,似乎被远古拉长,拉长那段岁月在流年中转动,恍惚成久违的湛江古巷传唱。    
    晨曦中,望去,古巷凝结在朦胧中,仿佛哼唱着古典韵律的余音。脚下的青石板路,被岁月洗刷得光滑明亮,脚下发出“踏踏”声,那样祥和而浑厚,如古钟击荡的余音,荡漾在古巷中,让古巷有了另一般生机。随后,又渐渐消失在这片古巷韵律中,天地如寂,恢复了宁静。然而,这份宁静,牵勾着我内心,静得如一潭平静湖面,又如同自己化为一缕轻云,在这古巷中飘散着!一步一步,渐行渐远得迎领到古巷另一世界中去。    
    再一路探寻,隐若中可看到“海派”般的古商埠老宅——它保留着上世纪中西混合风格,走进一扇扇造型不同的门洞,你似乎进入另一老年代:木质雕花的楼梯扶手,略微蒙尘的玻璃,图案奇异的地板....无一不带有岁月沉淀下的典雅。老宅斑驳的墙面在骄阳下的影子显得那样安详,如一位老者在静品这番美,如果你驻足在青石板上凝视这老宅,让自己对这繁华中静谧的另一份认识,从而眺望曾古雅岁月!再跃然于天地间,那一排骑楼住宅,隐匿在浮华后面,安静地看着这座城市的变迁。道路两边矗立的矮的楼,青砖,碧瓦,门前低吼的石狮在这保持着孤傲的姿态,在诉说着历代古巷人们的历艰苦涯。也许,它真的老了,被岁月抹损了最初的模样,留下的,只是一片沧桑!    
    岁月沧桑,古巷在蜕变着。沿着古老的声音,你会惊叹,那古巷也刹那间生动起来,也带动这鳞次栉比的楼层活跃起来,这里人口密杂,住着“七十二家房客”,同出一个街口,却和睦相处,休戚与共,谁家有喜视为己喜,谁家有难当做己难。民风淳朴,民情真挚,这不正是营造这旧情古巷人们那深厚情系吗。时常,你可以看到一幅幅和谐生动的古巷风情画——小巷间,老人摇扇纳凉闲聊,女人搓衣晾裳友谈,男人品茶饮酒谈天,青年打牌下棋看报,商人吆喝买卖,孩童则在狭窄青石板道上嬉戏追逐,愉悦的鸟儿也在轻轻摇动着身姿,沉浸在这温馨的一幕,这一切交融在一起,勾勒着百年馨暖的古巷图,也正谱写着小巷这一代代人情世故,友谊情深,幸福勤劳的时代人!  
     流淌不止的古雅之景,淳朴之情的古巷,就这样沉寂在岁月的年轮中,摇曳着时代的变迁,酝酿着古巷余韵。可我们不曾忘记,曾有一条古巷,孕育着几代人的梦,洋溢着那淳朴之美!
(指导老师:徐颖)
会茶
高一(39)班 肖煜

    茶,中国文化的精魂,它饱含中华古典气息的绮香缭绕鼻尖时,就如声声古筝在撩动我弦。拈起一小撮茶叶,放入水中,浮沉之间暗含着人世间的起起落落。
    氤氲起的迷蒙反而沉静了思绪。哒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渐清晰又渐模糊了
    望穿了,不过是历史的一段残片,却让我沉迷,沉迷于茶马古道上四溢的茶香,更沉迷于茶的神奇——它牵系着各民族,如同血液流淌在每个人身上,涌动了各地城独特的文化,交汇,融合,密不可分,声声不息。
   大漠孤烟,暮日影绰,滚滚热浪慢慢隐于黄沙,黄沙却依旧扑面。茶是否依然纯香?商人能否卒至拉萨?这大自然在考验茶,更是在考研那辛勤行走于古道上的人。那些人知道茶的重要性,于是学习茶的清醇,毅力加上自身磨练的勇气,千百年来以虔诚的姿态,挥洒着汗泪执着地行走于日日夜夜
    由此得以用茶换来龙头琴、哈达流入江南,汉蒙风俗交流不断,各民族和谐发展,功不可没的是茶,而那些行行走者的身影在历史的星河里熠熠生辉。而今古道终是苍凉了,它的阴沉如一双空洞的眼睛,或是在回想着昨日的熙攘或是叹息着而今的灰沉。它向着历史的逆风口呼唤着渐行渐远的铜铃车马,它极力想捕留最后一抹茶蕴茶香,然而终究无力。倘若说茶道,说实在的,我并不了解,问了不少人,也就模凌两可地知道是种烹茶饮茶的艺术,偶尔在电视上看见竟是日本人在讲解本该是本土的东西,中国人却不够日本人传承发扬得好,自然难免羞愧。
    虽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茶文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对于茶的情感消逝殆尽了,茶也就变味了。
    在物欲纵横的时代,发展难道是为了让纯真的茶香消散么?倘若品茗者再也没有了对茶曾经历的朝阳午雨昏雪夜风的敬意,无非“附庸风雅”,也不会再看见藏人接受茶叶时的欣喜,更不会有族人因品出家乡的味道而饱含热泪。
    因为人的情感正淡化,犹如茶也慢慢溃成白开水。
    我们已经消毁了很多美好,我们不能让茶缺失在中华古典文化之中,否则这个缺憾必将是无法弥补的痛
    品茗之时,不妨将身心都投入浓郁的茶香蕴起的烟雾中,静享心湖如茶水被琵琶音波震荡出的一圈圈涟漪。
(指导老师:徐颖)
心中的那抹柔软
高一(39)班 戴雨欣

    夜,降临了,晕黄的月色遍散天际,伴随着偶尔闪动的星光,天空像一块巨大无边,嵌满晶亮宝石的黑色丝绸,这是美丽而又陶醉的乡村夜晚。
    村庄很小,一眼可以望见肥沃的绿油油的稻田,老人们坐在树底下,聊着这几天的开心事,知了在叽叽喳喳吵个不停,阳光透过树叶在老人们的身上留下斑驳。
    成年人在稻田里顶着太阳劳作,不时停下来喝口水喘口气擦擦汗。这是我童年时家乡的记忆,是心中那抹柔软。
    村里最热闹的是“做社”。和其他地区的年例有所不同,做社即是家家户户捐出些米和钱,中午后就会得到香喷喷的米饭和猪肉。“做社”这件事算是村子里的大事。做成的饭即是百家饭。现在才明白,这是沿袭了旧传统,让人联想起“人民公社”,所以叫做社。
    那个年代,吃不饱穿不好,能吃上一顿饱饭只能寄托于这“做社”的日子。
    爸爸说他小时候总在数日子,什么时候到“做社”呀,用眼神盯着日子越来越近,盯着盯着盯没了。村里做“做社”是有讲究的。和每天轮流的“拜公”一样,“员公”也是轮流的。“员公”叫做社头。村内分配土地,按户口分配的。村子有几列,然后一列一列轮流,当然生火需要的原料也是那列人家出的。
    “做社”这天是按照旧历初一规定的,这样下来,一年也有十几次。每当“做社”这天,村里人都早早端着米出门,做社头的一些人已经在洗锅,量米,准备杀猪。到八九点就要拿箩筐去排队占位,当然去的早的放好位置拿回来的就早。早早的来去交钱也会登名字,去的早,拿猪肉的也快。然后接下来一切都明了了,洗米、煮饭、煮猪、切猪肉。一般一点左右就可以看见村民乐呵呵地提着箩筐回去。箩筐里装着香喷喷的圆饭团,那些圆饭团是拿两个碗装米饭合在一起形成的形状。做社地点人群还是很多,大都拿着碟子在等候猪肉。猪肉也和箩筐一样放在长桌上,煮肉的村民会拿切好的猪肉称一下重量,逐个清点,做到公平公正,每一团猪肉都差不多,整齐摆在圆桌上,散发诱人光泽。小时候,我喜欢吃锅剩下的焦糊米饭,也喜欢左手拿着小饭团,右手拿着一块猪肉和小伙伴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不时泡沫满天飞。
    旧传统对农村影响根深蒂固。农村的一些建设比如分土地,都是看这家男丁有多少人才分多少块土地,多少亩田地。每逢诞下男丁,总会摆喜酒,在元宵节时点花灯,族谱上不会留下女丁的名字。在印象中,奶奶总是生病,总拿她的那一套说出来,什么穷人苦难多呀,城里人没病呀。当然村民都很团结勤劳。
    文化影响生活习俗,成年小孩都很勤劳,丰收季节小孩都会收心耐心帮助家人干活。
    文化底蕴让村民们日趋团结,我也很感动。奶奶孤身一人在家,左邻右舍时常会关怀,每当我们回来,她总拿一大堆零食给左邻右舍。
    也许是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思想,关系很融洽,村民之间公平公正。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现在人们生活富足,不重要的“做社”一般不参加,造成食物浪费。最后还是村长出面协调此事。富贵不能忘本,
    现在任然按旧习俗举办“做社”。它已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会继续延续。触碰心中的柔软,我深受感触。
(指导老师:徐颖)
“叹”早茶
高一40班  李歆

    “女儿,快起床,今天我们去喝早茶。”妈妈扯着大嗓门在我耳边喊道。
    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心中睡懒觉的美梦再次破灭,可惜母命难为,只得乖乖地穿好衣服与父母大人一同奔赴茶楼。
    走进茶楼,瞬间被这人山人海的架势给震慑住,深深地体会到湛江人的“吃货”本性。色香味俱全的粤菜早已名扬四海,“早茶”更是粤式饮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在遇见时,通常会问上一句:“你今日叹茶没?”(叹茶:喝早茶),这足以见得广东人对饮茶的偏爱。我与父母四处寻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终于找到了位置。
    在等待水沸的空闲中,我观察着周围的人们,他们中有老年人、中年人、年轻人、小孩子,他们各干着不同的事情,神态各异。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们喝着清淡的粥,个个都精神矍铄,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时不时在谈论着什么,笑容里满是暖暖的幸福,是想起以往的青葱岁月了吗?小孩子们几乎没有几个能乖乖坐在椅子上的,几个小孩聚在一团,欢欢乐乐地在他们的“小天地”嬉戏玩耍。
    “水开了。”爸爸说道,只见他提起水壶,熟稔地把沸水倒入茶叶中,先进行“洗茶”,倒了两次茶水后,第三趟才正式开始喝茶。将茶缓缓注入白瓷杯中,香气袅袅飘散,萦绕在眼前,也萦绕了我的心。
    接下来,点心陆续上来,各种各样,如:金沙包、蒸排骨、金钱肚等等,光是卖相就已经让人食欲大振。
    时间渐渐过去了,我摸了摸鼓鼓的肚子,起身在附近逛了一圈。在走到一个小隔间时,我看到了功夫茶。
    “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沏茶都十分讲究。功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般大,薄胎瓷,隐约能见壶内茶叶,杯子也只有半个兵乓球大。
    广东人向来喜欢饮茶,在家中也时常自己泡功夫茶,还有各式各样的茶具,试想一下,和朋友们在空闲时间喝上一杯清茶,是一件多么享受的事情。广东人饮茶,叹茶,不仅是填饱肚皮,喝几杯茶而已,更多的是亲朋好友坐在一块,聊聊天,叙叙旧,这实际上亦是一种社会交际的方式。叹“早”茶,更加体现了广东人对一天生活的憧憬和美好向往,积极而乐观。带着愉悦走出茶楼,外面阳光正好,温暖了大地万物。
    这次的早茶,让我看到了广东人精神的寄托,感受到了早茶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发现其背后的文化气质和文化魅力。
    “叹早茶,真好!”母亲在一旁说道。我笑着点了点头,看向远处的天空,蓝蓝的、调皮的白云姑娘随风飘荡,无拘无束,一个不小心,闯进了我的心房…
(指导老师:徐颖)
百家饭文化
高一(33)班 洪殷穗

    大人们常说,吃百家饭长大的小孩能快高长大。我在一旁只是听着不说话。我也没经历过那些年代,所以连百家饭是什么也不太清楚。妈妈说,那是属于70,80后的乐趣,而我只能透过冰冷的铁门看着门外钢铁铸造的世界。   
    微风落花,是孩子们的脸。一到开饭时间,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扛着自制的木凳猛地冲出家门,在离家不远的地方站一个好乘凉的树荫下。时常有人没占到好位置,只能在烈日下顶着太阳品尝佳肴。总有那么一两个“不守规矩”的顽童,挑衅般的强坐在别人的“地盘”。这倒是会引发一场“大战”。  
    两人扭着打着,大人们看见也不阻止,反而在一旁加油助威,两人打得不可开交,,打累了两人就倒在一旁开心地笑了。      
    这只是前戏,开饭后才是乐趣所在。各户人家在端着拿手好菜放在孩子们抢占的地方。各种佳肴的香味顿时传遍村落。爱新鲜的孩子总会端着饭碗一路沿着人家走下去,见到邻居的菜肴总会过去讨一口尝尝鲜,一顿饭下来总能尝完全部人家的美食。村子里的人们总说,村里的孩子都是大家养活的    
    每次听到这些乡下孩子的生活,我总会不由的向往,也许是因为不用面对着枯燥乏味的钢筋水泥,也许是因为不用学习繁琐的都市礼仪,更可能是我爱有自由产生的文化气息。    
    我并不反感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但是我害怕心中宁静与理想的消失,自然的农村生活或许更像是《大道之行也》里的桃花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大同世界不一定是要科技发达,但人的心灵要纯真自然,向往自然,这才是自然发展带来的文化。家门不闭,邻里和睦,没有城市的喧哗与钩心斗角。  
   而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快餐文化,低头族的出现,上班族忙碌的赶地铁。总是忽略了天边一抹云所带来的闲适。各种交友软件的出现,似乎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但是纯粹的情感由于通过一块冷冰冰的机器变得不再美好。看似和睦的世界,却在科技的不经意间沦为了机器的傀儡,再也无法纯粹的相信人们的善意,让这个世界充满了谎言与不安。每当打开家门,却隔着一扇厚厚的铁门,困难的辨别着他人的真意,猜忌怀疑,真的成为城市文化的关键词了么?   
    带着眼泪沉入梦乡,看到了许多年后的一天,即使走在路上素不相识的人,也能真诚地问好,像是回到了物质匮乏,而感情真挚的时代一样,人与人的距离慢慢变小······
(指导老师:冯旭)
粤语伴我成长
高一40班 吴霞

  纵使是在这个倡导普通话的大背景下,身为广东人,我也不可避免的伴着粤语成长。
三岁。

   刚能利索地说话刚能满院子跑的年龄,我每天都和爷爷奶奶呆在一起。“小心呒跌伤啊”爷爷奶奶看着我在院子里快速移动的小身影,笑着嘱咐。“食饭就好好食啦”他们和声和气地告诉我餐桌礼仪。我总是乖乖的听他们的话,或许是粤语句末可爱的音节和上扬的语调起了作用。我很喜欢听他们讲广东话,并且也时常模仿着他们的语调:“食饭就呒广话啦”。伴着爷爷奶奶能酿出蜜的笑声,伴着抑扬顿挫的可爱的粤语,我慢慢长大。
九岁。

   小学三年级。那时候功课并不多,因为爸爸妈妈白天要上班,所以我每日的午休时光都与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爷爷话个故仔卑你听啊”每次爷爷说出这句话,都能成功吸引我的注意力。我很喜欢听爷爷用粤语讲过去的故事,喜欢看爷爷投入的因激动而瞪大的眼睛或是因有趣而上扬的嘴角。听了一次又一次,我总也不会厌烦。我也弄不清自己是因为故事刺激而喜欢,还是因为那抑扬顿挫的粤语才喜欢。我总是想,或许有着特别的粤语,这特别的发音,才让这些小故事如此有趣吧!伴着爷爷的小故事,伴着这特别的粤语,我慢慢长大。
十六岁。

   课业逐渐繁重起来。也不是从何时起,我喜欢惯了张口闭口的普通话。我很少再去看爷爷奶奶。难得的一次回去,就能发现他们脸上越陷越深的皱纹以及越来越晃眼的白发。我很习惯用粤语和他们交谈。可是张口却发现,生疏了。很多字音都发不准,并且还丢失了句末俏皮的小尾巴。爷爷奶奶笑我:“睇你咯,阵间啧嘛,广东话都呒识广嗲”他们笑着笑着,皱纹越笑越深,语气中带着无奈还透着些伤感。我逐渐长大,却离一直伴我成长的粤语越来越远了,离儿时依赖的爷爷奶奶越来越远了。   逐渐成长,我接触到更多新奇的事物,冲击着我对亲情,对家乡语言的关注。其实粤语它一直没变啊,它一直带着俏皮的语调,一直浓缩着爷爷奶奶对我的关心以及我对儿时的回忆啊。它是要一直一直伴着我长大的啊,怎么能让它生疏了呢?   这一饱含着历史文化的粤语,这一饱含这无数二十美好回忆的预约,这一可爱的粤语,这一最贴近爷爷奶奶的粤语,这一伴着我一步步走来一点点成长的粤语,我定会让它记录得更多,更关注它,好让它继续伴我走下去。
(指导老师:徐颖)
乡韵
高一39班   黄泽慧
    “锵锵锵~!”妆容精美的花旦轻移莲步缓缓出场,轻抖双袖,在舞台中央立住。
    轻启朱唇,清脆婉转的声音在四周漾开。舞台下站满了观众。青年踮着脚张望,父亲让儿子骑在脖子上以便儿子清楚看戏,老人早早就坐在前排的长凳上,轻轻跟着演员的节奏敲打凳板,周围的小生意格外红火。记忆里就是这熟悉的腔调与情景。
    雷剧,道不尽的浓浓乡韵。雷剧是从雷州半岛民歌雷州歌发展而来。明末清初,雷歌对唱盛行,歌手会聚,即兴而唱,随问随答,比赛歌才,为群众所喜闻乐见。雷剧具有高台、雷讴两大腔系的戏曲声腔,建立起板式变化结合曲牌连缀的唱腔结构,还创造了主奏乐器雷胡。
    雷剧的代表篇有《抒怀腔》《坐门楼》《迎宾》《对枪》……都是在雷州人民传唱了几百年民谣的基础上,结合戏剧规律特点和人文精神所创作。其唱调是在各种剧目角色反复演唱中固定下来的。其优美的声调腔调音调具有无穷的韵味。在表现中将雷州人粗犷豪迈重情义刚强的人文元素表现得淋漓尽致。雷剧用雷州方言表演,以雷胡为主要伴奏。有11种板式80多种腔调,演出人物众多,内容丰富,是广东四大剧种之一,2010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从小就在雷剧的陪伴下长大。村里在传统节日或什么特殊的日子,定会请来剧团前来助兴,雷剧已成为加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桥梁。唱一场戏,让吱吱呀呀的古老韵律带走所有的不快。
    小时候最喜欢看戏,热热闹闹的,可以买些小零食,还可以跟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孩童时期的我总是喜欢披个被子当戏服,学着人家的模样哼着调子,还总是玩得不亦乐乎。我们雷州人就是在这种悠长宏亮的曲调声中长大。雷剧在我们生活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雷剧要不断地创新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焕发生力,融入世界的发展潮流。政府应提高对雷剧的重视,为雷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将文化弘扬到世界去。
    雷剧是广东的特色剧种,仅仅流行于雷州半岛,有完整的音乐体系和鲜明的地方特色。雷剧植根雷州半岛,土生土长,语音通俗易懂,并能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她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雷州人,是文化艺术瑰宝。雷剧像是一块布深深缝了我的生命里,熔入我的血液。
    耳边,那熟悉的悠长乡韵,那乡音是如此美妙动听……
(指导老师:徐颖)
文化与成长
高一(40)班 刘锦城

当我们的胃口被日益精致的食物带坏时,有谁还会记得小时候拿着5毛一根冰棍的喜悦?当我们随着霸道的流行音乐摇摆的时候,是否还能静下心来听听被我们喻为老古董才听的歌剧,交响乐?“你还记得你买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吗?”,”你还记得你看那本书的评价吗?”一大堆问题如同浆糊一样,把脑子内的思维搅成一锅浆糊。
     当我终于放下手机想去拿起一本小说舒缓一下紧张的节奏时,指尖却停留在那一排藏书的书脊上,犹豫不决了了。这一排印象中被我整理的整齐,一尘不染的书本虽然依然还是井井有序,却如同一群老态龙钟的老人,摸上书脊还会在手指上留下一层令人作呕的灰尘,一狠心,我决定把这一批“老古董”全部揪下来,逐本重阅。这批书可算是伴我成长的“老臣”了。如果问我喜欢什么,也许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你:“书。”小时候读书我还是一知半懂,长大后重读是否又会别有一番滋味呢?
      首先还是从最经典的《三国演义》读起吧,小时候觉得刘备和诸葛亮他们是正派,曹操就是个坏人。这本书居然是让坏人的家业取得天下,根本不符合我们一直宣扬的“邪不压正”精神啊!现在回想起来,只觉得当时自己实在阅历太浅,。这个世界本不存在绝对的黑白。反观中国历史,真正邪不压正的时候屈指可数。精忠岳飞,难免死于奸臣秦桧之手:七君子独木难支,终被阉党铲除的一干二净。聪明如诸葛武侯,仍是知天命而逆天行,最终星坠五丈原。绝对的正义,绝对的邪恶,只不过是小说捏造罢了。纵使正难胜邪,历史这条分歧众多的大河还是一如既往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种如同圣经神迹般的大拯救,跟如今的时代太不协调了。”究竟是什么让辛德勒先生决定做出这么一件事?以前我一直觉得他就像我们古代一直宣传的圣人一般。现在我依然不会怀疑他的伟大。但是也不会选择性忽视他的缺点。“辛德勒就是一个酒鬼,骗子,登徒子”,“可是,如果他不是这样的人的话,他也就没有办法从纳粹手里拯救出上千个犹太劳工了。”  
     文化的积淀,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你的见地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得或乐观或黑暗。“十恶不赦”的曹操,其实只是手段不太光彩的枭雄罢了。你的爱与恨,也会随年龄而改变。文化只是一个引路人,他装备你的思想,指引你如何行走。他不会告诉你下一步该去哪,也不会强迫你下一步怎么走。但是没有他,你就会寸步难行,不是吗?    
    我一直想给书本里的一切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是每次翻开这个世界又会有新的发现。所谓文化,想必也是一个千变万化的东西吧?纵使身边的一切日新月异,不变的只有他的内涵。这也正是他魅力所在。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不应拿陈旧,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曾经的一切吧?小时候的英雄其实也会变老,幸福的公主和王子也会因为生活琐事而吵架。并不是你的英雄变了,你的美好童话幻灭了,而是你,变了。   
    “你还记得过去对这些书本的评价吗?”     
    “当然”,我合上书本:“你想听听现在的吗?”
(指导老师:徐颖)
母语——我们的根
高一(39)班   黄芷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身边出现越来越多的“oh my god”“卡哇伊”等词,与此同时孩子口中的“妈妈”也在向“妈咪”过渡,大家所说的话都充满了国际化
    。在一次国内某大学汉语言文字大赛,夺得第一名的是一名留学生。这件事令人惊讶,引人深思。
    复旦的一名教授说:“正如古语所说的,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不少中国学生并不领会母语的优美与魅力,对母语的体现、理解不够,倒是留学生更愿意花时间研究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内涵。”
    与此同时,一位外国老爷爷也在用毕生的精力来研究古汉字的价值与构造。此时我们中国人再干什么呢?报考雅思托福的队伍蜿蜒数十米;与朋友聊天纷纷用英语来表达;说得出来的汉字却写不出来……
    不可否认,在我们中国人之中就有一小部分人,他们恨不得换掉自己的血,恨不得从来不会说汉语,恨不得一长大就会一口纯正的外语,不用像现在费劲的去学。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我们生长在这地方,就应该用自己的力量来保护我们最本质的语言,在本质的基础上去慢慢接受外来的语言。既保住了根,又繁殖了叶;既捍卫了文明,又吸收了外来的精华。
    母语是我们最初的语言,如同母亲的乳汁般滋润心田,哺育灵魂。母语对民族是生存发展之根,对国家是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华历史五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宝藏数不胜数,我们的语言文字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充满无穷无尽的魅力。甲骨文、象形字、形声字……犹如一个个音符,谱写出中华文化的华美乐章。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虽然走出国门必须使用别的语言,但是,在同胞面前,一口纯正流利的汉语不必一口别扭磕绊的外语来得自豪多吗?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当人家用一口纯熟的汉语与你交流时,当人家懂得汉字比你多时,当人家可以很轻松地解释出汉语的意思时,你有什么感受?而你,英文都比不上人家时,还谈什么学英语,谈什么出国
    赶紧回家抱着新华字典“啃”吧!是什么,如质朴的图画,可在出土文物沧桑的版面上;是什么,千百年来在中华大地处处流淌,川流不息……是母语。是母亲而变的呢喃;是战士自强不息的话语;是中华民族视为根的话语。
(指导老师:徐颖)
红土地上的玛瑙石
高一(40)  符嘉琦  

    民以食为天,湛江这座海滨之城,对美食有着独特的钟情。
    俗话说:“无鸡不成宴”,在湛江的饮食文化中,白切鸡无疑是手握着胜利的权杖,这一块块白里透红,香甜细嫩的白切鸡像一块块闪耀着湛江特色的的玛瑙石,装饰着湛江这块富饶的红土地,也是一块巨型磁铁,吸引着世界各国游客的拜访。吵杂的菜市场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走近一看,以嘴,脚,羽毛三体皆黄而著称的三黄鸡正惊恐得看着周围黑压压的人群,不断抖动身上柔软的羽毛,眨着充满灵气的双眼,肥胖矮小的身材配上这通体黄色,显得有几分可爱。
    “哎,让一让。”突然一位过了古稀之年的老人从人墙里突围出来,摖了摖额头前的汗水,气喘吁吁地对那边卖三黄鸡的卖主叫喊:“老板,给我一只最好的三黄鸡!”话音刚落,三黄鸡恐惧地大叫起来,由一双手交接到另一双手,来到了另一个未知的地方。“爷爷,你回来了,我已经把佐料,开水都准备好了。”我兴奋地看着爷爷汗流浃背地把一只三黄鸡取回了家。
    紧接着,割喉,放血,拔毛,清洗,才一会儿功夫,一只晶莹剔透,身上泛着油光的三黄鸡就呈现在我的眼前。接下来,是最关键的部分,浸鸡和煮鸡。湛江的白切鸡为何如此美味,扬名天下,在其中起到重要纽带作用的就是浸鸡和煮鸡的方法。首先,先把整只鸡浸泡在冷水中,然后把冷水烧开,关火,盖上锅盖,过几分钟翻转一次,这样可使做成的白切鸡弹性和口感二者兼备。最后一个步骤是切鸡,这样,做白切鸡的整个流程就结束了。
    我看着这一盆香气四溢的白切鸡,水与油的结合经灯光折射下闪着异样的光芒,一颗颗小水晶趴在白切鸡上,使整间屋子都为此逊色不少。这时,心里挂念的远方亲人投入了我家大门的怀抱,满脸疲惫的他们一看到这一盆白切鸡,立即变得神采奕奕。夹起一块白切鸡,蘸一蘸特制的酱料,微微开启我们的干涸的嘴唇,慢慢地允吸充盈在鸡肉里的汤汁,清甜的汤汁缓缓流进我们的口腔,直达我的胃部,温暖不断蔓延,从口腔到全身,最终汇聚到心房。再轻咬一口鸡肉,肉块像被赋予弹性般在口腔里乱蹦乱蹿,好不容易把它给逮住了,它却送给我们一个惊喜,酱汁的香味在鸡肉里像是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引人无限遐想和回味无穷。再慢慢咀嚼,每咬一口之前内心都无比激动,因为我们无法预知下一个惊喜到底是什么?一整块白切鸡就被我在惊喜和回味之间给享受完毕。看着这一盘诱人的白切鸡,像少女般细嫩圆滑的肌肤,穿上一件薄如蝉翼的黄色纱衣,红润的脸蛋,甜美的笑容,似水般灵动的双眸,都吸引着我们,我们也无法抗拒这些美若天仙的女子的盛情邀请,便投入到她们的热情漩涡中,一块,两块,盆子渐渐见底,可我们还是在谈笑间享受美食,似乎白切鸡是无穷尽的,亲人们的交谈时无休止的。这一块块白切鸡凝聚了湛江人诸多的优良品质。
    走在街上,看着店铺里的厨师聚精会神地摆弄着白切鸡,好像在完善这一件艺术品,摖干汗水,捧着一盆白切鸡,呈到店门前,像怀着一颗热情好客的心欢迎着游客的到来。这一块块白切鸡是湛江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不管工序多么繁杂,只要百姓吃的放心和开心,便是湛江人最大的心愿。不得不说,湛江人的认真执着和独特精湛的技术是使白切鸡享誉世界的直接动力。同样,白切鸡已融入到湛江人民的生活中,体现出湛江人的价值品质和力量,成为湛江的一个独特的标志和象征。
(指导老师:徐颖)
古树情结
高一(40)班 陈诗欣

    今年清明,父亲从老家带回许多照片,其中有一张是海边的一棵古树。他说这是他在海边找到的最后一棵古树,给我留作纪念,再过几年,那边开发成旅游区,就再也看不到了。    
    看着眼前的照片,我热泪盈眶,手也不住地颤抖——这是我的家啊!这是我的根啊!      
    自从进城以后,总是嫌弃乡下的闭塞落后,死活不愿回去,哪怕是清明,也总有借口推脱。只是十几年过去了,我们这些走出山村的晚辈,再也想不起当年家乡海边的古树根部,深埋着我们的记忆,深埋着我们多年的感情。      
    想到这儿,我仿佛看见那海边的古树,寂寞而深情地挺立在那雪白的浪花上,默默地承受一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风霜雨雪,只为等待远游的后辈回来,轻轻说一句:"我回家了。”······      
    如今,再次踏上故土,来到这辽阔的海岸边,寻根问祖,慰藉这站在海边的巨人,诉说着远离故土的悲伤和无尽的思念……    
     那一年——好像是很久远的岁月,久到连我也记不清日子。年迈的爷爷小心翼翼的牵着我,在海边漫步。海边一大片高大挺拔的古树,郁郁葱葱,是一片坚固的长城,捍卫这一方水土,为我们遮风挡雨,似乎不畏凶猛的风暴,海浪的尖刀也撕不破一道口子。爷爷说,在他很小的时候,这些树就是这样子,好多年不变,像是他们的老祖先,看着村里几代人长大,离开,却看不到几个人回来,不,是从来也没人回来……他絮絮地说着,我似懂非懂。我那时并未懂得什么老祖先,只记得那一列列的古树高举双臂,像慈祥的父亲,为儿女洒下一片片绿茵,撑起一方天地。最后,爷爷严肃而认真地说,这是我们的根,人不能忘本。"爷爷,我永远不离开,我在这里,等他们回家。”……      
    我天真的许下人生中的第一个诺言,一个我没有实现的诺言——只是,当时在我的意识里,有这些树的地方,就是家了。    
     抚上那粗壮的树干,似是触摸到历史的痕迹。他一如既往,站在辽阔的海岸线上,凝视远方水天交接的地方,等待一个殷切的回归——他的孩子乘着巨大的客轮走了,一路上没有回头。他是一位贤士,在广袤的苍穹下以难以言喻的神韵,向我们昭示一部无字的历史和在这海边成长起来的文化。      
    他在呐喊,他在悲伤的嚎叫,是在呼唤远方的乡亲?抑或是为了即将消失的文化而悲痛?      
    我的眼泪滴落在这从土里突出的树根——这是我们的根啊!      
    海浪拍打着礁石,却冲不跨这精壮的身躯,他是海边的灯塔,是海边耀眼夺目的标志。      
    也许外人永远也不知道,那古树凝聚了多少历史,聚合了多少岁月,陪伴了多少子孙。但无论历史如何变迁,他依旧深情,深情地守护着海边的小村,深情地滋养着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如果哪一天,游子乘着客轮从地平线上驶来,看见那一抹重重的浓绿,那就是家了。      
    “让我们回家吧……”  我轻轻的笑了,泪水淹没在雪白的浪花里,消失了。
(指导老师:徐颖)
万物的海
高一31班  许雨桐      

    似一双柔软手臂环抱着的大海,为它的朋友们收藏了笑脸和泪水,为天地沉淀了朝露夕阳的精华,为万物创造了幸福满足的源泉,于每一个鲜活闪亮的生命。而海的朋友,便是这些生命。但每个生命面向的,不全然是同一片海。
    妙的是,万物再隐匿踪迹都躲不过海的拥抱,这是海禅意一般温柔的魔力,海悄悄地为每一个生命都编织了一场梦,这是一场专属他们与大海交心的梦。
    在这安静的梦里,大海暴露出它的全部神秘, 只为它的朋友抚慰大气。我也是与这浩瀚大海的沟通者之一。面对一片辽阔的海,温柔的波澜似乎是原谅我尚未认得她的名字——这并不重要。但我却执着地将她写进了一篇带有“文化”标识的文章里——并不是由于我的执拗,而是“确有此事”。在我眼中,她,是永恒苏醒的海。跨过春这带有丝丝倦意的季节,海又积蓄了些唤人清醒的力量。早晨人们微眯着眼经过时,“呼——”掺着夜晚凉意的露珠儿吹向他们,打个寒颤,怎能不清醒?夏的海也因火辣的骄阳而更充沛。  
    看!人们在水中嬉戏时拍起的小浪,同沙滩上忙着“奔跑”的小蟹一道,“哗啦啦”在舞蹈呢!而忧伤烦心的秋,海会显神气,尽力扬起波浪,唬走心中的恼怒,舞出观众们嘴角的上扬;同时,海也会慢慢地吐气,让人们头发与叶子一并摆动,不知不觉地将人拉进海诗意般的世界。耐不住孤独的冬,海会顽皮地与东风抗争。幸好这是不至于让大海结成冰的温度。她从不因寒冷而胆怯,看似平静的她会在每一处有心跳的地方苏醒,探索自以为了不起的秘密。冬天悄无声息地将万物擦得雪亮,让海在温暖的太阳之下散发粼粼波光,独自在万物中畅快跳跃,吸引了朋友们的视线,禁不住留恋。
    大海的永恒苏醒,和着叮咚跳跃的水珠,活生生地鸣奏出中国文明的传承不息,暗含了似中华儿女般永不停歇的坚定脚步。这也是为何大家见了海便会精神重振的原因吧!而大海之所以永恒,岂不是由小水珠们存在又消逝,新旧成员交替着牵手而构成的团结而永恒的海又如此顽皮地蕴含了文明中团结的美德。她也如此深情款款的。你大可不必像说给一个垃圾箱似的肆意发怒,因为海呀,不似冷漠的汪洋,她有一颗善良的灵魂。
    不,应该说她被万物赐予了无限多个灵魂。
    在我与海的梦里,我就自豪地拥有着一颗海的魂。她在黎明把我唤醒,为我小心翼翼地托起光芒万丈的太阳;在午间为我驱热,保护我正编织的美好的梦不被打扰;在黄昏催我回家,拼命举着落日叫它再为我照亮一段回家的路。她有一双柔情温和的眼,与她对视能教我平静浮躁的心。她有一张饱含关怀的嘴,向她呼喊能按捺我雀跃的心。她有一弯柔而刚毅的臂膀,对她倾诉能给予我力量与坚强,赐予我安全感。她舞动浪花,为朋友喝彩;吹起来风,为朋友疗伤;托起明月,伴朋友恬然入睡。只要她浅浅的一声呼唤,我便要回过头来重新陶醉在她那双柔软手臂的怀抱。大海的深情款款,随着缕缕和清的海风,悄然地拓宽了朋友们的心胸,让更多人和事都变得无关紧要,呈现美好的自己便成了最重要的事。
    中国古老文明不正是“发展自己、宽厚待人”的体现吗?中华儿女们在完善自己的同时,也爱戴他人,从此建成和谐的大家庭。面对外敌面不改色,心中早有准备,同时还表面正常运作着增强国力,这不是中国文明赠予的力量吗?
    如此伟大的大海是属于万物的呀!她托起海鸥学会展翅,她滋润每个心灵让之懂得宽容,她吸纳一切教其学会感恩。她不只是我的海,她是万物的海。为何鸟儿树儿在海的怀抱里如此欢快自然?为何人们在海的视线里轻松愉快?大海神奇如禅意的魔力使然。这便是我对大海这种中国文化的理解了。如海一般淡然宁静,神秘深远的心态。
    万物若都“染上”海的气息,则平和,幸福、团结、和谐。
(指导老师  周园)
愿长风盈袖
高一(27)班  童艺杭

    明月何时照归期?人间丹霞华彩衣。                                ——题记
    终于挥去了满清王朝遗留在神州大地上的阴霾,华夏衣冠终于又正其名,称做“汉服”。
    衣冠归来,也带回了遗落于点点星星河中的文明古星。中华上下五千年。从遥远的“华夏”族始,至朱家王朝,洋洋洒洒几千年,处处都可见它的身影。褒衣大袖,衣带飘飘;玄黑中赤,无扣结缨。它舞动在中华五千年的岁月里,它舞动在每个汉人的灵魂深处。就算当年清军入关,清政府严令全国百姓,只许穿少数民蔟中盛行的“短袍马褂”
    但盛行千年的衣冠之风又岂是说改就改的?窄袖的短袍被潜移默化地变宽变大,虽然不复当年的广袖迎风,却也不失一股华夏正气。与其说是满清人妄图通过一个走向衰败的控制汉人的文化命脉,倒不如说是泱泱大汉在用自己的方式改变着少数民族的风气。
    百年清朝,对于已徜徉在历史长河无数载的中华来说,不过弹指一挥间。清朝既灭,早已等得不耐烦的汉人们便开始马不停蹄地寻找着汉服存在的种种痕迹。汉服断代,不过是史书是一个武断的评定。衣冠礼灭否?不灭。汉服,乃是汉人的根,及是华夏经久不衰的图腾。
    虽然文化的大潮流早已冲得那翩跹的衣裳不知飘落到了何处,但数不清的华夏儿女们依然在梦里追寻着那皓白的广袖飘飘。只可惜,伴随着一声又一声的炮响,在一场又一场不问青红皂就冠之以“除旧迎新”之名的变革中,那曾经是炎黄子孙共同标志的衣裳,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竟湮没于滚滚红尘。那月下独舞时华美时,华美的霓裳羽衣,仿若滴仙般的倩影销魂,却只能在梦里回光溯影,含泪之思了。“人”与“衣”字结合,便成了千寻百转的“依”
    然而时至今日,人依旧在,却失了礼仪之美。当年的“衣冠之国”,却弄丢了独属于自己的一身衣裳。说来也可笑,两千年前,在那把酒放歌的大唐,这沉淀了多少文化精髓的汉服,曾被穿在多少东渡的文武百官身上。上好的玉佩在层层叠叠的长衫间清脆作响,不知羡煞了多少“异邦”。
    可如今,穿一袭不染纤尘的素衣走上大街,却被路人们指为“效仿扶桑”?我多想重回那鲜衣怒马的汉唐,当时的人们,不必拘泥于所谓的文化革新,可以尽情地与影结友,与月为位,摆一壶温酒,拔剑而高歌。飘飘衣袂翻飞如羽翼,仿若下一刻便要羽化而登仙。模糊的容颜似乎已经建设在时光的流水中。华夏民族在时光的锋刃下,在战火的洗礼后,在一次又一次或成功或失败的变革中,遥遥走来。我始终相信,衣冠于华夏,从未是件说弃就弃的小事。
    我始终相信,汉服被历史的车轮轰轰地碾过了,却从未被历史的驱车者所抛弃。总有一日,那位勇往直前的车夫会回头看看,若有所思,终究会走下车去,在滚滚黄沙中拾起一朵绽放在衣裙间的花。
    翻飞的衣袂,迎风的大袖。华美的冕服在阳光的点缀下,万紫千红都仿若成了背景,就连那金瓦飞檐,雕栏玉砌,亦或是如秋水的梨会,玲珑精致的茶盏,都已在这无上的工艺品前黯然失色
    愿我能看见汉服重归风尚,风尚不止。我愿汉服能与东方巨龙一起,与日月同光。
(指导老师  孔菁菁)
铭记文化                   
高一(38)班 符小凤 
     世人生活在如此物欲横流的时代,逐渐变得浮躁,浅薄,庸俗。
    这样一种怪像充斥社会。现在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而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而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知道“景岗山”的人越来越多,而知道“井冈山”的人越来越少......人们似乎面对流行的,时尚的便趋之若鹜,而对民族文化却越日渐淡忘。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等于背叛。”那么,忘记民族文化,忘记一个名族的精神,这难道不更是背叛吗?的确,追求时尚本没有什么不妥,这毕竟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然而,先人们所创造的的文化,是万不可忘记的。一个遗忘自己文化的民族就如同失去了源头的溪流,如同没有了根本的树木,这样的民族是非常可悲的。    
    就在我们忘却鲁迅时,德国人却在反思:为什么我们没有“鲁迅”?就在我们只隐约记得春秋时有位叫孙武的人时,美国西点军校却早把《孙子兵法》定位必修课之一,西方的商家也纷纷用《孙子兵法》来指点迷津;就在我们嘲笑别人学习雷锋时,雷锋却成了西点军人学习的榜样;也就在我们对外来文化津津乐道之时,西方学者却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个令我们震惊的命题——二十一世纪必将是儒学的世纪。
    看来,的确到了我们该反思民族文化的时候了。我们中华民族,有博大精深的文化。从延续至今的汉字到世代相传流传的故事,从先秦民歌唱的《诗经》到近代化革命者谱写的篇章,从太阴历的定制到“神九”遨游太空。无所不反映出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无不反映出中华文化丰厚的底蕴。既然我们知道“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却为何要用“1314520”来表达感情?我们自古至今就写着方块字,却为何要在文章中频频写出那与方块字极不协调的英文字母呢?身在文化碰撞与交流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明白,铭记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不忘过去,引领未来。因为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其历史和文化是其他一切民族所无法比拟的。千百年来,中华大地上不知汇聚了多少文化名人,如孔子、屈原、杜甫、苏轼、陆游、宋濂、曹雪芹......数不胜数,而他们留给我们的,便是中华民族文化在漫漫长路上创造的一部辉煌文化史,我们应该庆幸,先人们为我们留下这样一笔宝贵的财富。
    人类自从有了文化便拥有了灵魂。铭记文化,让我们点亮思想;铭记中华,让她辉映历史的长河;铭记中华文化,让她也似太阳般发出耀眼的光芒,去照亮人类灵魂的夜空!
(指导老师  尤立家)
高一28班 张展晴  

    近几年,手机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普及。而各大社交平台的手机客户端也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起来。其中,腾讯QQ、新浪微博、微信可谓“三足鼎立”,平分秋色。这三大平台能受到广大使用者的青睐,必然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然而,使用过这三个应用的人都不难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功能——赞。
   所谓“赞”,是指对他人发表的内容表示认同的态度。比如,在腾讯QQ的动态功能里,使用者可以给好友发表的内容点赞。有时候是一条新闻,有时候是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有时候是一些美丽的风景,不过大多时候人们发表的是一种心情。    
    是什么样的心情会引起人们的认同和共鸣呢?对于学生而言,能引起他们共鸣的可能是一些对学校生活的抱怨,可能是考试来临前的焦躁,可能是对未来的迷茫,对自己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的失望、丧气。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赞所表示的还仅仅是赞同的意思吗?有人点赞,就会有人被点赞。随着点赞功能的流行,一种奇怪的现象开始慢慢成型。那就是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对“赞”无比执着的用户。他们非常想要成为被点赞的人,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所发表的内容必须够“新鲜”,够独特,才能吸引眼球。在这其中的一小部分人,当他们发现无法从现有信息提取更吸引人的字眼,就动起了添油加醋的歪脑筋。而后果可想而知。也许他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但是他们散播的虚假信息,扰乱了网络环境,更欺瞒了那些相信他们的人。可是,也有那么一些人认认真真地斟酌每一个字,反复思量,最后郑重地按下发表,开始静静地等待。他们在等的或许就是那么一个赞,哪怕一个。他们之中的有些人,也许是想要从认同中找到自信;他们之中的有些人,也许是想在鼓励下做出决定;他们之中的有些人,也许只是想找一个知音,能明白被精心藏在字里行间的秘密。面对这样的他们,一个“赞”的意义有多大?生活是多变的,人的心情也是多变的。人们常常需要宣泄的途径,而社交平台给我们提供的这样的机会。我们也常常会对某一件事情感到难以启齿,但换做文字表达却很舒畅。所以有了这个机会,人们就不再吝啬于表达。我们有时会感到压抑,需要有人听我们诉说;我们也会有快乐,想要跟别人分享;我们也会低迷,渴望一点点安慰;我们也会犹豫,期盼一点点鼓励……为别人点赞的人们,有没有想过,为别人点的一个赞,会给他带来怎样的改变?
    有没有感受过,一段被自己精心撰写的文字得到认可,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改变?就好像坐在台下的观众,给台上不知所措的他,微笑着竖起了大拇指,他是不是就会有勇气迈出第一步?看到这里,不管你有没有点过赞或者被点赞,你有没有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力量?总有人说网络使人与人之间越走越远,总有人说点赞是无聊者发明无聊者附庸,总有人说要回归现实生活。这并没有错。只是在某些时候,长篇大论的说教,千篇一率的劝慰,抵不过一个“赞”而已。
    我想,这也是中华文化赋予的精髓所在吧。赞,远远不止是赞而已。
(指导老师 袁燕 )
墨香
高一(28)班      李秋华

     阳光散开氤氲的光泽,丝丝微风轻拂浅绿的窗帘,一股墨香味儿正缓缓弥漫开来.....
    .循着味儿推门入房,映入瞳孔的即是一副对联,其上的“读书破万卷,落笔超群英”几个毛笔字笔酣墨饱,字体笔走龙蛇,让人只看一眼便过目不忘。这是父亲为了让我们勤奋学习而特意写的,其寓意是要我们刻苦读书,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才能。平日里在书房里埋头苦读时,抬头看一眼这句励志铭,顿时就会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墨香味儿渐渐浓郁,转身,一个高大的背影就挡住了视线,是哥哥。我悄悄溜到他身后,探出一个小脑袋,往前方看去。书桌上笔墨纸砚一件不落,一张宣纸平躺桌上,砚台座于右上角,墨条斜靠在砚台上,边缘是几点不小心溅落的墨汁,哥哥手握小笔狼毫,晕墨流畅,毛笔在宣纸上一点,而后轻提,再勾回,收笔,一个“心”字已跃然纸上。哥哥把笔放好,这才回头对我笑了笑。
    我欢天喜地的拿起刚写好的“心”字,左看右看,字力透纸背。因为刚写完,墨汁还未干,散发出一种浅浅的墨香。我从小就常接触笔墨纸砚,每每父亲在练毛笔字,我都会在旁边静静地看,久而久之也就耳濡目染,为此痴迷,喜欢上了那墨色的字体,喜欢上了那淡淡的墨香,喜欢上了毛笔书法。
    每年除夕,家中的春联都由父亲亲手执笔,用毛笔写上吉祥如意的对联,贴在门口两侧,与其他印刷的对联相之比较,都显得格外有中国的传统文化韵味。于是每年除夕,我都要早起,吃过早饭就立即跑进书房,拉开抽屉,取出里面的盒子,那是个很精致的木质盒子,上面雕刻着龙凤图案,打开,里面即文房四宝。在书桌上依次摆好,用清水简单冲洗一遍,再用抹布拭干水珠,方可使用。我负责磨墨,握着墨条,再事先盛有少许清水的砚台里来回磨,墨条与砚台摩擦的“唦唦”声在砚台中回荡,清水逐渐晕染上墨色,变为墨汁,与此同时,墨香味亦缓缓漫散开来,在空气中萦绕。闻着这淡淡的墨香,总有一种回到了古代“笔架砚池辞海,诗花墨雨书林”的境界的感觉,让人不由心安。
    古时候,书生写字都是用毛笔,在书香门第,文房四宝更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读书人坐在书桌前,拿起毛笔,蘸墨,对着书,抄抄写写就是一天。晋代书圣王羲之,每日苦练书法,连用来洗毛笔的池子的水都变黑了,后来才有了入木三分,《兰亭集序》也为世人所称赞。
    毛笔书法其实就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它是多年以来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精粹!我喜欢毛笔书法,因为它独特的文化气质和文化魅力,也因为它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价值。所以 ,从今以后,我会更加喜欢它,保护它,让毛笔书法在中国文化史上永远流传下去
    墨香味儿在风中飘荡开来,从古至今,一直,一直飘荡下去......
(指导老师 袁燕 )

                                                                              
传承
高一(28)班  陈开云

        你传给我,我传给他,这叫传承;上一代传给这一代,这一代传给下一代,这叫传承;那边即将逝去,这边渐渐崛起,这叫传承。
    小时候,姑丈的家是我很喜欢去的地方,虽然他远在赤坎,但是只要我去到那里,就会有种恋恋不舍的感觉,因为那里有满屋的墨香。
    姑丈虽然是几十岁的人了,但是却有着一颗热爱书法的内心。整间房子,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样样齐全,白纸黑字,挂在墙上。
    姑丈写字的时候,砚盘里已是满满的浓墨。只见他把纸一摊,右手握起早已挂在笔架上等候许久的毛笔,蘸一蘸墨后,准备开始了。两腿叉开站好,背稍弯,眼睛聚精会神地看着宣纸,那一种“神”的气质就慢慢呈现出来。笔在手腕的带动下开始在纸上灵动地跳着,一个个铿锵有力的字体就跃然纸上了。
    这是我可望而不可及的啊! 站在一旁的我除了目瞪口呆,心里也有了一种别样的情愫。或许这是中国书法艺术给予我的刺激,又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对我的熏陶。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升到初中了,小时的一些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了,但对高佬的认识又让我重新回想起了姑丈的那一幕幕习字的画面。
    老高是我初中认识的第一批同学中的一个,他高大而瘦小的身材让我迅速认识了他。戴着一副极其寻常的眼镜,却又显露出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于是乎,我把他列入了尖子生的行列。在一次班会课上,我又重新认识了他。犹记得,讲台上笔、墨、纸、砚样样俱全,砚盘里已然磨好的满满的浓墨,他,把宣纸往讲台上一摊,好家伙,右手握起那早已躺在旁边许久的毛笔,轻轻地蘸一蘸墨后,准备开始挥洒技艺了。两腿叉开站立,单手反扣后背,腰微弯,双眼全神贯注地盯着宣纸,一种心无旁骛的气质氤氲开来。笔开始在他手腕的带动下飞舞,一个个饱满而洒脱的字体在纸上飞扬。
    除了叹为观止,望而生畏外,我不能说些什么了。这位一米八几的高大形象深深的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台下的同学瞠目结舌,几乎每个同学的双眼都充满了羡慕与崇拜。墨香仿佛顷刻之间弥漫着整间教室,同学们陶醉于这恍如仙境一般的氛围中。这时,我的心里也传来了一阵墨香,是童年无知时的墨香,是姑丈字体中所散发出来的墨香,是过去与现在相连的墨香……
    在现实的生活中,各种印刷、复制渐渐取代了手写,就连古代流传下来的对联都可以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了。再往学校看去,学生们的书法课少之又少,各种千奇百怪的字体争先涌出,只为了那一场场令人跌入深渊的考试。在那样急促的时间里,有谁会去一笔一划写好一种字体呢?又有谁会去研究某个字的形态结构呢?几乎没有!看到已经工作了一辈子的老人们还在坚持着深究中国书法艺术,看到还在上学的青年人狂热地喜爱中国书法,其实,这就是传承!在中国,像这样老一辈与年轻一辈仍在继续书写中华五千年的乐章的还有多少人呢?这是个让人心酸而又值得去深思的问题。
(指导老师 袁燕 )
村神
高一(28)班  吴泽怡  

     大概是在建村的时候,村里人就在村民每天必经之路上,建了一座两米左右高的圆台柱状体,上窄下宽,在上面置了一座石狗雕像。
    那是村子的守村神,保佑村子平安的……正值春季,细雨绵绵,纵是有繁花映衬着,也敌不过那空气中的微凉。
    “嚓——嚓——”是脚步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婆婆从林子中走了出来,背有点点弯,一头刚过腮的短发,黑发中掺了几缕白,应该是刚刚步入老年吧!老人慢慢地走着,手里提着个竹编的篮子。篮子好像挺重的,走起路来可以听见篮子中瓷杯子碰撞的轻快声音。老人小心地向前走,小心避开路上绊脚的石子。才走了几步,林子中又窜出了个六七岁的小女孩,那便是我。
    我“踏踏”几步跟上外婆,笑着对外婆说:“外婆,我也想去拜神!我也帮你提东西吧!好重的样子!”外婆笑着说好,把篮子中4个较轻的瓷杯子交给我,然后领着我向前走去.....
    .到处都是可爱的野花,我东张西望,好奇得很!走走停停,是不是要加快步子跟上外婆。最后,外婆在一片空地上停住了。我也停住,看到了高处的一座石雕。我好奇地打量后问外婆那是只猴子吗?外婆摇头答道:“是狗来的,石狗,是村子里的守护神,保村子平安的。也有很久的年头了!”我似懂非懂,仍然望着石像。看着看着也觉得是狗了,因为石像姿势是像狗一样蹲坐着的。石狗的身体颜色是灰黑色的,双眼是望着村子的下村,那是一大片的田地。村民们正干着农活,挥洒着汗水。石狗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了牙齿,好像是在笑着欢迎人们的到来一样.....
    .外婆让我把瓷杯子一字排开在供奉石狗的石台上,倒上酒。外婆则点燃红烛和香,再把煮好的鸡,米饭摆在桌上。外婆又在地上铺了张纸,然后便跪了下来,双手合掌后又低身扣了个头,然后看着石狗像,嘴了喃喃道:“家中二儿子和三个女儿都在外做生意,保佑他们万事顺利;家里的孙子孙女学习进步,身体健康......”我好奇,也学着外婆给石狗像扣头。然而却在此时,我听到了外婆的一声叹息:“家中大儿,前几年生意失败,受了刺激如今不知所踪,请保佑他平安回家......”然后我听见外婆又深深扣了个头。拜完后是放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满天飞舞的红纸片,撒在草丛上,石台上,给原本冷清的环境添了点暖意......
    收拾好东西,我随着外婆离开了,留下石狗仍在驻立远望......又过了几年,我上初中了。那天放学回家,母亲兴奋地对我说:“你大舅舅回来了!”我疑惑,“大舅舅不是死了吗?”母亲拍拍我的头,“谁说死了,只是不知道去哪了,又不和家里联系嘛!”  
    我很高兴,听说外婆高兴都哭了。
    那一次回村,我又跟外婆去拜神了。
    外婆的背已经弯了,头发已经全部斑白,但却挂着笑容。
    我静静地看着石狗像,已经没有当初的那般新,而是布满了小凹点,那是岁月的洗礼。但石狗像仍默默驻立着,嘴角上翘,守护着村子......
    石狗,驻立于人们出行之处,意喻平安,那是石狗的意义,历经时间磨砺却不曾改变。有人说拜石狗像的行为是封建的。但我始终坚信,那是一种精神的寄托,美好的向往。
    石狗,是村子里的守护神,守护着每个人的愿望......
(指导老师 袁燕 )
是文化还是娱乐
高一36班 符璧玉 

    我是看着那些各种各样的综艺节目长大的,从曝光名人的隐私,到各类歌唱比赛,再到现如今的《中国好诗词》,《汉字英雄》……
    还记得超男超女的狂潮被掀起,每一个人都在谈论那些精彩的赛事。那时的我也在狂热地追着这个节目,看着舞台上的他们,平凡的人也能谱写出璀璨的未来,我傻傻地梦想着未来能成为明星。
    渐渐长大了,才发现这根本就是一个妄想,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名人的,有名之人有哪个是没有特别之处的呢?那几年,文化节目的收视率比娱乐节目的低很多很多,为什么呢?
    第一点,是娱乐节目更加吸引人们的关注。不可否认,人都是喜欢猎奇,喜欢轻松的,娱乐节目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而文化节目通常是枯燥无味的,尽管里面包含了许多有用的知识,却因为他们对人们没有吸引力,以至于收视率极低。
    第二点,文化节目曲高和寡,总是把自己摆在道德高点上,对人们说教,自以为高雅。而娱乐节目通俗易懂,与观众们平起平坐,嬉笑怒骂,笑看人生百态。正由于人们对于同等地位上的人或物有着一种莫名的好感,而对于那些高高在上,对我们不屑一顾的人或物感到疏离。于是人们便总是更喜欢那些令人感到亲近的娱乐节目,而非摆着些诸多大道理的文化节目。如今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节目与娱乐节目的结合体——《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这类节目把娱乐节目的轻松和文化节目的文化内涵融合在一起,收到了人们的热烈好评。
    为何?仔细一想,每个人都会喜欢轻松的事物,也会想要了解一些知识。这一类的节目正是看透了人们的这一心理,把娱乐和学习结合在一起,雅俗共赏。高雅之人在充实自己的同时,也可以微微的放松一下心情,而我等凡夫俗子,在轻松之余也可以学到不少知识。这类节目聪明之处正在于他能把雅俗这二者结合在一起,面向全体开放。仅仅是娱乐,则未免有些玩物丧志的嫌疑,更何况娱乐不能带给国家前进的动力,而仅有文化的节目令人们提不起观看的兴趣,达不到提高文化素质的目的。
    二者结合给人们带来一种新的冲击,让人们明白文化不是枯燥无聊的,还可以生动形象,趣味十足。我认为娱乐和文化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辅相成,互相提高的。例如,娱乐节目要出彩,就不能缺少文化内涵。否则,就算大受欢迎,也登不上大雅之堂。而文化要不断传承,同样少不了娱乐的扶持,不然就会事倍功
(指导老师 王妙 )

    
一盏长明灯
高一(32)班 张羽

   传说古代王侯将相的坟墓里都会有一盏长明灯照亮墓室,守护千年,自古不灭。而在现实中生活的我在生命中也有一盏长明灯。它为我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指明前行的方向,引导我实现我的种种梦想,带我领略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的思想意境,传承给我两千多年前的思想文化,感受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令我震撼于孔孟的“仁”政思想,它就是中华民族的国学巨作——《论语》。
    记得从初一我便接触到了它,依稀的记忆里它就是语文课本上册的第10课,当时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我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些看起来颇为深奥的语句,一字一词朴实无华的对话似人在对弈却充满了指引人生道路的哲理,成就伟人的道路仿佛就在这语句之下。
    初学《论语》的我并读不懂它的内涵,直至现在我才渐渐开始领悟这些语句蕴含其中的儒学道理,犹如一座未曾开启过的宝库,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人类哲学的璀璨篇章。它教会了我许多道理,为人处事的将心比心,学习态度的勤学好问,品德修养的百折不挠。
    《论语》伴随着我的成长,为我做指引道理的长明灯,避免我误入歧途,锻炼我的心性。每当我遇到自己不想做或做不到的事情,想将之推给别人去完成时,我总会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便会打消这个念头,自己尽力去做本应做的事情,哪怕完成得不尽人意,这不正是吗?自己完成不了的事,强加于别人,别人肯定也不乐意去完成,这样推脱到别人身上还不如自己尽心去完成得效果好,更可以在其中收获到处事的经验,完善自我的学识。每当别人问我问题时,遇到我不懂的或了解甚少的,为了好面子我总想着随便讲敷衍别人,但是心中的一句话点醒了我:“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啊,不懂的只是便要虚心向别人请教,不能不懂装懂,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充分地学到知识的精髓,聪明的人不仅仅是靠自己的天赋,辅之以用心向学,谦虚求学方可成才。
    每当我遇到挫折时,心中总会有些许的恐惧,想着放弃罢了。此时此刻,心里又总会闪现出这么一句话:“岁寒,然后知松柏而后凋也。”是啊,也只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磨练,才能如同松柏这样从容面对风雪的肆虐,成为森林里冬日傲视一切的“标枪”。人也一样,百折不挠方可成就一番伟业,遇到挫折时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并不可怕,只要心志坚定,挫折便是一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罢了。
    《论语》就是我生命中的一盏长明灯,照亮我的人生,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它是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不朽的篇章。读着它让我感慨于中国文化的魅力。为人处事既要利于己,也要利于人;学者谦虚为重,荣誉为轻;百折不挠乃松柏本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便是我学而思的指导思想,沉浸在学而思相结合的世界里。
    《论语》是我成长道路上的长明灯,始终伴随在我左右,是我的知心朋友,更是我终生的导师。
(指导老师:鲁和英)

      
乐音袅袅
高一(32)班  倪旎

     走进我的房间,你便会看见那架闪耀着种神秘金属光芒的钢琴。今天,我再次坐在它的面前,一如往常,我小心翼翼地用指尖敲击着那些漂亮的黑白琴键,我弹得还不熟练。那一个个、一排排悦耳动听的音符,似在诉说,在你耳旁轻声细语;又似在抱怨,在你手边失声痛哭……一声声、一句句唤起了那些激荡人心的过往。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这首贝多芬的《欢乐颂》是我会弹的第一首曲子,从那以后,我每天都会弹上它几个来回。这首曲子并不复杂,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旋律却充满能量,并具有浓厚庄严的宗教色彩,气势辉煌,它歌颂了耶稣基督的种种善举,宣扬了坚决捍卫宗教和国家的精神。它所表达的思想一直延续并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没准你的床头会放上一本《圣经》,每到夜晚便会读上几页,枕着这些文字入睡,梦中的你正和耶稣交谈着;也或许当你的国家和家庭受到威胁时,你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拼了命也要捍卫它。其实很多我们不经意的行为都是受到了这些宗教文化的影响与熏陶,正是它赋予了我们坚定的人格魅力。
    直到今天,我依然不厌其烦地弹奏它,每每此时,我便会感受到无穷无尽的力量。
    外国音乐气势辉煌震撼人心,更有中国民乐悠扬婉转令我动容。多年以前,傣族人民为宣传“婚姻法”而创作了《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曲子。当乐曲清幽飘起,我想象着把自己带到了瑞丽江边翠绿欲滴的凤尾竹林,穿起心仪已久的简裙,在碧波盈盈的丽江边漫步起舞,等待心上人的到来……它不仅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傣族景色优美的画面,更是在诉说着民族之间的平等与团结。
    如今,我们与少数民族的矛盾依然存在,前段时间,几位在内陆做生意的新疆人当街砍伤、砍死数十名群众的事件曾经轰动一时,而追根究底,这场血案的原因只不过是两者间发生了一些口角。类似的事情每年都在上演,包括昆明的重大恐怖袭击……噢,我想,我不忍心说下去了。为何人们如此愚笨?我们有着同一位祖先,我们拥有相同的肤色面孔,我们流着一样炽热的血液……又为何要相互排挤与伤害。这首曲子正以它独特的方式告诉人们:够了,停下!放下你的偏见吧,试着去认识一位民族朋友,微笑着与他交谈,或是邀请他来家中坐客……我们应平等相处、团结互助。有这样一句话:“民族团结,则国家繁荣;民族分裂,则国家毁灭”。说起交朋友,我想起了前不久和我的朋友们完成的那首《友谊地久天长》。这也是我弹了许多年的曲子,歌曲的寓意已尽在标题间了
   朋友,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交友也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文化。在人际交往中,掌握一套与人交流的技巧,往往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它也常常回报给我们一份来之不易的友情!正是《友谊地久天长》,让我体会到了友谊所带给我的快乐与喜悦,懂得了朋友的难得可贵,学会了珍惜身边每一个人。回忆起这一首首曲子,我淡淡地笑了。
    我用音乐演绎不同的文化,诉说着内心情感:充满宗教色彩的《欢乐颂》、满载民族情怀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最后,是象征纯洁友谊的《友谊地久天长》,我想,我与音乐的故事并非仅此,我会将音乐文化长久地传承下去,因为它们是如此的激荡人心,令我着迷。这一首首曲子就像一杯浓郁可口的咖啡,喝下去香甜迷人,让人充满能量,而探索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的过程就像一杯芬香四溢的茶,有时有点苦,那种难过缭绕心间迟迟不肯散去,但最后心定会品尝到它带来的甜蜜,苦尽甘来。咖啡与茶,将伴我一生,是它们,将我追寻文化的道路点缀得芬香弥漫。
    思绪一下又回到眼前的钢琴,我将身子坐直,腿放正,一阵琴声又悠扬响彻房间……
   (指导老师:鲁和英)  
雷剧,湛江人的幸福
高一32  胡冬琪

    地屏住呼吸,我就这样慢慢地,走进雷剧的世界。从没想过,雷剧是那么精彩,连后台演员们的妆容打扮都洋溢着神秘气息。
    伴着内心的汹涌澎湃,我开始认识,一个多彩缤纷的世界,一种显为人知的幸福。
    后台。正准备登台的演员都在认真地化妆。一笔笔勾勒出脸上的轮廓,容不得半点马虎。面容姣好的他们在浓妆的映衬下更加艳丽,长长的水袖在他们曼婀娜的身姿下,灵动的挥舞、舒展,不带一丝犹豫,似乎在倾诉着……
    我醉了,为这美得震慑人心的起舞。它纵然有悲戚,却也有欢乐,但无论如何,都真实得让人有种置于此境的 错觉。难道,这就是人生?好奇地走过去,看着他们排练。他们望见了我,便停住了,朝我这边走过来。灿烂的笑容绽放在脸上,他们半开玩笑地说:“这位小客人,试试穿戏服吧!你穿戏服肯定会好看。”
    我不知怎么来的勇气,像起誓般大喊:“试就试,不过化妆部分,你们帮忙搞定啦!”他们听了,相视一笑,很快为我打扮起来。披上华丽的戏服,戴上雍贵的头饰,简直不能相信镜子中的人就是自己。一瞬间,我的心里洋溢着不可言喻的幸福。
    终于明白,他们的选择。能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即使众人不知道背后的你,也是一种幸福。
    演员们在舞台上演绎着历史,我仿佛有了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穿越到历史的长河中,看包公断案,正气昂扬;看陈世美抛弃妻子,悲愤感慨;看皇帝寻子,唏嘘不已。人性中的善、恶、美、丑就这样不加修饰地呈现。即使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也有不为人知的辛酸。
    一幕幕,升起又落下,沉沉浮浮,感叹着皇朝覆灭,映射着人生百态。也许,这才是生活的本质,有喜有悲,波澜起伏,任何人都无法逃避。演员们是幸福的,他们用历史诉说人生。这就是雷剧的魅力,也是文化的魅力。文化擅于用历史诠释人生,把最美的一面呈现给大家,尽管还有很多不足。一曲终了,幕布渐渐落下,演员们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后台。卸下浓妆,回归本真的自己。
    他们放下刚刚在舞台上的字腔正圆,曼妙身段,抛掉方才的华丽雍贵,在化妆台前唠起嗑来。称颂也好,唾弃也罢,一切浮云消散,留下了生活的真实……
    雷剧,诉说着历史,描绘着波涛汹涌的生活,正如现在的湛江。演绎它的演员就是生活在这个小小城市中的我们,会在劳累后放下一切烦恼,体验湛江的美,记住湛江最美的一面。尽管现在还默默无闻,还是要努力绽放;尽管历史已成过去,也要用全新的方式去演绎,让历史大放异彩。腐朽的已经过去,科学将是新的主宰。就算生活波涛汹涌,也一定要幸福。这应该就是雷剧传递的精神吧!
    执着坚定,百折不挠的往前,就算大风大浪,也一定能闯过。这才是最大的幸福吧。而我,从雷剧中获得了这种幸福。
(指导老师:鲁和英)
爬山虎
高一32    樊学鹏

    掏出手机,我在百度搜索框中熟练地输入了“爬山虎”这三个字,不一会儿,一长串的释义映入眼帘,“爬山虎又叫捆石龙、枫藤、小虫儿卧草……"
    可是,在我的理解之中,爬山虎那深刻的文化底蕴远不是几个冰冷的词语就可以解释的。
    还记得那是我仍在初一的一年,我拥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不仅在生活当中与我一起面对所有的成功与失败,还与我在学习上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在那一段时间里,我的学习成绩得到了很大提升。
    可是好景不长,有一天他非常难过地跟我说很快他便要去外地读书,不能和我在一起了。刚说完,他便塞给我一件东西,然后匆匆跑开了,只留下我一个人不知所措的站在原地。没想到一个如此难得的好朋友竟然那么快便离我而远去了。但是,我很快便意识到了他刚刚还留下了一样东西给我我注视着手中的那件东西,原来是一幅画,画的外面还系着一条十分精致的绳子。我小心翼翼的打开画卷,只见上面画着一株绿油油的植物正在攀附在一堵墙上,栩栩如生,好像这株植物正在十分努力的向上爬着。一时间,我也想不起来这株植物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朋友送给我这样的一幅画有什么寓意。于是,我便把它放在房间里珍藏起来,就当是朋友间的一个纪念吧。
    直到有一天,我在整理小学课本时偶然发现了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名字叫做《爬山虎的脚》,其中,描述的爬山虎竟与朋友送给我的那一幅画如此相似,翻开课本里的插图,我更是惊奇的发现了爬山虎的插图与我那一幅画是如此的相似,都是那么绿,那么充满生机。原来,那幅画上画的是爬山虎啊!
    可是,朋友为什么要送这样一幅画给我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了解开我心中的疑惑,我打算到家附近的那一个公园里看一看,因为我依稀记得那里面有一种植物与爬山虎十分相似。果不其然,在公园里,我很快便发现了一株株绿油油的植物依附在居民楼的墙上,他们充满生机,仿佛正在努力的向上爬着,爬到居民的窗台,却仍不满足,还在继续爬着。
    "你在看什么呢?"我正看得入迷,这才被这一声呼唤拉回现实中来。我寻声望去,原来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正在呼唤我。我顺势问她:“其实我也不大清楚我在看的事物的名称,您是否知道呢?”说完,我用手指了指那绿色的海洋。那位妇女看了看,笑着对我说:“这你都不知道?这种植物叫做爬山虎。你看它虽然平凡,但却永远不言败,一直努力的向上爬着,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说完,她陶醉的望了望那一株株爬山虎。
     回家后,我心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我终于知道他送我那幅画的意义了,他是想让我像爬山虎一样,永远努力的向上爬,永远不言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
    哎!我怎么会这样,竟然无法看到这幅画背后的意义。更让我想不到的是,这看似平凡的爬山虎,在退去朴素的装饰之后,留下的竟是一颗炽热的心。
    我重新取下那幅画,解开精致的丝带,缓缓铺开,那一株绿油油的爬山虎又出现在眼前,它依然是那么充满生机,催人上进。
(指导老师:鲁和英)
外婆的八仙桌
高一(34)班  潘春波
    “乖乖的,坐这上面自己玩。”外婆把我轻轻放上那张八仙桌上,然后自己去厨房做饭了。
    那时的外婆还不算老,一头黑发中夹杂着几根银丝。而那张八仙桌还是崭新的。
    那时的我不安分地趴在桌面上,想要爬到桌角那里捉苍蝇,结果因为桌脚重心在中间,在没爬到桌子边时就连人带桌翻了个底朝天,一下子把我摔晕了。
     当我醒来时,第一眼便是外婆那慈祥的脸,抱着我,安慰我“别怕别怕,不疼不疼,桌子坏,桌子坏……”说完还假装用力地拍了一下桌子,顿时感到不是那么疼了,便在外婆的拥抱中睡去……‘
    儿子,儿子!快去招待一下亲戚,我没空’母亲的呼唤又把我拉回了现实。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一下那张奇怪的八仙桌。在桌角的边缘又竖立着四个支架,巧手的外婆为了不再让我摔着做的改造。从我第一次从桌上摔下来后,就再也没有第二次了,那时的我只是单纯的认为这八仙桌终于安稳了,我又可以安心在上面玩耍了。
    现在,我才明白,那张奇怪的八仙桌,凝结了中华五千年来的传承文化-舐犊之情。
    如今再看外婆,已是白发苍苍,依旧的慈祥依旧的爱我,也是依旧的好客,正以她那和蔼的笑来招待着每一个来客这一天是年例,摆酒招待客人的日子,也是少有的团圆的日子。宴席开始了,大家围绕着八仙桌而坐,寓意着‘团团圆圆’,喜欢热闹的的外婆坐在正中的位置上感受着那份少有的热闹与自豪感,布满着皱纹的脸早已挂上了喜悦的色彩。我从没有见过外婆这么开心过。也许这小小的八仙桌,所蕴含的不只是爱,还是外婆好客的象征。
    小小八仙桌,尽坐四海兄弟姐妹,这也许就是中华人民自古就好客的体现。现在,外婆早已离开了我们。我还记得那一年例是最后一次见到她。还记得在她去后,我们回去收拾她的遗物。当我们推开门时,眼前的东西几乎都蒙上了一层灰,但是大堂中那一张八仙桌却还是那么光新。这一张‘五个脚’的八仙桌,几乎与我同龄的它陪伴了外婆后半生,而我与外婆一起却不足三年,想想也觉得自己不如这张八仙桌。
    可以想象,在多少个没有我们的日子里,外婆反复地抚摸着这张八仙桌,让它保持光新的样子,在反复地抚摸中等着我们再次回来看望她。而她并没有等到,直到去世
    回到这里,我把偌大的八仙桌搬进了家里的客厅里,抚摸着外婆曾抚摸,曾改造,曾待客的八仙桌,我一下子觉悟了,原来八仙桌所蕴含的不只是外婆的舐犊之情,好客的传承,还有每一个老人都会有的心愿‘阖家团圆,安享天年’。它代表着那些传统的文化理念,它就是外婆的八仙桌。
(指导老师:鲁和英)
丢了什么都好,别丢了文化
高一(27)班 陈蕾

    在这浮躁的时代里,娱乐似乎成为时代的主流。所有人都在极力地追求着物质生活的享受,同时世界也都在雀跃着,于是世界与人就构成了黑夜中那繁华街段里的闪烁的霓虹灯,流光溢彩,又有着一稍即纵的迷离。人们都忘记了。
  忘记了,那忧伤的汨罗江畔,屈原的饮恨投江;忘记了,故乡里的社戏,那浓浓的乡土味,是否还在流传;忘记了,这端午的龙舟,是否依然在划;忘记了,那清明时节,纷飞细雨中的行人,是否还会断魂。或许都已经淡忘了吧,在这摩登的时代。
  随手抓来一个小孩,我估计,他了解到的周迅,比文人鲁迅的要详细得多;随处问一个少年,他所认识的景岗山,非此“井冈山”,这就是娱乐的力量。
  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变得自大,我们也变得骄纵。而我,也早已成为一名灵魂虚弱者,变得浮躁,浅薄,而又庸俗。那拥有着深沉韵味的东方文化,也随之沉睡在世人苍白的灵魂当中。
  闲适的周末,本应是像过往那番,在那昏黄的夜灯下,听老大人讲述他们满是辛酸却又欢乐十足的少年时代,听他们谈谈当年的社会,听他们回忆当初追随毛主席的自豪感和喜悦感。如今,却和朋友穿一身光彩,在大大小小的商铺间流连忘返;本应窝在舒适的沙发里,被大大小小的书籍包围着,在未知而悠远的空间畅游,与书中的主人公产生共勉,如今,却更愿意呆在黑暗的歌房里和友人拼歌,决心争一番高下;打开电视,不再关注那勾人心扉的历史解密,令人思索的名家访谈,不再把目光停留在那讲“贵妃醉酒”的京剧,直接跳到综艺节目上,相亲,选秀……如今,还有哪家的孩子还愿意静静地聆听那“老掉牙”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还有谁能够兴致勃勃地塞着江上的龙舟。
  而春节,中国的一个传统大节,以往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准备年夜饭,忙着拜年,祖祖辈辈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如今,人们开始变得懒惰。他们早早在大年夜前在酒店里订好包房,订好菜单,然后在大伙儿就在大年夜里饱饱吃上一顿,接着互相寒暄两句,然后就开始交换红包,我给你家小孩一个红包,你给我家小孩送去一个红包。第二天,各自约上自己的朋友带上自家的孩子逛街,吃饭,看电影,每天都安排好了,今天这一个朋友,明天那一个朋友。持续一个星期,多轻松,不用招待客人,不用在冷冰冰的水流下洗碗做饭,娱乐自我,娱乐大众。就这样,几千年中国文化遗留下来的春节习俗,慢慢改变了它原本的的摸样,而那层古代中国传统文化赋予它的独特外衣,也就渐渐剥落了。真想大声地问一句,现在的我们穷得只剩下钱了吗?
  不仅如此,圣诞节的张灯结彩,情人节的浪漫温馨,越来越多人走进麦当劳,肯德基的身影,疯狂迷恋着韩国组合的广大青少年粉丝团,各个年龄层学生在外国节日之际呼唤放假的呼声,连我,都不禁感到一阵悲凉。
  三千年文化中必有我们需要剔除的糟糠,但同时,也有我们需要代代传扬的精华所在。娱乐并非不可,但过度追求娱乐而丢弃了自己的最珍贵的文化,却是不明智的。唯有把文化,与娱乐,完美的融合于一体,发展娱乐的同时也传扬着文化,在百万年的时代变迁后,我们才能够自豪地告诉身边的子子孙孙,“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文化!”
(指导老师:孔菁菁)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