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550阅读
  • 0回复

(十届初赛联播)广东片区肇庆大旺中学(高中)分赛点快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5-27
兴我文化  兴我中华

    日前,大旺中学全校师生在余涛校长的倡导下,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投身到谭蘅君老师创建的“文化作文文化教学”的实践中,为大旺教育的振兴,为民族文化的复兴添砖加瓦。因为我们知道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民族要复兴,文化要先行。因为我们坚信华夏文化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化,弘扬华夏文化,定能壮我国威,兴我中华!
大赛现场

颁发证书

阅卷现场

阅卷现场

阅卷现场

阅卷现场

阅卷现场

大赛现场

阅卷现场

大赛现场

大赛现场


“全国第十届文化作文竞赛(初赛)”肇庆高新区大旺中学(高中部)获奖名单
                             一等奖
   班级
  姓名
             作品
指导教师
高一(1)
韦嘉慧
《以山河之美,书文化之韵》
刘  燕
高一(1)
李  萱
《宋城古韵》
刘  燕
高一(1)
姚锨誉
《小小乡村浓浓情》
刘  燕
高一(2)
冯韵仪
《端砚韵,故乡情》
刘  燕
高一(10)
翁晓兰
《中国,站稳了》
蒙肖琦
高一(10)
江紫薇
《和平崛起》
蒙肖琦
高二(1)
李嘉琪
《愚乐》
陆荣玲
高二(3)
林  红
《乘文化之舟,划娱乐之浆》
黄伟锋
高二(3)
蔡  靖
《茶,走过了四季》
黄伟锋
高二(11)
慕  林
《灶》
李思思
高三(1)
李俞霖
《娱乐不仅仅是娱乐》  
杨金云
高三(2)
关晓君
《寓教于娱乐》
杨金云
高三(2)
彭书伦
《谈谈娱乐与文化》
杨金云
高三(3)
刘静茵
《寓教于乐》
肖文坤
高三(5)
沈丽玉
《为中华崛起,可战乎?》
陈小燕
高三(5)
欧阳婧
《实现中国崛起之梦》
陈小燕
                             二等奖
   班级
  姓名
            作品
指导老师
高一(1)
谭颖荃
《中华文化的回归》
刘  燕
高一(2)
程乐谦
《庸俗在消退,社会在进步》
刘  燕
高一(5)
麦泳静
《为汉服浅唱低吟》
张兰兰
高一(10)
黄俏兰
《我从堂子街来》
蒙肖琦
高一(10)
陈群娜
《汉字之美》
蒙肖琦
高二(1)
黎燕潮
《文化抉择》
陆荣玲
高二(1)
黄嘉鸿
《还文化一片净土》
陆荣玲
高二(1)
黄金链
《放牛》
陆荣玲
高二(3)
洪建均
《送去主义》
黄伟锋
高二(4)
李文玲
《在娱乐中觉醒》
顾向阳
高二(4)
梁  婕
《手工活的文化》
顾向阳
高二(4)
黄功元
《谈中国的崛起之路》
顾向阳
高二(5)
黄燕冰
《汉字,我该如何拯救你》
顾向阳
高二(6)
廖树金
《红红中国结》
徐国后
高二(6)
唐  玲
《诗情》
徐国后
高二(7)
钟佩雯
《消逝的江南》
徐国后
高二(8)
林秋仪
《涸泽而娱》
钟  德
高二(8)
潘依莹
《素颜美文化》
钟  德
高二(11)
钟雪梅
《中华文化的瑰宝——汉字》
李思思
高二(11)
彭  宇
《论戏剧》
李思思
高二(11)
黄婉婷
《情感诚可贵,文化价更高》
李思思
高三(1)
黄  湘
《娱乐与文化的合一》
杨金云
高三(1)
张锦辉
《打造有特色的文化节目》
杨金云
高三(1)
黎思颖
《共享娱乐与文化》
杨金云
高三(1)
郑伊伊
《不宜拿文化过多娱乐》
杨金云
高三(2)
夏  冬
《娱乐太多不如传承文化》
杨金云
高三(2)
王翠裳
《娱乐VS文化》
杨金云
高三(2)
吴梓丹
《让娱乐与文化同行》
杨金云
高三(2)
梁文耀
《谈电视节目中的娱乐与文化》
杨金云
高三(3)
陈芳玲
《娱乐与文化同行》
肖文坤
高三(3)
植佩琳
《要娱乐也要文化》
肖文坤
高三(3)
袁泽璇
《让电视节目为文化搭台》
肖文坤
高三(4)
巫春燕
《苏醒吧,中华文化雄狮》
雷  晔
高三(5)
江穗梅
《和平不让位于战争》
陈小燕
高三(5)
李文圣
《以和平实现中国梦》
陈小燕
高三(6)
邹心韵
《到了开战的时刻》
陈小燕
高三(6)
张喜妹
《和平——治国之道》
陈小燕
高三(6)
杨惠敏
《和平崛起,立足巅峰》
陈小燕
                             三等奖
   班级
  姓名
            作品
指导老师
高一(1)
吴芷芊
《娱乐文化》
刘  燕
高一(2)
彭楚瑶
《时尚文化》
刘  燕
高一(2)
梁渝洐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支柱》
刘  燕
高一(3)
陈健桃
《红手绳》
张兰兰
高一(5)
熊梓翔
《战争与和平》
张兰兰
高一(10)
卓嘉林
《文化传承》
蒙肖琦
高一(10)
黄世恩
《从儒之精华修生养性》
蒙肖琦
高一(6)
刘俊河
《论国之精华》
蒙肖琦
高一(10)
梁晶晶
《汉服传承》
蒙肖琦
高一(10)
罗美华
《茶香》
蒙肖琦
高一(10)
朱莉婷
《那件校服背后的回忆》
蒙肖琦
高一(10)
余景彦
《拿什么拯救你》
蒙肖琦
高二(1)
张咏茹
《着色》
陆荣玲
高二(1)
欧燕琴
《娱乐与文化》
陆荣玲
高二(1)
张佳乐
《谈“诗”》
陆荣玲
高二(4)
吴婷婷
《文化和娱乐》
顾向阳
高二(4)
卢淑雯
《爷爷背影前的光芒》
顾向阳
高二(5)
何慧玲
《娱乐与文化》
顾向阳
高二(5)
黄嘉旋
《中国汉字》
顾向阳
高二(6)
陈泊恒
《探访“八卦村”》
徐国后
高二(8)
巫燕婷
《美丽的流行,永恒的经典》
钟  德
高二(8)
曹惠莹
《用文化撑起娱乐》
钟  德
高二(8)
莫雪莹
《浓妆下的文化》
钟  德
高二(8)
薛  寒
《时尚文化颁奖盛会》
钟  德
高二(8)
冯丽花
《当吐槽文化撞到传统文化》
钟  德
高二(9)
邹敏霞
《文化情》
李思思
高二(11)
叶彩仙
《心中的霓霞羽衣》
李思思
高二(11)
许  月
《追问文化,情感之魂》
李思思
高二(11)
梁铜彤
《文化娱乐节目的出路》
李思思
高二(11)
曹绮靖
《时尚中的文化》
李思思
高二(11)
蒋小玲
《文化——民族之魂》
李思思
高二(11)
张慧慧
《文化创新的出路》
李思思
高三(1)
曾梓韵
《为文化与娱乐的并存高赞》
杨金云
高三(1)
邓雪莹
《用文化取悦观众》
杨金云
高三(1)
陈锐新
《要寻找娱乐与文化的平衡点》
杨金云
高三(1)
许思源
《让娱乐牵起文化的手》
杨金云
高三(1)
陈浩然
《让文化回归本位》
杨金云
高三(2)
梁伟力
《文化+娱乐=双赢》  
杨金云
高三(2)
周峻宇
《有文化的娱乐是好事》  
杨金云
高三(2)
黄碧怡
《主于文化,辅于娱乐》
杨金云
高三(2)
洪梓殷
《文化充实人生》
杨金云
高三(2)
李芷珊
《娱乐、文化并行其道》
杨金云
高三(2)
陈国锚
《文化之余,请娱乐》
杨金云
高三(2)
王梓樑
《寄娱乐于文化之中》
杨金云
高三(3)
胡文博
《娱乐与文化》
肖文坤
高三(3)
邹锦燕
《文化在前,娱乐在后》
肖文坤
高三(3)
徐朝朝
《文化不亡,娱乐不死》
肖文坤
高三(4)
李雪娴
《在娱乐中发展文化》
雷  晔
高三(5)
宋万玉
《和平之光照你我》
陈小燕
高三(5)
聂恒烨
《和平鸽在飞翔》
陈小燕
高三(6)
胡泳嘉
《和平崛起》
陈小燕
高三(6)
张永忠
《和平崛起》
陈小燕
高三(6)
朱  静
《和平造就繁华》
陈小燕


获奖作品展播(大赛组委会版权所用,拒绝转载,违者必究)
端砚韵,故乡情
肇庆大旺中学高一(2)班 冯韵仪   指导老师:刘燕

    我的家乡在广东肇庆,在这里,有人爱它星湖湖面波光粼粼,有人爱它星湖山顶草木葱嵘,有人爱它广宁竹海青翠怡人,有人爱它龙母文化源远流长。我独爱肇庆端砚的深厚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特质。“笔墨纸砚,国之瑰宝;中华名砚,宝中之宝。”古人之爱砚,盖因它性质坚固而细腻,可传世而不朽,历劫而如常。砚中又以产自我家乡肇庆端州的为珍品。早在北宋时,苏轼便赋诗来形容端砚开采之辛,物惜更为珍贵:“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端砚之珍,足可一见。
    在大自然的历史长河中,端砚是自然形成的佳作:在文人的印象里,端砚是中国传统文人最醒目的标签;在收藏家的心中,端砚是心头之好或是掌上的玩物;但,在我的印象里,端砚并非是一块有价之宝,它是无法用金钱或其他物质所衡量的瑰宝;它也并非仅仅是个文人醒目的标签,它传承的是华夏历史之河中的文化底蕴;它也不仅仅是自然的佳作,还是饱含了故乡情感的作品。生活与文化,常水乳交融着,我们的生活常浸润着文化。自幼,我便生活在这砚石之都里,爱上了这砚石之美。从原石到成品,端砚是经过多重的加工,也见证了艺人的爱与泪。一块块砚石的制成都凝聚了砚都人的心血,凝聚着砚都人的智慧。每一个经炎黄子孙之手雕刻而成的端砚,都是有一段故事或是有寓意的。你看,一山一水,一树一木,到处都是流淌着灵动的气息,让你觉得时光是如此的静好,岁月是如此地让人着迷,整个人都情不自禁地融入了这清淡的水墨写意中,不知经何人之手,雕刻出一幅如此静谧的山水图;砚石上那位站在亭子上眺望远方的诗人,面对流转的四季,沧桑的风雨,岁月老人心便越淡,已不再是过分的伤感与惆怅了,他对于人世间的悲喜、红尘中的薄凉,已能够怀一颗素简的心,坦然、豁达地一笑而过,只因已在渐行渐远的光阴中深深地懂得,尘世中,繁华落寞、喧嚣沉寂都是生命的主旋律。雕刻之人,用意至深。一块简简单单的砚石,便可雕刻出人生,便可走进它们的历史与精神世界。
    我独爱端砚,爱它的物质之稀,爱它的艺术之珍,爱它文化内涵之广,更爱凝结于它之上的智慧和深情。
宋城古韵
肇庆大旺中学高一(1)班  李萱     指导老师:刘燕

    小雨淅沥,不要雨伞,不邀友人,拂着如许的微风,静静悠悠地穿行在我们这座小城的古宋城墙上。一块块青砖整齐交错如网络,城墙上的走道幽静似清谷。  
    从建设路热闹的市区西边拐进,拾级而上,便是宋城墙上的走道,这条三四米宽的小道,左侧是老城区,均是黛瓦青砖粉墙,人车稀少,几位老人伴着儿孙在树荫底下乘凉,一派祥和。右则是宋城墙保留完整的城垛,越过城垛望去,热闹而宽阔的马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与城墙上的静幽显得格格不入。踏上宋城墙,时间是倒流的,就仿佛跨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有一些颓破青墙上,摇曳着几株城市里罕见的狗尾巴草,紧密排列的青砖上,垂着绿绿的苦艾,墙根暗绿的苔藓斑驳如枚枚古钱,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城墙曾有的故事。任思绪随眼前的苦艾啊,苔藓啊,狗尾巴草流淌,一时就有些恍惚:这一片长长的北宋城墙,有没有哪一块石板上见证过英勇少将杨延昭流矢穿臂,愈勇战辽的身影;有没有哪一块青砖感受过抗金名将岳飞“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耳!”的豪迈气势?城墙不语,微风不语,只有从城墙里的老城中传来一阵嬉笑声。一树粉白粉白的繁花从城墙里茂盛出一派明媚,到底是桃?是李?真想去叩一下那百年的青砖,是否会回应我那些被历史掩盖的风雨?城墙两边的墙壁由无数的小青砖砌成,纹理整齐有如图书馆的书列,随便抽出一块,怕也是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吧,这书上一定写满了繁体字,是唐诗宋词还是古乐府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微风细雨中,似听得范仲淹先生的吟哦,声音细微如丝却有震耳欲聋,这扑面而来的是宋朝的风,还是明朝的雨?踏着百年的青砖路,边走边思,一低头,已到了宋城墙保有的北门朝天门。宋城墙依山靠水,坐北朝南,面向西江河,原来的宋城墙整墙有四个门,它们都有着古朴而辉宏的名字:宋崇,镇南,端溪和朝天。现只完整保留下了北门朝天门。试问,这朝天的辉宏壮势,又岂是一般文人墨客所出。也许只有是那心中千军万马,气拔山河的大将才敢立于朝天门上,俯瞰苍生。走到城墙的尽头,一座耸立于城墙之巅,巍然高耸的城楼映入眼帘,天边的云雾如烟披绕着这座城楼,这就是披云楼。披云楼并不高,却修葺极好,楼内设包公出巡的蜡像,包公屹立在堂中,仰望止息,一股浩然正气在心中环绕。“公正严明”四个大字映在心中,一如这蜡像的主人,散发着光芒。由于日新月异,那传说中云鹤绕着披云楼飞舞高鸣的“披云鹤唳”已不复存在,只剩如今天边几只孤鸟在振翅徘徊。耳边,似乎又听得曾经端州郡守黄喻吟唱:“乘瞰等城上楼,宦情乡思共悠悠。京华北望几千里,岭表南来第一州。倦鸟孤飞天不尽,晴山叠出雨初收;包公尚有甘堂泽,清誉令人仰未休。”
    宋城,在这微风细雨中,风雅灵动,引人幽思。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