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皮县中小学生参加“第十届文化作文大赛”简报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写作的“文化化”,提升作品的品味,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写作中抒怀,在写作中领悟文化的魅力,根据中国教育学会关于“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的相关要求,我县教育局教研室号召我县中小学积极参与本次作文大赛。 在本次大赛中,全县共有100余所学校4万余名中小学参加了此次大赛。从选送上来的作品看,学生在作文中所透出的“文化气”很浓。写作水平也确实有了很大提高。 带着一份良知,扛着一份责任,我县中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动员、热情参与,彰显了古老县城特有的文化意识。河北省南皮县教育局教研室
大赛前教师们做赛前研究工作
学校电子显示屏营造校园环境
学生大赛现场
南皮二中获奖情况(其他各校单独上传)
环境营造
认真抒写
奋笔疾书
认真参赛
获奖作品展播(大赛组委会版权所用,拒绝转载,违者必究)
与山共存的记忆
河北省南皮县第二中学11-6班 王晓阳
山,天地之脊梁,古今之灵魂,拥有最完整的记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李陵在汗山被捕后,暂时投降伺机起兵。司马迁为李陵求情而遭到宫刑,受宫刑对司马迁来说,是人生的奇耻大辱,他一度想到自杀,但他不愿宝贵的生命在毫无意义的情况下结束了,于是他选择隐忍苟活,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得以流传。 而曾经留下“胡服骑射”美谈的赵武灵王,却因“爱母及子”,废除赵章,封赵何为太子,最终饿死在沙丘山。后世有诗言“武灵遗恨满沙丘,赵氏英明于此休。月来月去春寂寞,故宫鼠雀尚含羞”。 山无言,却记录了那些故事和感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玄宗,为帝之期,初得百姓信任,从而有史上的开元盛世,而到了后期,唐玄宗宠爱杨玉环,任用杨氏兄弟、姐妹为官,并渐渐疏远朝中重臣,唐玄宗为杨贵妃大力修建宫室,开始搜刮民脂民膏,使得百姓怨恨,于是安史之乱发生了。 唐玄宗的处世、治国的结论告诉我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深得百姓爱戴的皇帝才可以统治江山。不得百姓爱戴,不能为百姓着想的皇帝终败在百姓手下。 穿望历史悠远的山脉,有很多的迁客骚人、文人墨客留下了不朽的杰作,或喜或悲,或忧或欢,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去追忆。记下那片山、那个人,刻骨铭心,让历史的山脉在心中永存。 评语:文章采用小标题形式,借用历史典故,夹叙夹议,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同时紧扣主题。大赛现场
人已去,山犹存
河北省南皮县第二中学 11—2 吕奕颖
乘着时光的间隙,目光不经意的一看,看到了历史折射的光辉,也看到了光辉后的污秽。 昔日的李陵 身着铠甲,永远行走于队伍的最前端,这就是你——李陵,昔日的李陵。但当被人围困于山中的时候,这样的李陵便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夜夜失眠,身在异处却心系国家的你,发已白,心亦死。只因为昔日的诈降,今日便注定要颠覆了命运么?在你发丝之间,存下的只是对王亲的悼念,对汉王此举的不解,对昔日决定的懊悔么?如果不是数千人的命,你是否宁可战死沙场?汗山的夜,分外冷。 那时的玄宗 政治的成就,军事的闪光,戏曲的贡献,哪一件不是出类拔萃?那时的玄宗,可谓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弹指一挥间,便是一个盛世开元。怪只怪,功成意满却成为你前路的羁绊,不理朝政,醉生梦死,作为皇帝,你选择了美人忘却了江山,莺歌燕舞之间,大唐王朝已然如大厦将倾。当安史之乱的战火烧到了长安,玄宗,你也不得不赐死了你的贵妃玉环。马嵔山的风,格外寒。 旧日的子推 义无反顾的跟随,源于你对君主的一片忠心。19年不离不弃,成就了你的君主在列国中的霸主地位。子推,那一碗汤里,融入了你的耿耿襟怀,“割股奉君”的故事,让你的名字永远记入了史册,成为一个传说。可当重耳回国,你却放弃了荣华富贵,隐居了绵山。功已成,身却退,熊熊大火也不能改变你那一刻的心愿。绵山的火,那么烈。历史的车轮缓缓碾过,千秋功过任凭后人评说,当一个个故事在历史的河流中沉沉浮浮,总有一些人,穿过时光的隧道,呈现在我们的眼前。那山,那人…… 作文点评:三个历史人物的故事,三个排比的片段,把人和山自然的融合在一起,每一个片段最后,三个排比的句子,既让句式整齐,又作为结尾,让语言含蓄隽永。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语言生动流畅,第二人称的写法抒情自然深情,让人自然的产生共鸣。大赛现场
错过的江山
河北省南皮县第二中学12-1班 李婕
在有月的深夜里,我的思想悄悄起身,开始他在历史中的漫游。穿过浮华糜烂,走过悲凄无奈,跨过沧海桑田,终于来到一扇古朴的门前,我好奇地推开门,却见一人一桌一杯酒,没有了她的陪伴,杯中倒影着的,是一个寂寞的表情,那是盛唐一颗大大的眼泪。 一代明君唐玄宗,英明一世,却在最后,就在最后,看着爱妃倒下时,那后半生的昏庸渐渐浮出了水面,顺着眼泪,落到杨玉环那苍白的脸上。 这马嵬山的春风拂面花草香的三月也让唐玄宗自己打破了。他胸怀天下,矢志不渝,他的勤政,百官都赞叹不已。最终,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将大唐推向了巅峰,“开元盛世”是他交的让世人都满意的答卷。 不过,他不但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在戏曲上也颇有作为,“数风流人物”,又有谁能比得上“梨园始祖”呢。 但就是这个万民敬仰的明君,却在后半生,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杨玉环的出现给了唐玄宗一惊,那美艳的容貌让整个后宫都黯然失色。于是,不顾百官阻挠和天下人的议论,把儿媳杨玉环封为贵妃,百般宠爱,那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贵妃,也渐渐失去了自我。杨玉环爱吃荔枝,唐玄宗便让人从千里之外用冰运送,“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最好的写照。并且,唐玄宗变得任人唯亲,重用奸臣杨国忠,以致“安史之乱”。 后人对杨玉环有褒有贬,并觉得她过大于功。可我却觉得若非不是唐玄宗那并不坚定的意志,又怎会变的昏庸;若他还仍一心为民,又怎会不理朝政;若他仍旧始终如一,又怎会导致“安史之乱”。 如果历史能够倒退,他能做到自始至终都勤政爱民,那杨玉环会不会成为一个受世人褒奖的好贵妃呢?“做事一定要始终不渝”,这是我得到的启示。不然,像唐玄宗这样,把杨玉环刺死就了结了吗?不,那大唐盛世也败在了这马嵬山下。 昨日不可留,一个王朝的背影在脸色朦胧中渐渐逝去。现在也只有那寂静的马嵬山伫立着,为的,是带给后人最大的启迪…… 教师评语:本文结构完整,谋篇布局条理清晰,文中引用诗句,增强文章说服力。作者并通过夜晚的梦引出朦胧悲伤感,更增强了文章感染力。 指导老师:马凤英
大赛现场
民乃立国之本
河北省南皮县第二中学12---8班 田巍
古往今来,民都为立国之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统治一个国家必须要以民为本,这样才能国富民强。 唐玄宗统治时期,因其深得民心,唐朝出现了“开元盛世”,后因其贪图享乐,忽视民生民情,则出现了安史之乱。 这件事告诫我们要做好一国之君,不能贪图享乐,做一个好的君主要懂得以正确的方法治理国家,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要想国富民强,首先要懂得民乃“立国之根本”,唐玄宗沉迷女色,贪图享乐,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使唐朝根基动摇,最终导致了唐朝灭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这样的例子,这些例子无一不印证了那句话“民乃立国之本” 。 在现今这灯红酒绿的社会中,充满着各种诱惑,往往越是精美的糖衣下面裹着的往往是致命的毒药。 禁不住诱惑,等待你的只有灭亡,现如今好多官员,贪图一时的享乐,忘却了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最终等待他们的只有牢狱。 中国十四亿人口,要想国富民强,构建和谐社会,不恰恰正是建立在民为本的基础上吗! 在当前国内形势下,政府官员应该坚守自己岗位,恪尽职守,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素质,不能贪图一时的享乐,切记“民乃立国之本”。指导老师:张梅 大赛现场
那山·那人
河北省南皮县第二中学12-2班 丁建发
华夏文明,如山间潺潺的小溪一般,源远流长。悦耳的溪声,带给人们更多的深思与奋进;静影沉璧,重映了历史的辉煌与传奇。长眼望去,迁客也好,骚人也罢,多少志士将心寄托于自然山水,将历史珍刻在这天地的产物之中,继续创造人类文明史上不老的神话!
霍去病与狼居胥山
霍去病这位中华历史上不可或缺的有名将领。他热爱他的祖国,奋力保卫祖国的疆土。因此他彰显出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领兵踏上了北征匈奴的长途,征讨之中他巧用战术,取得了节节胜利。为以示自己的决心,便祭天封礼于狼居胥山,随后乘胜追击,终于大败匈奴,取得了“漠北大战”的胜利。保卫了祖国的疆域,为人民赢得了和平与安宁,他的封礼之举也为后人开创了先河,成了中国历代兵家人生最高的追求。
爱国情怀是人类最高的精神境界,他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摆脱空虚,拥有理想与信念,渴望拥有霍去病封狼居胥般的伟大壮举!
唐玄宗与马嵬山
大唐王朝,一个拥有过高度文明与繁华的帝王朝代。两代君主,励精图治,终将这个平庸的小角色推向了历史的大舞台,开创了前所未有的鼎盛局面。但是,玄宗终究还是糊涂了,他沉溺于酒色,不勤政事,罢黜贤才,重用无为之士,人心不从,“安史之乱”还是成为了历史的产物。将这个本来繁盛辉煌的王朝断折与仕途之中,由盛转衰,走向了衰落。
古人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安逸之中应有担忧之感,谨记之前之苦痛,不有懈怠。古人又云:“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是历史沉淀的宝藏,传奇的历史也始终教导着我们,持之者则光明!
山间的小溪仍然在潺潺的向远方流去,不知尽头何方?古人与山河的最美佳话,也激励着我们要集优秀品质于一身,带着沉重的历史使命,创造历史,续写文明,勇往前进!
评语:全文共选用了“霍去病与狼居胥山”、“唐玄宗与马嵬山”两个典故,给人深思与教醒。结构上,首尾呼应,回应中心,运用了两个小标题,使得结构更加完整;内容上,以潺潺的小溪比作历史长河,形象贴切,语言巧妙,行文流畅如水,恰到好处!
指导老师:马凤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