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作品展播(组委会版权所有,拒绝转载,违者必究)
待文化竞争拉开序幕
嵩明四中:李锦堰 指导教师:李富娥
高雅文化,恰如淌过的溪流,柔和恬静,随川而流,奔流不止; 流行文化,恰如浓浓的黑烟,邪恶诡异,随风而飘,居无定所。 等待流行文化升华,等待高雅文化长存,等待文化竞争拉下序幕。 诗词曲赋,琴棋书画,随着各种家喻户晓的歌曲被改编的面目全非。随着周杰伦的《东风破》的遍及,现代的孩子才开始接触古典诗词。直到中学毕业,口里能诵吟的也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低头思故乡”这样的小情调。古代诗词歌赋所代表的这种高雅文化从我们的视野里大幅度的撤退,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流行的曲调,摇滚音乐。 古代的琴棋书画是衡量一个人形象好坏的标准。可如今,年轻有为的形象为了应付当代的时代需求。流行文化却是集中于多金,高学历,高收入,高文凭,高消费。 在这场文化竞争中,高雅的传统文化似乎暂时性的落场,其实不然,流行文化会在纯净高雅的人群中会逐渐升华,最终转化为高雅文化,永存于内心精神世界中。 高雅文化,其中不乏些道德规范。正如孔子的“仁”,仁统率着忠、恕、孝、悌、恭、信、敏、惠、智、勇、刚、毅等诸多道德规范。可是这些高雅文化的精髓,却逐渐淡化,甚至被遗忘。取而代之的却是诸如“摔到老人该不该扶”,“换妻俱乐部”等道德破坏的行为却成为人们口头所谓的流行话题。 在这场文化竞争中,高雅文化似乎略显劣势。其实真正胜利的却是人们心里都存在着道德规范,或许只是人们被当代的文化迷惑了双眼,在未来的某一天,流行文化会被升华精髓,弃其糟粕,我们一起等待。 我们一起等,在流行文化中等待精髓,在高雅文化中等待永存。那么文化竞争就会拉下最后的序幕,无论哪一场文化竞争,高雅文化将会是最后的赢家。 在轻歌曼舞中静赏韵华;在泥流诱惑中静等高雅;在流行时尚中默数真谛;在文化苍穹下坐看云起;在文化经典中等候轮回 我在等,我们在等,等待文化竞争最后的胜者
大赛现场 文学如此多娇
嵩明四中:马江亚 指导老师:李富娥
文学如此多娇,引无数雅士竞折腰。 她宛如一朵常开不败的花儿,牵引着无尽路人走近观赏; 她又似一只温顺的猫儿,使你总想揽其入怀尽情玩味; 于我而言,她更似一位老朋友,在我伤怀流泪之际,她总能替我拭干泪水。 诗集,如此多娇。 品读庄子,读到的是空灵的澄净。“心如澄澈秋水,行若不系之舟。”读李白,品味到的是李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松人”的豪迈与飘逸,潇洒与不羁。读司马迁,读到的是刚正与坚忍。恍惚间听到司马迁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邂逅李清照,我感觉到的是凄婉与悲伤。嗅出了她那“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惆怅,还有那“梧桐更兼细雨”的忧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悲壮。 与诗集相同,现代文学亦是如此多娇。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并不是我梦中的呓语,而是艾青真情的流露。每次读到此佳句心头总会有万千感慨,对家乡,对城市的喜爱之感亦是油然而生。 换一种心境,冰心带给我的是母亲般的温暖,总能让人拥有无尽的动力。每当我受挫之际,总感觉她的劝慰与勉励缭绕耳畔,“成功的花,人们总羡慕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想到此,我便不再伤感,心中的斗志又被激起,带领我向着成功奔跑。 拜读冰心的作品,眼前总会一次次闪过儿时的画面,那是充满关爱,温暖和童真的世界。她的作品一次次震撼着我们,让那些曾经丢失心灵微光——爱心的人重新感受友情。亲情和爱情,重拾心灵微光。 无论是古代呢诗集,还是当代著作,都传承着民族精神,积淀着中华文化,堪称文化之魂。是华夏儿女的精神食粮。无数的诗歌典籍被写在纸上,积累流传,造就了今日灿烂的中华文化。 文学如此多娇,也使我的生活如此多娇!
阅卷现场
汉字宛如盛开的花
嵩明四中:李艳娇 指导老师:李富娥
汉字是那般的美丽,美得让人无法言语,让我们不得不陶醉其中,默默欣赏。 在我心里,汉字宛如盛开的花,愉悦着我的眼睛,沁香着我的心脾。它以一种独特的魅力,让我因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无比自豪,并且始终相信它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有过繁荣,也经历过曲折,甚至出现了危机。感谢仓颉,感谢他创造出的美丽文字,从仓颉造字起,古老的汉字穿越风雨传承至今,彰显了强大的生命力。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载体,他可以简化,但要尊重其规律。以键盘和鼠标为生的现代人需要转换思路,坚持动笔,勤于练笔,才能写出漂亮的汉字和精美的文章。汉字是大众的事,要保持足够的热度,将它发扬光大。 汉字这些盛开的花,开得并不简单。一个个字可以组成许许多多的词,在串成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句子,并组成长短参差的段落,最后连成丰富感人的文章。汉字的分类也多种多样,各类字特点各异,耐人寻味,魅力无穷。 汉字这些盛开的花,开得并不容易。那些众多的成语,有的来源于神话寓言,有的来源于历史典故,由汉字的巧妙搭配组成结构不一的成语,每个汉字又有灵活多变的意义,真是意味无穷。 汉字这些盛开的花,开得并不单调。有趣的叠字和多音字,形象生动极了。它们的外形有道不尽的美丽,它们的读音有说不清的动听。谐音的妙用,让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汉字的无穷魅力。各种文字的线条和韵律,赋予了文字本身丰富多样的内涵,简直神奇。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色彩斑斓,生机勃发,可爱极了!那一朵朵盛开的汉字之花,只会是世界更加丰富多彩,芬芳满地! 如盛开的花,清风阁里的风传来千年的话,依然弥漫着阵阵浓香。 宛如盛开的花,香花墩中的飘出千年的窗,让今天的我们感受芬芳。 感谢有汉字陪伴的人生,闻着汉字之花的清香,看阳光擦亮你我微笑爱哦的眼!
阅卷现场
做中华文化的守护神
嵩明四中:李云峰 指导老师:李富娥
我,像是一只迷途的小羔羊,瞪着一双清澄的双眼好奇地打量着万花筒般的世界。 呵!告诉我,我将跨往何方? 不可否认,文化,像一个高大的巨人,正大踏步地,昂首挺胸地向前迈进。不管你赞美它也好,鄙视它也罢,它像一股滚滚的洪流无法扼制。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粹。千百年来,中国的文化历史一直是中华儿女的骄傲。我们的祖国,一个正在腾飞的国家,一个飞速发展的国家,一个充满青春活力可爱的国家,自豪的告诉你,它叫中国,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处处都是中华的文化瑰宝,是多么令人骄傲啊! 转眼间,到了二十一新世纪,人们重洋媚外的思想也扩散开来。比如说:毛笔字曾是古代诗人们抒写诗词歌赋的体现,也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眼下,各级学生的作业已用中性笔取代了古老而宝贵的毛笔了。认真学习过毛笔字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甚至有些文具店已经不卖毛笔了,理由是卖不出去。 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小故事:讲的是有一个从外国回来的华侨在赏月时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月亮圆,他的父亲气不过,扇了他一巴掌,他不但不知错,而且认为外国人扇的巴掌比他父亲扇的巴掌更响更舒服,这虽然只是一个幽默的故事,但也无形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流失! 再来说说另一个现象吧!中国的名胜古迹吸引着各国各地的游客,无不让每个游客惊讶赞叹!但是美丽的景色却没有得到更完善的保护,反而让它们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在众多古迹身上,有许许多多人用小刀在上面刻下了某某到此一游。以此示意自己来过这里,还敢大张旗鼓地写出自己的名字来。这并不是一种光荣的事情,这只会让我们中国人感到耻辱!这是道德败坏,文化素养极其缺乏的表现! 听呀!文化,它正在哀鸣,它们经历了几千年的考验,依然延续至今,难道,要让我们的骄傲在自己的手中化为灰烬吗?不!绝不! 保护中华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职责,保护中华文化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都应该是中华文化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