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新帐号
10分钟建站
社区服务
银行
邀请注册
勋章中心
道具中心
论坛电视
轻松转换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标签排行
站长大会
帮助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门户
论坛
图酷
资讯
群组
帖子
日志
用户
版块
群组
帖子
搜索
蓝色天空
水墨江南
wind
zw99999
wind8green
>
高考作文
>
(高考模拟)2014年广州高三二模标杆作文选登(极有收藏价值)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1567
阅读
0
回复
(高考模拟)2014年广州高三二模标杆作文选登(极有收藏价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admin
UID:1
注册时间
2003-12-30
最后登录
2024-10-25
在线时间
14798小时
发帖
3526
搜Ta的帖子
精华
39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管理员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发帖
3526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4-24
2014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作 文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生活中,有些人在近处求道,有些人去远方求道。一件事,有些人往易处去做,有些人则向难处努力。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②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解读】
题目与2013年语文高考(广东)作文一样,属“材料作文”,或用广东高考阅卷场的说法,属“材料引……”题型。
本题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段材料是古人的名言,意思是:道在近处,却到远处去寻求;事情本来容易,却往难处去下手。这是一种舍本逐末、舍近求远的做法。
第二段可以看作是概括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事例。对于“道”,生活中有人在“近处”求,有人去“远处”求;对于“做事”,有人从“易处”入手,有人从“难处”入手。这表现出人们在为人处事时不同的方式与方法。
本题目的关键词有“求道”“远近”“做事”“易难”,对这些词的解读如下:
“求”可理解为“寻找、探索”等。“道”可理解为:道路、方向、方法、道理、道义、规律、政治主张、思想体系、门派学说等。
“
近处”“远方”作两种理解:一为“空间中的概念”,如近处、远处;二为“时间中的概念”,如现在与过去、未来。
“做事”可理解为“从事某项工作或者处理某件事情”。
“易”“难”分别理解为“容易”“困难”。
两段材料的内容都分为两方面,一是不同的人“求道”的方式、方法的不同,二是不同的人做事的方式、方法的不同。考生可将第一段的名言作为立意基础,也可将第二段的现象、事例作为立意基础,也可综合两段材料的内容,选择立意的角度。
题目中的材料是作文选取角度、确定立意的出发点,作文不能“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是否在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范围内写作,是判断作文是否属于“符合题意”的关键。所以,审题的重点应该弄清材料的“内容”和材料的“含意”。我们认为,对“内容”的理解,侧重于文字的表层信息;对“含意”的把握,偏向于材料的隐含信息。
一、材料的“内容”(文字的表层信息)
材料的主要内容是说“从近处或远方求道,从易处或难处做事”的问题,具体有:
l
从“求道”的角度立意
1
.“道”在近处,求道不宜舍近求远。
2
.“道”虽在近处,但亦不妨从远方求得。
3.
有些“道”需在近处求得,有些道则需从远方求得。
4.
求“道”从身边(小事、平凡事、小善)做起
5.
远方虽有道,身边也有道(不要忽略身边的道)
l
从“做事”的角度立意
1
.做事应往易处去做。 2.做事应向难处努力。
3
.不同的事做起来方式不同,有些事需向易处去做,有些事则应向难处努力。
二、材料的“含意”(材料的隐含信息)
从“从近处或远方求道,从易处或难处做事”的内容上挖掘,隐含在材料中的信息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
人们求道、做事的思维方式(习惯、方法)2.人们在求道、做事过程中体现的精神品质 3.人们对道的认知决定其行为
学生写作,可以选取一个角度,也可以选取多个角度。
【评分标准】
按照《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分项打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
50
分
内容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达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书写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书写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发
展
等
级
10
分
一等(10
~8)
二等(7
~6)
三等(5
~3)
四等(2
~0)
立意深刻
材料丰富
语言有文采
见解、构思新颖
立意较深刻
材料较丰富
语言较有文采
见解、构思较新颖
立意略显深刻
材料略显丰富
文句略有表现力
见解、构思略有新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评分操作】
一、内容上的分等
1
.题意
⑴在材料内容和含意内自选角度的,判“符合题意”,在内容的一等、二等打分;
⑵在材料范围内的其他内容上自选角度,判“基本符合题意”,在内容的三等打分;
⑶仅以“材料”为由头引申话题,离开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判“基本符合题意”,在内容三等打分;
⑷完全离开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判“偏离题意”,在内容四等打分。
2
.中心、内容、感情
⑴判“符合题意”的,综合文章的中心、内容、感情,分辨归属一等或二等;
⑵凡判“基本符合题意”和“偏离题意”的,原则上在该等打分。
二、表达上的分等
1
.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在相应的的等级上评分外,可考虑在前一等的下或下一等的上打分。例如,内容评二等的19,表达可在二等内打分,也可以在一等的下给21分,或在三等的上给15分。
2
.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原则上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
三、发展等级的分等
1
.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第考虑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二等给分。
2
.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二等给分。
3
.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能在一等上给分。
4
.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不给分。
四、其他
1.
未拟标题扣2分。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
2.
关于字数
⑴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⑵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⑶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⑷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⑸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评0分。
⑹完全空白的,评0分。
1
号文:《“易”经》
评分:
23+24+9=55
评语:
本文为
议论文一类卷。
文章准确理解材料的内容,明确提出“求易入手办事才是王道”的中心论点,符合题意。论证时能紧扣中心论点,列举几个做事“易”化思维后取得了成功的事例,论证有据有力,且具有时代气息。文章语言简练、有个性,是一篇考场佳作。
2
号文:《
向远方求道》
评分:
23+22+9=54
评语:
本文为议论文一类卷。
本文开篇指出“与其往易处潦草完事,不如向难处努力,精益求精走向远方”,然后分析三点原因,接着指出解决的方法。文章符合题意,层层深入,体现较强的思维能力。语言流畅且有一定文采,书写工整。
不足之处是,题目中的“远方”与论点中的“难处”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没有阐述清楚,而且华罗庚的例子略显随意,分析单薄。
3
号文:《“求难”积淀温
情
》
“求难”积淀温情
当秋风吹落第一片叶子时,外婆便织起了毛衣。
对于小时候的我,冬天的象征便是外婆亲手织的毛衣。而这件毛衣,在早秋便打上了第一个结。竹针在外婆手中穿梭,那一团可爱的毛线渡过一个秋天,温暖了我的冬天。
家里每个人都有一件外婆手织的毛衣。我的那件是最特别的。小时候个子长得快,第二年穿毛衣时总会发现身长子长出一截。于是外婆便又在下边补着织上一段。当初的毛线买不到了,外婆一家一家铺子去挑。母亲心疼外婆腿疾,劝她:“孩子年年长,毛衣在商店买就是了,何必那么麻烦呢!”“外头的毛衣怎有我弄的暖和!”外婆“呵呵”地笑。
那时的我看着外婆佝偻着背坐在木凳上一针一针地织,戴着老花眼镜的头似要低到膝上,不由得凑上前:“外婆,歇会吧。不用这么辛苦的,店里卖的毛衣薄的厚的都有呢。”外婆只是笑笑,摸摸我的头,便又调针织起来。
我无法理解为何外婆总是用固执的放弃“买”这一简单的方法,而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一年一年地织。但现在,我似乎明白了。
上初中的时候,有段时间见好友总拿着两三块片布缝缝剪剪,说要做一个卡包。问她为何不买一个,她白了我一眼,说:“自己做的,当然比机器做的贴心了。”
外婆捋着毛线的身影顿时出现在眼前。是啊,贴心,贴情呢!我曾愚钝至此!
想起古人曾云:“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求近与求易,便是为着实用,为着达到目的;求远与求难,便是为着积淀,便是为着情感。
传说:“片纸两年得”,缩短生产周期的宣纸终丧失其寿而“泯然众纸”。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生产成为易事,实用成为目的。在我们信奉高效率的实用主义时,是否感受到了枯躁与盲目呢?当情感与文化积淀成的黄土在我们疾驰的脚下纷飞成沙,你是否感觉失去了血脉中的一丝温暖呢?
也许这就是如今“纯手工”商品被热捧,含着几十道工序的古方令人痴迷的原因吧。在“求易”的直白平淡中乏味的人们,憧憬起繁琐之后的温情。
庆幸我穿着外婆手织的毛衣成长,庆幸我玩着外公做的小木车成长,庆幸我仍吃着外婆亲手和馅的饺子……
庆幸我有“求难”的亲人让我所拥有的不是冰冷的机械产物,而是一层层温暖与爱的沉淀。
评分:
21+22+7=50
评语:
本文为记叙文一类卷。
本文叙述了外婆不烦其繁地为“我”及家人年复一年亲手织毛衣的身边小事,表现了外婆对“我”及家人深挚而纯朴的爱,而“我”渐渐理解了外婆的爱,并以为“庆幸”,更使爱升华。全文围绕饱含亲情的“求难”展开,切合题意,也让读者体味到温暖与爱的沉淀,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文章叙事清晰,语言流畅,描写细腻,细节感人,抒情议论恰切,点明中心,深化情感。
发展等级打在语言有文采。
4
号文:《远方的风景更迷人》
评分:
20+21+8=49
评语:
本文为议论文二类卷。
开篇提出观点“去远方寻找吧,那儿,才是强者的天堂”,然后从“缺乏新意”“禁锢思想”两个方面指出从近处寻找的不足,最后指出去远方寻找的意义。文章符合题意,结构清晰,思维能力较强。书写整洁,语言有表现力。
不足之处是第三段中李贽、李大钊的例子没有将“远”“近”的关系表述清楚,不能有力证明观点。
5
号文:《险远处,有真道》
评分:
19+20+6=45
评语:
本文为议论文二类卷。
本文在立意上扣住“远处”“真道”,符合题意“求道于远”。在论述过程中,第四、五段稍有偏离中心,只论及“苦难”于人生的价值,而且这种苦难是客观境遇,不是人主观上的“求道于远”,
所以内容打二等19分。结构完整,表达通顺,表达二等20分。发展等级在材料较为丰富,对《西游记》用例分析见解较为深刻。
6
号文:《难处努力,获得更多》
评分:
18+18+6=42
评语:
本文是议论文二类卷。
文章从“难处努力,获得更多”的中心论点入题表达自己的看法。论证时事例比较丰富,较有条理。在文末对文章内涵的提炼有一定的深度,结尾较有力量。文章在论述时,有罗列事例之嫌,叙议结合得不理想,语言表达上有缺陷。
7
号文:《道在迩,求诸迩》
评分:
17+17+6=40
评语:
本文为议论文二类卷。
本文在古人论道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道在迩,求诸迩;事在易,求诸易。在实际行文过程中,本文只论述了“道在迩,求诸迩”,运用并列式结构论述观点,三个分论点中第一个分论点“近处求道,求取一份安定”比较切题,以在国内求学未必不如出国留学维尔利论述,也较为合理。而第二、三个分论点有重合。另外本文虽能扣着“道”和“近”说理,但是对这两者的理解都比较单薄。
8
号文:《选择自
己的路》
评分:
16+15+6=37
评语:
本文是议论文三类卷。
文章论述能围绕材料的中心内容论述,以“选择自己的道路走下去,不管苦与累,符合题意。
但所列举的三个例子没有结合观点进行分析,论证较为空洞,有堆砌材料的感觉。语言上有缺陷,有错别字。
9
号文:《两条路》
评分:
15+15+5=35
评语:
本文是议论文三类卷。
文章开篇以“选择道路”入题,并没有涉及“远近”“难易”的思考,偏离了题意。后半部分通过爬上的山经历讲述了“难与易”的关系,又扣回材料的内容,但表述不够深刻。文体不清,议论文和记叙文的杂糅,表达不够流畅。
10
号文:
《坚持“下一站”,彼岸花开》
评分:
10+10+0=20
评语:
本文是议论文四类卷。
作者将“下一站”等同“远”,在对材料的理解上出现严重偏并,导致偏离题意。论述时,以“坚持”为中心,没有紧扣“做事”或“求道”展开。语言基本流畅。
11
号文
:《选择确定人生》
评分:
7+10+0=17
评语:
本文是记叙文四类卷。
以“选择”为中心立意,没涉及“远近”、“难易”,脱离材料范围及其含义,立意完全偏离题意。故事情节完整,行文结构尚算清晰。
共
条评分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回复
举报
分享到
淘江湖
新浪
QQ微博
QQ空间
开心
人人
豆瓣
网易微博
百度
鲜果
白社会
飞信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http://www.zw99999.com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一个
下一个
隐藏
快速跳转
名师工作室·文化教学联盟
文教联盟
工作室名家
工作室主持人
文化作文·大决赛
全国大初赛
全国总决赛
全球总决赛
课题中心
课题论文
课题活动
理论探讨
文化中心•主流文化
文化反思
教育文化
科技文化
未来文化
热点文化
历史文化
文化国学
艺术文化
文化争鸣
铁血文化
学术文化
商业文化
两性文化
宗教文化
西方文化
亚洲文化
养生文化
中师文化
文化中心•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
赣文化
燕京文化
岭南文化
荆楚文化
巴蜀文化
吴越文化
中原文化
西域文化
三秦文化
闽南文化
三晋文化
徽州文化
云贵文化
齐鲁文化
文化阅读
文化诗歌
文化美文
文化作文·大考场
文化素材
中考作文
高考作文
优秀习作
应试绝技
课件中心
小学课件
初中课件
高中课件
课件素材
应试中心
高考通道
中考通道
教学中心
英语学科
文科教学
理科教学
综合学科
工作室•满分作文
初中
小学
高中
视频中心
全国七届大赛教学视频(大足)
全国八届大赛教学视频(江津)
总决赛游学培训教学视频
全国九届大赛视频(张家界)
全国十届大赛(千年古镇白沙)
数字中心
数字中心
创作中心
散文
小说阅读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