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历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古代篇必修二)
施建军
在完成《湖州历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古代篇必修一)》后,深感“介绍”部分内容过多,“浅谈”部分太少太浅,所以在写“古代篇必修二”就特别关注了“浅谈”部分,将自己所见所想所认为的尽可能表达。另外湖州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之美称,与必修二经济史可结合渗透点很多,因此作到全面很难,故不当不正不全之处请不吝指教。
内容条目
一、钱山漾遗址与水稻
二、汉代湖州“火耕水耨”的耕种特点
三、政府在湖州地区的救助措施
四、潘季驯和黄河治理
五、钱山漾遗址与丝织品
六、湖州蚕丝业的发展历史
七、湖州相对有影响力的手工行业
八、因湖丝而兴起的商业
九、六朝时期的重商政策
十、湖州地区的资本主义萌芽 一、钱山漾遗址与水稻
1.渗透点:
必修Ⅱ专题一第一课之“‘神农’的传说”
2.介绍:
钱山漾遗址位于湖州八里店附近,湖州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距今5200-4100年。在发掘过程中发现成堆的稻谷和稻米,经过鉴定确定有粳稻和籼稻,距今4700多年。与此同时,还发现用于舂米的大型陶臼,口径约51CM,并出土用舂米的木杵。另外,钱山漾遗址还发现以磨光石器为主的农业工具,主要有大型三角形石犁,长方形石锛,穿孔石斧,长条形石刀,斜柄石刀等,还有一种石钺,可能是安有斜把与三角形石犁配合使用的破土工具。
3.浅谈:
①关于水稻最早种植的地点一直以来颇有争议,有距今 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有距今9000多年以前的湖南苗族先民,有距今12000~14000万前年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有距今约14000年—18000年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等等。其实争论最早种植地本身意义不大,人作为生命体,生存是本能,食物是生存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要求,作为适合水稻生长地区的先民,发现野生稻对生存的作用和将野生稻进行种植,这是在生存本能驱动下的行为,这是一种很正常、很自然的行为。随着考古不断的进行,这一争论还将继续,所以教材中“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的表述还是比较恰当是。其实当将更多的目光放在水稻种植所带来的历史作用,如农耕的作用之一是促进了定居生活方式的确定,定居方式促进国家的建立等等。
②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的出土物品则体现了湖州先民有意识地改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有意或无意中促进了早期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经济模式确定,体现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可见两点,一是改良物种。粳稻是籼稻的变异品种,籼稻适宜于在低纬度、低海拔湿热地区种植,较耐湿、耐热、耐强光,但不耐寒;粳稻则较适于高纬度或低纬度的高海拔种植,较耐寒、耐弱光,但不耐高温,粳稻是籼稻在由北向南传播的过程中,适应气温较抵而出现的变异,太湖流域正是该品种的中心。二是创造和改进工具。有舂米的大型陶臼和木杵,体现提高生活质量一面,也有石犁等生产工具,体现了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耕种面积,增加产量,促进了农业经济模式确定。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农业已经是主要经济形式,而且已经从耒耜阶段发展到犁耕阶段,并开始向精耕发展。这表明湖州的农业已经有相当的发展。二、汉代湖州“火耕水耨”的耕种特点
1.渗透点:
必修Ⅱ专题一第一课之“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2.介绍:
汉代湖州已经使用铁制农具。长兴县小浦画溪桥遗址出土了汉代铁犁、铁锄、铁斧等工具,证明在汉代时期就已用耕牛犁田,并使用了铁制农具。但“以牛田”并非主要方式,正如教材所说“直到西汉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在耕种前用火烧、耕种后用水除掉杂草的耕种方式”即“火耕水耨”。
3.浅谈:
①出处:关于教材的表述文出于《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埶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沂、泗水以北,宜五穀桑麻六畜,地小人众,数被水旱之害,民好畜藏,故秦、夏、梁、鲁好农而重民。三河、宛、陈亦然,加以商贾。齐、赵设智巧,仰机利。燕、代田畜而事蚕。”
②概念:关于“火耕水耨”的概念,古今书籍中多有解释。《盐铁论注释》解释为:“火耕:古时开荒种地的耕作方法,先用火烧尽荒草,而后播种耕作。水耨:古时放水把草沤烂的除草方法。”《汉书疏证》解释为:“火耕者,刈稻了。烧其槁以肥土,然后耜之,稻人职,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还有具体解释为“烧草下水种稻,草与稻并生,高七、八寸,因悉芟去,复下水灌之,草死,独稻长,所谓火耕水耨。”综合看来,“火耕水耨”的概念为古人将稻草(也有认为是荒草)用火烧去,作为肥料,然后耕地播种,待秧苗长高后,用水灌淹除草,死草也为肥料。
③疑问:教材中的一句“直到西汉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的表述方式,显然认为“火耕水耨”是落后于“以牛田”的耕种方式。但很多专家学者提出置疑,认为笼统将“火耕水耨”视为单一落后的耕作形式显然是不妥当的,我也赞同这一观点。我认为,其一,“火耕水耨”的方式是雨水丰富、湖泽广泛的江淮地区特点而产生,是符合这一特点而创造的耕种方式;其二,“火耕水耨”的方式与当时地广人希的特点相符合,“火耕水耨”的方式相对粗放,但操作简单,而且可耕种的地域广泛,无需通过改进劳动工具和耕种方式就能够满足基本的生存和生活要求;其三,“火耕水耨”是与“饭稻羹鱼”相结合的,丰富的水产资源也能保障生存和生活的要求;其四,是与远离政治中心的地域特点相符合,由于远离政治中心,赋役承受相对较轻;其五,我认为“火耕水耨”和“以牛田”的耕种方式在楚越之地并非为后者替代前者,两者完全可以结合地同时使用,并不矛盾,也不冲突。因此教材的表述如改为“西汉时期,相对自然条件好、地广人希的中国南方采用着火耕水耨的耕种方式”这一中性的表述可能更为恰当,应该认识到“火耕水耨”是综合多方面因素而产生的有特色的耕种方式。三、政府在湖州地区的救助措施
1.渗透点:
必修Ⅱ专题一第一课之“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2.介绍:
以六朝时期、宋朝和清朝为例。湖州多水,地势低洼,水灾频繁,历朝均有水患,另时有旱灾,灾情导致粮食不足,疫情滋生,政府往往给予救济。六朝时期的救济方式有物资救济,减免赋税,平抑物价,兴修水利,借贷谷种,收养贫病,节约度荒。宋代设置常平仓稳定谷价,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设置义仓,专用于救荒储谷;两外宋代湖州还开办了利济院,救济老弱病残无家可归者,开办了婴儿局,收养弃婴,还创办了官办的和济局和惠济局,政府经营制药、卖药保障药品的质量和价格。清朝时期有减免赋税,漕粮改折,漕粮缓征,赈济等等措施。
3.浅谈:
上述介绍几乎没有提及湖州历史,事实上这方面的资料很多,由于这些做法为常态措施,因此不一一枚举。
我将“政府在湖州地区的救助措施”与“沉重的赋税和力役”联系在一起,主要是为了能够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学生的一些观念和感受。学生在学习了“沉重的赋税和力役”一目后,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农民在政府和地主的压迫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不如死,从而产生了“政府与农民是完全对立,甚至认为农民反抗政府是必须的、必然的”的想法。
①新课程改革后编订的历史教材凸显了“文明”这一主题,体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文明的发展和不断演进。但“沉重的赋税和力役”一目的表述却依旧受传统的阶级斗争史观所束缚,刻上了阶级斗争史观的烙印。这种局部历史的表述与整体教材的主旨显然出现了矛盾。
②民生问题是历朝政府所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之一。教材中“贫者无立锥之地”一目还多少能够体现一点政府对民生的关注,但“沉重的赋税和力役”已经丝毫无法体现。而且教材的表述“征收赋税是古代国家剥削农业生产者”更是不妥,难道征收赋税等于剥削?征收赋税是罪恶的?非法的?事实上,征税是政府的职能和权力,纳税是臣民或公民的义务,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今为如此,古亦如此。古代政府为民生而减免赋税的例子举不甚举,上述的介绍也多少能反映这一点。因此不可简单将政府与民众放在对立面,所以教材就这一处的表述应结合“文明”这一主题进行必要地修改。四、潘季驯和黄河治理
1.渗透点:
必修Ⅱ专题一第一课之“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2.介绍:
潘季驯(1521~1595) ,明朝浙江乌程(其故里为湖州环渚乡槐溪村)人,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授九江推官,后历任广东御史、大理丞。嘉靖四十四年,由大理寺左少卿进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开始治黄生涯,因功迁右副都御史,不久因故去职。隆庆四年(1570年)因黄河决口,重任右副都御史,再次治理黄河,后再次因故去职。万历六年(1578年)夏,以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总理河漕,将黄河的治理与淮河的治理并举,九月兴两河大工,次年工竣,黄河下游得数年无恙,因功先后任工部、兵部、刑部尚书,后因张居正案遭弹劾削官为民。万历六年(1588年)潘季驯第三次出任右都御史,成功治黄。潘季驯四次治河,前后二十七年,习知地形险易,提出“筑堤防溢、建坝减水、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等治河措施,成绩显著。著有《河防一览》、《两河管见》、《两河经略》等,其中《河防一览》是“束水攻沙”论的主要代表著作,也是16世纪我国河工水平、水利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我国水利典籍中的一件珍品,与《本草纲目》、《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一起被誉为中国古代科技的集大成者。
潘季驯在万历十二年贬官回乡期间,见湖州北门水势湍急,民渡艰难,遂捐银2500两,发起修桥,从选择桥址到施工均亲自过问,历时五年竣工,桥成后民以“潘公桥”称之,桥名沿用至今。
3.浅谈
水利工程的概念和内容极其广泛,本人以为只要因水而起、取水之利、利于百姓的工程均可称为水利工程。在古代水利发展和人口增加、耕地开垦有着相互关系。如湖州地区的水利发展于六朝时期,由于战乱导致大量北方人民南迁,人口的增加促进了耕地的开垦,耕地的开垦促进了农田水利的发展。另外人口的增加加速了环境的破坏以及对生存环境要求和交通运输要求等方面的提高,又促进了河道疏浚事业的发展。反之亦然。五、钱山漾遗址与丝织品
1.渗透点:
必修Ⅱ专题一第二课之“纺织业的发展”
2.介绍:
1956年和1958年曾就钱山漾遗址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出土了丝麻织物,麻织品有麻布片和麻绳,丝织物有绢片、丝线和丝带,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丝麻织品。丝织物经鉴定其纤维原料均属家蚕所产丝,丝绢片长2.4厘米,宽1厘米,为平纹组织,经密每厘米52根,纬密每厘米48根,说明当时人们的纺织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水平,也证明湖州是中国发展蚕丝产业最早的地区。同时出土的还有陶质纺轮,两次发掘所得57件。
2005年再次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物品,其中最珍贵的是一件马桥时期的丝带,这在国内考古发掘中实属罕见,距今约3500多年,丝带在野外考古中很难发现,如此完好的丝带更是难得。马桥文化,因最早发现于上海马桥遗址中层而命名,距今约3500多年,相当于夏商时期。
3.浅谈:
①织物结构形式一般有三种,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平纹组织是由经纱和纬纱一上一下、一隔一地浮沉交织相间而成;斜纹组织则是三根经纬线的交织点在织物表面呈现一定角度交织而成,缎纹组织是相邻两根经纱或纬纱上的单独组织点均匀分布但不相连续的织物组织。由于平纹组织的交织点很多,经纬线的抱和最为紧密,因此,平纹织物的质地最为坚牢、外观最为平挺,但不如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柔软、光滑、光泽。钱山漾遗址出土的平纹组织丝物的结构形式符合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以物品相对粗糙,同时物品的坚牢耐磨也反映了这种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衣物使用功效的要求和审美观念。
②某一文化类型不等于某一遗址,一处遗址往往拥有多类文化类型。考古发掘中,离表层越浅的文化类型距今时间越近,离表层越深的文化类型距今时间越远,如上述钱山漾遗址就至少有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两类文化类型。在2005年的考古后,专家认为钱山漾遗址还有一类新的文化类型,在研究出土的器物时,发现与良渚时期的器物明显不同,例如良渚晚期常见的T字足鼎、双鼻壶等均未发现,但又与良渚之后的马桥时期相差甚远,其个性特征十分鲜明。考古人员认为:这是目前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末期一种崭新的文化类型,距今约4000至4200年,处于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之间,考古队员已将其暂命名为“钱山漾类型文化遗存”。六、湖州蚕丝业的发展历史
1.渗透点:
必修Ⅱ专题一第二课之“纺织业的发展”
2.介绍:
新石器时代湖州丝织业已有发展(见第五点)。秦汉有所发展。
魏晋时期开始快速发展。由于绢、丝、绵等列入租调的范围,湖州广开农桑,山东“鲁桑”随着人口南迁落户湖州,改良了湖桑。孙吴时期永安(今武康)一带因丝质优异,成为御丝取给之地。
唐朝时期湖丝织品在全国崭露头角。但唐前期丝织业水尚不如北方,全国蚕丝业重心仍在黄河中下游的河南河北一带。
五代吴越国后期,湖州开始有了官办丝织,机构名为绫务,专造湖绫、湖罗以贡朝廷。
宋朝时期,全国蚕桑丝绸重心由北方移至江南吴越一带。湖州出现以桑蚕为业的专业户,家庭丝织业生产过程内部各个环节也出现了专业化生产,丝织品作为家庭手工业,除自给、纳税外,有些已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出现和存在商品经济化的趋向。另外宋代湖州还出现了桑户、蚕户、蚕种户与蚕丝户向分离的趋势,以及蚕丝业和职作业分工的趋势,丝织技术趋于成熟,品种读、花样巧是这一时期的特点。与此同时,与丝织业有密切关系的染色业也相应发展起来,且在技术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元朝时期蚕桑丝绸继续发展,蚕织生产重心渐自西部山丘地区移向东部平原地区。桑树由嫁接家桑进一步培育成低杆矮桑,缫丝开始注意水质,养蚕、缫丝与丝织以及丝绸买卖开始专业性分工,出现机户、染坊、绢行。元代专以丝料纳贡,湖州路为江浙省最多。元朝国内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在全国迅速发展,蚕丝业在全国各地逐渐衰落,但湖州反而更加繁荣兴盛,这与湖州的自然环境以及蚕丝业的传统优势等因素相关,为明清湖州丝业在全国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至明朝中期湖州已有“蚕丝被天下”的美誉,托举全国蚕丝业重心,成为国内蚕丝中心产地。明万历全国各地蚕丝的排名为“归安为最,次德清,其次嘉之桐乡、崇德,杭之仁和(今杭州),而山东、河南又次之”。其中南浔七里村所产丝尤佳,七里(雅称辑里)丝逐渐成为湖丝的代名词。出现涌现蚕桑专业短工,专门替人养蚕、剪桑、缫丝,以日或时计酬。随着丝绸商品经济的发展,涌现了一批丝绸专业大镇,其中菱湖、新市名于丝业,双林名于绫、绢,南浔名于辑里湖丝,晟舍、洛舍、琏市(练市)名于蚕桑业。同时明朝中期湖州开始出现了为适应外地丝商涌入境内购丝的需要而产生的丝行、绸庄,以及为协调通航利益关系的会馆、会所。
清朝(鸦片战争以前)随着出口量的剧增,进一步促进湖州蚕桑业的发展。湖州民间蚕桑业收入发展到超过田中收入,蚕桑业的商品化和专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辑里丝名甲天下,且行销日本和南洋欧美。湖州机织业发展,与杭州、苏州、盛泽齐名为国内四大绸市。
3.浅谈:
要全面了解丝织业的发展,需要从种桑、育蚕种、养蚕、缫丝、丝织各环节以及所有的交易买卖(包括桑叶、蚕种、蚕茧、蚕丝、织品的买卖,国内外贸易),还包括专业市镇的发展,丝绸行庄的发展,相关的国家政策、人物、书籍等等。通过上述的简介,我认为需要了解以下几点:
①湖州有“丝绸之府”之美誉,作为传统行业,湖丝在历史发繁荣后却在今天衰退,不得不说是遗憾之极。我们在回顾光荣历史后,并不是要躺在历史的温床上,做着历史繁荣的美梦,而当看到湖丝每一步的发展和繁荣都是在抓住机遇后的巨大发展,如经济重心的南移,棉纺织业的发展而引起的真空等,又是不断改良后发展的结果,如湖桑品种的改良,蚕种的改良等。湖州桑蚕业的发展历史说明了抓住机遇,改革发展,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道路。
②湖丝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经济重心转移的产物和鲜明例证,同时也显示了中国手工业的发展经历了自给自足向专业化、商品化的发展历程,体现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生产关系的变化。七、湖州相对有影响力的手工行业
1.渗透点:
必修Ⅱ专题一第二课
2.介绍:
湖州手工行业除了蚕丝业外,闻名全国的还有制茶业、制镜业、酿酒业、制笔业、印刷业等。
3. 浅谈:
①手工行业门类繁多,教材采取了“主题+案例”的方式,以案例解释主题。教材选取的“冶金业”和“陶瓷业”为案例,其中“陶瓷业”较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而“冶金业”则过于枯燥。如果为了更好了解和解释历史,而非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大可推翻教材的这两个案例,而选取我们学生较为熟悉的的湖州著名手工业,如制茶业、制笔业,湖州这些年来对茶文化和湖笔文化的宣传力度很大,学生对这两个行业应相对熟悉。由于这方面的资料很多,就不再介绍了。
②选取制茶业、制笔业不单单是因为学生相对熟悉,也不单单因为湖州这两个行业相对有名,更是因为这两个行业能够切合教材的体系和解释“主题”。如制笔业,它不单单能够解释手工业的发展历程,更主要是因为是在这行业所滋生的笔文化,一个个熟悉的文化名人,对学习必修三的文化有很大的帮助,体现了文化源于生活。如制茶业,除能够作到“制笔业”的教学功效,更能体现手工业的发展与农业发展的密切关系。
八、因湖丝而兴起的商业
1.渗透点:
必修Ⅱ专题一第三课
2.介绍:
以湖州最为发达的蚕丝业为例,蚕丝业的发达促进了商业市镇的形成与发展,也促成与商业发展所配套而成的各种附属设施的发展。
①商业市镇的来源:主要方式有三,一是由商业比较繁荣的军镇演变而来。如宋代的泗安、梅溪,原为军镇,因地处交通要道,成为县治以下的市场建置而发展。二是在草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如水口,是顾渚汇入太湖河道口的出水口,在唐代后期因到顾渚采办贡茶和买卖茶叶的船只都停泊在此,逐渐形成了固定草市而发展;再如菱湖,是宋室南迁后商品交换的需要而出现的草市,因水产发达,商贾云集而发展。三是由城发展而来,兼有城和市的功能,这种方式应该是最主要的方式。
②湖州著名商业市镇
以因蚕丝业发展而闻名的商业市镇为例。自宋代湖丝遍天下后,丝绸业重心由武康、安吉等山乡逐渐向东部转移,丝绸专业市镇开始兴起。到明朝中期湖州成为国内蚕丝中心产地,与之相应的丝绸专业市镇闻名全国。
丝业名镇菱湖 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所产蚕丝与德清洛舍并称第一,为驰名特产,岁办作为贡物。每当新丝告成,镇上客商云集购丝。至清光绪年间,所产丝占湖州府四分之一,占浙江五分之一,为全国诸大镇之首。
绫绢古镇双林 双林之先有东林和西林,明永乐三年(1405年),东西林合一为双林。双林绫绢始于东林,最初兴于南宋初年,元代开始兴盛,明代有“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之称,至明中叶双林绫绢业进入繁荣期。
辑里湖丝中心南浔 南宋淳佑十二年(1252年)前,南浔称南林。宋元时蚕丝尚不及安吉、武康,明前期次于菱湖、洛舍。至明中叶,因七里村以改良“莲心种”蚕茧,推出著名的“七里丝”而迅速发达。至明末,成为江浙地区相邻十多乡镇商品交易与农副产品的集散中心。清朝七里丝成为湖丝的代名,丝甲天下,丝市盛况空前,号称“一日贸易数万金”。南浔的经济地位从明中叶至民国初年一直凌驾于湖州之上。
③丝行、绸庄与会馆
丝行 买卖生丝的中间商行,每当新丝上市,丝商收购后与他地商人进行交易。起于明朝,盛于鸦片战争后。汪曰桢《湖蚕述•卖丝》:“列肆购丝,谓之丝行……有招接广东商人及载往上海与夷商交易者,曰广行,亦曰客行;专卖乡丝者,曰乡丝行;买经、造经者,曰经行。别有小行,买之以饷大行,曰划庄;更有招乡丝代为之售,稍抽微利,曰小领头,俗呼曰拉主人。”
绸庄 买卖绢绸的中间商行,专于收购各乡机户所织绢匹。据载,元代东林有绢庄十家,西林有庄收绢。后形成新绢巷,为估客收绢场所。
会馆 清康熙年间,双林镇首建绢业会馆,名泾县会馆,由安徽泾县绢商与双林镇合资建造。雍正年间镇上众绢行在新绢行又建新会馆。新会馆内设绢庄公所,各绢庄每日午前集此收乡人售绢,收购湖丝商人在此相集。
④海上丝绸之路
唐代,湖州所产丝织品在上贡后间接输往天竺、波斯等国。宋元时期湖州丝织品直接销往南洋、阿拉伯地区,并输往日本。至明代中叶,湖丝及丝织品外销主要对南洋各国和日本、朝鲜等国。据记载,在正德、嘉靖年间,湖丝百斤值银百两,销于南洋得价两倍,输往日本等国值银五六百两。明代中叶后欧商东来,湖丝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贸易的重要对象,通过境内私商收购运往各国。尤其是日本,丝织所用蚕丝均用湖丝,商船不通则无丝可织。清初,湖丝经海出口扩展到欧美各国,所至国家有英国、美国、法国、瑞士、荷兰、西班牙、意大利、丹麦等。从康熙到鸦片战争前,从浙江到日本的贸易额中,湖丝和丝织品占了70%。
3. 浅谈:
应该说人民版必修Ⅱ中最难理解、让人最感混乱的是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而专题一中最难理解、让人最感混乱的是第三课《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
①疑问:对《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一课下设置这样三目内容:“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市’的发展”、“商业都会的崛起”有几个想法。一是“富商大贾周流天下”这一“目”名的使用,看似贴切生动,实则矫情,不伦不类;二是“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一目的实际上是为是说明中国古代商业的繁荣和商运的发达,但琐碎的运用了“货币”、“商人”、“商运”、“辅助性设施”,甚至“盗贼”等与商业经济发展相关的知识点,企图能够比较完整全面地表述影响商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或商业经济发展的表现,但从我看来,其效果只能是杂乱无章,欲清则更混;三是“‘市’的发展”和“商业都会的崛起”两目本身是密切联系的,“‘市’的发展”促进“商业都会的崛起”, “‘市’的发展”是“商业都会的崛起”的必要条件,完全可以合一而成,而对“草市”等的介绍则可以“市的形成方式”进行介绍(见介绍①);四是需要用那么多“商业都会”来说明它的“崛起”吗?
②理解:先看商业和商业经济学这两个概念。商业是以货币为媒介、以营利为目的、以交换为本质从而实现商品的流通的经济活动;商业经济学是专门研究商业部门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商业经济所研究的范围很广,简单概括后的重要的要素有:政策、人、货、地。政策包括国家政策、经济观念、经济理论等,人包括与商业相关的所有人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主要指商人,货指货物商品和货币,地主要指交换贸易的场所,也包括运输及辅助设施等。因此要全面解释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状况不是教材所能够实现的,但要简要明确的介绍,只需抓住几个典型的要素实现两点说明:影响商业的因素,商业繁荣的表现。影响商业的因素中只需体现两个问题:一是与国家政策的关系,二是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关系;商业繁荣的表现可举典型要素说明,如货币的发展史、市的发展等,其中市的发展可讲解市的产生方式、著名的的商业都市、市发展而产生的辅助设施,一并了解。九、六朝时期的重商政策
1.渗透点:
必修Ⅱ专题一第四课之“重农抑商”
2.介绍:
东晋南朝时传统的抑商政策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出现逐步放宽的趋势。在南朝史书中不仅看不到抑商的法律条文,反而到处可见对商业的扶持,促进发展的奏议。如南朝宋的几位皇帝均颁布减轻市税,以广商货的诏令。如《陈书》卷五《本纪第五•宣帝》记载:“至今贵里豪家,金铺玉舄,贫居陋巷,彘食牛衣,称物平施,何其辽远。爟烽未息,役赋兼劳,文吏奸贪,妄动科格。重以旗亭关市,税敛繁多,不广都内之钱,非供水衡之费,逼遏商贾,营谋私蓄。靖怀众弊,宜事改张。弗弘王道,安拯民蠹?今可宣勒主衣、尚方诸堂署等,自非军国资须,不得缮造众物。后宫僚列,若有游长,掖庭启奏,即皆量遣。大予秘戏,非会礼经,乐府倡优,不合雅正,并可删改。市估津税,军令国章,更须详定,唯务平允。”
3. 浅谈:
如果说六朝时期的政府重商政策说明了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显然是大错特错了。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一点:历史的发展在其必然性之中还是会存在反复,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但不能因为这一偶然性而否定和推翻了必然性,也不能因为必然性而忽视了偶然性。六朝时期的政府重商政策即是在必然性中而存在的偶然性。这一偶然性的形成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息息相关。《湖州古代史稿》中分析到:一是因为南朝都市人口急剧增加,大大加深了对商业的依赖程度,二是因为晋室南迁,户籍制度松散,赋税难以征收,于是商业税的重要性凸现而引发政策的倾向。
其实细细分析《本纪第五•宣帝》的记载不难发现,制定“市估津税,军令国章,更须详定,唯务平允”的政策并非刻意重商,而是为了限制“贵里豪家”、打击“文吏奸贪”的产物,这是由当时混乱的经济形势、严峻的国防危机所决定的,宋宣帝针对这一局面,同样着力解决农业问题,《本纪第五•宣帝》还记载:“戢情怀善,有国之令图,拯弊救危,圣范之通训。近命师薄伐,义在济民,青、齐旧隶,胶、光部落,久患凶戎,争归有道,弃彼农桑,忘其衣食。而大军未接,中途止憩,朐山、黄郭,车营布满,扶老携幼,蓬流草跋,既丧其本业,咸事游手,饥馑疾疫,不免流离。可遣大使精加慰抚,仍出阳平仓谷,拯其悬磬,并充粮种。劝课士女,随近耕种。石鳖等屯,适意修垦。”因此,撰写“六朝时期的政府重商政策”这一点,只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总在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碰撞中发展,不可形成固定的思维。十、湖州地区的资本主义萌芽
1.渗透点:
必修Ⅱ专题一第二课之“丝织业的发展”、第四课之“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2.介绍:
明末清初,湖州已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如嘉庆、道光年间双林镇上已设早坊,“染以皂,胶以粉,巨石砑之,业此者为皂坊。”皂坊大多是安徽泾县商人经营,他们专制绫绢,繁忙时雇佣工人至数百人,工人大多数也来自泾县。明末清初农产品加工业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市镇普遍开设榨油作坊,如入清时双林镇有三家油坊,雇佣数百人,以长兴、江宁者为多。大多数被雇佣者来自异乡,一无所有,完全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人身基本是自由的。
3. 浅谈: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途径,在上世纪90年代的教材中就有介绍。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城市中部分手工业作坊主发展为资本家,部分竞争失败的手工业作坊主及学徒、帮工成为雇佣工人;二是商业资本控制产业资本,那些熟知市场需求的商人成为了包买主,低价预购产品,后包买主进一步将原料分配给小生产者,小生产者按照规定的时间、规格交货,包买主付给一定的酬金,这样小生产者丧失自己独立的地位,成为实际上的雇佣工人,最后包买主将分散的小生产者集中在一起产生,产生了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种方式是最早的途径,第二种方式则是起最大作用的途径和最主要的途径。明清时期的湖州也是以第二种方式为主要方式。因此如果有必要可以简单的提一笔,毕竟主要的表现方式还是商业资本控制产业资本,包买主通过这种方式将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