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775阅读
  • 6回复

(九届状元)2013年河北省高考文科状元衡水中学于潇高三时参加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作品回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1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4-05
— 本帖被 admin 执行加亮操作(2014-04-13) —
  2013年河北省高考文科状元,河北衡水中学422班于潇同学在高三时参加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初赛时的作品,获衡水中学一等奖。现将其当时现场作文呈现,供大家阅读思考。
  衡水中学无论高一还是高二、高三年级,都把文化作文大赛视为一次高品位的作文现场大赛,同时也视为一次高考作文考场训练。将文化作文体现素质教育与应试结合的特征,演绎得淋漓尽致。这说明衡水中学不仅仅是靠成绩与升学品质立威于全国,更是同时注重学生文化素质与未来成长需要并以文化内涵立校的品牌学校。
  他们的做法值得全国课题学校和所有非课题学校反思并在教学中制定正确的升学策略与文化养育方案。


一、状元简介



  6月23日,2013年河北高考成绩揭晓,衡水中学高三422班学生于潇以总分676分的优异成绩,摘得了河北省文科状元的桂冠。由于种种原因,记者并未采访到于潇,但她的班主任宁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为于潇总结了她的学习诀窍,就是“三勤一不”,勤总结、勤提问、勤交流,不放过每个加分点。

  善借外力缓解压力

  在于潇的班主任宁可的眼中,性格开朗的于潇,善于借助外力来为自己调节压力是她的特别之处。他说,高中时期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无论是学习还是心理都是最紧张的时期,有许多孩子因为压力无法得到缓解,而导致成绩不断下滑。

  与所有同学一样,于潇也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她调节压力的办法是主动寻求外力。宁可说,“于潇将倾诉作为了调节压力的一种方法。”每当于潇感到学习有问题,或者成绩有波动的时候,便会主动找到老师倾诉,每次老师都会给她鼓励和信心。所以,于潇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这也是她夺得高考状元的关键。

  抗干扰能力超强

  “心中无杂念,静心做学问。”专心是于潇给老师们的深刻印象,高考前几个月,于潇轮座在第一排紧靠前门口的位置,每天都会有上百人次从前门进出,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她。

  用同学们的话说,于潇的抗干扰能力太强了,真的让人佩服。

  勤总结、勤提问、勤交流

  今年高考,于潇的各科成绩是语文133分,数学141分,英语142分,文科综合260分,以总分676分的好成绩夺得了河北省文科状元的桂冠。当宁可老师将这一消息告诉于潇时,于潇和她的父母都不敢相信是真的,电话里不断地问,“是真的吗?”

  宁可老师说,于潇夺得状元桂冠,既是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于潇是个很善于总结和反思的学生,在学校的每次模拟考试后,她都会拿着试卷找到老师分析试卷。

  让宁可老师印象最深的是,于潇的分数意识特别强,每次分析试卷时,大到一个综合题,小到一句话,她都会刨根问底,哪怕是做对了,她仍会问,“还有没有提分的空间,怎么写还能再多得一分?”于潇强烈的求知欲和夺分意识,是她能夺得状元的必胜法宝。

  宁可老师说,于潇是个很用心学习的同学,学习上她没有太多的诀窍,之所以能摘得状元,就是她做到了“勤总结、勤提问、勤交流,不放过每个加分点。”


二、优作回读

  该作品版权为大赛组委会所有,拒绝转载,违者必究。

红楼情中梦飞扬
衡水中学422班  于  潇
  忘了第一次看《红楼梦》是什么年龄,四岁或五岁?当时,只是单单纯纯地被书中的美食吸引:酒酿清蒸鸭子,洁粉梅花洋糖,鸡髓笋,奶油小苏卷,胭脂鹅脯。。。。。。幼小的心里只觉得那些东西听起来真是好吃,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尝一尝。
  待到大些,爱看宝黛吵架,吵了好,好了吵,不折腾的天翻地覆誓不罢休。对书中关于其他人的描写,只模糊觉得有趣,有一种隐约的气质在里边,却讲不出它到底是什么。
  到了十七八岁,学的,懂得多了才明白:一部《红楼梦》概括了中华帝国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世态风情。
  红楼人物一举手一投足,无不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礼仪积淀。贾母命宝玉给贾赦传话,贾赦见到侄子宝玉“倒先站起来请了贾母的安,宝玉方向贾赦请安”。因为宝玉是贾母的使者,所以贾赦要先向代表自己母亲的人行礼。管家娘子在主人面前只能站着回话,命坐下要先谢坐。宝玉见到母亲的侍女,要称“姐姐”且让座倒茶。这又是清朝贵族一种传统礼仪:看佛敬僧,服侍祖母的人视如庶母,服侍母亲的人视同姐妹。一种礼仪—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红楼梦》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红楼同样集传统文学手法之大成。最具美感的莫过于以物,以居喻人。高洁清冷的林姑娘,所居潇湘馆外千竿翠竹,“凤尾森森,龙吟细细”;谨守礼教,外表沉静内心仍有热情的宝姐姐,所居蘅芜居外观上“无味的很”,但进院之后“奇花异草,清香扑鼻”;吃斋念佛,不问世事惜春,居处叫做“藕香榭”,藕能发出多少香味呢?一如他的不引人注意。借物喻人在曹公的笔下把玩到了极致。
  伏线千里更是红楼的一大经典手法。中国传统文学讲究借喻暗喻,一语双关。草蛇灰线,伏线千里也处处皆是。一次吵架过后,宝玉“抬身便走”,黛玉“向外冷笑到:‘阿弥陀佛!赶快你回来,我死了也罢了!’”读过《红楼梦》原本的脂砚斋在旁边批曰:“何苦来,余不忍听!”据说原作中,宝玉离家避祸回来时黛玉已病逝,正应了“赶你回来我死了也罢了!”可不正是伏线千里之外吗?
  展卷捧读红楼梦,你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中华传统深厚而空灵的文化气韵所浸染,你的情,你的梦亦会在红楼中轻舞飞扬!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15
只看该作者 置顶 (来自5楼) 发表于: 2014-04-13
— (admin) 执行 帖内置顶 操作 (2014-04-25 17:30) —
  这篇文化作文,体现了 目前文化作文发展的主流方向:真情感+真底蕴+真细节。作者以自己读《红楼梦》作为情感主线,从小读到大,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和关注不断变化:小时是美食吸引,大些是宝黛吵架,十七八岁是中国文化风情的认知。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这些美食细节,宝黛吵架的爱情过程,还有封建家族的礼仪表现及内涵意义,以物以居喻人的细微物象,伏线千里中脂砚斋的旁批等等,娓娓道来,一点不空。
  许多没有读过原著的同学,只知道故事梗概和人物性格,十人写来九人同,专注几点大家知道的共性生发议论抒情。全没有个性阅读的体验与感受。
  两相对比,让我们懂得:同样是名著类文化作文,细节材料和体验是非常关键的。空而泛的人物,已经被写得雷同而苍白。那些人物已经是死亡状态,那些人物之外,没有环境,没有细节,没有体验,没有情感,没有感悟。
  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从名著的细节方面积累,避开空泛的材料,才能让文章百读不厌。
  其实,名著类作文也罢,历史类作文也罢,诗词类作文也罢,生活类作文也罢,文化思辨类作文也罢,热点类作文也罢,没有细节的支撑,都是大众化材料。真正有意义的东西材料,一定是要细微到别人没有注意。
  也许,文化作文的发展需要我们有宏观的文化视野的同时,更要有微观的文化材料,这样才能写作更真实,文化更丰富,内涵更深刻。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1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04-05
(9届初赛联播)河北清华北大基地名校:河北片区全国名校河北衡水中学分赛点快讯(高中组)附优秀佳作|http://www.zw99999.com/read.php?tid-10525.html

找时间将衡水中学2013年高三年级参赛获奖作品全部发布,供大家阅读借鉴。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1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4-04-06
已上传120篇佳作,在九届大赛的原帖子上,大家可以点击阅读。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201312232493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4-04-09
离线20131223249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4-04-09
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篇挺有深度的文章!
离线admin

发帖
3515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4-04-13
— (admin) 执行 帖内置顶 操作 (2014-04-25 17:30) —
  这篇文化作文,体现了 目前文化作文发展的主流方向:真情感+真底蕴+真细节。作者以自己读《红楼梦》作为情感主线,从小读到大,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和关注不断变化:小时是美食吸引,大些是宝黛吵架,十七八岁是中国文化风情的认知。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这些美食细节,宝黛吵架的爱情过程,还有封建家族的礼仪表现及内涵意义,以物以居喻人的细微物象,伏线千里中脂砚斋的旁批等等,娓娓道来,一点不空。
  许多没有读过原著的同学,只知道故事梗概和人物性格,十人写来九人同,专注几点大家知道的共性生发议论抒情。全没有个性阅读的体验与感受。
  两相对比,让我们懂得:同样是名著类文化作文,细节材料和体验是非常关键的。空而泛的人物,已经被写得雷同而苍白。那些人物已经是死亡状态,那些人物之外,没有环境,没有细节,没有体验,没有情感,没有感悟。
  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从名著的细节方面积累,避开空泛的材料,才能让文章百读不厌。
  其实,名著类作文也罢,历史类作文也罢,诗词类作文也罢,生活类作文也罢,文化思辨类作文也罢,热点类作文也罢,没有细节的支撑,都是大众化材料。真正有意义的东西材料,一定是要细微到别人没有注意。
  也许,文化作文的发展需要我们有宏观的文化视野的同时,更要有微观的文化材料,这样才能写作更真实,文化更丰富,内涵更深刻。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15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4-08-06
值得再读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