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011阅读
  • 1回复

[ 全国大初赛] (十届初赛联播)重庆市江津赛区聚奎中学分赛点快讯(附优秀作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4-02


重庆市聚奎中学校文化作文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33名)

学生:杨敏(高16级1班)、刘宇镓(高16级2班)、代洋(高16级2班)
指导教师:吕珍  
学生:刘雪黎(高163班)、刘杰(高20163班 )、杨钧鸿 (高20164班)
指导老师:池世琴
学生:杨欢(高16级6班)、陶诗佳  (高16级6班 )
指导教师:黄远
学生:王颖(高16级7班)、唐银铃(高16级8班)、万含丹(高16级8班)、王影玉(高16级8班)、刘秋君(高16级8班)、何小蕊(高16级8班)、刘锡桦(高16级8班)、 任万林(高16级8班)、慕佳馨(高16级8班)
指导教师:许云珍
学生:郑婷婷(高169班)、马夕茹(高169班)、代建雄(高1610班)、  伍佩(高1610班)、 张鑫(高1610班)、唐诗韵(高1610班)、
指导教师:漆冀
学生:张潇尹(高16级11班)、周俞妤(高16级12班)
指导教师:李波
学生:谢丹(高1614班)
指导教师:倪诗荔  
学生:吴彦枚(高16级15班)
指导教师:罗国辉
学生:漆科君(高1617班)、施说雷(高1618班)袁艳艳(高1618班)  
指导老师:项明月
学生:李文静(高2016级19班)、盘佳鑫(高2016级19班)、李春利(高2016级20班 )
指导教师:李增萍
         
二等奖(45名)

学生:郑李献(高161班)、涂春媛(高16级1班)、陈炎炎(高16级1班)陈鑫纯(高16级2班)、向文欣(高162班)
指导教师:吕珍    
学生:李沙沙(高16级3班)、徐敏(高16级3班)、刘童心(高16级3班)、古洁(高16级4班)、刘馨阅(高16级4班)
指导教师:池世琴  
学生:韩秋婷(高16级5班)、苏美匀(高16级5班)、罗洋(高16级5班)、刁安梅(高16级5班)、张霞(高16级6班)、张贵华(高16级6班)
指导教师:黄远    
学生:邹丽媛(高16级7班)刁玉洁(高16级7班)王银(高16级7班)张琳(高16级8班)张意(高16级8班)
指导教师:许云珍    
学生:何沁桦(高169班)、刁树(高169班)、任杰(高169班)、
指导教师:漆冀
学生:涂鹏辉(高16级11班)、陈金宏(高16级11 班)、王欢(高16级12班)、
唐洁(高16级12班)
指导教师:李波  
学生:林于杰(高16级13班)、胡林(高16级13班)、代宝熔(高16级13班)谭飞雨(高16级13班)、谢敏(高16级14班)、邱嘉辉(高16级14班)
指导教师:倪诗荔    
学生:敖万荣(高16级15班)、陈朝丽(高16级16班)、代洁(高16级16班)、何李杨(高16级16班)
指导教师:罗国辉
学生:丁勤(高1617班)、何忠玻(高1617班)、冯影(高16级18班)
指导老师:项明月
学生:徐添龙(高16级20班)王路鑫(高16级20班)、李运佳(高16级19班)、陈林(高16级20班)
指导教师:李增萍
三等奖(61名)

学生: 吴膳晏(高161班)、 贺如意(高161班)、罗俊  (高161班)、
官苗苗(高162班)、 冯继瑶(高162班)、汪流露(高162班)
指导教师:吕珍    
学生:朱建琼(高16级3班)、李那(高16级3班)、王晨曦(高16级3班)、
曾令权(高16级4班)、何凤娟(高16级4班)、魏贵宇(高16级3班)
指导教师:池世琴  
学生:罗锐心(高26级5班)、李滢玥(高16级5班)、邹容(高16级5班)、付丽(高16级6班)、孙龄(高16级6班)、唐利(高16级6班)
指导教师:黄远
学生:李春林(高16级7班)、付梦妮(高16级7班)、代李(高16级7班)、赖鑫钰(高16级8班)、顾思军(高16级8班)阳沁伶(高16级8班)
指导教师:许云珍
学生:曹墙林(高16级9班)、王韵如(高16级9班)、聂地(高16级9班)、程键(高16级9班)、 穆寿雯(高16级10班)、唐玉岚(高16级10班)、白志文(高16级10班)
指导教师:漆冀
学生:文秋风(高16级11班)、唐健(高16级11班)、胡敏(高16级11班)、颜兰(高16级12班)、蓸吉利(高16级12班)、黄颜(高16级12班)
指导教师:李波
学生:张金金(高16级13班)、李厚碧(高16级13班)、曾文俊(高16级13班)、 高小钦(高16级14班)、黄洪(高16级14班)、陈梅(高16级14班)
指导教师:倪诗荔
学生:周望(高16级15班)、刘虹瑶(高16级15班)、曹冰(高16级15班)、唐艺丹(高16级16班)、刘雪怡(高16级16班)、陈云川(高16级15班)
指导教师:罗国辉
学生:梁开心(高1617班)、樊时宇(高1617班)、何佳(高1617班)、
曹桢(高1618班)、周洋宇(高1618班)、 雍婷婷(高1618班)
指导老师:项明月
学生:周利莎(高16级19班)朱淳(高16级19班)、穆隆(高16级19班)、潘月(高16级20班)、周俊杰(高16级20班)、桂廷鑫(高16级20班)
指导教师:李增萍



获奖作品展播(大赛组委会版权所有,拒绝转载,违者必究)


暗香悠悠,灵魂最美的归宿
重庆市聚奎中学 高201619班 李文静 指导老师;李增苹

    零落成泥碾作尘,纵使无形,也有香如故。
                                                  ——题记
  生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或许是在恐龙诞生的那一刻,或许更早。从远古到现在,生命一直在这一片土地上繁衍,生存又死去,而唯一能证明他们曾经在世界上活过的是文化。
  就像“云山沧沧,江水泱泱”表现浪漫,“三兼尺素,一点朱砂”诉说柔情一样,今天灯红酒绿烟火迷离的天空不正是我们这一代内心充斥着的浮华?随高楼大厦而来的“猫眼”文化不正是现代人缺少安全感的写照?咖啡代替清茶,青丝变成黄发只是我们渴望被关注的表现吧?或许我们恶搞经典,追求文化的娱乐效果只是压力山大下得情非得已?
  流光溢彩的世界吸引着我们想方设法地去寻找和获取,我们却忘了怎么领悟和吸收。由此,当外来文化、网络文化、草根文化、传统文化一起向我们涌来时,我们在五彩缤纷的文化园地里刀斧乱挥,信马由缰。有的文化被歪曲,有的文化被调侃,有的文化被埋没,有的文化被塑造:文化大观园里瞬间“百花齐放”。
  遍地开花,固然烂漫,无奈尽是浮华。
  人们或许不懂圣诞节的文化意义,却知道圣诞节商场打折;人们或许不知道北岛,却知道“北岛咖啡”;人们可能不知道曹雪芹,却知道“潇湘馆茶楼”……考古学家在长沙马王堆号发现了素纱蝉衣,仅重49克,迄今为止是世界上最轻的衣服。而在科技发达的现在我们却无法将这件衣物复制下来,只能仿制,并且仿制的国家是日本而不是一直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中国人。为什么我们生活在这片文化之地却没有将这惊艳世界的文化延续下去呢?我只想问,被奉为中国经典的文化都去哪儿了?
  “国学热”的兴起,电视上有关中国文化的节目增多,说明人们反思传统寻找经典的文化意识在提高。快餐文化与餐桌文化的碰撞中,“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领悟了中国文化的细腻精深。我坚信文化并没有消失,只是需要我们不断发现与探索。
  只有泣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绝响,只有经历过地狱磨练的人才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我相信我们的经典文化在碰撞中会成为灵魂最美的归宿。



传统文化须敬畏
重庆市聚奎中学校  代建雄  高2016级10班

  前不久,有两件事引起了格外的关注,先是孔子后是老子被穿上了西装,打上了领带,作为代言人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另一件事就是一些韩国人说孔子、西施和李时珍是韩国的。这两件事也许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然而我们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携手发展的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
  然而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似乎不太客气。发生于上个世纪的“文化大革命”使文化倒退,“破四旧”等等更使中国传统文化元气大伤。传统文化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和漏洞但这始终都是中华民族的根,有缺陷我们可以慢慢地弥补而且哪个国家的文化又是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呢?又有哪个国家对本国的传统文化鞭挞、摧残得如此彻底呢?相反每个国家都在保护以前祖先遗留下来的建筑:一道城墙、一间屋舍、一座宫殿。无一不体现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之情,这些建筑还留给人们一片精神领域,给予人们无尽的提示。
  我们一贯的主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表明缺点不是不能批评,我们一直强调推陈出新,表明传统文化不是不能变,只是我们在做这些的时候应当非常谨慎,致力于发掘其永不磨灭的精神力量,弘扬其高贵的品质。可是就是有那么一些急功近利的人。一味的追求西方文化忘记了传统,不顾一切地推陈出新,打着“发展”的旗号去打古建筑的主意。古代建筑凝聚了古代的精神文化,然而现在的我们却因“发展”而背弃传统,这合理吗?回答当然是不合理,我们可以从古建筑中探究其当时的文化风貌。古建筑也是一种文化遗产!但是在这个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时代不发展必然会导致消亡。所以我们应该将新文化和一些先进的西方文化提炼再注入传统文化中使其焕发新生,激发出传统文化的活力,我们还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提炼一些优质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梁启超曾经说过:我希望我们可爱的青年,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个系统往外扩充。
  文化是灿烂的同时也是脆弱的,他必须要我们心怀敬畏。他需要我们精心照顾,传统文化须敬畏,不要让传统文化凐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传统与流行的碰撞
重庆市聚奎中学 高一(19)班 盘佳鑫  指导教师:李增苹    

  在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文化就如一个膨胀的气球,面对着来自各方流行文明的碰撞。
  全球化浪潮的北京,城市化进程压倒一切,悠悠古城变成宽阔工地,古色古香变成欧洲style,高楼大厦,车水马龙,霓虹闪烁,歌舞升平,随处可见,四合院、胡同被连连根拔起,好一个标准世界化大都市。不只是北京,“泰晤士小镇”,“东方威尼斯”,“维也纳花园”等山寨洋建筑在中国的大小城市也随处可见,数不胜数。中国文化在全球化冲击下变了形。
  因此,在中国文化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同时,各方也在加大力度地宏扬中国文化,唤起中国人对文化的重视。
  汉字及其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血脉,随着《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传统节目的热播,引起人们对汉字魅力的重新认识,汉字与历史文化传统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牢不可破,从某种程度上说,汉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代名词。但随着如今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书写能力不断下降,汉字是中国的国粹,如果人们在网络科技冲击下,丢掉自己的国粹,也就太可悲了。
语文升,英语降这一剧变也是为了传统文化传承,让我们重视国学,汉语作为国语承载着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著名译者林少华称:“中文关乎心灵和审美。”所以通过高考的指挥棒提高母语的地位和重要性,是为了增强人们对同学、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倘若丢失了自己的传统,就好比失去了自己的根,重视国学及其必要。
  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外来文化,不能忘了中国五千年漫漫长月所流传下的历史文化,它象征着中国的悠久历史,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团结与拼搏。它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不应该遗忘,应将它深深印在我们的骨子里,融在我们的血液中。但传统文化也不能全一成不变,可以适当接受一些外来文化。毕竟这是一个全新的科技时代,融入流行才能使传统文化更有生命力。
  《青花瓷》、《本草纲目》、《兰亭序》等流行歌曲,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了流行元素,古典文化被重新演绎。很多年轻人因为《本草纲目》特地去买书了解神奇的中医,有人从《精忠报国》开始欣赏古代的金戈铁马,又有人听了《笔墨伺候》之后,专门去学习书法。
  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全球化时代,文化更加重要,已经成了大国竞争的“软实力”文化与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我们要对文化报以敬畏之心;其次,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承一样重要,我们既要尊重传统的成就,继承传统,也需要知道传统东西有它的时代性,不可忽视新生力量;最后,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既要有碰撞又要有交流,既不能全盘接受、山寨,失掉文化自信;又不能一味封闭,应该在碰撞与交流中不断完善,相互吸取。
  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与流行文化相互平衡,因为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中国与世界的完美结合,方可创造恢宏的中国气派和东方神韵。






从未消失的文化之美
聚奎中学   高20164班  杨钧鸿  指导老师:池世琴

  “我可真喜欢中国的文化。”来自美国的杰克感慨道。
  “它还剩下什么文化?我可更喜欢美国”胡雅和杰克并站在阳台上,高楼下的拥堵车辆一览无余。风吹起她海浪一般的卷发,一套小西服体现出她的干练和坚强。
   “oh!你可是中国人,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多叫人喜爱。它的神秘如一个黑洞,吸引着我不断的去探索。在想象的空间里,那些伟人透过文字与我面对面的交流。我可真喜欢中国的文字,它那样诗情画意”杰克滔滔不绝的夸赞道。
  “你见到的可是表面,是过去。我更爱美国,它的繁荣鼎盛使别的国家甘拜下风。”胡雅反驳道,放下了咖啡杯,无故的烦躁起来。“瞧瞧中。国现在的样子,树根深深扎在暗无天日的泥土里,广阔的天空中没有一直鸟儿的飞翔,吸一口气能看见灰尘在阳光中流淌。”
   杰克笑起来“亲爱的,你肯定也爱极了中国的文化,所以你看到了它的美丽正在流逝,所以你会抵触,想要远离。让我带你好好欣赏一下中国,一直都才华横溢的中国。它的一切都未消失。亲爱的,你要明白,没有中文的文化,哪来让人痴迷的中国。”
   中国历史的产物走过了荆棘丛生的道路仍让人陶醉。他们去了博物馆。胡雅的手摸在一把战枪上,上面镌刻着祥云孔图,从横了整个战场她仿佛听见万千战士在战场的奋战杀敌,勇往直前,让人随之热血沸腾。他们长大了最怒吼着,不似高科技下的消音手段,悄无声息。她看见翻开几页的《论语》手札,那是她大多不认识的古字。不过她想起小时候朗朗书声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的道德本善被唤醒过来。她还看见霓裳羽衣,杨贵妃丰腴的身体在空中飞舞,丝丝竹音缓过心间,似风吹起了竹叶所弹得合奏曲。又有马尾所制的古筝,温婉柔美的韵律之美,那样粗糙的马尾竟能如此温柔。这里的一切都是美的钥匙。
   中国的传统美食仍流连于唇。他们去了老街。顶小的山楂包裹在一层浓厚的甜蜜之中。咬一口,山楂的酸涩让口舌酥麻,随即红糖在味蕾中绽放,如奋斗后才得到的收获,不似城里那些甜到底,个头大的冰糖葫芦。各家中还备有石磨,那是泥沙混出来的圆而重的大石,往洞里一点点加入饱满的豆子,一个人推着,白色的琼露如瀑布从出口流进盆里,溅出的比牛奶更浓稠的乳浆都被小狗舔舐干净,一滴不剩。让人忍不住的啧啧嘴,好像自己也尝到一股麦豆的香甜。
   中国的劳动结晶已根深蒂固,不可动摇。他们去了乡村,这时农民仍在耕耘。农民们和老牛都在紧凑的梯形田中,精耕细作是中国古来的耕作技术。而曲辕犁更是中国史上农业的“高科技”,从唐朝流传下来至今仍有人使用。“这些可是中国独有的文化魅力”杰克说道。
  “原来这些我不在意的美丽,一直都在永恒。中国的文化,一直都很美。”胡雅说。杰克拥住她,“不,中国的人儿更美!”胡雅轻倚在他的怀中,尽显小女子的娇羞,涌出中国女子的风情网种。
  “今天可是中秋节,我们该吃月饼!”胡雅突然想到。
   杰克一笑,“我早有准备。”杰克变戏法似的提出一盒传统的砂糖月饼。
   胡雅轻咬一口月饼,米麦的香甜弥漫整个田间,不带丝毫加工的粗粒砂糖不掺加更多的夹馅。那些传统的美食仍然存在。
   胡雅与杰克相视一笑,夕阳西下,远处传来一声声牛的哞叫……




刀尖的文化
重庆市聚奎中学校    高16级15班    吴彦枚

  不知何时,我们沦落到了这种地步,喜欢在虚无缥缈的微笑中寻找精神上一时的慰藉,却忽略了内心深处灵魂最美的归宿。
打开电视,不停地调换着频道,面对千篇一律的电视节目,却有些审美疲劳了。无数个空闲的日子,我们窝在沙发上盯着那一片闪着光的荧屏,看着电视上活力四射的年轻小伙们激情澎湃的宣扬他们的音乐梦想,及对于音乐的无比热爱,忠诚。我会看到呆滞。
    很多时候,我不知道我是爱看那些所谓的选秀节目中的噱头舆论还是真的注意唱歌的真正意义与感悟。或许我们都一样,都中毒了。我们爱好关注别人的私生活,喜欢看到别人的痛苦,丑闻。
是时代造就了我们如此这般不堪的一面,我们别无选择无可奈何却必须的接受。可是我们为何要把那些最隐秘的东西放到热烈的太阳下暴晒呢?我们从别人的丑陋得到了暂时的快乐和满足,却是一笑而过而已,一旦有了新的娱乐笑点,那曾经的丑闻也只是曾经而已。
 我们总是在追求那短暂的、喧闹的、空洞的东西。却一直忽略了那些厚重的、触动心灵的、值得永久珍藏的东西。我们常常陷入迷惘,是时代沉沦了我们,还是我们玷污了时代。
我会爱上《中国汉宫听写大会》是因为我妈妈。在我陪她看了一次之后就爱上了,而且是义无反顾。这种爱,不是追求于华丽的服饰,不是惊叹于夸张的表情,更不是一站成名的疯狂。这种爱,是年龄的相仿,是文化的浸染,是心灵的平静,更是文化对精神品质的洗礼。
 我喜欢看着那些和我差不多的年龄的少年们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诠释他们的缤纷流年。那些在我看来一辈子也不可能遇到的字眼,可那些勇敢的少年却创造了我不曾想想过的奇迹。在惊叹的同时,我也会牢记于心,比任何老师教的都更深刻,那是从未有过的满足感。这种满足,不是视觉的冲击,不是听觉的臣服,而是心灵的沉淀。是干涸的心得以滋养后的惬意。
  其实,不管任何节目,都必须有实际的意义和深刻的感悟。就像《快乐大本营》一样,不也是加入了科学吗?在极度放松和心情愉悦的情况下,获取到的只是不也是更牢固吗?
  如果每个节目都能教育孩子好的,那么祖国的崛起还会远吗?
  到时候,我们都会变成祖国最鲜艳的花朵。把文化的芬香气息散播海外,不仅满足了自己,还充实了世界。
  时代在变,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灵魂没变。走在时尚的尖端,我们可以尽情的绽放自己,展示自己,但只有文化的融入,我们的时尚才会更具魅力,我们的时代才会厚重而绵长。



                                 泛白的空格记忆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世间万物皆在改变,像月一样阴晴圆缺;世间万物没有改变,像江水一样涛涛流淌,却依然在那里。变化是绝对的,而不变却仅仅是相对的,人在变、事在变,记忆却依旧不变。
  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值得回味、借鉴的点滴,它们皆承载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篇篇优美的律诗,却在某个时代被时尚文化所代替。
  历史记忆中,甲骨文、行书、楷书是文化,戏曲、戏剧、话剧是文化,《史记》、《春秋》、《战国策》是文化。而如今飞速发展的中国却也承载了不单单只是历史文化的文化,更多的是充满了时尚气息的文化。电子书信、电话、电脑、电视也成为一种时尚文化,小说、散文亦成为一种文化,就连“汉字听写”也成为一种文化。
  虽然国家在发展中进步,但是有时我们却忽略了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应有的中国文化。
  瞧!
  电视内正在进行一档黄金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场上青少年的身影,场后父母家人的期待,场下观众更是有老有少。为何一档汉字大会会引得无数人的注意?
  是我们文化的降低,还是我们并未真正的继承好中国文化?是我们受时尚文化的影响,还是我们在时尚的道路中将一些必要的历史文化丢弃了呢?
  其实,结果并非是单方面的,每一件事都应该有双面性,应该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一件事。与其说丢弃了历史文化,不如说我们没有继承好历史文化,与其说是文化在变化,不如说我们也正在改变。“文化”二字就是文学当中有一定变化,若没有一定变化的文化,那么文化又为什么叫文化,不叫文化又该叫什么呢?
  在历史的记忆中,字是靠刻的、靠写的,而如今却是靠打、靠敲的;在历史的记忆中,戏是靠技、靠演的,而如今却是靠装、靠骗的……如今这样的文化我们不应该发扬。但是时尚的气息正扑面袭来,将历史的记忆覆盖,留下空格。
  不过我们也应该为此感到高兴,因为我们的过失种种,才会有了一档又一档关于汉字的比赛节目出现,这就是时尚的文化,时尚文化应有的气息。中华民族的文化是那么多,可是能继承和发扬的则不是全部,因此我们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
  泛白的空格记忆是什么?又该用什么来填充?历史文化我们应继承和发扬,但是时尚的文化气息我们也应接受,并且使时尚文化更加丰富。

                                                    作者:郑婷婷
                                        单位:重庆市聚奎中学校 高2016级9班




古韵悠长,吾心吟唱
重庆市聚奎中学校  高20168班   唐银铃   指导教师:许云珍

  诉不尽的凄婉柔肠,点不完的红豆朱砂,只需一眼,便可负了一世繁华。
  初见汝时,一脉书香,静静荡漾,自此相思轻缱绻。后来方知晓,有一种风叫中国风,有一种韵叫古韵,有一种感觉叫情难自禁。
  素丽清扬汉宫装,素伞长笛意韵长,婉约气质犹古时,苦心为将汉家扬。璇玑姑娘——英国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活动统筹负责人,网络上人尽皆知的“汉服妹妹”用她的青春挥洒她对汉文化的执着、痴迷。着一身汉服,衣袂飘飘,伫立于车水马龙的英国街头,自成一道风景,留给世人一世仰望。爱如繁花,只需一眼,便是天涯。喜欢她,喜欢得毫无道理,喜欢她美好得仿若仙气渺渺的天外来客,回眸一笑,惊艳了岁月,美了时光。喜欢那泛着古朴气息的旧时岁月,月落城乌啼未了的静谧,月半弯,云墨染,一抹相思轻缱绻的缠绵,翻一片,再一片,整个房间都弥漫着岁月的味道。那份情难自禁或许就是她背后历史与吾中华儿女传承几千年的文化骨血的深深回应吧。
  其实,白衣萧郎也不错,“西市寻春东市柳,朝与同歌暮同酒”。可惜像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是领会不到他的意韵与精髓的,只道未免写得太好!从“箫声咽,剑气烁,风吹散了谁的寂寞。如飞雪覆盖了江月。”到“今夜,谁听我五弦的寂寞,寒山寺的灯火,又染红了谁一江的寥落。”一字一句仿佛远古江湖的低声吟唱。提笔拈筌,妄想挥毫他的美好,墨色熏染,却不知从何说起,是那白衣白马,眉眼如画?亦或是文辞卓越,意气风发?那一份古韵直击心湖,惹起阵阵涟漪,千言万语,只化作江南烟雨,和着姑娘的吴侬软语,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凄婉了得!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渐渐地,恋上了那古风古韵,不需荡气回肠,只需只言片语便可灿烂我整个世界的美好。
  河图那干净清冽的声线,宛如雪山荡涤了尘埃,空灵透彻直抵心泉,“血染的江山,怎敌你眉尖的一点朱砂”,让我彻底折为臣下;董贞温婉柔情,侠气回肠间少不了楚楚动人,情意绵绵,“苍河剑挽千里霜,倾城一夜雪茫茫”,让我甘拜下风;许嵩活泼中不失细腻,积极中又含凄婉,“窗透初晓,日照西桥,云自摇,想你当年荷风微摆的衣角”,让我望尘莫及……
  爱不知从何而起,却如此深沉细腻,百千夜尽,化青盏一座,独门倚望古风的千年烟火,光阴被裁剪成了烟花,一瞬间看尽繁华,古韵悠长,吾心吟唱,你可否听到?
  时光老了又老,来不及,体会你的好,岁月无边飘渺,愿与古韵同老。
  那被岁月覆盖的花开,一切白驹过隙皆不见,君不知,愿与古韵此生,体会你的好。




红色情结
重庆市聚奎中学   高167班    王颖      指导教师:许云珍

  中国人素来对红色情有独钟,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华夏的基因中。
  神圣的皇城外,深沉赭红的宫墙将千百年来王权的兴衰荣辱尘封;沉稳厚重的大门上质朴鲜红的对联串起家家的和睦;青砖碧瓦的屋檐下,温暖亮丽的红灯笼照亮游子归家的路。
  红,不仅仅是颜色装饰,让无色变有色,更是一种感情的注入,让空乏变充实,让无情变有情。
  白烛素雅,红烛祥和。每临夜晚,千门万户燃起自家红烛,在温和的烛光里,妇女穿针引线,朱唇轻抿,男人和孩子享用着晚餐,平静安宁。这也许就是中国人所期盼的家庭祥和的真实写照吧。
  过去,十万红军过草地,沿路洒下红军的刚强血汗;如今,红领巾维系着国家花朵,五星红旗鸟瞰着祖国大地。
  红,孕育着新中国的诞生;构筑着新中国的成长。
  古有辛弃疾发出“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的渴愿;今有毛泽东“红妆素裹,分外妖娆。”的恍惚感叹。
  红,明丽鲜亮的倩影,萦绕在古今诗人柔软的心中。
  红,亦作“赤”。中国人讲究赤城,敬佩拥有赤胆忠心的人。岳飞陆游等爱国人士用赤城之心杀敌献身,被世人所敬仰。文天祥亦是将红另读为“丹”,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壮语。战场上,红缨枪头上那一片火红的缨缎在血雨腥风中昂然飞扬,张扬正气,斩奸除恶。
  红色,被中国人画在脸上。京剧脸谱,博大精深。关羽面如重枣,脸谱上的刻画则以红色为主。红色被赋予忠诚耿直和热情,传神得将角色的忠肝义胆由表及里,由深及浅得表现出来了。脸谱用颜色区别性格,管它是漆黑的粗暴,粉红的衰老,还是煞白的奸诈,最终成为结局胜者,成为历史主流的依旧是以红色为喻体的刚正忠义的人们。这恰恰与中国人约定俗成的意识形态不谋而合。
  红色,被中国人唱进歌里。《东方红》,《十送红军》,《红星歌》,那么多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唤起那么多的红色记忆。连续不断得将革命先烈不惧艰难红色精魂传递。
  走过历史弄堂,穿过门楣,透过轩窗,我依旧能听见红色歌谣的低吟浅唱,闻到红色风物颗粒分明的芳香。脑海中,中国历久弥新的历史仿佛一本厚厚的史册,整齐严密得被一条美得令人窒息的红色丝线装订。将其捧在手中,那时整个中国的重量。有人说,没在书中的内容,我却说美在那条坚韧明亮的“装订线”,那是中国人难以割舍的情结,是中国历史亘古不变的线索。它并不难发现,  它就在身边,很美很美得存在着。




剑、酒、菊
聚奎中学   高1617班   漆科君


  中国------世界地图上那一大块形似雄鸡的醒目红色,疆域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年间。其历经风霜的洗礼,时间的磨砺,始终屹立在东方,不曾倒下。中国之所以能偶五千年屹立不倒,我认为,原因就是中国的文化传承。而中国的文化我便总结成了三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剑、酒、菊花。
  剑,谓之百兵之王。剑有一种宁折不弯的刚硬气节,中国历史文化充分体现了这种气节。汉朝时期的苏武出使匈奴,被留于匈奴十数年,先后多次,单于,卫律等多次劝降,然而,他却宁死不降,财帛、权位,皆不能动其心!放逐于北海上无人处放羊,其“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直到汉节上的毛都落光了也不放手的这种气节正是如剑一般的刚硬。后或许会有人评论说:过刚易折,大丈夫当能屈能伸,但是若没有这种宁折不弯的气势、作风,又如何能够让其名流芳百世?也正是这种与困难艰苦斗争誓不罢休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十几年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才由此诞生。综上,剑之文化当为中国古文化之一。
  再谈到酒,酒文化本就是中国自古传承至今的宝贵文化遗产。酒的香醇醉人,在于其陈置窖中,时间愈久,则酒愈好。酒的文化内涵之一便在于此------沉淀。时间的沉淀会抹去一个人的一些锋锐,洗尽一个人满身的铅华,使得一个人性格得到沉淀。这也就让一个人显得深沉,富有内涵。这便是酒的一种传承文化,另一种便是为酒本身的功能------醉!一个人在愁时,总会喝酒解愁,虽然有时“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感叹,但总归会少了一丝清明之意,眼中会现一层朦胧,这样看待世界,看待事情,便也会比清醒时好得多了,待到一觉醒来,也许许多事变模糊了,淡了。带一丝最易赏人生百态,看世间红尘,这便为酒的另一种文化。酒文化谓之沉淀、醉。
  “余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菊花古来懂得赏菊的文人墨客并不是太多,大文豪王安石是为其一,但他却并未留下太多关于菊花的千古绝唱。倒是陶渊明“独爱莲”之余所说的“花之隐逸者”却是中国传承的一种洒脱飘逸精神。古时文人多隐士,他们隐世的原因,其一:满腹经纶,胸怀报国之心,却壮志难酬。其二是想要不入红尘之中。他们看破了红尘,放下了名利,,就算不为世人所知,也不愿混迹官场,走仕途。这便是一种能够放下,不为名利的洒脱和飘逸,世间万事万物皆平淡面对,任外界风雷大作,我自岿然不动,从容恬淡。
  中国的文化,自古无数贤者完善后,传承至今,自有其独到之处,好生体会,受益颇多。余以为,其实人生有剑、有酒、有菊花便可,常有三分坚毅、刚硬,常有三分沉稳、醉意,常有三分洒脱、超然,那人生便不会有那么多缺陷了。




                               临江仙
重庆市聚奎中学校   高20168班   万含丹     指导老师:许云珍

  我的指尖流连在他含着三分酒力而飞扬的字迹上,我的目光徘徊在他俊逸非凡剑眉星目的轮廓间,我的心思被他清冷哀婉的意境所缠绕,他载着满腹心事,携着无与伦比的才华向我走来,而我却看见他孤独身影的遗世独立,满目洪荒。他微笑着说,小生纳兰,名性德,字容若,蒙姑娘谬赞,不甚荣幸。
  世间万物凡有厌恶者,必有其珍爱者。喜欢一块石头都有他的理由,喜欢一个人,亦然。初见纳兰姓名是在何时何地倒也记不大清了,只纯粹喜欢他文艺好听又富有诗意的名字,而这样的喜欢,何其肤浅!我又翻阅文籍,惊讶的发现他竟还是清朝贵胄,其父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首辅之臣。纳兰天资聪颖,博通经史,工书法,擅丹青,又精骑射,十七为诸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后常伴康熙出巡边塞。难得世间少年郎!
  可真正教我无法忘怀并惊羡不已的,是他的一首《木兰花》,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悲风秋画扇?”初见即是收梢,不用惋惜,不要落泪,留的住初见时心花无涯的惊艳,才耐得住寂寞终老,是这样吗?我心中如是想着。“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那骄傲似烈日下的艳阳的他,是为了哪般这样心伤感叹?我不禁微微有些心疼与疑惑,竟萌生了希望时光回流,去抚平他蹙起的眉,擦拭他落下的泪的想法。这样的喜欢约摸算不得浅了。
  再便是那首仍旧令人念念不忘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秋竟也如此不解人意,沉寂之际也不忘纷扬一番,满地黄叶堆积,独坐房中,疏窗紧闭,似乎欲与世隔绝,怎奈心中寂寞,唯有独自凄凉。如此水晶心肝的人怎么令人不垂怜?“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只道是寻常”,念起往事,独自沉思,在这斜风残阳里无限思量,人何能禁?旧时横塘明月路,少年郎,不知愁,白马春衫足风流。到如今形单影只,心似寒秋,这载满沉沉厚厚记忆的故地,叫人怎么重游?彼时黯然神伤的纳兰,可否想的与我一样?我实在不得而知。他是人间惆怅客,知我何事泪纵横,也不怪我想随他夜间秉烛同游。
  三十一岁寒疾而终的纳兰,前一日尚与好友喝酒玩笑,不过一晚便单薄离去。我只觉得天幕之上的太阳开始急急坠下,轰隆作响,应声碎裂,毁灭时的光亮令我无所适从。碎片从我的心脏划过,伤口却自动愈合,外表的我毫发无损,却无人见过我心上狰狞的血痂。
  若你也曾遇见他,必也察觉为何他被人称赞“豪放是外放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精魂”。禅说不俗即风骨,多情则佛心。我隐约看见那白衣男子衣袂飘飘,如九天上仙,静静的站在一江碧水边,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刀雕斧刻的鲜活的成为我的不可割舍。




留给明天

  我要画一幅绚丽的画留给明天,让人们知道我生活的多彩与瑰丽;我要唱一支动听的歌留给明天,让人们知道我生活的悠扬与快乐;我要跳一段炫目的舞留给明天,让人们知道我生活的婀娜与青春。
  而这一切真的可以留给明天吗?画作会遗失,歌声会飘逝,舞蹈会停滞。还有什么不会消失呢?我们留给明天的究竟会有些什么呢?是文化吗?
  中国的迅速崛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中国宣纸素有“千年寿纸”“纸中之王的美称,尤以安徽宣州泾县所产为最佳,宣纸的传统制作方法堪称世间一绝,对宣纸的制造工艺,外国垂涎已久。由此可见,中国的文化遗产在世界享有美誉。但如今,伴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中国成了境外经济间谍活动的最主要对象。由于此,日本已从中国得到了宣纸的基本制作方法,宣称:“宣纸于中国徽县最佳,日本第二。”而中国也已无法在取突破。
  英国《经济学人》曾报道,马里兰大学新学院一栋乔治亚风格的教学楼底层,是中国孔子学院不算大的办公室。它是美国第一所孔子学院,如今美国的孔子学院数不胜数,它们由中国赞助,通过传播中国文化从感情和道义上赢得了美国人的认同。
  中国决定依赖孔子作为发展软实力的旗手,表明他们认同共产主义在国外缺乏号召力。美国大校园里的激进分子,把毛主席视为偶像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毛泽东认为,孔子是旧中国落后保守势力的一种象征,但现在,这位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的哲学家被重新塑造为和平与和谐的推动者——也就是胡锦涛希望的“和谐”,官员李长春则把孔子学院定位为:“中国海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今犹存的,有李冰指导的独具匠心的,使成都成为天府之国的都江堰不也是中宝贵的文化遗产吗?他那巧妙的构造,独特的设计都是当今不能与之媲美的。凝聚了秦朝广大人民心血与汗水的宏伟建筑——长城,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那有秦朝人民精心打造的宏伟壮丽、声势浩荡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更是如此了。
  当今的文化体现在花枝招展的综艺文娱节目和网络上篡改的所谓“热词”以及生活中的各种不文明现象。那究竟我们留给明天什么了?
  是的,是文化,这才是永不消逝的东西,是我们应该留个明天的。可今天我们该留怎样的文化给明天呢?是综艺节目吗?是网络热词吗?还是不文明现象呢?不!都不是,我们应该继承传统文化,不断创想,将更好的文化留给明天。

                                        作者:唐诗韵
                                        单位:重庆市聚奎中学校 高2016级10班



重庆市聚奎中学校   高20163班   刘雪黎   指导老师:池世琴

  如果把回忆折叠起来,如果把时间倒转开去。
  如果把青春拉扯回曾经仓促的形状,如果把年月点燃成黑暗里跳跃的光团。
  那么—
  从古至今,许多人用奢华的纸醉金迷诠释着度日如年的定义,但爷爷却将毕生精力寄托笔墨纸砚
  他视书法如命,他爱文房四宝比爱家人还多,好几次母亲将他砚丢了,他跑遍了所有有垃圾桶的地方寻找他的砚,母亲说他的砚放在茶几上,上面的墨会弄脏她的茶几。黑色的,显得很不雅观。爷爷当时就发火了,瞪着母亲说:“你这个桌子能值几个钱,我这砚石我小时候我爷爷送给我的,都有几十年的时间了,况且文房四宝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外国都没有的东西,不知道多值钱,你懂什么!”虽然说是这样说,但爷爷还是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个小木桌,每天都要搬到院子里练字。从而也影响了我,所以每天我也会屁颠屁颠的搬着木凳子去院子里看爷爷练字,时不时也写上几句。
  青墨染纸、淡写醉生梦死,信于砚墨,洒落一纸独白。我在房间的木窗里看着院子里正在用墨抒写自己的人生的他,眼神如此凝重,就好比要抒写什么大事一样,但我能看出他嘴角微翘,那是笑。而后,雨落,爷爷紧张的一边收拾笔墨纸砚,一边叫着我们全家人的名字,叫我们去帮忙。母亲边抬桌子边唠叨爷爷事多,但爷爷这次并不生气,反而调侃的说道:“可能是老天爷看我练字太辛苦了,下点雨让我回去休息吧!哎,可是不知道这雨要下多久,我东西还没写完呐!”当时我们并不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后来,爷爷去世了,我在他箱子里发现了许多他曾用墨笔书写的字,上面就好似日记一般记载着他一路走来的经历。爷爷用墨书写了自己的人生,他是如此爱墨,爱这遗留下来的书香文化。
  就像秦观的《南歌子》写道“香墨弯弯画,研制淡淡匀”像《墨梅》里说道“我家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爷爷虽没有这样的诗韵,但他确实也感受到了墨这一文化香韵,他这一生已无憾。
  我们只有在想象中,去窥探和触摸曾经遥远的冰原世纪,它们留在我17岁的世界尽头,它们悬浮在宇宙白色的尘埃里。我从爷爷那里感受了文房四宝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养成了用墨抒写未来的习惯,从此也爱上了墨。
  如果时光逆流,你会不会让我卸下所有,阑珊依旧,不在灯光下,只在月光里,给我一个青墨染纸,素颜人生。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04-02
飘荡亘古的守候
           聚奎中学      高2016级11班       张潇尹

    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窗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琢磨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文化,也不称其为民族文化。——庞朴
    不知于何时,你幽然出现,不知于何处。你开始熠熠发光。
    从历史的深远处走来,带着先哲们的不朽之作,轻轻的靠近了我,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亘古不变的守候。
    或许是远古,或许是在悠久的民间,但我真正认识你的时候是那日夕阳帷幕的雨后。那日倚坐窗前,随着咖啡的余芬蓦然回首匆匆,那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子悠悠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间一抹挥之不苍凉的妩媚,像衣香粉彩的好步水而来。从古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逐成千古绝唱。305首诗歌的确是一种文化,开创了现实主义诗歌之路。
    在北京那落叶纷飞的巷落,有一位睿智的老者从这里走过,时光拉长了他的身影,却拉近了读者与历史的心灵,它是一部留声机,他用智慧为天地留白,批判力当时惨无人道的冷漠与淡然,他就是鲁迅《朝花夕拾》摘录了岁月遗过的点点的痕迹,智慧书写于行间,趟过历史长河而亘古不变。
    这些可谓民族文化库中的先期珍品,你独具慧眼与《诗经》《朝花夕拾》携手,身为民族的苦难,理解生活的点点滴滴,经得住时间沉淀的往往是永恒的。时至今日,他们还在闪闪发光,如黄金一般,跳荡在坎坎伐檀声里。
   中华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可在数千年前中沉淀你——传统诗歌文化的分量最重,包罗最为全面,不仅表达出人民的疾苦,人民美好的向往,还将那种柔弱的人文蕴于其中,实在不得不说你是亘古不变的守候,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还记得你在途经宋朝的时候的情景吗?你一路风尘仆仆,到达宋朝时,包裹早已是满满的,但你仍依旧不满足,腾云驾雾,来俯视苍生,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朝代,但最显眼的地方是赤壁,于是,不辞辛苦,你来到这里,‘一道天光射向赤壁’便产生了前后赤壁赋的千古绝唱,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道。也许正是这道天光,使你惊喜万分,像哥伦比亚发现新大陆一般。
    你在宋代稍作停留,又搜集了大包的诗歌,而后又踏上匆匆征程,仰望历史新空,流云点点在日,俯视万千繁华,只叹墨笔生香,你是亘古不变的守候,未遗漏过哪一朝,哪一代的辉煌。
    恍若隔世,现在你悄悄靠近了我们,等到你又启程之后,我们及现在的一切都又将成为历史的云烟,但你仍依旧前行。
    因为有你,我国成了诗歌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诗的成就,灿烂辉煌,诗人,同岁月白莲,愈久弥香,愿你能够地久天长,诗的风格,艳若其方,
你是一场亘古不变的守候,在岁月风尘残卷里更显其芳,你是一场亘古不变的守候,划过岁月瞳孔,斑驳记忆的面容仍散漫辉煌。我们在世间的缝隙里行走,在行走中遗失,而你却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飘荡亘古不变的守候亦是趟过岁月永恒的文化,携过时间的墨香,写一曲荡气回肠,让我们尊重民族文化吧,因为这也是捍卫自己的国家,让我们传承民族文化吧,让历史香染多情的文化。

千古不逝的暗香
  重庆市聚奎中学校   高2016级3班   刘杰   指导老师:池世琴

     读罢宋王朝的词句,本应暗觉在这高楼荆棘丛的无趣与苍白。可嗅到的一丝暗香,却让我醒悟。千年前的绿肥红瘦的雨后海棠,盛满离绪的晓风残月,不曾改变。
     多少人感慨古时生活的古人们,是如何度过那一个又一个寂静的夜晚。许多事物,随着千年的更替,永恒地尘封在历史的书箱中。我惘然,如若要我做选择,我是选择回到那风雨飘摇却唯美的古代王朝。去品味那暗香的中国古代文化,品味它的起止。
     其实一切都会是一样的自然。
     居里夫人所说的“人们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着有趣而有用的生活”让我无限思量。有人羡慕李太白的纵情山水自由洒脱,羡慕苏东坡的赤壁遨游,羡慕晏殊小园香径的悠闲独步,他们厌倦了“朝九晚五”的机械生活,厌倦了市井的喧闹,厌倦了终生碌碌无为的生活。这是一种渴望逃离的心情。他们被“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精致勾去了魂。
     活在当下吧!时代的演变更替,抹不去那醉人的暗香他永远活在我们早已饥渴难耐的心里,他像细胞一样在我心头游动,是的,那暗香仍在!我嗅到了,愈发的浓烈。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生谁不曾感叹,伤心失意,一瞬颓唐又何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人生的巅峰,正将我有朝一日,笑傲!
     倨傲,仕途,报复,这些绕指柔般的别愁杂绪,总是在我心头响起,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着我们模样。但那千古流传的“文化暗香”却又是抹不去掉的。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仕途不曾收获,满腔热血化成“揾英雄泪”那是文化的变更。
   不必为生不逢时而懊恼,那千年不逝的暗香,来自于出生时便在心头种下的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们寄托在诗文上的情感却又是我们的灵魂歌颂,我们能从中找到共识,不再是乱世英雄,不再有锦城云乐,我们找不到“满地黄花”找不到“钱塘繁华”找不到“落日楼头”寻不到古代暗香。
   如今飘离的“雨巷”月下“剑桥”那是文化的蔓延,我们踩在巨人在肩头上,嗅闻着淡淡的暗香,值得我们所做的只有“去发现,去改变”
  暮然回首,五千年的暗香流离,早已石沉海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放下喧闹跟随内心意愿走,这才能嗅到那“千古不逝的暗香”。


生如三月花
重庆市聚奎中学校  高2016级8班   王影玉   指导老师:许云珍

  唐时的风,吹来了多少韶华;宋时的雨,敲打了几扇窗棂。韶华不再,芳踪难觅,岁月如一缕茶烟,就这样淡淡然地飘去。留下的足迹,是属于岁月里唯一可感可知的回忆录。而一个叫纳兰性德的男子,悄悄然走进我的世界,不曾离去。
  安意如说:“细读纳兰词会发现,豪放是外放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精魂。”恰到好处的深情,常使我沉浸词中,不忽亵渎无法自拔。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词,长于情也短于情,明知是遗憾深重,却仍旧吟咏“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憧憬。人生若真的像初见一般,又怎会有“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悔不当初?爱情是用来遗忘的,感情是用来摧毁的,忠诚是用来背叛的。在天地洪荒起落中,人心总是经不起世事煎熬,一切都是变数,我们总是躲不开,时间后面那只翻云覆雨的手。无论是词还是人生,若只初见,那该当如何?也只是“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人心易变”的悲叹罢了。只有留得住初见的惊艳,才能耐得住时光寂寞,浩如烟海的词赋里,惟有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可以相比拟了。
  “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影里唤真真。”纳兰词最令人感动之处,便是纳兰在小情小爱中所表现的处的真挚,让人为之心怜不舍,心痛不已。东方的神话传说教导我们美好时光,似乎是只要心性坚定,上天总会许人奇迹。我看到这个叫真真的女孩从画中走向人间,生下他的孩子,可惜我只看到了故事开头,却猜不到故事结局的灰色。纳兰这首《虞美人》打破了王子和公主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的美梦,儆戒了我真正的人生多半应是错一步沧海横绝的日子。
  这个三百多年前的男子,在他的词赋里,无倦无悔地倾诉着对感情的执着,对友情的坚定,对生命的感悟。春衫泪尽声声叹,不如怜取眼前人。沉思往事注残阳,当时只道是寻常。温暖了,唤醒了平庸的生命。“朝如青丝暮成雪”,乍起乍落间,“忽把壶,夜阑灯火”,匆匆赶赴一场喧哗夜宴,却生如三月花——花开花败寻常命,只留下他的词蔚然成荫,教会了我读懂生命的短暂和永恒。


诗词与茶语
重庆聚奎中学  高16级2班  刘宇镓

   滚滚历史长河,层层历史画卷,贯穿古今的中国文化演绎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历史。因为有了这些文化,我们的情操得以陶冶。其中,我偏爱诗词,茶语。
   翩若惊鸿诗独秀,引领风骚词不绝。
看李白望月思乡,读李清照忧思难忘。我喜欢陆游那豪放不羁的性格,也喜欢唐婉温柔婉约的柔情,我喜欢苏轼壮志难酬却忠于报国的坚定,我喜欢辛弃疾《满宫花》的凄凉,更喜欢《声声慢》里诗人对情感细腻的解说。诗词是有灵气的,就像一个个有生命的精灵跳动在字符之上。唐朝的诗词最为繁荣,诗词谱写了历史上最不朽的文化,流传至今。诗词有豪放的,田园的,婉约的,我独爱婉约。你看那不施粉黛,着一袭白裙的女子香不想李清照?站在楼台望断江月忆旧人。她用极哀极愁的形象塑造了历史上唯美忧伤的文化。诗词之美,在于精华。
   千古风情永流传,搅动兰膏四座香。
   淡然茶香,暗闻茶凉,红拂袖间,茶香飘渺,一纸清鸢,弦短曲扬。初采的茶清香扑鼻,细过细火煎熬,茶的醇香散发出来,氤氲在空气中,唐代诗人温庭筠先生曾用“采茶溪树绿,煮茶石泉清”来描述煮茶,钱起先生曾与友登临竹山饮茶,他大赞茶之香,拂袖挥笔题下“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追溯康熙帝游洞庭湖之时,竹阁木帘,他闭目凝神,抿嘴碧螺春,顿时眉宇皱开,他不禁拍案叫绝:“好茶,好茶!”彼时碧螺春还叫吓煞人香,康熙认为这个名词不配茶的清香,于是康熙帝派人取来笔墨纸砚,大笔一挥,更名为碧螺春。白居易钟爱香茗,因此他题下“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靡。”马壁情偏君山银针,因此他题下“龟蛇春酿热,胜似洞庭秋”。朱先明先生以武夷茶为最爱,因为他说“斗茶味兮清醒湖,斗茶香兮薄兰芷。”中国的茶文化,使得无数迁客骚人流连忘返。茶之美,在于精髓。
    诗情与茶语,谱写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创造了许多辉煌。遥望历史长河,博大精深的中国蕴藏了多少文化宝藏,各种发明,语言,建筑,古物,无不是中国名族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文化,代表着我们与国家的情感,象征着中华名族正在不断崛起。
    众多文化中,我偏爱诗集和茶语。因为诗词的灵气渲染了民族历史,民族感情。茶文化自古飘香,至今茶香愈发浓郁,象征着文化气息遍布整个民族。
   读诗词,去感受民族历史,
   品茶香,去体味民族风情。
    摊开历史的画卷,我看到了诗词和茶语,携着悠久而悠扬的中国文化,正款款地向我们,向未来,向世界走来。

                        谈谈我们的文化情
        聚奎中学     高16级18班       施说雷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总会对一些人物、事物逐渐积淀成比较深的感情倾向,诸如:草木生长、百花盛开让人喜忧;昙花一现,让人感悟生命的短暂······提到关羽,便赞其义气,说起孔明,就褒其才智;曹子建才华横溢;陶渊明脱俗隐逸······说起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化,更是有悠悠不尽的情丝。
    在激越的国歌声中,我们一起仰望国旗冉冉升起,胸中澎湃出一股最深厚的爱国情丝。这是我对汉语的真心、热情,这是爱国,这是我在拥抱汉语。
    汉语,如同黄皮肤黑眼睛,如同长江长城黄河,是我们民族的徽记;与五星红旗一样是我们祖国的象征。在风云变幻的国旗舞台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昔日的经济、政治等“硬实力”,而今大国“软实力”的分量似乎更重,而民族文化影响力更为巨大!汉语——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而我们呢?对汉语的热爱、崇敬之情却不复往昔,作为一个中国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应重视汉语,热爱汉语,崇敬汉语。
    我们的文化情?
    在英语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疯狂学习英语,却抛弃了我们的母语——汉语。如今毛笔大概已同国宝一样稀有,拿过毛笔的人少,会写毛笔字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而日本人却规定学生每周一次毛笔课,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我们的汉语情在何处?
    古人说:“好读书不如好读书,好读书不如好读书。”这是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呀!一个“好”学,透出不同种意思,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一代代传承下来,凝聚着浓厚的情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汉语,更是其中之最。
    如果沟通是一扇门,诚则汉语是这扇门的钥匙。触龙说赵太后,魏征谏太宗,无不表现出汉语的作用,而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更加应该崇敬她、热爱她。
    汉语热,汉语情,我们的母语。
    我们的先人说着汉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我们的前辈就是说着汉语,赶走了荷兰殖民者、八国联军、日本帝国主义,扫除了强奴在我国推行的奴化教育,恢复中国话的权利。乔冠华用汉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使汉语成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汉语是一面大旗,把无数中国人召集在一起,汉语是汉民族的遗传密码和文化基因。让我们热爱汉语吧!不要割舍对汉语的眷恋,不要丢弃我们的母语。
    “云山沧沧,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佳句流传几千年后依然鲜活生动,在于其独特的音形结合。汉语,你从远古走来,我对你是悠悠不尽的情,又试问我们华夏儿女,我们的汉语情、文化情呢?


                      汤圆·团圆
        重庆市聚奎中学 高2016级20班 李春利  指导老师:李增苹

     一碗汤圆,一份团圆,一种恩情,一生难报。
                                                                        —题记                                                            
   今天,是腊月二十八离大年三十还差两天,阿杰带着女友火急火燎地往火车站赶,前几天太忙没来得及买二十九号回家的车票,不知还能不能买到。来到火车站到处都是人潮人涌,几个卖票口也早已排起长龙。阿杰连忙带上女友加入长长的买票队伍,阿杰祈求着上苍让他买到两张回家的车票。他已经有将近一年没回家了,他思念家乡思念父母,而且父母只有他一个孩子,他没回家谁陪二老过年呢。几个小时过去了,终于到阿杰了,阿杰一脸激动地问售票员情况,哪知不止二十九号的车票没有了,连三十号,初一的车票都没有了,最早也是初七了。阿杰带着女友沮丧的离开窗口。却看见火车站门口两个人向他挤眉弄眼,阿杰知道他们是人们口中说的黄牛,但为了回家,阿杰向他们咨询了回他家的票价。结果两黄牛给出的价格是火车站的十倍,女友劝他算了,阿杰却一狠心买下了两张票。
     回到家,两人赶紧收拾东西。第二天下午才发车,两人便上街买了很多父母爱吃的营养品。晚上,阿杰做了个好梦,他梦见母亲在煮他最爱吃的汤圆,一家人站在灶前笑得那么温馨和谐。
     终于等到第二天早晨,阿杰抑制住心中的兴奋,带着女友早早地前往了火车站。看到检票的长龙队伍,他们耐心地等待着,阿杰心想难道这一年都等过来了还差着几个小时吗?
     到阿杰了,阿杰兴奋地拿出票,牵着女友的手就往前走。“哎,小伙子!”一只手拦住了阿杰的去路,“你这票是假的!”“怎么可能?我可是花了大价钱买的。”见阿杰一脸惊讶,检票员不得不告诉他:“这票上没有我们车站的水印,这就是假的。”“你再看看,不可能是假的。”阿杰哀求道。“不用看了,就是假的。别拦着后面的人。”见检票员一脸不耐烦,阿杰只有带着女友下车。阿杰看着自己手里的票,想起了父母盼望的眼神,父母的恩情,可他连回家看望他们的机会都没有。他恨,恨自己为什么要信黄牛的话,恨自己为什么不提前预定车票。看着列车开走,阿杰流下两行清泪……
     大年三十,阿杰和女友窝在家里,看着电视上合家欢乐的场景,想着自己的窘境,自己也渴望回家,见到远在千里的父母。昨天通过电话告诉父母自己不能回家时,母亲那由欣喜转变为安慰的语气,让他觉得心痛。他想起了父母送他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眼神,那诺大的包裹里装的是父母的爱呀。他是有多久没看到父母苍老的容颜,多久没和她们一起聊过家常。他思念,思念母亲的唠叨,父亲的微笑,和那让他觉得温暖的汤圆。那熟悉的味道今年是吃不到了吧!是一阵敲门声将他拉回现实,他以为是来拜年的工友,起身开门,看见的却是父亲拿着两瓶白酒一脸笑容,母亲提着一大袋东西,责备又关切的眼神。他看着父母愣了一下,便笑了。女友也听到声音从沙发上跑来,甜甜的叫了声叔叔、阿姨。一家人谈谈笑笑,和谐又美好。
     是夜,热闹、欢乐,母亲和女友在厨房忙碌,他和父亲在到处布置,简陋的小屋充满着温馨。菜终于上桌了,有鸡,有鸭,有鱼,当然还有他最爱吃的母亲亲手做的汤圆。甜甜蜜蜜,团团圆圆,和他梦里一样。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