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555阅读
  • 0回复

做人不能太鲁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6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8-27
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化里程碑式的人物,自然也应该成为国人争相效仿的楷模吧。但是,了解鲁迅的国人都会觉得,鲁迅作为曾经生活的个体,他的思想太复杂,人格上有太多的矛盾和相悖之处,甚至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人为人处事别学鲁迅,或者套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做人别太鲁迅了。这是为什么?
??作为为人处事,不外表现在,在内和家庭成员相处是否和睦,在外和朋友以及相关的人们关系是否和谐;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鲁迅,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呢?虽然鲁迅曾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提出他的做人原则是: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不过,当我们回顾鲁迅的一辈子之后,得出的结论却恰恰相反。因为生活中的鲁迅,绝不是一个幸福的人,而到了人生最后,甚至成了一个最孤独的人,一个怀着不尽的仇恨和复仇之愤走向坟墓的人。
??首先,鲁迅对待婚姻和爱情,是背着十字架走完一生的。上一世纪初,当鲁迅留学东洋时,他母亲以病危的借口,把鲁迅从日本召回来,让他与目不识丁、裹着小脚的旧式女子朱安结婚,婚后第4天,他就撇下新娘前往日本。鲁迅曾多次说,他是为了尽孝,为了慰藉母亲,才和朱安结婚,做出了一生最大的牺牲。其实,他就从没有为了朱安设身处地想想,朱安为了他,一辈子守活寡,象一头牲口一样生活在周家的屋檐下。有谁知道,她作出的是怎样的牺牲呢?
??鲁迅为了安慰他的母亲,竟然可以无情地埋没一个年轻女子一生的幸福。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他不抗争到底呢?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无数女子都可以做到的事情,他却没有做到。当然,我们可以不强求他,但他既然选择了旧式婚姻,为什么就不能接受朱安呢?在这一点上,鲁迅远比不上胡适。胡适的婚姻也是母亲包办的,和鲁迅的情况如出一辙。但胡适婚后却对家中的丑妻相敬如宾,并能够白头偕老。虽然鲁迅对朱安表面上也不离不弃,但这更体现了鲁迅的残忍和虚伪,他是让朱安活在人间的地狱里,生不如死。
??而鲁迅对于自由相爱的许广平又如何呢?鲁迅当初与许广平确立恋爱关系时,就立下不平等的协议:他无法与她正式结婚,在名分上,他仍保持原来的婚姻。因此,鲁迅和许广平的关系,一开始就只能是一种同居关系,而非合法婚姻。鲁迅总是设法掩盖他和许广平同居的事实,在上海时,鲁迅常对友人说,许广平是帮他校对文稿的助手;还特意将自己的卧室设在二楼,而将许广平安排在三楼居住。一向以勇士著称的鲁迅,竟如此惧怕社会舆论,说到底,他反常的懦弱,是他内心虚伪、自私的表现,就象对待原配妻子朱安一样。
??总之,在婚姻爱情方面,我认为,鲁迅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也是一个自私、虚伪和无情的男人。他对朱安没有爱情,因而理直气壮地将她打入冷宫;而对于彼此有爱的许广平,却又因为畏惧社会舆论,而让她始终生活在道德的阴影之下。所以,在此提醒中国男人,别象鲁迅那样,对待自己所爱的女人,以及在道义上有承诺责任的女人。
??
??其次,鲁迅和周作人兄弟阋于墙,更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虽然鲁迅父亲早死,而他对弟弟一向是厚爱有加,扮演着父、兄双重角色。在世人的冷眼里,在族人的倾轧下,兄弟手足之情,曾经是他的人性乐土,但这种乐土也彻底沦丧了。早在1923年间,鲁迅和他弟弟周作人和弟媳之间,发生了至今仍然成谜的事件,使兄弟感情彻底破裂。鲁迅的日记记录了这一事件发生后,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此可记也。随后,周作人交给鲁迅一封绝交信,写道:鲁迅先生,我昨日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
??关于这场家庭内战的起因,至今仍是争论不休的话题。有说法称,信子原为鲁迅的情人,后因他与朱安结婚,就把信子介绍给二弟为妻。其弟起初不明虚实,至事发前才得知真相。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周作人做出如此不可理喻的举动,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让鲁迅处于忍气吞声的窘境。数月后,当鲁迅回旧居取自己心爱的书籍,愤怒的周作人竟然举起一个铜制香炉向兄长砸来,幸亏友人及时劝阻,才避免了一场流血冲突。作为兄长,鲁迅自然要对于兄弟失和负有不可推却的责任,何况这种结果是他自己行为不良引发的。
??
??其三,鲁迅对周围的人群,对社会环境始终怀有一种病态的仇怨和复仇心理。他的偏激和尖刻,更是生前树敌无数,死后仍授人以柄。他对世人的态度是,不惮于用最坏的想法,去揣度中国人。他幼年遇过庸医,就以偏概全,把中医一棍子打死;他为女师大学潮怒骂杨荫榆校长,竟挖苦到一个女教徒的婚姻状况;他因成见而苛责胡适,不仅对胡适忍辱负重的艰难努力视而不见,还屡加冷嘲热讽。几乎和他同时稍有建树的人,都被他视为敌手。正如林语堂所说:鲁迅所杀,猛士劲敌有之,僧丐无赖,鸡狗牛蛇亦有之。
??对于鲁迅锋芒毕露、字字见血的作品,有很多人看不惯,嘲笑他是睚眦必报、心胸狭窄的刀笔吏。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出版不久,创造社的成仿吾以浅薄和庸俗评论之,认为鲁迅所矜持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鲁迅后来干脆把他创作于论战期间的杂文结集为《三闲集》出版,他在序言中特别强调,取名为《三闲集》是射杀仿吾也。还有,他把林语堂、胡适、陈西原、徐懋庸等统统称为丧家犬、落水狗、奴隶总管等等,不一而足。而到最后,感觉他身边就剩下几个文学青年为友,还有就是日本人完山内造了。其他人都给他骂遍了,骂跑了。
??而鲁迅这种复仇心理是如何产生的?他总觉得自己为别人作出那么多的牺牲,却反遭他们的误会、背弃以至暗算,于是他万分悲痛。悲痛之至,使他变成一尊怒目金刚,举起了复仇的利刃,形成了他受虐和复仇的心理倾向。鲁迅骂当时的国民政府,也许是世界上文人中少有的,即使他一直拿着国民政府的俸禄。于是有人说,鲁迅如果活到建国后,不知道他的命运会怎样?很可能会一如既往地骂政府,但此政府已经不是彼政府,绝不会容忍他肆性的骂街,说不定会被割下舌头也未必,因为他长着现代中国第一大毒舌。
??而且,鲁迅至死也未曾放弃他的仇怨以及复仇心理。他去世前带病写下一篇《死》的文章,按理这是他生命最后时刻的忏悔。他想起欧洲人临死时的宗教仪式,死者将求得宽恕;但鲁迅临终前决定,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据许广平回忆,鲁迅去世前几天,曾做了一个恶梦,梦见走出家门,看到两旁都埋伏着敌人,正欲向他发动进攻;而他立即拔出匕首,掷向敌人。在鲁迅的生命里,绝没有宽恕的可能,而在天堂里的鲁迅,是否也树敌多多,横眉冷对千夫指呢?
??鲁迅的一篇著名小说《祝福》,描写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于被封建礼教吞噬的人物;主人公祥林嫂心灵所经受的恐惧和绝望,那种孤独无望、阴森凄凉的氛围,几乎令我们感到窒息。而鲁迅的灵魂面对的,是那些企图加害于他的人们,我想,鲁迅死的时候,灵魂也许和祥林嫂一样,孤寂凄楚、彷徨无助,并且多几分恐惧,因为他到死时,还感到有人不舍地追杀他,直到坟茔旁边。
??
??我想,作为中国人,大概不会有谁愿意像鲁迅那样活着,更不想象他那样死去吧?因此,还是那句话,做人别太鲁迅了。即使在他身后,有圣人的冠冕加顶,那又有什么用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