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630阅读
  • 0回复

车延高:李白是剑术超群的武林高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1-26
车延高:李白是剑术超群的武林高手?



     开始用意念敲击键盘,就像一位琴手在演奏高山流水。
   首先打出《公告》:
   姓名:李白。曾用名:李太白,李青莲,谪仙人,李拾遗,酒仙,诗仙,李十二、李翰林。
   年龄:比去年大一岁,比明年小一岁。
   理念:虚无生有,尘埃大于一切。
   开博目的:借一处平台讲话,归还历史一段真实,同时也要历史还我一段真实。

  一、我的【开篇语】

   你平静地往下看,这是死去的李白写活在你们心中的李白,我所讲述的,也许正是你处心积虑想知道的。
   历史不管如何故作神秘,作为一个穿越时光隧道的过客,总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上网前,我代表自己的好奇去沉积的故纸堆里考证了一番。应该说有关我家族以及我个人身世的一些史料和记载总体上与历史事实相符。但也有出入。
   坦率地说,幼儿时的事我确实记不清了,包括我出生和居住的地方。现存记忆中最深、最早的一个画面就是马背,停停走走,走走停停,象流动中的摇篮,那时我3岁左右。后来母亲告诉我,我出世后第一声啼哭的地方叫碎叶城,我最初上马背的地方是中国西北部的条支地区,回川的路走了两年多,到达绵阳江油时,我已五岁。
   五岁起我就成了虽无鳞甲有鱼名的“书虫”。传说我“五岁诵六甲,十岁通诗书,涉百家”没有夸张,都是真的。那时父母大人要求极严,我也刻苦,每天惊醒黎明,熬累一盏油灯,在厚厚的线装书和发黄的典籍堆里辗转反侧。
   十五岁开始修习剑术。25岁冠盖英华,仗剑出蜀,梦想拔白超俗,成为横行江湖的剑客和在字里行间横空出世的儒侠。然后腰悬大唐御赐的剑气,以诗歌蒙面,跨时间的快马,从开元盛世一路奔来。所过之处,诗悬日月,剑啸如风。回头看,我杀死的帝王将相皆为过客,血滴入土,灿烂为花,一堆一堆的骨头緃横为山脉,最终腐朽为化石。而那些拯救过我的恩人大都急流勇退,采菊东篱,马放南山,把孤苦伶仃的灵魂改编成不甘寂寞的汉字。他们撰写的诗、辞、文、赋,在古旧的线装刻本中越筑越高,成为一种壁垒。我不愿作其中的一块砖,被古板的岁月尘封掩埋,乘哨楼上的士兵打盹,从古城长安的最后一段残墙里突围,跟着光阴射出的箭簇,在没有路,也没有脚印的时空里打马向前。
   虽然长安到这里不远,但关隘无数,苦耗精力的岁月已经气喘吁吁,路走累了,脚印走累了,马蹄走累了,行囊里挟裹的记忆和文稿被风雨劫持了很多,到我静下来,用明白的心境去整理时。只剩下残缺不全的零星碎片。进入博客空间之后,只能从大脑的存盘里搜寻,借一屏页面,将我认为有确必要陈明的真相告之大家。

   二、我与李隆基的关系

   说出来大家不要吃惊,虽然世上没有天方夜谭这个地方,但真有天方夜谭一般的奇事。我是听父亲李客和李隆基的妹妹玉真公主亲口说的:
   凭他们的讲述,我可以认真负责地告诉你们:李渊是我天祖父,李元吉是我高祖父!说到这里大家自然就明白了,接我进京任翰林待诏的唐玄宗就是我未出五服的堂哥。顺理成章,“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玉环就是我堂嫂。
   有人不信是吧?我只点破一点你就明白了。贺知章、杜甫、该算有才吧?唐玄宗为何只对我厚爱有加,“降辇步迎。。。。。。御手调羹以饭之”。你真当了诗歌就是大唐江山!皇上真那么礼贤下士?另外,我为什么敢让高力士脱靴,任由那个美丽高贵的堂姐在一边捧砚。那是因为有一层不为外人知晓的特殊关系。加之相见不久,我不知天高地厚的所谓志向和一些不拘小节的坏毛病还夹着尾巴,没露出来。所以堂哥很给我面子。
   我知道会有人提出两点质疑:一、你说出这番话就证明你在弥留之际向你族叔李阳冰口述的《草堂集序》,以及你同意魏颢为你撰写的《李翰林集序》中关于你先世和家世的一些情况肯定有隐瞒和掺假;二、你堂哥既然接你进京,为何不把你培养成唐朝的姜子牙。
   首先,我很郑重地就第一个问题作答。限于当时特定历史原因,我对自己的先世、祖籍、出生地、家世等方面所做的交待和口述确实有隐瞒和故意的含糊其词的地方。但要陈明,那是迫于当时特定的生存条件和环境不得已而为之,绝非有意编造或存心期瞒,因为从玄武门事件发生到唐玄宗即位当政,时间毕竟只过去80多年。经历了那场血腥杀戮,以不同方式活下的李氏两脉后人只传至第四、五代。尽管李隆基是一代胸怀宽广,以江山为任的帝王。而我家一脉已有四代隐身为庶民。加之太宗即位不久,就追封我高祖李元吉为海陵郡王。贞观十六年又封为巢王,从表面看已经风平浪静,波光不惊。但明眼人十分清楚,那是因为李建成、李元吉两脉已满门抄斩,祸根净除。永远失去了东山再起,重新操剑的资格。所以得势者尽可以大度,以没有实际意义的封赐作秀给不明就里的人看。但对那些在隐忍中活下来的后人来说,斩草和除草是一样的结果。灭祖绝后之恨所潜隐的芥蒂,总让人心有余悸,杯弓蛇影。
   所以车延高先生在其《李白毕竟是李白》一文中,对我的先世、家世、作了一番咬文嚼字的考证和揣度之后,武断地批评我“对自己的家世和出身很不负责,完全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好像还谴责我“巧埋伏笔,首创了模糊效应”,有意“造迷”,把一个后人永远无法解开的死结设定为诗坛的论题,籍此“让本家一系借疑点而热,永远成为史学界关注的焦点”。这番话虽不能算为诬陷,但对于当时历史条件下有口不能言,有话不能吐的我来说实在是天大的冤枉!
   其实就我李氏家族的光荣出身和所创造的辉煌历史而言,作为后人是尽可以拥为荣耀和光环的。虽然玄武门之变暴露出我家族血统中有嗜权残暴的一面,但英雄不输于小节。但凡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目光决不会以瑕掩玉,一叶障目。所以我当时作为一名渴望建功立业,“遍干诸侯,力抵卿相”,谋求有人举荐,得遂远大抱负的有志青年,如果不是另有苦衷,绝不会把唐玄宗这张名片废而不用。相反这是通天的终南捷径,放了谁都会将这种荣耀和显赫挂在嘴上,天天讲,年年讲,月月讲。一定昭示的淋漓尽致,让满世界都知道天子管我叫堂弟,然后让满世界都主动地为我平步青云铺设路径和台阶。
   但我在当时是绝不敢与人言的,悲剧在于历史是冷酷的,现实是冷酷的,王权是冷酷的。灭门之祸,铢连九族,是血滴睁眼都会开口哭泣的教训。它血淋淋地告诉我,世族的显赫耸立,从另外一个视角去看,恰恰是人情的断崖绝壁。亲情、血缘、族谱在王权和欲望的刀锋下,都是血腥的殷红,泪是苍白的,哭泣是苍白的,悲叹是苍白的,亲情更是苍白的。一个特定历史事件,成就一种特定的现实,刀光剑影之后的平静是没有辩驳和选择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一切讳王者尊。回观历时,败者若是一介布衣,其族人轻如草芥,还可能得以幸免。倘若败者是达官显贵,大多难逃满门抄斩,人头落地的劫难。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明白了。
   我的高祖父李元吉当时就永远的闭目闭口;我的曾祖父和祖父睁了一世眼睛,最终不甘瞑目地闭上了眼睛;我父亲当时睁着眼睛却要处处缄口;而我后来虽然知道了真相,但为大唐的千秋霸业和李氏宗族的风光和面子计,也只藏之于心,避祸于口。
   关于第二个问题,是可以不作答的,善于分析的人只要把此文读完就可以悟出我为何被“赐金放还”。在此只解释一点,我曾说过“天生我才必有用”,本意是鼓舞人自信的。并不是说有才,必然被用。因此有才一定要用得恰逢其时,否则就会南辕北辙。例如玄宗招我为翰林待诏,其实就是应诗名给我一个闲缺。是对我和社会的一份安抚,他对我的要求只是应景赋诗,以博一乐。而我在相熟之后所流露的则是“倚剑天外”,“兼济天下”的宏图大志,个人认为这是雄心,但对于以天下为己任的帝王而言“雄心”和“野心”是同义词,这就犯了大忌,违背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潜规则。何况我不是酣睡者,是大唐第一才子,又是剑术第二高手。对玄宗而言,祖上手足相残的教训一定深入骨髓,绝不会让一个堂弟再有犯上作乱的机会,对我而言,忘了忍术,所以必败。
   如今历史已倏然就走过1300年。当年的月还在,当年的人已贵为尘埃。玄武门之变渐渐成了陈年往事,沦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我现在是我,一个在过去和现实的中间地带游历穿梭的现代网虫。我感谢充满了现代气息的生活,多好啊!大家平静,美满、和谐地生活在一个很大的地球村。过去和现在,今天和未来在光纤和光波的高速公路上往来穿梭,知识和知识,古人和今人挤进一块芯片里拥抱和握手。那些创造和发明电子信息技术的的科学家们太了不起了,让博客开辟了空间之外的又一个空间,在很短的时间里打造出网络文学的浩瀚江湖。在这里游走格斗是智商的博弈,亦真亦幻,以梦为马,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奔波其间的人不论出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可以披挂上阵,可以隐姓埋名,可以握手言欢,也可以指桑骂槐。交手时,智慧的较量力拔山兮气盖世。但博弈的技巧温文尔雅,一点一击皆有绅士风范,用汉字的张力布下的“十面埋伏”;用键盘的叩问改编“四面楚歌”。
在这样的大气候和氛围中,我昭然揭开历史深处一个真实的画面总难免有些刺激,但已经沦为尘埃的李隆基和我都不会尴尬,也不会因钩沉历史的血腥,导致隔世的仇恨重燃。相反,道破了真相却可以慰籍人们的一种猜测和好奇心理,让那些苦心孤诣于我家世和身世研究的文人学者们不再毫无凭据地去苦苦虚构和冥想,徒耗精力,误时误世。所以我才鼓起勇气,把有必要揭去遮掩撕开,让大家看看什么叫克制,从此知道李白不仅是个诗人,还是一位识大体顾大局的忍者。

  三、我修习剑法的缘由

   这要从我父亲李客说起。他老人家于676年秋日早晨五时生于碎叶城附近的一个村庄(今新疆境内的哈密碎叶)。对不起村庄具体名称被时间抹去了。他17岁时娶了我母亲,23岁时我的祖父病故。父亲便继承了所有家业,也继承了祖父修习剑术的那份坚韧和毅力。事与愿违的是他做了一辈子的剑客梦,但天赋和悟性不济,剑术常年徘徊在业余水平,最终没有入流,于是在我六岁那年,就毅然决然地把一腔抱负转嫁到我身上。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教练,却是一个称职的监审。每天闻鸡而起,把我从热乎乎的被窝中揪出来,在星星和月亮的眼皮下教我剑术的基本功。
我满十五岁那年,看我的骨架已显出男子汉的端倪,父亲时常杀童子鸡,叫母亲给我煨汤喝。当年秋天的一个傍晚,父亲带着我去大匡山的大明寺拜见了高僧骇智。骇智大师是贞观年间云游到这里的,用化缘的钱创建了大明寺。骇智大师是当时闻名巴蜀的高僧,剑术和道行皆为一流。
父亲显然对我寄予厚望。那晚归家后,他先对我有一番语重心长的叮咛和教诲。待夜深了,油灯一闪一灭的开始表达一种神秘,父亲也在突然间一脸神秘地问我:“知道你祖父、还有我为何要你修习剑术吗?”,我摇头,然后抻直了脖子听他讲。
   那一晚,我才知道我的高祖父是神威镖局的总舵主。一生英武,剑术过人。但当时从父亲眼里说出的名字不是李元吉,而是李定。
  父亲讲述我高祖父被杀的过程带有传奇色彩。那是726年,他29岁,。从碎叶城押一批商货去长安。一天夜里被早已觊觎舵主位置的副舵主带人潜入帐篷杀害。整个过程被出去小解回来的我高祖父的结拜兄弟所目睹。副舵主显然作过精心谋划,他带了三个人,以巡查为名,贴近二位执岗时突然出手,然后闯进帐篷,将我高祖杀害。出来后,他一回身,突然间出手将所率的三个同伙全部砍杀,然后挥剑刺伤自己的左臂,大叫:有刺客!
  我高祖的结拜兄弟看到这里再也压不住愤怒,从帐篷后跳出,大吼一声:你太阴毒了!这一幕是自以为设计得天衣无缝的副舵主没料到的,他躲过重拳,挥剑刺来,好在我高祖父的结拜兄弟轻功好,加之他刺了自己一剑,失血带伤,没有得以全部灭口。
  以后结果可以想见了,为了灭除祸根他开始穷凶极恶地追杀,我高祖父一家流离失所,奔逃于天涯。
  这一夜我父亲是成功的,它他用声泪俱下的讲述在我心里埋下了复仇的种子,并铸就了我苦练剑术的痴迷和毅力。
  隐居大明寺,是我苦修苦练的十年。在骇智大师的点化下,我攻读了先秦诸子、楚辞汉赋、佛道经典,和各类诗文典籍。每天早晨五时起床,在寺观的后坡上跟骇智大师修习剑术。我从不多语,潜心领悟,御恨于剑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大师是个很开化的人,他把该传授的剑法教完之后,对我说:“我所传乃一家之薄技,欲求剑法登峰造极,须于访游中寻高人指点,集纳各宗、各派之长,方成大法”。依照师傅教诲,我每年抽出一定时间游走于川西北,去戴天山寻访了几位剑术过人的道士,上太华山拜望了雍尊大师,去窦圌山拜访了窦真人,在三台长平山求见了赵蕤大师,并拜于门下,另外乾元山的金光洞、银光洞、崟华山、藏王寨的老君山等地那些修炼剑术的道士我都有所结识。
  开元八年(720年)我满二十岁,恰逢礼部尚书苏颋出任益州长史,途经绵州时住在越王府。我当时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出于对于当代名相一种崇拜,带上自己的诗作,胸有成竹地前往绵州去谒见苏颋。没想到他真的平易近人,居然在越王楼接见了我,并鼓励我拔剑为之演示了一番。看完后他当着众人的面说了一些鼓励我的话,很让我兴奋和激动。共进晚宴时,他让我坐他身旁,待众人闹酒时他低声对我说:就所作诗文看,你堪称天才英丽,但就剑术的功底看,“风力未成”还要“广之以学”。
  这番话使我萌生了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念头,其后我曾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这是我顿悟后的心境的写照。
  开元十二年(724年)我二十四岁时。大匡山突然间矮了,青年的胸襟兀自大了,远方的诱惑在频频招手。我向父亲挑明了仗剑出蜀的念头。
  也是在一个漆黑神秘的夜晚,也是在一闪一灭的油灯下,父亲自我陈述了一个让我无法相信,但又不能不信的事实。
  他说:你的高祖父不叫李定,也不是神威镖局的总舵主。你高祖父的名字叫李元吉,是大唐开国皇帝李渊的四儿子。以前不能告诉你,是怕你人未长成,城府不深,一旦透出去会惹下灭门之祸,所以只能编出一段故事,以砥砺你习剑复仇的决心和意志。
  现在你已有了“安社稷,济苍生”的抱负,并得以用文韬武略装备自己。图大谋必有大忍。因此为父可以把历史真相告诉你了。
  父亲当时所言与我在民间听说的玄武门之变出入甚大,有些情节完全带有颠覆性。在我生活的那个年代,唐太宗李世民被奉为英明天子,一代圣君,到处颂扬他的武韬武略和经天纬地的治国之才。因此民间传说中大都把李世民杀兄轼弟,夺取王位,演绎成了被迫之举。当然也有与之相反的说法在朝野间流传。但那属于流言野史。两种言说我都有所闻,因此在我的心目中,李世民具有两面性。既是我最膜拜的人,也是我最鄙视的人。他能于权力制衡的夹缝中异军突起,直逼绝顶,必然有超乎异常的大智慧和手段。但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成功往往与卑鄙和龌龊遥相呼应。我总认为骨肉亲情应该大于没有生命的王权。是英雄就应该在阳光下拔剑,而不能借阴谋称雄。
  从所看的很多史书中我知道权谋可以让一世英雄变态,但我不能接受的是英雄变态时的刀下之鬼竟然是我高祖父。
  我父亲的讲述与当时朝野间流传的说法的确有很大出入,但这种出入并不是一味给太宗李世民脸上抹黑,而给太子李建成和我高祖父李元吉脸上贴金,这就使我觉得父亲所言一定是事实。
  写到这里要说明一下,开博前,我已就玄武门之变,去网上调阅、浏览了各类史料,发现民间流传的关于玄武门之变的多数情节是相互传抄和演绎的。大同小异,都是比较高明的变换着角度去延发自己的想象和猜测,与我从父亲嘴里听到的事实相对照,真正与我父亲所言相近的只有台湾的储问鹃先生。
  为了让大家看得明白,我用纯白话,把我父亲所讲的史实转述一下:
据  史书记载,你天祖父李渊对太宗李世民有一句评价“起义由汝,成败亦由汝”。实事求是地说,你天祖父是说了句对得起历史和事实的话。就治国才能而言,秦王李世民确实有经天纬地的帝王之才,在灭隋建唐的征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时已封太子的李建成心里明白,自己无论才能和功绩皆在秦王之下,只是凭着早从娘腹里出来几天,就坐上太子之位。因此心里总是忐忑不安,总对秦王李世民怀有防备和猜忌之心,担心父皇一旦驾崩,秦王就会夺其宝座,自拥为王。
  因此李建成十分注重在构建关系网上下功夫。他你把高祖父李元吉作为重要的团结对象,以求强壮自己的势利。这期间李建成出于嫉妒和猜忌心理,自己出面或借你高祖父当枪使,在你天祖父李渊面前说秦王的不少坏话。这些话又被一些善于观世,谋战略投靠的人添油加醋地过到了秦王的耳朵里,秦王不愧为胸有城府的大图之人,不动声色,不露些许以怨相报的行为。所以有人说其大度,也有人说其阴深。事实证明他不仅阴深而且阴毒。
  我想你天祖父大约也看出了功高盖主的二儿子心里埋着一种可怕的大志。他要扶摇直上迟早都会需要或霸占天空。
  于是一日朝罢,就把秦王单独留下,说道:
  “观汝兄弟似不相能,我今借汝半幅天子仪仗,即日起代我巡守四方,察看官员有无不法?百姓是否驯良?归朝之日,自有升赏”。
  秦王谢恩退出,回到王宫,一班拨弄是非的近臣立马召开现场研讨会,个个都发挥自己的猜想天赋,结果得出结论:认为肯定是太子和你高祖父谗言诋毁所致,咬定你天祖父李渊是受太子和你高祖父李元吉的蛊惑,要把秦王和一帮立下奇功的良将能臣赶出长安。
  恰在这时太子和你高祖父请秦王去太子府赴宴的请帖到了。据你高祖父最贴心的宦官说,事发后你高祖父曾对他讲:为这次宴请太子和他反复商议过,的确是考虑秦王将被解权出宫,因此主动一点,表现一个姿态。舒缓一下彼此之间的紧张关系。那一晚太子确实很有谦谦君子的礼让风度,亲自给秦王酌酒,你高祖父也极尽恭维和殷勤,搞得宴会结束之后,太子还一脸严肃地问:“四弟,你该不会假戏真做吧?”。
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却从秦王宫里传出口风:说太子和你高祖父于酒中下毒,欲致秦王于死地。
据你高祖父身边的人说:听到这话,你高祖一脸愤怒,说:“他奶奶的,真是好心没好报。我们要下毒,就毒他个人仰马翻,何至于毒到个半死半活的份上,让他从此衔恨于我们!”。
你高祖留下的话,无论从猜测还是从分析推理的角度看,都应该是真实可信的。因为当时李建成已稳坐太子之位,你天祖李渊又动了让秦王离开京都去巡狩四方的念头。作为胜券在握的太子断无理由出此下策。除非他脑子里进水!
  但口风很快传遍宫内,并越过高墙漫传于朝野。果敢的秦王借题发挥,将在手的把柄切换成剑柄。一场腥风血雨逼临玄武门,一个无法解释芥蒂或误会,改写了大唐王朝的命运。太子李建成和你高祖父李元吉倒于玄武门,屈死在权谋操纵的刀剑之下。之后太子李建成和你高祖父满门遭斩,幸运的是你曾祖父李承度,他当时只一岁多,不知何由被你天祖父李渊派来的宫女抱过他宫里去,后交由胡人的商队带到了当年隋炀帝谪居犯人的西域碎叶城。这一脉从此隐姓埋名,落根为草,才得以幸存。
  如此悲惨的痛说家史,对我来说就是等待结局的重大托付,它使我手中之剑明白了锋刃所向。一旦劈血誓仇,当准确地砍下哪颗血淋淋的头颅?

四、血写的事实可以改写

  我父亲李客应该算是一个忠实于祖训的人。从他交待我出蜀后必见的两个要人来看,他不仅把复仇之事铭记于心,而且从长计议,深谋远虑。他要我去见得两个要人都不得了。一个是当时的文化昆仑,也是道家剑术高手,茅山派第十代掌门人司马承桢,另一个是大唐第一剑客裴旻将军。
  遵依父命,我首先在江陵拜见了鹤发童颜的司马承祯。跟他苦修几年之后。一天夜里他蒙面破窗而入,我们交手二十多个回合之后,他扯下面罩。满脸得意地对我说:“吾徒功夫已在老夫之上。现已可列大唐第二剑客,若要再求精进,当拜裴旻将军为师”。
  但我没有依从师命,却于之后给自己确定了另一个必须尽快接近的新对象——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是唐玄宗的亲妹妹,也是司马承桢的徒弟,道号持盈法师。但我师傅对我提出和她见面的请求好象持有顾忌,一直设置阻碍,阻隔我与她相见的机缘。心知肚明以后,我只能绕开师傅,另辟蹊径。于是借口出游,几次顺江而下,去浙江天台山求见吴筠,吴筠这人极爽,很快安排我和玉真公主见了面。
  我这位堂姐大我九岁,她不知我见她是心里另有所图。以一种自然、真实坦荡的心态相待于我。慢慢地我感觉到这个堂姐身上有一种诱惑力,她属于那种无香而香透灵型女人,她越不爱你,你会越爱她。当时她正值女人最成熟、最风姿绰约的年龄,一切夺天然,全无修饰色,虽着一道袍,但周身透有清心寡欲的逼真之美,就是她暴露出的那种诱人气质,让我想出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绝妙诗句
  我没想到时间居然可以做媒,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我竟深深地爱上这个堂姐。并在之后重重地伤害了她。(关于这段往事我已向车延高先生讲述,他可能在其后的篇目里提及。这里就避过了)。
  玉真公主是一个彻底改变我的人。是她对我讲出了玄武门之变的真相,让我确信无疑,并就此擦去复仇之剑的寒光,泯灭恩仇,血光入鞘,一腔剑气从此笑傲为诗,借酒吟啸,成为大唐王朝最华丽的艺术装饰。
  讲到这里,我要衷心地感谢酷爱一生的酒。那一晚我喝多了,回到她的舍房已是深夜。
  第二天醒时,已经日上三竿,床边的秽物已被她收拾了。我的头有些疼。昨晚回来后的事一点都想不起来。我知道自己失忆了。
  玉真公主用一双俘虏过我的眼睛看我,那里面有处女般的真实和纯洁。她说:“堂弟,直到昨晚我才知道咱们之间真实的关系。”
  听到前两个字。我一惊。知道酒力作怪,我已经把自己出卖了。她看出我眼睛里的惊慌,并不避我,接着说:
  “从我懂事起就知道宫廷险恶,我和金仙姐姐成长在宫里,亲闻亲历了宫廷的血腥。当时最积极参政、最飞扬跋扈的安乐公主、太平公主最终都落得了悲惨的下场。所以我们姐妹俩很早就有了慕仙寻道的念头,向往与世无争的静修生活。因此你昨晚的话我能理解,你的遭际我也很同情,知道你内心欲求的爆发的那种仇恨有多强烈。
  但在你实施报复之前,能遇上我是天意,我必须把咱们内家秘传的玄武门之变真相告诉你。听完后你可能会明白权欲争夺的可怕,但也会明白貌似伟大的人为了保持其伟大,有意粉饰和掩盖所造成的误会其实更可怕。
  接下来,她讲述了一段让我瞠目结舌的历史事实。
  她很平静地说:其实秦王李世民当时只是一个炮仗,点燃那根火捻的是咱们的天祖父李渊。
  617年,天祖父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并很快攻占长安。实际上都是秦王为其谋划的。当时天祖父李渊曾对秦王说:吾儿干得不错,日后不排除让你做太子。这话可能是出于鼓励,也可能是随便说说。618年天祖父称帝之后,为了让三个儿子共心合力,以图大业,还是按传统惯例立长子李建成做了太子。但在其后统一全国的征战中,秦王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日益显露出来,著名的六大战役,他指挥了四场,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虎牢之战,秦王的威望日隆,以至于进入长安时军民皆以皇帝礼仪相迎。
  随着霸业告成,年事渐高的天祖父为大唐千秋大业思谋,最终要选定王位继承人,他无时无刻不在对三个儿子的品德、才能和作为在进行观察,以做出最后择断。
观察后的结果:太子李建成冥顽不灵,享乐于酒色,且心胸狭窄,猜忌多疑。而四子元吉酷嗜射猎,性情暴戾反复,好色逞强,有虐待狂倾向。只有二子李世民沉稳、内敛,文武兼备,处事果敢,知人善任,言行举止透有一种威甲四海、气吞天下的“天可汗”气质。
  要命的是在考核择定的观察中他发现,长子和次子之间没有等闲,亲情裂痕和明争暗斗同步显现,拔剑相向,决一雌雄的结局最终不可避免,不在自己生前,就在自己身后。
  直觉和经验告戒他,一山不藏二虎。坐江山只能有一位君主,从大唐德江山根基永固计,这一最佳人选只能是李世民。从长计议,要避免内玒延伸为战火,给外族入侵以可乘之机,他必须于自己生前以小残忍灭大残忍,以小杀戮平大杀戮,名正言顺地用快刀割去将使自己终身绞痛的毒瘤。他想到过虎毒不食子的古训。但又想,两虎相争也是自相残杀,如果待其两败俱伤,再为人所乘。毁了江山社稷,那就铸下既丧亲情,又失王土的大错。为此他做出了舍妇人之仁的决断。
  首先想到的是废太子,立李世民。这一念头他在624年阴历六月,派李世民去讨伐谋反的原任太子东宫侍卫庆州总管杨文干时就动过。但思前想后,碍于两个原因他把这个糊涂念头否了。一是为君之道,金口玉言,不宜出尔反尔。太子为自己所立,再由自己废黜,龙威自降三千,有损帝王英名;二是可以废掉太子,但废不掉一颗怨恨之心,只要太子会喘气,祸根就在,他不能做这种得过且过,颐养祸患的蠢事。
思谋良久,一个欲加其罪有意激将的阴谋诞生了。
  应当承认天祖父李渊是有战略目光和大胸怀的,作为集政治军事才能于一身的开国圣君,他在做出这一决断时体现了超人的洞察力和牺牲精神。经过分析,他窥透了太子名份已定,目前只是提心吊胆,谨防他人窃取太子之位的守衡心理,因而断定只要他健在,太子一般不会冒轻举妄动,要动也会通过他的势利,借刀杀人。同时他也分析出,太子自知在文功武略方面输于秦王,因此习惯于依仗自己庇荫去借力而为,不到非不得以绝不敢轻举妄动的弱点。因此实施激将法,最终会一怒拔剑,出手功成的肯定是秦王李世民,这样就恰入吾毂之中,顺天承运了。
  为谋千秋帝业,为了给大唐选准一代圣君。谋大成不计小失的天祖父李渊于626年非常认真地表演了几幕让人感觉他偏袒太子,排挤秦王的苦肉计。很轻松地把秦王塑造成一个被逼无奈、只能还手角色。当然这一系  列行为之前,天祖父李渊与秦王间是否有暗室里的预谋和密谈,除了他俩之外,真的是天知地知了。
  其后发生一切,传给宫廷内外的信号就是:秦王因功遭忌,屡屡被太子和李元吉设计陷害。李渊将计就计,削弱秦王势利。
  首先是秦王两个最重要的谋士,房玄龄和杜如晦,因李建成和李元吉玩弄阴谋,谗言诋毁,被天祖父革职。接着秦王最倚重的将军尉迟敬德被李建成和李元吉雇人刺杀,险些致死。随后处理突厥入侵一事,太子将此视为削权的机会,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挂帅出征,;李渊也成全了太子,并让李元吉带走了秦王手下最优秀的将军和士兵。这三件事的真相和走势天祖父李渊心知肚明,但他有意作出了偏袒太子伤害秦王的决断。只是在李元吉带走秦王爱将和士兵这一点上,他在预算外打了自己的小算盘。他不怕有理智的秦王不能有效控制自己,但他担心不知内情的倾向力量一旦反映过度,会导致失控。因此他用了一箭双雕的手法。天祖父的一系列  做法可谓天衣无缝。从外面看都在帮太子,但实际上却在短期内筑就了高倍凸起的逆反心理,快速培养了宫廷内外对秦王的同情感,埋下了一呼百应的舆论基础和心理倾向。这时秦王身边的近臣开始向他进言,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暗示秦王应该变守为攻,以积极的谋略扭转现实的恶劣环境。
  就在这时,天祖李渊又直接操盘下了三步绝棋,一是暗中使人放出口风,说李元吉准备在秦王送其出征突厥之时用计杀害他。传得宫墙内外尽人皆知;二是一日朝罢天祖父有意把秦王留下,之后秦王回宫,传达了天祖父“观汝兄弟不能,我今借汝半副天子仪仗,即日起代我巡守四方”的最高指示,很快满朝臣子皆知立下汗马功劳的秦王为李建成和李元吉谗言所害,将被卸权出宫,落为徒有虚名的巡视组长。三是在太子的宴请中做了手脚。这是最能陷太子和李元吉于不义,佐证秦王是被逼而为的一招。后来被称为唐代的“鸿门宴”。其实宴请之举是天祖李渊暗示太子去做的,话说得很冠冕堂皇,“吾儿已大赢,自当不输小礼,可宴请世民,述手足之情,平心中之怨”,表达你为兄之大度“。
  太子诚惶诚恐,唯马首是瞻地回去落实操办,于是天祖安插在太子府的眼线按精确的剂量给秦王的酒中下了药。结果是令人不服不行的:既让秦王中毒而不伤于毒,又让太子未下毒而败于毒。使阴谋之外的人永远不得其解。这场戏演得很逼真,宫中所有人等没有看出丝毫破绽,于是被蒙蔽的众人在绘声绘色的言传中把秦王中毒的过程传遍了宫内。
  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秦王回到宫中就开始呕吐,秽物中有血,王妃长孙氏大惊,急诏御医诊治,御医用银针插入秽物中,银针慢慢变黑。御医把银针闻嗅后说:“绝不是砒霜,是用九味草药合制的毒汁。”于是找来泻药,让秦王喝下,这时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力劝李世民借势而起,先发制人,秦王犹豫说:“手足相残,总为不好,不如等他们动手我们再回击”。二人恼。说如再不动,他们就此辞去。这一刻,李世民把嘴角咬出了血。
  第二天,太阳还没爬上宫墙,太子设“鸿门宴”欲杀秦王的消息就翻越宫墙,传遍大街小巷。
  人为制造的最佳火候到了。顺天应人的秦王显示出他特有的威猛,果敢,利落。
  就在太子和李元吉听到传报,拍案而起,大呼绝不可能,定是有人栽赃。两人匆匆赶往李渊处,欲陈明委屈。行至玄武门,正入秦王布下的埋伏,早有杀机的12名心腹突然发作,太子被秦王开弓射杀,李元吉则被尉  迟敬德用刀砍死。然后分兵两路,血洗了两府的所有人等,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尽数坐诛。
  说到这里交代一下,你高祖父一脉还要感谢天祖父李渊。他于玄武门之变的前夜突然动了恻隐之心。基于两点,一是杀死太子和元吉之后,只剩秦王一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万一遭遇什么意外,岂不自绝世裔;二是元吉弄来弄去终是太子的帮凶,连累其满门净诛,总有些于心不忍。于是就让手下从宫中外找来个一岁多的男孩。派自己曾想立为侧妃的亲信宫女抱去李元吉府里,说是给帮带几天。又说天祖想接义阳王李承度过去住几日。家人不知其中征兆,欢欢喜喜地让宫女抱着李承度走了。到了宫中,李渊于宫女怀里动情地看了看李承度,潸然泪下,仰面向天,吐出八个字“不图近日,乃见此事”。
  他思谋孩子不能久藏于宫中,于是派亲信和当时与大唐交往甚密的胡商对接洽,并选定了几个最亲信的人带足金帛,扮成胡人随商队去了碎叶城。天祖父之所以指定去碎叶城,是因为他知道(早在大业四年(608)隋炀帝就将这里划为窜谪罪人之地,615年(隋亡前三年)满门抄斩了李贤、李穆家族32人,其余男女老少全部流放到这一带)。之后在那里繁衍成汉人集中居住地,虽降为庶民,但依旧埋藏有贵族血统。
  但让天祖父李渊没有料想到的是。他大器,,秦王比他更大器;他绝情,秦王比他更绝情;他求大仁,秦王比他更有大仁。
  一切作罢,秦王与他面对,咄咄逼人的说,父王,打天下时我鞍前马后殊死征战,打下了江山,让父王坐江山,已算尽全了孝道。
  现在治天下,孩儿年富力强,精力比父王更充沛,更有能力为老百姓造福。
  所以为了大唐真正成为强盛帝国计,孩儿恳请父王应时逊位,尊为万民拥戴的太上皇,把为国为民效犬马之劳的苦差事交给孩儿去做,这是成全孩儿,让我为国为社稷尽大孝道。
  看看秦王身后那些跟他过关斩将的将军,天祖父彻底明白了历史是可以改写的,也明白了“芳林新叶摧陈叶”的规律。他一笑间,就感觉儿子突然间变的无比高大,天祖父长松一口气,胡须尽白,一瞬间老了。
  三天后,李渊逊位。李世民带群臣叩拜,他心安理得地做了太上皇。
  讲述中,玉真公主的语调是淡定的,目光是淡定的,讲完后的等待也是淡定的。而我的内心波澜起伏。先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虚脱,继而感觉到一种明白后的释然和解脱。
  当淤积、误解和仇恨被偶尔遭遇的真实化开。我突然想:仇恨只是一种寄生的生命力,它能否活下去,取决于对手的生命力。如果仇敌死了,仇恨就会轰然倒地,从此闭上那双噙血藏锋的眼睛。
  不能不叹!还需要复仇吗?策划阴谋的是我的天祖父,实施灭祖的是我的先祖。权欲还在延续,而把持过权欲的先人们俱为尘埃,现在骨骸枯白,已不能开口。我该问谁,我能拔剑斩断延续我生命的那一脉根吗?不能,这是我的龙脉,这是大唐的王土。我决定让仇恨牺牲。
  累了,打一个长长的哈欠,用鼠标点击黎明。太阳又在出世。
  哈,该不是南柯一梦吧。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