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326阅读
  • 0回复

(历史传说)刘伯温破了余杭古镇的“风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1-30
传说元朝末年,朱元璋造反夺江山,广招英雄好汉,广纳民间谋士。博学多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于易卦,能知过去未来的刘伯温经好友朱怀的举荐,被朱元璋纳聘为军中谋士,即军师。刘伯温是浙江温州青田人氏,赴任朱元璋的应天府(南京)要经杭州过余杭。
    当刘伯温出杭州余杭门,即现在的武林门经余杭塘河,莅临余杭东门塘上时,但见西南面安乐山上一座天宝塔——安乐塔,西北面苕溪塘上一座地宝塔——舒公塔。从东望西,两塔拱卫着中间依山傍水跨河越溪而建的余杭城,“啊,好地方。一座县城竟然有天地两座宝塔,不可多得,气势磅礴,祥云当头;一河一溪由西往东穿城而过,有山有水,灵气兼备。此地不可小看。”刘伯温边走边暗暗地思忖着,来到了城中的南渠河边葫芦桥上不仅回头一望,吃惊不小,刘伯温又一次见到了余杭城的好风水:安乐山由北往南相连还有一座狮子山,坐北朝南而踞,中间微伏,向南而傲起,活龙活现,犹如一只雄狮拱卫余杭城南,再往南一瞟,西南面百米不到,还有一座小山,山上花草点点,赤橙黄白蓝,五色相间,活像一个彩色绣球,余杭人叫它绣球山。“啊,啊,”连续两个“啊”的刘伯温看见的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狮子戏绣球”景像展现在眼前:“是五谷丰登,喜庆吉祥的盛世宏图。”刘伯温暗自评估到,边走边想,不知不觉的来到了通济桥南,他站在苕溪南岸,往西北岸一看,不由得大惊失色,溪北两座一东一西的水城门,中间是一条巷街由南往北而延伸,刘伯温迫不及待的要探个究竟、看个明白,箭步过了通济桥来到了巷街口,豁见巷街的道路别具一格,铺设的是拳头大小的鹅卵石,而且这鹅卵石天长日久经过居民百姓的走炼,磨得精光闪亮。刘伯温回头看看南面临溪而建的两座水城门,两个桥洞活如两只眼睛神视南方,再回顾神来,正视正午阳光照射下亮晶晶黄澄澄的鹅卵石道路,“啊,啊,啊,,明白了,两座水城门是龙眼,而这巷街是龙身,鹅卵石是它的龙鳞。这不是一组活生生坐北朝南的‘黄龙饮水'腾图吗?”刘伯温来到了苕溪北岸再往东一看,苕溪由西向东到了余杭城的乌龙涧划了一个圆弧向西北方湾转而去,把余杭北城圈在了里面,又是“聚福聚财、招武纳文的好风水”。刘伯温是风水大师,他顷刻间组合了“双塔安康”、“狮子戏球”、“黄龙饮水”、“溪湾聚富”四组风水,得出了“此地要出天子”的结论。刘伯温又纵观余杭自夏禹治水至今,安居乐业、民风淳朴、祥云当头、王气当存的风水宝地星象。“不得了,不得了”刘伯温思忖着:“我是路过余杭去助朱元璋夺江山称皇帝,怎么能让余杭再出一个皇帝来作对?”以是刘伯温叫来官吏,指使他们,第一,必须把巷街的鹅卵石掀掉,铺设三块一组四块一组的青石板,风水意境是刮除龙鳞,龙腹朝天,生龙变死龙;第二,将绣球山的花草割除,撒上生石灰呛瞎狮子的双眼,使狮子无视安危,绣球山变成了石灰山,风水意境是瞎狮扑石灰呛死。刘伯温破了余杭城的两组风水,坏灭了余杭的滋生王气。想想做人不能太绝,既然已经破了王气,那两组保百姓安康、助市民纳富的“双塔安康”、“溪湾聚富”就不破了吧。做完了这两件事,刘伯温头也不回的出余杭西门,往北朝应天府(南京)方向而去。
    从此以后,余杭城的“风水”活生生的给刘伯温破了,余杭人冥冥之中或经商、或田耕,鲜有为官,而且偶尔为官者也官不及三品。因为刘伯温在巷街铺设的青石板上已经做了手脚,三块一拼,四块一拼,拼与品谐音,刘伯温做事很诡秘。由此,余杭人做官,官不及三品四品,刘伯温真是缺德于余杭百姓啊。
    传说中的水城门现还在,前几年,苕溪扩建水道重修了两座水城门,西边一座在现今余杭文昌中学大门南面,东边一座在省军区教大大门南面,中间的巷街就是现在的澄清巷。狮子山还在,绣球山变成了石灰山,岁月沧桑,石灰山已经挪平了,就是现在的施桥头,即径香路一带。
   “风水”是朴素的唯物主义,风是吹的,水是流的。六十年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明朝至今已经六百多年了,余杭应该是风声水起,紫气东来的时候了。虽然目前余杭街道是历史上最小的行政设置了,但是“余杭”悠久的美名不会变,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谁就是数典忘祖,谁就是愧对余杭的当代刘伯温!余杭百姓不企盼佩紫怀黄、不贪图纸醉金迷,只是需要一个安居乐业、环境优美的家园。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