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9年农历正月,永历帝朱由榔率内阁大学士吴贞毓等君臣共五十九人,从广西南宁乘船数百里沿左江逃至黔桂滇边界一个叫赖湍的小地方,因水浅难以行舟,永历帝命弃舟上岸而行。此时南明疆土从蒙古到四川广西已全被清军占去,而云贵两省又被大西军占去。除乘坐的那只漂在水面上的木船外,身为大明皇帝的朱由榔实在是头上无片瓦,脚下无寸土。永历帝下船上岸,碰到大西军在该地区巡视的狄三品、高文贵、黑邦俊三将。大西军将领把他们安置在一个叫皈朝的村子里,度过了传统的农历正月初一,然后,永历君臣继续向西走到了云南广南府。大西军狄三品等将这一情况飞报孙可望,孙可望决定派副总兵王爱秀赴广南府,把永历君臣接到贵州安龙居住。孙可望未把朱由榔接到贵阳和昆明十分遗憾,但这一举措,真正从实质上实现了大西军和南明朝廷的联合。孙可望终于称臣于永历帝旗下。
大西军奉永历帝将大西军改为南明军后,便打着明朝皇帝的旗号收编了散失在云、贵、川、湖、桂诸省明军和其他义军,马进忠、张先壁、曹志建、赴印选、胡一清等镇将所率各部均受孙可望调遣协同作战,时在云贵对清军作战的各军皆统称明军。
实现这一系列整合后,孙可望向永历帝上疏,决定南明军出四川湖南对清作战。
1652年4月,孙可望、李定国在贵阳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明军东征誓师大会,由李定国为主将,马进忠、冯双礼为副将率明军8万,战象数十乘,挥师东进湖南。之前,已由刘文秀为主将,张先壁、白文选、王自用为副将,率6万大兵挺进四川,两路大军节节胜利。刘文秀连续攻取重庆、成都。将吴三桂围在川北保宁,但先胜后败。
而名垂史册的是李定国率兵东征,1656年4月李定国兵进湖南靖州首战,定国全歼清朝肃顺公沈永忠的军队八千余人,攻取靖州。接着李定国乘势而下,一举夺取武岗,6月28日又全歼全州清军,清军守将孙龙、李养性被击毙,明军攻下全州。之后,李定国为避免腹背受敌决定进兵先取广西,待夺取广西后,再挥师北上。6月30日李定国率明军直抵广西桂林,挥兵十万将桂林围得水泄不通。7月4日,明军攻破桂林,清定南王孔有德,这位原明朝毛文龙的部将,于1633年就携明朝最先进的战争火器红衣大炮投降清朝,率清军从关内一直打到广西,杀人无数,叛清资历老于吴三桂,被清廷封为平南王的显赫人物,在宅内自焚。明清两朝皆感震动。接着李定国率明军很快收复广西全省。
明军在西南抗清的重大胜利,使北京清廷大为震惊,在桂林大捷前,1652年7月18日,顺治帝已派敬谨亲王尼堪为定远大将军,率15万八旗精兵赴南方和明军作战,李定国亦率军入湖南接战,这是明清两朝野战正规军又一次真正的较量。
1652年11月19日,尼堪军行进至湘潭县,22日进至衡阳以西三十里处一个地名叫草平的地方,李定国派部将领一千军接战,败走。尼堪连夜行军至衡州。又遇明军接战再退,尼堪率少数轻骑急迫,进入李定国重兵埋伏圈,明军四合,将尼堪亲王及其随带精兵全部诛杀。这是明清交战史上清军阵亡的最高统帅。
尼堪所率的清军,无疑是清朝当时举国最精锐的部队,尼堪也是清朝一流的军事将领。尼堪与豪格、多铎、阿济格是清摄政王多尔衮率12万大军首批人关的重要将领,曾参与了山海关作战,参与西安再一次击败李自成之战,南京灭弘光政权之战,以及又直接参与射杀张献忠,此时已晋升为亲王,由于摄政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豫亲王多铎等清军著名将领已死,这时的尼堪亲王真是一枝独秀。尼堪兵败阵亡,大清朝举国惊恐,对南明来说则是直接促进了当时孙可望与南国的抗清将领郑成功、张煌言等军互相联络,准备发动长江战役,联合进兵中原,这时清朝有人甚至提出了要和明朝划江而治。
然而在这难得的大好抗清形势下,南明内部原本尖锐的矛盾又一次爆发,其主要原因是孙可望野心膨胀,想取代永历称帝,同时又要压服李定国、刘文秀等兄弟来臣服自己称帝而最终导致内乱,孙可望先是杀了永历朝的首辅吴贞毓等十八位大臣,之后,又和李定国火拼,被李定国打得大败,最后只身投降清朝,马上就被清廷封为义王,清廷故伎重施,又令孙可望像吴三桂那样引领清军来攻南明朝,导致了南明王朝的最终覆灭。然而清廷从骨子里就很看不起孙可望,不久孙可望无利用价值后,传说在一次射猎中清军将孙可望当猎物射杀。
摘自:《文史天地》2007年第12期 作者:张仕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