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603阅读
  • 0回复

(江西古县)客家文化:瑞金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12-01
一、瑞金市基本概况
瑞金市位于江西省东南边陲、赣州市东部、武夷山脉西麓,地处东径115。42′-116。22′、北纬25。30′-26。20′,国土面积2448平方公里。东界福建省长汀县,南邻会昌县,西连于都县,北接宁都县,东北毗邻石城县。全市辖17个乡镇、223个行政村、16个居委会,人口68万,主要以汉族人的客家人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畲族呈大分散、小聚居的形态分布。
瑞金地域,春秋属吴,战国初属越,楚灭越后,全境归楚。秦朝时,瑞金归属九江郡,西汉属豫章郡,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归雩都县。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境内象湖镇因“掘地得金,金为瑞”而设瑞金监,瑞金之名由此而来。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瑞金监改置为瑞金县。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定都瑞金,“瑞金”改名为“瑞京”,成为中央直属县。1994年5月,瑞金撤县设市,现为江西省政府直辖,赣州市代管。
瑞金市是赣闽两省交汇处的边陲重镇,是长江流域沿赣江水系连接福建闽江水系的重要节点。自古以来,瑞金就是江西入闽的主要通道至今仍保留有黄竹岭、大隘岭、鸡公寨等数条赣闽边际盐粮古道,成为赣闽两地经贸繁荣、交流紧密的最好见证。
二、瑞金市历史文化遗存及其特色
瑞金市作为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存丰富,是江西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正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有关部委已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即将予以批准。境内普查发现有不可移动文物40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之多、级别之高在全国罕见;共有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处、省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3处;拥有馆藏文物11564件,其中一级文物22件、二级文物224件、三级文物554件。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灿烂,包括省级非遗保护项目5项、县(市)级非遗保护项目94项,尤其是以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客家灯彩、传统手工艺为主的客家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引人注目,熠熠生辉。苏区时期,瑞金作为全国苏区的文化中心,孕育形成了苏区歌谣、舞蹈、戏剧、革命故事等一大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在传唱传演。2008年,瑞金市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
瑞金是千年古邑。独特的地理区位,成就了瑞金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1981年,在瑞金城西6公里处的双狮岩发掘出剑齿象、毫猪、野猪、野牛等动物骨胳、牙齿化石和有段“石锛”,是瑞金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重要实证。境内壬田镇汉墓群和壬田镇、谢坊镇的唐宋窑址等遗址,彰显了瑞金深厚的历史文明。城区也是一座千年古城,明嘉靖《瑞金县志》政区图记载的“四塔环抱、临水筑城、一河两岸;一邑为础、城分三鼎;城乡一体、田园风貌”的城市格局,至今依然完整传承。
瑞金是客家摇篮。瑞金是客家人重要的集散地和聚居地,客家民俗风情浓郁,传统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随着中原战乱和历史朝代更替,大量中原汉人沿着长江流域赣江水系不断南迁,来到赣南、闽西、粤北这片广阔山区,从而形成了汉民族的一支重要民系——客家民系。瑞金作为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和客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其地域文化具有客家文化的典型特征。瑞金先民秉承客家人崇文重教、开拓创新精神,先后涌现北宋谏议大夫刘鹏、明代“江西五大家”之一杨以任、拔贡杨枝远、举人罗有高、近代爱国主义思想家、戊戌变法巨子陈炽等历史名人。遍布城乡的“厅屋组合式”客家民居建筑遍布城乡,工艺精美、风格迥异,是研究客家古建筑的“自然博物馆”。
瑞金是红色故都。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以瑞金为中心的赣南、闽西大地上开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叶坪宣告成立,瑞金成为“赤色的首都”和全国苏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从1929年2月开辟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到1934年10月红军离开瑞金长征,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一共存续了五年零八个月。党史专家以“上海建党,开天辟地;南昌建军,惊天动地;瑞金建政,翻天覆地;北京建国,改天换地”,精辟概括了瑞金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上的重要地位。新中国第一、二代领导人的大多数在瑞金得到了历练,邓小平曾任瑞金第三任县委书记,开国元帅中除徐向前之外的九位,开国大将中除王树声、徐海东之外的八位,以及1966年以前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中的35位上将、114位中将和440位少将(其中瑞金籍将军13名)共606位将帅,开国部长中的113位,当年都在瑞金战斗、工作和生活过。瑞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当年24万人口的瑞金,一共有11.3万人参军支前,5万多人为革命捐躯,其中1.08万人牺牲在红军长征途中,瑞金有名有姓的烈士17166名。为支持苏区建设和红军北上抗日战略转移,1932年至1934年间,瑞金人民一共认购革命战争公债和经济建设公债78万元,支援粮食25万担,捐献银器22万两,连同存在苏维埃国家银行瑞金支行的2600万银元,全部无私奉献给了中国革命。目前,已有52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来瑞金“寻根问祖”修复革命旧址、建立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瑞金成为全国最大、影响最广的革命传统教育名城。
瑞金是千里赣江源头自然遗产的核心区。自然环境风光秀美,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赣江源、省级风景名胜区——罗汉岩等宝贵的自然生态景观,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王阳阳赞誉道:“古来绵江八大景,名扬四海传九州,最是陈石山水色,观后胸中黄山无。”
三、瑞金市历史文化古县的保护措施
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到瑞金视察,关心瑞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2009年5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派出专家组来瑞金实地指导,为我市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瑞金市委、市政府充分高度重视,积极有效地开展了大量工作。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着力构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科学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该规划已经通过了省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并依法进行了审批和实施,历史文化名城走上依法保护的轨道。瑞金市委、市政府已将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和文化遗产保护“五纳入”工作进行了“强入轨,先后制订出台了《加强文物保护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完善了各项文化遗产保护制度,规范了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成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瑞金市文物管理局、瑞金市历史文化名城工作领导小组、瑞金市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等机构,专门负责历史文化的研究、保护、宣传、传承工作。
——积极筹措资金,扩大保护投入,抓实保护基础性工作。
努力争取实施了一系列革命旧居旧址的维修工程,已有52个中央和国家部委的前身旧址得到维修,叶坪、沙洲坝、云石山已经初步形成了巍巍大观的革命旧居旧址群。实施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新馆的建设工程,总投资8000余万元,建筑面积达10100平方米,是全国首批一级馆。实施了“四塔二桥”等历史文化遗产维修工程,自筹资金投入1000多万元先后对历史文化保护单位龙珠塔、龙峰塔、鹏图塔、凤鸣塔、云龙桥、双清桥等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彰显了瑞金这座千年古城厚重的人文风采。实施了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程,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对全市文化遗产进行了逐点调查,摸清了家底。
——着力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研究和产品开发,扩大对瑞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认同。
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座谈会、纪念大会、苏区精神研讨会、苏区红色文化研讨会等重大会议和活动,推出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有力地促进了瑞金文化遗产价值的提升和倡扬。依托瑞金丰富、深厚的文化遗产,开发了一系列精神文化产品,先后拍摄了《长征》、《浴血奋战》、《心动岁月》、《共和国摇篮》、《国宝档案》等优秀影视作品,创排《八子参军》、《红都情》等一批优秀剧目,为弘扬和传承瑞金蕴藏的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贡献。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基本陈列,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军民进行反“围剿”斗争,创建巩固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艰难历程以及进行治国安邦伟大实践,展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演变的全过程,诠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承关系。
——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肩负起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优秀民民族文化的重任。
探索开展了与中央及国家部委在瑞金续红色家谱活动,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了教育基地共建、文物保护与利用并肩齐行。随着“寻根问祖”活动的不断开展,到现在已经有40多个中央和国家部委和36所高等院校在我市建立了教育基地,每年有数百万游客前来瑞金开展文化寻根之旅和观光旅游,民族精神在瑞金这方历史文化古城上得到有力弘扬。
“昔日红都迹尚留,公房简朴范千秋;叶坪沙坝遥相望,谒者频来总乐游。瑞金恰是井岗俦,革命摇篮地势优;创议发于毛主席,至今影响及他州”,这首董必武同志1960年重访瑞金时写下的恢宏诗篇,正是瑞金市历史文化厚重、灿烂的有力印证,也将继续激励着我们更好奋发有为地做好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努力打造江西省文化古县。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