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春秋时代的爱车一族
据日本半月文摘介绍:
销售世界上排名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如今,学车、买车已经成了一股潮流。可这学车热、买车热可不是现在才开始有的。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成为有车一族就已经被现视为一种时尚、一种身份了!孔子就是这样一个爱车族、时尚人士。
春秋时期,人们要学习“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这里边的“御”就是架车。孔子在乡校的时候,也就是相当于咱们现在的义务教育阶段,就已经学会了架车的本领。孔子不但车技不错,还很懂得架车之礼。根据《论语`乡党篇》的记载,孔子“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也就是说,登上车去站得直直的,“绥”就是登车时用绳子做的一个拉手。在车上的时候,孔子很注意车上的礼仪,不会东张西望,不会很快地讲话,也绝不指指点点。
孔子这个爱车一族真的是名副其实,他对车爱护到了什么程度呢?就算是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死了,孔子也坚决不同意把车卖掉,去给颜回买棺材。《论语`先进》中记载,颜回死后,颜回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为颜回置一口棺材。但没想到,孔子回绝了他。难道颜回在孔子的心中的地位还比不上一辆马吗?还是孔子是一个一毛不拔的小气鬼?孔子说出了三个不卖车的理由。第一,办丧事应当和自己的财力相当,现在颜家财力不够,就不要买棺材了。第二,不管有没有才能,儿子总归是儿子。孔子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没有棺材,所以孔子也不能为颜回置办。第二,孔子进一步解释说,我不能卖掉车子去步行。虽然我现大不做官了,但我曾经也做过官,还做过司寇,那是大夫级别,现在还保留着这个身份。而按照当时的礼制,大夫级别的官员出外必须坐车,所以车我是不能卖了。由此可以看出,车对孔子有多么重要了。
孔子不但有车、爱车、会驾车,还能从挥鞭驾车中揣摩出很多道理来。根据《韩诗外传》的记载,孔子曾经点评了三个驾车人的技术,从中悟出了驾车的三重境界来。
有驾车人叫颜无父,在孔子眼里,他是中国历史上最高明的驾车人。估计他在孔子心中的地位,就跟现在F1车坛的舒马赫差不多。孔子说,颜无父驾车的时候,马很高兴地在那跑。车上的人喜欢这匹马,马也喜欢车上的人,达到了人马合一的境界。如果马会说话的话,马一定会说:“好快活!好快活!”
还有个驾车的人叫颜沦,技术就不知颜无父了。马虽然也卖力地跑,但老觉着上面有个人拿着鞭子在抽它,所以跑起来很不自由。
最下等的驾车人叫颜夷,被他驾的那匹马如果会说话,一定会说:“快跑吧,快跑吧,不跑的话,车上的人会杀了我!”
孔子总结出这驾车的三重境界,放到今天的人事管理方面同样是行得通的。我们今天的老总管理一个企业,同样可以分为三重境界。最高境界,老板和工人之间互相尊重,工人天天上班,高兴得不得了。第二重境界,工人觉得有点压力,但是还是好好干。第三种,工人觉得在受剥削、受奴役。孔子从驾车技艺出发,悟出了更普遍的哲理。
孔子还把驾车和政治相联系,从驾车中总结出很多治国治政的良方来。孔子特别欣赏《诗经`郑风`大叔于田》里面的一句话:“执辔如组,两骖如舞。”意思是说,手握着马的辔头、缰绳就如同在编织花纹一样,缰绳驾驭下的马就好像跳舞一样,兴高采烈地奔驰。孔子说,如果治国也能这样,统治者居于一方,民众、官员欢乐地为你工作,那多好啊。孔子讲驾车和政治是相通的,驾车管理马,政治就是管理百姓。驾车有两样东西很重要——嚼口和络头。掌握好这两样东西,马就听话了。管理国家也依仗两样重要东西——德和法。能依法治国、以道治国,国家就治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