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741阅读
  • 3回复

(9届初赛联播)山西片区运城市康杰中学分赛点快讯(高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2-28
第九届全国中小学校文化作文大赛
山西分赛场简报


             学生大赛现场


  201210月,全国第九届中小学文化作文大赛初赛正式开赛,山西课题组接到比赛通知后于第一时间在两所课题实验学校展开了宣传,并201212月正式在课题学校统一开始了参赛安排,要求各参赛学校积极动员、认真组织。经统计,到20131月份,山西试验区参加第九届全国中小学文化作文大赛初赛的学生总共达到867人次。




评卷现场


20131月份,在即将放寒假的时候,各参赛学校成立了评审组对参赛作文进行了评比,各评委组本着严把质量关的原则,认真评审,淘汰了近69份的不合格参赛作文后,最后评选出等级奖作文76篇,具体为:一等奖23篇,二等奖24篇,三等奖29篇。另240篇作文分获分赛区一二三等级,优秀作文482篇。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2-28
优秀作文选登
一等奖
               溺  水
              康杰中学  王昊昕

   一
   这里便是楚国的朝堂了;庄严而不肃穆。上头坐的是皇上,穿着黑色的大袍龙衣,靠在椅背上,环顾着四下的大臣:“众爱卿有何要进谏的啊?”
   下头的大臣站着两列,前头的是屈原和上官大夫。王的爱卿,也个个心惊胆战,不敢作声,生怕说错了话,龙心震怒,寄存在肩膀上的脑袋,就要被王收回去了。
   只有屈原自然得很,抬着高贵的头颅,还悠闲地抖着腿,也还环顾着四下的大臣,吊儿郎当得厉害。
   上官大夫向左瞟了上眼,见他蹭得很,便向上走一步,扶着手,手间夹着象笏牌:“臣以为,国之律法尚不全,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臣以为,左徒屈原应当是这朝堂了最有才的了。”脸上显出奸笑来,又瞟了屈原一眼。屈原依然吊儿郎当的摇晃着头脑。
   王曰:“善。”于是命屈原为著法总监。
   屈原向前跪下,叩头:“臣遵旨。”
   正日的太阳依旧火辣,照得人没了力气。屈府的人,上上下下也都懒散着,忽然门口来了一抬轿,四个人抬着的。走出来一个官人,跟着一个太监,脸捧着笑容。
   门口的保安也好似大梦初醒,晃进书房报屈大人。屈大人在著法。可惜任重道远,屈大人累得满头大汗,也只挤出两个大字:楚汉。题在竹简的最右边。
   “大人,上官大人又来了!”看门的保安不耐烦似的走进了,轻轻的说。
   “请……”
   “大人,你好吗?”上官大人极恭敬的行着礼,一面说。
   “我很好!我好极了!您怎么样?”
   “大人好我就好!我来膜拜大人的法典来了!”手一面就伸了过去,拿起三尺高的竹简堆顶的一排竹简。从右往左过目,又翻过来,过目,再翻回来,愣愣地看着右边的两个字。大约有坐轿回府的时间了;屈大人动了动口:“上官大人您看怎么样?”
   上官大人似乎刚复活,眼神里透露着喜悦,回道:“屈大人写得真好!真是太好!非常好!”说着一面翘起了大拇指。
   “屈某文笔低下,若有不足之处,还请大人直指出来。”
   “屈大人哪里哪里,这文章行云流水,朗朗上口,铿锵有力,气势恢宏。只是,我想带回府上学习学习,不知……”
   屈大人似乎在嘴里塞了一大把盐,凡是脸上可以打皱的地方都打起皱来:“这个……”
   “哼!不给就说不给!平时口口声声兄弟,现在借个东西都不行,我走了!”
   屈大人好像受了当头一棒,亡魂失魄的坐着,恰如一段呆木头。也没有送上官大人了。
   门房的保安见上官大人走了,才留声机似的说道:
   “您走了,您不喝点儿茶吗?……”
   二
   屈大人也听到了风声,说他制定的律法总是偏向他的族人的;上头龙心震怒,要召见屈原了。那时候屈大人正在书房里揩着汗,依旧盯着那两个字。
   这日早朝,依旧站着两行人,然而屈原也不抖了,右边的上官大夫却不停地抖着。王怒着脸,喝道:“屈原,朕听说你制定律法不公平,怎么回事啊?”
   屈原似乎没了大人的风范。略低着头,向前迈一步,拱着手,手间也夹着牌牌,极为恭敬而平和地说:“臣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什么?!”王一腿搭在龙椅的扶手上,头忽然向前倾着问,似乎要吃掉屈原,大叫着。
   屈原没敢向上看,只低着头,又重复道:“臣,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这回几乎是一字一字的说出来的,声音更大了些,“也”也拉得更长了。
   “你说啥?!”王越来越怒了。
   “臣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他说啥?”王不耐烦了,问旁边的上官大夫。
   “臣以为,他只不过在卖弄文采而已。他是在说,皇上您搞错了,在胡说八道。”
   “就是,他胡说八道。”王接了他的话,显出十分得意的形色。
   “不是他胡说八道,是他说您胡说八道。”上官大人接过王的话,显出九分得意的形色。
   “滚!胡说!”王突然又不高兴了,对着屈原大吼着,身子也随着向前倒。
   “马上给我拉出去,免了他的官!”
   三
   这半年来,不知怎的连养老堂里也不平静了,一部分的老头子,也都交头接耳,跑进跑出得很起劲。秋凉到了,屈原又老又怕冷,就整天的坐在阶沿上晒太阳,纵使听到匆忙的脚步声,也决不抬起头来看。
   这天吃过午饭,老头都坐在桌子边上,谈起话来。
   “时局好像不大好!”一个手拄拐杖的说,话音里掺着激动。
   “怎么了呀?”一个不拿拐杖的问。
   “你听说过怀王去秦国的事吧!”
   “唔,前两天益常提到过的。据说是他的小子让他去的。”不拄拐杖的这样说。
   “老子去了那里死了,小子就当上皇上了。”那拿拐杖的说着还叹着气。
   “胡说!那小子没当上皇上,他哥当上的!”另一个不拿拐杖的白头发听劈头盖过来。
   “放屁!……”那个拄拐杖的将拐杖扔一边,手抓起板凳来。
   屈原坐在角落里,扭身溜了。听说后来这两个打了起来,再后来被人劝住了,不过那个拄拐杖的毕竟站不稳,头被砸破,也摔了一跤,胳膊还骨折了。
   四
   一望无际的绿地,是波涛翻滚的稻田,然而闻不见稻花的香气。鱼米之乡的春天,也并非传说中的那么美好。
   稻田中站着的是农夫,在做着后稷所教的伎俩。忽而另一个人过来,两人说了几句话,那个便扔下锄头,跟着另一个走了。
   大家聚在村头上,划船的也急着使尽了力气赶过来,连樵夫也放下手中的柴,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这是村里有事了。想那年“文革”的时候,大伙见有上头送下来的干部劳教,有拐杖的,没拐杖的,白头发的,黑头发的,不白也不黑的头发的,都来看了。后来送下来的多了,大家也都不管了。如今已很久村里没大事,又挤在村口,个个都瞪圆眼睛,估计是又有干部来了。
   押来的正是三闾大夫,听着说是惹着了皇上的兄弟,被发下来劳教的。
   大家伙围成一个半圆的形状,中间有个槽。前排的人看得清清楚楚,隔着几层人,后面的便看不见了,掂着脚,还是看不见。
   拄拐杖的,没拄拐杖的,白头发的,黑头发的,不白也不黑头发的,胖的,不胖的,都瞪着快要掉出来的眼珠子看:这,就是高官!腐败的高官!
   ——乱蓬的头发,是囚徒的特性;一米九的身高,是高官进化的特有优势种;削瘦的身体——他们是从没见过这样高的官的,也没见过这样的高官。待到后头的监官一喝,人都才让开道,挤向路边,目送着送来的右倾分子被押向村里的派出所,有的还跟着走了几步。
   然而派出所门口已经有人了,拄拐杖的,没拄拐杖的,白头发的,黑头发的,不白也不黑头发的,胖的,不胖的,都挨在一窝,把派出所门口堵死了,只听有一个喊:“让开!”
   先前互相聊天着的,都抬头看了过去,只见前头是胖胖的大员,约略二十个穿虎皮的武士簇拥,后头是一个穿白衣服的男的,两个武士夹着走的。
   “让开!让开!”
   围着的人也才让开路,看白衣男子走进派出所。
   村长紧急召开村大会,人人必到,讨论这犯人的来历,因为大家不相信这是高官。
   钟表的分针转了一圈,又转了一圈,出了结果,有两种可能:
   抓错人了。
   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苗条身材更迷人。
   于是大家又散了回去,各忙各的。
   五
   这天风和日丽,有人看见一个一米九的人站在江边上唱歌,听得见唱得是: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
   那人便把这告诉给了村长,于是大家讨论,“帝高阳之裔兮”是什么意思。
   “我血所?”一个驼背说。
   “来话啥西,俺实直头听弗懂!”村长说。
   “还是耐自家写子出来哉。写子出来,总算弗白嚼咀一场哉啘。阿是?”书记先生说。
   于是账房出去,将犯人叫来。犯人也听不大懂村长说的话,只看见别的把笔、刀、木札,都摆在自己的面前,就料是一定要作文了。
   大伙都散去,给犯人一个清静的环境。犯人不动声色,静静的坐下去,写起来。那时眼镜还没有发明,他的老花眼睛细得好像一条线,很费力。
   第二天,书出来了。村长拿来木札,瞬间懵了;因为不认识字。叫来别人,听说有个叫渔父的认识。
   叫来渔父,渔父念了半天,没人听得懂,最后只剩村长一个人听着。
   第三天,有人就喊着河里有死尸的消息,说是见那人跳下去想游泳,扑腾了几下就沉了下去,漂上来的只能是尸体,连泡泡也没泛出来。
   于是大家便责备那人不勇猛,见义不勇为。
   久了,人们便也忘了那个犯人。一天谈到渔父,有人说他是神仙,有人说他是上面来的干部,也有人说其实是其他村的混混,因为他在别村见过。
   这时人们忽而想起犯人的书,村长从爬满蜘蛛网的柜子的最底下翻了出来,有人问:“您还保存着?”
   “当然,这么好的文章!”
   然后低下头来看,口中似乎念念有词,大家都盯着他看。大约有八分钟,村长说:“好文章!真好的文章!”
   于是大家都说:“极好的文章!”
   大家这便想起久不见高官,有人说他死了。
   没人反驳他。于是有人提议说,高官死了,应该隆重。比方说庆祝一下,大伙都吃粽子。从那天起,便有了端午节。
   
   注:我想通过写人们对待屈原的态度,映射人们对于文化的态度。然而又觉得话不能说出来,便这样写了。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3-02-28
二等奖
              田下心上的那轮月亮
               康杰中学  李玉洁

   对中秋节的念想,大概是从对月饼的念想开始的吧。那饱满圆润的月饼,捧在手里如同一轮明月,散发着谷物混杂的甜香,从手中一直弥散到心里,于是天地间便荡漾着欢愉的清新。

   外出求学,年幼离家。每次回家自是那不足一日半的光景,时间总是跑得飞快,两顿饭,一夜眠,便又该随着那长鸣的汽笛一道奔向远方,追寻那似近非近的梦想。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的加重,那每周一次的享受竟也成了奢求,中秋对我的意义,便只成了那几日的休闲。

   今年中秋,和国庆连在一起,那长达八日的假期让我欣喜不已。挤车,回家,进门,只见母亲一人,“你爸这两天有事不在,你姐说太远就不回家了。”母亲这清淡的一句,冲走了我不少喜兴。不过,能回家就好,我又笑了。

   晚上了,一个人坐在房顶上看月亮,咬着月饼。月亮是那么的圆,澄黄黄地挂在漆黑的夜幕上,我甚至可以看见它上面一道道的黑影,是吴刚在伐桂树,而不是冰冷无情的环形山脉。看着窗内母亲对着电视哈哈大笑,我更觉得内心空荡,嘴里嚼着月饼,却没有先前那么松软可口。突然想起了苏轼的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说不定他当年就是一人独坐屋顶,咬着月饼吟着感伤,正如我今日一样。可惜我不能穿越到千年前,与他共饮一杯琼浆,感慨悲欢离合。夜渐渐深了,月亮也越发清亮,月光像一汪碧水,淹没了所有的高楼大厦,失意的和不失意的,都浸沐在清冷的波光中。“嘭!”烟火升空,扰乱了这夜的寂静,也惊醒了我。

   下楼,回屋,妈妈指着满桌子的月饼道:“又该剩下了,你再吃点。”我拿了一个放在嘴里咬了一口,机械地嚼着,竟只尝出了干涩。电视里放着新闻,某个地方月饼销售突破千万,有个居民说家里每年都有吃不完要扔掉的月饼,一个老头说儿女都在外地工作,寄回几盒很是昂贵的月饼,人却没回来。我突然想问一句:是什么让我们对中秋的希望只留在月饼上?过这个节日,是为了人团圆,还是为了月饼泛滥?

   烟火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只是那月亮,被蒙上了灰黑的纱,浓浓的挡住了大半张脸,光亮似乎也透不出来了。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3-02-28
三等奖

             从诺贝尔文学奖中探求精神价值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 居安苒


      公元二零一二年十月十一日,中国的现代文学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籍作家莫言,凭借作品《生死疲劳》,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莫言的成功,来自于他浓厚的乡土气息,来自于他真实的实践,来自于他踏实的生活,更来自于他心中那份赤诚的依恋,对故土的热爱。

     他提笔写作的时候,并未曾想过登上世界极的领奖台,只是为了把眼中、把心中的高密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更多人眼前。写作之于他,只是一种方式,抒情或记事或评述或议论,绝非谋生的工具。“现在单靠写作能富成郭敬明那样的,也就只有郭敬明了。”

     也是,只有那样华丽的文字,才能广受于大众。然而,这些也只能称为文字,绝非文章。真正的文章,真正的文化,不是用来消遣,而是用来沉淀的。

     莫言的《生死疲劳》无疑是深刻的,然而最深刻的作品不一定是诺贝尔奖。

     哥伦比亚的作家马尔克斯凭《百年孤独》登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但他最得意的作品并非风靡全球的《百年孤独》,而是他“历尽毕生心血打磨”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十年磨一剑,这样的追求绝非一个诺贝尔奖能承担得起的。马尔克斯用半生去观察,去记述社会中真实而纠结、苦痛而悲伤的数份爱情,用来展现社会中各种丰富而斑斓的人生。他追求的,同样不是那份沉甸甸的诺贝尔奖,更不是那丰厚的奖金,亦不是如《百年孤独》那样巨大的版权费,而是自己内心所认同的“最好的作品”。

      真正的大家,真正的文化,是将金钱置身事外,不追求大批拥护者,只求自己的无价。

      正如瑞典的“秃鹫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他坚持用瑞典语写作,而不用英语。他也并不在意那样蹩脚的翻译能否真正传达他的诗意。写诗之于他,如同人生要呼吸样,是种本能,不需要别人的鉴赏,但不介意与虔诚的来者分享。他年过九十,每年都有大批的记者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宣布之际守在他的家门外,等待结果的揭晓,却一年又一年的抱憾而归。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诗的好坏是评心而论的,远不是一个奖能表现的。2011年,记者的等待终于有了回报。聚光灯下,他一如既往的如以前一样,用“凝练而具体的意象打开一条通往现实的捷径”,像秃鹫一样俯视着这个世界。

     纵览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们,他们从未把获奖当做一个目标,写作之于他们,只是情感的宣泄与表达,而非事业。真正的文章,是不带有功利性的,而拥有着每个作者独特而无价的精神。

     我又想起了张洁,作为唯一一个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她对文字,是敬畏且珍视的。她把U盘当作项链一样挂在脖子上,放在离心口最近的地方。里面有的,不仅仅是她的文字,更像是她的灵魂,放在哪儿都不安全,只有随时跟着自己才是最安全的。纵然所有家产付之一炬,只要U盘还在,她就是最富有的。所以,《无字》之于她,是比生命还值钱的,是灵魂的所在。

      不能说带有功利性的东西就没有精神,不能称之为文化。张艺谋用四年,七个亿去打造一部《金陵十三钗》,就是本着戛纳电影节来的。但追求功利的资本本身,还蕴藏着一位世界级的导演自身,对艺术、对人性、对精神精益求精的追求。《金陵十三钗》的出炉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无论结果。

     正如题中所讲,一切伟大的精神创造的前提是把精神的价值本身看得至高无上。

     或许对于我们而言,精神创造的脚步还尚遥远,但在追求精神生活的过程,少一些功利性,多一些纯粹,不要等到一个作家得了诺贝尔奖后才去阅读他的作品,带着膜拜的心情。而是在日常中带着好奇,去走近每一位有深度的作者的灵魂。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