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3589阅读
  • 10回复

(九届决赛)课题组考查合川钓鱼城:巴文化游学夏令营前期踩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2-14
  注:为了作好“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总决赛”第二决赛场巴文化游学夏令营准备工作,课题组考查钓鱼城,作为巴文化铁血精神的代表物证,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巴文化,从而理解重庆作为抗战陪都的底蕴与因缘。


  钓鱼城雄奇险峻,三江汇合,铸就了独抗元军36年的世界奇迹,其非凡的英雄气概,被中国、被欧洲、被世界用惊赞景仰的目光,加冕了“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的桂冠,赋予了英雄之城、奇迹之城的至上荣耀。


  上课教师提前到钓鱼城收集资料、摄影照像,为游学后写作点拨,做好备课准备。由自然观察到人文观察,从写作素描到文化底蕴与精神的提升,实现游学中培养学生文化的眼光。




钓鱼城有留有水军码头等遗迹


以下是钓鱼城解说词:
  钓鱼城屹立在重庆市合川区东城半岛的钓鱼山上,在地图上的准确位置为东经106°17′32″~106°19′22″,北纬29°59′30″~30°1′15″。其地当嘉陵江、渠江、涪江之口,控扼三江,自古为“巴蜀要冲”。

雄险盘踞,兵家重地

钓鱼城是创造中外战争史奇迹的军事要塞,是改写世界中古历史的英雄名城。7个多世纪前的宋蒙(元)战争时期,身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的余玠为抵御蒙古军队的进攻,采纳播州 (今贵州遵义)冉琎、冉璞兄弟的建议,于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筑城钓鱼山,并将合州及石照县治移至钓鱼城,屯兵积粮,以作渝、夔藩篱,全蜀屏障。

重庆抗元军事布防图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籍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抵御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蒙(元)精锐之师,创造了守城抗战36年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1259年,蒙哥汗(元宪宗)在御驾亲征钓鱼城之战中战死,导致大蒙古国从南宋和西亚战场全面撤军。由此,钓鱼城在世界中古史上赫然铸就了“延续宋祚、缓解欧亚战祸、阻止蒙古向北非扩张”的不朽丰碑!

山上入门处

钓鱼城是迄今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古战场遗址。在钓鱼城上,现存有总长8公里的城垣、8座城门,以及炮台、墩台、栈道、暗道出口、水军码头、兵工作坊、武道衙门、军营、较场、皇宫、天池、泉井等南宋军事及生活设施遗址;有远古遗迹钓鱼台、唐代悬空卧佛、千佛崖、弥勒站佛、800年古桂树、天泉洞、薄刀岭、三龟石、护国寺、忠义祠、三圣岩、鱼城烟雨、鱼山八景等名胜古迹;还有文天祥、刘克庄、杨慎、陈毅、郭沫若、周谷城、张爱萍、刘白羽等历代名家的吟咏以及蒋中正、何应钦、张治中等国民党军政要人的摩崖题记。1987年以来,江泽民、李鹏、曾庆红、钱正英、汪洋、薄熙来、郑万通、邹家华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先后到钓鱼城参观考察,对钓鱼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山、水、城合一”的自然美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钓鱼城奇峻险要,雄峙一方

钓鱼城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重庆直辖市唯一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殊荣的游览胜地。

2、水军码头平台
来过钓鱼城的游客都知道,到钓鱼城要塞旅游,不由城南而上就不能领略到古钓鱼城的险峻。倘若到了这里而不留心去观赏水军码头遗址,那又将是旅途的一大遗憾!


现在,展示在我们面前就是当年的水军码头——国内仅存的宋代军港遗址。


整座码头分为东(左)、西(右)两大部分。总长400余米,两侧以一字城墙屏障,后有一道均高20米的自然山崖为退守防线。码头的东部为自然港湾,供水军战船停泊。西部是前伸至江边的码头平台,以巨石垒砌而成,遗址残基为高出江面约4米的四边形,长83米,均宽约60米,筑有五层平台,以供修造战船、给养囤积,以及水军驻扎和守城将领指挥作战之用。

钓鱼城水军码头与南外城紧密结合,构成了钓鱼城主城之下山地设防和江岸设防的综合攻防体系,并由此而形成水军码头依托外城、外城依托主城的梯次配置。这一充分利用地形,层层设防,退可守,进可攻的防御布局史无前例,是钓鱼城军民的又一伟大创举。

有史料记载,在钓鱼城36年抗战中,守城军民曾长期在水军码头浴血奋战,成功地控扼了江面,阻止了蒙、元大军顺江东下。

钓鱼城水军码头作为南宋时期江防要塞和造船场遗址,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及文物观赏价值,尤其是遗址现场,还给我们展示出了钓鱼城军民三次修筑码头的过程,以及内部道路系统由西向东的改变,仿佛是在向我们述说着当年的故事——



沈怀瑗的书法

3、途中一级平台“钓鱼城”石刻
这是清乾隆庚子年(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书法家、合州吏目(掌文书或佐理刑狱及官署事务)沈怀瑗的书法作品,原作在城上的护国门外,等一会儿我们见到原作时再详细介绍。


4、途中二级平台《蜀捷》诗石刻
这首《蜀捷》诗,是南宋著名诗人刘克庄在临安(南宋都城,今杭州)听闻钓鱼城1259年战胜蒙哥大汗之后的感慨之作。书写者是著名书法家、原四川大学教授周浩然。诗云:


吠南初谓予堪侮,折北俄闻彼不支。挞览果歼强弩下,鬼章有入槛车时。钟繇捷表前无古,班固铭诗继者谁。白发腐儒心胆薄,一春林下浪攒眉。

诗的大意是:如猛兽咆哮而来蒙古大军视南宋为任意宰割的羔羊;很快他们就在四川合州遭到惨败,领教到了什么叫作正义,什么叫作坚强。钓鱼城军民击毙敌酋,将魔兽关进牢笼的功劳,使我们看到了战胜邪恶,赢得胜利的曙光。这一史无前例的丰功伟绩,需要有班固那样的大家来铭记和颂扬。作为无所作为的白发老朽,于此而生发出了无限的忧伤!

5、途中三级平台《钓鱼城赋》石刻
这篇《钓鱼城赋》是清代翰林罗愔所作,书写者是曾在日本书法大赛中获奖的书法家、原合川师范学校教师黄文庆。赋曰:

合阳之东,有山特出,势自北而绵延,形拱西而位置,屹然石壁,面襟江者居三屴(高耸貌)矣。刀梁径窄,狭者无二。婉蜒鸟道。侧目骇而神惊;嵯嶫(cuó yè音“搓业” ,高峻貌)鸡头,举足虞其失次。周迥数十百里,惟羽族始能飞来,俯视二千余仞,即猿猱(náo音“脑”,猕猴)亦难攀至。上指重霄,下临无地。当夫大元受命,炎宋(赵宋自称以火德王,故称炎宋。炎即汉的意思。)南迁,东京失守,蜀国幸全,元人振旅而直捣,众士望风而靡然(靡散、逃散)。仳离妇子(妻离子散),目极烽烟,守城倍难于守土,防敌更甚于防川。尔乃余公竭忠,参谋两冉,指斯城而献策,借祟山以设险。因隘建关,相形作险,远观毫末无遗,近窥虚实指点,战守两得其便易,敌人望之面生俨(俨然、敬畏)。若乃糗(qiǔ 音“求”)粮(糗粮:干粮)有备,樵采无忧,七十余泉,甘而不竭,十千为耦,易彼田畴(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秋则运粮运新,以战以守)。廪粟余赢(粮仓充余),足保来归之众;池鳞于牣(满也),悉免下箸(zhù筷子)之愁。宵鸣刁斗(古代行军用具。一钟有柄的小斗,白天可供一人烧饭,夜间敲击以巡更)以戒严,昼督壮夫而登邱。贼至则努力齐下,木石兼投,大炮遥击夫江岸,钓绳阻截于洪流。蒙哥伤首而殒命,裨(bì音“比”)将(裨将:副将)束手而寡筹。诚巴渝之保障,合阳之金瓯。尤且委饼示富,掷鱼誇矜(kuājīn音“夸今” 夸耀),修官造殿,立志中兴,丹心云表,浩气霄凌。忽忠志之不遂,失巴渝之莫应,时势难挽,寇盗相陵。因全民而顺令,非智力之鲜能。当其余、冉已逝,张、王继艰,先后尽瘁,运筹同般。飞舄名楼,篆碣犹存荒岭;中原独钓,绰楔(xiē)巍立高山。半池清流,四壁雄关,胜迹昭昭而可指,英风赫赫而若还。独怪乎世事相同,智愚不若,宋人屯积而保城,明季昏庸而忍拾,献忠(张献忠1606——1646,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陕西定边人。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在米脂参加起义军。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兵四川,次年出川,十七年再取四川,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年号大顺。大顺三年,1646年在西充凤凰山中箭牺牲)缓步而来蹂,姚黄(姚之富,清嘉庆年间农民起义军首领。襄阳人。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与王聪儿、王廷诏等率众起义。次年入川与四川起义军会师后,和王聪儿同为襄阳黄号首领。后在郧西阎王扁战斗失利,跳崖死)优游而投马,糜有子遗,摧如崩瓦,岂攘攘(纷乱)之异志乎?仰苍苍之属也,后来之不克绍,徒贻笑于前者,空令我身亲而生慨,对鱼城而泪洒。——乾隆《合州志》卷十四。

6、护国名山石坊
钓鱼城之战的时代背景作一简单介绍:


13世纪初年,北方草原上大蒙古国的建立与扩张,以及中国多国政权并立的政治局势,是展示钓鱼城之战的时代背景最重要的起点。

公元1206年,漠北高原上的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诸部,成为漠北高原上最大的统治者。1206年春天,时年45岁的铁木真在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源头举行了有他的亲族、僚友、勇士和全蒙古贵族参加的盛大的忽里勒台(大聚会),正式建立也客?蒙古?兀鲁思(《蒙古秘史》又作“也客?忙豁勒?兀鲁思”),汉语意为大蒙古国。俗称蒙古汗国。萨满教巫师阔阔出在大聚会上向铁木真敬献上了“成吉思汗”的尊号。阔阔出说:


成吉思啊,你是最高的君主。最高的主命你采用成吉思汗的称号,成吉思是‘成’的复数,因此成吉思比‘成’更响亮。成吉思汗这个词也就是最高君主或王中之王。

由此,世界史领域的奠基者、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1913—2004)曾经指出:“成吉思汗的真正含意是‘世界的统治者’”。也就是从这次大聚会开始,成吉思汗的称号,取代了铁木真的名字。


从1219年开始到1260年止,成吉思汗及其后裔以“三次西征”发动了一场世界性的征服扩张战争。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战争中,蒙古军队“象旋风一样”席卷了北纬15°~60°、东经30°~135°范围内欧亚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境内,经历了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的御驾亲征,以及木华黎和拖雷的全力征讨,西辽、西夏先后于1218年,1227年灭亡。1233年,蒙古并与南宋订立了抗金盟约,许诺灭金之后以河南地归还南宋。次年,蒙宋联军攻破蔡州(今河南汝南)灭金。

蒙宋联军灭金后,蒙古拒不履行归还河南的承诺,南宋朝廷为收复“三京”——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归德(河南商丘),发起“端平入洛”之战,宋军在蒙古重兵围攻下因粮草不济,全军溃败。随后,蒙古窝阔台汗命皇子阔端伐蜀,宋、蒙战争爆发。

在宋、蒙战争中,南宋对蒙古的正面作战分为三大战区,当时称为“三边”,即长江上游的四川,中游的荆湖,下游的两淮。四川是宋、蒙战争中最先弥漫战争硝烟的主要战场。




蒙古大军为何要首先攻击四川呢?

从经济地位上看:四川盆地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在宋代,巴蜀地区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猛,曾以“扬一益二”、“无寸土之旷”而驰名宇内。到南宋时期,四川仍是南宋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为南宋的重要财赋供应基地,南宋王朝总财力的三分之一出自四川。切断南宋的经济命脉、占有四川丰富的财力物力,对于蒙古来说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因此,蒙古军队首先要从四川向南宋发动进攻。
从战略地位上看:四川地处长江上游,为南宋战略大后方,故有“西门”、“后户”之称。蒙古军队一旦占领四川,即可顺长江而下,长江天险将不复存在,南宋的半壁河山就完全暴露于蒙古的兵锋之下。假设蒙古军队置四川于不顾,集中兵力直捣江南,四川无疑将以人力、物力和财力巩固其防御,并使进攻南宋的蒙古军腹背受敌。这样,蒙古灭亡南宋的企图就不可能实现。鉴于四川重要的战略地位,蒙古军队也必然要选择首先攻击四川。


1236年至1241年,四川先后遭到蒙古皇子阔端、都元帅塔海、秃雪大军的进攻,被攻破的州城多达54个,“仅泸(州)、果(州)、合(州)数州仅存”。大门洞开的四川,岌岌可危,直接关系到了南宋的存亡。于是,宋理宗于淳祐二年(1242年)授任南宋卓越的军事家余玠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主持四川防务。余玠为避蒙古铁骑兵锋,将设在成都的四川抗战指挥中心——四川安抚制置司迁到了有江、山之险的重庆。由此,枕嘉陵江、渠江、涪江之口的合州,就成为了保卫重庆的最为重要的屏障。


为了守住合州,余玠采纳了冉琎、冉璞兄弟提出的“在合州钓鱼山筑城,积粟以守,胜于十万之师”的谋略,报经朝廷批准,于1243年筑成了钓鱼城,拉开了钓鱼城36年抵抗战争的序幕。钓鱼山也由此而成为了历代颂扬的护国名山。这座题名前曰“护国名山”,后曰“护国禅林”的石牌坊即为最有力的佐证——


护国名山石牌坊为仿木结构建筑,原建于清代道光初年(1821~1823年)。牌坊面阔7米,高8米,四柱三门三楼,梁、枋、斗拱俱全,气势宏伟。当年集资兴建之人即钓鱼城护国寺住持山元和尚,牌坊题额亦是他亲笔所书。

山元,名胜从,号山元。曾以佛学、书法著称东蜀。他在钓鱼城护国寺传授佛法数十年,悉心于文物古迹的培修与保护,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去世。华蓥山庙主、诗僧释昌言《悼山元老和尚》诗赞云:


钓鱼城上飞烟雨,钓鱼城下临江渚(zhǔ 主,水中的小洲。此指城下江中碛坝)。中有护国古名山,山有上人(对僧人的敬称)山之主。……岩前翠柏手自栽,蓊翳(指茂密的林木)峥嵘争快睹。寺阁楼殿及缭垣,一木一石皆辛苦。

护国名山石牌坊曾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一场暴风雨中坍塌,现在这座牌坊是1986年按其原有照片重修的。


请大家向前面看,山崖上凿刻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吟咏《钓鱼城》的一首诗作。1926年12月,李大钊代表党组织派陈毅回四川开展兵运工作,策应北伐。是月下旬,陈毅来到合川四川陆军第三师,任三师政治部组织科长。翌年春二月,陈毅与同事范英士同游钓鱼城。当他考察了王坚、张珏等人的事迹后,对这些英雄的民族气节和大无畏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随后吟诗一首。诗云:
钓鱼城何处?遥望一高原。壮烈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陈毅在作了这首诗的两个月之后(即1927年4月)离开了合川,奔赴武汉。南昌起义爆发,他即追随起义部队,从此踏上了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征程。

7、站佛
这尊高5米,肩宽1.2米的石佛,是凿刻于晚唐、原伫立在钓鱼山顶上的弥勒佛摩崖造像,俗称“站佛”。


弥勒,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作“慈氏”。《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说:“弥勒出生于婆罗门家庭。他曾经是一位仁慈的国王,后来在释迦牟尼旁边听法,皈依了佛,成为大弟子,先佛而逝,并入兜率天内院,也就是弥勒净土。释迦牟尼曾预言,弥勒将在他涅槃后五千年降生,成为未来世的佛祖,给大千世界及芸芸众生带来无限的欢乐。

1945年夏季的一个雷雨之夜,因山顶石崖崩塌,这尊佛像从山顶坠下,顺着陡峭的山坡,冲破了始关门城垣,到了现在这个地方,依然站立,而且还转身180度,面向钓鱼山,似乎有一种欲归原地之意。由于他有了这段不寻常的经历,当时的人就称其为“飞来佛”,还建起了“飞来庙”。从此,善男信女及好奇之人络绎不绝。“弥勒显灵,飞身绝崖”的民间故事广为流传——

相传,钓鱼山自古为蜀中仙山,山顶上嵌藏着一颗举世无价的镇山宝珠,因而在700多年前钓鱼城军民能够筑城抗战数十年,使凶悍无比的蒙、元大军屡败于坚城之下。后来到了1945年,合川城中福音堂的一个传教士闻此缘由,对宝珠垂涎(xián现)三尺,于是趁盛夏雷雨之夜来到钓鱼城盗宝。当这个强盗在山巅刚要下手之时,突然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吼,但见闪电瞬间,弥勒怒目圆睁,大步向他扑来。魂飞魄散的强盗拔腿而逃,无耐弥勒穷追不舍,至山畔,也就是现在这个地方,弥勒将强盗高高举起,抛入了山下的滔滔江水之中。弥勒佛就是这样下山来的。

过去有老人说:那天晚上,弥勒在追赶强盗时磕伤了右脚,所以也就留在这里了。不信,请大家仔细看,他的右脚确实是修补过的。

8、始关门
中国古代筑城防御体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城池筑城体系、秦汉时期的长城筑城体系、南宋时期战区城塞筑城体系这样三次大的飞跃。钓鱼城就是古代战区城塞筑城体系的代表。


钓鱼城原建有8座双砌石券拱城门,即城南的始关门、护国门和小东门,城东的东新门和青华门,城西的镇西门和奇胜门,城北的出奇门。如今,除一字城上的小东门在战争中被毁之外,其它的城门遗址经受了700多个春秋的战乱烽烟和雷击电掣的洗礼,巍然屹立,吸引了众多游人的登临凭吊。这座城门,是钓鱼城主城南面的第一道城门,由此被钓鱼城军民命名为始关门。按照宋代的《营造法式》的记载,当年在这道门洞的前、后壁及间壁之间,应有栅栏门、木包铁门、铁闸门等三道城门,故而难以攻破。




9、始关门至“钓鱼城”摩崖途中
钓鱼山位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交汇之冲。在以水路运输为主的古代,三江不仅是四川北部、中部和东部地区联系的纽带,而且还是上通陕西、甘肃,下达湖北、湖南的重要通道。钓鱼山正处在这纽带、通道汇合的关键之地。

钓鱼山三面有江流环绕,仅东侧与陆地相连。由北而来的嘉陵江,在山北面的嘉渠口(即渠河咀)纳东北而来的渠江,沿山脚西泻,再于西南角的鸭咀(古称三江口)与涪江会合,绕经钓鱼山南,滔滔东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钳形江流,俨然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



钓鱼山悬崖耸立,犹如刀削斧劈。山顶东、西部地势倾斜,台地层叠;西南角、西北角和中部地区山地隆起,形成了薄刀岭、马鞍山、插旗山、中岩等山峦及山顶平台。整个山顶状如水中游鱼,由西向东长2040米,南北宽946米。山中的东谷、北崖一带和西岩之下,素有千亩沃土可以耕耘,更有水源充足的泉井以利灌溉。故而古人说:钓鱼山是“有田可耕,有薪可采,宽容十余万人”;“万仞危岩环壁垒,百泓活水蓄层巅”[1]的江山之胜。


钓鱼城36年抗战,以1243年二冉筑城钓鱼山为起点。1254年,“郡牧王坚,发郡所属石照、铜梁、巴川、汉初、赤水五县之民,计户口八万,丁一十七万,以完其城。”1260年张珏继守钓鱼城以后,再次发动城中军民对钓鱼城的南外城、西北外城进行了维修,使之成为攻守兼备的军事巨镇。


钓鱼城具有城内面积两平方公里的规模。城上攻防设施兼备,生产、生活与军事区域分区井然,给养、给排水设施自成系统,是迄今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战区城塞筑城体系的杰出例证。尤其值得提及的是,钓鱼城正面控扼了嘉陵江、渠江、涪江展开的扇形地区,拥有三江沿岸这一广阔区域的战时后勤保障基地。元《无名氏记》说:“城中之民,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秋则收粮运薪,以战以守。厥后秦、巩,利、沔之民,皆避兵至此,人物愈繁,兵精食足,兼获池地之利。”

1276年南宋皇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陷落之后,张珏还在钓鱼城上修筑了一座皇宫,以待二王前来避难。


现有测绘及考古调查资料显示,钓鱼山海拔高度在186.3~391.22米之间,钓鱼城主城墙皆凭籍陡峭的山崖构筑而成,城墙基岩海拔最高点350.1米,最低点279.6米,平均高为326米,加上巨石垒砌、均高2.2米的墙身和雉堞,构成了高20~30米的山险墙。城墙之上除了炮台、哨台之外,铺设有与城中道路连接的跑马道,以便战时增援力量的快速运动。纵观故垒,赫然一蜀中坚城。




10、“钓鱼城”摩崖等
(1)郭沫若摩崖诗——1942年6月2日,郭沫若在卢子英的陪同下,从北碚乘船到合川,3日专程到钓鱼城访古,随后写成《钓鱼台访古?华国英撰重建忠义祠碑》一文。该文原载于是年8月15日出版的《说文月刊》第三卷第七期,后收录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沫若文集》第十二卷中。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郭沫若在文章中极力赞颂王坚、张珏等英雄的忠勇坚贞,斥责王立及熊耳夫人的叛逆行为,对清末合州知州陈大文把余玠、王坚、张珏、冉琎、冉璞与王立及熊耳夫人等同祀于忠义祠内极为愤慨。此诗即为文中抒怀之作。诗云:

魄夺蒙哥尚有城,危崖拔地水回萦。冉家兄弟(二冉)承璘玠(南宋抗金名将,曾驻守边关),蜀郡山河壮甲兵。卅载孤撑天一线,千秋共仰宋三卿(余玠、王坚、张珏)。贰臣(王立)妖妇(熊耳夫人)同祠宇(清代合州知州陈大文曾将王立、熊耳夫人等,与余玠、二冉、王坚、张珏共祭一堂),遗恨分明未可平!




(2)徐澜摩崖诗——刻于明代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题刻共两方。左方题刻高0.8米,宽1.97米,面积约1.6平方米。无题,诗云:
石蹬康踉上石台,草阴花影酒樽开。云中远见陈佳鹤,独抱瑶琴逐后来。


右方题刻高2.1米,宽1.4米,面积2.94平方米。诗云:


与一泉别驾常君三泉进士张君同游护国寺

卧佛知名寺,青春结伴行。松声天外落,江影座中明。鹤睡云留石,僧禅鸟下楹。相看浑不语,颇要学无生。
徐澜,云南临安(今云南省建水县)人。号吾翁。明代嘉靖初举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知合州。


(3)钓鱼城题刻——高0.96米,宽2.4米,面积2.1平方米。“钓鱼城”三字为楷书,字径0.7米,两侧有记曰:“清乾隆庚子(1780年)孟春”、“会稽(今浙江山阴县)沈怀瑗书”。沈怀瑗曾于清代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任合州吏目(掌文书或佐理刑狱及官署事务),喜吟咏,尤工书法。钓鱼城摩崖,为护国寺僧一清泐石,刻艺精湛,再现了作者“笔锋俊逸酣沉,使转有致”的神韵。

就“鱼”字下的三点而言,古人有一中说法,即:四点水是由“火”字变化而来,例如“照”字、“熙”字等,下面的四点水原来都是“火”字,故而古代有书法家在写与水有关的字时,有意将“四点水”写成三点。过去还有人说,合川三江汇聚,此乃作者寓意。是为牵强。




护国门成为钓鱼城经典形象

11、护国门
在钓鱼城的8座城门中,最具磅礴气势的就是护国门。它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系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城门东西向,右倚峭壁,左临悬崖,门洞前面有近10米的一段,当年是没有路的。钓鱼城军民曾在峭壁上开凿石穴,架梁铺木,施以栈道出入。情况紧急之时,可迅速地将横梁上的木板抽掉,使其通道断绝,相当于我国北方古城的城门吊桥。如今,栈道石穴犹存。



护国门现存双拱门洞曾在清代经过培修,高3.15米,宽2.5米,进深2.42米。门洞上题额“全蜀关键”四字,意即:钓鱼城是整个四川最为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冲,关系到全蜀抗战的成败。由于原题额早已风化脱落,现在这四个字,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惯性技术和精密仪器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全国科学大会奖及国防科技重大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上将丁衡高所书。


护国门内景


钓鱼城成为支撑四川抗战局面的“全蜀关键”,是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所决定的。这也是蒙、元大军为什么要屡败屡攻钓鱼城的根本原因:


首先,在蒙古“优先攻蜀”、“重点攻蜀”时期,蒙古军进攻四川的战略基地建立在蜀边的兴元、沔州、阶州等地,阆中、剑阁、潼川、成都都曾先后被陷破,余玠也由此“议弃平土”,放弃了从金堂峡至嘉定一线的龙泉山以外的川西平原。蒙古兵锋所指,当是嘉定、泸州、重庆、夔州等郡,钓鱼城自然就处在了四川战区的中心位置。当时,南宋四川前沿线上的苦竹、大获、运山、青居、多功、得汉、平梁、小宁、大良、铁峰、礼义诸城,均分布在嘉陵江、渠江、涪江沿线,水流皆汇于合州钓鱼城下,形成了一道以钓鱼城为支柱的天然叉状防御网,网上各城,有水运可以沟通联系。整个防御体系通过钓鱼城,就可以起到纲举目张、如臂使指的作用。前人称道:“夫钓鱼山,西邻嘉定,可以召兵;北近阆、剑,可以乞援;南通滇、黔,可以取货财;东达荆、襄,可以运谷粟。有高山峻岭可以据要害,有广土众民可以屯重兵。”是“下负重庆,互为依托”的战略重镇。


护国门外景


其次,在忽必烈“先取襄阳,最后取蜀”时期,全蜀险阻唯在以钓鱼城为中心的川东地区。华蓥山脉是川东地区,也是四川盆地内最高的一条褶皱山脉,起自达州,横截渠江和嘉陵江,西南入永川、荣昌、铜梁、璧山,再过长江入于江津境内,全长千余里,峰岭相连,为川东与川北的天然界限。蒙古屯兵蜀中,由川东到夔门,必经华蓥山脉,其间只有两条道路可以通过:一是由峡路顺嘉陵江经钓鱼城而下重庆;二是经山口跨越渠江通于夔、万。而钓鱼城正面控扼三江,背依华蓥山脉,既可阻止南下蒙古军的长驱直入,以蔽重庆,也可以连接大良、礼义诸城,封锁渠江沿线,使蒙、元军难以越过川东,打开通往夔门之路。蒙、元军若置钓鱼城不顾,绕道攻袭重庆,则是孤军深入,“无虏掠以为资,无俘获以备役”,由此而屯兵坚城之下,必然兵老锋钝,势衰力竭。而钓鱼城守军却可以突破封锁,随时出兵应援,使其腹背受敌。这也正是后来元东、西两川合兵远道攻围重庆,而屡遭惨败的关键所在。因此,钓鱼城是“扼其吭(喉咙、颈项),抚其背,制其死命”的蜀中坚城。


在护国门顶部城台上面,是按其原有规模修复的城楼。楼为二层歇山顶建筑,高7米,宽5.5米。楼高地险,旁有古榕交柯,蔚为壮观。游人到此,既可以登楼揽胜,又可以欣赏城门道旁石壁上的名人题咏,得到美的艺术享受。




抗战时期,作为陪都的重庆,自然成为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前身是黄埔军校)的培训地,钓鱼城当然就成了该校最合适的选择。




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训练班十周年纪念碑


12、抗战时期题刻
这一片石刻,刻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七月,即: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前身是黄埔军校)特别训练班十周年的纪念题刻。从右至左为:蒋中正题书:“坚苦卓绝”;何应卿题书:“十年教训”。白崇禧题书:“革命军的根本是在高深学问。恭录总理遗训”。张治中题书:“十年树人,云蒸霞蔚,团结精神,助成抗建”。




万耀煌(中央军校教育长,1977年1月病死于台湾)题书:“自今以往,更当一秉总理奋斗之遗规与大公无私之精神。痛念本校同学喋血沙场之牺牲与革命将士伤亡相继之英烈,不辞一切之痛苦坚辛以负何任何艰巨,解救国家之危亡,完成革命之大业。恭承校长对本校十周年纪念训词”。




康泽(国民党江西剿共时期南昌行营别动总队少将总队长,题词时任特别训练班主任,1947年就任第15绥靖区中将司令官,1948年在襄樊战役中被我军俘虏)题书:“一心一德,贯彻始终”。施则凡(时任特别训练班教务长,1949年以国防部少将部员身份自动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投诚)题书:“明耻教战”。无名氏题书:“民族之光”。其后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训练班十周年纪念碑记》(注:从碑记中可以看出,所谓特别训练班,实际上是以蒋介石“安内攘外”之策为方针,积极培养反共骨干力量为宗旨的反革命政治摇篮)。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2-14


独钓中原石坊

13、独钓中原石坊
这座四柱三门三楼,面阔8米、高9米的“独钓中原”石牌坊,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是颂扬钓鱼城军民长期浴血奋战、击毙蒙哥大汗、牵制蒙元大军、延续南宋社稷,从而“独钓中原”丰功伟绩的纪念性石牌坊。“独钓中原”四字,为明代进士李作舟所题。李作舟是合州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曾任山东、陕西布政使。此题额即为李作舟在山东任满后,转任陕西时返乡省亲之作。


独钓中原石坊 后面,就是护国寺

“独钓中原”石牌坊气势宏伟,他与照壁、甬道、寺庙大山门和谐配置,构成了护国寺古建筑组群的序幕。


14、钓鱼台

一座军事要塞,为何叫钓鱼城呢?这是当今许多游人刚登上钓鱼城时的最大疑问。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复杂,答案就在巴蜀远古遗迹——钓鱼台上——


钓鱼台

钓鱼山原本是一座无名之山。民间传说:远古时代,三江洪水泛滥,众多的灾民纷纷逃奔到这座山上避难。由于天长日久,饥饿难熬,就在灾民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一位巨人从天而降。他在山巅的巨石上,手持长竿,从滔滔的江水中钓起无数的鲜鱼赈济灾民,从而使成千上万的民众获得了新生。后来,人们感念巨人神的救命之恩,于是将山顶的巨石称作了钓鱼台,这座山也就得名钓鱼山了。由此,南宋祝穆在其著名的地理总志《方舆胜览》卷64“合州”记载:

钓鱼山,山南大石砥平,有巨人迹,相传异人坐其上投钓江中,山以是名。

千百年来,钓鱼山吸引了不少的造访之客,更有那满怀激情的文人豪士,盘桓于钓鱼台上,抒发自己的胸臆。宋人朱涣“钓鱼矶上着闲身,胸次应无一点尘。偶尔不逢周汉主,此心端弗愧前人”;元代无名氏“台倚层峦万仞高,鱼龙面面涌惊涛。振衣更切登临想,拟选长竿学钓鳌”等诗句所表现出来的豪迈气势和高尚情操,曾经激励了不少的后来之人。而今,鱼山崔巍,古钓鱼台的经典画面依然映在我们的眼前——夕阳、大江、古碟、熏风,巨人足迹掩映于台前婆娑的树影中。
钓鱼台附近是一片平敞的石岩,石岩上至今保留有不少人工打凿,且经长期使用的遗迹。钓鱼台前面长0.75米,宽0.4米的两个凹坑,原本是传说中巨人留下的足迹,后来,钓鱼城军民在上面安置了巨炮。后两处并排遗存的圆形和长方形的石穴,是用于架设捣去谷物皮壳的舂碓遗址。旁边,是直径3.05米、碾槽宽0.97米的圆形石碾碾盘和长2.75米、宽0.86米的轮碾凹坑。这里就是钓鱼城军民的粮食加工场地。至今在钓鱼城上,与此类似的粮食加工场地在北城的月亮石上还有一处。

钓鱼城军民坚持长期抗战的基础,除了防御体系的坚固、守城军民的聪明才智以及昂扬的斗志等因素之外,给养的供应犹为重要。有学者认为,钓鱼城上的粮食加工场遗址,是我们解读700多年前钓鱼城军民耕战结合,军民结合,坚持抗战的最好的实物例证。



佛号摩崖题刻

15、佛号题刻
在钓鱼城众多的摩崖题刻中,最为珍贵的是佛号摩崖。这幅摩崖在钓鱼台右下侧距地表2.35米的岩壁上,面西。摩崖高3.4米,宽2.6米,面积8.84平方米。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

“佛号”摩崖,笔力遒劲,法度森严,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它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鱼山八景

16、鱼山八景

鱼山八景命名于明代。悬空卧佛左侧石壁尚存有清代人所刻“鱼山八景”摩崖。鱼山八景将钓鱼城最富美感的八大自然风光,用清新隽永、雅俗共赏的题名表达出来,不但命题贴切、典雅,而且对仗也很工稳。它们是:峰顶白云、嘉陵萦带、天池夜月、古洞流泉、沙滩响雨、赤壁文光、东谷晴霞、西市晚烟。



17、卧佛岩

唐宋时期的钓鱼山是著名的石佛道场,曾以精美绝伦的佛教摩崖造像驰名巴渝。这尊横卧在峭壁上的悬空卧佛,即为钓鱼城古代石刻艺术的精华。

钓鱼城悬空卧佛是创作于唐代的一尊巨型石刻。佛像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头为高肉髻,两耳间距1.8米,赤足,双脚宽1.2米。它背北面南,头西脚东,袒胸露肌,面形丰满,端庄慈祥,情态自然,是一幅构图严谨,比例匀称,既有大刀阔斧、雄伟壮观,又有精雕细琢、娓娓动人的摩崖造像。

卧佛,佛家称之为“释迦涅槃圣迹图”,即:佛祖释迦牟尼逝世——佛教谓“入灭”、“圆寂”时的场景。

释迦牟尼佛(约为公元前1027年~公元前949年)。他本是古印度迦毗pí 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佛为太子时名叫“乔达摩?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旧译“义成”)。释迦牟尼的意思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义即“释迦族的圣人”。据佛经记载,佛陀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在菩提树下悟道,遂开启佛教,弘法49年。年80岁左右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盘。

钓鱼城悬空卧佛距地表2米,身下为一道高0.3~0.6米,深为3~5米,且贯通了整个崖壁的缝穴,由此呈现出造像凭虚而卧的奇观,给人以佛祖渐渐升腾,飘然而去,但又难以言说的动感,出神入化地展示了祖释迦牟尼涅槃时的情景。

钓鱼城悬空卧佛为国内罕见,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极其精湛的艺术造诣。他“圆头方趾与人同”,侧卧在嘉陵江岸的千尺峭崖之上,清爽幽雅的环境令人陶醉。清代诗人胡德琳有诗赞云:

千尺高岩瀑布流,振衣五月讶深秋。莫言此子津梁倦,卧听沧江日夜流。

“一卧千古”摩崖题刻为南宋著名学者王休手笔。字径0.65米。楷书、阴刻。笔力雄健,气势非凡,令观者无不为之赞叹。

18、孙元良、李尚德摩崖诗

(1)该摩崖诗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秋,抗日名将、成都人孙元良游钓鱼城时所作。题刻面东,呈正方形,边长3.24米,面积10.5平方米。隶书阴刻。共7行、32字,其中诗文4行,16字,字径0.45米。诗云:

元鞑逞淫威,钓鱼城不破。伟哉我先烈,雄风万世播!

(2)李尚德摩崖诗——题刻高1.35米,宽0.9米,面积1.2平方米。李尚德是明代合州(今重庆市合川区)人。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进士。这首《将北上登钓鱼城》诗是他在赴京应考前登临钓鱼城的抒怀之作,诗云:

四十无闻尚远游,天门从此一椉chéng秋。风霜独重黄华笑,今古谁轻白发愁。山属大明蠲(juān 捐,除去、清除)宋愤,水仍巴字叹川流。登途已拟归来赋,青管何能为国谋。

19、千佛崖
从悬空卧佛向西去,转一道弯有千佛崖摩崖造像。千佛崖距地表0.7米;石窟高4.5米,宽7.35米。面西。窟中凿有趺佛造像,分37行排列,由底行向上至34行,每行计佛像76至79尊不等,第35行以上逐行有所减少,共计有佛像2775尊。

千佛崖所刻佛像通高12厘米,肩宽7厘米,赤足坐立于莲台之上,垂目下视,两手交结腹前,居中有一尊结跏jiā趺fū坐佛最大,通高20厘米,肩宽12厘米,背后有舟形光。石窟左右两侧,各有迦叶、阿难弟子像两尊,和供养人6尊。

在千佛崖顶上3行造像的正中,另有一尊比众佛像稍大的造像,民间相传为鹿女夫人。佛经《杂宝藏经?鹿女夫人缘》说:鹿女每步迹有莲花,后为梵豫国王第二夫人,生千叶莲花,一叶有一小儿,得千子,为贤劫千佛,故有千佛之由来。

千佛崖造像形象生动,结构亭均不乱,历史上曾经过无数次的培修。20世纪60年代,千佛崖曾遭受了人为的严重破坏,留下了斑斑凿痕,但那严谨的构图和残存的局部画面,至今依然能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震撼。

20、山人足鱼
“山人足鱼”摩崖题刻仍为南宋王休题写。字径0.6米。楷书,阴刻。落款曰:采亭书。王休摩崖题刻笔势纯熟,苍劲有力,无论在书法和雕凿技艺上都堪称是上乘之作。

21、鱼山胜概
摩崖高1.5米,宽约6.6米,字径1.4米。篆书。此摩崖前后有记云:“国朝嘉靖丙申仲秋,荆门黎一夔书。
黎一夔,荆门(今湖北荆门市)人。明代进士。嘉靖十五年至十九年(公元1536-1540年)任合州知州。“鱼山胜概”四字,作者采用以隶法写篆书的特殊体式,故而苍劲有力,龙蛇盘绕,提高了书法的意境。


22、古钓鱼城
“古钓鱼城”是一幅分外引人注目的巨型石刻。此前,山崖上为凿造于唐代的弥勒佛摩崖造像。1946年夏季,因暴雨发生岩崩,原来的摩崖造像连同部分崖体由山顶坠落到了山下的始关门外。岩崩之后,留下一幅断壁。时有工于书法的巴县(今重庆市渝中区)县长、盐亭(今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杜兆麟到钓鱼城游览,县人求其题词,始得“古钓鱼城”墨迹,并于当年纠工刻石而成。

23、三圣岩
俗称“三佛岩”,在钓鱼城上天梯左侧距地表高3.5米的岩壁上。面西。岩因石壁有“西方三圣”摩崖造像而得名。佛家言:西方三圣,又称“弥陀三圣”,即指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三圣岩造像,为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间,护国、白塔两寺住持智慧和尚及众门徒捐资刻造。在长4米,高3米的石龛中,面西结跏趺坐于莲台上的“三圣”栩栩如生。正中主位上的佛祖,高2.5米,肩宽0.6米,发式为螺髻,头顶有高宽的肉髻,身著通肩式袈裟。他右手施莲花印,左手托如意宝珠,表情怡淡,慈祥壮观。佛祖两边的菩萨,头戴宝冠、身着天衣,卷发披巾,胸前饰以缨络,腕有环钏。一个怀抱沉香,一个手抚净瓶,含蓄温柔,亲切而恬雅。尤其使观赏者挑指赞誉的是:这龛造像,通肩佛衣折褶,线条明快自然,给人以软而薄,轻欲飘的实感。前敦煌博物院院长、中国石刻艺术史主编段文杰教授曾在考察钓鱼城时,对三圣岩给予了“中国清代石刻艺术的精品”的高度评价。

据当地长者所言,“三圣”造像如此精美,是有其来历的——

相传,清?道光二十三年暮春,有强盗集结钓鱼城西门外,霸占白塔寺庙,昼伏夜出,打抢财物,侮辱民女,败坏佛门声誉。护国寺住持智慧和尚为消灾免祸,夜以继日,诵弥陀真经千遍。是夜,他昏昏然被一阵轻风托至寺外,但见金光万丈,香气袭人。光环中,“三圣”盘坐莲台,说法于西岩之上。而山下白塔寺外,强人匍匍于地,作聆听状。后来,“三圣”升天去,强人鸟散。智慧和尚为感佛祖恩泽,永保寺庙佛法长兴,以当时亲眼所见,于“三圣”说法处雕凿了这三尊佛像。
在三圣岩下方的石壁上,现存有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合州朱宗敏等人“同游钓鱼城,遍览诸胜”,和光绪十三年(1887年)举人朱宗言所书杜甫诗句“荡胸生层云”的题刻。

24、王坚纪功碑
绿荫掩映着王坚纪功碑保护亭。亭宇中那尊高5.6米,长5.72米的巨石,即为中外游人频频造访的王坚纪功碑。该碑面西而立,过去,因其正壁中有高3.4米,宽2.7米,面积9.18平方米的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和浮雕佛教故事5方(已残破),故前人习以“千手观音”称之。

王坚纪功碑为国家二级文物,是南宋军民和张珏为了纪念王坚的战功而刻下的“纪功碑”,在王立开城降元之后,因为该碑上刻有斥骂元朝统治者的文字,才被凿毁,刻上了佛教故事。在残碑上,现有残文如下:

“……汉……跨开达……不……逆丑元主, 王公坚以鱼台一柱支半壁,……签……(书?)……戒于……八……相吕公(以上文字在石壁左侧);

……六十……(稔?)矣黎有……于……定之授(设?)机……西蜀其自(襄樊?)始,诗纪厥功被之金石,奉为父母拜识其灵……辟……签书(以上文字在石壁右侧)。”共计有61字,是研究钓鱼城战争历史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25、上天梯
这里叫上天梯。相传,仙人在钓鱼山垂钓以后,就是从上天梯飞升而去的。从那以后,凡是在此登攀之人,只要平心静气,去除一切杂念,不回头地一直上行,就会在事业上一帆风顺,心想事成。


九口锅兵工作坊,我们最早的兵工厂

26、九口锅兵工作坊遗址
这片砥平而开阔的岩顶石坝,就是人们经常提及的九口锅兵工作坊遗址。九口锅遗址总面积有1000余平方米。现裸露于地面的部分仅占总面积的二分之一,但从这里已以可看出大致的规模。当年兵工作坊的圆形柱础、墙基石槽和碾制火药的“锅”状凹坑历历在目。

这就是铁锅遗址

700多年前的宋蒙(元)战争,已进入了“广泛使用火器,利用火药的爆炸性杀伤敌人”这一世界兵器史上的飞跃发展时期。钓鱼城守将王坚、张珏曾集巴蜀秦巩的能工巧匠,于此碾制火药,铸造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

九口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工厂遗址,是研究古代兵器制作技术,展示古战场历史风采的珍贵文物。


远望护国寺



27、护国寺

(1)护国寺坐落在钓鱼城中央之地的南端,为唐代合州名僧石头和尚创建。明万历《合州志》载:“石头和尚俗姓郝,合州人,自幼入景德寺为僧,号四祖师,……因凿石出火有悟,回州于钓鱼山建护国寺,后甃石二十四片为龛,全身入,门自掩,端坐而逝。”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思南宣慰田少卿捐资扩建护国寺,“建堂殿廊庑百有余间”。元代大德二年(1298年),护国寺遇兵燹,明代孝宗弘治七年(1494年)合州知州金棋又才在原址上重建。明清之交,干戈扰攘,寺庙再次毁于战火之中。现在的护国寺,是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再度重修,道光十三年(1833年)住持僧智慧历经两年的培修与添补而遗留下来的。

护国寺曾与龙游寺、净果寺、方溪寺并称为合州的四大名刹。它坐北朝南,依山布局,总占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由巍峨的山门而进,经过前院,在地平逐渐提高的同一中轴线上雄峙着两重大殿和一座藏经楼。这两重大殿分别为歇山式建筑形式的罗汉堂,和单檐悬山式建筑形式的药师殿,殿宇宏敞,结构精巧。殿堂内原有上百尊石刻佛像,高大精美,各具特色。相传,这些石塑群像是我国清代雕塑艺术大师、合州黎广修的祖父经过数年的呕心沥血而完成的杰作。但可惜的是,这些令人赞叹的艺术珍品现已荡然无存。如今,护国寺的殿堂和附属的厢房、小院等建筑群经过维修,已辟为钓鱼城古战场遗址博物馆的陈列展厅。

(2)这是钓鱼城中最有名的古桂树。树身高21米,胸径l.9米,栽植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思南宣慰田少卿捐资扩建护国寺之时,已经历了890多年的巴雨蜀露。


桂花,一名木樨,别称九里香。属木樨科,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其花白色名银桂,黄色名金桂,红色名丹桂。
钓鱼城古桂树为金桂。它枝繁叶茂,生意盎然,素以珍稀、挺拔而著称。每当秋季放花,金黄万点,宜人的芳馨,弥漫古寺内外,素有“鱼城金桂飘天香”的美誉。

(3)龙眼井在护国寺内药殿前的天井左廊下,即今钓鱼城历史文物陈列室大门外。井台呈六角形,井口直径0.5米,深约10米,系晚唐合州石头和尚兴建护国寺禅院时所凿,曾为钓鱼城保卫战时,城中的九十二眼井之一。昔日井水清冽,大旱不涸。民间传说,此井早为初唐时期限著名学者闾邱均所开。


闾邱均(约公元645—717年)是唐代咸亨年间进士。相传,闾邱均年轻时风流倜傥,因向往鱼山风景幽邃,便在山畔建了一间茅屋读书。一日,他读书疲乏,出外散步,偶然在山中泉水边碰见婷婷袅袅、顾盼生姿的龙女。他们互吐衷肠,情投意合,遂结为伉丽。从这以后,夫妻恩爱,其乐融融。可是好景不长,不久,龙女离家出走,嫁与凡夫的事被龙王知晓。龙王怒气冲冲,亲临鱼山捉拿龙女。闾邱夫妻无奈,临别之时,抱头恸哭,难舍难分。龙王见此,竟谎称闾邱如能求得功名,当将龙女送回。言毕,拽龙女就地遁去。

是年,闾邱均考中进士,回转钓鱼山,久盼妻子不归,于是抛弃所获功名,削发在山上的荒寺中当了和尚。为了表达对龙女的深情,他还在龙女遁去的地方凿了一口井,日日在井台边呼唤着龙女的名字,并伴随这口井渡过了自己的一生。

后来,荒寺倒塌,古井湮没。晚唐时,合州名僧石头和尚来钓鱼山创建护国寺,适得古井故处。淘之,方知井眼与山下嘉陵江相通,冬春井水清澈,夏秋江涛汹涌。石头和尚大喜,遂以前人故事,将这口井取名“龙眼井”了。

龙眼井优美动人的传说,吸引了古往今来的游人。男女老幼,均以投石于井中,聆听碌碌下坠之声为乐事,故使井眼一再堵塞。1981年后,龙眼井被列为钓鱼城重点文物之一加保护,再现了古井清冽不涸之奇观。



钓鱼城的靖国神祠

28、忠义祠
忠义祠与护国寺一墙之隔。祠宇建于明代弘治七年(1494年),原名“王张祠”。明正德《新建王张二公祠堂记》碑文记载:弘治五年春,在朝中任户科给事中的合州人王玺,于回乡守孝期间,约同乡、贵州按察司副使陈揆等人同游钓鱼城,感念王坚、张珏二将的忠烈,不在唐代“安史之乱”中坚守雎阳城的名将张巡、许远之下,然而却没有列入祀典,实在是一件憾事。不久,王玺入朝,即将王、张事迹及为二人立祠的请求上奏孝宗皇帝,孝宗在四川按察使到钓鱼城实地考察核实之后,批准了王玺的奏本,祠得以立,祭祀王坚、张珏。稍后,王张祠又经弘治十二年(1499年)、正德十二年(1517年)两度修整。到清初,祠宇毁于兵火。清代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建,祀余玠、王坚、张珏、冉琎、冉璞5人,并改祠名为“忠义祠”。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江苏吴门(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合州吏目陈大文认为:在钓鱼城十万军民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由于守将王立与义妹熊耳夫人谋划,向元安西王相李德辉递了降书,才使城中军民得以成活。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功德无量,应该祭祀,并刻诗于护国门外石壁云:

近五百年的槐树

峦林耸翠微,空亭映碧流。城因南渡筑,国为北兵收。已竭援民力,全凭与妹谋。蚤(通“早”)应营峻宇,俎豆共千秋。

随后,他在忠义祠中增设王立等3人的牌位,改祠为“功德祠”。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陈大文复任合州知州,又于功德祠立《钓鱼城功德祠碑》(今存于忠义祠左厢房中)云:“公(王立)之宁屈一己,为保全宋室遗民,非如沿江诸人守躯取富贵可比。王、张二公,高风劲节,固与日月争光,山川共久,而李公德辉,王公立与熊耳夫人,实有再造之恩,亦应亨民之祀。”

远望,已经将整个忠义祠覆盖

光绪五年(1879年)直隶(今河北省保定市)人徐金镛知合州,在培修祠宇时,改功德祠名为“贤良祠”。是年冬,徐金镛离任,播郡人华国英继任知州,督其完工。光绪七年(1881年),华国英出于对王立等人与余玠、二冉、王坚、张珏同祠祭祀之事的愤慨,再一次重修祠宇,将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牌位移于别室(后来之人将其称之为“报恩祠”),恢复“忠义祠”原名。他在《重修钓鱼城忠义祠碑》记中说:

“明时郡人初为王、张二公请专祠,并未及立。后请五公入名宦,立亦未卜先知与。至国朝乾隆三十一年,州吏目陈大文初莅合阳,私请入祀,且为作记吟诗,以表其忠。后复守是邦,始行将其前作镌碑勒石,不知何心!《州志》载州人朱奂(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之论曰:“责立之降犹有辞,责立之不死又何以自解?”下笔严谨,字字诛心,永为千古确议。……王立之不得从祀,匪惟王立知之,而合人早知之。置之不议不论之列,合人自无伤乎忠厚,乃合人本欲为之掩其失,而大文反为之表其功。表其功者即所以彰其失,是王立为五公之罪人,而大文又为王立之罪人也。”

从外面看忠义祠

忠义祠整座建筑由正厅、耳房和左右厢房组成。布局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在纵轴线主要建筑石阶前的左右两侧,依着横轴线以两座体形较小的次要建筑相对峙,构成一座三合院。整个庭院东西宽阔为20米,南北纵深为30米。院内巨榕扶疏,石栏环绕,祠宇在绿荫掩映下分外质朴、大方,充满了端庄、凝重的气氛。来到正厅大门,迎面是高悬的“忠义千秋”金字巨匾,楹柱上有知州华国英撰写的一副对联,其联正气凛然。联云:

“持竿以钓中原,二三人尽瘁鞠躬,直拚得蒙哥一命;把盏而浇故垒,十万众披肝沥胆,竟不图王立贰心!”
在厅堂内,现存有历代碑刻10余通,碑文字迹酣畅,记载了钓鱼城及忠义祠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古人对于历史人物的不同认识和评价。

29、城南观景台
(1)一字城,俗称横城墙,系钓鱼城南外城城墙,分东、西两道,分设有小东门、始关门两道险关。东段城墙,即今人所指的一字城墙,起筑于城南飞檐洞左下侧峭壁,顺山势而下,止于水军码头下游的嘉陵江边,总长400米。残墙平均高约5米,基宽14.3米,外侧陡直,难以登攀;内侧墙身有部分倾斜段,呈阶梯状,可供守城土卒上下。西段城墙起筑在今始关门右侧60余米处的山崖下,沿着山岩垒砌至江岸与水军码头相连。两道城墙相距约400米,外城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南外城为主城下的山地防御阵地。它与江岸的水军码头紧密结合,既是水军码头的屏障和限制敌人在江岸结集、运动的外围防线,又是钓鱼城军民的给养运输通道。

如果以现代战争的眼光来看,钓鱼城的城墙自然起不到多大的防御作用。但在主要以刀枪、弓弩和短射程管形火器作战的南宋晚期,城坚墙高,据险固守,却能发挥出显著的防御功能,使攻城之敌只能仰望其城,发出“云梯不可接,砲矢不可至”的哀叹。

(2)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二月二日,蒙哥汗率军由渠江鸡爪滩渡江,与诸王莫哥都、都元帅纽璘会师于钓鱼城下。蒙哥汗驻跸于钓鱼城东5里的石子山。当日,蒙古大军即将钓鱼城紧紧围困。


第二天,蒙哥汗下达了进攻命令,亲征钓鱼城之役正式打响。蒙古大军连续向钓鱼城的青华门、东新门、小东门、始关门、镇西门、奇胜门、出奇门发起了轮番猛攻。钓鱼城军民在王坚、张珏的带领下,展开了英勇反击。攻城的蒙古军队,常陷于正面受阻、背后遭袭的不利境地,连续两天的攻城均告失败。五日,都总帅汪德臣为破钓鱼城之江险,在都元帅史天泽所部的配合下,由钓鱼城西迂回至城南江岸,水、陆并进,向水军码头发起攻击。夺战船数百余艘。七日,驸马君不花督战于钓鱼城南外城。蒙古军列纵队数次猛攻未果。就在君不花督军准备新一轮进攻之时,南外城“宋卒乘壁而诟,有坐而张盖者以谓:‘孤矢莫我及也。’君不花善鞭箭,射之以颠,遂拔其垒”。南外城及水军码头遂被蒙古军占领。

随后,蒙哥汗攻城半年之久,相继有御前翻译买哥、宿卫称海、前锋将马塔儿沙、万户达鲁花赤密力火者、万户海都、襄阳军万户李祯、千户囊加台、都总帅汪德臣等战将阵亡。时置钓鱼城西北外城马鞍山制高点为蒙古军占领。蒙哥汗在悲喜中,下令在周边略地的蒙古、汉军部队迅速向钓鱼城结集,并作出了尽快克城的决定。

由于蒙哥汗的这一决定,导致了开庆元年钓鱼城战役令人难以置信的结局,后来有学者对其御驾亲征四川、钓鱼城的军事战略提出质疑,认为这是他在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上的重大失误,而导致这一致重大失误的根源是蒙哥汗“骄横自负”,甚至是“不懂兵法”的结果。

有军事学家以为,战争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战争规律的认识和应用也不尽相同。关于蒙哥汗亲征四川和钓鱼城的原因,本书第二章第三、四节中已经谈及,不再赘述。而蒙哥汗在亲征钓鱼城之役最后阶段所作出的决策,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至于后来的结局,也只是历史的偶然而非必然。

众所周知,战争的目的是占领战略要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钓鱼城控扼三江,赫然一军事巨镇,并拥有方圆百里的战略纵深。倘若蒙哥汗弃此城而东下,那就未能达到战争目的,进而还会给攻围重庆和出川的军事行动带来腹背受敌的严重后果。由此,“帝欲乘拉槁势,不弃去,而必拔之,故久跸此。”[38]更为重要的是,钓鱼城西北外城被蒙古军突破之后,攻守态势已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钓鱼城守军遭到重创。面对已失去西北外城屏障、近在咫尺的钓鱼城内城,不要说已有“新集之锐”、且一贯奉行“攻城则功在顷刻”的蒙哥汗,即使换上其他任何一位军事指挥员,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一等待了半年之久的决战时机。

是年七月九日,蒙哥汗将主力以“千一百列队”的横排方队,布阵于马鞍山下的西沟一线,亲临马鞍山顶的了望台楼之下,一面遣兵登高了望,一面亲擂战鼓发动了进攻,激战全面展开。钓鱼城守将王坚“俟缘桅者至其竿末,方欲举首,发炮击之,果将上桅人远掷,身殒百步之外。”蒙哥汗猝不及防,当场被飞丸击中。一代骄子,就这样陨命于挥师攻城的前线。至此,决战结束。攻城蒙古大军庚即回撤,“皇子阿速台以军事付统将浑都海,自随柩还蒙古。”蒙哥汗顺长江东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会师,直趋临安,灭亡南宋的作战计划宣告失败。

30、飞檐洞
飞檐洞是钓鱼城的暗道出口。它原本是山顶石岩的一道裂缝,钓鱼城军民建城时在上面筑以城垣和跑马道,故而形成了一个幽深的、巨石夹峙的石洞。过去,洞中昏暗,檐鼠(即蝙蝠)成群,当地人习以“飞檐洞”称之。

飞檐洞出口在城墙外峭壁中部,其地怪石峥嵘,下临悬崖,草木繁茂,十分隐蔽。若从该洞口出城,需用绳索坠下,故有“可出而不可入”之说。有史料记载,开庆元年(1259年)四月二十二日深夜,蒙古巩昌等二十四路便宜都总帅、先锋将汪德臣率领精锐,乘机夜雨初停之时偷袭钓鱼城护国门,守将王坚调兵遣将,对偷袭的蒙古军实施两面夹击,取得了胜利。战斗中突然从蒙古军背后发起攻击的宋军,就是由飞檐洞而下的“死士”突击队。迄今,飞檐洞既是寻古探幽的所在,又是纳凉小憩的佳地。

31、飞檐洞去石照县衙的途中

蒙哥汗之死,导致了进攻南宋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潭州(今湖南长沙市)的亲王忽必烈、大将兀良合台,以及远征西亚,准备进军北非的亲王旭烈兀的全面撤军。埃及素丹忽秃思曾直认不讳地说:

旭烈兀汗率领大军从土兰(即:地处中亚咸海东南的土兰平原)急速地进向伊朗,哈里发(意为执掌政教大权者。此指阿巴斯王朝的漠思塔辛)、算端(即:国君。此指叙利亚王纳昔儿)、篾力(即:领主。此指分治叙利亚大马士革等重要城市的艾育伯王族领主)之中无人能抵挡他。他征服了所有各国,进到大马士革,如果不是由于他接到他兄长(蒙哥汗)的死讯,那末密昔儿(埃及)也就被他一起征服了。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莫里斯?罗沙比在《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一书中说:
蒙哥的死震撼了整个蒙古帝国,并对其未来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远在中东的蒙古人同样受到了大汗之死的影响。……旭烈兀的离开使得穆斯林大喘了一口气,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破天荒第一次大败13世纪的蒙古人。[5]

世界史领域的奠基者、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在《全球通史》中明确指出:

(旭烈兀)在以同样的方式攻克阿勒颇和大马士革以后,似乎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蒙古人继续向埃及和北非进击,从而完成对整个穆斯林世界的征服。但是,在巴勒斯坦的阿因扎鲁特(政利亚发源地),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重大转折。1260年,埃及马木鲁克军队在那里大败蒙古人。失败的一个原因是,1259年,蒙哥大汙的去世使团结的蒙古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裂。……这支军队的失败挽救了伊斯兰教世界,标志着蒙古帝国衰亡的开端。

32、石照县衙

石照县衙的展示设计正在进行中,解说词待补。


33、古军营
现在,我们所在位置,即是当年钓鱼城驻守军队——兴戎司的军营。这里是钓鱼城的中心点,当年由10多座营房和一个校场构成,常年住有4600余名南宋将士。

旁边那个水塘,是当年钓鱼城军民贮备水源的天池,它依旧是700多年前的模样。

坐落在钓鱼城中部平缓的山顶上,是南宋晚期钓鱼城守军的驻所。它位置适中,道路四通八达,一有军情,无论东西南北皆可迅速出击。在钓鱼城长达36年的抵抗战争中,古军营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钓鱼城是一座震惊中外的军事要塞,是一座千秋凛然的英雄名城。它从未被蒙、元军队攻破,最后是守将王立为解救城中军民而开城降元。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钓鱼城之战是世界中古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钓鱼城军民以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用生命和鲜血改变了世界中古历史的格局,为全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校场口两边,有许多军人石雕像


34、最后至校场
尊敬的各位客人,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配合、支持!欢迎再次光临!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3-02-14
Re:(重庆决赛)课题组考查合川钓鱼城:旅游风光宣传片解说词:钓鱼城
      铸就世界名片钓鱼城改变了中国历史!
  钓鱼城改变了世界历史!
  一场战争的抗击,一座城池的捍卫,因不可再生,不可复制,不可动摇的奇迹与精神,让钓鱼城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让钓鱼城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钓鱼城以她独有的雄奇险峻,用她铸就的非凡英雄气概,被中国、被欧洲、被世界用惊赞景仰的目光,加冕了“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的桂冠,赋予了英雄之城、奇迹之城的至上荣耀。
  钓鱼城在何处?在中国、在重庆、在魅力无限的三江之城—合川。
  浩瀚的人类历史进程,铭刻与传承,湮灭与淡忘了太多的人物、事件和故事。那些对文明历史发展有过卓越功勋、有过峰回路转影响的东西,将永远不会被史册抹去它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已经成为了人类引以自豪、为之朝拜的圣人圣地和胜景。
  钓鱼城就是这样的圣地,钓鱼城三江半岛更是这样的胜景。
  所有伟大的城池,她在创造历史功勋与奇迹的同时,也以她坚实的城墙和宽敞的街道、楼宇构筑的胸襟,接纳并养育着她所有的儿孙,使他们在这座城池里,在一种精神里,获得奋斗与发展的空间。她也会在儿孙的疲惫迷惘时,走向再次征程的时候,以她特有的叙述方式,以她特有的人文风貌和精、气、神,为儿孙们一个一个的带来娓娓动听的故事。
  这些故事是那样壮美浓烈,那样五彩绚丽,也那样的纯朴和原真,都是那样的古远而亲近。每一个细节,却和祖辈们的情感一起,渗透在了每块城墙基石、砖瓦、木石和苔藓之内,渗透在每一道有着翠绿剪影的夕阳余晖之中。
  虽然,我们至今都依然庆幸,我们出生在重庆这座有座两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之中,生活在三江环抱的巴国别都的合川山水之间,庆幸我们的血液中,渗透了嘉陵江之水所孕育的无边灵性与千古传说。然而,当我们在现代忙碌的行色匆匆之中,蓦然回首,我们才发现,我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所能留下的文明遗存已经太少太少。尽管我们可以自豪地说,重庆、合川以及巴人的历史文脉从未中断。然而,那些老重庆、老合川、老巴人的历史功勋与如数的家珍民俗风情和文物古迹,却在时间的悄无声息和漫不经心中,像尘灰一样被渐渐抹去。
  而今,面对千年合川、千年重庆最能引以自豪的,那座改变世界历史的古老城池,被风雨的浸蚀变得残缺与破旧时,我们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我们深深地知道,这是我们这座英雄的城市记录她原真信息的最后的一张底片了,而这张底片还在继续地破损着。我们深深知道,如今钓鱼城的价值,已远远超越了钓鱼城古迹的本身,已超越了合川、超越了重庆,而上升到中国的价值。它不仅是我们这座城市历史文明与英雄奇迹功勋个性的最大印记,是我们这座城市人文情感的最后依附之地,更是我们这座城市两千年历史文明延续的脉根。
  保护钓鱼城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种简单建筑文化的范畴,超越了一种简单的恢复民俗文化的范畴,超越了简单的文物保护的范畴,而归位于一座城市的思想,归位了一座城市的战略。
  只有将钓鱼城的保护,上升到城市经营战略的高度,钓鱼城的保护意义,才可能得到最高的价值体现。只有将钓鱼城的保护,上升到城市经济战略的高度,钓鱼城的保护工作,才有可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支撑。历史的教训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要为我们的城市留下钓鱼城,要为我们的子孙留下钓鱼城,我们就必须打破过去传统的、对文物的“死保护”观念,将过去由政府包办的,被动消耗性保护,转化为由社会参与的,创造型保护。正是基于如此,华西希望集团力图打破传统的文物保护模式和商业开发模式之间故有的隔膜,通过商业与文化的利益嫁接,吸纳民间资金,在商业与文化的相互促进中开创文物保护工作由“官保工程”向“民保工程”转变的新里程。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去发现,去提升,去调动钓鱼城所潜在的现代经济价值。在促进社会对这些潜在经济价值的利用中,使钓鱼城复苏自身的经济活性,使其自身建立起可持续保护的原动力。
  保护文化,保护历史,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更不是一种愚笨的固守。我们需要透过一片落败的文化什物的外观,去发现那种流动着的文化本源,并使它得以流动起来,与现实的时代潮流交汇,与未来交汇,成为社会新兴的价值和财富。
  为此,我们在钓鱼城文化保护和三江半岛开发工程的设计中,不仅将钓鱼城保护工程,作为“老重庆、老合川、老巴人文明底片”的修复工程,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还原、浓缩巴国独有的原真城市文化信息。同时,还将其视为千年合川、千年重庆古老文明风貌,在现代社会文明中的显影工程。我们不仅要将钓鱼城这张破损的“老底片”修复起来,还要将这张古老的“文明底片”,带到新合川新重庆多彩的生活中,再次曝光、显影、放大、印现出新巴渝人最为迷人的风采。
  我们将钓鱼城文化保护和三江半岛开发工程的策划思考,从人们普遍称道的上海“新天地”模式,云南“丽江”模式,杭州“宋城”等模式中挣脱出来,并最终融铸到我们的“世界名片”的打造上来。在整个合川的城市经营战略中去思考,在大重庆经济文化战略中去思考。将钓鱼城文化保护和三江半岛开发项目,纳入到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城市发展的总战略背景之中,从而使这张历史名城的底片,显现了更为完美的线条和更加精晰的个性图案。
  我们在“东方英雄之城、欧洲朝拜圣地”的打造中,获得了巨大的精神能量和现代时尚底色。我们将钓鱼城朝圣旅游与三江半岛休闲旅游与重庆的旅游战略结合,于是有了“世界级山水半岛旅游胜地、重庆人文化精神形象平台”定位;我们将旅游开发与解决失地农民和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结合,于是有了“花舞人间主题公园”的创意;我们将千年巴人文化与东渡古码头、古街、九宫十八庙等结合,于是有了“流动的民俗博物馆---巴国别都”的创意;我们将钓鱼城在军事上取得非凡的英雄奇迹与古代军事研究和现代军事体验结合起来,于是我们有了“欧洲人朝拜的圣地、世界军事爱好者的向往胜地”的创意;我们将钓鱼城三江半岛是中国乃至亚洲内陆城市山水半岛的秀美典范与现代休闲旅游结合起来,于是我们有了“天堂山水度假休闲胜地”的创意;我们将城市核心金三角与会展论坛和三江码头文化结合起来,于是我们有了“印象-三江渡”和“三江绘-论坛”的创意等等----------。
  钓鱼城从一个单纯的文化保护工程,上升为城市形象的展示工程、企业文化的彰显工程、商品品牌的孵化工程、区域经济的链接工程、社会情感的维系工程。在这里,百年古迹与民居建筑,不仅与现代的休闲商业、农村新居、花卉果园实现了最好的共生,而且在城市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战略的结合中,提升了巨大的文化商业价值。古战场、文化古迹、老码头、酒肆、客栈、会馆、温泉、沙滩、宾馆、商业街区……这一切,无不以一种最现实、最和谐方式,诠释着文化与经济,历史与时尚的完美契合。在这里,你将真实的感知文化不再落寞,钓鱼城不再落寞。你也将真实地感知,对文化和历史的最大尊重,并不在于那些对文化的虚无暇想,而在于使文化成为城市形象的基石,成为经济战略的基石,成为一种高价值的消费品。
  铸就世界名片,在千年合川、千年重庆为我们留下的钓鱼城这个唯一的底板上,以三江文化、巴人文化交融而成的老重庆独有的休闲文化为基色,以城市经营战略、企业品牌战略为脉络,以城市交流、民间商务、市民休闲、农业旅游、休闲旅游观光为主题,我们构思着这张“重庆走向世界”,“世界走向重庆”的名片,构思着重庆人“情感的依附地”和重庆人形象的展示地”,构思着我们心灵归家的故园,也构思着我们恭迎八方来宾的都市客厅。
  钓鱼城文化保护和三江半岛开发工程的思考是艰巨的,因为它现存的古迹、文化、建筑已与我们的时代生活有着太多的冲突。钓鱼城保护与开发工程的思考是痛苦的,因为有太多的文化与思想的交锋在我们的心灵中撕杀,常常让我们心力交瘁、疲惫不堪。我们深知我们肩上的责任,这必定是一项没有任何样版可以参照而又不能失败的工程。钓鱼城的保护与开发改工程也是功德无量的,它不仅为我们的城市续接了这段千年的文化与情感的脉根,同时又使这种千年文明之源、情感之源,在时代发展的博动中,获得强大的动力和与时俱进的方向。
  钓鱼城的保护与三江半岛的开发,将铸就世界名片!
  钓鱼城的保护与三江半岛的开发,不仅将以一个新兴的休闲经济中心的形象,迅速提升合川以及重庆的区域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这座两千年的文化名城,建构了最为精准的内核。保护钓鱼城、开发三江半岛,铸就世界名片,历史在赋予我们的机遇与挑战的同时,也正赋予我们无边智慧与思想。在这无边的智慧之光与思想之光的聚合下,钓鱼城三江半岛正以它独有的魅力,成为我们这座共和国最年轻直辖市的焦点,成为世界的焦点。
  钓鱼城是合川的,是重庆的,是中国的,是世界的,也是惟一的。
  第一章   印象钓鱼城(一)世界名片钓鱼城1,独钓中原  改变世界36年抗蒙奇迹之战,加冕“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桂冠确立了“延续宋祚 、缓解欧洲战祸、阻止蒙古向非洲扩张”的不朽丰碑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借钓鱼城天险,缨城固守,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抵御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上帝之鞭”——蒙(元)精锐之师,取得了击毙蒙哥汗(元宪宗),迫使蒙古帝国从欧亚战场全面撤军的辉煌胜利,创造了守城抗战36年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独钓中原  改变世界,在世界中古史上树立了“延续宋祚、缓解欧亚战祸、阻止蒙古向非洲扩张”的不朽丰碑!
  钓鱼城因此被誉为“英雄之城、奇迹之城”
  2,原真性、完整性,唯一性的世界文化遗产瑰宝在钓鱼城2.5平方公里的重点保护区内历史遗址内涵丰富,现存有8公里城垣、8道城门,以及炮台、墩台、栈道、暗道出口、水军码头、兵工作坊、帅府、军营、较场、天池、泉眼、脑顶坪(蒙哥中炮伤处)等宋、元军事及生活设施遗存。
  钓鱼城是迄今中国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古战场遗址在核心区内还有唐代悬空卧佛、千佛崖、弥勒站佛和远古遗迹钓鱼台、以及鱼山八景“800年古桂树、天泉洞、薄刀岭、三龟石、护国寺、忠义祠、三圣岩、鱼城烟雨”等名胜景观,展现出了“雄、奇、险、峻、秀、幽、古”的特殊风貌。                              钓鱼城遗址的原真性、完整性、唯一性的历史、军事、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成为当今世界文化遗产独一无二的瑰宝。
  (二)钓鱼城三江半岛印象1,三江环抱、两山耸立的秀美半岛风光钓鱼城三江半岛由渠江、涪江、嘉陵江合水而成。位于合川区主城核心区东部,钓鱼城山南侧山体余脉端头,三面环水,与合川区北城、南城片区遥相呼应,地理位置独特。地形南北高中间低、中部高东西低,地貌以浅丘平地为主。半岛北有钓鱼山、南有学士山两山对望略有起伏。半岛东面江面宽阔流线优美,江山景色独一无二。半岛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暖和。半岛内植被丰富,自然地貌和生态环境保存较好,是天然的城市氧吧和绿肺。
  草街航电枢纽工程竣工后,嘉陵江水位上升17米形成的庞大库区,将使半岛水沛润泽、江山景色更加迷人。
  钓鱼城三江半岛是中国乃至亚洲内陆城市山水半岛的秀美典范。
  2,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宗教荟萃的游览胜地钓鱼城所在的钓鱼山,“枕嘉陵江、渠江、涪江之口,当川东北众水之凑”,其山峭崖拔地,北、西、南三面据江。唐宋时期,钓鱼山就是驰名巴蜀的石佛道场和名胜之地。历代以来,无数名人豪士纷纷泼墨古战场,“歌大江东去,颂千古英雄”,为钓鱼城增添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现在,钓鱼城不仅拥有文天祥、刘克庄、杨升庵、张佳胤、陈毅、郭沫若、周谷城、张爱萍、刘白羽等名家的吟咏,而且还保留着抗日战争时期蒋中正、何应钦、张治中等国民党军政要人的摩崖题记。
  钓鱼山之西的薄刀岭“两面悬崖,岭脊薄如刀刃”、山北的“三龟石”故事与自然脍炙人口微妙微翘。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学士山舒缓幽静,山上的“养心亭”,甘泉寺文脉传承,“东渡老码头”、“东渡老街”,保存完好遗风犹存。“鱼城烟雨”、“西市晚烟”的优美景色在名胜古迹与文化宗教的交相辉映中,呈现出一幅壮美的游览胜景。
  3,合川中心城区三桥两江内环的金三角根据合川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合阳片区、南屏片区、东渡片区组成的合川的城市核心区。这从城市规划的设计与立法的角度,确定了东渡之于合川的重要城市功能定的位。通过东渡大桥、涪江一桥和南屏大桥所形成的环两江滨江路,自然形成完整的城市核心内圈,这个内核带上的建筑群与城市天际线,必将成为两江三岛主城区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的展示高地。而半岛的西南角势必承担起完善城市功能的必要补充,是三区中唯一体现未来城市发展的展示平台,它是合川中心城区两江内环的金三角。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3-02-15
Re:(重庆决赛)链接:蒙古铁骑的“绞肉机” 著名的钓鱼城之战
南宋宝祐六年至开庆元年(蒙古蒙哥汗八年至九年,1258年—1259年),在蒙哥攻宋之战中,宋将王坚及副将张珏扼守钓鱼城(今四川合川东钓鱼山上),抵抗蒙古军进攻的著名要塞防御战。
  
  1242年,宋理宗派遣在两淮抗蒙战争中战绩颇著的余玠入蜀主政,以扭转四川的颓势,巩固上流。余玠在四川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创建了山城防御体系。
  
  即在四川的主要江河沿岸及交通要道上,选择险峻的山隘筑城结寨,星罗棋布,互为声援,构成一完整的战略防御体系。钓鱼城即是这一山城防御体系的核心和最为坚固的堡垒。

  钓鱼城坐落在今四川省合川县城东5公里的钓鱼山上,其山突兀耸立,相对高度约300米。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十分险要。这里有山水之险,也有交通之便,经水路及陆上道,可通达四川各地。彭大雅任四川制置副使期间(1239-1240年),命甘闰初筑钓鱼城。1243年,余玠采纳播州(今遵义)贤士冉琎、冉璞兄弟建议,遣冉氏兄弟复筑钓鱼城,移合州治及兴元都统司于其上。钓鱼城分内、外城,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城墙系条石垒成。城内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绝的丰富水源,周围山麓也有许多可耕田地。这一切使钓鱼城具备了长期坚守的必要地理条件以及依恃天险、易守难攻的特点。1254年,合州守将王坚进一步完善城筑。四川边地之民多避兵乱至此,钓鱼城成为兵精食足的坚固堡垒。
  
  1251年,蒙哥登上大汗宝座,稳定了蒙古政局,并积极策划灭宋战争。蒙哥为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长子,曾与拔都等率兵远征过欧、亚许多国家,以骁勇善战著称。1252年,蒙哥汗命其弟忽必烈率师平定大理,对南宋形成包围夹击之势。1257年,蒙哥汗决定发动大规模的灭宋战争。蒙哥命忽必烈率军攻鄂州(今武昌),塔察儿、李璮等攻两淮,分宋兵力;又命兀良合台自云南出兵,经广西北上;蒙哥则自率蒙军主力攻四川。蒙哥以四川作为战略主攻方向,意欲发挥蒙古骑兵长于陆地野战而短于水战的特点,以主力夺取四川,然后顺江东下,与诸路会师,直捣宋都临安(今杭州)。
  
  1258年秋,蒙哥率军4万分三道入蜀,加上在蜀中的蒙军及从各地征调来的部队,蒙军总数大大超过4万之数。蒙军相继占据剑门苦竹隘、长宁山城、蓬州运山城、阆州大获城、广安大良城等,迫近合州。蒙哥汗遣宋降人晋国宝至钓鱼城招降,为宋合州守将王坚所杀。

  合川钓鱼城火药制作场遗址

  宋开庆元年(1259年)二月二日,蒙哥汗率诸军从鸡爪滩渡过渠汇,进至石子山扎营。三日,蒙哥亲督诸军战于钓鱼城下。七日,蒙军攻一字城墙。一字城墙又叫横城墙,其作用在于阻碍城外敌军运动,同时城内守军又可通过外城墙运动至一字城墙拒敌,与外城墙形成夹角交叉攻击点。钓鱼城的城南、城北各筑有一道一字城墙。九日,蒙军猛攻镇西门,不克。这日,蒙古东道军史天泽率部也到达钓鱼城参战。
  
  三月,蒙军攻东新门、奇胜门及镇西门小堡,均失利。从四月三日起,大雷雨持续了二十天。雨停后,蒙军于西月二十二日重点进攻护国门。二十四日夜,蒙军登上外城,与守城宋军展开激战。《元史·宪宗纪》称“杀宋兵甚众”,但蒙军的攻势终被宋军打退。五月,蒙军屡攻钓鱼城不克。蒙哥汗率军入蜀以来,所经沿途各山城寨堡,多因南宋守将投降而轻易得手,尚未碰上一场真正的硬仗。因此,至钓鱼山后,蒙哥欲乘拉槁之势,攻拔其城,虽久屯于坚城之下,亦不愿弃之而去。尽管蒙军的攻城器具十分精备,奈何钓鱼城地势险峻,致使 其不能发挥作用。钓鱼城守军在主将王坚及副将张珏的协力指挥下,击退了蒙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千户董文蔚奉蒙哥汗之命,率所部邓州汉兵攻城,董文蔚激励将士,挟云 梯,冒飞石,履崎岖以登,直抵其城与宋军苦战,但因所部伤亡惨重,被迫退军。其侄董士元请代叔父董文蔚攻城,率所部锐卒登城,与宋军力战良久,终因后援不继,亦被迫撤还。
  
  钓鱼城久攻不下,蒙哥汗命诸将“议进取之计”。术速忽里认为,顿兵坚城之下是不利的,不如留少量军队困扰之,而以主力沿长江水陆东下,与忽必烈等军会师,一举灭掉南宋。
  
  然而骄横自负的众将领却主张强攻坚城,反以术速忽里之言为迂。蒙哥汗未采纳术速忽里的建议,决意继续攻城。然而,面对钓鱼坚城,素以机动灵活,凶猛骠悍著称的蒙古骑兵却不能施其能。
  
  六月,蒙古骁将汪德臣(原为金臣属)率兵乘夜攻上外城马军寨,王坚率兵拒战。天将亮时,下起雨来,蒙军攻城云梯又被折断,被迫撤退。蒙军攻城5个月而不能下,汪德臣遂单骑至钓鱼城下,欲招降城中守军,几乎为城中射出的飞石击中,汪德臣因而患疾,不久死于缙云山寺庙中。蒙哥闻知死讯,扼腕叹息,如失左右手。汪德臣之死,给蒙哥汗精神上以很大打击,钓鱼城久攻不下,使蒙哥汗不胜其忿。



 蒙军大举攻蜀后,南宋对四川采取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但增援钓鱼城的宋军为蒙军所阻,始终未能进抵钓鱼城下。尽管如此,被围攻达数月之久的钓鱼城依然物资充裕,守军斗志昂扬。一日,南宋守军将重15公斤的鲜鱼两尾及蒸面饼百余张抛给城外蒙军,并投书蒙军,称即使再守10年,蒙军也无法攻下钓鱼城。相形之下,城外蒙军的境况就很糟了。蒙军久屯于坚城之下,又值酷暑季节,蒙古人本来畏暑恶湿,加以水土不服,导致军中暑热、疟疠、霍乱等疾病流行,情况相当严重。据《元史》记载,蒙哥汗于六月也患上了病,而拉施特《史集》更明确说是得了痢疫。另《马可波罗游记》和明万历《合州志》等书则称蒙哥汗是负了伤。无论如何,蒙哥汗不能再坚持攻城了。七月,蒙军自钓鱼城撤退,行至金剑山温汤峡(今重庆北温泉),蒙哥汗逝世。据《元史》本传及元人文集中的碑传、行状等所载,不少随蒙哥汗出征的将领战死于钓鱼城下,由此可以想见钓鱼城之战之酷烈及蒙军损失之严重。
  
  蒙哥汗在钓鱼城下的败亡,其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首先,它导致蒙古这场灭宋战争的全面瓦解,使宋祚得以延续20年之久。进攻四川的蒙军被迫撤军,护送蒙哥汗灵柩北还。率东路军突破长江天险,包围了鄂州的忽必烈,为与其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也不得不撤军北返。从云南经广西北上的兀良合台一军,一路克捷,已经进至潭州(今长沙) 城下。由于蒙哥之死,该军在忽必烈派来的一支部队的接应下,也渡过长江北返。蒙古的南北两支军队基本上是按预定计划进军的,只因西边主攻战场的失败而功亏一篑。
  
  其次,它使蒙军的第三次西征行动停滞下来,缓解了蒙古势力对欧、亚、非等国的威胁。1252年,蒙哥汗遣其弟旭烈兀发动了第三次西征,先后攻占今伊朗、伊拉克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半岛大片土地。正当旭烈兀准备向埃及进军时,获悉蒙哥死讯,旭烈兀遂留下少量军队继续征战,而自率大军东还。结果蒙军因寡不敌众而被埃及军队打败,蒙军始终未能打进非洲。蒙古的大规模扩张行动从此走向低潮。因此,钓鱼城之战的影响已远远超越了中国范围,它在世界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页。
  
  其三,它为忽必烈执掌蒙古政权提供了契机,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蒙哥汗是一位蒙古保守主义者,他所施行的仍然是传统的政策。这种带有浓厚的蒙古部族和西域色彩的政策,已极不适应统治广大中原汉地的需要。而忽必烈则是蒙古统治集团中少有的一位倾慕汉文化的开明之士。蒙哥即汗位后,忽必烈受任掌理漠南汉地,他大力延揽汉族儒士,极力推行汉化政策,取得很大成效。但却引起蒙哥汗及其保守臣僚的疑忌,忽必烈因而被罢了官,其推行的汉化政策也被迫取消。忽必烈登上大汗宝座后,继续推行其汉化政策,逐步改变蒙军滥杀的政策,使南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免遭更大的破坏。蒙哥汗曾留下遗言,日后攻下钓鱼城,当尽屠城中之民。后来钓鱼城降元,忽必烈却赦免了其军民。正是由于忽必烈的当政,使蒙古汗国这个边疆政权转变为一统中国的封建大王朝——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钓鱼城作为山城防御体系的典型代表,在冷兵器时代,充分显示了其防御作用,它成为蒙古军队难以攻克的堡垒。蒙哥汗败亡后,钓鱼城又顶住了蒙军无数次的进攻,直至1279年守将王立开城投降,钓鱼城才落入蒙古之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古代战争馆特意制作了钓鱼城古战场的沙盘模型,以展示其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3-02-15
Re:(九届决赛)链接:冷兵器战争的奇迹:合川钓鱼城之战
本文原载于《文史参考》杂志2011年第1期

  陈毅元帅曾有一首诗:“钓鱼城何处?遥望一高原。壮烈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诗中所说钓鱼城指的就是坐落在今重庆市合川区(宋代时称合州)东钓鱼山上的古城。十三世纪中叶,剽悍的蒙古铁骑在漠北草原崛起,“一代天骄”的兵威震撼了整个欧亚大陆,然而1259年蒙哥大汗亲率号称“上帝之鞭”的十万骁勇善战之师,却“折鞭”于这座古城之下。合州军民浴血奋战,坚持抵抗36年之久,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书写了中国古代城防战中最浓重的一笔。

  杨家将后人与钓鱼城的渊源

  1234年宋蒙联合灭金后,南宋出兵欲收复河南失地,遭蒙军伏击失败。第二年,蒙古可汗窝阔台在西起川陕、东至淮河下游的数千里战线上同时发起对南宋的进攻,宋蒙战争全面爆发。1236年阳平关之战后,整个四川地区几近沦陷。

  为扭转颓势,巩固上游,1242年南宋皇帝理宗派战绩卓著的余玠入蜀主政。余玠入蜀后,杨家将后人,播州安抚使杨文献上了保蜀三策,他认为,蒙古人过去如入无人之境,全是因为不能把他们抵御在门户之外,把守住阳平、七盘、剑门三关是防御上策;在险要处建城壕是中策;下策则是沿江自守,任敌人来去自由。余玠对杨文的策略十分赞赏,但由于当时阳平、七盘已失,对于全蜀关键、守蜀重点在哪,余玠仍举棋不定。

  为集思广益,求得良策,1243年余玠在重庆设招贤馆,杨文主政下的冉璡(jīn)、冉璞兄弟献策,提出以钓鱼山为中心建立山城防御体系,这样胜过十万雄兵,四川也能固守。这一方案立即得到了余玠的认可,报宋廷同意,冉氏兄弟全权负责筑城迁州之事。

  建成后的钓鱼城分内、外城,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城墙由条石垒成,有8道城门,门上建楼,分别名为护国、始关、小东、新东、菁华、出奇、奇胜、镇西。城内面积1.9平方公里,有数千亩良田和四季不绝的丰富水源。整个合州迁入钓鱼城后,军民结合、耕战结合、可攻可守,俨然成了一座军事重镇。后来余玠以此为样板,采取“守点不守线,联点而成线”的策略,在四川各险要处修筑二十余座山城,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山城防御体系,钓鱼城则是这一体系的核心和最坚固的堡垒。

  蒙古人挖地道攻城

  1258年2月,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大汗下令分兵三路大举伐宋:中路由忽必烈进攻鄂州(湖北武昌),兀良合台从交(越南)、广(广西)带兵北上,与忽必烈会师;东路由塔察儿进攻荆山(安徽怀远县)牵扯南宋兵力;西路由蒙哥亲率主力,进攻四川。计划攻占四川后,三路会师,再攻取南宋都城临安。

  时任合州知州的王坚,调动治下石照、汉初、巴川、赤水、铜梁五县共17万人,增筑城防设施,加修了一条藏兵、运兵的地下秘密坑道。坑道由条石扣砌而成,高1.25米,宽1米,呈直线形向内延伸,入洞后约15米有一个隘口,只能容一个人侧身前进,再往前则豁然开阔,可以直达钓鱼城西、南、北三面。王坚还把西门内的天池扩大到周围一百多步,新开小池13处,凿井92眼,使钓鱼城有了充足的水源。

  当时成都及川西北府州均被蒙军占领,所以蒙哥并未把钓鱼城放在眼里。这年年底,他命降臣晋国宝入城劝降。王坚拒绝后先放了他,后又用快船追回,宣布他投降叛国的罪名。晋国宝力驳“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王坚说:“来使已经放回,我杀的是追回来的叛臣。”随即在阅武场将其正法。

  正在帐中欢度新年的蒙哥得到晋国宝被杀的消息,大为震怒,命令元帅纽璘占领长江一带,在涪州的蔺市造起浮桥,隔断长江下游的援兵。又在重庆下游铜锣峡夹江建造要塞,威胁和牵制重庆的宋军,派南宋叛将杨大渊进攻合州,掳走一万余人(一说八万余人)。

  1259年二月初三,蒙哥率军从鸡爪滩渡过渠江,在石子山扎营,亲自督军战于钓鱼城下。蒙哥对钓鱼城的战斗部署是:令李忽兰吉与怯里马哥率战船200艘,掠夺粮船,并在江山造浮桥以方便通行;令史天泽的军队在城南封锁嘉陵江面;令都总帅汪德臣率军负责钓鱼城西北面,夺取城外山寨;派大将郑温率军4000人在钓鱼山周围负责巡逻。

  当日,蒙军开始攻打一字城墙。一字城墙又叫横城墙,钓鱼城南北各筑有一道直伸入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城墙一般宽2.5米-5.2米、高6.9米以上,但在接近嘉陵江边的缓坡地带,城墙加宽至7.2米-14.3米,最高处达10米。其作用在于阻碍城外敌军运动,同时城内守军又可通过外城墙运动至一字城墙拒敌,与外城墙形成夹角交叉攻击点。

  攻破城南外城后,从二月初七到三月底,蒙军先后猛攻镇西门、东新门、菁华门等处,都被击退。四月初三到二十二日,接连20天大雷雨,蒙军暂时停止进攻,雷雨一停,蒙哥亲自督军攻打失去南外城屏障的护国门。护国门是钓鱼城最大的城门,两面都是悬崖峭壁,城中军民在此以栈道出入。护国门东一百多米的城墙下还有一个隐秘的飞檐洞,天然的巨石夹峙,形成了“一线天”孔道,洞周围古木参天,藤萝牵绕,便于隐蔽,是城中军民偷袭骚扰蒙军的一处秘密出口,有“可出而不可入”之说。王坚组织敢死队员从暗道攀岩而下,内外夹击,大败蒙军。

  屡次失败,蒙古人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挖地道。在奇胜门以北约150公尺处,蒙军开始挖掘地道,这条地道纵横交错,由主通道、支道、竖井组成,道宽约1.5公尺,高约1公尺,剖面呈倒“凸”字形,这种形状既可节约工时和人力,也能隐藏伏兵,地下凹进去的一部分,用来排水,两边的土台可作为士兵休息之地。在地面佯攻的掩护下,24日天黑后蒙古士兵进入地道蛰伏,夜深人静时,攻入奇胜门,杀死许多军民。王坚率敢死兵士同蒙军展开激烈搏杀,奋力将其击退,随后用擂石将地道回填,以绝后患。

  此时天气渐渐转暖,一场大雨后,随之而来的就是酷热,蒙古人开始不适应南方湿热的气候,军中痢疾流行,士气低落,战斗力大大下降。相反,钓鱼城军民斗志愈益昂扬,宋军将领能够在城上“张盖而坐”从容指挥。

  蒙哥命丧钓鱼城

  钓鱼城久攻不下,蒙哥命诸将“议进取之计”。大将术速忽里认为,屯兵坚城之下是不利的,不如留少量军队骚扰,主力沿长江水陆东下,与忽必烈等军会师,一举灭掉南宋。但骄横自负的众将领哪里遇到过这样的挫败?他们力主强攻。一向沉稳善思的蒙哥也没有采纳术速忽里的建议,决意继续攻城。

  6月,汪德臣乘夜率兵攻上钓鱼城外的马军寨,杀死寨主和守军。王坚率兵防御,相持到天明,恰好天降大雨,蒙军攻城云梯折断,被迫撤退。汪德臣单骑至钓鱼城下,招降城中守军:“吕文德(四川制置副使)的援军已被我打退,钓鱼城早晚是保不住的,你们趁早投降,我保一城军民不死,不要同王坚顽抗!”话音未落,炮石如雨点般打来,汪德臣中石负伤,不久死于缙云山寺庙中。蒙哥闻知死讯,扼腕叹息,如失左右手。

  打死汪德臣的大炮便是古代广泛使用的投石机,据宋朝兵书《武经总要》记载,投石机以大木为架,结合部用金属件连接。炮架上横置可以转动的炮轴。固定在轴上的长杆称为“梢”,起杠杆作用。炮梢的一端系皮窝,放置石弹,另一端系炮索,索长数丈。投掷石弹时,1人瞄准定放,拽炮人同时猛拽炮索,将另一端甩起,皮窝中的石弹靠惯性抛出,射程可达数百步。当时多数炮是将炮架置于地上或插埋于地下,固定施放。有一些在炮架下安装四轮,便于机动,称为车炮。也有的炮,其炮柱可以左右旋转,向各个方向投掷石弹,称为旋风炮。《武经总要》记载最大的炮长达8.76米,需要拽手250人,发射的石弹重45公斤,最远射程达500米。

  也正是这种投石机结束了蒙哥的性命。这一年正值大旱,半年无雨,王坚“坚壁清野”的策略使蒙军陷入极大的补给困难,蒙哥急于了解城内具体情况,便命士兵在钓鱼城东门对面200米外的高地脑顶坪筑台,台上架起一座高楼,楼顶接上长杆,高过钓鱼城的城墙,上有飞车,人在里面可以窥视城内一举一动。钓鱼城军民在蒙军筑台建楼时,就对准那里安好了炮位。7月21日,蒙哥亲自率兵来到城下,刚把飞车升起,还没有来得及看清城内情况,城内多个投石机集中发射,飞箭巨石如同雨下,桅杆被打折,飞车内的士兵也被抛到百步以外摔死。蒙哥中了飞石 ,退回营中。

  为了动摇蒙军攻城的决心,钓鱼城守将把三十多斤重的两尾鲜鱼加上面饼数百张,用投石机抛到蒙古军营中,并附信一封,让蒙哥把鱼煎了和面饼吃,称城里粮食和水都很充足,再守10年,蒙军也攻不下钓鱼城。蒙哥身负重伤,又受此羞辱,在军队撤退到金剑山温汤峡时就死去了。据《元史》记载,不少随蒙哥出征的将领战死钓鱼城下,可见战斗之惨烈。蒙哥临终遗言,城破之后屠尽城中军民。为了报复,运丧北归途中,蒙军见人就杀,沿途遭杀害的百姓达两万人之多。

  张珏坚守钓鱼城

  蒙哥之死引起了蒙古的内讧,中路突破长江天险的忽必烈已包围了鄂州,无奈撤军北上争夺汗位,南路广西北上的蒙军已打到长沙,最终被忽必烈接应过江北返。可腐朽的南宋王朝,只满足保住江南半壁统治,苟延残喘。1260年,立下战功的王坚被调到临安做了一个闲官,后来受到贾士道等权贵的排挤,忧郁而终。

  继承王坚抗战大业的是副将张珏。《宋史》记载,张珏有勇有谋,善于用兵,常常能出奇制胜。在他守卫钓鱼城期间,加修城墙,鼓励农耕,精练士卒,赏罚分明,深得军民拥戴。

  1262年,由于守将全汝揖的疏忽,大良坪被蒙军攻占。大良坪是钓鱼城到渠州的交通要道,又是通往开州、万州、夔州等地的门户,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大良坪的失守,给宋军交通运输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这颗钉子必须拔掉,但大良坪易守难攻,张珏多次出击,都未能成功。1266年蒙军又攻占了开州,这样就可避开重庆,沿长江直捣临安,并且还会使重庆、合州及川东南成为孤岛。张珏认为:要夺回开州,必先收复大良坪,切断蒙军主力和开州之间的联系孔道。经过反复策划,1266年冬天,张珏选择了被蒙军认为最安全的地方凿石上山,在一个漆黑的深夜,派兵乘蒙军守将醉酒酣睡之际偷袭,都统王立伪装成蒙军传令官孤身冲进敌城,骗开城门,隐藏在附近的50名宋军勇士手持刀斧冲进城内,杀声震天,蒙军仓皇溃逃,大良坪重新回到宋军手中。

  第二年4月,蒙古平章(地方高级长官)赛典赤率领数万人攻打钓鱼城,张珏在款龙溪聚集大量木船,船中装满巨石,沉入江中形成一座水城,从而大败蒙古水军,被蒙军切断的嘉陵江、涪江、渠江得以重新互通,三江沿岸各军事据点又能互为声援,蒙宋四川战场上重新进入对峙。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与南宋的樊城之战打响。为防止四川宋军对樊城的支援,元军加紧了对四川的进攻,1272年元都统使合刺率兵攻击合州及渠江口,劫夺战船五十艘,后又在渠江北岸的云门山和渠江西岸的虎顶山筑城,意在对钓鱼城形成战略包围。

  钓鱼城的将士对此深感不安,纷纷要求领兵出击驱逐元军。张珏认为与其正面与有所防备的元军争夺,不如出其不意攻击女青坪,那是元军川东帅汪良臣(汪德臣之弟)的屯兵重地,如果受到攻击,合刺必回军援助,渠江边的筑城元军就会撤退。

  在张珏的安排下,宋军在云门山和虎头山一带布置疑兵,佯作进攻态势,暗地里主力部队渡过平阳滩,偷袭女青坪,一把火将元军的军粮、军械烧得干干净净。然后再越城过寨70里,将元军的江岸船场焚毁,守卫船场的统制周虎也被杀死。这样汪良臣果然按照张珏的预料,不得不命令合刺撤兵支援,放弃了云门山和虎头山的筑城工事,钓鱼城的威胁暂时被解除。

  熊耳夫人劝降 钓鱼城终陷落

  张珏之后,王立兼知合州,负责守卫钓鱼城。南宋投降,重庆陷落,使钓鱼城成了战争汪洋中的孤岛。城内粮食短缺,甚至出现易子相食的惨像,城外蒙古人虎视眈眈,十几万军民时刻面临被屠的危险,内外交困使王立愁戚无计。历史走到这一步,一个女人对钓鱼城的存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她就是熊耳夫人。

  熊耳夫人原是元安西王相李德辉的异父妹,嫁给了蒙古千户熊耳。王立率军收复泸州击毙熊耳时,熊耳夫人诡称姓王,与丈夫失散,王立为其容貌所迷,但因儒家有训“同姓不得成婚”,乃以兄妹之名,带到合州。

  此时,熊耳夫人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并劝王立投降,称她可以劝说李德辉保全所有合州百姓的性命。为了全城军民的生命,王立无奈接受了熊耳夫人的建议,派亲信杨獬持书去李德辉处请降。李德辉收到降书,知道自己的妹妹也在钓鱼城,加倍从中斡旋,1279年正月,率数百人至钓鱼城正式受降,钓鱼城36年守城抗战的历史画上了悲壮凄凉的句号。

  弹丸之地的钓鱼城,甚至改变了十三世纪的世界格局,1252年,蒙哥派其弟旭烈兀发动第三次西征,先后攻占了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大片土地。正当旭烈兀准备向埃及进军时,蒙哥死讯传来,旭烈兀留下少量军队,自率大军东还争夺汗位。结果蒙军因寡不敌众被埃及打败,最终未能打进非洲,大规模征战行动从此走向低潮。蒙哥死后,忽必烈争到大汗宝座,一改蒙哥带有浓厚蒙古部族色彩的落后统治方式,推行汉化政策,改变蒙古的滥杀和酷烈统治。钓鱼城投降后,忽必烈赦免了全城军民。

  蒙古人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杀人无数,凡是抵抗的城市都被屠城,惟有钓鱼城抵抗了36年全身而退,它被称为“东方的麦加”、“上帝折鞭处”。

  (参考资料:《钓鱼城史实考察》)

  作者:参考资料:《钓鱼城史实考察》来源人民网-文史频道)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3-02-15
Re:(九届决赛)链接:钓鱼城:王立功罪任评说
钓鱼城:王立功罪任评说——《读史撮英》
张光明


在钓鱼城的历史中,不能不说到王立这个人物。王立是张珏的副将。张珏回守重庆,钓鱼城的防务交给了王立,任命他为“安抚使兼合州知州”。王立守钓鱼城是有功的,也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在重庆陷落以前,他尽职尽责,守土如命。然而在重庆失守之后,钓鱼城腹背受敌,他就招架不住了。在元军四面攻打时,他想到过死,但又下不了决心,想投降,又怕保不住性命。因此,整天唉声叹气。他的矛盾心情,被身边的“义妹”——熊耳夫人看穿了。

    熊耳夫人本姓李,是元军统帅李德辉的同母异父妹妹,元军战将熊耳的夫人。元军占领泸州后,熊耳率军驻守。宋军收复泸州时,熊耳被王立击毙,夫人被宋军俘获。她在混乱中没有暴露真实身份,谎称姓王。因为有姿色,宋军带回钓鱼城后为王立所得。王立对外说是他的义妹,让其照顾老母,实际成了王立不公开的宠室。

熊耳夫人看出王立的矛盾心情,劝其投降。王立有顾虑,她才讲出了自己是熊耳的妻子,是元军在成都的统帅李德辉的妹妹。她愿意劝李德辉保全他的官职和生命。

王立大喜,要她马上写信给李德辉。熊耳夫人说,在家时,李德辉最爱穿他做的布鞋,应该以布鞋作为信物,才能使李德辉知道她还在人世。于是做好布鞋,写好信,派人星夜赶往成都。李德辉见妹妹没有死于战乱之中,立即率军赶到钓鱼城来,接受王立投降。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落入元军手中。

因为蒙哥死前说过,攻破钓鱼城后,要“赭城剖赤,尽诛之”。皇帝的话是圣旨,谁敢违抗?因此,部分将领主张实行屠城政策。李德辉认为,钓鱼城是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如果投降之后还要把全城军民杀掉,把十万军民的心肝剖出来为蒙哥报仇,不合时宜。于是,主张杀掉全城军民的将领向忽必烈奏本,说李德辉从成都跑到重庆来接受投降,是越境邀功。说王立“久抗王师”,应当执行蒙哥遗诏。李德辉也向同时奏本,说钓鱼城三十六年进攻不下,一旦投降,应当体恤十万军民的生命。宋元数十年交战,战火熄灭后应减少杀戳,让人民休生养息,以利新的统治。忽必烈采纳了李德辉的意见,没有屠杀军民,还保留王立的官职,加封他为将军。

从战争结束直至近代,人们对王立和熊耳夫人的功过争论不休。一方认为“王立有功”。理由是:在南宋江山全部失守,连皇帝都已投降,长官已经战死的情况下,他审时度势,使十万军民获得了生命。而王立的投降成功,又赖于熊耳夫人的关系,说她对合川人民有再造之恩。

另一方认为“王立有罪”。理由是:身为宋将,守土有责。为将者只有战死沙场,舍命于事业,在任何情况下投降敌人都是可耻的叛变,是千古罪人。于是,熊耳夫人也成了内奸。

主张有功者,在钓鱼山上为王立和熊耳夫人建祠、立碑、四时供奉。主张有罪者则撤掉庙宇,毁掉碑文。

主张王立有功者,在钓鱼山上写诗刻石,对他们进行歌颂:说:“熊耳夫人奇女子,一封书救全城死。釜底游鱼鱼已生,千秋庙食张、王比。……”。主张王立有罪者也写诗刻石,对他们进行唾骂。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折衷者只好把祭祀王立、熊耳夫人的庙宇移到偏殿去。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3-02-15
Re:(九届决赛)链接:钓鱼城:英雄城堡说英雄
钓鱼城:英雄城堡说英雄——《读史撮英》
           张光明


钓鱼城东西长1560米,南北宽960米,面积二点五平方公里,可谓弹丸之地。面对征服欧、亚、非数十个国家的强大敌人,在中原大片土地沦陷之下,它却坚守了36年,是中外战史上的奇迹。

为什么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有它三面临水,一面悬崖的地理环境,有耕地肥沃,水源充足的自然条件,但关键的关键还是有英雄的人民。军民十万为了不当亡国奴,忠贞伟烈,视死如归。这是一个英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值得大书特书的是余玠、王坚、张珏三位将军。

余玠知人善任,采纳冉进、冉璞筑钓鱼城的建议,以此引伸作为一种抗元战略,在各地选择险要筑了若干个城寨。筑成之后,军民共住,既是军营,又是民居。一处有事,他处来援。这是守土的根本。此外,还革新弊政,使用廉洁的人主持四川财政,集中财力抗击敌军。他任用能者带兵,加强战斗力。除了守住重庆、合川作为根基以外,还多次出击元军,先后收复过成都、乐山、南充、泸州、汶川、广元等地,将元军抗击于秦岭以北。当时四川有一批军政恶霸,骚扰百姓,不抗敌人。他敢于把他们除掉。最突出的是除掉乐山军阀王夔。王夔“恃功骄姿,桀傲不受节度”,到处劫掠,人们称之为“王夜叉”。余玠为了安抚川西,带着随从去到乐山。王夔故意率二百老弱残兵来迎接他。余玠说:“久闻王将军兵强马壮,怎么是这样一支队伍!?”王夔说:“不是我的兵不精,之所以不带来见你,是怕把你的随从吓倒了。”一会儿,王夔把军队拉出来,“吼声如雷,江水为沸,旗帜漫天”。余玠知道,这是在向他示威。可他镇静自若,对王夔及其下属一一赏赐。当天晚上,他暗地设下埋伏,请王夔来“议事”。王夔一到就立即被杀掉,宣布其罪状,接管了他的部队。此举使川西人心大快。

第二个英雄人物是王坚。王坚是守卫钓鱼城的主将,屡有战功。1259年在钓鱼城打死蒙哥和汪德成的战斗,主要是王坚的功绩。他本应受到朝廷褒奖,可是他也和余玠一样,战争胜利后反而被削去兵权,虚封了一个有名无实的“清水县开国伯”,以致服毒自尽。

第三位英雄是张珏。张珏原是王坚的副将。王坚调走后,他在钓鱼城实行了“外以军护耕,内教民垦田”的坚守政策。兵精粮足,致使这座孤城又守了20年,人称为“四川虎将”。张珏的特别感人之处是“坚贞不屈,誓死如归”。到了南宋晚期,整个中原都落入元人之手,钓鱼城和重庆已孤立无援。这时,元人多次招降,他都置之不理。1267年,忽必烈派人来说:“如能来降,优加赏擢”,张珏不理。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京城临安,宋太后及小皇帝奉表称臣,写诏叫他放弃抵抗,他也不听。

这时,元军重兵攻打重庆,他将钓鱼城的防务交给副将王立,自己来守重庆这个咽喉,五路元军都被他一一打退。1277年,元军倾全力来攻重庆。统帅李德辉写信劝他说:“君之为臣,不亲于宋之子孙;今之合州,不大于宋之天下。彼子孙举天下归我,汝犹负阻穷山,亦不惑乎!”张亦不为所动摇。1278年,元军攻重庆城更加激烈,张珏带领所有部队出城鏖战拼死,打败元军大将塔海、贴木儿,射中统帅汪良成四矢。第二天又和速塔儿大战于城东的扶桑坝,终因兵少粮尽,人困马乏,加之元军多路夹击,部队才溃退下来。当天晚上,宋军开城投降,张珏仍坚持巷战,实在支持不下去了,回家取毒酒自杀。家人早把毒酒藏了。张珏欲死不能,率亲随及家人乘船东下。元军乘船急追,张珏几度跳江,被家人及亲随拉住,最后,张珏要凿船落水,被亲随将斧头抛入江中,最后才被俘获。1280年2月,张珏誓死不降,被元军杀害于西安。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3-02-15
蒙哥当年死前发毒誓::“我之婴疾,为此城也,不讳之后,若克此城,当尽屠之。”意为以后一旦攻克钓鱼城,必定屠城以报此仇。二十七日,蒙哥撤军至金剑山温汤峡(今重庆北碚北温泉,一说在壁山县西北40里的西温泉),伤重不治而亡,终年52岁。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3-02-15
独钓中原三十载

元朝灭亡之后,有学者评价钓鱼城说:“向使无钓鱼城,则无蜀久矣;无蜀,则无江南久矣。宋之宗社,岂待崖山而后忘哉!”在城中护国寺山门外有一个明代万历年间立的石坊,上面有明朝国史编修李作舟专为钓鱼城题写的“独钓中原”4个大字,正说明了钓鱼城在宋元时期对支撑南宋危局发挥的重要作用。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3-02-15
坚守的秘密

1943年,在抗日战争处于最困难的时候,作为中国战场的最高统帅的蒋介石,在阴雨濛濛中登上了钓鱼古城,在昔日炮火冲天的古战场上,感悟和汲取了“坚忍”的意义,手书“坚苦卓绝”4个字,字迹至今仍存古城之中。“艰”改为“坚”,突出蒋中正心境。

几年前,一些国外研究蒙古学的学者纷至沓来,心中最大的谜团就是钓鱼城何以以一城之力抵挡蒙古铁骑30余载。事实上,这也是当年蒙哥心中的困惑,不过他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钓鱼城的秘密其实就在于城内外地势形制的天造地设,在于守城者的军民一心。

首先,钓鱼城壁立江边,易守难攻。钓鱼城其实是一个向大江延伸出去的半岛,嘉陵江、渠江、涪江在山下交汇,从西、北、南将古城包围,东侧是崇山峻岭,难以通行。钓鱼城自古即为“巴蜀要津”,为守卫重庆的天然屏障。当蒙古军队来袭,有谋士冉氏兄弟向当时四川统帅余玠提出建议,“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钓鱼山扼嘉陵江、渠江、涪江之口,三面临江,岩岸陡峭,绝壁千仞,易守难攻,若徙合州城于钓鱼山,积蓄粮草以守,远胜十万大军矣。”余玠接受建议,即令冉氏兄弟开始大规模修筑钓鱼城,同时,“以山为堡、棋布星分、相形度势”地修筑了青居、大获、云顶、天生等11座卫星城池,这些卫星城池均有暗道和栈道与钓鱼城相通,使之与钓鱼城遥相呼应,互相拱卫,形成一个壁垒森严的钓鱼城军事防御体系。在被称为“一线天”的地方,最窄处只能容纳一人通过,据说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蒙军攻上码头后,一度逼近城墙,正是在这里被挡住了脚步。

其次,城中拥有充足的耕地、鱼塘、水池等保证长期坚守的基本条件。民国《钓鱼城记》记载,“西门之内,因沟为池,周围一百余步,名曰天池;泉水汪洋,旱亦不涸,池中鱼鳖可棹舟举网”,直到民国年间,大天池的规模仍然颇大,灾荒之年也难干涸,池中常年泊有渔船。1958 年大跃进时期,当地公社在大天池基础上开凿了一个水库,今天,水库蓄水量虽已大不如前,村里人却还经常来钓鱼,前几年还有人钓起过一条 10多斤的大鲤鱼。钓鱼城除了大天池外,尚有小天池 13 处,水井 92 眼;山上有耕地 2000 余亩,历史上,南宋时曾一直推广复种制和稻麦杂粮套种制,使亩产大大提高,可以解决水源、粮食之需;蒙军围几年,退几年,蒙军一旦退兵,军民便下山种粮,且带来食盐等必需品;钓鱼城外阡陌交通的山路、河道,也可以方便地与其他地区相连。可见,当时王坚派人把一条 30 多斤的大鱼及几百个大饼送到蒙军军营示威,应属事实。

再者,军民团结一心是钓鱼城难以攻破的最后一道关卡。从1243年到1279年,钓鱼城在蒙军面前巍然不动,最后不得不迫使蒙军改变灭宋路线,1276年南宋国都临安被攻克,南宋王朝被迫悬浮南海,直至1279年陆秀夫崖山背负小皇帝跳海自尽。在几乎是一片溃败的阴影下,钓鱼城的军民却坚持了下来。1279年,元军在攻克重庆后加紧对钓鱼城的进攻,此时天下已经尽归元朝,钓鱼城孤城无援,据记载,“城中之民,惶愰汲汲,危如累卵釜鱼,知其祸在顷刻,然皆协力而无异谋。”可见城中民众团结一心,坚守直至最后时刻。

持续七百多年的争论

1942年6月2日,郭沫若登临钓鱼城考察了古战场遗址,题诗《钓鱼城怀古》抒怀:

魄夺蒙哥尚有城,危岩拔地水回萦。冉家兄弟承磷蚧,蜀郡山河壮甲兵。卅载孤撑天一线,千秋共仰宋三卿。贰臣妖妇同祠宇,遗恨分明未可平。

诗中最后一句说出了钓鱼城中700多年来的一场争论。

争论的焦点是对钓鱼城最后一任守将,也即献城降元的王立的评价。

1278年,元兵再次大举进攻钓鱼城。其时,南宋国都临安早在两年前就已被攻占,天下归元形势已不可逆转。元军在占领重庆后加大了对钓鱼城的攻击。当时,钓鱼城守军已经连续3年不能得到宋王朝的命令,当时年逢大旱,城中缺粮,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剧。在这种情形下,守将王立召集众人商议:“某等荷国厚恩,当以死报,其如数十万生灵何?”话语未落已泣下数行,众将也都泣不能已。此时,王立的义妹熊耳夫人袒露自己与元军成都总兵李德辉是表亲,表示可以联络以便免去屠城之祸,得到王立同意。1279年1月,李德辉亲赴钓鱼城受降,此前得到元帝忽必烈下诏:“鱼城既降,可赦其罪,诸军毋得擅便杀掠,宜与秋毫无犯。”就这样,钓鱼城对元军关闭36年的大门终于打开了,但并不是被攻下的。

明朝弘治年间,当地政府在钓鱼城中修建了忠义祠,与钓鱼城保卫战有关的守将余玠、王坚、张钰列入其中,这就是郭沫若诗中所提的“宋三卿”。后来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重修忠义祠时又增祀冉氏兄弟。而王立虽曾作战英勇,但终因率众开城投降而被诟为失节,视为不耻。但到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当时的合州知州陈大文认为,王立“宁屈一己”,目的是为了保全一城百姓,此外,熊耳夫人和李德辉都对钓鱼城百姓有“再造之恩”,因此陈大文下令将王立、熊耳夫人和李德辉都立入忠义祠受人祭拜。可是100多年后的光绪七年(1881年),当时的合州知州华国英重修忠义祠时,又将王立等3人迁出,以示对王立降元的不耻。显然,前文郭沫若诗中之意也是表明了这个态度。

1981年,在合川召开的钓鱼城历史学术讨论会上,对王立的评价仍然分为鲜明对立的两派。

看来,这场持续了700多年的争议,可能仍将持续下去。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3-02-15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气节最盛忠臣最多的年代

  横扫中亚、西亚、东欧的蒙古军队曾被阿拉伯人、西方人称为“黄祸”、“上帝之鞭”。它们是当时世界上最可怕的野蛮力量。蒙古人征服中亚霸主西辽、荡平花剌子模帝国(今阿富汗、乌斯别客斯坦等地区)都不过用了一年的时间。驯服斡罗斯联盟(今俄罗斯、乌克兰等地区),灭亡木剌夷国、黑衣大食(今伊朗、伊拉克等地)都用了不足五年的时间。蒙古人屠灭中国境内的西夏用了十年几年的时间,捣毁大金帝国用了二十几年时间。征服南宋用了多少时间?用了近五十年的时间。世界上这么多国家,只有宋朝抵抗最顽强。只有宋朝军民表现最英勇。

  宋朝人的所作所为足以令全世界景仰,足以令中国人骄傲!宋朝是中国忠臣最多的年代,宋朝是坚持民族大义最多的人,是士大夫骨气最硬的时代!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气节最盛忠臣最多的年代。
    
  “举家自杀尽忠臣,仰面青天哭断云。听得北人歌里唱,潭州城是铁州城。”蒙古兵攻取潭州(今长沙)时,湖南安抚使李芾及部属沈忠、杨震、颜应焱等在城中矢尽,弹尽粮绝情况下战斗到最后,为国殉葬。岳麓书院几百个儒生子弟理学门生也全部战死殉国。不少长沙百姓在城破后,也自杀殉国。“多举家自尽,城无虚井,缆林木者,累累相比。”这是对中国的热爱,对大义的坚持。
    
  宋朝坚持抗争最顽强,一直到最后。厓山(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海战悲壮的亡国,丞相陆秀夫背负九岁的幼帝赵昺投海。十万人壮烈殉国。“后宫诸臣,从死者众”、“贵官、士女多腰金赴水自沉,死者数万人”、“尸浮海上者十万余人”。这是什么?这是中华民族的气节,这是民族大义。 这是壮烈的,是震撼人心的,尤其应该震颤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华儿女的铁铮骨气,感天动地!!!中华民族的浩然之气,气壮山河!!!

  元人编写的《宋史》忠义传:“士大夫忠义之气,至于五季,变化殆尽。宋之初兴,范质、王溥,犹有余憾,况其他哉!艺祖首褒韩通,次表卫融,足示意向。厥后西北疆场之臣,勇于死敌,往往无惧。真、仁之世,田锡、王禹偁、范仲淹、欧阳修、唐介诸贤,以直言谠论倡于朝,于是中外搢绅知以名节相高,廉耻相尚,尽去五季之陋矣。故靖康之变,志士投袂,起而勤王,临难不屈,所在有之。及宋之亡,忠节相望,班班可书,匡直辅翼之功,盖非一日之积也。”
    
  中国台湾出版的《中国历史图说宋代》指出:“宋史《忠义传》有二百三十一传,其中往往有一传兼收数人。这个记录超过以前任何一个朝代,可证宋朝节义风气之盛。因此宋末有文天祥、陆秀夫等精忠浩气的人物,决非偶然。”
    
  台湾学者龚弘在《两宋人物》中感慨:“宋人讲道学,故重气节。宋亡殉国的文天祥,可说是殉道—成仁取义,而又殉国。代表了宋代读书人的真精神。”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坚持的是什么?是儒家的大义,是宋明理学的骨气。是孟子宣扬的“生我所欲,义我所欲,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是朱熹主张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皆为南宋的之相,都为国而死。他们被后人称为“宋末三杰”。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都是儒家子弟。为大宋壮烈殉国的儒家子弟何止这三人。历史事实证明宋明理学不仅没有阉割了中国人的尚武精神,而且还加强了中国人的凝聚力,使中国人面对世界上最可怕的灾难性力量表现出大无畏的尚武精神。
    
  文天祥、陆秀夫、谢枋得三人为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年)同榜进士,他们皆为国取义献身。明嘉靖进士袁袠在《世纬》中感慨:“暨乎宋祖,以忠厚立国,以廉耻养士,及其亡也,文、陆、张、谢之徒,蹈东海而不悔,戮燕市而不挫。由此言之,士何负于国哉!”文天祥、陆秀夫、谢枋得等这些儒家子弟理学后生何曾负于国家?何曾愧于民族?何曾被阉割了尚武精神?
    
  宋遗民程敏政在《宋遗民录》中说道:“此秦隋之君一经败乱,即如溃瓜不可复救,而靖康之末,忠臣羲士死者接踵,又相舆维持立国至于百五十年之久。国亡主执,而犹有如文丞相者挺然以其纲常之身,百折不屈,就死如归,以明大义于天下后世。”宋遗民刘麟瑞、赵景良等集录的《忠义集》追思宋末仗义死节之士,明人何乔新做序道:“宋有天下三百余年以仁厚立国,以诗书造士,以节义励士大夫,故其士民观感兴起,皆知杀身成仁之为美。及其遭罹变故而且亡也,死宗庙者有之,死社稷者有之,死君上者有之,死城郭封疆者又有之。下至山谷之儒,里巷之妇亦皆秉义,抱节矢死不辱。呜呼!汉唐之末曷尝有是哉!三百余年乐育之效,可见于此矣!”明人蒋一葵在笔记《尧山堂外纪》中写道:“宋以仁厚立国,不幸侮于辽,肉于金,亡于元,然人心终有不忍忘者。初宋亡,宗室有遗落中山者,众共立为主,期欲兴复,不克而灭。元末,韩山童自言祖父系宋胤,国亡变姓。汝颍兵起,卒推之为主。山童败,子林儿称宋帝亦十二年。其他所在兵起者,皆以兴宋为词。而红巾揭旗有联云:‘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此见宋仁厚之德入人之深,虽易姓未泯。盖汉唐以下所未有也。”
    
  宋遗民不著撰人写的《昭忠录》记载都是宋末忠节事迹,记有坚守死节的英雄一百三十人。清代编著《四库全书》组也为之感动,写道:“谨著之于录,庶一代忠臣义士未发之幽光,复得以彰显于世。”这是清代汉人史臣的良心。据清代历史学家万斯同《宋季忠义录》校订凡例所述,南宋末年抗元死节的知名英雄就有五百多人,那些不知名的英雄不计其数。清代史学家赵翼感慨:“历代以来,捐躯徇国者,惟宋末独多。”
    
  在卫国战争中死去的宋朝军民永远是中国的骄傲,文天祥等永远是中国的民族英雄,他们的英勇抗战、民族大义永远值得后人为之自豪与歌颂。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