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奖
题目一(共9篇):
“守望”中华之魂
二年三班 郎秀美
文化,一片土地的体香。文化,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一个国家的希望。一代人的方向。
中华文化,中华之魂。如那圣洁之水,浸透中华每一寸土地,洗礼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中华文化,东方巨龙的魂,从古老的华夏大地走来,引领时代新风。它古老却不腐朽,它亘古却有历久弥新,它带着孔孟之学,儒家经典,支撑着一个时代,支撑着中华民族。
几千年来,中华文化一直被守望着。它是每个炎黄子孙的骄傲。古代,无论是战乱频频还是繁荣稳定,中华文化如另一个太阳,永远笼照着这片国度,使它神奇而又神秘。近代,鸦片战争使这片土地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但仍有许多中国人守望中华文化——坚决捍卫中华文化。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这面墙不倒,中华民族就永远不会倒。现代,我们走上了飞速发展的轨道。是中华文化,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大步向前走。但近年来,中华文化却屡遭冷落。
中华文明,经得住历史的考验,经得起风吹雨打,因为有每个守望着它。它经不起的是被中国人逐渐遗忘冷落。近些年来,崇洋媚外之风甚是强烈,洋文化在中国成为时尚标杆。“洋节总比传统节日好,洋货总比国货好”之风日益强烈。端午节江边赛龙舟的热闹场面已渐远,清明节成了只走个形式,而那圣诞节,情人节,却被如此如此精心安排,视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节日。面对西方国家无声的侵略,我们还欣然接受?美国电影,日本动漫,将中国的国产影片一再拒之自己的家门外,;令人痛心疾首。难道只是因为外国的影片好?iPhone在中国市场频创新高,畅销不衰,甚至有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那回家苹果(iPhone)4代,而我却拎回家4袋苹果。普通工薪阶层两三个月的工资,如此昂贵的价格却丝毫没有影响iPhone的抢购之风。难道,购买iPhone就能提高身份?面对端午节被韩国申请专利,面对朱元璋是高丽人的谬论,中国人,还无动于衷吗?
守望中华文化,守望住中华之魂,守望这堵墙。将目光移向中华文化,将追求时尚之心放在中华文化上,深入挖掘中华之精髓,努力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守望中华文化,让传统节日再次热热闹闹的展现在这片国土上。守望中华文化,让孔孟之学的和谐之音,传遍世界。守望中华文化,坚决抵制外来的邪恶之手夺走中华文化。守望中华文化,不是一味的泥古不化,不是一直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将时代新风注入其中,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内涵,不断为之注入新的血液!守望中华文化,在固守中放长眼光!在固守中彰显伟大,永远循着时代的步伐,守望中华文化,中华之魂,让这堵透明而坚韧的墙,永远守护这片国土!
中华文化,中华之魂,你我的骄傲!
重拾回文化的信心
二年三班 王冬日
中国,作为一个五千年文明的大国,我们有如同晨星般耀眼的人或物,我们有现在人人尊为圣人的孔子;我们有影响了几乎整个亚洲的大唐文明;我们有具有优秀传统美德的人物,如雷锋……
平地一声雷,不知何时他们都去了海外,充当了一把‘海归派’;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们开会说孔子思想是支持人类发展的动力;西点军校挂着雷锋的画像以当作榜样学习……结果证实,他们其实连中国的门槛都没迈过。
这让人不禁慨叹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何我们的文化竟要靠外国人发扬光大?这才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基石’吗?
我国的文明至久远的夏朝而来,一直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我国的文化史从未间断,与外国长达几百年的黑暗时代相比,我国诞生了一批批的文化名人,如飘逸的李白,沉郁的杜甫。汉字,作为文化的载体,在苏美尔文,楔形文字已经消亡的年代,成为了当今唯一存留的象形文字……,除了这些这些还包括风行全球的儒家思想,还不足以说明中华文化之丰富,生命力之顽强吗?我们在古时候曾经假托外国来宣扬自己的文化吗?在时间长河之中,他们从未因时间的冲刷而褪色,可是我们中国人,那颗被称为文化信心的心脏却褪色了。
有一句话叫:“毁灭一个民族,必须先毁灭它的文化”,程度上可能有点夸大,但若仔细思索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入我国的外国文化越来越多,同时随着外国文化色彩的愈发鲜艳,中国的文化反而开始暗淡起来。只有当听说孔子、雷锋他们出了国,才终于激起国人的信心。人们眼前浮现的却渐渐全成了外国的文化,从节日到日常生活,我们在津津乐道的总是外国的文化,却对本国的文化十分的淡漠。也许正因为如此,国人才想到要让本国的文化到外国去接受‘熏陶’,带回来一身洋气,甚至为了那身洋气而胡诌了一些莫须有的东西,这种种只能体现国人的心褪色到了何种地步!
几千年来,历史早已证明中国文化那强大的魅力,可是作为文化的拥有者的我们却主动的去背叛它,对它失去了引诱的信心。中华的文化像一颗种子,只有在我们的共同呵护下,它才能茁壮成长,所以,请拿去作为‘保护伞’的外国文化吧,用我们的热心去浇灌,这样总有一天,种子会成大树,而我们也将品尝到那累累的硕果!
为什么要挂一个“洋”标签
二年八班 奚英达
随着中国近八年来的迅猛发展和沟通的日益方便,外国文化以及西方流行的东西开始在中国侵占市场。
各种繁多的欧美以及热汗文化、产品开始在中国的各大中小城市普及、以至于出现了“哈日族” 、 “80后” 、 “哈韩族” 、“街舞” 、 “极限运动”等等新名词,那么这类文化为什么能够给中国社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呢?
在中国的流行乐坛,大多数歌手都受欧美、日韩等国的影响,歌曲旋律、歌词中包括的文化内涵也都是有较多的外国文化的味道,而写中国文化的音乐人却很少,即便有,也不太受到国内歌迷的欢迎和支持,手支持的,大多是一些20岁出头的年轻歌手、而恰恰是他们的歌是属于欧美风格的。
我们知道,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与他们国家的社会背景以及发展状况慢慢的演变出来的,所以每一个国家他们的文化分支都是具有本国的文化内涵在内的,这也造成了不同国家文化内涵的不同,中国的文化是古老而传统的,因为发展的历史比较久远,文化也就有了一些传统和古老的味道,这正是重点,正因为中国的文化很古老,使得很多国内的年轻人认为中国的文化老土,以导致崇洋媚外,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凝聚力,但可悲的是,中国的年轻一代受到的都是外国文化的熏陶,而且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再举个例子,前些天,李连杰先生的新片《霍元甲》上映了,整部片子重整体上来说很不错,让人看了很感动,李连杰的古装功夫片总是能体现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与霸气,但在这一次的《霍元甲》中,在霍元甲因为日本人的毒害而倒下的时候,也正是全剧最高潮的时候,却突然蹦出来一个周杰伦开始嘻嘻哈哈,一下子打断了影迷先前的情绪,于是整个高潮片段都让一首歌给搞砸了,这就说明不同社会背景下发展出来的文化,在很多场合下是无法融合的。
外国文化确实绚丽多样,我的目的不是要抨击外国的文化,也不是说不能太欣赏额爱国文化,但是,我们中国的娘清一代中,能够意识到自家民族文化重要性的人已经少之又少,我认为不一定所有的东西都要有一个“洋”标签才好,我们千万不要迷失了自家的心智,过于的崇拜,我们自家的民族文化也有它瑰丽炫目的一面,
最后我套用一句经典的台词:“取洋人之长,补国人之短,耀出千分光,发出百点热。”
中国文化失掉自信力了吗?
二年六班 邓子峰
中国文化失掉自信力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文化正一点一点失掉自信力。
首先来讲文化。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教育,科学等。中国文化,是指在中国土地上的人在社会历史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唐诗、宋词、孔子的教育方式,张衡的地动仪等。
其次,来讲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国文化,历史久远,最早具有代表性的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到文明时期以五帝为首,夏为初,一直到爱新觉罗氏的清朝,发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今天,中国文化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一部活画卷,生动展现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但是,中国文化这样一位文化巨人似乎有着几分羞涩。前些年有一个流行的传言说:一批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开会,结束时宣言,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过头去汲取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的智慧,但是,经李慎之等多位学者反复核实后的结果是,根本没这回事。还有一个谣传。是美国西点军校挂有雷锋的画像,而最后调查的结果也是,根本没这回事。
好像,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到现在还没有摆脱一种心理,一个人,一件事或者说是一件商品只要让洋人移夸耀,脸上就特别有光,但为什么?中国文化失掉自信力了吗?真的是经济实力决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孔子的理论在没有洋人的夸奖下就毫无哲理可言了吗?雷锋同志扔去洋人的光环就不值得我们学习了吗?中国文化失掉自信力了吗?
答案固然是否定的,中国文化是中国人的骄傲,或许洋人的夸奖好似光亮的外表,但孔子曾告诉过我们:“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可见中国的自信是有的,孔子不需要洋人的帮助也能发挥作用。中国文化是不缺少自信力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中国文化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文化的自信力才可得以彰显。慎始如终,则无败事。让我们认清中国文化的本质,中国文化没有失掉自信力!
自信的力量
二年二班 马雪
是什么支撑着我们到现在?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我们现在的中国为什么会这么强大,因为我们有信念,有自信,相信我们自己的祖国,给予它自信.拥护他,他会带领我们走向光明。
---- 题记
回望历史,我们有多少曾经失败的场面,如今也都历历在目,离我们最近的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慈喜太后更是如此,战败,求和,签约,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我们不禁要想,我们为什么会是这样?就算战争胜利了,也跟人家签约,我想这里出于我们胆小,懦弱,不自信的造成的.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何要受这般侮辱,并不是我们没有能力,而是我们不够团结,不够努力,最重要的是不够自信.试想,一个国家的领导者,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果断的判断力,百姓怎能安居乐业,怎样在社会,世界上站有一席之地。?
当你充满自信,昂首挺胸的向前走,你就会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美好,世界是充满阳光的,自信有时候真的可以改变很多.我们历史人物李大钊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当他在建铁路时,外国人都在嘲笑他,说他不自量力,说中国建筑铁路的人还没有出生,李大钊就是不服气,不认输,经过他一番的刻苦努力,终于创造出属于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时间短,花钱少的特点.让那些外国人另眼相看,不得不佩服这个中国人,李大钊说:相信我们本民族自身的实力,国家给我们支持的力量,更是一种依靠。.
我们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曾以<<阿Q正传>>成功塑造阿Q这一形象,在当时的世界上有不同的反响,之后他又相继的发表一些书籍,使他成为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鲁迅为什么会成功?他与旧势力相斗争,不屈不挠,他坚信.只有给予民族自信心,民族才有能力,有魄力的在世界上崭露头脚。
我们应该有李大钊的坚持,鲁迅的自信,我们有气魄,一个缺乏自信的民族就如同是一个生病的老人,浑身无力,无精打采,面如黄土,要想把民族的自信传递给每一个人,我们首先要有自信,相信自己,相信别人,相信民族会给你带来一个美好的明天。
“繁华”与“沧桑”
二年四班 李敏
2011年3月,日本发生了高达8级的强烈地震!瞬间,天昏地暗,房屋倒塌,日本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各国纷纷伸出援手,运送物品。可即使在这么沉重的打击下,那一排排整齐等候分发救援物资的长队依然刺痛了我的神经,晃花了我的双眼……
是什么使这些日本居民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着井然有序的队伍?依然将文明礼貌放在第一位?毋庸置疑的,这是因为文明,一个民族的文明,一个国家的文化!
这让我不禁想到“5月12日汶川”地震的那些场面……同样是地震,同样是沉痛的灾难,同样是无法忘怀的伤害。可为什么日本却依然表现得那么文明,那么令人尊敬?而我国的“汶川”却完全方寸大乱了呢?难道说这是因为两国的文化不同而造成的吗?难道我国那五千多年的文明及不上日本吗?可究竟是什么原因令这两者之间产生这“天壤之别”呢?
是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对历史的不了解,是其内心的“弱国心理”!
我国地广物博,文化源远流长,流传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悠久了。文化初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唐朝达到了文学的巅峰。那一首首家喻户晓的唐诗宋词充分证明了我国文化的魅力!可到了清朝,由于清政府的庸俗﹑无知,文化不得不停住了前进的脚步。不得不承认,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令我国的文化与世界的文化拉开了遥远的距离,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一百多年来,文化的遗漏,精神文明的匮乏令我们无能为力。即使近几年来,经济飞速发展,贸易,科研领域等许多其他方面都相继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可这些还是弥补不了那些我们丢失的“文化”与“精神文明”。可这些难道就成了我们“弱国心理”,“自欺欺人”,不自信,“打肿脸,充胖子”的借口了吗?那五千多年的文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汲取,去挖掘吗?国已不弱,那么国人应该强大起来啊!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我们是龙的传人。曾经,这巨龙将一次次的辉煌载入史册。如今,我们更应该将这龙的文化,龙的精神,龙的文明传播四方,弘扬天下!别让那不朽的辉煌成为如今沧桑!看巨龙腾空飞翔,辉煌出现!
可悲?可恨?
二年四班黄瑞
中华传承两千五百年的文化,起于战国,繁盛于唐,衰退于清。而如今,我们的文化是被传承发扬了?还是被遗失淡忘了呢?答案每个人心中都有所不同。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这样说过:所有后进的现代国家,进入现代社会体系都面临一个如何被接受、认同的过程,这往往容易形成文化焦虑:想向外界证实自己的文化多么优秀,而潜意识里却要取悦西方的文化……中国的文化自信还远没有建立起来。
正如院长周宁所说的,中国的文化自信确实还远没有建立起来。中国曾经是世界文化的中心,而如今却要靠取悦西方文化来让我们的文化得到认可。中国的文化迫切需要建立自信。现在,中国文化建立自信的机会已经来了。
2008年西方金融体制和经济模式下爆发的危机,使西方文化的优越性消失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榜样作用也在丢失。作为人类政治天空,中国与西方同时进入了不明之域。中国要谋求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规则,这也是建立中国文化自信的绝佳机会。
西方文化影响并主导了中国一个多世纪的文化景观,以致当代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不敢尝试西方没有的东西,没有明辨西方制度和价值观的合理性,缺乏批判其明显荒谬之处的道德勇气。
中国传承文化中的丢失,是造成国人对文化自信程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儒家,起于战国,是我国文化中重要的代表思想。《四书五经》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作,然而这样的文化历史瑰宝却只能在几乎消失殆尽的传统县学和书院中见到。但在韩国至今还有三百多所孔子学院,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也是在2004年底在韩国首都挂牌成立的。韩国还将儒家文化的思想通过电影、电视、各种媒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可以说韩国是以儒家文化为立国育民的成功范例,被西方许多学者称作“儒教国家的活化石”“典型的儒教国度”。
中华泱泱礼仪大邦,拥有两千五百多年的文化底蕴,可却在文化传承中丢失了如此之多的思想文化,如儒家文化一样重要的文化。各种起源于中国,繁盛于中国的文化,现如今却要到别的国家去借赏。这不知道是可悲呢?还是可恨呢?
输得坦荡 赢得漂亮
二年一班 孙梦璐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着土地爱得深沉。 ——题记
中国有句古话:女为悦己者荣。意思是女生以喜爱自己的人为光荣。是的,我们都需要认可,需要爱。
多年来,我们都被“面子问题”困扰着。认为只要是面儿上过得去就足矣。古时候,皇帝都要下到民间体察民情,当地的县令为了使自己的管辖地看起来华丽,物产富饶,不惜民之疾苦,收苛税,民不聊生。当今,我们又为了“面子问题”倾尽了什么呢?
我想,不过是挥霍了父母的爱。
那些日子,日本历尽磨难,受地震和海啸的双重折磨也没有使他们忘记秩序和本性。和我过不同的是,我并没有看到日本人的惊叫和哭闹。他们的眼神也许不够坚定,但足够淡定,纵然自然灾害使他们流离失所。
我见过很多人听到日本大地震消息之后高兴得手舞足蹈。不可否认的是,他深刻的爱着祖国和人民。可是,这种叫好与嘲笑又有什么用呢?出了降低自身的素质。爱祖国的话,请在战争时冲锋上阵。爱人民的话,请不要自己人祸害自己人。制作含瘦肉精的香肠,添加尿素的豆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孔子是我们文化的代表,更是世界的楷模。其主张“仁者爱人”,后世都受益匪浅。是的,孔子是我们中华的骄傲,他的内涵本来最应该有我们来继承,负责。可是,我们又记得多少呢?
日本学去了文字,把方块字快成圆体字,就成了他们的文化。换过学去了利益,待人友善,“友善”倒成了他们的代名词。美好的东西,我们都意识了。记住的只是空中楼阁的夸奖。
长此以往,我们的文化会断条。我们这一代以孔子为骄傲。难道下一代,下一代的下一代,还拿儒家文化论英雄吗?到那时,我们还拿孔子说事还站的住脚吗?
很多时候,我觉得我们是贝壳,不是缺少海,而是缺少反思和关怀。
赏 画
二年九班 梁童
老师年事已高,退休家中,学生海外归来,前来探望。
他是老师最喜欢的弟子,天生聪慧,教什么都能熟记于心,老师画得一手好墨竹,便将平生所学都传授给了他,后来他去了海外深造,老师心里总觉得他少上了一堂课,如今他学成回国,何不借此机会以了心愿,于是起了个大早在画室里忙来忙去。
“叮咚”门铃声响起,老师兴奋得只拖了半只鞋前来相迎。门外站着学生,手提皮包,西装革履,意气风发,门内立着老师,身体瘦弱,满脸慈祥。
“快进来吧,”老师把学生拉到桌旁,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摆在上面,“还没吃饭吧,这是你最爱吃的,我知道在国外千金难求,所以亲自下厨,快尝尝吧!”
盛情难却,入座,打开皮包,学生将一套锃亮的刀叉握在手里,看到老师一脸诧异,学生笑着说:“噢,在国外习惯用它了,因为外国人认为使用它更优雅,所以带去的筷子一直没有用。”说罢,开始对那个晶莹的饺子又割又切,几刀下去已不成模样,又难以入口,到头来碗里碗外都是碎了的陷和皮,学生因为自己的笨拙一脸尴尬,老师只好赔笑。
饭没吃成,他又从包中小心地抽出一幅画,“这些年,我在国外深造,颇有进步,这一幅是我的获奖作品,特地带回来送给您。”学生满脸得意地展开卷轴。
绚丽的色彩顿时射入老师眼帘,学生看出了老师的不解,便介绍说:“鹰是美国的象征,他在红日下翱翔,意味着美国的强大,西方画总是这样绚烂,感觉就是不一样!”
“那就挂到画室去吧。”老师微笑着说。
学生欣然走向画室,那是昔日他学画的地方,然而当他推开门,正欲进入时,却又突然止步,眼前的场景令他震惊:小小的画室仍是他走时的模样,四壁上却挂满了浓淡相宜的墨竹图,一棵棵竹子苍翠挺拔,清秀俊逸,这一笔笔都是老师当年悉心的教导,这一幅幅都是自己刻苦的画作。但只记得当初自己画完后,就不再理睬,没想到都被老师一幅幅的珍藏,如今又挂在这里,当年学画的情景历历在目,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这些画我仍然保留着,每一幅都展现了不同时期的你,竹子谦逊而又坚韧,是我们中国人的灵魂所在啊!”老师凝视着画卷。
学生顿悟,顺手丢掉手中的画,站在老师面前满脸的惭愧,又给老师深鞠了一躬。
老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又拾起画卷,挂在了墙上早已留出的位置,又仔细端详了一番。
学生不解。
老师笑答:“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的代表,都蕴含了他独有的文化,不分贵贱,无关雅俗,我们尽可以欣赏异域文化,只是万万不能忘本,这一点我们都要牢记啊……”
当晚,学生在老师的指点下,又画了一幅墨竹,取名为:民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