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422阅读
  • 3回复

江津酒与历史文化名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9-18

 


江津酒与历史文化名人


 


  江津是有名的酒乡,酿酒历史久远,酒文化底蕴深厚。干隆本《江津县志·赋役志》记载,早在明朝嘉靖年间,江津就缴纳土贡“酒税钞八十五贯八百元”。这是记载江津酒最早的文字。按此推算,江津酿酒已有460多年的历史。清末民初金融学家周洵(字宜甫)所著《蜀海丛谈》记载了四川酒税收入“以江津、泸州、绵竹等湘妃产酒之区,收数最旺”。民国版《江津县志》云:“高粱津人多种之”,“以之造酒”,“县城外白沙游溪及各场多有造酒人家,俗呼槽房”。“此酒上销成都,下销宜昌沙市各地”,“江津产酒甲于省”。“川省每年出酒二万万斤以上”,“江津产酒达四千多万斤”等等。民国四年八月,江津在鞍子街成立烟酒公卖局,在县属八处水陆要道(出县口)设分卡稽查酒商……
    《白沙镇志》载:“清朝初年,白沙酿酒业兴起,当其盛时有槽房300余家。白沙烧酒弛名全国,槽房多建在镇西驴溪河畔,形成一华里长的槽房街”。这是史上最牛独一无二的“槽房一条街”,现在这里仍叫原名。江津烧酒民间又称“老白干”,有民谣说:“江津豆腐游溪粑,要吃烧酒中白沙”。到民国初年,白沙槽房仍有230多家,每日产酒4·6万斤,年产达1000万斤以上,远销全国各地。酿酒取水的驴溪清澈见底、含矿物质极微,以此水酿洒,品质极佳。1944年,爱国将领冯玉祥到江津宣传抗日,喝了江津“老白干”后感慨地说:“好水不过驴子溪,好酒不过老白干。”这里因酒而兴,因酒而起,成为誉满巴蜀的文化名镇和商贸大镇。
    抗战期间,江津全县有槽房389家。抗战艰苦卓绝,坦克、汽车、飞机等动力原料紧缺,全靠酒精。从1941年至1945年间,每年江津向战区生产酒精1700多吨。江津的酒业为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江津不仅是酒乡,而且还是联乡,是文化大县,历史文化名人倍出。清末钟云舫是历史文化名人,被今人誉为联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包括“史圣司马迁、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书圣王羲之,词圣苏轼”在内的“文化六圣”之一。他学识渊博,遍览经史百家之书,工诗文、词曲、尤善对联。清光绪年间,因撰写对联嘲讽贪官知县被迫远走成都避祸。回来后不久又遭污陷,被羁于成都提刑按察司待质所三年。在此他创作了天下第一长联《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光绪三十二年回津后,著《振振堂联稿》四卷,《振振堂诗稿》二卷、《振振堂文稿》二卷,联稿收录对联1850副,100字以上长联10副。在清末和民国期间,《振振堂》再版多达5次,它是中国楹联史上最为经典的著作。
  和大多数中国文人一样,钟云舫也是个善饮之辈,他一生痴爱江津酒,对其酒文化领悟颇深,酒文相依,在他所创作的诗歌和楹联作品里,也散发出浓浓的酒香。钟云舫颇具个性:纯直、刚劲、豪气,不渗半点杂质。其门人、《振振堂》集的辑注者郑埙描写钟云舫在书写对联时常是“左执樽,右执管,泼洒而就”。因他贪杯,“中酒染疾”,光绪七年(1881年),34岁的钟云舫在高牙场教塾馆,得了一场差点夺去他生命的大病。他有一个最好的酒朋友叫张松生,他们“十年交好,西窗痛饮,爪战欢呼。美酒一盅,佳肴数品,倾心吐胆,醉不言归。良夜迢迢,谈心至晓。”(钟云舫《与张松生化袱文》)由于他与张松生等长期无度酗酒,使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这年四月生病,多方寻医问药,不见好转。病入膏肓、痛苦无限,他想这回是无可医救了,只得等死,但阎王不招留他,五月中旬病愈,但他不敢喝酒了,而且还感到非常厌恶酒味,一闻到酒味就“熏熏欲呕”,于是他趁此戒酒。
  就在他重病前一个月,他的酒朋友张松生同样因滥酒而生疾,得了一场大病,多方寻医无果,四月初八去世。钟、张二人最为“意合情投”,张家本把丧信告诉了钟家,但此时钟云舫也生重病,家人担心这噩耗将会使他病情加重,因而就没有将丧信告诉病榻中的钟云舫。钟云舫病愈一月后,家中人才告诉他,他听后泪流满面,久久说不出活来。他立即写了祭文《与张松生化袱文》,包了袱纸,一人蹒跚地来到张松生的新坟前祭奠这位最好的酒友。数月不见,现在竟是一堆黄土,钟云舫潸然泪下,以泪和墨写下挽联──
    我病不寻常,一月弥留,几致幽魂从地下;
    兄归何迅速,十年交好,竟无杯酒奠灵前。
     钟云舫戒酒数月,但就在八月中旬的一天晚上,他梦见自己又在张松生家,如似从前,两人举杯痛饮,淋漓尽致。“自此之后,渐而思饮,渐而小酌,渐而手不停杯……”他又开饮酒了。以后多年,他在睡梦中都与张松生西窗痛饮,爪战欢呼。钟云舫说:想必张兄在阴间冷落,无人陪酒,待我将祖母、儿女“大事卸肩”后,定来继续陪他饮酒……
     钟云舫的第二个特别好的酒朋友是杨爽山。杨本是四都团副,四都团正是钟云舫堂叔祖钟平之(字体端)。清同治三年(1862),钟平之和杨爽山率乡团在高牙场、鹤山坪寨等地阻击石达开进攻江津获胜。时钟还是个少年,几年后他们就成好朋友。他们经常一起喝酒,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俩人都是性情中人,相逢必饮酒,饮酒必划拳,划拳双双醉。在钟云舫的《饮杨爽山家即席》一诗中,一个秀才、一个乡勇,双双饮酒的豪爽之气栩栩欲活──
  爽山豪爽不可当,花间一醉酒千觞。
  奇花满地皆矜贵,,入室但闻王者香。
  是夕开东阁,邀余同小酌。
  瓜战群雄欢复哗,长鲸吸浪蛟龙渴。
  英雄知遇讵文章?休把儒生恼汉王。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9-18
  且饮一杯歌一曲,天高地阔容我狂。
  爽山笑曰君言是,天与斯人早位置。
  闲评花史邀醉侯,武乡事业陶公志。
  一壶未尽诗成篇,今我何如李谪仙。
  举觞问花花不语,秋在人间月在天。
  钟云舫30多岁时曾在渝州城内游学,他住在客栈内,一天傍晚正在客栈内小饮,突听隔壁传来琵琶声,原来是一歌妓在演唱,这歌妓离家十年,还深恋着丈夫。钟云舫由此及彼,想到白乐天所遇到的琵琶女,想到自己的爱情,他无不伤心感喟,由小酌而狂饮,既而与她共饮,当晚钟云舫写下《渝州即席》诗。郑埙对此诗批注云:“一老妓耳,而卷卷恋旧,情深若此,天下惟多情者能种情,亦惟多情者言情耳”。
  十年一梦感沧桑,卿已蓬头我鬓霜。
  手把琵琶诉往事,夜深零雨打秋窗。
  纱窗绿映红绫袄,歌罢怜侬歌懊恼。
  相知只问情有无,那管桃花春既老。
  旧酿春醅白玉浆,双卮擎着劝亲尝。
  此中甘苦君知否,惟有离杯味更长。
  花非恼树轻离别,无那秋风振秋叶。
  咬定情根死不松,地远天长有今日。
  急水滩前不紧舟,雨淋铃夜感漂流。
  大家含着酸辛泪,莫与愁人添别愁。
  今宵且共樽前语,我为楚歌卿楚舞。
  生生世世有情天,此后更烦娲母补。
  忠州杨裕勋,字建屏,别号笑笑居士,同治时的廪膳生员,研习书画,尤长于画荷花,人称“杨荷花”。 光绪二十八(1902年)65岁时任江津教谕兼摄训导。他对钟云舫的才华和师德师品非常赞赏。一个地方教育长官,一个是塾师,一个画荷花,一个写对联,两人最为交好。杨建屏“冷署常开北海樽”,隔三差五请钟云舫到学署内对饮,推心置腹,谈文说艺,每次都是畅谈达旦,“醉眼而归”。杨还给钟看他画的修建在母墓旁的墓庐,钟云舫特写《题杨建屏学师墓庐图》诗,该诗记下了他俩“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情形。一年半后,两人都被牵扯进“举诉县衙赤旱之年加收税赋”的“粮章案”中,杨被解职归乡,他活到84岁,民国十年(1921)才过世。但钟早在清宣统三年(1911)就离开人世,他得到钟辞世的噩耗后,无限伤感,在长江边为钟云舫置酒祭奠,还撰写了挽联──
  终生欢喜不知愁,善书、善画、善饮、善诗,得一钱用一钱,竟忘却我为何人,今是何世?
  过眼繁华真若梦,有花、有酒、有园、有榭,去几日乐几日,能如此生而无恨,死亦无悲!
  钟云舫每日中、晚饭前必饮酒,独个在家也不例外。夫人谢氏是贤妻良母,还要给他弄上几个拿手小菜,然后陪他小酌,红袖添香,其乐无穷。谢氏五旬生日,家中办小宴庆贺,夫妻对饮相戏,儿孙把杯相敬,真是天伦之乐。钟云舫有二联记录了此事。
  其一:
  儿奉酒,孙奉羹,但凡瓜葛之亲,予小子其退;
  卿祝老,侬祝少,且把菖蒲作酒,我二人共贞。
  其二
  二三辈,嬉游儿女,何解称觥,惟好取蔬食充肠,对此红榴,倾兹绿酒;
     五十年,贫贱夫妻,忽然伤老,愿各向情天稽首,拔我白发,还汝朱颜。 
  光绪三十三年(1807)农历8月初9是钟云舫60生日,他从牢狱中出来不久,本也身衰力竭,仲子德廉已逝,季子德谦远在日本。陪他饮酒过生的只有夫人谢氏和门人郑埙,他心恢意冷,倍感凄凉,只借酒消愁,喝得个淋漓尽致,还写下一副《六十自寿联》──
  笑我菲材,六十曰耆当指使;
  与君共醉,十千沽酒莫辞贫。
  一次,钟云舫与朋友一起喝得酩酊大醉,回家后诗兴大发,挥毫写下《醉歌》长诗,该诗想象神怪离奇,曲曲折折,古奥深邃,是一首充满着浪漫主义彩色的诗歌。
  钟云舫师友多,联友多,酒友多,又爱打抱不平,因而请他喝酒的人特多。加上他豪气、耿直、干练,所以常喝醉。本是个非常较真的人,喝了酒,更敢直言,各方是非都要进行批评和讽刺,对县衙内的官吏更是讽刺无遗。因而他不仅得罪了一些朋友,还得罪了官府。白溪场望族江镜轩乃书香门弟,他和钟云舫都是秀才,他俩在县城客栈里因喝酒而相识,熟悉后相互交换诗联,互为唱和。但江镜轩酒量不大,喜酒而不嗜酒,每次只能用一小盅,而钟云舫每次都是几大盅,他喝得面红耳赤,然后对江镜轩和各个师友、文友品头论足,甚至吹毛求疵、横加指责,“暴气凌人,不可一世,辄肆口谩骂”。对县衙更是写诗题联进行批判,得罪一大拔人,“几於毁冠弃弁,便溺儒生,终属贾祸之道……”。江镜轩是挚友,深知其秉性,因而从不记较,反而多次规劝他,“酒后耳熟,气旺胆大,口无遮挡,万不能妄加指难他人”,他还多方到被钟云舫谩骂的朋友家中替他开脱,说钟“心胸耿直,只酒后乱言”等。后来钟、江两家成为亲家,钟云舫长女嫁了江镜轩的儿子江少轩。钟江两秀才,因酒相识,由酒友到文友,再到亲家,也算江津酒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光绪二十九年(1903),钟云舫蒙冤被羁押到成都提刑按察司待质所,官府对他实行“不质不询不释”的“软打整”,他被整整监禁了三年。三年凄风苦雨,夫人谢氏非常牵挂他。她想起在家时夫唱妇随,时时为他斟酒添菜的情景,无不伤感落泪。在牢笼里谁人能为他斟酒?第二年中秋之际,谢氏写了《薄命伤寄外诗》托人送到给丈夫。诗中有四句是这样写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8 23:06:03编辑过]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9-18
  偶然惦记好时光,两年孤零独称觞。
  有谁杯酒助清狂?妾稽首为君筹一觥。
  心随明月进君旁。进君旁,劝君尝,
  此中点滴血成浆,怎不教人泪两行!
  此后,谢氏又托去成都的熟人如丁剑秋、龚农瞻等给丈夫捎去江津酒。就是因为有江津老白干的浸润和滋养,牢笼中的钟云舫在无一书可参考的情况下,也是灵感如泉涌,文思尽飞扬,写下了被今人誉为国宝的1612字的天下第一长联《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这也算是江津洒对中国楹联艺术的伟大贡献吧。
  光绪三十二年(1906)钟云舫走出牢笼,他身体很差,但嗜酒不改,只是在量上有所缩减。他朋友刘靖成的二弟在游溪场开张烧酒房(槽房),他执意要前往庆贺,并送去了贺联──
   遍地植春风,桃花尽饮刘伶酒;
  沿山开夏屋,杨柳相依白传邻。
  钟云舫既是好酒之人,又是楹联高手,城中各大小酒肆和白沙、龙门滩、仙峰、仁沱等场的许多槽房都有他撰写的楹联,特择录几副供其雅赏。
  不算英雄三几杯何必尽推尽让;
  莫装醉汉一两吊还须现吃现开。
  在红尘浪饮三杯打开怨府愁城显露得将军赤面;
  有清风不能一醉叫做悭肠俗骨辜负了年少青春。
  此是便益坊君子有酒宾式燕;
  何须老鼓板众人皆醉我独醒。
  一炉火候观蒸气,
  十里春风闻酒香。
  提瓶酒来醉醺醺好谈千古事;
  扯张席坐香馥馥偏啜五侯鲭。
  馐用百有二十品;
  醉到一万八千年。
  糟邱生何处提壶当由灌口;
  麴秀才于此加烤量有作头。
  斯人待我行觞政;
  此地封侯得醉乡。
  浓淡相兼愿与醉侯斟酌去;
  圣贤同道曾经麴部品题来。
  好从箱口觇涪水;
  喜得泥封向酒泉。
  诗人无酒苦吟哦,笔醮酒墨写华章。钟云舫对江津酒的嗜好已达到了痴迷的境地,清冽纯正、醇甜柔和、馥郁净爽的江津酒催生出他诸多的创作灵感,对酒当歌,他成就了联坛圣人的地位。但钟云舫过于贪杯纵盏,这酒又使他时常进入某种虚幻的精神陶醉境地,他在麻醉中体会到社会的不公和人间的无奈。
下面几个名流对江津酒的爱好与钟氏相比却又是一番情趣。
  1938年.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流寓江津,住鹤山坪石墙院。60多岁的他因疾病缠身显得非常苍老。其实,年轻时叱咤风云的陈独秀是非常喜爱饮酒的。他早年从日本留学归来写了一副对联送同学台静农──
  坐起忽惊诗在眼;
  醉归每见月沉楼。
  不久,陈独秀到杭州,与北京大学同事、著名学者沈尹默相交甚密,他们过的仍是一种“诗酒豪情”的生活,两人常常狂饮作乐,陈独秀还作了一首诗──
  垂柳飞花村路看,酒旗风暖少年狂。
  桥头日系青鬃马,惆怅当年萧九娘。
  由此可见,早年的陈独秀也是一个非常嗜酒的先生。后来由于他进行革命,经历了一次劫难、八次被通缉、四次被捕入狱,流寓到江津后,身体每况日下,所以他不能饮酒。但每当他慢步江津街头,偶尔从酒肆中飘飞出能使半街生香的酒味时,他又垂涎欲滴。1940年初冬,他应邀到鹤山坪下坪参加一个农家青年的结婚宴,他先品醮了一小点,这酒太醇香了,于是喝了两杯,晚上经不住诱惑又喝了两杯,“闹洞房”时,他第一次看到这男女老少和尊卑不分、对新娘乱说乱动的“狂闹”民俗场面时,酒兴和诗兴大发,平时是“谦谦君子”的“陈先生”也动起手脚来,还写下了一首《江津乡间闹房酒》的诗──
  老少不分都一般,大家嬉笑赋关关。
  花如解语应嗤我,人到白头转厚颜。
  次年农历5月初5,流寓到江津的文化名流聚奎中学校长周光午、国立九中教师何之瑜、女子师范学院教授、国立编译馆编辑台静农、魏建功为屈原祭日设酒聚饮,他们大饮江津老白干,全皆大醉。独自在石墙院闻知此事的陈独秀不由得又触发出一番感慨。这些人都是他很好的朋友或学生,他们以酒会友,以洒凭吊先人,怎么就不邀请我?他们应该知道我也是一个性情中人,也爱诗爱酒爱屈原……于是,他怀着一种伤感和受人冷落、遗忘的复杂心绪写下《闻光午之瑜静农建功于屈原祭日聚饮大醉作此寄之》一诗──
  除却文章无嗜好,世无朋友更凄凉。
  诗人枉向汨罗去,不及刘伶老醉乡。
  著名诗人吴芳吉可说是中国诗界人人皆知的人物,白沙聚奎是他读小学时的母校,他常常穿行于槽房街,后来他又主政江津中学。他对江津满街满城酒香的情景是再以熟悉不过了,对此他创作了一首《几水歌》──
  几水真真好,津城处处垆。
  江团青玉盏,竹笋少娘厨。
  酒贱无须知价饮,街平不必倩人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8 23:11:47编辑过]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9-18

  国学大师王利器也曾创作过二首关于江津酒的诗歌,这可见他对江津酒的倾心程度。大师在作品中描写了淳厚甘美、浓郁爽口的江津美酒飘香山野和江津美酒处处醉到乡客的景象。
  


  其一──
  广柑美酒数江津,桔绿橙黄景物新。
  识得东坡诗句意,嘉名肇锡洞庭春。



  其二──
  白干白屋入诗篇,喜见街头有醉仙。
  酒贱无须知价饮,名高岂虑少人传。



  著名通俗文学作家聂云岚和著名书法家周浩然对对江津酒也是情有独钟。聂云岚有诗写道──
  客到江津酒当茶,豪情佳酿两堪夸。
  杯倾液溢梅花醉,坛启香熏冷月斜。
  不惜虚荣高身价,愿将醇馥暖天涯。
  惟逢感世方兴瓮,随伴欢娱入了家。



  周浩然的诗作曰──
  酿成琥珀流霞,香甜味美堪夸。
  质优营养丰富,巴蜀果酒名花。



  说到对江津白酒业发展的关心,最不能忘记的当是我们敬爱的共和国开国元勋聂荣臻元帅。他在回忆录中多次写到江津白酒。共和国成立后,家乡人民常去看望他,捎的礼品中更少不了江津酒。他除留一部分自己品用外,一部分送给战友或同事,这时他就会喜上眉梢、情不自禁地说,这就是我家乡最有名的老白干。1955年他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江津,在听了当时的县委县政府工作汇报后,他关切地说,江津要大力发展食品工业,要将具有悠久历史的优质名牌产品发展壮大,特别是江津老白干等,要走出江津,走进北京……如今的江津酒业也成为江津重要的支柱产业,江津酒厂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小曲清香型白酒生产企业。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高级经济师、中国酒业商业协会副会长刘锦林先生在赞叹江津酒时说:“巴蜀名酒,清香鹤立,神州大地,几江横溢。”
  说到江津的酒文化名人,古玉辉这个人不得不提。时下江津人对他知之甚少,但他对巴蜀的白酒产业是有重大贡献的。众所周知,郎酒是我国两大酱香型名酒之一(其一是茅台),然而郎酒的创始人正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的江津县吴市乡大屋基人古玉辉。他生于1888年,青年时曾在江津的多家槽房当过伙计,对各个槽房生产工艺流程非常熟悉。后到贵州赤水、土城与古蔺二郎滩人雷绍清合伙经营布盐,在游溪、吴市、璧山丁家坳等地设立经理部。1929年他向雷提出筹办“集义酒厂”,成功酿成了“回沙郎酒”,取名郎酒,引起酒界轰动,后逐渐发展成为大户,直到解放,酒厂仍是古氏、雷氏等经营,后由人民政府接管。可以说,郎酒厂的创办,来至酒乡江津的古玉辉功大莫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8 23:09:26编辑过]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