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3203阅读
  • 0回复

从古诗词中学意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9-05
从古诗词中学意境

湖北省洪湖市新堤教育组 朱家林

  我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诗是浩瀚的中华文化的载体,诗是一切文学样式的魁首。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古诗词的学习与运用,只是停留在“诵读”和“引用”层次。这些固然是学诗的重要形式,但仅仅如此,未免太狭隘。教学实践证明,“诗”与“文”关系密切,从古诗词学意境,既可发挥诗词效益,又可拓宽作文空间。那么,怎样从古诗词学意境呢??

一、诗文对照,领悟意境?

  一位教师把朱自清的《春》同王维的诗进行比较,结果学生发现王维诗“雨中草色绿堪染”的意境到了朱自清的散文里竟成了“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峻青描写雪景:“大雪整整下了一夜……那落光了叶子的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摇晃着,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落落地抖落下来,玉屑也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岑参的诗却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文对照,阅读教学成了“写作指引”。原来,杨朔的《雪浪花》拟用了苏轼“大江东去”中“卷起千堆雪”的意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融会了古诗词中“咏月诗”和“咏荷诗”的词句;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如果抽去文中的古诗词,原本充满诗意的文章,立刻变得枯燥无味了。古诗词原来是一颗颗光彩夺目的宝石,镶嵌在这些名篇名著中;现今有成就有影响的大手笔,原来大都得益于古诗词艺术营养的滋补。?

二、圈点评注,磨合意境?

  朱自清的《春》细腻地描绘了大自然烂漫春色。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织成了一幅十分美好的“春”的画卷。一位教师执教《春》时说:“朱先生写春风,引用了南朝志南和尚《绝句》“吹面不寒杨柳风”,含有柔和情调,请同学们也用古诗名句圈点评注春草、春花、春雨图。”于是,学生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点评春草,可以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用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点评春花,可反映春天到来后,姹紫嫣红、百花争妍、春意盎然的景观;用杜甫的《春夜喜雨》点评春雨,可谓浑然一体。首先,“好雨”两字写出了“春雨贵如油”这一特点,其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润”字,可见春雨是“雨精灵”,给大地注入了新鲜血液。杜牧的《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与“春雨图”意境合榫……?

  诗词讲究意境,文章亦然。寻找与课文相似的诗词意境圈点评注,磨合的是意境,学到的是技法,于诗于文,大有裨益。?

三、融诗于文,翻新意境?

  古诗词中,许多吸引人、打动人、启迪人的生离死别、喜怒哀乐的深沉意境,如果顺其意而拓展,或者反其意而用之,都可以成为一篇篇优美动人的文章。一个学生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立意,歌颂呕心沥血、哺育他成长的教师,使原诗的意境跳出了母子情的范畴。一个学生把一些描写乡情的诗句收集在一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写成散文《月是故乡明》,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深情。?

  一位教师要求学生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意境融于文中,一个学生在《鱼塘漫步》中写道:“我沿着鱼塘漫步,只见那被惊起的白鹭绕鱼塘低飞一阵后,又很快地向湖心飞去。鱼塘岸边,栽种着杨柳与桃树。那嫩绿的柳枝在春风里摇曳。被风吹起的桃花,在鱼塘上空飘飞翻卷后,又落到明镜似的水面上,仿佛洒向鱼塘的红色雨点。我正看得出神,忽然倒映在水里的天光云彩,红花树影晃动起来——猛抬头,那管鱼塘的小伙子已把一条肥大的鲤鱼甩到我脚旁。这时,不知谁叫了一声:‘啊——’原来小伙子登舟下鱼塘了。”这段文字把“西塞山前白鹭飞”“天光云景共徘徊”“桃花翻腾如红雨”等古诗词的意境熔于一炉,使文章显出了清新秀丽的色彩。?

四、从诗学文,拓展意境?

  朱自清先生写春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我们可以把这看成是白居易“离离原上草”的扩充。一个学生设想台湾游子回乡,祖孙对话的情景,并把费翔的演唱“归来吧归来哟,别在四处漂泊”的歌词融化其中,文章妙趣横生。我们同样可以把它看成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续写。?

  这些还只能算是意境拓展的低层次,更高的层次是把古人浓缩了的生活还原,把古人结晶了的情感展示。怎样“还原”“展示”呢?一位教师与学生一起学孟浩然《过故人庄》诗,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曰:“青的山,绿的树,清清的溪水,金灿灿的菊花。”“孩子在扑蜻蜓、追蝴蝶、捉迷藏。”“诗人与朋友在拉家常,举杯共饮。”“同学们听到了什么?”答:“鸡在叫,鸭在嘎,青蛙高歌,蛐蛐低唱,诗人与朋友祝福。”“同学们闻到了什么”答曰:“稻花香,菊花香,泥土味,大自然的清香。”“你们感受到什么?”“朋友的热情,纯真的友情,诗人热爱大自然的心情。”在这里学生与诗人同行,从诗句走进生活,品出了声色意趣,嗅到了乡野生活的气息与芬芳。真可谓:“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古诗人借想象把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学生们再借想象,把古诗中的艺术形象通过再现而展示出来,使美的感知内容得到补充,使自然和人得到和谐统一,从而实现了诗歌教学从再现到创造的飞跃。?

五、以文编诗,浓缩意境?

  读朱自清《荷塘月色》,无疑是一种享受,但要深刻理解作者荷塘散步时“淡淡的哀愁”与难得偷来的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又并非易事。一位教师以文编诗,揭开朱先生内心世界的一角,缩短了读者与作者间的距离。

心海波澜起,彻夜眠不成。?荷塘纵幽僻,月色翻宜人。?

天地唯自我,恍如隔世尘。?苍茫月色下,独处自由身。?

田田莲叶秀,舞裙展无声。?莲蕾胜明珠,闪烁似星辰。?

密叶相比并,凝碧波有痕。?月光如流水,乳液洗清芬。?

荷塘青雾浮,轻纱梦笔魂。?柳影何倩倩,莲叶留画纹。?

光影谐旋律,亚赛提琴音。?荷塘周遭树,杨柳多而盛。?

丰姿依稀现,灯光倦然昏,?蝉唱与蛙鼓,喧阗破夜氛。?

静思何所有,孑然余一身!? 凄清令我悲,忽念江南人;?

莲塘秋色艳,净土何处存?? 遗世求独立,终为梦幻身。?

推门入斗室,妻睡酣沉。? 孰为清醒者?孰为梦中人??

逍遥何处觅?解脱入何门??此问谁能解,吟笺传恨声?

  这种发轫于自拟标题的活动,在“文”与“诗”中起到了媒介作用,而在理解内容方面则实现了提纲挈领的价值。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