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292阅读
  • 0回复

《孔子的贫富观》傅佩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8-27
诸位朋友,我们今天要谈的主题是孔子的贫富观。贫就是贫穷,富就是富裕。儒家思想是入世的,他们肯定要个人的自我实现,与社会的繁荣发展结合在一起。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曾经碰到几位隐居的人。隐居的人认为世界太乱,不如明哲保身,我自己找个偏僻的地方,耕田,自食其力算了。不要管这个混乱的天下。孔子遇到这些人,就讲一段话,他说鸟兽不可与同群,我们人不能跟鸟兽一起生活,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我要不跟人类在一起,我跟谁在一起?这儒家思想的入世性格,只有他了解人的生命的全面的发展,每一个人生下来都在家庭,在社会里面,才有可能成长。那么他成长之后,也就在社会里面,希望能够以个人的努力来带动整体的繁荣。所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那么如果你有入世的精神,你对于人间的价值自然就要肯定。你不能说我一方面肯定入世,另一方面我反对富贵,其实富贵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有,只不过问题是手段是不是公平,也就是竞争的手段,是不是能者、有德者可以得到富贵。如果是的话,这个世界就安定繁荣,否的话社会就在混乱之中。儒家的理想是非常正面的,看待社会。


孔子有一次带学生到了卫国,他提到三句话。第一句话是人口很多,儒家肯定人的生命,要值得设法去珍惜他,反对自杀。所以人口多的时候,怎么做呢?让他们发财,有钱不是坏事,有钱你就自由,把那个自然而然的去表现出来。西方谈到私有财产,像黑格尔就说,人的自由来自于私有财产。否则我说你从这儿到北京,你可以坐飞机,可以坐马车,可以走路,你如果没有钱,你可以坐飞机,等于白讲。因为你没有钱,你不能采取这种方式。所以这个自由,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说,需要以金钱作为它的基础,但是我们也知道,金钱不是万能的,它也不可能作为人生唯一的最高的目的。他只是一个中间的阶段,一个必要的条件。孔子讲的第三句话就是要,教之,就是要让他们受教育。人口众多,大家发财,受好的教育,好的教育代表你有正确的人生观,知道人生的目的何在?儒家就是这样的一套人生观。我来到山东,一定要去曲阜,到了曲阜,一定参观三孔。到了孔庙,孔府,以及孔林,尤其是孔林,我的感触是特别深,因为看到了孔子的墓地。墓地旁边有一所简陋的房子,前面一个石碑,上面刻着,子贡庐墓处。也就是,子贡在这里为孔子守墓。

根据孟子的记载,孔子过世以后,他的弟子舍不得离开他,就在他墓边盖了很多房子,守墓,守上三年。当然三年根据荀子的说法是25个月,三年之后,同学们痛哭一场,各自回家,继续自己的生活跟事业。子贡,回到墓前,盖个房子,再住三年。前后50个月,子贡做到了,所以今天看到这个牌子,我们要想到这个故事。问题是子贡为什么可以住50个月,除了对孔子的敬爱之心,非常深刻之外,他还需要有点钱。没有钱的话,你这样住怎么活得下去呢,所以子贡是孔子学生非常特别的一位。年轻的时候很穷,后来做生意发了财。所以个人经历过贫穷跟富裕。孔子曾经也提过子贡发财的事情,他说子贡这个学生,没有得到官府的允许,就自己做生意,当时做生意需要官府的特许,但是春秋时代已经开始乱了,有时候也没有人管,没有特许,你也可以做一点生意吧。子贡就是这样的人。结果,他做生意做得好极了,他猜那种物价会上涨,每次都猜中。就跟买股票一样,他买哪一支,哪一支就涨,变成股神了。所以子贡发财了,发财之后他才有办法,后来再陪孔子三年。这赚钱不是坏事,只要所赚的是正当的。

但是对于财富,儒家有很清楚的看法。任何一位哲学家,他思考人生的问题,他对于财富,都要有一些基本的态度。我先举一个西方的学者的说法,西方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对有钱人提出两点看法。他说你看到一个人有钱,你要不要称赞他呢?要考虑两点。第一个,问他是否用正当手段挣到钱。如果是的话,当然要尊重了。因为赚钱需要能力,努力,聪明,加上运气,还有很多别的条件。他说这几点是基本的,所以你手段正当的话,我们当然尊重了。但是第二个要问,赚钱之后你对金钱的态度了。这时候就有两种人了,第一种是守财奴,有钱之后,变成金钱的奴隶,那怎么能获得尊重?怎么会尊重一个奴隶呢?第二个变成金钱的主人,赚钱之后可以任意使用金钱来行善,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所以苏格拉底认为,做到这两点才值得称赞。

那么儒家来说的话,我们就要谈孔子的贫富观,内容当然更为丰富了。首先我们可以大概思考一下,关于财富有三点要考虑。第一个它跟命运有点关系,叫做财富的命定性。命中注定的,孔子也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有命和后面的天也是一种很难掌握的,好像有天意,冥冥中在安排,什么叫命运呢。有些人是主张积德也积财,生下来的时候口中含着金汤匙,这一生,要什么有什么,这是因为他命好。也有些人命很苦,生下来什么都没有,孔子属于这一种,生下来,非常的贫穷。他后来当然很有成就了,别人称赞他,就问子贡说,你们老师是不是圣人,他怎么有这么多才干呢。子贡口才非常好,就顺着这个话讲,上天让我们老师成为圣人,同时有使他有许多的才干。就好像没办法,孔子是上天选定的人。孔子听到这个对话之后,他就说,我真的是很有才干吗?才干需要很多吗?他说不是的,“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我年轻的时候家里的地位非常的卑微,所以我学会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所以事情,琐碎的事情我都要学,所以后来别人说我能干。事实上我是因为家里贫困,所以像这个就是命中注定。没有人喜欢贫困,那你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不是你能选择的。好,你说我后面发展,你这个时代正好是一个经济繁荣的时代,像目前很多人,做生意很顺利,这经济整个大环境很好。那二十年前你再怎么努力十倍,也不见得有用。像这个属于命定的因素,任何人都没有办法,你不能把富贵当成人生唯一的目标。因为时也,运也,命也,它使你不能客观的、公平的竞争的一个对象。

第二个是所谓的富裕,财富,跟合法有关。是不是合法的,很多人,如果认定人生的目标是赚钱,他就会为了这个目标而不择手段,这例子很多。像孟子也说过,他引用阳货的话,他说为富者不仁,为仁者不富。这句话现在还在用,这就是追求财富的话就很难做好事了,你做好事的话就很难发财,很多人捐钱的时候喜欢用无名氏。为什么,你一签了名字,所有的需要帮助的团体都来找你,因为大家知道你是善人,善人变成大善人你的钱越来越少。所以为什么有些人显得越来越吝啬呢,我有时候觉得不能怪他们。因为他如果不吝啬的话,就好像堤防这边缺了一个口,整个都溃决了,所以人有时候很为难,你到底要怎么样去权衡轻重,很多西方人讨论到这种追逐财富的时候,最后都会想到一句话,多少才够呢?用英文来说,这句话也很生动,叫做how much is too much?多少叫做too much .很多时候我们会说够了够了,我这辈子的钱够了我不要再赚了。我开始做好事了,但是有时候你看到别人更有钱,心里想说我算什么,然后又继续赚钱,就是忘记了做好事才是你赚钱的目的。所以这时候就要问财富和合法性了,能不能用正当的手段呢?这很不容易。我们说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像这种通俗的话里都有一些道理。何况是孟子前面说过的话,像这样的话在儒家里面很多,《大学》里面有句话,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先说不仁者,他用自己的身体,努力工作去赚钱,这就是以身体来赚到钱。那仁者以财发身,仁者就是把钱都花掉,来使现在的身体、生命得到好的名声,得到好的效果。这就是很简单的观念,但是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有钱跟做好事是分开的,它可以合在一起。等一下就会谈到。所以我们谈到财富的时候我们就要想到它的合法性。前面苏格拉底的话我们也提过了。

第三个财富还有个特色,除了命定性、合法性之外,还有终结性。说到终结性就有点尴尬了,因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想到有些人钱那么多不能带走,我们也替他们感到伤心,所以觉得说你到底要用多少呢。西方有位作家叫莎士比亚,莎士比亚说:有钱人就好像一头驴子,背着沉重的金币走完一生,我们没有钱的人身上轻松得很。不用担心,有钱人真的担心。如果你想知道有钱人的下场是多么的悲惨的话,就要念念庄子。当然今天不谈庄子,但是儒家对于这方面会说记得手段正当。你该得的,该得的时候,可以在社会做许多好事。所以我们对于财富的观念首先是有正确的理解。就是一个社会有公平竞争的机制,那么你只要通过这个竞争的机制,能者得之。甚至能者可以得天下。天下是最大的财富了。那他不是为了占有,它是为了帮助别人,是为了照顾百姓,这样的人,你越有钱,越有地位,越好。所以儒家的理想在这个地方就非常清楚,把古代的这些帝王的表现,跟我们现在的对于金钱的态度要设法联系起来。我们接着,就要说明一下,如果你真的是处在贫贱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前面提到子贡,子贡有贫穷跟富裕的经验。他就请教老师,他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老师认为这样应该怎么样。说实在不容易,他讲的两句话,正好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一般人贫穷,就是人穷志短,人穷的时候,看到别人有钱自然就矮了半截,想讨好他。因为有时候有钱人随便赏一点就用不完了。有一次我看到一份报纸上面说,有人在香港赌场里面,有一个人,一把赌嬴了,给旁边的服务员的小费就是港币50万。很多人都想到香港去当服务员。所以像这种表现的话,当然是他骄傲的,我们说财大气粗,那你穷的话就是人穷志短。所以子贡很了不起,他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所以孔子作为老师,的确是令人佩服,他说这样可以了。不过不够,还可以更好,我们常常把六个字当座右铭,不错但是不够,六个字。我们活在世界上,每个人想想看自己的情况。你能活到现在当然是不错。但是不够,不够并不是名利不够,不够是自己的修养还不够,你离开君子的理想还有一段距离。所以你常常把不错但是不够记得,你每天起来就会觉得有个目标可以继续去奋斗。人最怕原地打转,问你昨天赚钱了吗?赚了,今天作什么,还是赚钱,明天还是赚钱。这原地打转没什么意思。所以有这个基础就要往其他方面去开发,追求知识,增加人家的情感。让自己的生命更具有主动性。所以孔子就跟他说了,不错了,但是还不够。怎么样才够呢,这还比不上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八个字就是孔子对于贫富最基本的观念。

有的版本,我们念论语的时候,他少一个字,叫做贫而乐,富而好礼。少一个字,我个人认为不妥当,前面讲四个字,四个字,后面讲三个字四个字。这显然不太对称,孔子说话怎么会忽然之间这么奇怪呢。贫而乐你不讲道的话,我们会说这个人有毛病,贫穷会快乐吗,我不会。大概你会吧。但是贫而乐道就不一样了,有道才能快乐,所以后面接着说富而好礼,富而好礼比较好理解。为什么呢,有钱人能够喜欢礼仪,有规矩,人最怕有钱了之后,就胡作非为,反正我钱多。就像孔子批评的季氏八佾舞于庭,孔子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之舞,只有天子才可以实施的,才可以享受的。诸侯只能六佾,一佾是八人,以前的季氏舞,到季氏只能用四佾,他说反正我有钱,我照样用八佾。这样,就没有规矩了,违背了礼制。很多人说,这个礼一定要遵守吗?这个社会用礼来规定长幼尊卑。你地位高,给你更高的规格,让你感觉到你地位高是正当的,我也要努力奋斗。你没有这种规格的话,上上下下,谁有钱,谁就可以胡作非为,变成有钱就是最高的规格了。那这样这个社会就没有其他的发展的可能了,一切都看钱。那能不能为目的而不择手段呢?这是问题了,孔子说富而好礼,古代的礼很花钱的。这里孔子提到管仲,有一些精彩的评论。我们以前谈过管仲得到孔子很高的称赞,是因为他能够替天下百姓来做事。他本身是齐国的宰相哦,他居然可以造福天下人,等于是他所做的效果超过了他一个人的身份应该尽的责任。所以,孔子特别称赞他,但是管仲的毛病孔子看得很清楚,比如说,管仲这个人,孔子说管仲这个人,他度量太小,只想做齐国宰相,没想到让整个周朝重新复兴。别人听不懂,就说,管仲器量小是比较节俭吧。孔子说管仲怎么会节俭呢?非常奢侈浪费。那个人就说那管仲对于礼很尊重吧,代表什么,你要花钱才有礼。因为礼是一种排场,是一种必要的规模。所以孔子说过,礼、与其奢也,宁俭。这句话就透露出来,礼可以弄得很奢华。但是孔子宁可用内心的情感,使它比较简约一点。因为礼的存在,叫做社会规范,是为了人的情感而设计的,我们以前谈过三年之丧。伦理推到心理,再从心理推到生理。所以理的规范是伦理,他要推到心理,真诚的情感才重要,所以有钱人好礼的话,叫做彬彬有礼。一个人身上穿着名牌,带着名表,开着名车,我们常常开玩笑,说有些人带着劳力士也不守时,开着跑车,不得了的跑车,照样闯红灯,这有什么用呢?

所以我们知道,富而好礼,说实在,还比较容易,因为你有钱,你说好,那我就收敛一点。尊重礼的规范,但是贫而乐道就不容易了。孔子学生里只有颜渊可以贫而乐道。所以在宋朝的时代,有个学者,他收学生的时候,就要学生写一篇作文,题目叫做:寻孔颜乐处。就是说你要告诉我,孔子和颜渊为什么会快乐。孔子和颜渊的快乐,都在于因为他们很贫穷所以很快乐。如果贫而乐,那贫穷的人很多,那为什么光讲孔子和颜渊呢?当然是有道才能快乐。所以前面应该讲贫而乐道,所以那个道不能少。因为古代的版本有两种,一种是没有那个道,一种是有那个道,我认为有道比较合理。所以颜渊的快乐在什么地方?我们谈到儒家,谈到孔子,实在是不能避开颜渊这一关。别人是设立一个高门槛,任何一个人看到孔子和他的学生们,想到颜渊,就是我们差太远了。我为什么特别喜欢子贡?因为子贡我们还可以勉强可以学一学。孔子说颜渊,说他非常的了不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三点就说明了他穷困得不得了。人不堪其忧,所有人都受不了这种忧愁。但是特别的是,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里面这六个字,回也不改其乐,谁学得到?别人都受不了这种忧愁,颜回没有改变他的快乐,他好像还是很有钱一样。有钱人也不见得比他快乐,别人都觉得他很奇怪,快乐是因为我有钱,要什么我有什么,可是他要什么没有什么。怎么他也快乐呢?这就显示了人的生命不同的内涵。所以颜渊一定有他的价值观。否则这种人一定精神有问题。我们绝对不会说颜渊有什么问题,他比谁都健康,心理上非常健康。所以我们看到颜渊的快乐,我们举一段庄子的话吧。《庄子》里面提到孔子劝颜渊做官。因为颜渊最有资格做官,德行又好,知识又好,又好学,同学们里面没有人能超过他。连子贡都说“颜渊闻一知十,我闻一知二”,差了五倍。这是子贡谦虚,在老师前面当然要谦虚。但是颜渊不做官。他说我有点稀饭可以喝,有点衣服可以穿就够了,我要以老师的道为乐。

所以在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了,孔子的道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让别人快乐?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我们学儒家就是要把这个秘密找出来。好我们暂时先跳过这一点,说那孔子为什么快乐呢,一般人只知道孔子称赞颜渊,知道颜渊很穷并且很快乐,不知道孔子也很穷。由于周游列国的时候苦得不得了,孔子怎么说他自己呢。我们就念一段话,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是讲他自己。吃一点简单的饭,喝一点白开水,跟颜渊差不多的,手臂弯起来做枕头,就睡觉了。乐亦在其中矣,我这么穷困,你不是也快乐吗?我们就要问,很奇怪,孔子也要快乐吗?这儒家的快乐是什么,我简单作个描述,儒家的思想掌握到人性的真相。这需要一种洞见。我们叫 insight,看到里面去,一班人只看到人的行为的外表,大家怎么样互动,那些人得意失意。儒家看到人的内在,他说你只要真诚,就会发现由内在引发一种力量,这个力量最重要。活在这世界上就是一种生命力的表现。真诚引发力量,由内而发,让自己去做该做的事。因为是由内而发的,所以我的快乐也是由内而来。也就是说,我做了我认为该做的事,我对自己就会满意。别人是不是知道我的动机呢,别人是不是对我行为的结果表示满意,那是另外一回事。我怎么可能让天下人都满意呢?首先,我自己能够对我自己的要求做到,不是我的享受,是我去做我该做的事。该做的事就是善,善就是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

我这个对善的定义,是我研究儒家最重要的心得。西方学者研究伦理学,有关善的问题有个标准答案。这个善不可定义,他们认为善不可定义,比如你问你一个人什么叫善,他说善是恶的反面,那什么是恶,恶是善的反面,那到底什么是什么,你好像找不到一个定点,给他下定义。所以,他们认为善不能定义,这就麻烦来了,如果善这个字不能定义的话,我们天天长辈要求晚辈,老师要求学生去行善,我们在谈什么呢,我叫你去做一个善,但是善不能定义,等于是我叫你去做一个很难定义的东西。那别人怎么做?到最后变成什么?听话就算了,守规矩就好了,但是话该不该听,规矩该不该守,他会不会改变都没有考虑。这儒家最重要的贡献是,给人类文化带来的贡献,就是说他对于善有个清楚的规定。我们这边就加以说明,要说明善最好的办法就是举出几种善大家都承认的,同意的善。孟子就说是四种,孝悌忠信。没有人反对这四个是善。好,接着你分析,这四种善有什么共同的结构呢?真的是有,孝是我跟父母的关系,悌是我跟兄弟姐妹的关系,忠是我跟老板长官的关系,信是我跟朋友的关系,这没有例外,这都是我跟特定的人之间的关系。离开了别人,就我一个人,就没有善的问题哦。假设我今天是鲁滨逊,飘到荒岛上,我想做好人也做不到,想做坏人也没办法。有人说我是好人,因为我看到一只鸽子受伤了,就帮它包扎伤口,你看,连鸽子都愿意照顾,当然是好人了。那第二天肚子饿,把鸽子烤来吃了,你怎么办呢,你说我是坏人,好像也不应该吧。所以当你一个人在荒岛上的时候,你只能是活的还是死的,你碰到别人的时候,你才有善的,才有不善的。所以善恶这样的概念不能离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没有关起门的圣人,假设我今天要学儒家,要做圣人,关起门来,一个人面壁思过,打坐几年,没用的,那不是儒家。所以善一定不能离开我跟别人互动之间的关系。所以你把这个加以界定之后,后面就好办了。当然很多人要问了,既然你谈哲学,要合逻辑。人跟人之间的关系要适当,请问什么叫适当,标准何在?这可能又变成循环定义了。我跟别人适当关系叫做善,善就是适当关系,适当关系就是善,还是矛盾。变成一个循环定义,找不到一个明确的理解。所以接着我们就要说明什么,牵涉到人的问题本来就没有一个客观的规定,这样叫做人,这样就不是人。

接着就要说明,怎样判断适当,儒家很多话都在教你择善的这个择,你怎么择善呢?我对张三这个朋友这么做叫做善,我对李四这个朋友这么做不见得是善。朋友有的交情很深,有的交情很浅。假设我有好几个朋友,今天看我,我每个人请他们喝一杯咖啡,有的会觉得,你对我真好,因为我们才第二次见面。有的说,你这个太陌生了吧,太不够意思了吧,交往十几年你才请我喝一杯咖啡。所以同样是请朋友喝咖啡,每个朋友对你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这里你就要进一步去思考怎么去选择,什么叫善,我这里特别不引申,我只把选择的三点说出来。

我自己就是用这三点来跟别人相处。当我遇到跟别人互动,我要怎么样表达我的行为的时候,我考虑三点。第一个,内心感受要真诚,第二个,对方期许要沟通,第三个社会规范要遵守。所以我跟别人来往的时候,第一个要真诚。真诚代表什么,我对你有几分感情说几分话,我决不隐瞒,我也不要夸张,孔子曾经说过,你把怨恨藏起来跟别人交朋友,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也是觉得很可耻,换句话说,你交朋友就要坦诚。我如果把你对朋友的话隐藏起来,不说,不好。其实朋友之间,一起共处,甚至共事,一定会有误会。怎么可能说,一路下来我们做朋友都是坦坦荡荡,有这种事,那代表你们根本没有合作。你只要合作了,一定会有许多复杂的状况。这个时候最好有什么想法,情绪,坦白,沟通。这样大家将来可以慢慢调整改善,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否则你彼此之间误会,到最后,一拍两散了。所以内心的真诚是第一步,是你可以控制的,你可以掌握的。@

可是第二步也不能缺少,对方的期许要沟通,你要跟别人来往,当然你要知道别人有什么要求,别人希望你做什么,你不管这个,一意孤行,自以为是,认为我是天下的好人,那这个是笑话。对谁来说你是好人?一个人可以是好的儿子但不一定是好的爸爸。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一个好的老师是一个好的学生吗?也不一定。同样的,一个好的先生是一个好的朋友吗?也不一定。所以你要把每一方面都做到好,你一定要考虑到哪些人对你的期许,你不能讨好每一个人。你讨好每一个人就变成乡愿了。反而变成是儒家最讨厌的人了。所以在这个里面你就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尽量减少交往的复杂性,跟别人交往越单纯,你越能够诚恳的去面对。所以我们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交各种朋友。有时候你会发现,身边的朋友很难讲话。网友,网上交朋友反而很多话讲,因为不用见面,真的见了面也不见得能讲几句。因为很多人他都有多层次的自我。我在跟网友来往的时候,每天跟他联络的时候,那是一个理想的我。我跟别人现实生活在一起的话,恐怕就考虑的不同的问题了。这种情况长期下来会有后遗症,造成精神状况不太稳定。现在人常常有抑郁症,跟这个也有关系。美国社会,美国几乎每一个人都有精神医师,心理医师。所以见面的时候他们怎么问候呢?我们问候的时候说,你好吗?天气怎么样?他们问候是,我的心理医生这样说,那样说。你怎么回答呢。你就要回答,我的心理医生那样说这样说。这样才有话讲。大家都要借用心理医师的话。但心理医师真的这样厉害吗?也不一定。美国社会的统计,认为心理医师是最危险的行业之一。为什么最危险呢?两个指标,第一个自杀率特别高,第二个离婚率特别高。外国人把这当作一个危不危险的指标。那心理医师就变成,他帮助别人,但是他帮不了自己。所以儒家的思想为什么好?帮别人的同时就帮自己。所以我们今天谈儒家思想绝不是复古。而是完全适合现代人心灵的需要。所以我们说,能注意到内心的真诚感受,到他期许沟通还有社会规范的遵守。一般来说,遵守社会规范,天下就很太平了。大家都要照规矩来,大家几点上班,几点下班。没有什么复杂的问题很单纯,但是人与人之间有个别差异。

所以你把三点合起来看的时候,就知道人生该怎么样选择适当的方式来使我们的关系得到实现。这才是善,所以儒家讲善的时候不会那么天真,说我只要好心就好了。好心谁不会呢?但是你的好心在别人看来不见得会同意。他也不会说你只要遵守规范就好了,通通按照规矩来。通通照规矩来也不行,儒家很强调变通,通权达变。权就是权衡,权衡轻重就要变通。在孟子里面就有段有名的故事。有人故意要问孟子说。古人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就是我是男生你是女生,我这只表要给你,它不能直接给你,碰到你的手怎么办,我得把它放到桌上,你自己拿,你看这么严格要求男女之间的一种关系,这对社会来说有它的考虑。所以就问孟子了,如果嫂嫂掉到水里快淹死了,我能不能伸手拉她。你照你的规定当然不行了。对不对,怎么可以拉嫂嫂的手呢,这还得了。但是嫂嫂掉在水里不救的话,这太狠心了吧。所以孟子说嫂嫂掉到水里不救是豺狼,太狠心了。这时候你不是救谁,你是救人。救要送命人,这叫做特殊情况。人生有平常的情况,也有特殊的情况。儒家能随时应变,最主要的是你存心正不正。你现在走在街上,旁边有个漂亮的小姐,你去拉她一把,这当然叫做性骚扰。但是一辆车从后面开过来了,她没有看到,就要被撞到了,你心里想我可不能性骚扰,她被撞死了。这算什么呢?这太残忍了,当然你不能把她拉过来说,我以为有车。所以儒家的思想,它能掌握到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并且教你怎么样判断适当,从真诚开始。你能把握到的是真诚,你跟别人一定会有认知上的落差,就要沟通。社会规范,作为社会规范的标准,这样下来错误就很少了。因此,我们说的道,就可以常常实践了。

颜渊了解孔子的道,不断加以实践,就觉得很快乐。我把心思放在这里,每天跟别人来往,都想一想说我能做到这些吗?我能不能越来越好呢,日益完善。走向君子这个目标,他就很快乐了。孔子也是一样,所以我们讲到儒家对于贫跟富的一种情况,从子贡请教贫穷不要谄媚,富有而不骄傲,到孔子说贫穷而能乐道,富有能够爱好礼仪,这样更好。我们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常常会说在消极上你不要做不好的事。不够,还需要在积极上去做好的事。这样生命才有开展的机会。所以孔子为什么伟大,他在学生说,我不要做不好的情况哦,他说你还要做好的情况。孔子本来讲到这里,本来可以下课的,子贡就非常开心,老师在《诗经》有一段话,如切如搓,如琢如磨,是不是就是这个意思。孔子非常高兴,他最喜欢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联想到他上课教的内容,他说太好了,子贡,以后我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告诉你过去的情况,你可以推想到未来的情况,告诸往而知来者,这是子贡。

所以我们谈到贫跟富的时候,可以有这些反省。再进一步,孔子很了解,《论语》有一段话是很难解释的。听起来很容易,其实不好解释,我把大意说一下。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这句话大家都同意。富跟贵是每个人都要的,哪里有人不要富贵呢?但是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没有透过正当得途径让我得到富贵,我不要。对不对,你现在叫我去做一些不该做的事,给我富贵,我不要。这个大家都可以接受,认为也是冠冕堂皇,认为可以说得很清楚,这个富贵是我不该得的,我不要。光做到这点也不容易。孔子曾经批评过一位大官,说他没有让柳下惠做官。他就不对了。同朝为官,柳下惠很杰出,你就应该提拔他,你不提拔他,提拔别人,这个位置是柳下惠的。你给别人了,那你就有责任。那对柳下惠来说,我运气不好,碰到一个这样的长官,所以这点做到已经不容易了。

更重要的是后面一段,他说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贫跟贱是每个人讨厌的,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问题来了。如果不是用正当的途径加在我身上,让我变成又贫又贱,我不会排除它。有些人这样不好吧,要改那个字。有时候念书,真的想改一个字。因为他不符合我的理解。你说富跟贵是每个人都要的,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我不要。贫跟贱是每个人都不喜欢的,因为不正当的途径别人加害我,或怎么样,加在我身上,我应该不要。对不对,你前面的富贵手段不对,就不要,后面的贫贱手段不对,也不要。儒家的看法不一样。这就是了解儒家的关键。就是你贫跟贱加在我身上,虽然不正当但是我是个人才。假设啦,但是,天下很多奸臣,很多人用非法的手段占了我应该有的位置。害我现在还很贫贱,贫贱在我这种人身上是不应该出现的,但是不我要避开它,我接受它。这里面就告诉我们一个讯息,儒家认为一个人贫贱的话,比较容易掌握到人生的正确途径。因为他没有其他任何的分心的事情。没有什么其他的心思。他就专心修德。

相反的,一个人富贵的话,说实在,我们有时候念了《论语》之后,就很同情富贵的人。因为富贵的人太委屈太辛苦了,因为诱惑太多。有钱的人富贵,诱惑就很多,比如我没钱,只能吃完饭后回家睡觉。那我有钱,卡拉ok,很多选择的机会,那你说你不去的话好像对不起口袋里的银子。那你一去的话,你还修德行善吗?你耗费很多力气在这些享乐上面了。所以儒家的思想在这里很精彩,我们期望不要把贫贱不以正当手段加在我身上,我也要去掉。那怎么样呢?我跟别人去比狠吗?比凶吗?不是的,我很倒霉,被人家迫害,我现在很贫贱,安心接受。叫做君子固穷,君子在穷困里面,坚持原则,小人穷斯滥矣,小人穷则不择手段了。所以儒家的思想在这里就是一个分界线。他对富贵和贫贱的态度不一样。

没有人喜欢贫贱,我们再说一次。但是万一时也,运也,命也不好,我就是处于贫贱的情况,我不要逃避。这样才能学颜渊学孔子,在里面真正深刻享受到人生的真正乐趣。一棵树,要长得高,一定要扎根很深。扎根很深很辛苦,地底下是黑暗的。你要如何让自己出于最艰苦的环境,扎根很深,你将来才能够长成高大的树木。人的德行是没有侥幸的,赚钱有侥幸,买一支股票不小心赚了好几倍,这是有的。但是你说德行,睡一觉起来忽然很有德行,这不可能的。胖一点是有的啦。德行一定是在修行中,慢慢成长。我们将来还要谈到孔子的修养之道,再作详细的说明。我们讲到儒家的对贫跟富观念的时候,确实非常的清楚。他如果有钱,不是为自己,要能够用钱来帮助别人。我们有时候很羡慕有钱人,为什么呢?他能够用钱来做好事。我们有时候看到许多人要人来帮忙,爱莫能助,因为自己的力量有限。在这个时候你才会想要说有钱真好,因为他可以行善。没有别的考虑,我们不会说有钱真好,因为他可以享受高楼大厦,可以享受最好的设备,享受最好的设备,凡是跟感官,跟身体的享受有关的,都有他的弹性疲乏,都有他们所说的效率递减。到最后还是重复而乏味。但是如果说你能帮助了别人的话,那个力量大得不得了。好像水里面丢了一块石头,涟漪一直向外面扩张。我们也是这样,能用个人一己的力量,帮助很多的人,那是一种快乐。所以我们讲到儒家思想,孔子他也很喜欢能做官了,他也很喜欢发财。我们讲讲孔子的想法好了。他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你看孔子也是很辛苦,很希望发财,他说如果发财是可以去求到的话,就是让我在市场担任守门员我也做。手拿鞭子,有两个解释,第一个是说,大官出巡的时候,我拿鞭子在前面开道,以前开道不是只有肃静回避,有一个拿鞭子在打地板,打地板声音很大,前面的人就让开,然后肃静回避。但是我们要问他,拿鞭子打地板就会发财吗?不可能。所以第二个解释我比较接受。就是在市场担任守门员,然后拿鞭子,看有没有人谁来闹场的,谁来抢劫的。为什么在市场担任守门员会发财呢。就是在证券公司担任营业员一样,听到什么股票多买几只,也赚了。一样的情况,古代和现代其实很多情况类似。我在市场担任守门员,什么货比较缺少,我现在去买一点,也跟着别人赚一点钱。

所以我再说一次,孔子说,如果发财是可以求到的话,叫我在市场担任守门员我也做。但是如果用正当的手段不能求得,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那我就从吾所好。我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修德行善。所以基本上你只要手段正当,你可以尽量去发财。发了财之后要记得用财来行善。儒家愿意我们这样做。但是我们知道,发财行善的话,真的我们需要这样的机会。孔子是一个人才,没有人否认,也没有人怀疑。但是他长期没有时间做官哦。只有五年的时间在从政。他的学生,有时候也很着急。他们都希望老师做大官,自己做小官,可以来合作。做官也需要个团体。一起来合作。所以子贡有时候忍不住了。就问老师说,老师,有一颗宝珠,你要放在柜子里藏起来,还是要找个好商人,卖给他?所以子贡的口才多好,大家知道吧,他讲话不直接问的,说老师你还你去做官我跟你去。他不会这样问的。他只会说,有一个美玉,你要把他藏在柜子里面,还是要找好商人卖掉他。孔子这么聪明绝不会说,美玉在哪里?问得好,孔子当然知道子贡的说话习惯了。所以这是高手过招。孔子立刻说卖了吧,卖了吧,我是在等待好商人。这是非常精彩的话,就是说,我孔子我也卖了。但是你要有好商人识货我才卖。你不能识货,不能了解我的优点,我为什么要去卖了呢?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则也。等待好商人,识货的商人。有一个国君,能够重用孔子,那孔子的理想可以实现的话,他一定可以从一个小的国家,来联合其他国家一起支持周朝。让整个周朝可以统一起来,变成一个可以恢复周公那时候一个伟大的国家的荣耀,这是孔子的理想。孔子常常做梦,梦到周公。我们现在常常说你梦到周公代表你上课打瞌睡。这实在是冤枉孔子。孔子梦到周公,是把周公当作他的偶像。孔子也需要偶像。每个人要成长,当然需要学习的对象。孔子也是一样。包括他给周公讲的一句话。讲得很精彩,他说,就算你有周公这样的才华。这么杰出的优点的话,如果你既骄傲又吝啬,那你所有的优点都不值得一看了。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当然是假设的情况了。就说你周公,你才华高得不得了,能力很强,但是你既骄傲又吝啬,就怕这个,为什么呢?骄傲的人以自我为中心。吝啬的人,不愿意分享。所以你就是有财富,就是有高的地位,你自我为中心,又不愿意分享,那等于是上天白白给你一个这么好的禀赋,浪费了。儒家希望他的观念,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了解他这个道。要把他天生的禀赋发挥出来。用个人力量帮助别人,因为这个时候,始终是有些弱势的团体。像孔子说年老的啦,年少的啦,或是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是在孔子的想法里面,这些人如果说,我们有能力有办法的人,有富有贵,帮助这些弱势者,天下就太平了。孟子也说,周文王,他要做好事,一定从这些人开始,找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给他们各种资源。他这些正常健康的人,按照自己的能力,做自己的行业,让他发展。所以儒家的思想能够畅行的话,就不会把赚钱当成生命最高的目标。或唯一的目标了。那太可怕了。

我们要强调一个观念,就是必要的,需要的和重要的。赚钱是必要的,什么是必要呢?非有它还不可,有他还不够。那怎么样才够呢。 要发展心智的潜能,叫做需要。知情意,不断的学习,不断得到更多知识,跟别人情感的品质不断的提升,能关怀越来越多的人。做任何事的时候,从被动变主动。做自己生命的主人。然后再发展到往上,身心灵上面才是重要的。人到最后总是要结束,结束就是要放下。很多人说没关系,我的钱可以留给子孙。我们要知道一句话,也是有根据的,富不过三代。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你把太多财产留给子孙,不见得是好事。我们说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一技在身,不如一念在心。你心中有正确的观念,人生就完全在自己手上。至于贫还是富,有时候要牵涉到时代和命运,你个人的遭遇,有时候,牵涉到你是不是用非法的手段,不屑于做。有时候还要牵涉到,我了解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有更重要的目标。这是儒家。儒家谈到人的生死问题的时候,跟富贵连在一起看,你就知道,他是很有魄力的学派。你要是没有这种理解,怎么可能说是杀身成仁呢?孟子后来怎么说舍生取义呢?荀子思想虽然和孟子有很大的落差。荀子也说君子害怕灾难,从不逃避为义而死。甚至在《易传》里面也说,君子,他要牺牲生命,完成他的人生理想。是儒家一贯的原则。掌握这个原则的话,所谓的贫穷还是富贵,这些在我们人生的过程里面来说,就不再是这样的显眼,这么样特殊。好像是只有这个才是人生的目的。不是的。不要把目的和结果混淆。他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能者出头,有德者出头。这是好事。他可以替更多的人服务。所以今天,我们讨论儒家的贫富观念,西方也有很多谈论类似的说法,不过,一般说起来都是比较直接。有几句格言,让你听了之后,寒天饮冰水,点滴在心头。知道说,有钱有很大的问题,但是早上爬起来还是说有钱比较好,那怎么办呢?你听到很多都是批评的话,其实要批评有钱人很容易。随便一本书翻一翻,很多话都是批评有钱人的。酸葡萄心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那人家问你让你有钱你要不要呢?那为什么不要呢?对不对,那个被人骂也要有钱。那还得了。所以这里就需要一套完整的观念。我们一直强调儒家不是几句格言而已。我跟莎士比亚一样,跟苏格拉底一样说几句话来挑战你。不是的,它是一套完整的思想,从人性出发,了解了人性,真诚引发力量。行善,从这个里面出发的话,富贵这些只是你这一生自然发展的结果,凭借可多可少,你有的话,你就拿来行善,这是一个最正当的途径,能做到这一点,富贵者也一定受人肯定。所以上上下下都学儒家的思想。这社会自然就和谐了。为什么?因为你有富有贵,帮助穷人,穷人也不会反对你,那穷困的人心里想说,还好,没有富贵,会好好修德。那这就是学孔子学颜渊。只不过很难走这条路就是了。需要更大的决心,所以,我们在最后可以说,对儒家的思想,它是入世的。

儒家为什么在其他的宗教并列的时候,让我们感觉到比较没有压力呢。因为是它强调的是生死之间。老老实实把这一生掌握好,你一谈宗教,不是生前就是死后,到最后很多复杂的因素很难说清楚。比如说我这一生行善是为了来世怎么样,但是来世有没有呢?这属于信仰,很难说它有还是没有。那你儒家就不一样了。他很正面,你就从这一生到结束。你在这里面如何把握,他的把握不是说我不顾生死,孔子对生死的了解非常透彻。因为这一期我们讨论到孔子的思想,没有谈生死问题。所以可以补充几个基本的观念,你如果仔细念《论语》你就会发现。生命这个“生”字,在《论语》里出现16次而已。当然你可以说《论语》每一章都是说和生命有关的事情。我们也赞成,而死亡的“死”字出现38次。我想各位听了之后会觉得奇怪,《论语》里有这么多次谈死吗?38次,如果孔子对死亡不了解的话,他怎么可能谈那么多呢。最有名的一句是什么呢?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觉悟了人生的理想,晚上要死也无妨,看得多么的透彻。所以这句话的境界很高。我们在这里暂时不作分析,他并且说可以杀身成仁。没有死字,杀生就是死了,这都不算,所以光是死就有38次。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只看别人短短的几篇别人的介绍,一定要透过我们的讲解之后,去看原典。直接掌握到论语的原文,仔细看一遍,不多,只有500多章,每一章常常只有一行两行。很容易看的,但是一定要整个看一遍。你没有整个看一遍的话,你对孔子的思想始终就是那几句话,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后面一段,他说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贫跟贱是每个人讨厌的,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问题来了。如果不是用正当的途径加在我身上,让我变成又贫又贱,我不会排除它。有些人这样不好吧,要改那个字。有时候念书,真的想改一个字。因为他不符合我的理解。你说富跟贵是每个人都要的,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我不要。贫跟贱是每个人都不喜欢的,因为不正当的途径别人加害我,或怎么样,加在我身上,我应该不要。对不对,你前面的富贵手段不对,就不要,后面的贫贱手段不对,也不要。儒家的看法不一样。这就是了解儒家的关键。就是你贫跟贱加在我身上,虽然不正当但是我是个人才。假设啦,但是,天下很多奸臣,很多人用非法的手段占了我应该有的位置。害我现在还很贫贱,贫贱在我这种人身上是不应该出现的,但是不我要避开它,我接受它。这里面就告诉我们一个讯息,儒家认为一个人贫贱的话,比较容易掌握到人生的正确途径。因为他没有其他任何的分心的事情。没有什么其他的心思。他就专心修德。

相反的,一个人富贵的话,说实在,我们有时候念了《论语》之后,就很同情富贵的人。因为富贵的人太委屈太辛苦了,因为诱惑太多。有钱的人富贵,诱惑就很多,比如我没钱,只能吃完饭后回家睡觉。那我有钱,卡拉ok,很多选择的机会,那你说你不去的话好像对不起口袋里的银子。那你一去的话,你还修德行善吗?你耗费很多力气在这些享乐上面了。所以儒家的思想在这里很精彩,我们期望不要把贫贱不以正当手段加在我身上,我也要去掉。那怎么样呢?我跟别人去比狠吗?比凶吗?不是的,我很倒霉,被人家迫害,我现在很贫贱,安心接受。叫做君子固穷,君子在穷困里面,坚持原则,小人穷斯滥矣,小人穷则不择手段了。所以儒家的思想在这里就是一个分界线。他对富贵和贫贱的态度不一样。

没有人喜欢贫贱,我们再说一次。但是万一时也,运也,命也不好,我就是处于贫贱的情况,我不要逃避。这样才能学颜渊学孔子,在里面真正深刻享受到人生的真正乐趣。一棵树,要长得高,一定要扎根很深。扎根很深很辛苦,地底下是黑暗的。你要如何让自己出于最艰苦的环境,扎根很深,你将来才能够长成高大的树木。人的德行是没有侥幸的,赚钱有侥幸,买一支股票不小心赚了好几倍,这是有的。但是你说德行,睡一觉起来忽然很有德行,这不可能的。胖一点是有的啦。德行一定是在修行中,慢慢成长。我们将来还要谈到孔子的修养之道,再作详细的说明。我们讲到儒家的对贫跟富观念的时候,确实非常的清楚。他如果有钱,不是为自己,要能够用钱来帮助别人。我们有时候很羡慕有钱人,为什么呢?他能够用钱来做好事。我们有时候看到许多人要人来帮忙,爱莫能助,因为自己的力量有限。在这个时候你才会想要说有钱真好,因为他可以行善。没有别的考虑,我们不会说有钱真好,因为他可以享受高楼大厦,可以享受最好的设备,享受最好的设备,凡是跟感官,跟身体的享受有关的,都有他的弹性疲乏,都有他们所说的效率递减。到最后还是重复而乏味。但是如果说你能帮助了别人的话,那个力量大得不得了。好像水里面丢了一块石头,涟漪一直向外面扩张。我们也是这样,能用个人一己的力量,帮助很多的人,那是一种快乐。所以我们讲到儒家思想,孔子他也很喜欢能做官了,他也很喜欢发财。我们讲讲孔子的想法好了。他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你看孔子也是很辛苦,很希望发财,他说如果发财是可以去求到的话,就是让我在市场担任守门员我也做。手拿鞭子,有两个解释,第一个是说,大官出巡的时候,我拿鞭子在前面开道,以前开道不是只有肃静回避,有一个拿鞭子在打地板,打地板声音很大,前面的人就让开,然后肃静回避。但是我们要问他,拿鞭子打地板就会发财吗?不可能。所以第二个解释我比较接受。就是在市场担任守门员,然后拿鞭子,看有没有人谁来闹场的,谁来抢劫的。为什么在市场担任守门员会发财呢。就是在证券公司担任营业员一样,听到什么股票多买几只,也赚了。一样的情况,古代和现代其实很多情况类似。我在市场担任守门员,什么货比较缺少,我现在去买一点,也跟着别人赚一点钱。

所以我再说一次,孔子说,如果发财是可以求到的话,叫我在市场担任守门员我也做。但是如果用正当的手段不能求得,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那我就从吾所好。我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修德行善。所以基本上你只要手段正当,你可以尽量去发财。发了财之后要记得用财来行善。儒家愿意我们这样做。但是我们知道,发财行善的话,真的我们需要这样的机会。孔子是一个人才,没有人否认,也没有人怀疑。但是他长期没有时间做官哦。只有五年的时间在从政。他的学生,有时候也很着急。他们都希望老师做大官,自己做小官,可以来合作。做官也需要个团体。一起来合作。所以子贡有时候忍不住了。就问老师说,老师,有一颗宝珠,你要放在柜子里藏起来,还是要找个好商人,卖给他?所以子贡的口才多好,大家知道吧,他讲话不直接问的,说老师你还你去做官我跟你去。他不会这样问的。他只会说,有一个美玉,你要把他藏在柜子里面,还是要找好商人卖掉他。孔子这么聪明绝不会说,美玉在哪里?问得好,孔子当然知道子贡的说话习惯了。所以这是高手过招。孔子立刻说卖了吧,卖了吧,我是在等待好商人。这是非常精彩的话,就是说,我孔子我也卖了。但是你要有好商人识货我才卖。你不能识货,不能了解我的优点,我为什么要去卖了呢?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则也。等待好商人,识货的商人。有一个国君,能够重用孔子,那孔子的理想可以实现的话,他一定可以从一个小的国家,来联合其他国家一起支持周朝。让整个周朝可以统一起来,变成一个可以恢复周公那时候一个伟大的国家的荣耀,这是孔子的理想。孔子常常做梦,梦到周公。我们现在常常说你梦到周公代表你上课打瞌睡。这实在是冤枉孔子。孔子梦到周公,是把周公当作他的偶像。孔子也需要偶像。每个人要成长,当然需要学习的对象。孔子也是一样。包括他给周公讲的一句话。讲得很精彩,他说,就算你有周公这样的才华。这么杰出的优点的话,如果你既骄傲又吝啬,那你所有的优点都不值得一看了。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当然是假设的情况了。就说你周公,你才华高得不得了,能力很强,但是你既骄傲又吝啬,就怕这个,为什么呢?骄傲的人以自我为中心。吝啬的人,不愿意分享。所以你就是有财富,就是有高的地位,你自我为中心,又不愿意分享,那等于是上天白白给你一个这么好的禀赋,浪费了。儒家希望他的观念,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了解他这个道。要把他天生的禀赋发挥出来。用个人力量帮助别人,因为这个时候,始终是有些弱势的团体。像孔子说年老的啦,年少的啦,或是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是在孔子的想法里面,这些人如果说,我们有能力有办法的人,有富有贵,帮助这些弱势者,天下就太平了。孟子也说,周文王,他要做好事,一定从这些人开始,找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给他们各种资源。他这些正常健康的人,按照自己的能力,做自己的行业,让他发展。所以儒家的思想能够畅行的话,就不会把赚钱当成生命最高的目标。或唯一的目标了。那太可怕了。

我们要强调一个观念,就是必要的,需要的和重要的。赚钱是必要的,什么是必要呢?非有它还不可,有他还不够。那怎么样才够呢。 要发展心智的潜能,叫做需要。知情意,不断的学习,不断得到更多知识,跟别人情感的品质不断的提升,能关怀越来越多的人。做任何事的时候,从被动变主动。做自己生命的主人。然后再发展到往上,身心灵上面才是重要的。人到最后总是要结束,结束就是要放下。很多人说没关系,我的钱可以留给子孙。我们要知道一句话,也是有根据的,富不过三代。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你把太多财产留给子孙,不见得是好事。我们说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一技在身,不如一念在心。你心中有正确的观念,人生就完全在自己手上。至于贫还是富,有时候要牵涉到时代和命运,你个人的遭遇,有时候,牵涉到你是不是用非法的手段,不屑于做。有时候还要牵涉到,我了解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有更重要的目标。这是儒家。儒家谈到人的生死问题的时候,跟富贵连在一起看,你就知道,他是很有魄力的学派。你要是没有这种理解,怎么可能说是杀身成仁呢?孟子后来怎么说舍生取义呢?荀子思想虽然和孟子有很大的落差。荀子也说君子害怕灾难,从不逃避为义而死。甚至在《易传》里面也说,君子,他要牺牲生命,完成他的人生理想。是儒家一贯的原则。掌握这个原则的话,所谓的贫穷还是富贵,这些在我们人生的过程里面来说,就不再是这样的显眼,这么样特殊。好像是只有这个才是人生的目的。不是的。不要把目的和结果混淆。他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能者出头,有德者出头。这是好事。他可以替更多的人服务。所以今天,我们讨论儒家的贫富观念,西方也有很多谈论类似的说法,不过,一般说起来都是比较直接。有几句格言,让你听了之后,寒天饮冰水,点滴在心头。知道说,有钱有很大的问题,但是早上爬起来还是说有钱比较好,那怎么办呢?你听到很多都是批评的话,其实要批评有钱人很容易。随便一本书翻一翻,很多话都是批评有钱人的。酸葡萄心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那人家问你让你有钱你要不要呢?那为什么不要呢?对不对,那个被人骂也要有钱。那还得了。所以这里就需要一套完整的观念。我们一直强调儒家不是几句格言而已。我跟莎士比亚一样,跟苏格拉底一样说几句话来挑战你。不是的,它是一套完整的思想,从人性出发,了解了人性,真诚引发力量。行善,从这个里面出发的话,富贵这些只是你这一生自然发展的结果,凭借可多可少,你有的话,你就拿来行善,这是一个最正当的途径,能做到这一点,富贵者也一定受人肯定。所以上上下下都学儒家的思想。这社会自然就和谐了。为什么?因为你有富有贵,帮助穷人,穷人也不会反对你,那穷困的人心里想说,还好,没有富贵,会好好修德。那这就是学孔子学颜渊。只不过很难走这条路就是了。需要更大的决心,所以,我们在最后可以说,对儒家的思想,它是入世的。

儒家为什么在其他的宗教并列的时候,让我们感觉到比较没有压力呢。因为是它强调的是生死之间。老老实实把这一生掌握好,你一谈宗教,不是生前就是死后,到最后很多复杂的因素很难说清楚。比如说我这一生行善是为了来世怎么样,但是来世有没有呢?这属于信仰,很难说它有还是没有。那你儒家就不一样了。他很正面,你就从这一生到结束。你在这里面如何把握,他的把握不是说我不顾生死,孔子对生死的了解非常透彻。因为这一期我们讨论到孔子的思想,没有谈生死问题。所以可以补充几个基本的观念,你如果仔细念《论语》你就会发现。生命这个“生”字,在《论语》里出现16次而已。当然你可以说《论语》每一章都是说和生命有关的事情。我们也赞成,而死亡的“死”字出现38次。我想各位听了之后会觉得奇怪,《论语》里有这么多次谈死吗?38次,如果孔子对死亡不了解的话,他怎么可能谈那么多呢。最有名的一句是什么呢?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觉悟了人生的理想,晚上要死也无妨,看得多么的透彻。所以这句话的境界很高。我们在这里暂时不作分析,他并且说可以杀身成仁。没有死字,杀生就是死了,这都不算,所以光是死就有38次。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只看别人短短的几篇别人的介绍,一定要透过我们的讲解之后,去看原典。直接掌握到论语的原文,仔细看一遍,不多,只有500多章,每一章常常只有一行两行。很容易看的,但是一定要整个看一遍。你没有整个看一遍的话,你对孔子的思想始终就是那几句话,不够的。

我自己学习儒家几十年了。发现孔子的思想跟全世界古往今来大哲学家并列,毫不逊色。一位德国的哲学家叫做卡尔·雅斯贝尔斯。 他是存在主义的重要人物,他写的一大套书,关于各国哲学家的,最后选出四位。作为四大圣哲,四大代表,哪四位呢?我们按照年代先后,释迦牟尼,孔子,苏格拉底,耶稣。他为什么选这四个人呢?因为从世俗的眼光来看,这四个人都不是成功者哟。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孔子周游列国被人家嘲笑,是丧家狗,耶稣33岁被钉在十字架上死了。释迦牟尼本来还算出身贵族,是一个小国的王子,后来也放弃了,自己修行,过着出家人像乞丐一样的生活。所以这四个人从世俗的眼光来看,都不是所谓的成功者,但是,没有人可以否认他们的价值,因为他告诉你生命的底线在哪里?能够处富贵不算困难的事情,能够处贫贱才是伟大的事情。孔子最后也说了一句话,他说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困难跟容易,一个人有钱不要骄傲容易,比如说一个朋友很有钱,劝他说,你最好收敛一点,不要太骄傲,这对你有好处,当然也包括不要被抢劫了这些。但是贫而无怨就很难了,我很贫穷但是我不抱怨很不容易,贫穷就很容易怨天尤人。所以,我们儒家的思想,孔子的思想,能够列入世界最伟大的代表人物之一,不容易的。这些人都像分水岭一样,他们一出现之后,立刻所有人都要选择,要不要赞成,你不赞成,生命就没有方向了。你一旦赞成了,选择了,生命就豁然开朗。我们多么样的荣幸,有这么一位祖先,孔子。

我们今天谈论的孔子的贫富观,在此就告一个段落。谢谢各位。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