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古代文献中,呼吸被认为是连接神和人的火,认为每次呼吸的瞬间都在进行祭祀,所以当时极为重视对呼吸的修炼。在瑜伽理论中,呼吸不仅是一种身体行为,还是一个从宇宙中吸取活力或生命之气prana的过程。
瑜伽呼吸法很注重吸气和吐气,吸气时,横膈膜应下降,胸腔扩大,新鲜空气通过鼻子吸入,经过气管和支气管进入到肺气囊中;吐气时,横膈膜上升,空气在肋间肌的辅助下被推出肺部,把体内的各种废气排出,维护体内健康。
瑜伽呼吸所指的是学会尽量的、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呼吸。瑜伽理论研究表明,人一生的呼吸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寿命与呼吸频率成反比:呼吸又快又勿忙的人,一定会容易早逝;相反呼吸频率缓慢,犹如在品尝空气的人,可获得长寿。例如,脾气暴躁的猴子,呼吸频率极快,寿命不长;而鹤与龟等长寿动物,则以缓慢温和的长息呼吸法而长寿。自古有千年鹤、万年龟的说法,足以见得缓慢的呼吸法是健康长寿的关键所在。人每分钟呼吸多达12-20次,寿命仅几十年。说明保养、节能、减少消耗是养生长寿的一个重要方面。调整呼吸,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本因素,也是健康长寿的必要基础。瑜伽更重视心理的修炼,还特别注意腹式呼吸及胎息。
一般的体育锻炼比较强调胸式呼吸而忽视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对心肺的锻炼意义较大,但腹式呼吸更不能低估,要知道腹腔里还有许多人体非常重要的脏器,如肝脏、肾脏及胆、肠、胃等,关系着人体的消化、内分泌、泌尿、生殖、代谢等许多重要功能。
胎息是指胎儿在母体中的状态,在母体中,胎儿通过脐带为枢纽和母体相连接,从而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人在母亲腹中时,通过脐带自然地进行腹式呼吸,这种呼吸状态我们把它称为胎儿式呼吸,或者称为胎息。此后,五脏六腑发育完成,离开母体出生后,随着脐带的剪断,自我切断了生命的能量来源,就进入了后天的气机状态,来到人世,就会慢慢丧失元气,呼吸的部位开始上升。儿时是腹式呼吸,成年后就以胸式呼吸为主,腹式呼吸为辅了。顺应着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循环流转。
腹式呼吸法是胎息法的基础,要过渡到胎息法的境界,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腹式呼吸的功底。胎息法是一种不以口鼻为主要呼吸通道,而以全身毛孔及腹部为主要呼吸通道的一种潜呼吸。《山海经》所载的无继民氏“不息”,说明中国在远古时期已经有潜呼吸、胎息的历史。因此,印度瑜伽功和中国道家养生在腹式呼吸和潜呼吸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胎息是道家千古的神秘。可以通过传统的练习,但需要很长的时间启动。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有的人练了10多年也没有启动。现在张斌老师把它变成了一套可以直接开发出胎息的科学方法。从此,道家的千古奥秘不再神秘,传统的胎息法变成了一种可以施作于他人的科学方法。一般情况下,一周就可以进入胎息。进入胎息的人,可随时随地自我进行胎息,就可杜绝疾病的发生,有了疾病的人,都可以依靠胎息产生的生命能量,得到根本的治疗。经过长期实用观察,启动胎息的人,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可以到达很好的效果。70多岁的老人启动后头发和眉毛开始由白变黑,进入返老还童的阶段;中年女性启动后面部的老年斑颜色变淡,皮肤开始光滑,面如桃花;肥胖的人启动后腹部的脂肪开始消除,皮带收了几个扣;长期失眠的人也开始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手脚冰凉,内分泌失调,瘦身减脂,慢性鼻炎,心情郁闷等亚健康和慢性疾病,采用胎息法,均可达到根本的改善,恢复健康与活力。才能实现人类健康长寿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