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711阅读
  • 2回复

悲啊,中华民族的“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8-23
 

 



  一个民族,若没有自己的“经”,是一个有缺陷的不完美的民族,是令人可叹的! 一个民族有自己的“经”不研读不传播不知珍惜,则是堕落的、愚蠢的、可悲的、可怕的! 经书是记述天道人事之“常理”的书,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文心雕龙·宗经篇》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所以,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对自己的“经”推崇备至,爱护有嘉!如西方民族对待《圣经》、伊斯兰民族对待《古兰经》,都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犹太民族的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让自己的孩子去吻,使其从小就知道经书是甜蜜的。正是这个坚守和崇尚自己民族文化的民族,诞生了像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依德等一大批让世人瞩目的天才。 但是,近现代以来,我们却数典忘祖,以骂老祖宗示为自己之能事。把近现代以来所有的罪过都强加到他的头上,合理吗?这就好像一个原来很阔绰的家庭,由于子孙的不思进取,后又盲目改革,砸锅拆房,逐渐衰落,但做子孙的不找自身原因,却破口大骂老祖宗! 环视世界,没有几个民族像我们这样抛弃民族经典的!近现代以来,我们在一次次的革命和改革中,我们自己的经典几乎全被我们自己枪毙,用老百姓的话说:这是地地道道败家子行为啊! 一位在中国的日本外教当年怀着对中国文化的深深的敬重来到中国,但是几年后他流露出深深的失落。一次他与我们谈到: “你们总在谈文化,我很敬重中国的文化,我觉得我一辈子也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一点点内容,这也是我一直学习中国文化、不远千里来中国的原因。但是现在我很失望!你们哪?你们中国人,你们中国的大学生、教师,包括你们所说的知识分子,对自己的文化知道多少?我甚至可以说,中国人,懂中国的文化,绝对没有我们日本人懂得多。儒学的思想是什么?为什么孔孟会被尊奉到那么高的地位?你们谁能说出来?” “中庸、仁,这些就是儒学的精髓”我将我当时仅有的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搬出来。我那时的心情相当复杂。是啊,他问更多哪?我还能知道了吗?我们这一代认真的又多少人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甚至研究过呢?!一个连自己文化都不懂的人,怎么配和别人理论文化的问题啊! 我们马上问了他很多关于中国的问题,看他是否真地对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让我们吃惊的是:第一次大一统、唐代盛世、元清的少数民族统治、甚至“春天的故事”,这所有的东西,他都能很清晰甚至很透彻地告诉你经过和影响。尤其是他对论语、易经、道德经的研究,让我们的眼睛都瞪得大大的!他沉重地说:“一个不研究自己文化的民族,不学习自己经典的民族,就是堕落,就是愚蠢,是被别人瞧不起的!你们这些教授中华民族母语的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啊!” 我们都哑口! 心里只有深深的悲凉!我们都受过十几年的中国教育,又都是中国正宗大学中文系毕业,对自己民族的东西知之的是如此的少?一个老外却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课!当时我真为我们的教育感到深深的悲哀,也为作为一个教授母语的中国教师而感到深深的惭愧! 现代的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态度,早已丧失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我们对西方文化的追求,在当今社会已经达到了病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可以全盘吸收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却不可以全盘吸收国外的文化啊! 国之坤衰,关乎教育。综观我们的教育,我们宁可从小学就开始进行英语教育,却很少对我们的下一代进行民族文化经典的教育启蒙。我们宁可号召全民学习英语,考研、过学位、评职称等考英语,似乎中国哪儿都要这些学了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的英语,却很少有人考虑对我们民族文化的经典重视重视!我们在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时常常津津乐道,而却忘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课堂之上孩子们学的民族文化的经典还有多少呢?又有多少人考虑如何让它一脉相承延续下来和发扬光大呢? 我们传统的“经”,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是我们的先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断代和失传只能让我们成为民族的罪人、历史的罪人。我们的教科书常常拿历代的英雄人物教育我们的孩子,却从不问英雄当年读了什么样的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而源头水之清甚于渠水,更甚于自来水。为什么我们弃源头水之甘甜而奔向渠水和自来水? 如果我们在不加快中华民族“经”的教育,其结果将是十分可悲可怕的!我们只能看着我们的孩子大谈特谈亚里士多德,却不知孔子、老子哲学。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职,这是我们这几代人的罪过,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阿!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 十三种儒家文献取得“经”的地位,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汉代,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官方颇为重视,立于学官。唐代有“九经”,也立于学官,并用以取士。所谓“九经”包括《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三传。唐文宗开成年间于国子学刻石,所镌内容除“九经”外,又益以《论语》、《尔雅》、《孝经》。五代时蜀主孟昶刻“十一经”,排除《孝经》、《尔雅》,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跻入诸经之列。南宋硕儒朱熹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四书》,并为官方所认可,《孟子》正式成为“经”。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献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清乾隆时期,镌刻《十三经》经文于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经注疏》,从此,“十三经”之称及其在儒学典籍中的尊崇地位更加深入人心。 《十三经》的内容极为宽博,《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尚书》是上古历史文件汇编,主要内容为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诗经》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集,内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周礼》主要汇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期各国制度。《仪礼》主要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礼记》是秦汉以前有关各种礼仪的论著汇编。《春秋》三传是围绕《春秋》经形成的著作,《左传》重在史事的陈述,《公羊传》、《谷梁传》重在论议。《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孝经》为论述封建孝道的专著。《孟子》专载孟子的言论、思想和行迹。《尔雅》训解词义,诠释名物,经学家多据以解经。 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最高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儒家经典施于社会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了解和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不能不阅读《十三经》。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银色月光

发帖
4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8-25
很全面,学习了.
中学学科网校http://yuwen.zxxk.com/
我的博客http://blog.zhyww.cn/u/57558/index.html
离线黄涛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8-26

学业繁重,读则读矣,不必本本都读。除了专业研究人员,还是择其名篇或感兴趣的某几部来读、来品就行了,而且最好选择有解说的版本。这样才是可行的弘扬国学之道。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