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谈到写作时立意无法深刻:一是因为试题原因,一是因为自己对人类思想本身就缺少积淀。
前者限制了同学们写作时在立意上的区分度,这个问题是命题者的文化素养决定的。后者是同学们自身成长过程中,与古代教育比较,当代教育文史哲分裂,导致学生思想认识的狭隘。
那就先从中国思想史开始吧,了解中国人有思想成长过程,高考中也许就用上了。
有很多学者认为,我们现在的社会有病,而且病的不轻!三十年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是:国人们变得重利益轻道义,彼此之间陷入严重的信任危机。
更有远见之人提出,目前中国社会的精神层面主要面对两大问题:
1、无幸福感,没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2、缺乏社会正义,精神普遍不安宁
中国正处于命运的十字路口,未来五年是转折点,寻找思想上、精神上的出路是我们每个国人的任务和使命。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和危机,就要先了解中国的思想发展历史。
一,中国思想发展的七个阶段——
1,先秦诸子
出现很多论道先哲
2,两汉精学
儒家兴起,典章建立,礼教兴起
3,魏晋玄学
玄:有、无关系,主要著作:《周易》、《老子》、《庄子》。
开始进入儒道互补阶段,魏晋名士风流潇洒的文人气息浓厚。
好处:讲经讲权,原则与灵活互补
坏处:以权变经:灵活过渡,奸猾
4,隋唐佛学
佛学传入,翻译工作非常重要,于是一些新的佛学词语出现:觉悟、因果、业力、缘分。隋唐的佛学和寺庙建设,在历朝历代都几乎是最完善的,很多当时的皇帝都信奉佛教。
因为佛学提出了一个终生平等的概念,它的根本是觉知、觉悟。
佛学最大成果:禅宗,禅宗的法门就是修心、修智慧,禅宗也是佛教中的心学。
达摩祖师,他创立的禅宗,讲“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慧能的《六祖坛经》和佛教经典之《心经》,每个人都要读。
六祖:达摩、慧可、僧璨、弘忍、慧能
5,宋明新儒学
程朱理学: 格物致知,形而上学的一条路
陆王心学:受禅宗启发,引入佛家学说,讲良知和天理。
王阳明希望满街都是圣人,每个人都有圣贤的品格。
然而现实是每个人都不相信自己,所以也不相信别人。比如连扶老人都成了考验每个人道德的大问题。
把阳明心学实践最到位的是日本君主立宪制的成功,心学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以军阀衙门代替了文人论道。
新儒家对文学的直接影响——《儒林外史》、《红楼梦》
6,清朝考据
康熙、乾隆 等皇帝对文人论道的打击,对文人书、信的焚烧和严查。
7,近代西学
西方文化来袭,带着资本和技术。但同时也带来了民主和科学,尤其是科学技术。
现在中国的教育方式基本都是西化,而很多技术最早都源于西方,比如电、内燃机车、飞机、计算机、互联网、无线网等技术。
了解完了中国思想发展的7个阶段,为了应对时代要求,我们最好还得认识下王阳明的心学。因为从目前看,人们的内心很多都极度空虚,不照看自我心灵,忽视了人的神性和灵性。因此也会产生诸多精神,甚至社会问题。
二,阳明心学——
1,心学的渊源: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家族本位、团体本位、个人本位。西方中世纪的基督教兴起让他们从家族本位进入了团体本位,但是中国是没有经历团体本位这个过程。
中国人的五种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马斯洛的五层金字塔:活着、健康、安全、尊重、自我实现
中国哲学:解决人生问题,知识问题解决的前提是人生问题得到解决
西方哲学:解决知识问题,人生问题要靠知识问题解决。
回忆过去——当下——筹划未来
人的很多烦恼来自没有活着当下,烦恼就是不如意。
焦虑:是因为食物、安全、健康不能保证,动物只要这三个得到保证就很开心。但是人类有了这三种保障还是会心生烦恼,就是来自不如意。
重点提醒——阳明心学的渊源其实来自于孔子的仁学。
心灵的安顿无法安防在任何有限的事物上,比如权力、豪宅、金钱等。
2,一个时代问题——飞速发展时代,怎么安顿自己的心?
中国人: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先出世后入世。
西方人:用宗教来出世,认识到自己的原罪,人很渺小,自己没法救赎自己,只有上帝能救赎。所以他们能放下小我,做到谦卑。
哲学的教育要自幼开始,15岁或18岁之前需要考虑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个时候就需要有出世的态度,入世的作为。
头脑和心的区别:(烦恼)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头脑:理性、概念的认知
心的内容——生命情感、生命体验
内仁外礼:"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不仁,指的是没有安顿好心,“心中无仁之常体,左也不安,右也不安”。
3,阳明心学对孟子的传承和禅宗关系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每个人的心都是存善端的,都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因为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所以争斗不可避免,这也是道德规则的起源,不相信以德治国,而主张以礼治国。
阳明心学得禅宗的启发
王阳明可以称作为心学中的慧能
前念不生即心,前,是指眼前,也可以说是以前看到的有相有色世界的一切,“前念”是我们所看的着相的世界(花花世界)所产生的种种妄想或者说念头,“不生”妄念,才是真心。故曰“前念不生即心”
后念不灭即佛,后念,是我们本来蕴藏、蕴涵的天真佛性,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未来理想、真理的追求,不灭,就是未尝断灭,永恒追求,就可成佛。故曰“后念不灭即佛。
成一切相即心,能够对一切事物(着相的世界)的来去变化的本质的理解,在于我们的心。
离一切相即佛,在来去变化的一切事物中,在这些念头中,你能看到自己动都未动的本性,不执著于那些来去变化,不受五颜六色相的羁绊,知道这些都是空,“离一切相”, 那你你就是佛。
4,心与念的区别:
念从心起,当念头兴起时,我们不要怕念,问题不在念,而在心,打坐就是要什么念头都不起。心如地,念如草,修心如翻地,地好少杂草,一念,就如地上只长了菩提树苗苗。
“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只剩回忆,了不可得;未来还没到来,只有畅想;人脑杂念似瀑布,一秒几百念头,此又称意识流,瞬间即誓,刚想抓住,早就流逝,也了不得到。既然如此,心定如镜子,“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熟练之后就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要执着过去的不快,现在的逆境,未来的忧愁。
消除顺境、逆境的二元对立,境内心生,没有绝对的顺境和逆境,一旦住相,就会心生妄念,而妄念一来,苦恼也就来了。
比如自责的时候,是一个我在批评另一个我,得意的时候,也是一个我在表扬另一个我,这是两个我的张力在做抗争。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存在即是被知觉。万事万物乃至这个宇宙,是因为被我看到、被我听到、被我触摸到或者被我感知到才存在的。我所看到、所听到、所触摸到的或所感知到的一切,就是这个宇宙的全部。反过来说就是,没有被我看到、没有被我听到、没有被我触摸到或者没有被我感知到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更简单来说就是,宇宙是因为你的意识而存在,你的意识就是宇宙的全部。这是唯心论的核心思想。
5,陆象山对心学的促进
陆象山,“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人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是如此。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这个“心”包括了他自己的心,朋友的心,千百载之上圣贤之心,千百载之后圣贤之心,最重要的还是指最后那个“我之心”,因为只要“尽我之心,便与天同”。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即身成佛的简单解释,即是不须改变现在的肉体,能够成为正知正觉的佛。
譬如有人:“譬如有人,于金器藏中,常观于金体,不睹众相。虽睹众相,亦是一金。既不为相所感,即离分别。常观金体。无有虚谬。喻彼真人,亦复如是。”
世人都用分别识看世界,看到的是金戒指金项链,黄金的外表,即金器,看不到金体。金体非五官所能看,但由心可观之,此心必须是大爱之心,大智之心。
世人的心分为识心和智心,识心是分别识,只能看到金器。唯智心能观金体。智心为佛性。金体亦为佛性。心和佛性是统一的,即心即佛。
中国思想发展的7个阶段的内容不多,但是阳明的心学其实囊括了很多内容,王阳明编撰的《传习录》很大程度的延续了中国从秦汉一直到唐宋时期的思想精华,还融入了佛学禅宗的智慧。仅用一篇文章是很难全部整理出来的,他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和心即理等学说,我们留待以后再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