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一篇相反观点的文章
对孔子还谈不上所谓“敬畏”
——儒家文化只不过是“大一统”中国政治的工具
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分为三种形式:世袭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夏商周时代实行的主要是分封的世袭制。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争霸,推荐和自荐成为重要形式,而汉朝实行的则是“察举制”。隋朝以后,正式开始实行“科举制”,直到清末“废科举”,科举制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
以清朝为例,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乡试考中后就称为举人,举人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县官一级的官员了。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举行,考中后称为进士。会试后的第二个月,由皇帝在太和殿亲自主持“殿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
科举制度对于中国大一统政治的作用,除了形成士大夫和官僚高度统一的儒家思想外,它还以公平、公正、公开以及以学识和才能为标准的理性方式,为历代选拔了一批批优秀的官员,这为世袭、保守和落后的皇朝政府官僚机构输入了新鲜血液,为政治统治增添了活力,对于巩固大一统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也增强了大一统政治的合法性。科举考试制度还使得小农中的突出分子有机会晋升到上层做官,让小农这个低级阶层有了向上发展的空间和渠道,使“小农社会”有了活力,也使“士大夫”成为中国分离的政府与小农之间沟通的纽带。
从皇帝的角度来看,科举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科举考试产生的官员,是以皇帝发放的“俸禄”为生的,是为皇帝服务的仆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们永远不会成为皇帝的对等势力。另外,官僚的地位是非世袭的,旧的官僚卸任后,通过科举考试产生的、没有势力的新官僚会接任。因此,官僚阶层永远不会“坐大”,永远不会对皇帝世袭、垄断的政治地位造成威胁,这也为中国大一统政治统治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清朝和明朝一样,科举考试必由学校的生徒才有资格参加。为了科举考试的需要,清朝设立了各级教育机构。在地方,有私人和地方社会开办的私塾、社学、义学和学院等;各省自上而下设府学、州学和县学等官学机构;京师则设有国子监等官学机构。由于科举考试的题目和内容都来自于《四书》、《五经》,各级教育机构就把《四书》、《五经》等儒家理论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
由于儒家理论被历代列为唯一的考试经典,孔子成了天下读书人的师祖,儒家思想也就成了读书人的思想统领,并成为官僚阶层的思想统领。由此可见,儒家思想的崇高地位是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造成的。严格说来,儒教并不是宗教,它并不能和佛教、道教并列为“儒、佛、道”三教,它只是因为科举考试而成为官僚阶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种思想文化观念,并长期统领着中国的士大夫阶层,统领着中国官僚的思想意识。
“敬畏”这个词是西方人对其宗教领袖“耶稣”产生的一种社会心理。孔子一开始只不过是春秋时代鲁国的一个谋士,只做了三个多月,不得志后孔子又改行做了教书先生,儒家思想是后来被政治捧大的。孔子还不具备耶稣那样的不凡经历,中国大一统政治也不允许宗教有发展的空间。儒教不是宗教,孔子也不是宗教领袖,对孔子说“敬畏”好像有点夸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