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3457阅读
  • 1回复

“文化作文”满分技法(已发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8-03
文化作文”满分技法
谭蘅君


【概念诠释】


“文化作文”在构思上把话题放到一个广阔深厚的文化背景上去审视、对比、碰撞,或以文化的眼光打量事物;或以文化的心态叙述或议论自然社会之哲理;或以文化的理性批判时代的假丑恶;或以文化的智慧表现真善美;或以历史文化名人的言论或事迹,显示作者的文化积淀等等。在文化的积累与思辨,文化的共享与独思,文化的阅读与创造,文化的生态与文化的人生中,写作出充满历史文化要求的文章。

浑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是文化作文写作的追求。

“文化作文”的实质是用文化的眼光审视话题,用文化的意蕴丰美话题,用文化的材料表现话题,用文化的笔法写作话题,用文化的思辨挖掘话题,用文化的品位提升话题。

“文化作文”满分技法很多:诗词引用法、情景再现法、文化审视法、故事新编法、典型人物法、文言仿篇法、生活真情法、意象运用法、意境写作法等,限于篇幅,今天只讲解前三种方法。

一、诗词引用法
【技法讲解】


诗词引用法是指直接引用或化用古典或现代诗词佳句于文章之中,给人以厚重的诗香氛围。雄厚的文学积累和运用的巧智,塑造着文章作者的学者和智者形象,不仅在考场上鹤立鸡群,在文学创作中也卓越不凡,令人击节称赞。

引用诗词能增强文章的文采,它可以在某一段中点缀一、二,给文章的襟边插上一朵底蕴的小花;也可以根据主题需要,让相关诗句联合成一个诗句的方阵,让诗句成段,强力展示古文化的芬芳;也可以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开一个诗句的全民大会,让诗句成篇,倾集团军的力量宣示古诗文在文化领域的主导权和不朽的生命力。

诗词引用法分为两个层次:直接引用诗词文赋是基础层次,化用诗词文赋是高级层次。化用又分为句意化用和意境化用。

【作家美文】

雨天读古诗
白晓君


雨天最是读古诗的日子。
鉴开半亩方塘,拉上雨做的窗帘,便弥漫起一派古典的诗意。远离尘世喧嚣,独自钻进属于自己的三味书屋,让倦怠了尘俗的眼睛,在古诗的字里行间休憩。
于是有相思泪,点点滴滴,湿了芭蕉;有故乡情,迷迷蒙蒙,笼上阡陌;有丝竹韵,淋淋漓漓,洒向驿路;

于是有客舍有柳色有溪桥有鸣蛙;有杏花村有酒旗风有巴山夜有西窗烛;有水村山郭有天街皇都有野径黑云有江船明火;有牧童的短笛有渔翁的箬笠有前山的翠微有南朝的台楼;有含春泪的芍药有卧晓枝的蔷薇有夜上滩的鲤鱼有系垂杨的画舟;

于是老杜春夜吟哦,小杜清明问路;陆放翁卧听夜阑,僧志南杖过桥东;易安居士叹绿肥红瘦,诚斋主人赏荷心呈珠;张志和泛舟垂钓不须归,苏东坡淡妆浓抹拟西湖;

于是王勃在滕王阁上看“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的美丽,苏轼在望湖楼醉听“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旋律,李攀龙在广阳山道中赏“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的壮景;

于是一首散发着稻花香的宋词,录下田野里最清亮最动听的歌,一首竹杖芒鞋演奏的穿林打叶曲,和着一蓑烟雨的豪爽,袅袅地唱了千年;

于是古典的雨象飘飘落落的花瓣芳菲着时空,芳菲着阅读的心事。

于是总有太多的于是,携一列各领风骚的代出才人,在沾衣欲湿的氛围中如燕斜翔……

噢,雨天读古诗,读得清清爽爽,读得恍恍惚惚;读得轻轻松松,读得沉沉重重;读得欢欢欣欣,读得戚戚悲悲。雨天读古诗,把自己也读成一首雨中的诗,飘逸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郊原上,淅淅沥沥地……

【温馨点拨】

诗词是阳光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审视雨,将雨的意象融合成一串五光十色的珍珠,缤纷着读者的想象。

看看吧:这里有巴山夜雨的凄凉,有清明纷雨的断肠,有天街小雨的甜蜜,有春夜好雨的喜悦,有南朝烟雨的沉重,有青笠细雨的悠然,有卧听夜雨的悲壮,有黄昏点滴的愁伤。有王勃看雨的浪漫,苏轼听雨的闲适。雨,将读者淋得痛痛快快,淋得酣畅淋漓,淋得诗意纷纷,淋得遐想联翩。

其实何止是雨,那些古典的植物,诸如蒹葭、傲梅、虚竹、柔柳,从三千年诗经的土壤里长出。那些古典的风、古典的云、古典的水、古典的河,从三千年易水边飘来,你感受到它的厚重了吗?

一个诗的王朝,一个王朝的诗,浓缩着多少悲欢离合,透着多少哲理与诗情!

学会用文化的意蕴丰美话题,用文化的材料表现话题,用文化的品位提升话题。

多积累诗词歌赋,并学会化用,在化用中走进诗词的灵魂。

用诗词构建文章的华美殿堂:押韵的雕梁画栋,对仗的飞檐翘角,会营造一个诗意的建筑。

【满分链接】

生活因文学而精彩
浙江金华一考生



一直苦苦追寻着你,我生活中的精彩文学。

一直苦苦思索着你,我生活中的文学精彩。

多少次凭栏远眺,看远山如黛,睹苍穹无限,感受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文学……一处风景,一帘烟雨,一叶飘零,都能使我的心为之震颤。

在寂寞的长夜,我总喜欢手持长长的书卷感受着诗歌的忧伤,感受着凄凉的情绪,感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清高气节;感受“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百般无奈,感受“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默然;感受“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悲凉。

忽而痴痴笑笑,忽而哭哭啼啼,莫要笑我痴,有谁知?

雨,向来是我认为凡尘中最纯洁的精灵。在空寂的夜晚,“枕着”雨打芭蕉的声音入梦。不由便想起了颦儿“青灯照壁入初睡,夜雨敲窗被未暖”的凄凉之景来,或许是爬上梦的枝头,折一折那雨滴一散便凋零的花瓣,一早醒来,发现了宝玉般的衔玉,温润厚醇,惬意极了。

走进文学,我身陷其中。走进它,迎来了一阵清爽的“唐风”,淋了一场痛快的“宋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我感受了它的闲适恬淡;“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让我感受了圆月的明朗皎洁,跟着杜甫,听他讲述国破家亡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家思,体会辛弃疾“可怜白发生”的壮志难愁,怜惜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多愁善感。

初中三年的离别就在此刻,大漠、长河、落日,都是一支支优美的曲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朋友的豁达;“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是对友人的安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是对朋友的守望,“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对朋友的眷恋。

因为你,我的生活变得有情感。
因为你,我的生活变得更充实。
因为你,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美哉!我生活中的文学精彩!
壮哉!我生活中的精彩文学!

智慧点击
这是一篇极为优美的抒情散文诗,全篇洋溢着考生对文学的热爱。考生思接千载,神游万里,通过对长夜里感知诗歌的忧伤,对纯洁的雨的文化领悟,对清爽的“唐风”“宋雨”的倾诉,对离别诗歌的情感交流,激情飞扬地引领读者进行了一次精彩的文学之旅,表现了文学对作者的深刻影响。化用、引用文化名人的诗词歌赋巧妙贴切,流畅自然,巧妙地展示了考生浑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名句,犹如一颗颗摇曳的草,却诞生了一个春天。


二、情景再现法

【技法讲解】:


设置情境、场景、人物、情节,或艺术地再现历史人物某一刻的细腻心理与行为;或磅礴地描写伟大人物某一历史性的壮丽场景;或诗意地再创造古典诗词意境;或刻画著名文学形象的某一事件等等,借以表达自己对生活或生命的感受,这就叫情景再现法。

情景再现法包括重大历史事件的情景、典型历史人物的情景、著名文学形象的情景、诗词意境的情景四种情况。前三种可归为同一类,统称为历史情景,后一种称为诗词情景。

历史蒙着一层时间的面纱,让我们用想象去掀起她的盖头来。

【作家美文】

唐诗素描•春晓
曾冬



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在诗人的身上,一格一格的,很美。揉揉惺忪的眼睛,温暖的感觉,传遍全身。仿佛是一夜之间,春天已占领了小小的山村。

窗外,是谁的叫声如此亮丽?在林子里转来转去,最后,又沿着一束阳光的道路钻进书房。诗人舒展了一下手臂,细细倾听。这些清新的声音,让再心灰意冷的人,也会重新注满希望和信心。
依稀记起昨夜,风夹着细雨,敲打着屋檐。这群音乐的孩子,总让人想起乡间里的童年,母亲在油灯下轻轻哼着的歌谣。

那些昨天还含饱待放的花儿,在夜晚也钻出了传统的面纱,羞红着脸,怯怯地立于院中,和风雨亲吻。花落的声音,有谁听见?

清晨,一位诗人拾起一朵,那是远方的恋人无奈而憔悴的容颜吗?

【温馨点拨】

意境如花



诗词是生长在中国文化土壤里的大树,每片叶子都张扬着文化的魅力。

长长短短的字条,浓缩着一个民族精神的内核,那里有月色、童话、沙场与梦想。

意境,是缤纷的花朵,摇曳着满天的美丽。

把这些花瓣小心地摘下来,放在心灵里浸泡,让他们把想象熏香。

然后用文字小心地把他们铺展在素笺上,还原古典的芬芳。

这个过程叫艺术再现。

然后我们知道:梧桐细雨,草木摇落,蝉鸣高远,杜鹃啼血,猿猴哀啸,松柏傲霜,鸿雁传书,红豆相思……都内含着文化的意蕴,是文化大树上结出的硕果。

花也罢,果也罢,要放在心里,贴进灵魂的地方,这样作文会更美。

【满分链接】

又一次桃花开了
广东一考生



又是一年春满园,又一次桃花开了,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陆游满怀心事地在沈园中走着,这时的他已双鬓泛白,宽正的额头上也添了几条皱纹。自己早已厌倦了官场百态,只求在这青山绿水中,度过残生。当然,心中还有个……

路边桃花异香阵阵,枝头嫩芽吐绿,整个沈园雾气蒙蒙,清静出邃,别有一番风情。陆游穿过一条细细的走廊,来到他年少时常来的地方:桃韵阔。这里的桃花更加娇艳诱人。水灵的花骨朵俏生生地立在枝头,他的视野渐渐开阔,在桃花丛中,他仿佛看见了那个一身白衣的女子,婉儿,那个让自己魂牵梦绕的女子,那个让自己黯然伤神的名字,是她吗?她来了吗?

桃花又一次盛开了。

半晌,陆游才回过神来,才明白自己又在做梦了。他知道那个女子不会来了,是因为他当年的懦弱。但当他再次睁开眼时,他看见她了,这不是梦,她是活生生的站在桃花中,仍像当年的离别情景。

“婉儿!”陆游半天才用沙哑的声音叫道。回应的只有一行清泪。“桃花又开了,但我们是回不去了。”唐婉折下一枝桃花,忧伤地说。

两人默默相对无语。

陆游的心却如翻江覆海。忽然,他大悟:“今天的结果,都是因为当年自己那一次懦弱。时间是不会停留的,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桃花落了能再开,树木枯了能再长,而少年——我们最美好的时光、最美的回忆,已回不去了。他醒悟了,他明白了,也许抓住自己身边的一切一切,才是最潇洒、最勇敢的啊。”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又一次桃花盛开了,也许这才是一次最深切的感悟。

智慧点击:

陆游与前妻婉儿相见的凄美佳话很逼真地再现出来:游沈园、赏桃花、思婉儿、见婉儿、痛悔赋诗五个片断如影片镜头般一一呈现。文坛上流传千年的凄艳故事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朦胧的印象,但决没有今天这样清晰。曾经被时间的尘土掩埋的历史情景,被岁月的足迹抹得模糊的艺术细节,让想象重新拾起、清扫、粘结、复原、再现。一幕幕由语言拍摄的历史场景或片断缓缓流过脑屏幕。一篇优秀的文章就诞生了。

三、文化审视法

【技法讲解】

文化作文除了有大量的文化材料的积累外,最关键的还要有文化的精神、文化的眼光和文化的品位,要懂得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话题,我们姑且称这种方法为文化审视法。

真正的高手从文化的角度打量话题,审视话题后,有时会在表达的时候隐去一些文化的外在的东西,诸如诗句、名人、历史事件等,而抓住文化的内核和文化的精神来写作。

当然有时在表达的时候既抓住文化的精神,又适度引用或化用一些诗词名句,效果各有千秋,都是文化作文高层次的表现。

写作,从文化的角度审视话题,用文化的精神提炼话题,用文化的意识构思并叙述或议论,那么文章就能展示一个人的文化品质和文化思辨能力。

【作家美文】 
       
心中的芦苇
张 弛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潇洒倜傥。廋廋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永恒的沉默。

芊芊芦苇,在坦途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摇曳,蓬蓬勃勃。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作浓重的黑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露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地方,也依旧洁白,充满蓬勃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面画上生命的句号。

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夫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一抹苍凉的妩媚。像衣香鬓影的女子涉水而来,从古代,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为千古绝唱。洄流中,弄篙荡舟的少年水手,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

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

易水之滨,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是在萧萧寒风中轻杨;汩罗将边,批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奸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涌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叶包裹起千千万万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

真正拥有芦苇,是在大学时代。我喜欢在学校后面的江边漫步——那里,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流苏似的芦苇,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中弥漫。牛乳般的暮霭流动如烟,小鸟在芦苇丛中呢喃,还有几声蝉鸣,几声虫唱,宁静,温和,洋溢的诗情触手可及。倘是周日,阳光缓缓地流泻,我用苇叶编一只小船,轻轻放入江中,看它悠悠地随风而去。更多的时候,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屈原同愤,跟太白同醉,与东坡同发少年狂。在绵绵秋雨和茸茸的芦花织成的透明的心境中,我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浓醇、率真和苦涩。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

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的韧性,那种连自己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

【温馨点拨】

心中有佛


大道无形。如果去追求无形的高境界,而故意去掉名句名人,却又堕入了思维的陷阱。

其实,无形如果是一种自然真性的流露,这样的无形当然是羚羊之角,空中之音,镜中之相的大境界,读者领悟的是写者高雅的神韵。

如果无形是一种刻意的追逐,一种下意识的掩盖,那么,结果必定是弄巧成拙。

只要心中有佛,就算无意之间酒肉穿肠过,也并不妨碍你修道。

所以用不用名句名人,并不是文化作文在境界上的唯一标志。

文化的精神,文化的品质,文化的意蕴才是文化作文内在的灵魂。

本文用文化的眼光审视芦苇,从江边、湖畔,从汩罗、易水之滨,从《诗经》中那条飘满玫瑰花瓣的小河,将芦苇的诗意与坚忍同人的精神联系起来,塑造了一根文化的芦苇,一根思想的芦苇。

文章语言飘逸、自然流畅,引用历史名人也罢,化用诗句也罢,随手拈来,不着痕迹。

既有文化作文内在的精神,又有文化作文外在的表现形式。

让我们深刻体悟:写作,不要拘泥于形式。

只要是佛,金身是佛,泥身也是佛。

【满分链接】

执著•缘
浙江台州一考生

纵然是我,也早已忘却自己度过几多轮回。
亘古千年不过弹指之间。
一副空皮囊望穿秋水,任光阴荏苒。
佛:你可曾后悔?我倔强地摇了摇头。
一片菩提叶踉跄坠下,横亘于我与佛之间。佛欲言又止,翩然离去。“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我望着卧于地面的菩提叶出神,它,幻化成镜……

一、缘定三生
三生石上刻着的是我和她般配的名字,三生石上映出的是我和她欣喜的笑容。
海誓山盟,缘定三生,万世沧桑,惟爱永恒。我握着她的手,一起在三生石的背面镌刻了这十六个字,我们对视着,相拥而笑。
唔,若时间能够停滞,能够永远冻结在那个瞬间……
佛曰:一切都是镜花水月,你又何必执著?……
“骗人,一切都是骗人的!”我捂住耳朵疯狂地大叫。
佛低垂的眉目间,一滴清泪悄然坠下,激荡着菩提叶,模糊了画面。

二、缘起缘灭
一袭白衣,注定了我和她终将天人相隔。
我不饮不食,端坐于菩提叶下,终于盼到了佛的出现。
“佛,请让我度千世轮回,我甘愿化为世间任何凡物,蝼蚁亦可,草芥也罢,只求能见她一面。”
佛敛目应允。
每一世,她都与我擦肩而过。她的笑容随风荡漾却不会眷顾我半点,她的眼神温柔迷离却不曾沾染我半分。
度尽千世轮回,与她却是相见不相识。
我的心,碎的像满地玻璃,锃锃发亮。
佛曰:缘起缘灭自有定数,你又何必执著?
我呆呆地望着镜面,不能言语。

三、禅悟菩提
佛,不知可时已至我身后。
“佛有三毒,曰贪、嗔、痴。三毒之中,唯痴流毒最广,为祸最深。世人心中皆有此毒。有人为财而痴,有人为权而痴,而你为情而痴。然万物皆可为禅,财是禅,权是禅,情亦是禅。世人若不能参悟自己的禅,生者沉沦,受心魔煎熬,死者亦至修罗地狱,你现可领悟?”
又一片菩提叶坠下。
遮住我双眸的刹那,我犹如醍醐灌顶,蓦然醒悟。
梵音漂渺,我跪谢佛祖,膜拜菩提。

后记:万事皆有尺度,执著亦是。执著是好事,然过份执著便是痴,损人亦不利己。

智慧点击

佛教的偈子意在告诉人们,凡事不可太过执著。本文小作者深得佛理,以菩提叶幻化为镜,演绎镜花水月的故事告诫世人“万事皆有尺度,执著亦是。执著是好事,然过份执著便是痴”的道理,从执著的反面做出了一篇好文章。更重要的是,以佛文化入文,这样独到的眼光与视角,实在让人怀疑这是中考学生的作文。
实现多元文化的审视与共享,是文化作文的高境界。



“文化作文”一般指充满文化内涵的文章,是把作文的根扎进文化的土壤,让作文在几千年文化长河中吸取营养,让作文的鲜花散发出文化的芬芳。这是厚重的文化向作文强势渗透,并在实践中使作文逐渐文化化后结出的硕果,莫怀戚教授说这是“中学生写作的文化化’”,我们就把这种富有文化色彩与浑厚的文化底蕴的作文称为“文化作文”,这并不是说其它作文就没有文化,而是因为这类作文有太强的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及文化思辨气息。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离线李占威

发帖
57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8-03
“文化作文”的实质是用文化的眼光审视话题,用文化的意蕴丰美话题,用文化的材料表现话题,用文化的笔法写作话题,用文化的思辨挖掘话题,用文化的品位提升话题。

“文化作文”满分技法很多:诗词引用法、情景再现法、文化审视法、故事新编法、典型人物法、文言仿篇法、生活真情法、意象运用法、意境写作法等,限于篇幅,今天只讲解前三种方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