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仿写文化作文的误区及教学指导
衡水市第六中学 郭玉环
恰当地引用诗文、成语、谚语、典故等,能够彰显文采,突显作者的文化底蕴,使你的作文锦上添花。反之,如果盲目引用,不分语境和场合,则会适得其反,犹如东施效颦。
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阅读积累,鼓励学生力争在表达时做到文采飞扬。岂不知在运用时,要想做到恰如其分,要想达到信手拈来的效果,还的确需要经过一番“修炼”。一味地主观臆断,不但有卖弄之嫌,还会让人读来啼笑皆非。综观一些引用不当的示例发现,在仿写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理解上的误区。
误区一 :“衣着”华美,就是文化作文。有的同学在作文的过程中,一味地堆砌华丽的词藻,不辨别场合、语言环境,甚至不分其感情色彩,盲目地模仿。这样的作文读来显得矫揉造作,不自然,给人以脱离现实的感觉。例如,在有的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蓦然回首,童年的一幕幕如五彩缤纷的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散发着光彩。又酸甜,也有苦辣咸!可谓五味俱全。”这篇作文的开头挺精美,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来比喻五光十色的童年,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有酸甜,也有苦辣咸,可谓五味俱全。”,可以想象,小作者像修饰一下自己的语言,但肯定没有考虑前后两句是否有联系,——珍珠是五光十色的,何以又有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呢?
误区二 : 对于有的诗文及文化材料,略知一二,不做考证,以为在语言上推敲一番,便万事大吉。平时的作文练习中,将诗文的作者换了朝代的,张冠李戴的现象不乏其人。试想我们对于一些材料如果上来就引用,不能做到忠于原文,不但不能达到彰显文化底蕴的效果,反倒让人对文章的印象大打折扣,甚至让读者对作者的知识储备,文化积累产生怀疑。例如,有的同学在引用杜牧的《秋夕〉中的诗句,这样写道: “轻罗小扇扑流莺”,深宫寂寞,深宫寂寞,也只得如此消磨时光了。”引文中实际应为“轻罗小扇扑流萤”,这其中可能是笔误,但也不排除对原诗并不熟悉的嫌疑。
误区三 : 只要是用上诗文,典故,能够再现历史人物的生活场景,就能为文章增色。这是一种很片面的观点。用在作文中的文化信息就犹如镶嵌在珍贵物品上的宝石,如若得体、巧妙,就会使之熠熠生辉,反之如果配合不够得当,再好的东西也体现不出其应有的价值。比如有这样一组句子,读了之后就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解其意,“孝顺就是那直上的一行白鹭,孝顺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孝顺就是那鹦鹉洲头随拂动萋萋芳草,孝顺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这里作者将诗句揉进语句中,对孝顺的概念极尽溢美之词,但意在表达一种什么意思,令人费解。
在仿写的起初,有这样那样的片面认识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告诉学生,唯有真、善、美,才是永远的追求。我们鼓励学生感悟真情,抒写真情,弘扬我们生活中的人情美,人性美,崇尚自然,崇尚阳光。鉴于以上学生在作文练习及仿写的过程中可能形成的误区,我们有必要进行以下的指导:
(一)文化作文也是作文,要符合作文的最根本的要求,文从字顺,自然流畅,表达明确。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时只说漂亮话是不行的,还要言之有物,言之明确。我们在文化作文的仿写练习时要做到循序渐进,而不能正襟危坐,一脸严肃,俨然一个孔夫子的形象。我们最起码要做到中心明确,表达明确,作者在创作时,读者在阅读时才不至于一头雾水,头上一句,脚上一句。
(二)文化积累是写好文化作文的根本保证,只有功在课下,功在平时,才能利在写作。作文水平的提高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厚重的积累,即使想写,其效果也可能是蹩脚的,生搬硬套的。我们要力争做到历史、诗文、民俗等文化知识谙熟于心,绝对来不得模棱两可,似是而非。这就要求我们多读书,勤于摘抄、积累,深入理解、感悟材料的深层含义。这样积累厚重了,写出来的东西才能叫人赏心悦目。
(三)作文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因素,可以是独具匠心的立意,可以是清新质朴的语言表达,也可以是真挚动人的感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能使平铺直叙的文字激起朵朵浪花。要想把文化材料用得娴熟,恰到好处,一定要充分利用结构的启承和呼应,造成的时空的转换与结合,否则材料和中心两张皮,再好的内容和语言也显不出其应有的价值。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我们只有不断的引入源头活水才能使我们的心清澈澄明,才能让我们的语言跳起舞来,才能让我们的作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