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893阅读
  • 0回复

(江津老城)水与桥:一座老城的品质和乡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4-24
品味江津老城区水系和桥梁,诠释山水城市的历史人文内涵。沧海桑田的变迁,一道印痕接着一道印痕,仿佛一抹平沙,无边伸展到岁月深处。在朦朦胧胧的追问中,还原成苍苍凉凉的真实,无论欣赏或者叹惋。这,或许就是留住乡愁的心灵抵达……
  大长江,江城外水系,托起出水芙蓉江津城。圆润的江津老城区,处于长江水际基准线上,是浮在水滨的一叶碧荷。
  江津中心老城区史称几江镇。因长江呈“几”形流过,故此段江面称几江。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时,城址即迁于此。史上城镇历次选于“几”字的凸显部位,城市三面环水,城南鼎山叠翠。明代江渊有诗曰:“几江形势甲川东,山势崔巍类鼎钟。”
  时光还应往前穿越。
  江津源头,来源于汉朝江州县。《隋书·地理志》:“旧曰江州,西魏改为江阳县。”江阳,无疑是江津最具有直接渊源的古称。这个古称,有水有山,涵韵山水精神,记住得住历史,留得住乡愁。
  咀嚼江阳古称,江津江山之城的自然人文意蕴油然而生。《春秋谷梁传·禧公二十八年》:“水北曰阳”。江津治所一直在长江南岸,显然不能从《春秋》的训释入题来诠释江阳。《玉篇》:“水清为阳。”《释名》:“丘高曰阳。”几水泱泱,鼎山苍苍,江津城滨水而起,倚山而出,江山意蕴,浑然天成。
  有山必有水,山水相对出,刚柔相济,吻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合真谛。《诗·周颂·载见》:“龙旂阳阳,和铃央央。”“旂”即是“旗”。《诗传》云:“阳言有文章也。”此“文章”为龙旗之上的装饰图纹。《礼记》载,殷周之祭祀,是在正午日行中天之时,《载见》诗中之“阳”,本意为日,即太阳。日行中天,光芒普照,旗帜飘飘,图纹鲜艳,故名“阳阳”。“江阳”之“阳”,由《诗经》衍生而来,可理解为山川营造的大地纹理图画。乾隆版《江津县志》囊括江津形胜,就是一幅优美字画:“岷江(即长江)西绕县治一湾而成几形,东下三折再成巴字。”
  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江阳县为江津县。《太平寰宇记》载,以斯地在江之津为名。“在江之津”,这是江津城市发展的历史定位,更是江津山水城市的先天优势。几江环绕回旋,“屈渠有情”,勾勒出城市优美的水际轮廓线。江津主城区,也是历史建城部分位于“几”字形的顶端,呈半岛之势畔水而生。这种把城址选在“澄清停蓄”、流速不急的江湾内侧的做法,不仅可以取得较为清洁的用水,而且岸线稳定,城市居民视野开阔,无论从方便生活,良好风景,还是安全的角度,都是有利的。
  在工业化以前,水运是城市主要的交通方式,江河沿岸的城市与水的关系非常密切,城市滨水地带往往是城市最为繁华的地区。这种交通与经济的优势,也加强丁江津城市与水的联系。从江津清代城图可见,9道城门,其中6道是面朝长江而开的。
  江津旧城最初沿长江呈“团状”布局。随着城市的发展,在旧城沿江两侧逐步演变为城市用地,形成“带状”的布局。长江北岸、几江片区以西,与几江片区隔江相望的德感片区,在沿江一带也渐次发展为“带状”生活组团,同时向北纵深发展形成工业组团。这种城市组团呈“带状”和“团状”布局的形成,是受江与山环境共同制约下的一种必然结果。
  在空间形态上,江津老城区背靠青山,面向长江。城市建设用地大多处于长江一、二、三级阶地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低毋近水而沟防省”。江水的涨落变化形成不同的城市景观。春秋两季江面处于常年水位;冬季江水枯落,露出河漫滩地,成为市民休闲的场所;夏季洪水上涨,江水和城区紧密相连,城市亲水性得到充分体现。
  大长江,外水系,构成江津城主动脉。岁月变迁,古人对江津城形胜概括依然没有过时。“江津鼎岫为屏,岷江(长江)为座,华盖列天表之障,马骁壮北固之篱,鹤山太公左右其翼,龙门珞峡开合其流,际水陆之衢,纽黔播之会,洵川东之雄治也。旧云奇峰秀岭,地轴天关,锁锦江之水,界泸渝之间,会水陆之冲,全蜀要地也。”
  

  出水碧荷江津城

  天造地设,出水芙蓉江津城。这样一幅画图是以长江水域为基准线,诸山环绕,俨然根植长江亭亭玉立的田田荷叶。圆润的江津老城区,是浮在水滨的一叶碧荷,宛若在几江湾中随风荡漾。北岸正对老城区的马骁山,临江袅起青葱一柱,是欲绽未开的荷箭。
  江津老城区内水系,有天造地设的穿城溪流,有人工而为水道水沟,合二为一和谐共处,演绎了古城的大安然和大自在。
  江津地域的严重旱情,有记载的始出现乾隆三十年(1765年)。这样的记载,是与两百余年来自然环境渐渐恶化的大势吻合的。
  穿过这个时间节点,往上的岁月里,雨水丰沛的江津地域,似乎随处可闻清凌凌的水声。那时,林木苍苍,溪流脉脉,没有烟囱林立,没有工厂汽车废气的排放,清凉凉的风,徐徐从长江之滨吹来。江津古城呼吸在江风水网里,长江横过城区边缘,浩浩汤汤为水之主动脉,城区牵起的江南,有几条空灵的溪涧从高处飞漱跌落抵临城区的阶地,再悠然穿城而过,形成城市的内水系,将城区不多的废物带入入长江。令人惊叹的是,长江北岸的山野,总有溪涧与南岸城区小溪相对而出。水城江津,坐在水声中,立在清凉里。
  岩溪,源出鼎山之麓,在城南汪然成为旧时文庙泮池活水后,横穿城区,在今北固门外太极口注入长江。隔江呼应而出的山溪,是烟雨朦胧的浒溪。
  梅子溪,今长江公路大桥南桥头山溪,从艾坪山主峰峡谷冲激而出,没入长江。与之呼应的江北篆山坪山溪,名磨刀溪,从山间冲荡而出没入长江。
  跳磴溪,东门外古莲池向西溢出的一脉清流,流经原东门公园,在今藏联阁东边的玉水湾潺湲注入长江,正对着江北的巴县小溪。巴县小溪从山峦之中涣涣而出,淌过江滩,汇入长江。
  泊涛溪,从艾坪东麓走出,走过柳林坝平畴,从容注入长江,与之呼应的是北岸的渡头溪。渡头溪从石佛山东麓襟带而起的黄磏西山低缓处流出,在今日滨江路东段广场对岸的成渝铁路大桥下舒缓汇入长江。
  旧时江津城区长江南北两岸的溪涧,以长江为中轴,两两对出,几乎对称,古今中外城市罕见,可谓水城江津一绝,可谓川江水系一绝,实乃皇天后土之深厚栽培。这些溪流,多数已经消失,唯江北的尚有全迹可寻,但断流者居多。
  穿越城区的南岸溪涧,消失后留下依稀可辨的一鳞半爪陈迹。岩溪消失了,在江津中学校区外围留下螺蛳沟称呼活在耄耋老人心中。跳磴溪消逝了,在长江河道里留下跳磴石的转注。曾几何时,泊涛溪更名为浸染时代特色的幸福河,源头枯竭,中段填塞,下段贯穿今几江中学校园,实在难寻溪涧特征,其实接近了生命的暮年。
  岁月营造的沧桑让人在惆怅中顿生留恋,人工营造的老城内水系又何尝不是如此?
  江津城区人工内水系统建设有史可稽的最早出现于北宋初年。重要的时间节点是1064年,此时是北宋的第四个皇帝宋仁宗赵祯,执行太祖皇帝赵匡胤“偃武修文”策略很纯粹,赵祯爱好学习,崇拜儒家经典,诏令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开“四书”先河。于是,在南安门内城区,江津正大兴土木上马学宫工程。一条曲曲折折的水道从南门外鼎山、石子山山麓开凿出来,经护城城壕,在杨嗣桥附近穿过城墙,分流注入今魁星广场学宫泮池之中。这是古代江津一项文化寓意性的工程,既建设了泮池,又在南城外构建了护城河,正所谓“一役举而三役济”。
  明朝时期,由泮池东岸开凿渠道,连接今东门广场外之莲池,这是城区又一排水干道。明朝宣德年间,江西临川进士袁旭来江津做知县。他追慕白居易、苏东坡在杭州任上修筑西湖白堤和苏堤的勤政爱民懿行,下令沿莲池砌堤,使蓄水增多,以保障居民取用。明朝成化年间,知县宋潜再次进行莲池蓄水建设。明朝嘉靖已酉年(1525年),知县王贡首次主持了莲池清淤工程。12年后,知县杨元吉修缮莲池,且于水中央填土石,凸为陆地,成为岛屿,城区排水蓄水工程遂成为城市园林景观。清朝初期,知县朗嘉卿主持疏浚,增益面积,池塘扩大到而今东门广场底下。1880年,知县国璋完成古代江津莲池排水工程的最后一次疏浚建设。
  历经明清两代的呵护,遗爱池,一泓椭圆形的好水,像垂天跌落的宝镜镶嵌在古木荫中。绿荷未铺满水面之季,有鱼儿吐着泡儿,有飞禽照着影儿,上下天光,一碧如洗。满池绿荷消减炎威之际,池畔古树愈见蓊郁,白鹭来栖,鸟鸣上下。稽之于古,察之于今,深感这一方美池,是江津文明的镜子。遗爱在人间,正是一泓碧水在历史风声雨声的鉴如明镜的注脚。历代封建官吏围绕遗爱池的作为,是一种理念的贯穿,那就是儒家文化标举的立德、立功、立言。疏浚与保护,是这种理念的实践。当这一切造福了一方百姓,营造了一片胜地,后人追思怀想的时候,蓦然就冒出了“遗爱”的字眼和情素。
  城区人工内水系,引山涧和山泉,主要是涵养泮池和城南护城河蓄水,二者的调节,有东边的遗爱池和南边的水车塘。水车塘位于小官山与城区结合部,是旧时城区最大的水域,于此人工开沟形成大河沟,穿城而过,在北固门右侧太极口注入长江。走向长江的这一城区内水系干道,可关可启。水瘦山寒之季,关闭以保证涵养水位,雨水丰沛山洪来临,即开启泄洪。由于城区地势南高北低,该排水主干道在宋元明清历朝,均未有淤塞的历史记载。
  1949年以后,随着泮池水域的消失、护城河消失、莲池水域与泮池水域阻隔,水车塘水域颓废为死水,雨季汪洋一片,成为城区水患威胁。1958年春,发动一万多群众,翻修改造城区排水干道,以鹅卵石铺成沟底,上部用石板盖沟,宽2米多,高1米余,干涸时节人可以从沟内通过。1980年,对全城下水道进行规划修建,改变北宋以来城区排水系统的大河沟“合流制”为分区排水,城区内水系从此作古。
  2011年启动遗爱池商圈建设,老城区最后一片水域遗爱池寿终正寝。外水系与内水系营造的莲城江津,仅由流过城市外围的几江来诠释其历史地理人文内涵了。
  有城无水,便无灵气。有水无桥,便无生气。城、水、桥三元素的结合,造就了一个不一样的江津。
  一座城市如果有几架古貌苍苍的桥梁,就应该对这座城市刮目相看。
  佚名编著、成书于清末的《江津县乡土志》里,关于江津城内的古桥,记载了一番问答。
  问:江津城内有何桥梁?
  答曰:江津城内共有桥梁三座。太平桥县城内治西北七十步,大通桥县城内治西三十步俗名板桥,大中桥县城内治西一百五十步俗名杨嗣桥。
  著者有趣的自问自答,仿佛是一位循循儒者,在谆谆告诫后人,应该记住江津城的这三座古桥。佚名作者因之更让后人怀想,他用脚丈量距离,这是最古朴的计量方法。闭目凝思,似乎看见在水汽氤氲的古城之中,一位青衫布帽的长者,正低着头,蹒跚在那个时代绝对算得宽敞的江津大街之上,口中喃喃自语,走过来,又走过去。
  要找出三座古桥的具体位置,需要两点知识来破解。
  一是上文的“治”即“县治”,应该理解为县衙。江津封建时代县衙,无疑是古代江津政治核心,但由于封建时代有“官不修衙”惯例,不见史志详细记载。历代县衙位置,均在北固门内左侧靠近江津公安局旧址后部,背依长江,大门朝南面向正街,即面南背北格局。元末兵灾,古县衙第一次毁灭。明洪武初年,县令田子贞重建,宣德年间县令袁旭拓展地基,更新重修,明末第二次毁灭于战火。清康熙九年(1670年),县令沈维垣奉旨重建江津县衙。正南临街一面建立仪门,门外为县衙外广场,门内为县衙内广场,有甬道直通大堂正门,大堂后为二堂,再后为县令住宅及后花园附属建筑。大堂左右为十房吏书及基层钱粮小吏坐班办公保存档案之所,俗称班房。古时百姓可以在外广场自由活动,随时观看仪门墙上张贴之文告,仪门与大堂之间的内广场禁止随意出入。中华民国建立之初,改建县衙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县衙拆除,融入街区,延续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县衙外广场,被高楼覆盖。
  二是上文的“步”,需得澄清。人走路脉动双腿,古今关于“步”,却有不同的步幅意义。脚迈出朝前行动,迈出一次,今人叫“一步”,而在古人的称谓里,这只是“半步”。原来古人朝前迈步一次,叫“跬”,再迈步一次,才算走出“一步”。古人的一步,其实是今人的两步。当今正常人的两步,接近或超过一米。
  城区的三座古桥,都在内水系即岩溪水系主动脉上。“太平桥县城内治西北七十步”,原来此桥在旧县衙西北百米左右,即今北固门街靠近滨江路街口附近。这是老江津官路要道,旧时县官迎送过往平级官员,只走到靠近县衙的桥头就止步了。迎送上级官员,就必须过桥,在北固门外恭迎或者恭送。如果是圣旨到,那就开北固门右边的迎恩门,由县令跪接圣旨,接旨后,由县令捧着,回到太平桥边,桥边早已跪满大小官吏,县令遂诚惶诚恐宣读圣旨。天平桥,见证了古江津几多政务要务,政通人和即太平,写满了历史沧桑的希冀。
  大通桥距离旧县衙最近,“大通桥县城内治西三十步俗名板桥”,衙门口外的广场,其南部边缘,已经抵近今天的大同路,从此西行七八十米,北固门新华书店与大什字之间而靠近新华书店,就是大通桥。大通,宏达而交通城内所有街区。从清代绘画式城图上打量,这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像一道彩虹垂落在城区水域上,又像一道彩门横亘在城区的腹心地域。桥下的岩溪大河沟水系,古时并非大暗沟,从南自北穿越城区的清澈明河水系,如果不配上这样一座颇有气势的桥梁,那就顿失城市气象。这是老江津最繁华的地带,老江津城的“清明上河图”就围绕它上演。城市腹心的一座老桥,桥面一块一块厚重的石板总是澄明瓦亮的,因为城市的步履从来没有停息过。板桥,好诗意的名字,最有资格赋予它了。在老江津的记忆里,这座江津大街标志性的建筑并没有作古,活成了高寿的彭祖,在略略上了点年纪的江城人心里,曾经落座大通桥的这一带街区,一律叫作板桥街。一座古桥,早不见了踪影,却是永生!
  距离旧县衙最远的城区大桥,是大中桥。“大中桥县城内治西一百五十步俗名杨嗣桥”,大约距离县衙五百米。
  《易·大有》:“《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 王弼注:“处尊以柔,居中以大。” 高亨注:“象大臣处於尊贵之位,守大正之道。”后以“大中”指无过与不及的中正之道。这是大中桥命名的文化来源。
  大中桥俗称杨嗣桥,为南门外雨水、溪水穿城墙进入城区枢纽,位于江津建委老办公楼处。具体建造时间不可考。明朝时期,杨氏一族聚居于南安门外,历经繁衍成为望族,南门至小官山一带为其家族势力范围,大中桥当为杨氏家族所建,故俗称杨嗣桥。该桥建于城区水道要害部位,为交通咽喉,石砌单孔拱桥,古色古香,长三十余米,高六米多。解放后城墙拆除,石狮子街连接杨嗣桥路线成为交通要道,桥面可通卡车。修建建委办公大楼时,桥被覆压其下,算是保留其遗迹。
  明清时期,江津城是流放云贵官员和去往云贵商旅的停舟歇脚处,流官和商旅,免不了在江津城内拜会门生故旧之类,当他们要登程南去了,门生故旧要送别,大中桥就是依依惜别之处,折柳送别的古风,在桥头常演常新。挥手自兹去,行人过桥,绕着城南的水域,贴着内城墙根东折,走到南安门出城,走上城南山系的古道,长路一条,一步一步走向云贵及其以远的地方。一座古桥,记住了老江津的古道热肠,成为岁月发黄的册页……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文化作文者,虽远必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