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梓材》。其有云:“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范围所指,仅仅是周人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而已。至春秋时,“中国”之涵义逐渐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嗣后,又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展拓,“中国”亦不断向周边延伸,而最终成为当今雄据东方的泱泱大国之名。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为夏朝。其时,黄河流域所居之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有“楚失华夏”之语。唐孔颖达疏云:“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者,美也,夏者,大也,连缀而用之,其词义雍容至美。
所以说,古时的“中国”与史书记载的“华夏”、“中土”、“中原”、“中夏”、“九州”、“神州”、“中华”一词的含义是相同的。
总之,“中国”在古代是泛指历史上华夏或汉族所建立的政权,《史记》、《汉书》中此类称谓不胜枚举。自汉代始,朝野上下和文人学士习惯于将汉族所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中国”一词之本义,当为中原各诸侯国,中者,居中之意也;国者,诸侯之封国也。华夏诸国分别将南北东西四境诸民称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中国”本来是属于华夏或汉族的专有名词,与少数民族没有直接关系的。
因此,当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由于本民族文化落后,为了便于统治他们不得不继续沿用中原汉文化,便也多以“中国”自居。但是,这实际上是属于僭越,盗用汉族人对“中国”一词的版权。少数民族政权这么做实际上也是为了淡化被征服的中原地区人民的反抗精神的一种策略。
如鲜卑人建立北魏,自称“中国”,而将南朝称作“岛夷”;同一时期汉族所建之南朝虽迁离中原,却亦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称北魏为“魏虏”。又如在宋辽金对峙时期,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皆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为“中国”。因此,在古人心目中,中国既有地域之定位,又有文化之传承,同时兼有正统之含义。
之所以说中国既有地域之定位,又有文化之传承,最主要的是中国与汉族的传统文化有巨大关联。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儒家与道家思想都曾经深刻影响传统的中原王朝,他们学说十分强调的一点就是“夷夏大防”思想。即强调华夏是的正统说法,强调华夷次序,中国是相对于夷而言的,这里的“夷”当然就是指少数民族而言。在“夷夏大防”思想基础上,孟子更是进一步完善它,并提出以“华(改)变夷”的说法——这也是后来汉族为什么能融合那么多“夷”而成为世界最大的民族的原因了。
所以,“中国”的称谓少不了传统文化中的“夷夏大防”思想的内涵,并不是任何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以后一自称“中国”就可以轻易改变的了的。
满清入关以后,吸取了历代胡人入主中原失利的原因,特别是蒙古马背武功之强也依然要返回草原的教训。满清以为汉人之所以屡次能复兴关键在于其传统的“夷夏大防”思想,不在精神上瓦解汉人的抵抗意志满清难以持久统治。
所以,有清一代满清大兴“文字狱”,迫害有反抗意识的知识分子,他们故意曲解误导甚至歪曲儒家思想,把儒家思想的核心“夷夏大防”废弃。这样,传统儒家经过满人的改造后也就变了味道,“奴才思想”替换了“夷夏大防”意识。
俗话说,欲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满清通过故意曲解和歪曲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和培养一系列的文化奴才,使得老百姓在历史观和国家观的认知上出现了重大偏差。
满清的恶毒还在于他们也祭祀孔子,也自称是黄帝的后裔,乾隆甚至还把自己的女儿也嫁给孔氏后裔以拉拢汉族士大夫,其工夫可谓做到了家。
不难想象,满清近300年的统治文化奴役使许多中国人的历史观和国家观发生了重大偏差,我们已经有许多人开始认同了满洲人也是中国的“合法”主人的说法。
但是,满清混淆的再好也不能掩盖真相,毕竟事实是不容质疑的。即使原来处于中华朝贡体系中的邻国日本、朝鲜与安南(即越南)看到满清代替了明朝后,也都不再尊奉中华。他们也认为满清是胡人,并非正朔。比如,从这个时候开始这几个国家也纷纷自称“中国”起来,在他们看来满洲人可以代中国而自称,他们又有什么不可呢?
特别是日本,不但自称“中国”,僭越中国之名,对此时清朝统治的中国改称呼为“清国”而不同于明朝时的“中国”之称呼,而对满清时期的中国百姓则统统蔑称为“支那”的贬义性称呼。
日本的实际最高掌权者幕府也自称为“征夷大将军”——这里的“夷”就是除日本以外所有的国家,其思想来源就在于儒家的“夷夏思想”,不过,此时日本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夏”。因为中国被胡人的满清给灭亡了,现在只有日本才继承了真正的中国精神,可以堂而皇之的取代之了。这也是后来日本为什么有野心进犯中国大陆的跟班原因,你既然是“夷”,是“支那”,那么它为什么不可以以“中国”之名义征讨之呢?
说这么多,只是想强调一点,“中国”是与汉族和汉族文化有深刻联系的,不是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就可以轻易僭越的。中国在过去虽然是汉族的专有名词,今天它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包括了56个各族同胞在内。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中国”一词不能因为包括进了更多的少数民族而被曲解并偏离它的本义太远。
是的,中国已经不再是“华夏族”和“汉族”一家的了,今天许多少数民族同胞也被包括在内了。但是基本的“夷夏之辩”精神还是不能丢弃,我们很难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一个非炎黄后裔的民族却可以自称是中国的合法继承者。
不是说少数民族就不能当国家的领导力量,如果少数民族取代了汉族的领导地位同时继续沿用“中国”之名,显然是名不副实的。其实仔细想一想日本人的历史观也有其客观之出,满清统治下的中国称呼为“清国”一词更合适一些,任何非汉族统治下的中国再沿用“中国”这一名称显然是不合适的。
实际上本人并不是说少数民族就必须得完全臣服在汉族之下,余以为,少数民族如果要想取代汉族现在的统治地位而代之,那么就不应该生活在前任领导者的阴影下。比如,少数民族统治下再继续沿用汉族对自己国家的传统称呼“中国”是不合适的。显然,使用区别于中国这个称呼的新名称来给胡人统治下的国家命名才是正道理。否则如满清所为有欺世盗名鸠占雀巢之嫌,大丈夫既然敢于立世创天下何必又生活于别人的荫蔽之下呢?
这点,我到是佩服西班牙人。他们可比满清光明磊落和自信的多了。
西班牙人在征服了美洲大陆灭亡了印加帝国后,就没有沿用印地安人原来的国名,因为他们要做名副其实的统治者,他们认为自己的土地是上帝赐予的。所以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各个被征服的殖民地命名。不管西班牙人的手段是否合法,但是他们确实是按照自己的天主教文化来经营美洲的,他们没有生活在美洲土地前任主人的影子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