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903阅读
  • 1回复

(八届年会)大足区教委袁伦国:对第七届大赛作总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8
             用文化创新理念丰富卓越课堂建设的内涵
       重庆大足区:袁伦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我发言的题目是<用文化创新理念丰富卓越课堂建设的内涵>
  2012年“全国第八届‘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暨名家名师‘卓越课堂’建设高峰论坛”在文化底蕴深厚,教育教学成果裴然的几江中学举行,我有幸参加这次盛会,感到非常荣幸,在此代谨代表大足区与会人员,对这次盛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已参加了三届这样的研讨会了,我的最大感受是,每次研讨会,都体现了高效率,高水平,高人气的研讨氛围,都是课题研究的新起点,新的高度。课题组以此为平台,构建出“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文化课堂”全新的育人理念,在此理念的推动下,打造出一支高水平的以文化的理念、文化素养为核心学养的实验师队伍,受益学生以千万计,这真是功得无量的大好事。
     去年“全国第七届‘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暨新课程改革实验研讨会”在大足隆重举行。
  整个活动有如下特色。
    一、课堂教学理念振耳发聩。

  谭蘅君先生首次将文化与教学结合,提出文化育人新理念,以“文化教学”为手段,提倡教师由文凭型向文化型转变,以培养学生的文化人格为目标,以打造新时代“文化人”为追求,以振兴中华文化为终极理想,其“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促进教育文化化、培养文化人”,开启了教育新时代。这是行业内首次提出,谭蘅君先生2006年初即在专著《文化底蕴》中体现。在这一理念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再割裂,而是统一并融。传承文化与文化育人、最短教学与学力培养、课堂理念与课堂模式结合,形成由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融合。
  其评课标准就与传统评课大相径庭。传统评课大都着眼于教师如何教知识,学生如何获取知识。而文化教学评课就处处着眼于教师的文化积累和文化表达,学生的文化思想的培养与文化情感的熏陶。
  “文化教学”理念从中华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入手,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力求从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上,培养学生的文化人格。从脚下踩出现实的路径,从文化厚土里找回我们曾经迷失的珍珠,在经典游学与时尚文化及中西文化思辨里重塑我们灵魂的的路标,让国人感受真实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用心生活,感受生活,少些物欲,少些浮燥,多一些深静和冷静的思考,真切感受文化带给人的和谐与震撼!
  二、“文化教学”视角独特新颖。
  研讨活动力求用“文化教学”先进理念,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交流成功教学经验,引导课堂教学研究发展方向,推进中学课程改革。特别是文化传承与育人理念;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理念;课堂素教、素学、素解、素写理念;学力培养与文化熏陶理念;人格养育与文化拯救理念。研究者们努力用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诠释课题研究的新理念,让活动参与者获得新的感受,新的启发。

  全国各课题研究者们用“文化教学”的新理念,重新建构课堂教学模式,对传统课堂教学思想进行了大胆解构和颠覆,注重发掘文本的文化精神,在学生原有文化底蕴上,引领学生对富有文化生命活力的字眼层层深入地诱导感悟。作文教学的“九步课堂模式”,其素写、仿写、创写、盲写在课堂取得高效成果,让老大难的作文成为小儿科,举重若轻。阅读教学,以文学史为背景,以中学教材编排为纵线,以经典时文为纬线,挖掘文化内涵,精神品位,从写作学角度进行触类旁通的讲解,同时引领学生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紧扣文本,紧扣作者,用心去感受文本的独特魅力,用神去与作者心灵交流,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融为一体。在课堂交流中研究者们采用了“读、解、悟、联”的阅读理解方法。
  读:定位于诵读、感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指导课文的诵读,让文本的文化形象在声音中重塑,让文本的文化情景在声音中重现;让作者的文化情感在阅读中流淌。
  解:定位为鉴赏,品味。重在引导学生揣摩品味语言,理解艺术形象,在反复诵读、形成语感的基础上,从解析语言的形式角度入手,进入文本的深层结构,领会文本的内在文化情感,象征意蕴和逻辑力量,体验和获得阅读的文化审美快感;
  悟:定位于发展创新,练习设计重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时代,贯通古今,从内容、方法和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不同层面的深化、拓展和重构。要汲取文化营养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语文学习过程成为文化感悟活动,从而达到培养文化感悟能力,激发生命意识、积淀文化精神、达成的教育目标的落实。
  联:结合自身成长的文化生态与习俗环境,思考如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与行为习惯培养,做一个文化人。力求学有所得,得有所行,让文明的成果落实到自身的成长与行为中,达到以文“化”育的学习目的。
  三、科研课题前瞻高远。

  首先体现在呼应中央六中全会文化兴国战略。在教育领地进行文化自救与文化传承,为未来文化发展培养更多合格人才,为中华文化崛起及文化经济发展,作好人才储备工作。同时转变老师由文凭型向文化型的过度,将继续教育导向为教师终身自觉的习惯。这与六中全会精神高度吻合。
     其次体现在文化视野高远,文化目标高端,文化模式可行,文化理念前瞻。该课题2006年即在全国展开,直接根连中华历史文化断层,外接世界先进文化价值观,锁定目标为振兴中华文化,这样高瞻远瞩的课题视野,提前六年吻合六中全会文化强国战略,其理论与实践探索在国内属原创的开拓性研究。
     在这一理念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再割裂,教育实现了传承文化与文化育人的功能。上接中华文化断层的历史现状,下接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呼唤,其深远的忧患与高远的追求,让全国教育界有良知的人士为之震动,并主动加入这一课题行业。
     课题站在文化育人、文化养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制高点上,站在文化兴国、文化强国的终极追求上,把这一理念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课题研究者认为:学知识更是认识知识的过程,是探求知识形成的过程,故与发展学生的智商情商密切相关。语文教学应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思想情操、文化浸润为一炉,这样才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大写的人,有思想的人!
  科教兴国,任重道远。祈望携手戮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共同努力,共谋发展!祝“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研究课题再创辉煌!预祝“第八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教学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12-19
得“文化教学”之真髓矣。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