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4956阅读
  • 0回复

(血祭甲午)日本侵华战争前后六十五年:中日对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9-16
  1945年的8月15日,日本人投降了!虽然投降的主体我们会善意的说是日本军国主义,而日本人民也是受害者。我们中国人是如此的善良或者说如此的会演绎政治!在日本侵华战争结束65年之际,让我们对比一下侵华战争前65年和之后的65年,日本和中国发生了些什么事。
  日本侵华战争是从1931年的918事变开始,到1945年8月结束。我们大约从1866年开始,对比一下日本和当时的中国。
  1860 (中国)割让100万平方公里予俄,英法联军烧圆明园。
  1861年 (中国)洋务运动,设立总理衙门,安庆军械所成立,成立海军。
  1867年 (日本)大政奉还,王政复古 ;(中国)开始建造第一艘军舰。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中国)左宗棠平定新疆,教案频发。
  1870年 (日本)成立首间海军学校。
  1872 (日本)实施义务教育,第一条铁路建成;(中国)30名留学生到美国留学,招商局成立
  1879年 (日本)占领琉球,更名冲绳县;(中国)中俄里瓦几亚条约签订。
  1894年 (日本)甲午战争得到中国的赔款约相当于3-4年的财政收入;(中国)割让台湾,赔偿的二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三年的收入。
1898年 (日本)新民法典颁布;(中国)戊戌变法
  1900 (日本)小学义务教育开始免费,成立陆军士官学校;(中国) 八国联军入京,义和团运动
  1902 (中国)中国教育会成立
  1904 (日本)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进行 ;(中国)宣布“局外中立”,第一个现代学制推行
  1909 (日本)伊藤博文被刺杀; (中国)京张铁路通车,各省请愿
  1911 (日本)出现第一位女司机; (中国)辛亥革命,军阀割据时代开始,国民党成立
  1912年 (日本)明治天王去世; (中国)清帝退位
  1915年 (日本)采用移民方式侵略中国东北; (中国)袁世凯承认“21条”,年底称帝
  1919年 (日本)代替德国取得在中国山东的利益 ;(中国)五四运动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 (中国)壬戌学制施行开始四年义务教育
  1924年 (日本)政党政治开始; (中国)黄埔军校成立
  1928 (日本)制造济南惨案,裕仁即位;(中国)东北易帜,国民政府统一中国
  1931 (中国)九一八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1934 (中国)日本扶持的满洲国成立。
  
   1861年-1900年,主要对比是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
   日本于1867年大政奉还、王政复古等许多政治变动。1868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在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颁行诏书,宣称“开拓万里之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志在向海外扩张。1868年明治维新后,近代中日两国签订了第一个条约《中日修好条约》,第一款就说:“嗣后大清国、大日本国信敦和谊,与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
  中国当时的清朝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在1861年开始的洋务运动(所谓“洋务”,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以及有按照“洋法”操练军队、学习外洋科学、使用机器、开矿办厂等对外关系与外洋往来的事物有关的一切事情。洋务派在“求富”的口号下,从70年代起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唐山胥各庄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兰州织呢局等民用企业。与此同时,洋务派还开始筹划海防,在1884年初步建立起南洋、北洋和福建海军。在洋务派控制了海军衙门以后,又进一步扩建北洋舰队,修建旅顺船坞和威海卫军港)。1898年的戊戌变法,百日维新以流血及改革维新派逃亡结束。
   在军事方面。1879年4月,日本占领琉球,更名冲绳县。1880年日本参谋本部长山县有朋向明治天皇进呈的中国军队调查报告指出,清政府正在改革军制,如果仿效欧洲,则平时可征兵425万,战时可达850万人之多。所以他认为“邻邦之兵备愈强,则本邦之兵备亦更不可懈”。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陆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准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七艘,共二万七千多吨;而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五艘,共一万七千多吨。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六万三千名常备兵和二十三万预备兵的陆军,和排水量七万二千吨的海军,超过了北洋海军。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军队战败。
   在社会经济方面。中、日两国面对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进逼,都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改革,然而最终达成改革目标而独立富强的,却是日本。中国的封建势力为了保有既得利益,只提倡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改革,而极力避免触及政治改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日本则是全盘西化,并且相当程度地注重典章制度与思想、观念方面的改革。
  就社会经济层面而言,19世纪时的日本已有一些现代商业社会的基础,当时的中国则仍旧欠缺。例如:日本幕府时代已有专责封地管理的“藏元”,称为“两替屋”的银行业,以及其他各种现代商业元素。明治维新只不过是把各种商业元素予以结合,成为强大的力量影响全国。中国在现代商业元素方面则几乎付之阙如,社会上的商业行为仍以农业为其根本,欠缺银行业、保险业、会计业、法律业等现代商业体系的必要机制。要在中国推行类似明治维新的改革,容易被传统社会排斥。
  此外,大和民族面对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能够力促团结,结合成一股影响力远胜于传统守旧派的强大势力,也确立排除改革障碍的决心;加上明治维新过程中,向西方进行各方面学习(相对于洋务运动)的彻底性,并改变政治制度为君主立宪制,最终使日本得以快速崛起。中国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所进行的戊戌变法,虽然对于制度层面的改革也开始稍有动作,但改革共识的凝聚力显然不足,最终仍逃不过传统守旧派的扼杀而以失败告终。
   日本经济崛起与财阀产生。为了解决政府的财务负担过重问题,1880年明治政府大规模,但同时也是低廉地出售“国有企业”。三井、三菱、住友等当时已经有一定实力的家族企业都从中购买了一些重要企业,从而各自掌握了一些日本的重要产业,如钢铁、煤炭、水泥、金属、机械、造船和纺织等等。很多研究日本的学者认为,这是日本财阀的真正“起点”。正是这些产业,尤其是矿山,为这些家族企业的扩张、进入其他领域提供了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支撑。中国洋务运动后有了招商局、江南制造局等官办企业,但民营财团几乎没有。
   在教育方面。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推行庶民教育,从1872年开始日本已经推行包括农村在内的义务教育,对男童和女童都强制实施普遍的初级义务教育,比英国还要早。同年,设立了东京技术工学院,它在1877年成立,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大学。那一年,政府还成立了东京大学。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国家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财政资金紧张,财政对义务教育保障处于不充分的阶段,大部分教育经费都由地方支付。日本明治维新后在实施初等义务教育之初,曾把实行初等教育管理经营和经费负担的责任人事部交给了町村级基层地区政府。根据当时的《教育法》(1879年),设置和管理学校被规定为“地方事务”,遵循“设置者负担”的原则,小学所需经费应由地方全额负担。《学制令》(1872年)规定学费负担分为学生缴纳的学费,民间负担的捐、赠款和学区筹集款以及诸项存款利息,国库补助的委托款三部分,并以前两部分为主。1885年(明治18年),日本全国市町村地方基层政府负担义务教育经费占全国总经费的比例曾达79.3%。因此,当时日本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属于典型的分散模式。在农村地区,町村级地方政府不仅需要购买土地、建设校舍,而且需要支付教师工资以及行政运转经费。上述费用支出对于许多财政负担能力原本就有限的町村政府来说几乎不堪重负。针对地方财政的实际困难和地方财政之间的不平衡,日本中央财政通过立法开始对市町村义务教育经费实行补助,以便保证那些人不敷出的地方政府能够获得必要的财源,保障全国范围内最低程度的教育上的机会均等。当时颁布的有关法律主要有1896年的《小学教师工资国库补助法》和1900年的《市町村立小学教育经费国库补助法》这些法律确立了町村立小学义务教育经费由中央财政予以补助的基本原则。1918年,日本政府进一步公布了《市町村义务教育经费国库负担法》,决定由中央以国库负担金直接承担全国公立义务教育教师的部分工资。该法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日本义务教育的发展。
  而中国,在学府设置上,当时京师设立国子监,简称国学,是清代最高学府。国子监本是封建王朝的中央行政机构。清时以监为学,所以与国学混称。清朝在地方设立府、州、县学。从教学内容看,清代学校以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为教材。清朝沿用科举考试制度,考八股文。从清朝的教学内容和考试制度不难看出,这种旧教育制度严重脱离实际,培养不出有用人才,读书人思想僵化,即使考中举人或进士也不过是统治阶级的忠实奴仆。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加深,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改革教育,学习西学。洋务派、维新派已办了一些新式学校,如洋务派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维新派创建的时务学堂等。后来,两湖总督张之洞等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它对学校系统、课程设置、学校管理等都作了具体规定,是一部教育文件汇编,因公布于癸卯年(光绪29年),所以也称“癸卯学制”。该学制确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并经法令正式公布在全国施行的学校体系,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颁行全国的新学制,为中国新型学制建立奠定基础。要推行新学制,务必改变旧的考试制度。1905年,清朝废除了科举制度。清政府改学制、废科举完全是形势所迫。宣统二年(1910年),县劝学所奉令开设简易识字学塾,官小、竞新等小学先后附设识字学塾。
  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人从事翻译工作,但正式设立外语学校却晚至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同文馆。在清政府与外国订立《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时,竟连一个懂得外文的中国人都找不到,任凭侵略者的蒙骗。
  政党政治。
  日本19世纪80年代初,随着自由民权运动的衰落,中小资产阶级从宣传请愿活动转入组党活动,以准备在开设国会后参政。1881年10月,国会期成同盟等组织改组成为自由党,板垣退助任总理(即主席)。1882年4月,以大隅重信为总理的立宪改进党宣告成立。这两个政党的成立标志着日本正式出现了组织形态较完备的政党。1924年,第一届内阁成立,政党政治开始。
  中国1911年之前,中国没有政党。1911年,国民党成立,1921年共产党成立。但在1911年-1928年,中国是军阀混战时代,没有全国意义的政党政治,只在北洋军阀的控制下曾经实行过两院制。1928年以后都是单一政党执政。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呈送日皇秘密奏折说:“吾人如欲征服中国,则必先征服满洲及蒙古。吾人如欲征服世界,则必先征服中国……当吾人得以统治中国全部资源之后,吾人将更能进而征服印度、南洋群岛及中小亚细亚以至欧洲”。
  自此,日本侵华成为日本未来的国家战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全面侵华战争展开。
  
  1945年-1978年
  中国先是四年内战,把蒋介石赶到台湾,然后是参与韩战。之后就连绵不断的政治运动。
  而日本,美国一再削减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到1954年5月干脆一笔勾销,已拆迁的工业设备也全部发还。美国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从1949年到1951年,美国以“占领地区救济基金”和“占领地区经济复兴基金”名义,向日本提供的贷款和美援物资达23亿美元。“道奇整顿”使日本政府的财政收入在1949年度首次由赤字转为盈余,货币发行量趋于减少,物价水平开始下降,猖獗一时的通货膨胀得到了缓和,为尔后的经济恢复创造了必需的前提。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等,日本从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的“特需”收入,1950年为1.49亿美元,1953年猛增为8.09亿。战争期间合计为24.7亿美元,占同期日本出口总额的一半。设备更新带来的效应。1951年,日本企业中使用期限超过6年的旧设备占71%,1955年便下降为42.8%。1951年至1955年,日本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7%,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12.3%。特别是1956~1973年这一期间,日本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10%以上。这种迅猛的经济增长态势,被誉为“经济奇迹”。
  开发主义政策的实施,日本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具体而言,1956年以后的日本经济发展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6~1964年。日本围绕重、化工业化,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投资和设备更新,为国民经济全面现代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1964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比1956年翻了一番。第二阶段是1965~1973年。日本从经济上、技术上全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决定性阶段正是这一时期。其间,日本的实际国民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0.5%。1967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英国和法国,1968年又赶上联邦德国、苏联,国民生产总值(GNP)跃居世界第二位。1973年日本的经济规模等于1965年的2.4倍。
  教育方面。二战后,伴随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日本将义务教育延为9年,开始实行定员定额制,并建立了教育委员会制度,废除了旧的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法,建立了地方财政平衡交付金制度。但实践证明,这种制度不能有效保障在地方财政制度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义务教育经费,因而1952年日本政府又一次重新制定了新的《义务教育经费国库负担法》。该法规定,都道府县支付的各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员工资额的1/2由国库负担;教育中最重要的经费之一即教材费为国库负担;在特殊情况下,通过平衡交付金制度,重点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支付,从而及时纠正了偏差,保证了教育的顺利发展。从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制度的恢复到1958年《义务教育诸学校设施费国库负担法》的制定,以地方交付税法的创立、各种国库丰助立法的制定和补助政策的实施为中心,建立了一整套义务教育财政制度。从以上历史变迁中可以看出,在日本百余年的推行义务教育实践中,通过立法确立的日益完善的中央财政对农村町村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援助制度,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提供了可靠的经费保证,从而为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大陆在50年代强调的是小学普及教育,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规定九年义务教育。1999年,小学入学率达到99.4%。
   1978年-2010年
   中国改革开放,政治逐步开明,人们得以讨论国家的外交政策,甚至公开质疑政 府为什么对日本人这么软。
   日本却从上世界80年代中期自美国人的广场协议后开始陷入经济衰退,但衰退了20多年,这个国家依然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哈哈……
  (注:本文大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感谢百度)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