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778阅读
  • 1回复

2009年湖北高考文化作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8-22
   

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


湖北一考生


    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广州起义暴发。起义之军百二十人持枪械攻入广州督府衙门,两广总督张鸣歧闻风而逃。然义军终因寡不敌众,数百清军围之,起义军多战死。旋革命党人潘达微见而怜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葬于白云山麓之黄花岗.九十七年之后,时值腊月,会天大雪,余滞于广州,遂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门,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诗曰:


    赤焰难明赤县天,百年群魔舞翩跹。


    国土已破何人见,金瓯早缺有谁怜? 


    皇祚不复天威去,天朝迷梦化为烟。


    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


    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


    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


    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


    大沽台上炮声隆,将士陈尸国门前。


    新鬼啾啾旧鬼哭,京洼难日见炊烟。


    宣战诏书何处寻?言说帝后西秋弥。


    《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六十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空向长河咒逝川,不尽国愁在斯年。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民穷国敝割土地,偿银赔款年复年。


    可怜越女夜夜哭,半国殖发半封建。


    檀香山上聚义士,兴中会中复青天。


    烈火已燃锤与镰,今将炮火灭清廷。


    枪声惊破五羊城,英雄无惧挥宝剑。


    提携玉泉为国死,何得英名在人间。


    悲歌一曲从天落,壮士不再歌易水。


晓见江山有炊烟,烈士之魂已沉泉。


人生百年能几何,荒草斜阳土坯间。


白云片片魂悠悠,黄花遍野使人愁。


义军已覆化碧土,留得精神载史书。


黄花岗山土一杯,埋没荒烟蔓草间。


起事何知一死难,的卢青骢劳鞍鞯。


青天白日满地红,镶开碑上覆墓间。


行人往往悲旧事,含愤长忆孙逸仙。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假共和。


皇冠已覆君前落,不见人间少帝制。


百越之人总不忘,秋风秋雨湿黄花。


愁看长江东逝去,却有青史映君前。


莫悲往事愤钩沉,但看祖国焕新颜。


沧桑浮沉忆浮生,吾辈发奋应向前。


岁月如潮歌似梦,百年弹指一挥间。


红尘梦里忆壮举,烈士陵前有愧颜。


吾侪不曾历战火,无复见此漫硝烟。


和平岁月忆往事,史海沧茫不亲见。


今春南岭雪满天,雪映梅花忠魂骨。


碧血横飞四塞惊,草木含情风云悲。


只因烈士血如海,才使日月换新天。


英雄何只黄花岗,无数忠魂红旗间。


百兆国子怀先辈,万里江山动后人。


召公甘为社稷死,感君总能多奉献。


至今天下传英名,不使君没蔓草间。


今之河山多锦绣,不复沉沦如从前。


工厂遍地多铁马,信息时代在眼前。


民众康乐少悲苦,难以再见愁容颜。


吾今立于陵门口,思绪纷飞感万千。


    聊诌一诗悼君魂,勿怪字拙人不见。


    后记:今日之生活,皆先辈流血而成,今中国多烈士之陵,何止黄花岗耶?然吾平生只至黄花岗,愧矣。今年之秋,料黄花岗之黄花,应于秋风之中透香中华乎?



唐朝诗人韩偓年少时,在为李商隐饯行的筵前即席赋诗,语惊四座,大诗人击节赞赏,写下“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相赠,成为一段千古流传的文坛佳话。


即席赋诗,走马成文,都是古人形容写诗又快又好的境界,用来形容本文的写作也毫不为过——在有的同学站在考场门口一看“黑压压的一片”顿时“心就凉了”的高考考场上,作者旁征博引、洋洋洒洒地写下这样的古体长诗,其古典文学功底之深厚,同样令人拍案叫绝。


本诗抚今追昔,从南京条约的签署一直写到黄花岗起义,说明作者对中国近代史非常熟悉,而诗中借用、化用的大量成句,则显示了开阔的阅读视野和惊人的记忆力。


首先是借用,“四万万人齐下泪……”来自谭嗣同《有感》,“可怜越女夜夜哭”引自《九鼎歌》,“无量头颅无量血……”来自蔡济民《书愤》;其次是化用,即根据需要将前人成句略加改编,其中第一句和“空向长河咒逝川”、“悲歌一曲从天落”、“才使日月换新天”均化自毛泽东的诗,“新鬼啾啾旧鬼哭”化自杜甫《兵车行》,“提携玉泉为国死”化自李贺《雁门太守行》,“白云片片魂悠悠……”化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碧血横飞四塞惊……”、“黄花岗上土一抔……”化自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作者似对李鸿章《临终诗》情有独钟,多处化用,原诗是: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当然,这首诗并非完美无缺,有些化用比较生硬,如“赤焰难明赤县天”;部分诗句遣词生涩,如“镶开碑上覆墓间”;某些观点尚可斟酌,如“马关之约逆臣签”;还有些诗句则完全是白话了。不过,考虑到作者高中生的身份和特殊的写作背景,本文还是当得起“最牛作文”这个称谓的,给予满分并不为过。




站在老屋的门口



此程乘车回到老家,是专程来探望老屋的。自打爷爷奶奶住进城里来,已是五个春秋。如今一聚一别,与老屋遥遥相离的日子恐怕要数到生命的尽头了。


记忆中的老屋是破败不堪的。爷爷隔几天便会蹒跚地爬到屋顶,将一片片旧瓦重新拾掇。一些残缺到不行的瓦则会被爷爷利索地抛下,乒乓几声,消失在门口的泥墙下。奶奶也不闲着,甚至更为忙碌。特别是赶上阴雨天气,奶奶总是拿着火钳在门口夹个不停。一只只或长或短,或圆或扁,反正是叫不出名儿来的虫子被抛得老远,然后灰溜溜地逃到田里。我当然是最为忙碌的了。一会儿会蹦到二楼去,告诉爷爷哪儿还在漏雨,一会儿又蹦到一楼,四处巡逻,争当奶奶除虫侦察员。


记忆中的雨天的老屋,总是那么忙碌。因为老屋太老,在雨中的老屋格外脆弱和痛楚,然而老屋并不无助,总是有一群老老少少的人在帮它,帮它抚平岁月的伤口,帮它站岗抵抗不怀好意的“敌人”,帮它检查每一处皱纹……因为这群人爱着老屋,这是他们的家。老屋门口一声声清脆或沉闷的碎瓦声,一只只仓皇而逃的虫子,连一滴滴从屋檐滴下的泪水都是爱的影子,飘荡在我的心坎上。


终于到了!我又一次站在老屋的门口,早已是泪流满面了。


今天没有雨,我却依稀看见了老屋在风雨中摇曳的身影,听见了老屋在无助中对我们的呼唤,然后是一壁壁墙的倾圮,一声声疼痛中的呻吟。老屋的门口是落下来的瓦片,瓦片上是快乐的蜘蛛与其他依然叫不出名儿的虫子。老屋老了,头顶的发几乎全部脱落,一张张蜘蛛网,一块块褐斑,一面面青苔占领的土墙失去了光彩……


以前总以为雨中的老屋脆弱却最有生机,那是爱的力量。如今,岁月风雨中的老屋看似毫无生机,却流露出一股股倔强与刚强,四处开心结网的小家伙们,角落中窜出来的小家伙们,还有那青苔,不也是爱的延续吗?


想到这里,我擦了擦眼泪,给老屋深深地鞠了一躬!


老屋老了,再也不适合居住人,让虫子、鸟儿、小草住进来是老屋的宿命,也是老屋神圣的使命。我们把爱给了老屋,老屋又把爱给了它们。但与我们不同的是,它老了,它只能奉献自己的生命,何其伟大!


在老屋的门口,是爷爷写的对联“遍山松柏耐岁寒,满园桃李争春艳”,清晰而模糊。模糊的是它记录的岁月,清晰的是爬满岁月的青苔,还有那翠绿了青苔的爱。


    正欲离别,我已不再伤感。在今后的日子里,老屋已不再是与我离别,梦里,它正踏着流泪的桥来到我的心底,轻轻地告诉我:岁月无情,却带不走爱的奉献。




站在家的门口



可以是游子,轻卸一身包裹;可以是远行的人,背上沉重的行囊——站在家的门口,永远记录一份深沉的情感。家的门口,永远记录一份深沉的情感。


仍记得三年前出门读书的那个早晨,早秋的阳光把一缕缕金黄洒在门前的石板上,辉映出妈妈写满话语的脸庞。就在那门口的巷子头,妈妈把我的背包理了一遍又一遍,把我的发卡边的头发捋了一次又一次,背包里除了必备品,还有一个苹果,象征着平平安安,旁边还有两个热乎乎的鸡蛋,象征着健健康康。


我站在家的门口,背着爱的包,朝妈妈挥一挥手,就这样踏上了求学之路。心中有份释然,肩上略显沉重。家的门口,是希望与期盼的眼神驻足的地方。站在家的门口,是携带着心中的爱河叮咛奔赴人生列车的姿态。


每个月的假日,当车轮扬起路边的叶子,我便会回家。那红色的铁门像一把手,牵着我的心。这一个月的忙碌,在家的门口,都变得淡淡的,这一个月的辛酸,在家的门口都消散了。当风抚着妈妈爸爸的头发时,我仿佛找到了自己的港湾。邻家的婆婆会从后窗探出头来说:“姑娘回家了,要熬汤喝了哦!”笑声把家门口的空气都漾成了蜜浆。


“落叶是疲惫的蝴蝶。”蝴蝶恋的永远是根深处的朴实的花。我对家门口的迫切的追寻,大概也是出于这种情愫。家门口是我们的期盼,是动荡不安的外界和家里温馨的分水岭。站在家的们门口,听见父母开门的节奏,那颗倦怠的心终于可以得到休憩。


这三年的分分离离即将接近尾声,可是家门口却是人生永远不变的主题。站在家门口,出发会有更大的动力;站在家门口,停歇更有温馨的含义。而这分分合合走走停停又如一个巨大的轮回,因为家是我们的根,而家的门口是我们触摸根的地方。站在家的门口的我们,是感情和爱的实践者。


未来的世界谁也不可知,这家的门口也会随之扩大。远在国土之外的华人华侨,若回到祖国大地,下飞机之前便会感动得流泪。因为站在“家”的门口时,那“家”的脉搏便已清楚可感,久处异乡的羁客,回乡后听见家乡的鸡啼,站在家乡的边界也会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离开家乡时的情感也是物化成了远方的一盏明灯,照耀着心的征程了吧。背着期盼出发,最终还是会站在家的门口,然后生命得到升华。


阳光依旧,我们站在家的门口,挥手告别。


叶落归根,我们站在家的门口,心在微笑。





站在地狱的门口



平凡,还是堕落?


昨晚做了一个噩梦,梦中的我左手被天使拖着,右手被鬼差拽着,穿过迷雾森林,飞过清流急湍,歪歪扭扭地来到两个门前。


天使对我说:“跟我进左门吧,平凡过一辈子。”鬼差一脚踹开天使,狰狞地对我说:“人人都说天堂是多么美好,我看地狱才是一个乐逍遥的地方,和我进右门吧,你会这样活着!”说着,地狱之门上出现一个屏幕,上面显示着我的地狱之旅。


第一个场景是个灯红酒绿的KTV,我躺在包间的沙发上,右手握着麦克风,左手端着威士忌,头枕在一个妙龄女子裸露的腿上。我对着麦克风大吼大叫,所有的人都随着我咆哮,旁边的人都称我为“大哥”。鬼差看着我发呆的样子,阴笑了一声。


第二个场景,是个看起来很有品味的办公室,写字台上陈列着最新的台式电脑、精致的盆景、典雅的青花瓷。我则躺在旋转椅上,嘴里叼着比黄瓜还粗的香烟,手敲着鼠标在玩开心斗地主。过了一会,一个人拎着一个皮包和几份文件走了过来,他显得彬彬有礼:“杨董,我可是久仰您的大名啊!大伙都说您神通广大,没有您办不到的事。我有点小事……”我有些不耐烦了,吼道:“废话!”他急忙打开皮包,里面清一色的红色纸片。我慵懒地拿起笔,潦草地给他的文件签了字……鬼差看着我瞪大的眼睛,笑得更阴森了。


第三个场景,是在一片碧蓝无际的海边,在海滩上,坐落着一幢水晶别墅,美丽得像个宫殿一样。那是我的手下设计的,才花了我三亿多。我看了半天,发现别墅里并没有我,直到天空那架私人飞机飞近了,我才看到了我自己的身影……


就在这时,屏幕骤然消失了。我急忙问鬼差:“后来呢?”鬼差阴阳怪气地说:“后来啊,跟我进来就知道了。”天使从地上挣扎着站起来,抓住我的手说:“金钱、权力、美色的背后还能有些什么?不就是监狱与孤独吗?”


天使的声音一下子把我叫醒了。我想到了那些江湖小生、那些贪官污吏,他们有谁是踏着光华走尽余生的?他们挥霍了自己的青春,游戏了自己的人生。


我瞟了一眼右门——地狱之门,牵起天使的手,果断地走向左门——天堂之门……


平凡,不要堕落!



 


站在苦难的门口



    阳光下那只美丽动人的蝴蝶正在翩翩起舞,有谁知道它曾站在苦难的门口,只为那破茧而出的瞬间,忍受着撕心裂肺的疼痛?微风中那棵小草正茁壮成长,有谁知道它曾站在苦难的门口,艰难地掀翻了头顶的石头?站在苦难的门口,自然告诉我们苦难是成功的必经之门。


站在苦难的门口,不要畏惧这门口的荒芜,要带着自信勇敢地踏过这扇门。


有谁能忘记四川地震这场令人心碎的灾难?无数的生命在苦难的门口消亡,但那些勇敢的人站在苦难的门口并没有选择恐惧,而是化悲痛为力量,终于期盼到了重生的希望。有谁能忘记在异国遭遇抢夺圣火的金晶脸上毫不畏惧的微笑?站在苦难的门口,她用柔弱的身躯来捍卫荣耀,用顽强克服磨难,踏过苦难这扇门,让成功变得辉煌。


站在苦难的门口,不要为未知的苦难而哀伤,微笑是我们最好的行囊。


在盛唐的星空下,我独喜欢李白那种豪放不羁的浩气,他几番失意,几番挫折逼迫着他站在了苦难的门口无路可退。但他仍旧乐观地吟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我欣赏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站在苦难的门口,若不抱着乐观的心态前行,哪知绝境中的希望是如此神奇和美妙?


站在苦难的门口,我们无须怀着负担上路,只要心中有爱,便可以战胜一切。


冰心曾说:“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苦难便是狂风和暴雨,但如果你用爱心的力量去打开这扇门,你会超越世俗的偏见,会发现雨后的彩虹那无可比拟的美丽脱俗。站在苦难的门口,爱心让李丽用轮椅画出了感人的轨迹,爱心让邰丽华跳出了最美的千手观音。站在苦难的门口,只要有爱心相伴,我们便拥有奋勇前进的斗志和勇气,我们的生命也因爱的点缀而怀有别样的光彩。


有人说苦难是成功的绊脚石,而我则认为苦难是成功的另一扇门。站在苦难的门口,便是站在成功的门口。唯有用于面对苦难这扇门,我们才能到达成功的国度,才能领悟人生的真谛。





站在诗意的门口


    当代著名哲学家海格德尔曾多次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提到荷尔德林的话“人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说的多么好啊!不管遇到什么,我们都应该站在诗意的门口。


    诗意是一种美,是一种充满智慧之光美的闪现。是自由飞翔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行时那种蕴味和畅快。只要生活存在,诗意就不会消失。


    大自然中盛产各种诗意。万物复苏的春季有诗意,烈日炎炎的夏天有诗意,淡淡秋风中有诗意,寒冬冰雪中也有诗意。你可以在叮咚的泉水中触摸诗意,你可以在登东皋而呼啸中品尝诗意,你还可以在临清流而赋诗中玩味诗意。


    人生也要充满诗意,这样才不会枯燥。比之于大自然,人生诗意更加含蓄更加深沉。少女的明眸,飘飘的长发,情侣凝视,莞尔一笑,真情呼唤,相濡以沫,无不透露出诗意的讯号。不管生活发生怎么样的变化,诗意永远存在。


    要想生活中充满诗意,你就得去生活中发掘它、开启它。正如有哲人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诗意也一样。


    有一位在商场上颇为得意的商人说“我穷得什么都没有了,就只剩下钱。”一天他去农田上闲走,突然他看到一位赤脚而歌的农夫,他就纳闷,因此走过去问他:“你鞋子都没有怎么还这样快乐?”农夫说:“曾经我也非常悲伤。但我看到那些有鞋子却没有双脚的人我就没理由不庆幸了。”是啊,这位农夫在艰难困苦中不但没有丢失诗意,反而酝酿出了诗意。他的人生不可能不丰富多彩啊!


    著名作家叶圣陶在由乡间住进北京时,在本没有虫鸣的地方听到虫的呜叫,在他看来,虫鸣是无上美好的境界。只有生活中时时有点诗意浇灌,你的生命就永远不会枯竭。


    诗意像柔柔月光一样散落在大地各处,隐藏在生活中每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但它却能装点一个个充满光亮的日子。只要你善于去发现它,寻找它,它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浮现在你的心间。不管世界怎么改变,不管我们面临怎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内心充满诗意,我们就能站在诗意的门口。


站在诗意的门口,我们才能迎接一个更加诗意的未来。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8-22
还来几篇生活化文化作文,以表现生活中的文化为主的。这是文化作文出现的新动向,2009年特别多。


站在古城的门口


    上海周庄,一个被我仰慕已久的古朴小镇,一个温婉柔美的古城,终于在我的一次旅行中浮现,我站在它的门口,看见了那美丽的景色。


    周庄的水,是天赐的水,纯净不带一丝黯淡。正是春意盎然之时,岸边的杨柳垂下绿丝绦,那细细长长的辫子搅得溪水一片碧绿,像是为它穿了新衣。


    微风不起的时候,轻巧的白云和着湛蓝的天空投下美丽的倩影。大朵大朵的白色点缀在水中,像是上天赐予的茉莉花,在绿色的海洋中肆意绽放,花儿的笑声里,是那甜甜的香。那香是古城的香,是历史的香。


    周庄的城里,一排排俨然排列着房屋,那鳞次栉比的房屋气势如虹,即使古墙屋檐上剥落了琉璃,即使坍圮了一些瓦砾,它仍然傲立于世。一条条幽径通往未知的角落,古朴的房屋里飘出留声机里的词调,那是旧上海里浓郁的风情,那是记录在历史里的辉煌,那些抹不去的记忆,踏在了这“曲径通幽”的小道,散落在“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街市。


    周庄里的人,是质朴的人。摇着轻舟载着客人的妇女们,嘴里哼唱着世代流传的民谣,唱出了她们的勤劳,歌出了她们的质朴,歌声随着船桨划开的波痕,渐渐远去,留下了那经久不衰的文化,谱写出一代又一代成长的故事,那些逝去的光阴并没有带走故事,它们那样安静地躺在周庄,就像这古朴的周庄人一样,愿长久地留在这片被文化孕育的沃土上,世代生存,永不分离。


    周庄,这个坐落在繁华都市里的古城,在滤去尘世喧嚣后它更以自己质朴的美感染着周围的环境,它包容了历史,见证了浮华,摒弃了那些搅人的繁杂。它历久弥新。


    我站在这古城的门口,仰望天空,看着那些渐渐飘缈的云。像是在蓝天中泼开的淡墨般,沿伸到了更远的地方。它带着这些朴素灵动的色彩,去寻找历史的足迹,更去拓展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站在古城的门口,我看到了中华五千年留下的美丽,它的朴素打动着我的心。我还看到了那些滋长的新生命,它们踏着祖国的灿烂文化,不断前进!


 点评:建筑文化,生活方式,都是文化。




站在邮局的门口


    前些日子,朋友要我寄张照片给他,于是,我便欣然前往邮局。走到邮局,我呆住了,邮局门前冷冷清清,无一人进出,我陷入了深思……


    曾几何时,闲坐宁静的小窗旁,铺开信笺,拿一支带水的笔,在散着清清悠香的纸上写下自己最珍贵的思念,然后轻轻折起,贴上一枚自己精心选过的邮票,投到邮局,让思念展翅飞向远方……


    信!一个多么古老的字眼!从古到今,信一直都是心与心之间最紧密的联系者,而如今,清冷的邮局大门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一种现象,更是传统文化的没落!


    也许,你认为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短信,e—mail,QQ早已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


    也许,你拿一封洋洋情书准备向心仪的女孩表白时,别人几条短信就把她搞定。


    是的,所有的思念与怀想只需按几下键盘就似乎沟通无处不在了,然而,你可曾想过,异常地解决了相思的痛苦,却又遗失了多少令人难忘而美好的情感?古人“望穿秋水”的缠绵悱恻不见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珍贵与难得不见了。留给我们的唯有屏幕上那些跳跃的QQ头像和那些虚无的情感寄托。


    云中谁寄锦书来?真是怀念以前有信可等的日子。哪天清晨,突然从远方寄来了一封信,那种喜悦的心情,你想吗?真地羡慕古人,那时没有QQ,手机,e—mail,没有飞机,轮船,有的只是一个一个的驿站。信要一个驿站一个驿站地传,要一个一个字的写,不知道写断了多少杆笔,跑死了多少神骏……


    也正是因为这样,才造就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千古佳话;


    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成就了“飘若浮云,惊若蛟龙”的永恒王羲之;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汉字才这样方方正正,我们的母语才这样流芳百世。


    所以,让我们重拾一颗敬畏传统文化的心,让我们重温那“望穿秋水”的美  丽旧梦吧!我相信,“信”定能让你从中找到你心中所梦想的感情!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站在十八岁的门口


    看着亲手点燃的十八支蜡烛,心里空荡荡的。妈妈,我长大了!爸爸还没回来,我做了一大桌子菜等着他回来吃,都是您以前教我做的,都是爸爸喜欢吃的……


    妈妈,趁这点儿时间陪陪我吧,请听听女儿站在十八岁的门口,在步入成年之前,最后一次和您说的话,这样,您也就放心了!


    妈妈,您在那边安心地过吧,不用担心我,也不用担心爸爸。我已经长大了,十八岁了,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一听到别人喊“妈妈”就哭了,也不会在爸爸出差的时候在您的坟前一哭就哭一夜了,我已经长大了,我会在姥姥生病的时候给她煎药,陪她说说话;我会在爸爸生日的时候做上他喜欢吃的饭菜等着他回来,给他唱“生日快乐”;我会每天把家里收拾的千干净净;我会把我和爸爸的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妈妈,姥姥说我长得越来越像你了,她说她有时候还会在梦里向你夸我呢,妈妈,真得吗?你真得可以知道我的一举一动吗?妈妈,您一定很开心吧!


    妈妈,您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成绩了,我现在很听话,写作业不用任何人催。当然,想让您催也不可能的了吧。妈妈,没事儿,不用担心,三年前拿着高中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还给您看了。记得吗?我还在您坟前发誓说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妈妈,我做到了,今天,都高考了,早上走之前还去看了看您,妈妈,你一定一直都在天上看我吧!要不然,我怎么一点儿都不觉得心慌呢!妈妈,刚才进考场的时候语文老师还抱了抱我,说“加油哦”。妈妈,她的怀抱真温暖,就像你的一样,还有,妈妈,她笑起来如您一样好看,真美……


    妈妈,您终于可以好好歇歇了,再也不用担心我了。今天,是我十八岁的生日,妈妈,等中午的时候我和爸爸吃蛋糕,你一定要去看看啊!妈妈,我现在长大了,我会做爸爸最喜欢吃的饭菜,会像你一样给他揉肩,他说我越来越能干了,就和你在的时候一样。他每次看着我的时候就会笑得特别舒心。因为我看到他眼角的皱纹舒展开了……


    妈妈,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和你一样的人:温柔、能干、贤惠……


    妈妈,站在十八岁的门口,我想告诉您不用担心我和爸爸了,我想让您知道女儿长大了。


妈妈,站在十八岁的门口,让女儿告诉你:我爱你!

 点评:亲情文化是永远的主题,但文章还是缺少一些生活细节。



站在母校的门口


    有人说成长的过程就仿佛是一条河流。左岸有我们无法挽回的逝去的时光,右岸有我们憧憬已久的遥远的未来,而中间流淌着的是我们正在拼搏的光辉的青春岁月。过去的,回不来了,回首又是夏日,我的离别在即。


    曾经有一次放假,一个人在街上漫步,不自觉来到三年前的初中校门前,就是那样如同受了一种心里的指引一般,心中轻声地说到:我回来了。


    站在母校的门口,呆呆的傻站着,看着红色砖墙的房屋,紧锁着的大门,墙头冒着的几棵嫩草,这一切曾经都是那么的熟悉,可是,它已不再属于我了。透过门缝,依稀可以见到几张落满灰尘的乒乓球桌。一幕幕在我脑中回想。还记得每次上体育课,我们这帮女孩子就躲在荫凉处休息,明明不会打球,却争先恐后地想和老师们切磋。悦耳的笑声在耳边轻盈的回荡着,“你输了,请我们一人一支冰棒”。“没问题,谁怕谁!”……都是些简单的字眼,不知为什么就是那么的温暖。是我们同窗三年的友情,是我们不顾炎热在太阳下追逐的汗水。累过,笑过,伤心过,却永远不曾忘却的回忆,一串没有休止符号的音符在跳舞,最美好的三年。


    站在母校的门口,映着那夕阳下的余晖,怀念的思绪雾一样的铺散开来,我彻底地迷失了。“我觉得你就像一位大侠,无论什么时候,都能看见你举手拔刀相助!”语文老师幽默的评价,我一直记了很久很久。有时无助或感到难熬,这句“大侠”论总能带给我力量,也许生活本是一片空地,赞美之风轻拂,陆地上便万物复苏了。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一张张爱笑的脸庞,一次次失落后的泪水交融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回忆漩涡。


    “我愿意跳进去!”


    站在母校的门口,尽管回忆在不断地侵蚀着大脑,我还是能清楚地分辨什么是过去。红砖、绿草、环形跑道……这些东西如此简单又如此令人温馨,我曾经在母校里学会了那么多收获了那么多,我懂得一些做人的道义,我收获朴实的感情。也曾自私和烦恼,但和快乐比起来,实在微不足道。站在这里,仿佛千言万语都说不清心中那份细腻的怀念。不过,心中充满无限的感激,我带着三年里的执着和信念,背起我那充实的人生背囊在路上继续前行,无论有多艰辛。


    泪水偷偷爬上眼角,母校,谢谢你,为我的未来勾勒了最浓的一笔。擦干泪水,从容地转身,不再回头,因为我始终相信:分开不代表改变。


 点评:校园文化是成长的摇篮,但空洞了些,缺少文学细节。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