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297阅读
  • 0回复

(8届初赛联播)安徽赛区合肥第八中学分赛点快讯(高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8-09


(8届初赛联播)安徽赛区合肥第八中学分赛点快讯(高中)





                                         合肥八中作为安徽品牌名校,其影响深远。先欣赏优秀作品。



                       泊秦淮
                  (选题:“文化情感”)
             合肥八中高二(12)班 乔天扬  指导教师:任淑芳


  我生在江南。小时候寄居上海,被大城市呛得久了,一丝一缕江南的风韵、甚至对其无垠的想象都不肯放过。故凡见得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这类的景色,都会急切地生出莫名的亲切感。
  江南画卷里,金陵不可不提。这六朝金粉、水洗凝脂之地,其大名可谓如雷贯耳。这碧阴阴的秦淮河里不知流淌了多少蔷薇色的风流史话,也不知拥挤着多少绯红色的诗情画意了。初次神游此地,是拜佩弦、平伯二人大作所赐,后来也曾拾起《桃花扇》和《板桥杂记》看,其中江南的神韵真是令人心驰神往。
  我想象中的秦淮,必有百转的雕花窗格和流苏灯彩打扮下的“七板子”船,“汨——汨”地划着桨,桨声缠着甜腻的丝竹笙歌、绕着绵绵的微风扑面入耳。至于玉壶光转、彻夜的鱼龙灯舞,彩的灯火与素的月晕缠绵依偎,更是艳透了十里珠翠。那么,细雨飘灯的夜里,执花灯、过珠帘、漾轻舟,粉面的佳人转轴拨弦,桥上一声“画里移舟鸥边就梦”,玉面的书生轻摇折扇,船上一句“镜中人影、衣上天香”,千百年的风流一下子就点亮了夜半的石头城。于是我便如佩弦先生所言那样“因心中苦涩久了,偶然润泽一下”,竟不能自主起来。
  我还是亲自去了南京,跟着旅行团直奔夫子庙。去时正值仲春,乌云轻合,烟水濛濛的很有味儿。可是,这一趟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欲吟诗赏玩时,已到游览之末了,唇齿眉目间,连风流余味也没留下。本来我也有意细看的,可一来对诗词歌赋、风花雪月没什么研究,二来也的确没这闲情逸致回味那千年的积淀,在犹豫之前,却被嘈杂的人流和兜售礼品的小贩倒足了胃口。回头想想,我自己也不过是这人流中一员,漂浮着铜臭熏染的目光匆匆来去,相机忽闪之间,一同亵渎风雅罢了。
  春光无限的旅程只是中道夭折。我也曾看过西子湖的春燕新泥、拙政园的雕栏玉砌、周庄镇的小桥流水、江南河的绕指柔波,只是如今留下的,无非是寥寥几张照片而已。在这么多熟稔的画面里,我步履匆匆,仿佛都是一名过客了。
可惜了,我只是秦淮过客,擦肩而过。
  江南人优雅和婉、喜安逸,这样的漂泊感,本不该为江南人所有,却偏偏真实地发生在古今无数江南人身上。
  怅然离去时,我循着佩弦的散文落入梦中,寻觅历史的踪影。唐宋明清时的秦淮两岸,一侧是夫子庙、江南贡院,是南方各地秀才书生、有为青年的云集之地,更是他们宦途仕途的起点;另一侧则是舞榭歌台、青楼画舫,时刻牵系着在外游子的万缕乡心。而在那朝政衰颓的时代,浪迹天涯、漂泊江湖者、壮志难酬、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迁客骚人之情怀,莫不是感叹山河破碎、身世浮沉。可无论如何,南渡大江便是一如往日的家乡繁华。落拓也好、沧桑也好,若能听得江楼钟鼓、品得久违佳酿,在杨柳之岸、灯火阑珊之处逢得当年秉烛相会的佳人,也可挥挥衣袖,稍减凄凉吧。即便是一人一灯、一舟一辑,若能安身于此,半生流浪也终有了着落。
  可惜了,我独为秦淮过客,擦肩而过。
  同样是漂泊于世间而渴慕安宁的江南人,古文人每每失意时,犹有秦淮可以倚靠;佩弦和平伯夜泛秦淮,虽止于恍惚一瞥,也寻得了片刻的安宁;可如今的我却无福消受。深陷于这愈显迷乱的尘世中、这愈显混杂的文化潮流中,我终究失掉了江南人的文化情怀——原来这铜臭多于风韵的景色、这匆匆忙忙的脚步都不是这场擦肩而过的因缘,而是表征。
  看见这些飘舞飞扬的江南情韵,我也只怕不会再驻足了。即便我停泊在了当年的秦淮,却又怎生泊住这漂泊的人心?



                  传承人类文化 养育文化人格
            合肥八中高二(11)班 刘昌乔   指导教师:任淑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历过无比灿烂辉煌的年代。然而在现代,在我们的生活中,中华文化的影响已悄然无息。不论是熙熙攘攘的大街,还是宁静优雅的公园。不论是忙忙碌碌的办公楼,还是书声琅琅的教学堂。无不表现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文化的互相渗透,所表现出来的一派现代化景象。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竞争的重要因素。而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更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每一个人都有保护文化遗产,传播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对于一些作为文化载体的名人故居屡遭被拆厄运,我们应该主动提出保护倡议。面对一个个珍贵的文化烙印却只能成为教科书上的记忆和众多房产开发商掘金的必争之地,作为一名中华儿女难道不觉得痛心吗。它们是文化的载体,是革命的发源地,更是革命教育的摇篮。文化载体的消逝,使我们的文化记忆也随之被时间淘尽。没有了文化家园的记忆,我们将会成为精神的流浪儿。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能够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所以在我们面对文化传承的时候,应该保护和发扬那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化,使其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使其成为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不朽的旗帜。
  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仅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用新的形式来传承古老的文化。例如将民间语言的鲜活性与文言文的规范性、典雅型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再度掀起研习文言热潮,促进白话雅化等等。努力聚集中国民间残存的文化良知,坚守中国教育的桃园净地,以中华文化继承传播者的身份,用多彩而丰富的方式,守望和创造着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文化。
  当异域文化像明星一样迅速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地位的时候。我们不能只顾着去追赶潮流,而摒弃了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与灵魂。在各种文化兼容并包形成了一锅大杂烩的浮躁时代里,我们更应该感受到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那一种独特的魅力,从砖瓦高耸的城墙与敞亮雅静的四合院,到白墙灰瓦的古镇小城与小桥流水的江南风景,无不流露出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气息。
  我们中学生作为文化的传承者,更应该厚积文化底蕴,叙写文化情思,植入文化芯片,抒写文化生活。激活文化良知,承担文化责任,重塑中华文化 。

                     做好文化的接班人
               合肥八中高二(11)班李解    指导教师:任淑芳

   我很幸运我是一名中国人,因为我自始至终都收到伟大的中华的熏陶。小时候,它陪伴我成长,让我进一步认识这个世界;到了青年时代,在它的伴随下,我没有迷失方向,而是更加成熟,更加睿智。我相信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在世界之林,离不开优秀的民族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我们的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优秀文化的根基在一点点地被侵蚀。在这种危机时刻,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必须站出来,捍卫我们的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已有五千余年的历史,没有哪个文化如此源远流长。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名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先人创造了文化经由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的继承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的优良文化。经过时间的阅历,中华文化更加熠熠生辉。
  但是经过时间的考验,中华文化也面临着挑战。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拉开了国外“文化侵略”的序幕。大家开始崇洋媚外,学习国外的文化,这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不能忘了我们自己的文化。“洋节”取代了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传统节日正在被我们淡忘。道德的底线也屡次被突破,这样的场景历历在目,难道我们没有一点警醒吗?文化让我们茁壮成长,让国家长盛不衰,让民族屹立不倒。这么重要的文化,我们不应该保护吗?失去了这宝贵的文化,我们又拿什么和别人竞争呢?
  面对日益严峻的“文化保护战”,我们不能机械的,工具的,程序的来做这件事,而是从先进的文化中找到突破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论语说:“吾日三省吾生”意思是要让我们时常检查自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应该时常问自己是否做到了行为规范,有没有做错的地方。当然我们青少年是传承文化的主力军,我们在这是接受教育,把知识都熟记于心,是传承文化的最佳时机。首先,我们要努力认识我们的中国文化,只有学习了它,才会有下一步的传承。当然我们也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若整个社会都热爱文化,文化不会消失,得有浓厚的文化氛围,融入了这氛围,文化也就很自然的植入我们的心中。我们不应该抵制外来文化,毕竟其他文化又有其可取之处,而我们要做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好的文化与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创新精神,中华文化在明天会更美好!
  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既看不见也摸不着。这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交流。文化的传承在于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的言传身教,在于总体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想要传承好伟大的中华文化,我们的路还很远,很难走。但是这难不到我们这群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在做好文化接班人的道路上,我们不会是失败者!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