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生学派——养神学派
养神学派是指主张以养神作为保养生命,益寿延年的学派。这里所说的“神”是指广义的神,即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包括正常的和发病外露征象。先天和后天的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故《灵枢·平人绝谷》说:“两精相搏谓之神。”狭义的神,指人的思维意识活动。
1.养神的源流
养神思想始于先秦的老、庄。老子、庄子处于社会大变革的动荡时期。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讲:“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庄子继承老子之说,在《庄子·天道》中提出了”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主张,其养神的方法要求思想清闲,无杂念,静养全神。故在《庄子·刻意》中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老庄之说意在主张无为静养全神,这与调情志是有根本不同的。提倡无为虽有消极性质,但其养神的主张已被历代养生家所推崇和继承。各派养生家在老庄养生思想的基础上,又各有创见。
《内经》把养神作为摄生防病的重要一环,《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百数。”说明其主张静养精神,不为外物所惑。
《内经》还强调人体顺应自然,根据四时之气的不同特点进行养神的法则。
三国时期,着名养生家嵇康,根据《内经》原旨在《养生论》中强调“修性以保神”,这较无为养神的提法前进了一大步。
修性与恬淡无为有着本质的不同,为养神法开一新径,明示世人要修性。嵇康讲:“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不过怒,不过喜,使体气平和,以达养神的摄生目的。梁代陶弘景对养生学贡献颇多,他具体阐发了如何修性。他在其所着《养性延命录》中主张“和心,少念、静虑,先去乱神犯性之事”以养神。
后世历代养生家,皆主心境的清静恬和,循证此静养全神之说。唯清代养生家曹庭栋为养神法增进新意,他在《老老恒言》卷二《燕居》中曰:“心不可无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为养生之道,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
强调正常的思维活动对养神无碍,只是要神志专一,不要杂乱。故在同卷中又强调“唯专则虽用不劳,志定神凝故也。”
曹氏的这一提法实为他本人的颐养经验之结晶。
由此可见,曹氏促进了养神摄生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2.养神方法
(1)清心寡欲:即清静心神,而无过度的私欲。
《内经·上古天真论》中说:“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思想安闲而少有欲望,心神安定而无恐惧,各人对自己的要求和欲望,都能满足其心愿,这样就不会伤神。后世历代医学,对此论点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程度的阐发。如嵇康从名位、饮食等方面谈清心寡欲。他在《养生论》中说:“清虚静泰,少思寡欲,知名位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李杲从以理收心的角度谈养神。他在《医学入门·保养说》中讲:“事事循理自然,不贪、不躁、不妄,斯可以却病而尽天年矣。”
总之,清心寡欲要求随遇而安,不可有过高和不切实际的私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养神的目的。
(2)抑耳目:耳目是人们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器官,因此,人的视听对人的精神有直接影响。所以,养神学派认为勿令乱视妄听是养神的重要方法之一。
《庄子·在宥》中引广成子的话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唐代孙思邈在他的《千金翼方·养老大例》中说:“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
《类经》中说:“心能役神,神亦投心,眼者神游于宅,神归于目而役于心,心欲求静,必先制眼,抑之于眼,使归于心,则心静而神亦静矣。”
可见,养神必须抑耳目,避免妄视妄听。
(3)调情志:情志活动与神的关系极为密切。从情志上养神,要做到怡和恬愉,节制七情。《管子·内业》中说:“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
《素问·举痛论》中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说明情志恬愉、乐观,可使气血通畅,利于养神。
七情是人在实际生活中,表达思想感情的必然方式,但要有节制,不可太过,太过必致脏腑功能失调而伤神,故调情志也是养神的重要环节。如过喜,《灵枢·本神》中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过怒,《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过思,《灵枢·本神》中说:“怵思惕虑则伤神,神伤则心悸怔忡不寐”;
过悲忧,《灵枢·本神》中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素问·举痛论》中说:“悲则心系急”;
过惊恐,《素问·举痛论》中说:“惊则习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
可见,七情太过皆可伤神,故调节七情,限制其太过,为养神的方法之一。
总之,养神始于老庄,形成于《内经》,后世有所发展。
神,宜养,不宜耗;宜静,不宜躁。养神法,重在修养性情,调节七情。
古代养生学派——养形学派
形,指形体,形乃神之宅,养形学派认为养神也必养形,形神合一方能健康长寿。
1.养形的源流
养形学派主张的养形,主要是指以动养形,其次还有药食调济等。以动养形,始于庄子,《庄子·刻意》中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可见庄子提倡导引,提倡运动养形法。子华子、吕不韦强调运动养形。
《吕氏春秋》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到了汉代,动形养生法有了发展。华佗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五禽戏”。
《后汉书·华佗传》中说:“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曰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雇,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晋代和唐代,受汉代动形养生思想的影响,主张运动、导引、按摩的养生家很多。梁代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教诫》中说:“体欲常劳……劳无过极。”说明动形要持之以恒,但要适度。
其后,历代对运动养生法多有创见,至清代,着名养生家曹庭栋,在《老老恒言·导引》中说:“导引之法甚多,如八段锦、华佗五禽戏、婆罗门十二法、天竺按摩诀之类,不过宣畅气血,展舒筋骸,有益无损。“曹氏还首创”卧功、坐功、立功。他还在《散步篇》中对散步的作用及要求,作了详细的论述。
近年兴起的站桩、甩手及各种运动、舞蹈,如交谊舞、老年迪斯科、健美操、工间操、课间操等锻炼形体的方法,都是我国古代养形法的继承和发展,并对养形摄生皆有其贡献。
2.养形方法
(1)
导引:导引是活动形体与呼吸相结合的养形方法。
历代的导引法很多,如华佗的“五禽戏”、《外台秘要》记载的“养生导引法”、《保生要录》创造的“简化导引法”、《遵生八笺》记载的“婆罗门导引十二法”、《老老恒言》作者创造的“卧功五段、立功五段、坐功十段” 等皆是。
关于导引的功效,《保生要录·调肢体门》记述得较详:“每日频行,必身轻目明,筋节血脉调畅,饮食易消,无所壅滞。”
(2)散步:散步可养形益神。此法始见《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孙思邈对散步很有创见,《千金翼方·养性》曰:“鸡鸣时起,……四时气候和畅之日,量其时节寒温,出门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量力行,但无令气乏气喘而已。亲故邻里来访问,携手出游百步。”清代曹庭栋,对散步的意义、时间、散步法等都作了详细论述。他在《老老恒言》中,列《散步》专论,认为散步要“散而不拘”,“且行且立,且立且行,须得一种闲暇自如之态”。他认为散步的时间,除闲暇时外,饭后、睡前皆可。散步养形的益处当今已被世人所公认,成为现代人乐于效法的健身方法。
(3)劳动:劳动,主要指体力劳动。体力劳动对体力劳动者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但对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来说,适当参加体力劳动是有益健康的。劳动具有调节精神,活通气血,舒筋健骨等功效。劳动要适度,不可超过人体的正常耐受限度。
(4)按跷:按,指抑按皮肉;跷,指提举手足。按跷,是在人体的各个部位上用各种手法抑按和活动肢体。
“按跷” 一词始见于《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说:“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后世发展起来的按摩,即属按跷范围之内。对按摩的功效,徐文弼讲得较全面,他在《洗心篇·修养宜行外功》中说:“外功有按摩、导引之法,所以行气血,利关节,辟邪于外,使恶气不得入吾身中耳。语云: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体亦犹是也。故延年却病,以按摩导引为先。”
我国按摩法,大体分道家、佛家、医家三派。道家重于按摩头面,佛家重于按摩腹部,医家重于按摩经络、穴位。
近现代医家则兼收其长,临证选用。按摩虽属他人所为,但属被动的活动肢体,仍可视为以动养形的方法。
(5)药饵调养:辅以药物调养,也可达养形延年的目的。
但依靠药物是被动的,消极的,药物仅起辅助作用。养生主要靠锻炼修养。
用药关键在于力求“中和”,不寒不热。
此外,用药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也可药食同用,均可达养形延年的功效。
古代养生学派——保精学派
中国医家和养生家所说的精,主要指肾所藏之精,也包括脏腑之精。保精养生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
1.保精养生的源流
最早提出保精养生的当推彭祖,《养性延命录》引彭祖的话说:“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其后,《管子·内业》中说:“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
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乃能穷天地,被四海“。
《吕氏春秋·情欲》中专论情欲应当节制,过之伤人的道理。
《内经》认为,精是人的始生基础,是生命活动的根本,是寿夭的关键,损精是衰老的根源。
《灵枢·本神》中说:“两精相搏谓之神。”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故半百而衰也。”
这些论述均是主张节欲保精的。后世养生家多从《内经》之旨,主张节欲。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房室勿令竭乏。”
梁代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说:“神者精也,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精者血脉之川流,守骨之灵神也。精去则骨枯,骨枯则死矣。是以为道,务实其精。”
可见,陶氏也是主张节欲保精的。
唐代孙思邈遵从晋人葛洪的主张,在《千金翼方·养性禁忌》中说:“苟能节宣其宜适,抑扬其通塞者,可以增寿。”
唐代王焘认为精是寿命之本,求长生必须节欲。
《外台秘要·素女经四季补益方七首》中说:“众人同有阴阳为身,各皆由妇人夭年损寿。男性节操,故不能专,心贪女色,犯之竭力,七伤之情,不可不思,常能审慎,长生之道也。”唐以后养生家亦多重视保精。
元代朱丹溪在《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中说:“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所以圣贤只是教人收心养心,其旨深矣。”朱氏收心保精的提法丰富、完善了保精养生法。
明代张介宾也很重视保精,他在《类经》卷一中指出:“善养生者,必宝其精。”明代万全在《养生四要》中说:“今之男子,方其少也,未及二八,而御女各通其精,则精未满而生泻,五脏有不满处,他日有难行状之疾。至于半衰,其阴已痿,求女强合,则隐曲未得而精先泄矣。及其老也,其精益耗,复近女以竭之,则肾之精不足,取给于脏腑,脏腑之精不足,取给于骨髓,故脏腑之精竭,……尸居余气,其能久乎?”这说明房劳不仅伤及肾精,同时也伤及脏腑之精。
清代曹庭栋在《老老恒言·防疾》中强调:“老年断欲,亦盛衰自然之道。”可见历代医家多遵从精关乎寿命的学说,主张节欲保精以延寿。
2.保精的方法
(1)调情志保精。情志失常也会伤精,故调节情志是保精的法则之一。
中国医家和养生家认为,肾主藏精,而肝肾同源。肝在志为怒,肾在志为恐,故怒与恐都伤及肝肾而耗损阴精。
《素问·举痛论》中说:“怒则精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恐伤肾”;《摄生三要·存精》中说:“怒则伤肝而相火动,动则疏泄者用事,而闭藏不得其职,虽不及合,亦暗流而潜耗矣,是故当息怒。”因此,调情志,尤其是慎怒、防恐对保精的意义很大。
元代朱丹溪在其《格致余论》中曰:“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所以圣贤只是教人收心养心,其旨深矣。”
朱丹溪强调心神不可为外物所扰,若被扰,也必伤精,非止交会一端。
张介宾亦强调收心为保精之要务。
他在《类经》中说:“今之人,但知禁欲即为养生,殊不知心有妄动,气随心散,气散不聚,精遂气亡。释氏有戒欲者曰:断阴不如断心,心为功曹,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
这些都说明收心神,断忘念是保精的关键。
(2)节欲保精。节欲保精是历代医家、养生家都重视的。
他们要求人们根据年龄、季节、体质的不同,各有其应遵守的规律。元代王珪在《泰定养生主论·论童壮》中引孔子曰:“人之少也,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古法以男三十而婚,女二十而嫁。又当观其血色强弱而抑扬之,察其禀性淳漓而权变之。”明代万全在《养生四要》中进一步说:“少之时,气方盛而易溢,当此血气盛,加以少艾之慕,欲动情胜,入接无度,譬如园中之花,早发必先痿也,况禀受怯弱者乎!”这些论述均强调了晚婚保精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弱者更当注意慎守此法。老年应断欲方能保精,因老年精血已亏,形气已衰,对色欲犹当禁绝。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保生杂志》中说:“年高之人,血气既弱,阳事辄盛,必慎而抑之。……若不制而纵欲,火将灭,更去其油。”从季节方面讲,《内经》强调:“冬应藏精”;《格致余论》强调“夏必独宿”。可见,盛夏、严寒不宜房事。对正常房事的次数唐代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房中补益》中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在孙氏看来正常房事对保精养生是不会有碍的,但要适度,不可太过。正如晋代葛洪在其《抱朴子·内篇·释滞》中说:“人复不可都绝阴阳,不交则生致壅阏之病,故幽闭怨旷,多病而不寿。任情肆意,又损年命。唯有得其节宣之和,可以不损。”
(3)节劳保精。保精养生学派认为,过劳必伤精血,故当劳逸适度,不可用极。
《素问·宣明五气》中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摄生三要·聚精》中说:“精成于血,不独房室之交损吾之精,凡日用损之事,皆当深戒。如目劳于视,则血以视耗;耳劳于听,则血以听耗;心劳于思,则血以思耗。
吾随事而节之,则血得其养而与日俱积矣,是故贵节劳。“精血同源,节劳使血不耗损,血充精自盈,故节劳即保精。
总之,中国古代医家和养生家认为,精是人的始生基础,生命活动的根本。保精养生始于彭祖,后世逐渐完善。保精主要注意节制欲念,调整七情,房事适度,不可过劳等几个方面。
古代养生学派——调气学派
中国医家和养生家所谓的气指真气,主要包括元气、营气、卫气、宗气、脏腑之气。调气养生指调养真气,使之充盛调和,以达养生延年的目的。
1.调气养生的源流
重视气在人类生命中的作用,首见于《管子》:“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对气的功能及气对人的寿命影响的论述当推《黄帝内经》。该书《灵枢·刺节真邪》中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说明真气是由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
《灵枢·决气》中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调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又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素问·痹论》中说:“阳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内经》对各种气的功能都有详论,并强调调气可却病延年。
唐代孙思邈更强调调气对养生延寿的重要作用。
《千金翼方》中说:“心无烦,形无极而兼之以导引,行气不已,亦可得长年,千岁不死。”
宋元时期的医家和养生家对气与形、神、精的关系亦多有阐发,并指出气对人体寿夭的影响是很大的,《圣济总录·导引》中说:“人之有是形也,因气而荣,因气而病。”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道论》中说:“故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也,是以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血,气纳神存。”
李东恒对气的作用尤为重视,他曾论述了胃气与元气及元气与精、神之间的密切关系。他在《省言箴》中说:“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他在《脾胃虚实传变论》中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俱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说明元气由后天脾胃之气充养,脾胃气亏,则元气也不能充足。
明清时代的养生家、医家对气的作用尤其重视,认为气是生命之根本,精神之所系。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传忠录》中说:“夫神气者,元气也。元气完固则精气昌盛,无待言也。若元气微虚,则神气微去;元气太虚,则神气全去。
神去则机息,可不畏哉!“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呼吸静功妙诀》中曰:”人生以气为本,以息为元,以心为根,以肾为蒂。“明代高濂在其《遵生八笺·延年却病笺》中说:”故人之所生,神依于形,形依于气,气存则荣,气败则灭,形气相须,全在摄养。他主张“养气以保神”、“运体以却病”。
2.调气养生的方法
(1)顺应四时:人的起居活动要顺应自然变化,则气机徐和畅利,人自安和。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
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失之则内闭九窍,外雍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消也。“知顺四时则阳气坚固,卫外正常,反之则阳气耗散,失于卫外而为病。顺应四时即适应自然界生长收藏的客观规律。
如春夏宜动,以助阳气生长;秋冬宜静,以顺阳气潜敛。关于顺四时调气具体方法,唐代孙思邈早有论述,他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说:“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出汗,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
(2)适度劳逸:适当劳动可促进气机旺盛,若过则伤气。
《素问举痛论》中说:“劳则气耗”。房事为阴阳自然之道,若太过不但伤肾,而且损伤肝脾。
《素问·腹中论》曰:“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若劳心过度,亦可伤气。如《类经》卷一曰:“心有妄动,气随心散。”劳动太过伤气,若不及,过于安逸,也会伤气。
《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久卧伤气”,《养性延命录》中说:“养性之道,不欲饱食便卧及终日久坐,皆损寿也。”总之,劳逸适度方可养生延寿。
(3)调和饮食:调饮食主要是饮食有规律,五味协调,不能过饥过饱,不能偏嗜,否则俱可伤气。
《灵枢·五味》中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彭祖摄生养性论》中说:“不欲过饥,饥则败气。”《老老恒言·饮食》中说:
“太饥伤脾,太饱伤气。”关于五味太过伤气,《养生肤语》论之甚详:“人生食用最宜加谨,以吾身中之气,由之而升降聚散耳。何者?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多肉食谷则气滞,多辛食则气散,多咸食则气堕,多甘食则气积,多酸食则气结,多苦食则气抑。修真之士,所以调燮五脏,流通精神,全赖酌酌五味,约省酒食,使不过则可耳。”
(4)调和情志:情志不调导致气机损伤尤剧尤烈。
《素问·举痛论》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其中怒、忧二志为害最深。
《老老恒言·戒怒》中说:“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心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
《红炉点雪·痰火禁忌》曰“忌忧郁。元气贵舒而不贵郁,舒则周身畅利,郁则百脉违和。”
(5)省语养气:语由气发,调气尤应注意省言少语。故《千金要方·道林养性》曰:“多语则气乏”。
《脾胃论·远欲论》中说:“省语以养气”。
(6)施行导引:导引调气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主要包括吐故纳新和活动筋骨两方面。
《千金翼方·养老食疗》中说:“极须知调身按摩,摇动肢节,导引行气。”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说:“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导引按跷所以调其气也;平气定息,握固凝想,神宫内视,五脏昭彻,所以守其气也;法则天地,顺理阴阳,交媾坎离,济用水火,所以交其气也。”
(7)药饵益气:养气药大多性味平和,具有滋补功效。
《神隐书·摄生之道》中说:“益于人者,山药、地黄、枸杞、
甘菊、人参……何首乌之类,当收之时,则多收采,治而食之,甚能益元阳,助真气。“如金石热药则不可妄用,用之则反伤其真气。
总之,调气始于《管子》,后经历代的发展变化,终于形成了调气养生流派,为中国养生学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古代养生学派——食养学派
用适当的饮食调养以达补益精气,协调脏腑,抗衰延寿目的的养生派,称为食养学派。食养学派在中国养生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食养的源流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饮食养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商代伊尹善烹调,着《汤液经》。周代已设立了专管帝王饮食的“食医”
,讲究四季配膳和食物宜忌。
《内经》总结前人经验提出了“谨和五味” 、“食饮有节”的养生原则。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食养学派认为谨和五味,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对饮食不节的损害古人亦早有明训,《素问·痹论》中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受如持虚。”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五味偏嗜,亦可对人体造成种种损伤。
《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神农本草经》上品中列多味食用药味。如大枣、芝麻、龙眼、百合、山药等,并注明久服这类药物可延年,这对后世盛行的食疗有很大影响。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说:“若人能养慎……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为食养立下了法则。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有我国最早的食养专篇。
孙氏在《食治序论》中说:“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痾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强调了食养的意义。《千金要方·序论》中说:“凡常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临盘大炮,食讫觉腹中彭亨短气,或致暴疾” 、“食不欲杂,杂则或有犯,有所犯者,或有所伤,或当时无灾苦,积久为人作患” ,要求人们食勿过饱,食勿过杂。
孙氏还强调饮食宜清、淡、温、软、简,忌腻、厚、生、冷、杂,要求合理安排饮食。孙氏还要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他说:“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又说:“须知一日忌,暮无饱食,一月之忌,晦无大醉”等。孙氏还将适于老人的食物分为果实、菜蔬、谷米、鸟兽四大类。为后世的食疗、食养作出了很大贡献。
宋元时期,食养学派以陈直、邹铉的贡献最为突出。宋代陈直着《养老奉亲书》,元代邹铉另加三卷,名《寿亲养老新书》,丰富了前人食治、食养方法。书中强调了四时食养的不同宜忌。
如春季,他们要求“其饮食之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胃”、“唯酒不可多饮” 、“不令下与如水团兼棕粘冷肥僻之物”;
夏季,要求“其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饮食温软,不令太饱”、“渴宜饮粟米温饮豆蔻熟水,生冷肥腻尤宜减之”;
秋季,要求“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其新登五谷,不宜与食,动人宿疾”;
冬季,要求“其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炙煿煎炉之物,尤宜少食”。另外,书中还以动物及其脏器用于食养,并载有一百六十九个食疗方。
陈、邹二氏继承和发展了饮膳养生法,完善了养生学的内容。
金元时期,朱震亨、忽思慧对食养学派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朱震亨强调了以滋阴养生。他在《格致余论·养老论》中说:“至于饮食,尤当谨节。夫老人内虚脾弱,阴亏性急。”在《茹淡论》中说:“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有食入补阴之功”他们指出老人易阴亏,以食养补阴为要。
忽思慧在其所着的食养专书《饮膳正要》中提出了食养的四时所宜,及食养与气候、季节的关系等,书中还列举了多种养生食物和食养方。
明清时期,饮膳养生学派主要处于充实、整理、完善阶段,医家、养生家多继承孙、陈二氏学说,并给予补充论证。
明代高谦所着《遵生八笺》也强调了饮食养生中节制饮食的重要性。
书中记载了食养汤类三十二种,粥类三十五种,多为中、老年食养所设。
清代曹庭栋在其《老老恒言》中,针对老人脾胃虚弱的生理特点,创制了近百种养生粥谱,可谓集食养保健粥之大成,完善了食养学内容。
2.食养的方法
(1)饮食顺应自然、四时变化,宜调节饮食的五味和食量以养生。不同的季节、气候皆有不同的宜忌,陈直的《养老奉亲书》中专列此项。
(2)节制饮食。节制饮食的内容较多,皆从饮食的量和质加以节制。节制的重点在于“简少”、“忌杂”。要求不可过饱、过饮,要五味协调,清淡为主;不要过杂,不可过食油腻、厚味,特别强调“每食不用重肉,常须少食肉”等。
(3)以食代药。根据“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的原则,老年疾病的防治,先以饮食调养。食饵疗法,易于坚持,利于久服。
(4)讲究饮食卫生、饮食时间。古人强调早食宜早,晚食不宜迟;进食要慢,要细嚼;老人要以温软食物为宜等。
总之,食养学始于商周,《内经》总结了前人的食养经验。
后世主张食养的养生家在《内经》的启发下,又各有发挥。
孙思邈提出了食疗对老年保健的重要作用;陈直、邹铉将食养学发展为延年益寿的专门学科;明清养生家充实、完善了陈、邹之说,使食养学成为养生学中的一大流派。
古代养生学派——药饵学派
药饵养生学派是利用药物,平调阴阳,补益脏腑、气血,以达抗衰延寿的养生学派。
我国利用药物延寿,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现在探讨药饵养生,仍有其现实意义。
1.药饵养生的源流
我国利用药物养生,最早见于《山海经》,其中记载了一些抗衰延寿的药物。该书中说:“有草焉,其名曰?,服之不夭” ,“有木焉……名柏蓟,服者不塞”等。
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书《神农本草经》记载了165种有延年益寿作用的药物。如人参、沙参、地黄、天冬、黄芪、何首乌、百合、女贞子、枸杞子、五味子等,至今沿用,效果可靠。
从秦至唐,药饵养生误入炼丹服石以求长生的歧途。
唐代孙思邈继承和发展了药饵养生法,提出“药能恬神养性,以资四气”、“四时勿阙补药,如此可以延年”。孙氏还创立了四时不同养生方,促进了药饵养生学的发展,使药饵养生步入了新阶段。
宋元时期,陈直、邹铉提出了药饵养生的原则、方法、药物、方剂等。强调了药饵以扶持为主,原则在于“中和”,只可用温平、顺气、进食、补虚、中和之药。他们首次提出了
使用药饵养生的关键在于温养肾气、健脾理气的观点。他们还提出了四时通用药饵方,男女同用方及四时男女不同药饵方。陈、邹二氏为药饵学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中兴的作用。
明代以后,药饵养生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全面继承了明以前药饵养生的成就,充实了方药运用的法则,使药饵养生成为比较完整的单独养生体系。
明代万密斋(万全)继承了陈、邹之说,以阴阳平衡、五味既济的观点,阐述了老年制方的“中和”之法。万氏提出了中年以后,不同年龄段的不同药饵养生法,强调了老年用药禁忌。他在《养生四要》中指明老人便秘,“切不可用攻下之剂,愈攻愈秘,转下转虚,虽取一时之快,遂贻终身之害”;对中年以后泄泻之疾,他指出“人中年以后,多脾泄之病,前健脾散乃圣方也,切不可用劫涩之药。”
李时珍推崇李东垣脾胃之说,主张调理脾胃,培补元气,升发清阳,多用温养之剂,以养生延寿。
张介宾提出了“阳非有余”的观点,尤重温补命门之火。
他在《景岳全书·传忠录》中说:“观天年篇曰人生百岁,五脏皆虚,神气去而形犹存,此正阳常不足结局。”他创制了右归丸、右归饮两方,用以温养命火,张氏的这一学术思想,对老年药饵养生学有着重要影响。
李杲在药饵养生方面,反对贪补、峻补、唯补的偏弊,强调了“量体选药”的重要法则。李氏指出:“中年以后,必须药饵扶持者,亦须量体,宁从缓治,不可责效目前,反致奇疾。”
李氏的这一量体施以中和药饵的法则,在药饵学中很具指导意义。
清代养生家继承历代药饵养生的经验,并予以补充,使药饵学派更趋完善。如徐大椿强调了当审体质盛衰,阴阳消长,择和平纯粹之品,“稍为资助”的药饵原则。他在《慎疾刍言·老人》中说:“能长年者,必有独盛之处,阳盛者,当益其阴。然阴盛者,十之一二,阳盛者,十之八九,而阳之太盛者,不独当补阴,并宜清火,以保其阴”,“无病而调养,则审其阴阳之偏胜,而损益使平”。
2.药饵养生的方法和原则
(1)立方平和:药饵方,必取“中和”之法,无偏热、偏寒,不偏不倚,忌大吐、汗、下,忌峻补,要以平和之方缓培、缓补。
(2)量体选药:须要药饵时,必须审查、辨别体质盛衰,阴阳消长,量体选药,以缓增补。
(3)重在脾肾:药饵养生,重在补益脾肾。人从中年开始,就应未老先防。四十岁后肾气开始衰弱,故应填精补髓;老年易致脾虚,故应健脾理气。
(4)药饵用法:服用药饵的方法很多,可煎汤、做丸常服,亦可泡酒少量常饮,但以药食并用,把药饵馔治成药膳,根据四时、男女的差异,做成各种适宜的药膳,则更易长期服用。
总之,药饵学派萌发于《山海经》。
《神农本草经》对后世养生家有所启发。宋元时期,陈直、邹铉提出了运用药饵养生的基本法则。明代养生家充实、完善了药饵养生学的内容,使之成为完整的养生体系。清代徐大椿充实了药饵养生的内容,为药饵养生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人的九种体质及其调养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带领的体质研究课题组,历时3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人的体质主要有9种,其中,比较健康的平和体质占32.75%。
平和体质 “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再加上睡眠好、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典型的平和体质。此体质的人不爱得病。
调养方式: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运动上,年轻人可选择跑步、打球,老年人则适当散步、打太极拳。
气虚体质 说话没劲,经常出虚汗,容易呼吸短促,经常疲乏无力,这就是气虚体质。这种人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还易患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调养方式:多吃具有益气健脾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预防。
湿热体质 脸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还容易生粉刺、疮疖,一开口就能闻到异味,属于湿热体质。这种人还容易大便黏滞不爽,小便发黄。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空心菜、苋菜、芹菜、黄瓜、冬瓜、藕、西瓜等。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戒除烟酒。不要熬夜、过于劳累。适合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运动。日常可服六一散、清胃散、甘露消毒丹。
阴虚体质 如果怕热,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面颊潮红或偏红,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容易失眠,经常大便干结,那就是阴虚体质。
调养方式: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绿豆、冬瓜、芝麻、百合等。少食性温燥烈的食物。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熬夜、剧烈运动,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可酌情服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
气郁体质 多愁善感、忧郁脆弱的气郁体质,一般比较瘦,经常闷闷不乐,无缘无故地叹气,容易心慌失眠。
调养方式:多吃小麦、葱、蒜、海带、海藻、萝卜、金橘、山楂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的食物。睡前避免饮茶、咖啡等提神醒脑的饮料。可以服用逍遥散、舒肝和胃丸、开胸顺气丸、柴胡疏肝散、越鞠丸调节。
阳虚体质 总是手脚发凉,不敢吃凉的东西。性格多沉静、内向。这些属阳虚体质。
调养方式:可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葱、姜、蒜、花椒、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可服金匮肾气丸。
痰湿体质 心宽体胖是最大特点,腹部松软肥胖,皮肤出油,汗多,眼睛浮肿,容易困倦。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多食葱、蒜、海藻、海带、冬瓜、萝卜、金橘、芥末等食物,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食物。可服用化痰祛湿方。
血瘀体质 刷牙时牙龈易出血,眼睛常有红丝,皮肤常干燥、粗糙,常常出现疼痛,容易烦躁,健忘,性情急躁。
调养方式:可多食黑豆、海带、紫菜、萝卜、胡萝卜、山楂、醋、绿茶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肥猪肉等,并保持足够的睡眠。可服用桂枝茯苓丸等。
特禀体质(过敏体质) 对花粉或某食物过敏等,在中医上这就被称为特禀体质。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少食荞麦、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茄子、浓茶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可服玉屏风散、消风散、过敏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