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3176阅读
  • 5回复

养生史记——中国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养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来自:天涯论坛
作者:让我们谈谈养生吧


开篇序

   前段时间,还在某出版公司的时候,主编给了我一个任务,让我参考《新周刊》11年第13期那组谈养生的文章系统的编一本《养生史记——中国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养生?》的书稿,并且告诉我一周内必须完稿。接到任务后,我没日没夜的编,没想到等我快完稿的时候,主编却走了,而新来的主编对这个稿子并不感兴趣。
   就这样,当我结束这段暑期的出版工作回到学校后,这本没编完的《养生史记——中国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养生?》也就被我带回来了。
   我想,既然出版不了,那我就索性发到网上来吧,呵呵,总不能枉费了我那段时间的辛苦吧。正好,也可以借机和大家探讨一下:中国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养生?
   在正式开始连载之前,我要把《新周刊》那组文章中的《中国人的养生简史》再贴一下,因为我发现这篇其实是很好的《养生简史》的序言:
  
   中国人的养生简史
  
   在追求延年益寿、长生不老这一点上,中国人属于行动派,无所不用其极。
  最初迷恋炼丹术的是西汉的淮南王刘安,他招揽了千余名方士在府邸进行实验。传说他修炼成仙,全家大小包括鸡犬全都飞升。但实情是,他因谋逆罪被诛杀,家藏的炼丹秘方被刘向抄走。刘安的侄子刘彻,也就是汉武帝,和叔叔一样喜好炼丹术,《史记.武帝本纪》有一半的篇幅说他终其一生如何宠信方士,如何兴师动众寻访仙药。
  
   此后,炼丹术成为历代皇帝的公开爱好。隋代更是炼丹的全盛时期,几乎历代皇帝都热衷于炼丹,太宗、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等六位皇帝服丹身亡。皇帝如此,臣子也纷纷仿效,但结果往往是“服药求神仙,多为药所误”。白居易晚年有《思归》诗“退之(韩愈)服硫黄,一病讫不痊;微之(元稹)炼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杜牧)得丹诀,终日断腥膻;崔君(崔元亮)夸药力,经冬不衣绵,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说的是他的几个朋友服丹的恶果,其实他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也曾是炼丹之士一员。
  
   明太祖朱元璋刚当上皇帝时,认为仙丹方术是“欺世之占,切不可信”:“秦始皇、汉武帝,好尚神仙,以求长生,疲劳精神,卒无所得。使移此心以图治,天下安有不理?”但到了晚年,他犯了同样的毛病,宠信周颠仙等道士,据信服食丹药是他加速去世的原因之一。他的儿子朱棣,则因服食壮阳药身亡。康熙则是难得不迷信丹药的皇帝。一次南巡时,有人献《炼丹养身秘书》以邀宠,康熙嗤之以鼻。
  
   养生之道,无非是动养、静养、药养、食养等途径。但古人一定想不到,现代中国人的养生创意如此疯狂。甩手疗法、饮水疗法、卤碱疗法、羊肠线埋藏法、爬乌龟等都曾经流行一时,其中最最疯狂的,当属打鸡血。
  
   打鸡血的发明人是上海永安棉纺厂的医生俞昌时。1959年5月26日上午8点,他当众给自己打了一针鲜鸡血。时候他这样回忆:“不到三小时,就感觉饿,中午吃了八两饭。”这使他的病人打消了顾虑,从下午一点开始四十多人打了鸡血,“有的频频咳嗽,打后五分钟即愈;有的喘息数月不能睡,当晚即睡得极甜;有的胃痛即止;有的疖肿大消”。
  
   打鸡血的念头源于上世纪50年代从苏联传过来的“组织疗法”。组织疗法尝试把某些组织如皮肤、肝、脑、胎盘注入人体内,以达到治病的目的。俞昌时想到传统中医有内服或涂敷鸡血以治病的做法,就想,可不可以打鸡血?他从自己身上试起,第一次注射了1.5CC。之后他给妻子和女儿打,然后就是1959年5月的那次公开表演。
  
   打鸡血后来在全国疯狂蔓延,出现人们提着小公鸡排队打鸡血的盛况,这跟俞昌时散发的鸡血疗法的宣传资料有关。资料中说,鸡血疗法“国际领先”,中央指示要“秘密研究”,且有很多老干部私下使用。这种宣传说法很有蛊惑性。
  
   亲历过打鸡血的疯狂年代,虽然那时还小。注射者每隔一天打一次,小公鸡被抽血后跌跌撞撞、晕头晕脑,当然也没有献血补助这一说。在当时,打鸡血不仅是养生的圣药,而且给疯狂的种族注入了诡异的激素。从1967年到1968年,打鸡血的盛行维持了10个月,与“文革”最疯狂的时刻完全吻合。
  
   打鸡血的不良反应当然有,但当时人们胆子大,勇于尝试。这种养生的全民性癫狂在此后一再出现,而且是一波比一波投入。从二十多年前这功那功凭意念治病到喝信息水治病——让有些人喝到拉肚子,到所谓的“养生大师”张悟本满嘴跑火车,他的谬论包括:“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四个汤:绿豆、豆浆、蘑菇汤、骨头汤”,“国家规定了,女同志怀孕前必须补充2500毫克钙”但听得人就是愿意相信他,想想都好笑。


秦汉至隋唐的千余年间,堪称中国养生文化繁荣的鼎盛期。西汉初年开始,由于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大多热衷于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养生文化的兴盛。 
    在西汉产生的众多养生诸作中,最令世人瞩目的要算《黄帝内经》。该书汇集了先秦时期的各种养生观点、并且首次专门从医学角度探讨了养生问题。 
    《黄帝内经》涉及的养生原则主要有两条:一是调摄精神与形体,努力提高机体防病抗衰能力;二是适应外界环境,避免外邪侵袭。对此,《上古天真论》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此外,《黄帝内经》还记载了许多具体的养生术,如《异法方宜论》中介绍的导引、按足乔等等,都具有实用养生价值。以上种种理论和实践均在中国养生文化史上产生过极大影响。后世的各种养生著作,多数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



  东汉以后,在《黄帝内经》的引导和带动下,中医养生学日趋繁荣。这一时期很多著名的医学家都长于养生,其中又以张仲景和华佗为影响之最。 
    张仲景在《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提出了若干具体养生原则,即“不令邪气干忤经络”、“导引、吐纳”、“房室勿令竭之,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以及“饮食禁忌”等等。 
    华佗认为运动是却病延年的重要途径,为此极力主张通过劳动运动来养生。华佗还根据古代导引法,创立“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尤为可贵的是,华佗还身体力行,长年坚持“五禽戏”锻炼,以至“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 
    魏晋南北朝的三百余年间,中国社会进入一个战争频繁、政权更迭的动乱时期。战乱和灾祸接踵而至的现实生活极大地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使得当时人体的寿命十分短暂。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出于一种生命本能的需要,往往沉醉于养生之道。在道德修养方面,这些人迷恋于老、庄之学,主张清静无为,顺应自然;在具体的养生实践上,则由重视导引吐纳转向炼丹服食,进而形成了一系列颇具道教色彩的养生方法。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养生文化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葛洪和陶弘景。 
    葛洪,字雅川,自号抱朴子,他的养生文化思想集中体现在《抱朴子・内篇》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主张恬愉淡泊,涤除各种嗜欲; 
    提倡宝精行气,创立胎息功法; 
    强调房事养生,“得其节宣之和”。 
    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主张人的言行举止,存思计虑都不应超出正常的生理限度。 
    陶弘景,字通明,南京人,齐梁时期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兼养生家。陶弘景一生著述宏富,仅养生方面的专著就有若干种,如《养性延命录》、《导引养生图》、《养生经》等等。现存的养生著作主要有《养性处命录》,书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养生内容,它们是: 
    认为形神相依,主张清心寡欲以养神,导引运动以养形; 
    认为人的寿命长短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后天的调养更为重要; 
    提倡过用病生,主张节用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隋唐二代,养生文化进一步沿着秦汉魏晋以来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方向发展,产生了孙思邈和司马承祯等重要养生学家。
    孙思邈的养生思想主要收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中。孙思邈既主张静养,又强调运动;既强调食疗,又主张药补;既强调节欲,又反对绝欲。不但涉及到衣、食、住、行与养生的关系,而且专门探讨了老年保健问题。这些都对后世中国养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司马承祯的两部重要著作《天隐子养生书》和《坐忘论》,都大抵本于老、庄,阐述了收视反听、遗形复照的内修养生理论和方法。在具体的养生方法上,司马承祯还创立了各种服气法、导引法,详见其《服气精义论》和《导引论》二书。较之于其他的道教养生方法,司马承祯创立的上述方法的最大特色就在于能够运用中医理论探讨服气、导引的作用机制。 
    除了上述重要的养生理论和养生人物之外,汉唐时期还有一中重要的养生问题必须提到着重阐述,这就是道教气功的发展情况。此外,气功不但开始被道教吸收,而且逐渐形成了最能体现道家养生特色的“存思”和“内丹”两大流派。 
    存思派 
    存思,又名存想,它是一种专以调神为基本练功手段的气功功法。在道教早期的经典《太平经》中,存思法就得到了较为详细的记载。至晋代,则出现了专以存思法作为修炼内容的上清派道教。隋唐以后,道教存思派气功进一步得到发展,仅宋代张君房所辑《云笈七签》收录的《老君存思图》所述存思法的具体方法就达18种之多,存思的内容也较前更为丰富。 
    伴随着存思派气功的产生和发展,一种具有自我心理保健功能的存思疗法也开始得到普及与提高。东汉时期,存思疗法已初具规模,《太平经》中就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魏晋时期,存思疗法的种类增多,而且论述也更加详细,如《养生要集》中就提到:“行气欲除百病,随病所有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使其愈,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便自消矣。此养生大要也。”隋唐以后,存思疗法的运用范围更加广泛,《诸病源候论》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 
    内丹派 
    内丹,是道教炼丹术的一种。该法将人体拟作“鼎炉”,把体内的精气当作“药物”,运用“神”去烧炼,从而使精、气 、神凝聚结成“内丹”。内丹派气功奠基于东汉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但“内丹”这一名称却一直到晋代许逊的《灵剑子》中才始有记载。魏晋时期,道教气功方面出现了一部融合内丹、存思两派基本特点的内修专著,这就是《黄庭外景经》。内丹气功兴盛于隋唐二代,此时相继出现了《群仙会真记》和《日月玄枢论》(已亡佚)之类的内丹气功集大成之作。 

  两宋、金元时期,中医学出现了流派争鸣的局面,涌现了金元四大家和陈直、邹铉等一大批著名养生家;同时由于宋代帝王对养生学十分关注,组织力量编写了《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之类的大型官修医书,从而大大促进了中医养生学沿着《黄帝内经》开创的思路继续向前发展,并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特色: 
    注意从发病学的角度探求养生规律。当时的中医养生家已经认识到人的形体“因气而荣,因气而病”(《圣济总录》),于是主张养生应该努力保养气血,调理气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认为“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论》),从而相应地提出了养生要务在于保养脾胃之气的理论主张。同为金元四大家的失丹溪则改弦易辙,强调阴精对人体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一生“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格致余论》),因而在治病和养生方面都以滋阴为主。 
    注重联系老年生理特征探求养生长寿之道。,邹铉《寿亲养老新书》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出发,认为老人精神真气及五脏衰弱耗竭,肠胃虚薄,喜怒性情不定,类似儿童,且孤僻易于伤感,故应重视饮食调养、精神调摄,怡情悦志,以及顺应四时气候变化以养生。宋丹溪在《格致余论·茹淡论》中则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提出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老年养生食谱。 



  宋代以后,由于真宗、徽宗等皇帝狂热崇道,使得道教宗派迅速蕃衍,道教理论有所深化。在众多道教流派和五花八门的道教学说中,内丹派理论影响最大,并相继出现了陈抟、丘处机、王珪等著名道教养生家。 
  
    陈抟所著的《指玄篇》、《阴真君还丹歌注》、《二十四气坐功导引治病图》均为阐述道教丹丹派养生理论和方法的重要专著,其中又以后者在民间流传最广。 
  
    丘处机的养生思想除了强调“全神炼气”、养气内守之外,还著有《摄生消息论》一书。 
  
    王珪在所著的《泰定养生主论》中论述了婚后至孕育和婴幼、童壮、衰老诸阶段的生理调摄,疾病治疗等问题,很有特色。尤其是书中关于药食养生的观点,更具创见。 
  
    由宋一代,儒家一反汉唐专治经学的传统,转而引释、道入儒,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理学。当时的理学家认定“理”是先天存在的、是永恒而至高无上的
  
  。为了穷究此“理”,理学家们提出了“去人欲、存天理”的总原则,而静坐则被视为实现这种原则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尽管“去人欲、存天理”的理学原则本身是与人们的养生目的相悖的,但静坐方式却包含了积极的养生意义。以北宋著名理学家邵雍为例,“静坐”固然被他视为穷理尽性的主要方法,但在“静坐”穷理的实践过程中,邵雍同样感到了这种方式所具有的养生功效。因此,在他的某些诗作,如《何处是仙乡》中,就写出了一种独特的静坐感受。 
  
    对静坐养生感受最深的,大概莫过于南宋理学。由于晚年健康状况甚差,所以朱熹十分倾心符合其理学大师身分和经历的静坐养生法。据《宋元学案》记载,为了提高和加强静坐的养生效果,朱熹还作有《调息箴》一首。 
  
    继朱熹之后,南宋著名学者真德秀,世称西山先生,更为注重养生,认为“运气之术,甚近养生之道”,于是采集诸家养生之要,编为《卫生歌》一篇。《卫生歌》的出现,一方面表明当时的理学家已经注意对各种养生功法加以兼收并蓄,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中国养生文化开始向通俗与普及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它有可能真正从少数研究者的“象牙塔”中走向广阔的社会各阶层,成为一种名符其实的大众文化。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大多奉行一种儒、道互补的人生哲学。当他们“通则兼济天下”之时,也许所想到的只是如何去建功立业;而一旦处在“穷
  
  则独善其身”的境况之际,他们常常对道家的学说表现出一种极大的兴趣。这种兴趣本身自然就包含了对养生之道的关注。早在唐代著名诗人卢照邻、王绘、白居易等人的作品中,就有不少内容反映了他们的养生活动。 
  
    由唐入宋,诗人墨客养生的热情有增无减,当时不少文学家都是锻炼有素的养生里手,其中又以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陆游最为突出。 
  
    苏轼认为“养生之方,以胎息为本”,因此他对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养性》篇中记载的胎息法曾“反复寻究”,颇有所得。苏轼还融闭息、存思及保健功于一体,创立了一种简易有效的养生方法。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也是一位杰出的养生家。他所习的养生功法兼及道、释,包括导引、行气、内丹、坐禅诸项内容。



 明清两代,中国的养生文化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传播,当时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因此得以显著提高。仅以《中国医学人名志》中所列医学家的寿命进行统计,其中80岁以上高龄的医学家共107人,而明代就占有86人。概而言之,明清时期的养生文化发展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显著特征。


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 
  
    明清两代在养生学术理论方面贡献最大的是张景岳。张氏在《类经》的“摄生”类中汇集了《黄帝内经》的论述,并加以阐发。他自己的创见则集中体现在《治形论》中。张景岳在《治形论》中首先批判了老子“使吾无身,吾有何患”的消极人生观,辩证地阐述了形与神、形体与生命的内在联系,提出形是神和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并明确指出:“善养生者,可不先养此形以为神明之宅?”张景岳之前的养生家大多重视养神,从未如此响亮地提出过“养形”,可见他的养生理论确实很有创见。 
  
    明代重要的养生理论家除了张景岳之外,尚有李诞和李时珍。李诞在他的《保养说》中提出《黄帝内经》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和“精神内守”是养生正宗,并据此而创立了避风寒、节劳逸、戒色欲、薄滋味、寡言语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则丰富和发展了饮食调养的理论,在养生学领域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表达方式通俗易懂 
  
    明清两代,随着中国养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其中唯心成份日益减少,很多养生学家都开始注重养生理论与实践的大众化。此时的内丹气功一改以往“奥雅难通”的旧貌,开始变得简洁明了。针对修炼内丹所涉及的人体部位及五脏功能作了明晰的阐述,尤其提出了修炼内丹的重要部位在于三丹田和三关,并指明其要点,使人一看即懂,十分通俗明了。 
  
    表达通俗化,还突出地表现在明清时期产生了一大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养生读物方面。象《医先》、《遵生八笺》、《食色绅言》、《呻吟语》、《类修要诀》、《老老恒言》等等,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包含了自古以来丰富多彩养生文化内容,而又雅俗共赏的优秀养生读物。其中明代王文禄所撰的《医先》,就用人们十分熟悉的事物作比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许多深奥养生理论,如论形神关系:“形譬灯缸盛油,神譬灯油燃火,摇翻灯缸则灯油泻,炙干灯油则灯缸裂,必形与神俱,即魂魄足,营卫调。”胡文焕的《类修要诀》则以警句和格言形式,总结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方法,如其中的《养心要语》谈及情志调摄的养生作用时写到:“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斗一斗,瘦一瘦;让一让,胖一胖。”不仅语言平易,朗朗上口,而且形式也很活泼,极易为大众所接受。养生读物的通俗化,不但促进了养生文化的普及。



养生对象偏重老人 
  
    中国的养生学,自唐代孙思邈提出“养老大例”之后,研究的重点便开始逐渐转向老年人。但这种观点真正达到普及的程度,则是在明清两代。尤其是明代嘉靖皇帝晚年追求长生之举,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皇帝也曾多次举行千叟宴和敬老活动,最高统治者的上述举动客观上促进了重视老人颐养保健风气的形成。这一时期出现的养生著作,大多数都程度不同地联系到老人的健康和长寿问题。明清两代养生对象重老人,还显著地表现出当时出现的大批老年医学专著中,如《寿世保元》、《老老余编》、《老老恒言》等书,都把颐养老人列为重要的养生内容,其中明代御医龚廷贤还在《世寿保元·衰老论》中,对衰老原因作为专题研究。此外,当时的许多非养生专著中的养生篇章也十分重视老人的保健与长寿问题。



养生方法多元并存 
  
    较之前代,明清时期的养生方法并无重大改进只是对各种已有的养生之道加以兼收并蓄,从而显示出了一种动静并重、综合调理的多元趋势。这一时期的静态养生方法尤重治理心神。高濂在《遵生八笺》中着重提醒人们,保生须知护养心神,才能却病延年。 
  
    与静态养生重心神的特点相对应,明清时的动态养生则重视导引法。所谓“导引”,实际上是一种以“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为特点的主动呼吸运动与躯体运动相结合的医疗体育保健法。它起源于战国时代,与气功、按摩共同构成了我国动态养生方法的三大支柱。明代以后,由于《道藏》的刊行和武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导引术的普及与提高,如明代正德年间状元罗洪先所撰的《仙传四十九方》中,就十分详尽地收藏了华佗的“五禽图”,并指出:“凡人身体不安,作此禽兽之戏,汗出,疾即愈矣。”点明了导引方法的保健养生作用。此外,综合调理也是明清两代最主要的养生方法之一。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棵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符合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终于以自己的聪明睿智创造出了一系列与疾病和衰老抗衡的独特理论方法,逐渐使养生成了一种极具华夏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



清朝和民国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国难深重,民不聊生,医家和养生学家自然无心议论“养生”之事,所以这一时期养生著作寥寥无几,仅有任廷芳的《延寿新书》、胡宣明的《摄生论》及一些气功类书籍,多为平平之作,难以作为名流巨著。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提到了当地人愚昧地使用人血馒头,以为能够治疗肺结核。由于这个小说很有名,所以部分人由此错误地以为人血馒头是中医的疗法之一,因此对中医大肆进行批判,并以此认定中医是伪科学。这是一种误解与误导。   
  中医曾经(注意是曾经)认为人血可以治病,但要注意中医从来没有提出过用人血馒头或是杀人取血入药的说法与做法,人血馒头是迷信的产物,与中医无关。   
  并且中医对于人血入药的做法从明代就已经开始逐步废止。尤其是等到明后期巨著《本草纲目》刊行后,李时珍在其中明确提出反对用人血或人体器官入药的观点,并迅速受到中医界的广泛认同,所以此后基本已经没有医生用人血入药,只是局部地区还有不通医理的人或庸医迷信用人血治疗肺结核等疾病。



  大家有没有吃过脐带的呢?
  下面是中国民间的药房:
  脐带来源为初生婴儿的脐带。
  功效:补益气血,温肾纳气。
  主治:治虚劳羸弱,气血不足,胃虚喘咳。
  性味归经:甘,咸,温①《本草汇言》:"甘咸,气温,无毒。"②《医林纂要》:"甘苦咸,温。"入脾,胃,肺,肾四经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2~6分;或煎汤。
  别名:坎气(《本草从新》)
  炮制方法:将脐带洗漂干净。用银花、甘草煎汁加黄酒和脐带同煮,沸后取出,烘干。(每20条脐带用银花、甘草各1钱,清水1斤煎汁,入黄酒1两)
  考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生药材鉴定:干燥的脐带,呈细长条状,淡黄成黑棕色,长10~15厘米,内有2个动脉管和一个静脉管,质坚韧,不易折断。气微腥。
  《医源资料库》:脐带,见《本草拾遗》。又名坎炁、脐、肚、带、脐肠、命蒂。①组织名。指连结胎儿和胎盘的管状物。长约50厘米。具有供给胎儿血液和营养物质代谢,保持胎儿在宫腔内的一定活动等作用。②中药名。为初生婴儿的脐带。甘、咸,温。益肾,纳气,敛汗。治虚劳羸弱,气血不足,肾虚喘咳,盗汗。内服:煎汤,1-2条;焙干研末服,0.6-1.8克。本品含有硫酸软骨素,还含有糖元和脂质。 
  
  试请大家捧场的网友讨论一下,吃脐带这个在中国人群众里延存了几百年的偏方,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神奇的功效呢?吃掉人身上的一个部分,真的不会触犯伦理底线吗?



说完了民国,我们来谈谈建国之后的养生。如果说建国之前的养生还算是有点系统性,偶尔会出现奇怪现象。那么建国以后的养生史————是以闹剧居多的。


在讲建国后的养生史之前。有一朵中国历史上的养生奇葩不得不提,那就是——————五石散。


五石散是阴差阳错地成为一种嗨药的
  它的主要成分是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最早是张仲景发明的,用来给伤寒病患者散寒,又称“寒食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目的是“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他没有料到的是,三国时何晏打着养生的名义,调整了寒食散的配方,使之成为风靡魏晋的嗨药。
  没病的人服五石散,气血翻腾,会有飘飘然不知身在何处的快感。服食之后需“行散”,吃多了会“药发”。竹林七贤中的王戎,八王之乱时任拥兵洛阳、自立为王的齐王司马冏的尚书令,河间王借机讨伐齐王,王戎劝齐王退位回家,引发众怒,说出这种馊主意的人该死。
  王戎诈称“药发”故意掉进厕所里,让人相信他是嗑了药胡说八道,就不会怪责他。竹林七贤领袖嵇康则不服散,他不主张胡乱吃药,他的《养生论》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养生”概念。嵇康认识的一位名士王烈,是个养生狂人,于山中偶得一物,“石髓如饴”,视为珍宝,自己吃了一半,另一半打算送给嵇康吃,但还没到嵇康手上那东西就凝固成石头了。
  服散是富人的专利,但风潮所趋,穷人也不免有样学样。据说有人穿着破衣服在南京清溪门前躺倒,滚来滚去说热死了热死了,“我石发!”同伴问他:“君何时服石,今得石发?” 
  此人回答说:“我昨市米中有石,食之今发。”成仙,全家大小包括鸡犬全都飞升。



打鸡血是怎么回事儿
  
  流行于1967年的一种保健术。前后历时大约10个月左右。各地流行(从大都市北京到穷乡僻壤的西双版纳)的起讫和流行的具体时间、长度略有不同。方法是抽取小公鸡(也有说4斤以上重的纯种白色“来航鸡”最好)的鸡血几十到100毫升,注射进人体,每周一次。
  据传,这是1965年流行于某省“上层社会”一种的时髦。其“缘起”是,某国民党“中将”军医被我公安机关抓获判了死刑,行刑前献出这个“秘方”以求自保。称,其疗效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治愈百病;在台湾的蒋介石就靠鸡血活着。不但当地行政首长依法办理,还有一帮效仿的下属。文革中该首长被批斗,在催逼追问下坦白了打鸡血的事情。于是被当作“延年益寿,抢班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深揭狠批,并印上传单,广为流传。造成了打鸡血的大流行。
  据考,鸡血注射在皮下肌肉(而非静脉注射)里,液体蛋白进入人体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对某些特殊疾病可能有一定疗效。一些人有进补后的感觉,浑身燥热,脸色红润。在医学、医药条件相对低下的当时,可能具有某种类似替代性作用。但它的疗效和适用范围,显然被极端夸大了(一种夸张说法称它对半身不遂、脑中风、妇科病、阴道搔痒、不孕症、牛皮癣、脚气、脱肛、痔疮、咳嗽、感冒等都有治疗和预防的作用)。而且由于鸡感染的疾病较多,鸡血的质量情况也不明确,带来副作用的可能性不易控制(也有人注射后病亡的案例)。鸡血疗法本身的科学性没有得到理论和临床的证实,使用它的除了个别正规医院外,多是城市的街道诊所、县乡医院。高潮时候还需要排队注射。
  一时间竟造成了小公鸡因紧俏而涨价,在低工资、高就业、物价稳定的当时,成为极罕见的现象。据称,被抽过血的公鸡瘦骨嶙峋,烹饪、食用时没有香味。
  文革激发的非理性认知模式,使中国老百姓在作为原始信仰的血液崇拜面前,产生认同感、亲和感。打鸡血的流行便显得顺理成章了。大量非正常死亡、流血,使人们意识到生命的脆弱、易逝,因此特别重视肉体生命的保全。只是借助于西洋注射器械,又有了些“洋为中用”的科学色彩、现代意味,似乎愈发增加了可信度;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一哄而起、应和者特别地多。1980年代,相声演员姜昆曾创作《红茶菌和打鸡血》对其进行讽刺。



饮水疗法
  1970年代、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以后流行的一种辅助性治疗方法。民间传说这种疗法传自日本,难以确定是时间上的巧合还是有事实根据。
  办法为每天早上起床之后,空腹喝三杯凉开水。据说可以清洗肠胃中的残留废物,保持人体所需水(水分在人体体重比例中占70%多)的正常供应,对慢性肥厚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慢性肠炎、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疗效。
  后来又有说,它有降低血黏度,流畅血液、预防中风的效果;对便秘、胃酸过多、下痢、膀胱炎、尿道结石……等,均有缓解之效;传得更“神”一些的是,说它有冬天预防感冒、减肥、延年益寿、纠正羊水过少和矫治异常胎位等作用。
  由于这种疗法简易可行,不需额外耗费金钱,迎合了当时阶级斗争形势相对缓解,人们讲究养生的心理要求。喝过的人都说神清气爽,胃口好,消化功能增强,于强身健体有明显疗效;不知道是自我暗示还是实情。总之通过这样的口口相传,互相模仿,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广为流行。虽然那个时代人们行为总体上带有反智性盲从特点,但它对经济落后、医疗条件欠发达状况下的健身防病,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补充。其盛况比较前些年的鸡血疗法更有过之。但也有人认为这样会造成有益菌群失调,反而不利于保健。
  有轶闻记者报道说,解脱释放后的前空军司令吴法宪(以“林彪反党集团成员”名义判刑治罪)仍保留了当年实行饮水疗法以养生的老习惯,让闻之者会心一笑。一些文革回忆文章常把它和“鸡血疗法”、“甩手疗法”、“红茶菌(海宝)”、“针灸治聋哑”并列;其实饮水疗法和甩手疗法都比“鸡血疗法”、“红茶菌(海宝)”可靠,实际流传时间也更长一些。



甩手疗法
  197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的一种民间健身法。与饮水疗法等大致同时。
  方法是:身体站直,脚伸直,腿稍弯,肛门上提,脚趾用力抓住地下,两脚距离等肩宽,两臂同向前后摇甩,向后用力,向前不用力,由随力自行摆回,两臂伸直不宜弯,两眼平视,心无杂念。动作要领为:上宜虚、下宜实、头宜悬、口宜随、胸宜絮、背宜拔、腰宜轴、臂宜摇、肘宜沉、腕宜重、手宜划、腹宜质、跨宜松、肛宜捷、跟宜稳、趾宜抓。甩手次数无一定之规,视各人情况而定。较好的方法是由二三百开始,逐渐做到每回一千多至二千多次,约半点钟;每日上下午、晚上三次。
  其原理从中医观点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甩手可通气血,疏通经络,刺激脑细胞,增加食欲,促进新陈代谢,补气益血,镇静安神,缓解孪缩的肌肉,改善体质,消除百病(有说源自“易经筋”,疑为攀附虚构)。所以说此法对关节炎、失眠、高血压、中风、半身不遂有一定疗效,多少合于人们常识;至于说可治便血、便秘、哮喘、白内障、沙眼、色盲、近视、食道癌、颈部淋巴癌等,就让人存疑了。
  古希腊时就有甩手疗法。相传苏格拉底曾向弟子传授甩手法,一年之后坚持每日300次甩手的只有日后终成大器的柏拉图一人。据信,苏格拉底60岁还娶妙龄少女为妻,柏拉图活到83岁,都与此相关。
  文革间歇期,人们感到无法主宰自己的政治命运,业务上也无能为力,却唤起了对脆弱肉体生命的关爱。尤其人们面对生老病死无法抗拒的恐惧时,自然无不渴求练就超自然力以摆脱困境。在这种情况下趋众心理使甩手疗法大行其时。往往带有自发性、狂热性、非理性、暗示性的特点。当是时也,晨练人群排阵如林,手臂甩动,煞是整齐,蔚为壮观。真是挡不住的诱惑。姜昆作品《红茶菌和打鸡血》(1980年代中期)也捎带讽刺了甩手疗法。虽不能治百病,但甩手毕竟是一种有益、有效的运动,所以后来一直有人沿用此法。



红茶菌
  
   流行于1970年代中后期的民间养生疗病方法。红茶菌俗称又叫“海宝”,是一种像海蜇的生物。用红茶水加糖泡养,就会慢慢长粗长厚。治病就是喝海宝泡水。
   本源于我国渤海一带,后流传至高加索被用于制作红茶菌发酵饮料养生(一村老人长寿,有生育能力,无患高血压、癌症死亡者。当地人称之为“茶科瓦斯”),由日本俄语教师乌居带回国内,再传到世界各地。据传,它含有乳酸菌、醋酸菌、茶、糖、维生素等多种天然营养物质。饮用时酸甜可口,清凉鲜热。医疗保健功效多,副作用少;具有营养、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作用,对癌症、心脏病、脑血管、肠胃、肝肾、肥胖、斑秃等20多种疾病有明显疗效。传得神奇时,更说是能够延长性年龄、减少更年期障碍、帮助消化、润滑肠道,治疗消瘦、贫血、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便秘、前列腺炎、痔疮、痤疮、妊娠呕吐、核黄素缺乏症、胆结石等。
  它的机理,据施塔伊克劳斯等人报道(1996年),红茶菌汤的抗幽门螺旋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肿胀脓杆菌作用主要是来源于发酵过程中生产的醋酸。其解毒作用因葡萄糖醛酸能与毒素(重金属或环境污染物质)酸化结合有利于将之由肾脏排出体外。毒素在体内积累引起的痛风和肾结石能使症状得到缓解。酵母菌细胞壁膜产生的“B古鲁4”物质被认为是有希望的抗癌药。
  因为不清楚红茶菌的分子结构、药用原理,当时人们觉得神秘,反而增加了它的吸引力。那时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在养红茶菌,亲戚朋友之间还写信、打电话推荐。这种治病方法在全国维持时间较长,实际上1980年代还有人养。姜昆作品《红茶菌和打鸡血》(1980年代中期)对它的流行进行过夸张描述和讽刺,把它看作浩劫年代的怪现状。直到2004年通过Google引擎仍可从网上查到“836项符合红茶菌的查询结果”,其中大量信息是产品介绍、推销。而人们在提及鸡血疗法、饮水疗法、卤碱疗法、醋蛋疗法等迹近荒唐的文革往事时,总会会心地想起它。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12-15
 由于目前各家各派养生观点混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医产生了质疑。关于中医的起源,有资料可考: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于是医学中有元气恍惚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在道家早期的理论书籍《太平经》中又进一步提出人的生命系统由精、气、神这三个要素构成。精、气、神三要素在人体生命系统中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要想长寿必须爱气、尊神、重精。《太平经》又特别强调了处于特殊地位的气的重要性。指出精和神的存在都要依赖于气,气对于精、神来说,尤如水对鱼一样重要。
   中医理论的形成,当时的自然哲学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如元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天人相应论等思想,因而使中医理论一开始就具有浓郁的哲学思想气息。
   随着巫、医的分流和医学研究的开展,春秋战国时期医学理论逐渐形成。如春秋时医和的阴、阳、风、雨、晦、明“六气”致病说,扁鹊言论涉及的“五脏”、“肠胃”、“血脉”、“血气”、阴阳等生理概念,《内经》确立了以脏腑经络气血为核心的医学理论体系,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春秋战国时期,医疗经验已积累到相当程度,从《五十二病方》所载药物疗法可以看出当时已普遍使用复方,其医疗技术与方法已有药敷、药浴、烟熏、蒸气熏、熨法、砭法、灸法、按摩、角法、外科手术等。

西医初入中国——
  
      1568年澳门区主教卡内罗在澳门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所西医教会医院,从此西医来华就未曾间断,但那时他们的主要活动只是在澳门、广州一带,而且大多是传教士医生,主要工作是传教,行医是接近民众获得良好印象的传教辅助方式。
       西医最初进入中国时并没有引发中西医之争,1805年,牛痘术传入中国,牛痘接种术的发明人贞纳得到的信息是“中国人似乎比近在家乡的英国人更加信赖种痘术”。1880年奎宁进入中国,也没遭抵制,只是太过昂贵,不能被普遍使用。当时的中国人并不拒绝外来知识和技术。但教会深入内地后,反洋教运动却不曾间断,最终聚集成激烈的义和团,西医也是被当作洋教的一个方面加以抵制。

古代养生家——老聃
    老聃即老子,原名李耳,字伯阳。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生于春秋末期(约公元前571~公元前471年)。曾任周朝史官,管理王室藏书,是先秦时代杰出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传说老子当年修道写经的地方,在离四川成都不远的青城山最高峰上的“上清宫”。
    “上清宫”宫殿雄伟,正殿墙壁上刻有老子所着五千言《道德经》全文,至今光彩夺目。大殿正中有老子坐在青牛背上的塑像,塑像端庄古朴。据说老子活到三百多岁,他的学术思想不仅对先秦诸子百家和历代思想家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老子其养生主张虽有消极之处,但其朴素的辩证法也有可取的地方。《黄帝内经》中就收取了老子的一些养生观点和主张。
    1.认为人应顺应“物壮则老”的规律
    凡物强壮了就要衰老,若违反此规律,妄自逞强,则不合于道。不合于道就要提早衰亡。故《老子》四十章曰:“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说明避免强壮时竭精耗真,中和守柔,适可而止,方为养生之道。遵循这样的养生之道,才能使寿命长久。
    2.主张归真返朴
    归真返朴就是要求人们要无知、无欲、无为。
    《老子》第十章曰:“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老子》第十二章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其意只求无知、无欲,意在有意识地回返到婴儿的无知状态。
    3.主张恬淡、清静
    老子主张恬淡虚无,不可有过多的嗜欲,静养以长生。
    《老子》十六章曰:“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嘱人应保持清静不乱的状态,并主张不可有过多的嗜欲。
    《老子》第十九章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四十六章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还主张以静制躁,给后世以启发,《老子》二十六章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说明安静是躁动的主宰,可以静制动。总之,老子养生思想,以”清静无为“为核心,主张静养,少思寡欲。老子哲理对中医养生学的启发是多方面的,但其无为思想是消极的不可取的。

古代养生家——庄周
    庄周即庄子,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地(今河南商邱县东北)人,约生于公元前369年,约卒于公元前268年。庄子继承老子的道家学说,为道家主要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是道家的重要着作。顺乎自然是庄周养生的主导思想。庄子在老子的养生理论基础上多有发挥,形成了道家学派的养生理论体系。他的养生主张是:
    1.养形与养神
    庄子提倡平易静养。
    《庄子•刻意》曰:“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说明不为外界干扰心神是养生之大法。此外,庄周在老子静以养神的基础上还首倡去物欲以养形。
    《庄子•达生》曰:“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不精反以相天。”可见庄子认为“清静无为”是达到形神不亏的重要法则。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就记有庄周拒官的故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也;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食以刍菽,衣以文绣,见耕牛力作辛苦,自夸其荣,及其迎入太庙,刀俎在前,反为耕牛所笑: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于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这个故事比较生动地说明了庄周”清静无为“的养生思想。
   2.顺四时养生
    庄周首倡适寒暑以养生。
    《庄子•渔父》曰:“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以伤庶物。”
    《庄子•缮性》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首先揭示了天人相应的养生法度,对后世倡导顺应四时以养生的养生学派有所启迪。
    3.节欲养生
    庄子认为节欲保精也是延年益寿的重要养生方法。
    《庄子•在宥》说:“心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长生。”
    他把节欲、远房帏、不近女色,看作是达到长生的关键。
    4.导引养生
    庄子提倡吐纳导引的养生方法。
    《庄子•刻意》讲:“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他倡导的这种养生方法给后世气功、动形养生法以很大启发。
    5.饮食无过
    庄子认识到饮食营养太过也会伤人。
    《庄子•让王》曰:“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此与《内经》所说的“膏梁之变,足生大疔”也是一致的。
    总之,庄子虽为道家,但对养生学贡献很大,对后世启发颇多。他提出的“养形静神”的养生思想发展了老子的学说,在静养的基础上首倡动形导引的养生方法,并注意到适四时、节嗜欲、节饮食对养生的重要性。综观《庄子》中关于养生的论述,其妙在“凝神”,后世养生家所倡导的“专而不劳” 、“恬淡” 、“啬神”等养生思想和方法,皆受益于庄周。

古代养生家——华佗
    华佗(约143~208年)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毫县)人。
    《三国志•方技传》和《后汉书•方技列传》载有华佗生平及医案。
    华佗是东汉末年的伟大医家,精通外科、内科、儿科、妇科、针灸等科。同时,他也是汉末的着名养生学家。陈寿在《三国志•方技传》中称他“晓养性之术”。华佗继承和发展了先秦以来养生理论和养生法的精华,摒弃秦汉盛行服石以求长生的恶习,对抗衰老延年益寿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对我国养生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主张动养
    华佗继承吕不韦“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思想,倡导动形养生,并从理论上进一步加以阐述。据《三国志•方技传》记载,华佗曾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华佗既主张活动形体,但又强调“不当使极”
    ,明确提出了动形要适度的养生法则,对后世养生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提倡导引养生,创编“五禽戏”
    华佗继承发扬了《庄子》“吐故纳新,熊经鸟伸”的养生法,创造了“五禽戏”。据《三国志•方技传》记载,华佗告诉弟子吴普说:“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我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华氏的体会是“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着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
    吴普坚持练此五禽戏,对导引养生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历代养生家都重视对五禽戏的研究。据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记载,明代周履靖在《赤凤髓》中还绘有图示,近年焦国瑞编制的新五禽戏已为国内外人士广泛采用。
    3.主张药饵养生
    华佗主张用药饵养生,反对服石以求长生。据《三国志•方技传》记载,华佗授予弟子樊阿“漆叶青黏散”,其方“漆叶屑一升,青黏屑十四两,是以为率”“久服去三虫,利五脏,轻体,使人头不白。”樊阿坚持每天服食三钱左右身体一天比一天健壮,活了百余岁。这种提倡服药而反对服石的养生法,促使我国养生学向着健康的道路发展,为中国养生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华佗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法,多为自己的经验总结。他本人就是养生有术的典范,其法施于弟子,也俱得高寿。
  
古代养生家——嵇康
    嵇康,字叔夜,三国魏谯郡(今安徽宿县)人,生于公元223年,被杀于262年。他是着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曾拜为中散大夫,故世称“稽中散”。
    《晋书•稽康传》载:“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 ,为人“恬静寡欲”,平素“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
    稽康是着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蔑视封建礼教,憎恶权贵,对司马氏集团鄙弃不满,反遭钟会诬陷,终被司马昭杀害,时年仅四十岁。着有《稽中散集》,原十五卷,至宋仅存十卷。鲁迅据明代吴宽从书堂钞本等整理成《嵇康集》,仍为十卷。其中《养生论》、《答难养生论》、《难宅无吉凶摄生论》等为养生学重要名篇。
    嵇康在继承前人养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养生原理和养生法的认识。他认为万物是禀受“元气”而产生的,生命活动的集中表现叫“神”,形和神是构成人体生命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嵇康集•养生论》讲:“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他认为“形神相亲,表里俱济”是养生延寿的基本内容。其养生法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静养精神
    嵇康认为,精神情志对人的健康寿夭有重大影响,不良的精神情志可以成为致病的重要因素,因此保持精神情志的正常活动是养生的重要内容。他在《嵇康集•养生论》中讲:“喜怒悖其正气,,思虑消其精神,哀乐殃其平粹。”说明不良情志可以对人造成伤害。他还提出“清虚静泰,少私寡欲 ”、“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 、“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白独着。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等调养精神的方法。此外,嵇康还举成汤大旱之年,浇过一次水的禾苗比一次水也未浇过的禾苗后枯萎的例子,批评“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的错误认识,否定了“声色是耽,目惑玄黄,耳务淫哇”的违背养生原则的不良行为。这些都体现了嵇康的静养精神的摄生主张。
    2.药养与食养
    嵇康认为《神农本草经》关于上品主延年益寿,中品主调理性情的说法是正确的。他主张运用药物可辅助人体适应自然变化的规律,故《嵇康集•养生论》曰:“凡所食之气,蒸性染身莫不相应”、“纳所食之气,还质易性”。嵇氏还认为服食有益的药物益于养性,他说“蒸以灵芝,润以醴泉” ,服食灵芝类药物可以调养性情,饮用甘美的泉水可以滋养脏腑。
    关于食养,他认为“饮食不节,以生百病”。强调节制饮食是食养的法则。
    “滋味煎其脏腑,醪醴鬻其肠胃,香芳腐其骨髓”,并指出“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
    嵇康辩证地指出,服用药食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告诫人们要正确服用药食。他的这些主张对养生健身很有指导意义。
    3.其它养生法
    嵇康对养生的研究是从多方面入手的。除上述以外,他还提出其它养生方法,如节制房事,保养真精;顺应自然,慎避风寒;导引吐纳,以尽性命等。嵇氏对选择和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也相当重视,提出住宅位置要远近得宜,房舍布置要堂廉有制等。
    总之,嵇康养生法,主要强调静养精神、食养与药养。
    他还指出要正确运用养生法,要防微杜渐,平时注意养生,防止细微的损害。养生要持之以恒,始终如一。

  古代养生家——葛洪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生于公元284年,卒于364年。
    葛洪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白天砍樵,以卖薪所得换取纸墨,夜间抄书诵读。后随其祖葛玄之徒郑隐学炼丹,尽得其法。其岳父鲍玄,精通“内学”,也传给了他,所以说他“兼综炼医术”。葛洪年老时,欲为勾漏(今属广西)令行至广州,为地方所留,居罗浮山,仍从事炼丹和着述。
    他一生涉猎的学科很广,在炼丹术、医学、生物学、天文学、史学等方面均有着述。葛洪炼丹术反映了中国古代化学的成就。
    《晋书•葛洪传》载,他着有《抱朴子内外篇》、《方技杂事》三百一十卷、《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等。他的养生思想和方法主要有:
    1.慎养形体
    葛氏强调养形的同时,也强调神与气的摄养。他在《抱朴子•至理》中说:“形者,神之宅也……自劳则神丧,气竭则命终,根竭枝繁,则青青去木矣,气疲欲胜,则精灵离身矣。”葛洪还强调劳逸适中,慎避外邪是保形、神、气的主要法则。他在《抱朴子•极言》中说:“体己素病,因风寒暑湿而发之耳,苟令正气不衰,形神相卫,莫之能伤也。”
    2.“不伤为本” ,保养精气
    葛洪提倡“养生以不伤为本”的养生原则。其具体保养精气的方法在《抱朴子•极言》中论述较详细。如“治身养性,务慎其细”、“养生之方,唾不及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久,卧不及疲,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
    不欲甚劳甚逸,……不欲多啖生冷,不欲饮酒当风,……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他还在《抱朴子•微旨》中批评那些不知慎养者”知饮食过度之蓄疾病,而不能节肥甘于其口也;知极情纵欲之致枯竭,而不知割怀于所欲也“。他在《抱朴子•释滞》中强调:”欲求神仙,唯当得至要,至要者在于宝精行气。“由此可知,保养精气是葛氏养生法的重要法则。
    3.调情志,节嗜欲
    葛氏推崇节嗜欲的养生法则。
    他在《抱朴子•养生论》中讲,“且夫养生者,先除六害,然后可延驻于百年。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曰去沮嫉。六者不除,修养之道徒设耳。”可见,葛氏养生学对于调情志、节嗜欲是极其重视的。葛氏对禁声色的看法是辩证的。他认为“人复不可都绝阴阳”,人不可以阴阳不交,否则“多病而不寿”。但他又强调了“纵情恣欲”也损年命,唯有“得其节宣之和可以不损”。
    实际上是否定了当时盛传的房中术。
    4.摄生强体,预防疾病
    葛洪把防病作为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他在《抱朴子•地真》中讲:“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主张通过摄生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葛洪还特别强调各种养生法应综合修炼,非止一端。他在《抱朴子•极言》中说:“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理筋骨,有偃仰之方;杜疾闭邪,有吞吐之术;流行营卫,有补泄之法;节宣劳逸,有与夺之要。
    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然后将服草木以救亏缺……
    长生之理,尽于此矣。“他在《抱朴子•道意》中又说:”内修形神,使延年愈疾;外攘邪患,使祸害不干。“由此可见,葛洪的养生法更兼节嗜欲、节饮食、恬愉淡泊及静养精神等,可谓开创了全面养生之先河。

 关于葛洪的一些其他补充——
  晋代人葛洪是一个热衷于炼丹、求仙的道家代表人物,其结果当然是事与愿违。但在数世纪之后,他的炼丹理论和方法经印度、波斯、阿拉伯及西班牙而传入欧洲,客观上导致了制药化学的开端,因此世界早就公认近代化学的先驱就是中国的炼丹术。葛洪不但在炼丹术、养生术方面有特殊的贡献,而且还是一个有突出成就的医学家。
  葛洪非常重视方药研究,深感前人方书有很多缺点,不能适应急救之需。于是搜集前人著述,结合个人治疗经验,编成医学巨著《玉函方》100卷,可惜此书未能流传后世。巨著完成,又觉卷帙浩瀚,不便急用,故于《玉函方》中“采其要约”,编为《肘后救卒方》三卷,又名《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该书以急症处理为主,方药则注重简便、价廉、易得、效验,对后世影响很大。书中首先介绍急救方法,包括中风、昏迷、暴死、急腹症等;对于许多病症的临床表现和发病过程有详细的描述,以今天西医病名分类,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神经精神病,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疾病,皮肤科、外科、五官科病等无所不及。如“虏疮”的病状是“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这是世界对天花病的最早记载。“尸注”:“使人寒热淋沥,怳怳〔huang 晃〕默默,不的知其所苦,而无处不恶,累年积月,渐就顿滞,以致于死。死后复传之旁人,乃至灭门。”其实很可能是结核病。又如黄疸病:“肤黄,病初唯觉四肢沉沉不快,须臾见眼中黄,渐至面黄及举身皆黄。急令溺白纸,纸即如蘗〔nie 聂〕染者。”这里不但准确地描写了黄疸的变化过程,而且提出了用纸查尿来确认黄疸。还有用牛乳(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治疗脚气病(古称“缓风”,即今之周围神经炎);穿刺放水术治疗腹水;竹管固定骨折;芦管吹气抢救窒息(人工呼吸法)等,都是非常珍贵的医学科学史料。


 古代养生家——陶弘景
    陶弘景,字通明,晚号华阳隐士,南朝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附近)人。生于公元456年,卒于536年。
    陶弘景对中药学有较深的研究,他将《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的药物730种予以分类、注释,写成《本草经集注》,总结了南北朝以前的药物学成就。他不但精通医药,对天文、地理、历法、博物、数学等都很有研究,是当时着名的道都理论家、医药学家和养生家。
    陶弘景晚年隐居茅山,着书立说,皇帝常派人向他请教,所以有“山中宰相”之称。
    陶氏着作很多,方书有《效验方》、《药总诀》、《补阙肘后百一方》等,养生导引书有《养性延命录》、《养生经》等,炼丹书有《古今刀剑录》。陶氏极重视养生学,十岁时读葛洪的《神仙传》,使他萌发了长生不死的梦想,立志研究养生之道,其所着《养性延命录》收集了南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养生学专书。
    陶氏养生思想,首先重视调神与养形。他在《养性延命录•教诫》中讲:“神者,生之本;形者,生之具也……人所以生者,神也,神之所以托者,形也。神形离别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返。”陶氏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指出人的寿命长短在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陶氏养生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动静相宜,顺应四时
    人体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陶氏强调从饮食起居等方面顺应四时。他在《养性延命录•教诫》中说:“侮天时者凶,顺天时者吉。春夏乐山高处,秋冬居卑深藏,吉利多福,寿考无穷”、“动胜寒,静胜热,能动能静,所以长生”。他认为顺应四时,易居处和动静相宜,是益于健康和长生的养生之道。他在《养性延命录•教诫篇》中还讲了易头脚穿戴以应天时的方法:“冬日暖足冻脑,春秋脑足俱冻,此乃圣人之常法也”。此外,他也强调调节四时饮食的重要性。他在《养性延命录•食诫》中说:“春宜食辛,夏宜食酸,秋宜食苦,冬宜食咸,此皆助五脏,益血气,辟诸病。”
    2.调情啬神
    陶氏提出的调情志养生法,其关键在于啬神。他在《养性延命录•教诫》中说:“夫常人不得无欲,又复不得无事,但当和心少念,静身损虑,先去乱神犯性之事,此啬神之一术也。”啬神之法,陶氏强调“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认为“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
    3.节制饮食
    陶氏提出节制饮食的养生思想和方法,内容包括食量、饮食的寒温及五味协调和饮食禁忌等。
    关于节制食量,陶氏在《养性延命录•食诫》中说:“食不欲过饱,……饮不欲过多”、“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饥不得饱食,饮食成癖病。”对饮食调配,陶氏在《教诫篇》中讲:“厚味脯腊,醉饱厌饫,以致聚结之病”,认识到了偏食的害处。
    陶氏对饮食卫生的提倡也是较全面的,如:“凡食,欲得恒温暖,宜入易消,胜于习冷。”
    “凡食,先欲得食热食,次食温暖食,次冷信。食热暖食讫,如无冷食者,即吃冷水一两,咽,甚妙。若能恒记,即是养性之要法也。”
    “养性之道,不欲饱食便卧及终日久坐,皆损寿也。”
    “食毕,当行步踌躇,有所修为。”
    “时病新差,勿食生鱼成痢不止。”
    “腹胀暴疾后,不周饮酒,膈上变热。”
    4.劳逸结合
    陶氏对劳动养生非常重视,但他强调劳逸结合。他在《养性延命录•教诫》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朽者,以其劳动数故也”,“但当莫强为力所不任,举重引强,掘地苦作,倦而不息,以致筋骨疲竭耳”,“体欲常劳,……劳无过极”。
    可见,劳逸适度为其养生法之一。
    5.节欲保精
    陶氏在《教诫篇》中告诫人们纵欲伤人。他说:“美色妖丽,嫔妾盈房,以致虚损之祸”。
    “神者精也,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
    6.服气导引
    陶氏所着《养性延命录》有《服气疗病篇》和《导引按摩篇》。他认为服气导引既可养生,又可去病疗疾。对后世气功、导引、按摩术的发展很有指导意义。
    陶氏养生重在调神、保精、养形,具体方法有顺四时、调情志、节制饮食、嗜欲、服气导引等多方面内容。
  

  古代养生家——孙思邈
    孙思邈,唐代着名医家、养生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约生于公元581年,卒于682年。
    隋文帝辅政时,他被征之为国子博士,后又称疾不起,拒绝了唐太宗、唐高宗的多次征召,长期居住民间。他生活朴素,致力研究医学和养生术,为黎民百姓采药治病,人们对他十分景仰,称他为药王。他系统地总结了唐以前我国医学和养生学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写成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巨着。书中养生的内容亦颇多创见,至今仍有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兹将孙氏养生学说介绍如下:
    1.动养、静养结合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养性禁忌》中指出精神失于静养会导致“荣卫失度,气血妄行”,强调了“淡然无为,神气自满”的重要性。孙氏在强调静养的同时,也强调了动养的意义。
    他在《千金翼方•养老食疗》中讲:“非但老人须知服食、将息、节度,极须知调身按摩,摇动肢节、导引行气。礼拜一日勿往,不得安于其处,以致壅滞,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义在斯矣。能知此者,可得一、二百年。”孙氏还详细介绍了按摩导引及散步等运动方法。他说:“故养性者,不但药饵,餐霞,其在于兼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
   2.食养与药养结合
    孙氏对食养相当重视,对食养论述甚详。他在《千金翼方•养老大例》中说:“善养老者,非其食勿食。非其食者,所谓猪豚鸡鱼蒜鲙、生肉、生菜、白酒、大酢、大咸也。常学淡食,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面、粳米等为佳。”他主张饮食应以清淡为佳。孙氏还特别重视饮膳卫生,他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说:“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他强调不可吃生食,饮酒不可多、不能久饮,不能夜食,进餐时要去除烦恼,饭后要漱口、散步。他认为,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孙氏还把服食滋补和防治老年病的药物,作为重要的养生方法。他在《千金要方•服食法》中说:“凡人春服小续命汤五剂及诸补散各一剂,夏大热则服肾沥汤三剂,秋服黄芪等丸一两剂,冬服药酒两三剂,立春日则止。此法终身常尔,则百病不生矣。“同篇还列举了一些具有抗衰老功效的药物,如茯苓、地黄、胡麻、蜂蜜、黄精等。孙氏还反对以往为求长生而服石的错误作法,并告诫人们服石”多皆杀人,甚于鸩毒“。
    3.起居慎养
    孙氏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摄养也非常重视。他在《千金翼方•养性》中说:“身数沐浴,务令洁净,则神安道胜也。”
    又在《千金要方•居住法》中说:“饥忌浴,饱忌沐,沐讫须进少许食饮乃出……新沐发讫,勿当风,勿湿萦髻,勿湿头卧……沐浴必须密室,不得大热,亦不得大冷,皆生百病。”
    孙氏对节房事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在《千金翼方•养性禁忌》中引彭祖的话说:“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强调了节制房事的重要。然而,他在《千金要方•房中补益》中又说:“凡人气力有强盛过人者,亦不必抑忍久而不泄。”这说明他主张的节房事,不是禁绝,而是强调适度。此外,孙氏对房事卫生也很重视,他指出:“男女热病未差,女子月血、新产者,皆不可合阴阳。”这些禁忌今天看来仍有科学道理。
    孙氏对睡眠也有讲究。如,他在《千金翼方•道林养性》中说:“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
    孙氏认为衣着应宽大,保持清洁。他在《千金翼方•养性》中说:“衣服但粗缦可御寒暑而已,第一勤洗浣,以香沾之。“他还指出:”湿衣及汗衣,皆不可久着……大汗能易衣佳,不易者急洗之。“
    孙氏对居处环境也很重视。他在《千金翼方•择地》中说:“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山林深处,固有佳境……若得左右映带,岗阜形胜,最为上地。”孙氏要求的居处环境,很似现代的疗养胜地。同时孙氏要求室内“雅素洁净”,不要“绮靡华丽”。
    总之,孙氏养生强调动静结合,药食兼养,房中损益,多有发挥。
    孙氏本人是养生延寿的典范,据载孙氏活到102岁,所着《千金翼方》是在其百岁时完成的,故其养生说就更有说服力,对后世也有较大影响。

古代养生家——陈直
    陈直,宋代医家、养生家。元丰中(1078年~1085年)任泰州兴化县(今江苏省兴化县)令,生平无考。陈氏所着《养老奉亲书》(约刊于1085年)系我国现存最早的老年养生学专着。其后,邹铉续增三卷,名曰《寿亲养老新书》。陈氏养生学说对后世亦有较大影响。
    1.强调饮食调治
    陈氏继承孙思邈“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的主张,强调饮食调治的重要性,提出“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养治食”。“人若能知其食性,调而用之,则倍胜于药也”“凡老人有患,宜先以食治之,食治未愈,然后命药”的食养食疗大法。
    至于饮食调治的具体要求,陈氏指出:“老人之食,大抵宜其温热熟软,忌其黏硬生冷”“秽恶臭败不可令食,黏硬毒物不可令食……幕夜之食不可令饱,阴霉晦暝不可令饥。”
    并且强调“暮年之人,不可顿饱,但频频与食,使脾胃易化,谷气长存”。此外,书中还辑录食疗方160余首,供老人服用。
    2.重视精神摄养
    陈氏根据老人的情志特点,强调精神摄养,指出:“眉寿之人,形气虽衰,心亦自壮,但不能随时人事,遂其所欲;虽居温食饱,亦常感不足,且多咨煎,背执等闲,喜怒性气不定,尤同小儿一般。”因此要“不逆其意,自无所损”。
    “老人孤僻,易于伤感,才觉孤寂,便生郁闷”,故陈氏强调常须“令人侍从左右,不可令孤坐独寝”,并应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凡丧葬凶祸不可令吊,疾病危困不可令惊,悲哀忧愁不可令人预报,……坟园冢墓不可令游”。
    3.顺应四时养老
    在阐发四时养老时,陈氏明确指出:“春温以生之,夏热以长之,秋凉以收之,冬寒以藏之。若气反于时,则皆为疾疠,此天之常道也”。说明违逆自然环境的变化则病。他强调了“人能执天道生杀之理,法四时运用而行,自然疾病不长,长年可保” ,老人要“依四时摄养之方,顺五行休王之气,恭怡奉亲,慎无懈怠”等顺应四时的养生法则。
    随着四季时令气候的变迁,人之生理也相应发生变化,饮膳亦当应时而异。
    春季“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常择和暖日,引侍尊亲于园亭楼阁虚敞之处,使放意登眺,用摅滞怀,以畅生气,时寻花木游赏,以快其意,不令独寝,自生郁闷”;
    夏季“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宜住洁雅寺院中,择虚敞处,以所好之物悦之”;
    秋季“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当计其所发之疾,预于未发之前”“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
    冬季“宜减咸而增苦,以养心气”“最宜居处密室,温暖衾服”“早眠晚起,以避霜威”。
    4.注意起居将护
    老年人,体力衰弱,动作艰难,百事懒于施为,故陈氏指出:“凡行住坐卧,宴处起居,皆须巧立制度”
    “栖息之至,必常洁雅,夏则虚敝,冬则温密。床榻不须高广,应取常制之三分减一。其所坐椅,宜作矮禅床样,坐可垂足履地,易于兴居,左右置栏,前面设几,以免闪侧之伤。裀褥务在软平。其枕应实菊花,制在低长,低则寝无罅风,长则转不落枕。其衣不须宽长,长则多有蹴绊,宽则衣不着身,而窄衣贴身,暖气着体,自然气血流利,四肢和畅。”此外,陈氏还强调:“凡弊漏卑湿不可令居,废宅欹宇不可令入,危险之地不可令行,假借鞍马不可令乘,涧渊之不可令渡。”
    总之,陈氏继承发扬了孙思邈的养生学说,主张老人养生要注意饮食调治,精神摄养,顺应自然,将护起居,为老年养生、康复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
  刘完素(约公元1120—1200年),字守真,号通玄处士,河间(今河北河间县)人,人称刘河间。刘完素幼年家境贫寒,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后其母因病失治而死,便立志学医。当时天灾兵祸不断发生,疫病流行,疫病中为害最甚的是当时所谓的“时疫疙瘩”、“大头天行”等,因古书未见载述,故当时称其为“新病”。据其临床病状,很可能就是现代所称的鼠疫病。刘完素目睹疫病猖獗,深知百姓疾苦,从医之心更坚。他一生云游四方,济世扶弱,因医术高超而深受百姓爱戴,世人称之“神医”。他的著述雅俗可读,所以有人称赞他的书:“农夫、工贩、缁衣、黄冠、儒宗,人人家置一本可也。”刘完素颇有民族气节,当时是辽金入主中原,因他医名倾于朝野,金章宗曾对他三次诏任,他皆不俯就。章宗无奈只好御赐“高尚先生”作罢。刘完素学习刻苦,25岁时见到《黄帝内经》,便手不释卷,朝夕揣摩,研读了35年。读《伤寒论》也是口诵心惟,废寝忘食。他学习经典,并非从理论到理论,而是密切联系医疗实践进行探索。他说:“若专执旧本,以为往古圣贤之书而不可改易者,信则信矣,终未免于一隅。”正因为他有这种师古不泥于古,尊经而不死于经下的治学态度,所以他对经文的内容常有独特的见解,而这些新见解也正是他在临床治疗中创新的理论依据。他认为火热是多种复杂病证的主要病机,因而治病善用寒凉药剂。比如对于外感病,如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伤寒论》认为寒邪束表而用辛温解表法,而他则认为是热邪在表而主张辛凉解表,开发郁结。这就打破了以往解表必用温药的成规。而对于表邪未解,里热已盛的阶段,他又创造表里双解之法,发汗、通下兼顾,也突破了以往“下不厌迟”的某些禁忌。他还认为气候环境古今不同,世态民居有所变化,故古今治病之法也必须有相应的变化。由于他勇于倡导新说,成为推动金元学术争鸣的第一人。其后攻邪派、滋阴派,以至明清的温病学派均承其余荫,其贡献由此可知。他的著作有10多种,有代表性的为《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伤寒直格》等。人们称他所创的学派为“河间学派”,因其学术特点,又称为“寒凉派”或“主火派”。
  
  他去世后,人们为他立碑筑庙,有些“守真庙”遗迹一直留存至今。《河间府志》甚至将他与扁鹊并论。


“金元四大家”——张从正
  张从正(公元1156—1228年),字子和,金代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考城是古戴国,故自号戴人。他性格豪爽,喜欢与劳动群众接近,由于治病疗效显著,誉满医林,所以在兴定年间(公元1217—1222年),曾被朝廷诏补为太医。但他以“迎送长吏马前唱诺(作揖)”为羞,故不久即辞职归于故里。以后就与麻九畴、常用晦等人讨论医学,并著《儒门事亲》,集中反映了他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唐宋以来,医界嗜补成风,阻碍了医学的发展,实际上也贻误了不少病人。张从正目睹时弊,指出前代方书过分应用补药的错误,认为“古方不能尽治今病”。他继承了刘完素的学术思想而又有发挥。强调不管病邪从何而来,都不是人体素有的,一经致病,必须攻治。若用补法治疗,有如“鲧湮洪水”,实际是把病邪包围起来了,一旦溃决,祸不旋踵。张从正最善汗、下、吐三法治病,曾有“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之论。但他的攻邪三法并不局限于发汗、泻下、涌吐,他说:“如引涎漉涎、嚏气、追泪,上下行者皆吐法也;炙、蒸、薰、渫〔xie屑〕、洗、烙、针刺、砭射、导引、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催生、下乳、磨积、下水、破经、泄气,凡下行者皆下法也。”可见他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治疗学的发展上作出了贡献。张从正之所以强调攻邪,是因为攻邪的目的就是为了元气恢复,所谓“不补之中有真补存焉”。他对用补药的主张是无病不要滥用补药;邪积未尽者,先攻邪后议补;“脉脱下虚,无积无邪”,方可考虑用补药。并进一步强调食补更为重要,认为米粥素净之品还可以助正气以使邪气退尽。人们据他的学术主张,称他所创的学术派别为“攻邪派”。清代名医王士雄称赞他:“恒古以来,善治病者,莫如戴人,不仅以汗、吐、下三法见长也。”

“金元四大家”——李杲
  李杲(公元1180—1251年),字明之。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先秦真定称东垣,李杲世居此地,故晚年自号东垣老人,后世多称他李东垣。他生于金代,卒于元代。李杲虽生在巨富之家,却情性敦厚忠信,生活严谨,故名声甚好。李杲母亲重病,命乡里几个医生调治,但众医温凉寒热,各执一辞,药物用遍,仍然不救而亡。至死竟然连患的什么病症都不清楚。李杲痛悔自己不知医理致母病故,决心学医以补己过。于是备办了大量财物,登门就学于易水张元素老人门下。张元素,字洁古。与刘完素同时代而年龄略小,医名与刘并著于时。张治病很少采用古方,自为家法。重视内伤,强调扶正,曾谓“养正积自除,犹之满座君子,纵有一小人,自无容地而出”。著《医学启源》、《洁古家珍》、《珍珠囊》等,创易水学派,其弟子李杲的“补土派”,及明代温补学派实际均是对易水学派的发展。故后人赞刘完素、张元素:“刘、张既出,则轩歧之法截然而归正。”李杲随张元素学医数年,尽得其传而归。其后瘟疫流行,有一种俗称“大头天行”的传染病,死人最多。李杲循经探源,制定一方,经治多人果然疗效甚著,于是便将处方刻印张贴或散发到各地,人们使用后都很有效。当时人以为必仙人所传,遂刻碑永存,这就是今天仍在临床应用的名方“普济消毒饮”。李杲生活的南宋时代,正值金、元混战,兵祸、天灾、疾病使百姓生活极不安定。饥饿劳碌,动荡的社会环境,成为产生李杲“脾胃内伤学说”的客观条件。他认为人以脾胃为本,脾胃受伤,元气就不能充沛,百病则由此而生。造成脾胃受损的原因,主要是饮食劳伤、劳疫过度、七情所伤。他在治疗疾病时,擅长以补脾胃为基础,分别补上、中、下三焦元气。因此被称为“补土派”的宗师。名医王好古原与他同时师从于张元素,后来又从他学医,说明当时脾胃学说很为当时医家膺服,而后世名医家也都给予他的学说以很高的评价,曾有“外感宗仲景,内伤宗东垣”之说。李杲的传世著作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等,他所创制的一些方剂至今应用仍非常广泛。

 “金元四大家”——朱震亨
  朱震亨(公元1281—1358年),字彦修,元代义乌(今浙江义乌县)人。因其居处有丹溪流经,故晚年人们尊称他“丹溪翁”,后世遂以朱丹溪称之。朱氏世代为儒,他天资聪慧,六岁即能作诗赋,时人视为“神童”。早年治举子业,30岁时,因母病而众医束手无策,遂有志于医。 自学《素问》三年,有所领悟,遂亲自为母调治二年,母病渐愈。因而追忆父亲、伯父、叔父、妻子都是因时医误治而遭不测,心情十分沉重,更坚定了钻研医学的志向。他曾出游寻访名师,历时五年。后闻罗知悌学识渊博,于是诚意登门求教,竟被拒之门外。罗知悌,字子敬,号太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得刘完素弟子荆山浮屠之传,而旁通张从正、李杲二家之说。然恃能厌事,性情褊〔bian 扁〕狭,很难相处。但朱诚意仍笃,竟站立门外三月之久,遭叱骂五七次,雷雨交加也并不动摇。罗深受感动,又知他已有医名,迎入后见他的确气度谈吐不凡,才收为门下。罗知悌将刘、张、李三家之说传授震亨,以《内经》的理论作为评断是非的准则,给朱震亨分析诸家学术要旨。朱震亨尽得其学而归,后经多年刻苦探究,勤奋地实践,创“相火”、“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治病重视滋阴降火,卓然自成一家,被人们视为“滋阴派”的开山。朱震亨曾师从元代著名理学家许谦,专攻朱子(宋大儒朱熹)之学,因此理学素养是很深的。理学是一个哲学流派,“阐释义理而兼谈性命”。朱震亨是将理学与医学理论结合的第一人,这些从他的医学著作中有所反映。后来理学对医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明、清时期此风最为显盛。他的养阴学说认为人的阴精即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难于形成,又因为情欲无涯,而使人体常呈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状况。阴不制阳,使相火易于妄动,更损耗阴精,所以主张在生活中要节欲,在治疗上重视滋阴降火。这一学说问世后,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至今日本尚有丹溪学社,可见朱震亨的学说600多年来对日本汉医的影响也是很深的。他的著作很多,署名朱震亨者有30多种,其中包括门人整理成书的,也有个别的是后世托名之作。他的著作中以《格致余论》和《局方发挥》影响最大。朱震亨弟子很多,最有成就者当推王履(字安道),著有《医经溯洄集》等,戴思恭(字元礼),著有《证治要诀》、《推求师意》等,二人均以医术擢用于明初。

 中医养生学说——精气神学说
  
  精气神学说源于道家学派。道家学派初创于春秋末年,盛于战国中后期。西汉初叶,主要宣传道家学说的《淮南子》①的编撰完成使精气神学说趋于完善。《淮南子》阐述了形、气、神之间的关系,而且将精气神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熔为一炉,探讨了自然界万物的本源和演化过程,以及精神与物质的关系。
  
  中医学用精、气、神来解释人体生命活动中的形、神统一的转化规律。精为人身之本,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所化生的精微物质。气的含义有二:一指流动着的细微难见的精微物质,如元气、卫气、营气、经络之气等;一指脏腑的生理功能,如脾胃之气、心气、膀胱之气等。
  
  神是精与气的外在表现,即表现于外的生命征象。《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所以诊病时望诊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神。广而言之,不唯望诊,切诊所据的脉象、问诊所据的生理征象、闻诊所据的声音都能反应患者神的状况。人的精神活动如神(狭义的神)、魂、魄、意、志,也属神的范畴。神对气有调节作用,从而影响精的藏、泄、聚、散。神对气与精的调节作用,可以说是气功运动的主要理论依据。
  
  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概括地说:精为基础,气为功用,神为表现,存亡与共,相互影响,化生不息,维系生命。因此精气神学说体现了中医学的“人体恒动观”。它反映的正是精神与物质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理论应用于中医诊断、治疗、防病、保健等各个方面。

中医养生学说——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路,它是沟通人体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的独特系统。
  
  经络学说内容包括经脉、络脉两部分。经脉有正经、奇经之分;络脉有别络、孙络之别。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脉筋骨,虽具有各种不同的生理功能,却能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主要是依赖经络的联系。疾病的发生、传变,由表入里也是以经络为途径的。所以经络循行部位发生变化,也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经络中最重要的干线是十二正经,即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经气顺序循行,如环无端。由此可见经络学说与藏象学说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
  
  两千多年以前,经络学说已经相当成熟了。至于是什么时候开始发现,又是如何发现这一腧〔shu 术〕穴确切、线路明晰、庞大复杂的网络系统的,可以说至今仍无人做出满意的解释。现在国内外对经络的实质做了大量研究,多数报道的循经感传路线与古代医籍记载的经络循行路线基本是相符的,但又和解剖学上的神经、血管、淋巴的分布很不一致。值得注意的是经络学说虽然尚不能用西医理论及现代科学进行完满的解释,但针灸治疗疾病却遍及世界各国,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可见经络学说是经得起时间和临床实践考验的。也可以说经络学说是肯定有其物质基础的。
  
中医养生学说——
  在春秋时代,我们的祖先对于致病因素的认识已经很系统了。在《内经》中,关于六淫、七情、饮食、劳伤致病的理论有完整的论述。虽然后世在病因学上有所发展,但就其范围看,两千多年来,没有离开这几方面的概括。
  
  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淫胜,而成为人的致病因素。中医称为外因邪气。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太过也会使人生病。
  
  饮食、劳伤致病,是由于饮食失调,起居无常,疲劳过度,房事不节等原因。
  
  病机就是病理机制,是指疾病发生的原理以及反映疾病的病位、病性及发展变化的规律。对病机的系统论述,仍首推《内经》。概括地说,中医认为正气不能抵抗邪气则发病;在发病过程中正胜邪退则病趋于好转;邪胜正衰则病趋于恶化;而疾病的传变方式是各种各样的。对于病因、病机分析的结果,自然证候也就辨别出来了。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12-15
关于古代的几种运动健身记载——五禽戏
    
  我国古代着名医家和养生家华佗,在其医疗和健身实践中创编了五禽戏,因而享有盛誉。五禽戏可以说开创了我国体操健身的先河,在世界上也有开创意义。
    华佗五禽戏的大部分动作,是俯伏在地上进行的,运动量较大,显然是一套以健身为主兼有医疗作用的体操运动。
    华佗说:“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说明他并不一定要求做全套,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有选择地做某些动作。
    五禽戏究竟具体怎么做,《华佗传》中没有详细记载。现在见到的有关五禽戏的说明,最早当推宋代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三十二卷所引的晋代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中的记述了。该书说:“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掷,却二掷,长引腰乍,却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返顾,左三右二,左右伸脚,伸缩亦三亦二也;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僻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钩物自悬,左右七,手钩却立,按头各七;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鼓力,右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距各伸缩二臂,各七也”。
    具体地说,有人认为,猿功固纳肾气,鹿功增强胃气,虎功扩张肺气,熊功舒郁肝气,鹤功增强心脏及全身功能。可见五禽戏可使五脏得到锻炼。不少坚持练功者,都能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把经过整理的五禽戏做法介绍于后。
    1.熊  形
    预备式:两脚平行自然站立,距离与肩等宽,两臂自然下垂,做3~5次呼吸后,做下列动作。
    (1)屈右膝,右肩向前下晃动,手臂亦随之下沉,左肩则稍向后外舒展,左臂稍上抬;(2)屈左膝,左肩向前下晃动,手臂亦随之下沉,右肩则稍向后外舒展,右臂稍抬高;如此反复晃动,次数不拘,有健脾胃、助消化、活关节等功效。
    2.虎  形
    预备式:两臂自然下垂,颈自然竖直,面部自然,眼向前平看,口要合闭,舌尖轻抵上腭;不要挺胸或拱背,脚跟靠拢成立正姿势,全身放松。
    (1)左式:两腿慢慢向下弯屈,成半蹲姿势,体重移于右腿;左脚靠在右腿踝关节处,脚跟稍离地抬起,脚掌虚虚点地;同时两掌握拳提至腰部两侧,两拳拳心均向上,眼看左前方;左脚向左前方斜进一步,右脚也随之跟进半步,两脚跟前后相对,距离一尺左右,体重坐在右腿,成左虚步,同时两拳顺着胸部向上伸,拳心向里,伸到口前向里翻转变掌向前按出,高与胸齐,掌心向前,两掌虎口相对,眼看左手食指尖。
    (2)右式:左脚向前垫半步,右脚随之跟到左腿踝关节处,两腿靠拢,右脚跟稍离地抬起,右脚掌虚虚点地,两腿屈膝半蹲,成左独立步;同时两掌变拳撤到腰部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右前方;右脚向右前方斜进一步,左脚也随之跟进半步,两脚跟前后相对,距离一尺左右;体重坐在左腿上成右虑步;同时两拳顺着胸部向上伸,拳心向里,伸到口前向里身转变掌向前按出,高与胸齐,掌心向前,两掌虎口相对,眼看右手食指尖。
    (3)左式:右脚向前垫半步,左脚也随之跟到右腿踝关节处,脚跟稍离地抬起,脚掌虚虚点地:两腿仍屈膝半蹲,成右独立步;同时两掌变拳撤至腰部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左前方。如此左右虎扑,次数不限。
    3.猿  形
    预备式同虎形。
    (1)两腿慢慢向下弯屈,左脚向前轻灵迈出,同时左手沿胸前至口平时向前如取物样探出,将达终点时掌变爪,手腕随之自然下屈。
    (2)右脚向前轻灵迈出,左脚随之稍跟,脚跟抬起,脚掌虚点地;同时右手沿胸前至口平时向前如取物样探出,将达终点时掌变爪手,腕随之自然下屈;同时左手亦收回左肋下。
    (3)左脚往后稍退踏实,翻体后坐,右脚随之亦稍退,脚尖点地,同时左手沿胸前至口平时向前如取物样探出,将达终点时掌变爪手,腕随之自然下屈,同时右手亦收回至右肋下。
    (4)右脚向前轻灵迈出,同时右手沿胸前至口平时向前如取物样探出,将达终点时掌变爪手,随之腕自然下屈。
    (5)左脚向前轻灵迈出,右脚随之稍跟,脚跟抬起,脚掌虚点地;同时左手沿胸前至口平时向前取物样探出,将达终点时掌变爪手,腕随之自然下屈;同时右手亦收回右肋下。
    (6)右脚往后稍退踏实,身体后坐,左脚随之亦稍退,脚尖点地;同时右手沿胸前至口平时向前如取物样探出,将达终点时掌变爪手,腕随之自然下屈;同时左手亦收回至左肋下。
    4.鹿  形
    (1)右腿屈曲,上体后坐,左腿前伸,膝稍弯,左脚虚踏,成左虚步势。
    (2)左手前伸,肘微屈;右手置于左肘内侧,两掌心前后遥遥相对。
    (3)两臂在身前逆时针方向同时旋转,左手绕环较右手大些。注意用腰胯旋转带动。
    (4)转若干次后,左腿前迈,上体坐于左腿上,右手前伸,左手护右肘,顺时针方向绕环若干次。如此左右互换。
    5.鸟  形
    预备式:两脚相并站立,两臂自然下垂,眼向前平视,平心静气站立片刻,然后做下列动作。
    (1)左脚向前迈进一步,右脚随即跟进半步、脚尖虚点地;同时两臂自身前抬起向左右侧方举起,并随之深吸气。
    (2)右脚前进与左脚相并,两臂自侧方下落,在膝下相抱,同时深呼气。
    (3)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左脚随之跟进半步,脚尖虚点地;同时两臂自身前抬起向左右侧方举起,并随之深吸气。
    (4)左脚前进与右脚相并,两臂自侧方下落,在膝下相抱,同时深呼气。

关于古代的几种运动健身记载——八段锦
    “八段锦”创始于北宋,但操作方法不详。南宋曾慥辑《道枢》中,始有八段锦要诀的记述,即:仰手上举所以治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西单托所以安其脾胃;返而复顾所以安理其伤劳;大小朝天所以通五脏;咽津补气左右挑其手;摆鳝之尾所以祛心疾;左右攀足所以治其腰。
    这套导引术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运动,而且简便易行;各段动作对身体某部分具有的功效也一一说明,因此采用者多。
    至明清时期,八段锦又有很大发展,且形成多种流派。现把经后人整理的“八段锦”做法介绍于后。
    1.两手托天理三焦
    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徐徐分别自左右两侧向上高举过头,十指交叉,翻转掌心朝上托,两臂充分伸展,不可紧张,恰如伸懒腰状。同时缓缓抬头上观,要有擎天柱地的神态,缓缓吸气,然后翻转掌心朝下,在身前下落,至胸高时随落随翻转掌心再朝上,微低头,眼随手运。同时配以缓缓呼气。
    如此两掌上托下落练习四至八次。
    2.左右开弓似射雕
    (1)两脚平行开立,略宽于肩,成马步站式。上体正直,两手握拳,食指与拇指成“八”字撑开,两臂平屈于胸前,左臂在上,右臂在下。
    停于右肋前,拳心朝上,如开弓状,眼看左手。
    动作(3) 、(4)与动作(1)、(2)同,唯左右相反。如此左右开弓各四至八次。
    3.调理脾胃单臂举
    (1)左手自身前成竖掌向上高举,左臂伸直后,左手翻掌上撑,指尖向右,同时右掌心向下按,指尖朝前。
    (2)左手覆掌在身前下落,同时引气血下行,全身随之放松,恢复自然站立。
    动作(3)、(4)与动作(1) 、(2)同,唯左右相反。如此左右手交替上举各四至八次。
    4.五劳七伤往后瞧
    (1)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或叉腰。头颈带动脊柱缓缓拧转,眼看后方,同时配合吸气。
    (2)头颈带动脊柱徐徐向右转,恢复前平视。同时配合呼气,全身放松。
    动作(3)、(4)与动作(1)、(2)同,唯左右相反。如此左右后瞧各四至八次。
    5.摇头摆尾去心火
    (1)马步站立,两手叉腰,缓缓呼气后拧腰向左,屈身下俯,将余气缓缓呼出。动作不停,头自左下方经体前至右下方;头像小勺舀水似的引颈前伸,自右侧慢慢将头抬起,同时配以吸气;拧腰向左,身体恢复马步桩,缓缓深长呼气。
    同时全身放松,呼气末尾,两手同时作节律性掐腰动作数次。
    动作(2)与(1)同,唯左右相反。如此(1) 、(2)交替各作四至八次。
    6.两手攀足固肾腰
    (1)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掌分按脐旁。
    (2)两掌沿带脉分向后腰。
    (3)上体缓缓向前倾,两膝保持挺直,同时两掌沿尾骨、大腿后侧向下按摩至脚跟,沿脚外侧按摩至脚内侧。
    (4)上体展直,同时两手沿两大腿内侧按摩至脐两旁,两掌沿带脉分向后腰,以两手抵住腰骼部,上体缓缓后仰。
    如此反复俯仰四至八次。
    7.攒拳怒目增气力
    (1)马步柱,两手握拳分置腰间,拳心朝上,两眼睁大。
    (2)左拳向前方缓缓击出,成立拳或俯拳皆可。击出时宜微微拧腰向右,左肩随之前倾。展拳变掌,臂外旋握拳抓回,呈仰拳置于腰间。
    动作(3)、(4)与动作(1)、(2)同,唯左右相反。如此左右交替各击出四至八次。
    8.背后七颠百病消
    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或两脚相并;两臂自身侧上举过头,脚跟提起,同时配合吸气;两臂自身前下落,脚跟亦随之放下,配合呼气,全身放松。如此起落四至七次。

关于古代的几种运动健身记载——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拳法与导引相结合的健身运动。它具有动静交融、上下相随、内外协调、神形相济、连绵不断、周身运转的特点,在明清时期已广为流传,至今不衰。
    “太极”一词,出自我国古老的哲学着作《易经》。所谓太极,是以阴阳环抱的太极图来表示,此图表示宇宙以及万物都是由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的物质组成。人体也不例外,人体要健康无病,也必须阴阳协调,处于不断运动的动态平衡之中,演练太极拳就能达此目的。太极拳历来流传很广,已形成各种不同流派,如陈派、王派、宋派等。追本溯源,实系经过长时期的继承发展、创新而成,并非一时一地一人所独创。
    解放后,国家体委公布了简化太极拳,简便易行,为人们所喜爱。兹将各式次序分列如下。
    1.起  势
    两脚开立:身体自然直立,不可故意挺胸或收腹,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
    两臂前平举:两臂慢慢向前平举,手指微屈,手心向下,手与肩平,臂同肩宽。
    屈膝下按:上体保持正直,两腿缓缓屈膝下蹲。
    同时,两掌轻轻下按,两肘下垂与膝相对。眼平视前方。
    2.左右野马分鬃
    (1)左野马分鬃后坐撇脚:上体慢慢后坐,重心移至左腿上,右脚尖翘起向外撇约四十五度。
    丁步抱球:身体微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手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放在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之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左弓步分掌:身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
    同时,左右手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2)右野马分鬃后坐撇脚:上体慢慢后坐,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翘起向外撇约四十五度。
    丁步抱球:随即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左腿上。同时,左手翻转掌心向下,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放在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之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左弓步分掌:身体右转,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脚跟后蹬成右弓步。同时,左右手分别慢慢向右上左下分开,右手高与眼平,肘微屈;左手放在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眼看右手。
    3.白鹤亮翅
    (1)转体抱球:上体微向左转,左手翻掌向下;左臂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掌心转向上,与左手成抱球状。眼看左手。
    (2)跟步后坐:右脚向前跟进半步,前脚掌着地,随之右脚全掌踏实,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向右转,两手随转体开始向右上左下分开。眼看右手。
    (3)虚步分手: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着地,膝部微屈,成左虚步;上体左转成面向前方,右手上提停于右额前,掌心向左后方;左手按至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前方。
    4.左右搂膝拗步
    (1)左搂膝拗步转体合手:上体微向左转,右手向面前下落,左手翻掌向左上,两手在身前稍合。
    转体丁步合手:上体向右转,右手由下向后方划弧至右肩部外侧,臂微屈,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左手上起由左向上向右下方划弧至右肩前,掌心斜向下。眼看右手。
    左弓步搂推:上体左转,左脚向前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左手屈回由耳侧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左手向下由左膝前搂过落于左胯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2)右搂膝拗步后坐撇脚:右腿屈膝,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右脚尖翘起微向外撇;上体微向左转,两手翻掌,开始划弧。眼看右手。
    转体丁步合手:上体继续左转。随即左腿慢慢前弓,重心移至左腿上,右脚向左脚靠拢,脚尖点地。同时,左手向外翻掌由左后向上平举,掌心斜向上;右手随转体向上向左下划弧落于左肩前,掌心斜向下。眼看左手。
    右弓步搂推:上体右转,右脚向前迈出成右弓步。同时,左手屈回由耳侧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右手向下由右膝前搂过落于右胯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3)左搂膝拗步
    后坐撇脚:左腿屈膝,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左腿上,右脚尖微外撇;上体微向右转,两手翻掌,开始划弧。眼看左手。
    转体丁步合手:上体继续右转,随即右腿慢慢前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向右脚靠拢,脚尖点地。同时,右手向外翻掌由右后向上平举,手心斜向上;左手随转体向上向右下划弧落于右肩前,掌心斜向下。眼看右手。
    左弓步搂推:上体左转,左脚向前迈出成左弓步。同时,右手屈回由耳侧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左手向下由左膝前搂过落于左胯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5.手挥琵琶
    (1)跟步后坐挑掌:右脚跟进半步,前脚掌先着地,慢慢全脚踏实,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随重心后移,上体半面向右转;随转体左手由左下向前挑至体前,高与鼻尖平;同时,右手回收到胸前。眼看前方。
    (2)虚步合臂:左脚略向前移,脚跟着地,膝部微屈,成左虚步;两臂向里相合,左手心向右,肘微屈,右手合在在小臂里侧,掌心向左,肘亦微屈。眼看左手食指。
    6.左右倒卷肱
    (1)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托球、右手翻掌,经腹前由下向后上方划弧平举,臂微屈;左手随之翻掌向上,左脚尖落地,眼随着向右
    转体,先向右看,再转看左手。
    退步推掌:右臂屈肘回收,右手由耳侧向前推出,掌心向前;左手回收至左肋外侧,掌心向上;同时,左腿轻轻提起向左后侧方退一步,脚尖先着地,然后慢慢踏实,重心在左腿上,成右虚步。眼看右手。
    (2)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托球:左手自左肋外侧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掌心仍朝上,右手随之翻掌,使掌心朝上。两脚不动,惟用腰徐徐转体带动上肢。眼随转体左看,再转看右手。
    退步推掌:左臂屈肘回收,左手由耳侧向前推出,掌心向前:右手收回至右肋外侧,掌心向上;同时,右腿轻轻提起向右后侧方退一步,脚尖先着地,然后慢慢踏实,重心在右腿上,成左虚步。眼看左手。
    (3)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托球:右手自右肋外侧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仍朝上;左手随之翻掌,使掌心朝上。两脚不动,惟用腰徐徐转体带动上肱。眼随转体右看,再转看左手。
    退步推掌:右臂屈肘回收,右手由耳侧向前推出,掌心向前,左手回收至左肋外侧,掌心向上;同时,左腿轻轻提起向左后侧方退一步,脚尖先着地,然后慢慢踏实,重心在左腿上,成右虚步。眼看右手。
    (4)右倒卷肱转体撤手托球:左手自左肋外侧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掌心仍朝上;右手随之翻掌,使掌心朝上。两脚不动,惟用腰徐徐转体带动上肢。眼随转体左看,再转看右手。
    退步推掌:左臂屈肘回收,左手由耳侧向前推出,掌心向前,右手收回至右肘外侧,掌心朝上。同时,右腿轻轻提起向右后侧方退一步,脚尖先着地,然后慢慢踏实,重心在右腿上,成左虚步。眼看左手。
    转体撤手托球:右手自右肋外侧,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掌心仍朝上;左手随之翻掌,使掌心朝上,两脚不动,惟用腰徐徐转体带动上肢。眼随转体右看,再转看左手。
    7.左揽雀尾
    (1)转体丁步抱球:身体慢慢向右转。
    左手自然下落,经腹前划弧至右胁前,掌心向上;右臂屈肘,掌心转向下,收至右胸前,两手相对成抱球状。同时,右脚尖微向外撇,左脚收回靠拢右脚,左脚尖点地。
    (2)转体左弓步捋: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脚跟先着地,再缓缓全脚踏实,成左弓步;随转体左臂向左上方掤出,高与肩平,掌心向后;右手落按于右胯旁,掌心向下。眼看左手。
    (3)转体虚步捋:上体微向左转,左手随之前伸翻掌掌心向下,右手翻掌掌心向上,经腹前向上向前挥动伸至左肘内侧。眼看左手。上体右转,两手向下经腹前向右后上方划弧后捋,直至右手掌心斜向上,高与肩平,左手掌心向后平屈胸前;右腿屈膝,身体重心放至右腿。眼看右手。
    (4)转体左弓步挤:上体左转,右臂曲肘收回,右手向前搭近于左腕里侧,掌心向前;身体重心前移,左腿前弓;双手慢慢向前挤出,左掌心向后,右掌心向前,两臂保持半圆形。眼看左腕。
    (5)左弓步按:右手经左腕上方向前向右伸出与左手齐,掌心向下;左手翻掌向下,两手向左右分开,宽与肩同。然后上体后坐,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翘起。两手屈肘回收至胸前,掌心向前下方。眼向前平看。两手向前、向上按出,手腕部高与肩平。
    同时,左腿前弓成左弓步。
    眼平看前方;两手向前、向上按出,手腕部高与肩平。同时,左腿前弓成左弓步。眼平看前方。
    8.右揽雀尾
    (1)丁步抱球:右腿屈膝,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后坐右转;左脚尖里扣;右手向右平行划弧至右侧,掌心向前眼看右手;右手由右下经腹前向左划弧至左胁前;左手掌心向下,左臂平屈胸前,两手炮球;身体重心移向左腿,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2)转体右弓步掤:上体右转,右脚向右前方迈出一步,脚跟先着地,再缓缓全脚踏实,成右弓步;随转体右臂向右上方掤出,高与肩平,手心向后;左手落按于左胯旁,掌心向下。眼看右手。
    (3)转体虚步捋:身体微向右转,右手随之前伸,翻掌掌心向下;左手翻掌掌心向上,经腹前向上向前挥动伸至右肘内侧。眼看右手;上体左转,两手向下经腹前向左后上方划弧后捋,直至左手掌心斜向上,高与肩平,右手掌心向后平屈胸前;左腿屈膝,身体重心放至左腿。眼看左手。
    (4)转体右弓步挤:上体右转,左臂屈肘收回,左手向前搭近于右腕里侧,掌心向前,身体重心前移,右腿前弓;双手慢慢向前挤出,右手掌心向后,左手掌心向前,两臂保持半圆形。眼看右腕。
    (5)右弓步按:左手经右腕上伸出,两手向左右分开,与肩同宽,掌心向下;然后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脚尖翘起,两臂屈肘两手收至胸前,掌心向前下。眼平看前方。右腿前弓,成右弓步;两手向前、向上按出,手腕高与肩平。眼平看前方。
    9.单  鞭
    (1)转体运手扣脚:上体后坐,向左转体,身体重心渐移左腿,右脚尖尽量里扣;两手左高右低随上体向左运转,左臂平举于左侧,掌心向左,右手运到左肋前,掌心向后上。
    眼看左手。
    (2)转体丁步勾手:身体重心再渐渐移至右腿上,左脚向右脚靠拢,脚尖点地。同时,右手向右上方划弧至右侧方时变勾手,臂与肩平;左手向下经腹前向右上方划弧停于右肩前,掌心向后。眼看左手。
    (3)转身左弓步推掌:上体渐向左转,左脚向左侧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体重心移向左腿的同时,左掌慢慢翻转向前推出,掌心向前,手指与眼齐平,臂微屈。眼看左手。
    10.左 云 手
    (1)转体云手:重心移至右腿,身体渐向右转,左脚尖里扣。
    左手经腹前向上划弧至右肩前,掌心斜向后。
    同时,右手变掌,掌心向右。眼看左手。
    (2)小开立步云:身体渐向左转,重心慢慢左移。左手由面前向左侧运转,掌心渐渐向左方;右手由右下方经腹前向左上方划弧至左肩前,掌心斜向后。同时,右脚靠近左脚,成小开立步。眼看右手。
    (3)横跨步云手:上体渐向右转,右手继续向右侧运转,左手经腹前向右上方划弧至右肩前,掌心斜向后。同时,右手翻掌心向右,左腿向左横跨一步。眼看左手。
    (4)小开立步云手:上体渐向左转,身体重心渐向左移:最后完全移至左腿;左手由面前随转体向左运转,至身体左侧掌心翻转向左;右手经腹前向右上方划弧至右肩前,掌心斜向后;右脚移近左脚,相距约10~20厘米,两脚脚尖向前。
    眼看右手。
    (5)横跨步云手:上体渐向右转,右手随转体向右运转,至身体右侧,掌心翻转向右;左手经腹前划弧至右臂前,掌心斜向后;身体重心逐渐完全移至右腿;左脚向左横跨一步,两脚脚尖向前。眼看左手。
    (6)小开立步云手,上体渐向左转,身体重心渐向左移,最后完全移至左腿;左手由面前随转体向左运转,至身体左侧,掌心翻转向左;右手经腹前向左上划弧至左肩前,掌心斜向后;右脚移近左脚,相距约10~20厘米,两脚尖向前。眼看右手。
    11.单  鞭
    (1)转体丁步勾手:右手继续向右运转,至右侧方时变成勾手;左手经腹前向右上方划弧至右肩前,掌心向后。眼看左手。
    (2)转体左弓步推掌:上体渐向左转,左脚向左侧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体重心移向左腿的同时,左掌慢慢翻转向前推出,成单鞭式。
    12.高 探 马
    (1)跟步翻掌:右脚向前跟进半步,前脚掌先着地,然后全脚踏实;随着右脚踏实上体微向右转,重心落在右腿。
    左脚跟渐渐离地;右勾手变掌,两掌心翻向上,两肘微屈。眼看前手。
    (2)虚步推掌:上体微向左转成面向前方,左脚略向前移,脚尖点地,膝部微屈成左虚步;右臂屈肘,右掌经耳旁向前推出,掌心向前,手指高与眼平;左臂屈肘,左手收至左腰前,掌心向上。眼看右手。
    13.右 蹬 脚
    (1)穿掌:上体微右转,左手掌心向上,从右腕背面穿出,双手交叉。眼看双手中间。
    (2)弓步开手: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弓腿成左弓步;两手在迈步的同时向两侧分开,掌心斜向下。
    眼看右前方。
    (3)丁步合抱:两手自两侧先向下再向上划弧合抱胸前,右手在外,掌心均向后;右脚跟进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前方。
    (4)提膝蹬脚撑臂:右腿提膝,脚尖自然下垂,向右前方慢慢蹬出,脚尖回勾,力在脚跟;同时,两臂向右前左后划弧平举撑开,肘部微屈,右臂右腿上下相对,独立腿微屈。眼看右手。
    14.双蜂贯耳
    (1)收腿落手:右腿小腿收回,右膝平屈,脚尖自然下垂;左手由后向上后前下落,两手同时向下划弧分落于右膝两侧,掌心均向上。眼看前方。
    (2)弓步贯耳:右脚向右前方下落变成右弓步。
    同时,两手下垂,慢慢变拳,分别从两侧向上向前划弧至脸前成钳形,拳眼都斜向后。眼看右拳。
    15.转身左蹬脚
    (1)转身扣脚开手:左腿屈膝,身体重心渐移左腿,右脚尖里扣,上体向左转;两拳变掌,由上向左右划弧分开平举,掌心向前。眼看左手。
    (2)丁步合抱:重心再移至右腿上,左脚靠近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由外向里划弧合抱于胸前,左手在外,掌心均向后。眼平看左方。
    (3)提膝蹬脚撑臂:两臂左右分开平举,掌心均向外。
    同时,左脚提出向左前方慢慢蹬出。眼看左手。
    16.左下势独立
    (1)提膝勾手:左腿收回平屈,右掌变成勾手,然后左掌向上、向右划弧下落,立于右肩前,掌心向后。眼看右手。
    (2)仆步穿掌:右腿慢慢屈膝全蹲,左腿向左侧偏后伸出,成左仆步,膝部伸直,脚尖里扣,脚掌全部着地;上体左转,左手下落经左腿内侧向前穿出,眼看左手。仆步时身体不要过于前俯。
    (3)弓步挑掌:以左脚跟为轴,脚尖向外扭直,随着右腿后蹬,右腿前弓,右脚尖里扣,上体微向左转,并向前起身。同时,左臂继续向前伸出,右手在身后,勾尖转向上。眼看左手。
    (4)提膝挑掌:右腿慢慢屈膝提起,脚尖自然下垂,成独立势,左膝微屈,同时,右勾手下落变成掌,并由后下方顺右腿外侧向前挑起,屈臂立于右腿上方,肘与膝相对,掌心向左;左手落于左胯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17.右下势独立
    (1)落脚转体勾手:右脚下落于左脚前,脚掌着地,然后以左脚前掌为轴脚跟转动,身体左转;左手向后平举变勾手,右掌随转体经面前向左划弧,立于左肩前,掌心向后。眼看左手。
    (2)仆步穿掌:左腿慢慢屈膝全蹲,右腿稍提起后向右侧伸出成右仆步。膝部伸直,脚尖里扣,脚掌全部着地;上体右转,右手下落经右腿内侧向前穿出,眼看右手。
    (3)弓步挑掌:以右脚跟为轴,脚尖向外扭直,左脚后蹬,右腿前弓,左脚尖里扣,上体微向右转并向前起身;右臂继续向前立掌伸出。左手在身后,勾尖转向上。眼看右手。
    (4)提膝挑掌:左腿慢慢屈膝提起,脚尖自然下垂,成右独立势,右膝微曲;左勾手下落变掌,由后下方顺左腿外侧向前挑起,屈臂立于左腿上方,肘膝相对,掌心向右;右手按在右胯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18.左右穿梭
    (1)左穿梭转体丁步抱球:身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前落地,脚尖外撇;右脚跟离地成半坐盘式。同时,两手在左胸前成抱球状。
    然后有脚向左脚内侧靠拢,脚尖点地。眼看左前臂。
    斜方弓步架推:右脚向右前方迈出成右弓步,右手由面前向上举,并翻掌停在右额前,掌心斜向上;左手先向左下,再经体前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掌心向前。眼看左手。
    (2)右穿梭转体丁步抱球:身体重心略向后移。
    右脚尖稍向外撇,随即身体重心再移至右腿上,左脚跟进,附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在右胸前成抱球状。眼看右前臂。
    斜方弓步架推:左脚向左前方迈出成左弓步,左手由面前向上举,并翻掌停在左额前,掌心斜向上,右手先向右下,再经体前向前推出,高与鼻尖平,掌心向前。眼看右手。
    19.海 底 针
    (1)跟步提手:右脚向前跟进半步,前脚掌先着地,随后右脚全掌踏实,身体重心落在右脚上;同时上体微向右转,右手向上提抽至耳侧,掌心仍向右,指尖斜向下;左手经体前下落,掌心向下,指尖斜向前。眼看前下方。
    (2)虚步插掌:上体微向左转至面向前方,右手从耳侧向斜下方插下,指尖向前下,掌心向左,左手向左划弧按在左胯旁,掌心向下;右脚稍前移,膝微屈,脚尖点地,成左虚步。眼看前下方。
    20.闪 通 臂
    (1)提手收臂:上体微向右转,左腿提起;两手上提,右手至面前,掌心向左,指尖向前;左手提至右手左下方,掌心向右,指尖斜向上。眼看前方。
    (2)左弓步推掌: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脚跟先着地,徐徐全脚踏实,腿部前弓成左弓步,左手向体前推出,掌心向前,高与鼻尖平,同时,右臂屈肘上举,右手上撑至右额前上方,掌心斜向上,拇指在下。眼看左手。
    21.转身搬拦捶
    (1)转身扣脚屈肘握拳:上体后坐,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时扣,身体向右后转,然后重心再移至左腿上。与此同时,右手随着转体而向右向下(变拳)经腹前划弧至左肋旁,拳心向下,此即“贴身靠近肋下肘”。左掌上举于左额上方,掌心斜向上。眼看前方。
    (2)转身撇脚翻拳:向右转体,右脚收回后向前迈出一步,脚尖外撇;右拳经胸前翻转撇出,掌心向上:左手下落按在左胯旁。眼看右手。
    (3)转体进步搬拦:身体右转,重心移于右腿上,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右拳向身体右侧先翻转内旋,再外施旋收至右腰旁,拳心向上;左手随同左脚前迈经左侧向前平行划弧拦出,掌心向前下方。眼看左手。
    (4)弓步冲拳:左脚全掌踏实,腿部前弓,成左弓步;右拳旋转向前打出,拳眼向上,高与胸平;左手微收,附于右前臂里侧。眼看右拳。
    22.如封似闭
    (1)穿掌交叉:左手由右腕下向前伸出,右拳变掌,两掌心向上。眼看前方。
    (2)后坐收掌:上体后坐,右腿屈膝,左脚尖翘起,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两臂屈肘,两手慢慢收至胸前翻掌,落于两肋前。眼看前方。
    (3)弓步推掌:左脚踏实,左腿前弓,成左弓步;两手向上向前推出,掌心向前,腕部与肩平,两臂与肩同宽。眼看前方。
    23.十 字 手
    (1)转体扣脚:向右转体,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里扣;右手开始向左划弧平摆。眼看右手。
    (2)撇脚右弓步分手:右脚尖外撇,继续向右转体,右腿屈膝,左腿自然蹬直,成右侧弓步;同时,右手随着转体向右平摆划弧,与左手成两臂侧平举,肘部略垂,两手掌心向前。眼看右手。
    (3)收脚合抱:身体重心慢慢移向左腿,右脚尖随之内扣,待重心完全移于左脚后,右脚轻轻提起,向左收成开立步,两脚距离与肩同宽,脚尖向前;身体慢慢直立;两手经腹前向上划弧,交叉合抱在胸前,腕高与肩平,右手在外,掌心向后成十字手。眼看前方。
    24.收  势
    (1)翻掌前撑分手:两手翻掌前撑开,掌心向外下,肘部松垂。眼看前方。
    (2)落手还原:两手慢慢落于两胯外侧;身体自然站直。眼看前方。
  

  关于古代的几种运动健身记载——易筋经
    易筋经,是我国民间流传很广的一套健身体育。从字义上讲,易是改变,更换;筋是筋骨;经是书籍、经典,这里引伸为方法。
    古人认为:筋是人身经络的组成部分,在骨节之外,肌肉之内,是联结四肢百骸,通行血脉的重要物质。它附于骨,故称筋骨。易筋经就是通过锻炼,使筋骨得到运动,从而达到健身目的的方法。
    易筋经的特点:动作与呼吸密切配合,以静止性用力的方式进行锻炼,松静自然,刚柔相济。
    传说这些方法是印度高僧达摩和尚于南北朝时传给少林寺和尚的,以后又由少林寺传入民间。
    易筋经历代相传,形成很多流派,其动作、名称也有很大的差异。现仅介绍一种,供易筋经爱好者揣摸、研究。
    1.拱手当胸
    (1)臂前平举两臂徐徐向前平举,掌心相对,与肩同宽。两臂平直,有向前伸展意。
    (2)拱手环抱屈肘,肘节自然向下松坠,两手徐徐内收,距胸约一拳后两掌慢慢合拢,指尖朝上,掌根与膻中穴相对。
    2.两臂横担
    (1)按掌行气两掌心翻转朝下,十指相对,在身前缓缓下按至小腹前同时意气随之下沉丹田。
    (2)两臂横担两掌同时向左右分开,再徐徐上抬台侧平举,掌心朝上,两臂平直有向左右伸展意,两手微高于肩,两眼平视极远。
    3.掌托天门
    (1)举臂展目两臂上举直伸,掌心相对,两臂有如打呵欠时的上展意,仰面观天,遥视天之极处。
    (2)掌托天门翻转掌心朝上,十指相对,舌轻抵上腭。仰面观天,遥视天之极处。
    (3)俯掌贯气两掌心翻转朝下,肘微屈,头正眼平视前方,舌尖自上腭自然放下。
    (4)按掌洗髓两掌在身前缓缓下按至小腹前,意念亦随之向下直达涌泉,将全身之浊气排除尽净。
    4.摘星换斗
    (1)只手擎天右手臂外劳宫穴贴着命门穴,左手经身体左侧缓缓向上举起,掌心朝上,五指朝右方,松肩直臂,舌尖轻抵上腭,仰面上观手背。
    (2)俯掌贯气
    左掌翻转朝下,肘微屈,头正,舌尖从上腭自然放下,眼平视前方。
    (3)按掌洗髓左掌在身前缓缓下按至小腹前,意念与上势“按掌洗髓”同。
    继续重复上述动作,唯左右相反。
    5.倒拽九牛尾
    (1)弓步观拳左脚向左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
    同时左手握拳上举,拳稍过头顶,拳心向内。屈肘,前臂与上臂所成角度略大于直角。两眼观左拳。右手握拳直肘向后伸展,拳心向后。前后两拳成绞绳状。上体前俯后仰三次后复原。
    (2)清虚洗髓两拳放松成半握拳状,舌尖自上腭放下。肩腰放松。左手劳宫穴发气,闭目,气自天目穴透入,依次贯穿脑髓、脊髓、两腿,直达两脚涌泉穴。
    转身一百八十度后动作(3) 、(4)与(1)、(2)相同,唯左右相反。
    (5)浃骨洗髓左脚收回与右脚相并。两臂亦同时收回,下垂于身体两侧。两手再从身侧高举过头,继之依俯掌贯气,按掌洗髓(参阅“掌托天门”中动作(3) 、(4))。
    6.出爪亮翅
    (1)握拳护腰上身前俯,两臂在身前松垂。两手握拳,由身前缓缓提起,置于腰间,拳心朝上。同时配合吸气。身直胸展,舌尖轻抵上腭。
    (2)双掌前推两拳变掌,缓缓向前推出,至终点时掌心朝前,坐腕展指,高与肩平,两眼平视指端,延展及远。
    (3)吸气回收松腕、虚掌,十指微屈,屈肘、两手缓缓向胸肋回收,势若海水还潮。两眼轻闭,舌尖轻抵上腭,配以缓缓吸气。
    重复动作(2)、(3)推收七次,最后一次时两掌下按恢复原状。
    7.拨马刀势
    (1)拧身背观右臂屈肘后背,掌心朝外,置于背部两肩胛间。左手上举过头,屈肘贴枕部抱头,手指压拉右耳,左腋张开。同时头颈腰脊拧转向右后方,眼看右足跟。舌尖轻抵上腭。稍停片刻。
    (2)侧头上观拧身复正,侧头上观,眼神延展极远。舌尖轻抵上腭,稍停片刻。身直气静。
    (3)按掌洗髓头颈转正,左掌经顶在身前缓缓下按至小腹前,意气与3.之按掌洗髓同。
    动作(4)、(5)、(6)与(1)、(2) 、(3)同,唯左右相反。
    8.三盘落地
    (1)下按洗髓两手自身体两侧缓缓向上高举过头,掌心相对,同时仰面观天,眼神延展极远。舌尖轻抵上腭。正头,俯掌,自身前下按洗髓,两掌按至小腹。
    (2)马步蹲按屈膝下蹲,同时两掌分向身侧胯旁,指尖朝向左右侧方,虎口撑圆。眼看前方,延展极远。
    (3)掌托千斤两腿伸直,翻掌托起,如托千斤。同时吸气,舌抵上腭。眼向前平视。
    (4)蹲起按提俯掌屈膝下按,配以呼气。如此反复蹲起三次。
    (5)下按洗髓最后一次成马步蹲按时,直膝站起。两手自身体两侧缓缓向上高举过头,掌心相对,同时仰面观天,眼神延展极远。
    舌尖轻抵上腭,正头,俯掌,身前下按洗髓,两掌按至小腹。
    9.青龙探爪
    (1)握拳护腰上身前俯,两手握拳,缓缓自身前提起,置于腰间,拳心朝上,同时配合吸气,舌尖轻抵上腭。
    (2)屈身探掌两拳以拳面抵于章门穴,左拳变掌上举过头,腰身缓缓屈向右侧,使右腰充分收缩,左腰极度伸展。继而拧腰,上体转向右方,同时左掌向右探伸。掌心朝下,舌尖轻抵上腭,自然呼吸。眼看左掌。
    (3)围收过膝屈膝下蹲,左手翻转掌心朝上,手背离地面少许,沿地面自右方,经前方划弧至左脚外侧,右拳变掌落下,同时身体亦随之转正,两掌握拳直立,两拳同时提置章门穴。
    动作(4)、(5)与动作(2) 、(3)相同,唯左右相反。
    (6)浃骨洗髓与5.倒拽九牛尾动作(5)相同。
    10.饿虎扑食
    (1)虎踞蓄势上身微俯,两手握拳,缓缓自身前提起,经腰间时拳心朝上。身直胸展。不停,两拳顺着胸部向上伸至口平,拳心转向里,同时屈膝、屈胯、微蹲蓄势。配以深长吸气。
    (2)弓步前扑
    左脚踏前一步,顺势成左弓步,同时臂内旋变掌向前下扑伸,掌高与胸齐,眼视两手。在扑伸的同时发“哈”声吐气。少停,身体前倾,腰部平直,将胸中余气呼尽,顺势两手分按至左脚两侧。头向上略抬。两眼平视极远。两脚不动,起身后坐,同时两手举拳,沿左腿上提置于腰间,呈仰拳。
    其他动作与动作(1) 、(2)相同。如此共扑伸三次。左脚收回。
    动作(3)、(4)与(1)、(2)相同,唯左右相反。
    (5)浃骨洗髓与第5势倒拽九牛尾中动作(5)浃骨洗髓同。
    11.打躬击鼓
    (1)手抱后脑两臂展直,自自侧高举过头,仰面观天。头颈正直,屈肘两手抱后脑,掌心掩耳,两肘张开与肩平行。
    (2)躬身击鼓上身前俯成打躬状,头部低垂,大约至两膝前方。两膝勿屈。微微呼吸,掌心掩耳。两手以指交替轻弹后脑各三十六次。
    (3)两边嫣笑缓缓伸腰站直。先向左拧腰侧转,再后右拧腰侧转,往返三次,两脚勿移,腰直且松。膝直不僵。舌尖自然放下,面带微笑。
    (4)提跟上托身体拧转回复正中后,两手自脑后向上托起,足跟上提,躯体充分舒展,同时吸气。
    (5)俯掌贯气同第3掌托天门中动作(3)。
    (6)转掌洗髓同第3掌托天门中动作(4)。
    12.掉 尾 势
    (1)提踵合掌两手分别自身侧高举过头。两掌相合,提顶、伸腰、展臂,提起脚跟极力高举。
    (2)俯仰掉尾脚跟落地,两脚踏实,同时两掌落至胸前呈合掌。十指交叉翻转,掌心朝外,两臂也随之前伸、展直。
    弯腰前俯,两手下按至地。
    膝不可屈。
    下按至终点时,昂头、舌抵上腭。
    两手保持交叉状态,直腰,两臂成前平举,不停向后弯腰,继续上举过头,掌心朝上,仰面观天。如此俯仰躬身重复举按三至五次。
    (3)左右俯仰在俯身状态时,转腰向左方,两脚不移,仅左腿变虚,右腿变实,右膝微屈。同时两手保持交叉状态,沿地面划弧移至左脚外侧。
    两臂保持伸展,自左方高举过头,掌心朝上,仰而上观。
    拧腰一百八十度转向右方,徐徐弯腰向右方俯身,下按至右脚外侧。连续左右俯仰三至五次。
    (4)并步顿足最后一次下按右脚外侧时,伸舒腰身,两臂随之高举过头。按腰转身正前方,两掌相合,徐徐降至胸前。两掌缓缓分开,十指相对,下按至裆平后,两手分开自然下垂于两胯旁,两脚相并,两脚跟起落顿地三至二十一次。
    (5)白鸭抖水左脚向左移半步,距离与肩同宽。
    两臂自左右侧微抬起,肩、腕、肘放松。全身抖动,若白鸭抖水状。
  

  关于古代的几种运动健身记载——气功
    气功锻炼的三要素是:姿势、意念、呼吸。对姿、意、息的调整、控制称之为调形、调心、调息。调整姿势是练功者首先接触的内容,是练功者的第一关,姿势正确与否对意念的集中和全身的松弛以及能否很快入静,进而调整好呼吸均有很大影响。意念是指练功者的注意力,它是练功的重要环节。姿势、呼吸的锻炼都必须在意念的指挥下进行,意念不集中,不很好地加以运用,那么姿势、呼吸的锻炼都将无从谈起。
    《摄生三要》中指出:“神之于气,犹母之于子也。故神凝则气聚,神散则气消,若宝惜精气,而不知有神,是茹其华而忘其根矣。”
    呼吸调整是练功者直接从外界纳入清气的主要途径,也是内气运转、气质转化的关键,古人将之称为“鼓龠”(风箱) ,为练内丹所必需。有意地合理地调整呼吸,可使呼吸对机体各个方面的影响或增强,或减弱,从而实现对整体功能的调整。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12-15
  中国古代养生文献——《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系统结构,反映出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黄帝内经》一书,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而且也是一部光辉的养生学:康复学著作。因为它全面地反映了、吸取了秦汉以前的养生学、康复学成就,对于中医养生学、康复学的有关理论、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从而奠定了我国养生学、康复学的理论基础,是学习中医养生学、康复学的必读之书。
    《黄帝内经》是战国秦汉以来名医家的论文汇编,其汇编成书的时间约在西汉。然自成编以后,直至唐代,仍有增损。因此,《内经》这部著作,并不是出自一人的手笔,也不是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医学成就,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各医家的经验总结汇编。所谓黄帝著《内经》,亦仅是托名而已。

中国古代养生文献——《养性延命录》
  养生专著名。南朝齐梁时陶弘景撰。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教诫、食诫、杂诫忌穰害祈善等3篇;下卷为服气疗病、导引按摩、御女损益等3篇。
  作者总结了古人的养生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养生医药知识,论述了养生延寿的理论与方法。本书推崇道家养生学说,内容较为广泛,是中国较早而颇有影响的一部养生专著。
  书中还收存了五禽戏,六字诀等珍贵养生文献。收入《道藏》572册,《云笈七签》摘入卷三十二。
  

中国古代养生文献——《万氏家传养生四要》
  
    此书为明代万全所著。万全,明代著名医学家,字密斋,湖北省罗田县大河岸人,大约生于1488年,卒于1578年。祖传三代名医,其祖父万吉坡,父万筐均从医知名。万全不仅临证经验丰富,且认真总结,著书立说,当时被誉为“医圣”。
  
    万全所著之书甚多,仅刻版收入《四库全书》的书目就有10种,共108卷,计有《保命歌括》35卷、《养生四要》5卷,《痘科心法》23卷,《育婴秘诀》4卷,《妇人科》3卷,《广嗣纪要》16卷,其《伤寒摘锦》2卷,诸书从养生至内、妇、儿诸科均有涉及。万氏不仅是一位临床医学家,于养生亦有研究。他广泛搜集前人养生学的资料,汇萃诸家之长,参以己见,并亲自实践,著成《万氏家传养生四要》一书,他说:“养生之法有四,曰寡欲,曰慎动,曰法时,曰却疾。”夫寡欲者,谓坚忍其性也;慎动者,谓保定其气也;法时者,谓和于阴阳也;却疾者,谓慎于医药也。坚忍其性则不坏其根矣,保定其气则不疲其枝矣;和于阴阳则不犯邪矣,慎于医药则不遏其毒矣。养生之要,何以加于此哉。”下面仅就万全所说的四条养生原则加以具体说明:  
  
    第一,寡欲。
  
    万氏认为饮食。男女情欲是人之两大欲望,亦是人之常情,此二者皆应节制,强调这是养生长寿的重要方面。但其寡欲只是认为欲不可纵,同样认为欲不可绝,反对方士“绝后,休妻”之论,认为食、色,是人生活动过程所必需,应顺应生理之性。
  
    万氏赞同邵子“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的观点。他认为,五味稍薄,则能养人,令人神爽;而其味稍多,则随其脏腑而备有所伤,指出酸多伤脾、辛多伤肝、咸多则伤心、苦多则伤肺、甘多则伤肾。欲善生长寿,宜从每日作起,方保无恙。
  
    第二,慎动。
  
    万氏说:“人身之中,只有此心,便是一身之主,所谓视听言动者,此心也,故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七神皆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心劳则神不安,神不安则精神皆危,便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又说:“人之性常静,动处是情,人之性未有不善,乃若其情,则有不善矣。心纯性情,吾儒存心养性,老氏修心炼性,佛氏明心见性,正养此心,便之常清常静,常为性情之主。”可见,万氏是主张慎动主静的,并具体指出,视过损明,语过损气,思过损神,欲过损精,人们应当“俭视养神,俭听养虚,俭言养气,俭欲养精”。
  
    这里要指出的是,万氏养生之慎动观,并非强调静止不动,而是要求动而中节。其所倡目宜常瞑、发宜常栉、齿宜数叩、津宜常咽、背欲常暖、腹欲常摩,均是从动而中节的观点提出的。在其养生慎动观点的指导下,万氏又具体指出打坐,调息是养生主静的工夫,因为二者可使心不妄动。
  
    第三,法时。
  
    万氏说:“凡大地之气,顺则和,竟则逆,故能致灾咎也。”说明了万氏继承了顺四时养生的思想。他根据《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具体提出“春夏教以礼乐,秋冬教以诗书”的方法。他认为,这种方法亦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法也。盖春生夏长,乃阴气发泄之时,教以礼乐者,歌咏以养其性情,舞蹈以养其血脉,亦养阳之道也;秋冬收藏,乃阴气收敛之时,教以诗书者优游以求之,涵咏以体之,亦养阴之道也。
  
    第四,却疾。
  
    万氏在《内经》“治未病”思想启发下,提出了却病养生的一系列方法。如他说:“不知保身一失也,病不早治二失也,治不择医三失也,喜峻药攻四失也,信巫不信医五失也。”他提出健康之人,重在自身调养,重在生活中调摄,药物之使用乃不得已而求之,不可滥用,正所谓“无病服药,如壁里良柱,为害甚大。”对于已患疾病,万氏除强调早治外,亦强调辨证施治。
  

中国古代养生文献——《千金要方》
    此书为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孙思邈约生于公元581年,卒于682年,享年逾百岁。其终生不慕仕进,隐居山林,研究医学、养生之道。他的养生思想、方法和养生实践,影响极其深远。
    孙氏把“治未病”作为养生的基本原则,并曾反复申述“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在“治未病”这一基本原则指导下,孙氏提出了多种养生方法,如既强调静养,又重视动养;既强调食养,又重视药饵;既强调个人卫生,又重视环境居处。孙氏为我国养生史上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养生学家。

 中国古代养生文献——《伤寒论》
  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防病、抗病重视保津液
  重视用饮食防病、治病
  时时刻刻注意保胃气
  重视增强机体免疫力
  
    《伤寒论》,原名《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未大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时的作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他说,他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中国古代养生文献——《寿世保元》
    为明代著名医学家龚廷贤所著。其享年九十余岁而卒。一生著作甚丰,《寿世保元》是其晚年的代表作,亦可充分反映其养生观。
  
    龚的主要养生思想是:固肾气,保根本;调脾胃,养后天;饮食重在有节,气血贵在流通;此外,亦很重视房室养生。

 中国古代养生文献——《遵生八笺》
    此书为明代高濂所著。全书八笺,笺中内容极为丰富,主要包括清修要妙、四时调摄、起居安乐、延年却病、饮馔服食、燕闭清尝、灵秘丹药、尘外遐举等。其养生思想是重视形、气的调养,主张“养气以保神”,“运体以却病”,推崇胎息、导引等术。在起居上,他提出了知恬逸自足、审居室安处、保晨昏怡养、闲溪山逸游、识三才避忌、严宾朋交接等方面;在饮食上,他重视脾胃的调养,主张务尚淡薄,以养脾胃之气,而资生化之源。这些观点对于养生实践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古代养生文献——《景岳全书》
  
  养生要以养阳为主
  对人之寿夭的探索
  阴阳相济
  
  养生主要在于治形宝精
  强调“中年修理”
  机之有十
  
  重视房事保健与优生
  提出身心关系理论
  阳主生
  
  
    此书为明代张景岳所著。
  
    张介宾(1563一1640),号景岳,字会卿,别号通一子,明代的杰出医学家。祖籍四川绵竹。时迁浙江会稽。他出生于兼通医药的官僚世家。幼禀明慧,其父张寿峰曾先教他读《内经》,十四岁带他进京拜名医金英为师,尽得金传。景岳注重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医学理论,用将近四十年的精力研究《内经》全部,著《类经》三十二卷,分摄生、阴阳、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十二类,颇似现代的中医学基础。他还用图解的形式,对阴阳、五行、运气、经络等学说系统阐发,撰成《类经图翼》十一卷,集自己对《内经》有独特发挥的论文为《类经附翼》四卷。继又编写《景岳全书》六十四卷,载临床各科的理法方药,确是一部较完整的“全书”。老骥伏沥,辛勤不倦,晚年复辑短论四十五篇,名《质疑录》。直到78岁去世,他为医药学宝库增添了二百余万字的文献。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12-15
  中医对于体质的区分
  1.阴阳五行分类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根据人的体形、性格特征、对季节的适应能力等将体质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型。每类型再比类于古代乐谱,分角、徽、宫、商、羽五小型,共二十五型。本法强调对季节的适应能力为体质分类的依据之一。这种分类揭示了人体的不同生理特征,从而可以提高防治措施的针对性。如原文曰:“火型之人……急心,不寿暴死”,说明体质对寿命的长短有一定的影响,这对进一步探讨体质与寿命的关系,研究衰老的原因,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2.阴阳太少分类
  
    这种体质分类,是根据人体的阴阳多少,并结合体态、性格特征进行分类的。《灵枢·通天》认为,人体阴阳有盛阴、多阴少阳、多阳少阴、盛阳、阴阳和平之分,从而将人体分为太阴之人,为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五类。这种分类与巴甫洛夫根据高级神经类型的分类颇有相似之处。如太阳之人,相似巴氏的强而不均衡型;太阴之人,相似巴氏的弱型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相似巴氏的强而均衡型。本法分类较简,是其优点。
  
  3.体型肥瘦分类
  
    这是以体型特征为主,结合气血状态进行体质分类的。《灵枢·逆顺肥瘦》,将人体分为肥人、瘦人、肥瘦适中人三型。《灵枢·卫气失常》则将肥胖之人又分为膏型、脂型、肉型。由于人到老年形肥体胖者较多,所以本法可以说是最早的关于老年人体质的分型方法。
  
  4.形志苦乐分类
  
    形,指形体;志,是指精神。如果形体与精神相互依存,统一协调,人体的生命活动就能正常进行。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若劳逸失调,喜乐失宜,形体和神志遭受苦乐等致病因素的损伤,破坏了二者的协调,就会产生疾病。据此,《素问·血气形志篇》提出了形乐志苦,形乐志乐,形苦志乐,形苦志苦,形数惊恐“五形志”问题。原文曰:“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灸;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是谓五形志也”。这里清楚地论述了由于形志苦乐的不同,因此发病也不同,并且提出了五种不同的治疗原则。
  
  5.禀性勇怯分类
  
    人体脏气有强弱之分,禀性有勇怯之异。《灵枢·论勇》根据人之不同禀性,再结合体态、生理特征,将人体分为二类:心胆肝功能旺盛,形体健壮者,多为勇敢之体;心肝胆功能衰减,体质孱弱者,多系怯弱之人。这样分类有利于分析病机,诊断疾病。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12-15
  古代养生学派——养神学派
    养神学派是指主张以养神作为保养生命,益寿延年的学派。这里所说的“神”是指广义的神,即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包括正常的和发病外露征象。先天和后天的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故《灵枢·平人绝谷》说:“两精相搏谓之神。”狭义的神,指人的思维意识活动。
    1.养神的源流
    养神思想始于先秦的老、庄。老子、庄子处于社会大变革的动荡时期。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讲:“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庄子继承老子之说,在《庄子·天道》中提出了”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主张,其养神的方法要求思想清闲,无杂念,静养全神。故在《庄子·刻意》中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老庄之说意在主张无为静养全神,这与调情志是有根本不同的。提倡无为虽有消极性质,但其养神的主张已被历代养生家所推崇和继承。各派养生家在老庄养生思想的基础上,又各有创见。
    《内经》把养神作为摄生防病的重要一环,《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百数。”说明其主张静养精神,不为外物所惑。
    《内经》还强调人体顺应自然,根据四时之气的不同特点进行养神的法则。
    三国时期,着名养生家嵇康,根据《内经》原旨在《养生论》中强调“修性以保神”,这较无为养神的提法前进了一大步。
    修性与恬淡无为有着本质的不同,为养神法开一新径,明示世人要修性。嵇康讲:“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不过怒,不过喜,使体气平和,以达养神的摄生目的。梁代陶弘景对养生学贡献颇多,他具体阐发了如何修性。他在其所着《养性延命录》中主张“和心,少念、静虑,先去乱神犯性之事”以养神。
    后世历代养生家,皆主心境的清静恬和,循证此静养全神之说。唯清代养生家曹庭栋为养神法增进新意,他在《老老恒言》卷二《燕居》中曰:“心不可无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为养生之道,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
    强调正常的思维活动对养神无碍,只是要神志专一,不要杂乱。故在同卷中又强调“唯专则虽用不劳,志定神凝故也。”
    曹氏的这一提法实为他本人的颐养经验之结晶。
    由此可见,曹氏促进了养神摄生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2.养神方法
    (1)清心寡欲:即清静心神,而无过度的私欲。
    《内经·上古天真论》中说:“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思想安闲而少有欲望,心神安定而无恐惧,各人对自己的要求和欲望,都能满足其心愿,这样就不会伤神。后世历代医学,对此论点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程度的阐发。如嵇康从名位、饮食等方面谈清心寡欲。他在《养生论》中说:“清虚静泰,少思寡欲,知名位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李杲从以理收心的角度谈养神。他在《医学入门·保养说》中讲:“事事循理自然,不贪、不躁、不妄,斯可以却病而尽天年矣。”
    总之,清心寡欲要求随遇而安,不可有过高和不切实际的私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养神的目的。
    (2)抑耳目:耳目是人们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器官,因此,人的视听对人的精神有直接影响。所以,养神学派认为勿令乱视妄听是养神的重要方法之一。
    《庄子·在宥》中引广成子的话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唐代孙思邈在他的《千金翼方·养老大例》中说:“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
    《类经》中说:“心能役神,神亦投心,眼者神游于宅,神归于目而役于心,心欲求静,必先制眼,抑之于眼,使归于心,则心静而神亦静矣。”
    可见,养神必须抑耳目,避免妄视妄听。
    (3)调情志:情志活动与神的关系极为密切。从情志上养神,要做到怡和恬愉,节制七情。《管子·内业》中说:“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
    《素问·举痛论》中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说明情志恬愉、乐观,可使气血通畅,利于养神。
    七情是人在实际生活中,表达思想感情的必然方式,但要有节制,不可太过,太过必致脏腑功能失调而伤神,故调情志也是养神的重要环节。如过喜,《灵枢·本神》中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过怒,《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过思,《灵枢·本神》中说:“怵思惕虑则伤神,神伤则心悸怔忡不寐”;
    过悲忧,《灵枢·本神》中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素问·举痛论》中说:“悲则心系急”;
    过惊恐,《素问·举痛论》中说:“惊则习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
    可见,七情太过皆可伤神,故调节七情,限制其太过,为养神的方法之一。
    总之,养神始于老庄,形成于《内经》,后世有所发展。
    神,宜养,不宜耗;宜静,不宜躁。养神法,重在修养性情,调节七情。


古代养生学派——养形学派
    形,指形体,形乃神之宅,养形学派认为养神也必养形,形神合一方能健康长寿。
    1.养形的源流
    养形学派主张的养形,主要是指以动养形,其次还有药食调济等。以动养形,始于庄子,《庄子·刻意》中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可见庄子提倡导引,提倡运动养形法。子华子、吕不韦强调运动养形。
    《吕氏春秋》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到了汉代,动形养生法有了发展。华佗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五禽戏”。
    《后汉书·华佗传》中说:“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曰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雇,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晋代和唐代,受汉代动形养生思想的影响,主张运动、导引、按摩的养生家很多。梁代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教诫》中说:“体欲常劳……劳无过极。”说明动形要持之以恒,但要适度。
    其后,历代对运动养生法多有创见,至清代,着名养生家曹庭栋,在《老老恒言·导引》中说:“导引之法甚多,如八段锦、华佗五禽戏、婆罗门十二法、天竺按摩诀之类,不过宣畅气血,展舒筋骸,有益无损。“曹氏还首创”卧功、坐功、立功。他还在《散步篇》中对散步的作用及要求,作了详细的论述。
    近年兴起的站桩、甩手及各种运动、舞蹈,如交谊舞、老年迪斯科、健美操、工间操、课间操等锻炼形体的方法,都是我国古代养形法的继承和发展,并对养形摄生皆有其贡献。
    2.养形方法
    (1)
    导引:导引是活动形体与呼吸相结合的养形方法。
    历代的导引法很多,如华佗的“五禽戏”、《外台秘要》记载的“养生导引法”、《保生要录》创造的“简化导引法”、《遵生八笺》记载的“婆罗门导引十二法”、《老老恒言》作者创造的“卧功五段、立功五段、坐功十段” 等皆是。
    关于导引的功效,《保生要录·调肢体门》记述得较详:“每日频行,必身轻目明,筋节血脉调畅,饮食易消,无所壅滞。”
    (2)散步:散步可养形益神。此法始见《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孙思邈对散步很有创见,《千金翼方·养性》曰:“鸡鸣时起,……四时气候和畅之日,量其时节寒温,出门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量力行,但无令气乏气喘而已。亲故邻里来访问,携手出游百步。”清代曹庭栋,对散步的意义、时间、散步法等都作了详细论述。他在《老老恒言》中,列《散步》专论,认为散步要“散而不拘”,“且行且立,且立且行,须得一种闲暇自如之态”。他认为散步的时间,除闲暇时外,饭后、睡前皆可。散步养形的益处当今已被世人所公认,成为现代人乐于效法的健身方法。
    (3)劳动:劳动,主要指体力劳动。体力劳动对体力劳动者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但对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来说,适当参加体力劳动是有益健康的。劳动具有调节精神,活通气血,舒筋健骨等功效。劳动要适度,不可超过人体的正常耐受限度。
    (4)按跷:按,指抑按皮肉;跷,指提举手足。按跷,是在人体的各个部位上用各种手法抑按和活动肢体。
    “按跷” 一词始见于《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说:“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后世发展起来的按摩,即属按跷范围之内。对按摩的功效,徐文弼讲得较全面,他在《洗心篇·修养宜行外功》中说:“外功有按摩、导引之法,所以行气血,利关节,辟邪于外,使恶气不得入吾身中耳。语云: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体亦犹是也。故延年却病,以按摩导引为先。”
    我国按摩法,大体分道家、佛家、医家三派。道家重于按摩头面,佛家重于按摩腹部,医家重于按摩经络、穴位。
    近现代医家则兼收其长,临证选用。按摩虽属他人所为,但属被动的活动肢体,仍可视为以动养形的方法。
    (5)药饵调养:辅以药物调养,也可达养形延年的目的。
    但依靠药物是被动的,消极的,药物仅起辅助作用。养生主要靠锻炼修养。
    用药关键在于力求“中和”,不寒不热。
    此外,用药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也可药食同用,均可达养形延年的功效。

 古代养生学派——保精学派
    中国医家和养生家所说的精,主要指肾所藏之精,也包括脏腑之精。保精养生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
    1.保精养生的源流
    最早提出保精养生的当推彭祖,《养性延命录》引彭祖的话说:“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其后,《管子·内业》中说:“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
    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乃能穷天地,被四海“。
    《吕氏春秋·情欲》中专论情欲应当节制,过之伤人的道理。
    《内经》认为,精是人的始生基础,是生命活动的根本,是寿夭的关键,损精是衰老的根源。
    《灵枢·本神》中说:“两精相搏谓之神。”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故半百而衰也。”
    这些论述均是主张节欲保精的。后世养生家多从《内经》之旨,主张节欲。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房室勿令竭乏。”
    梁代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说:“神者精也,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精者血脉之川流,守骨之灵神也。精去则骨枯,骨枯则死矣。是以为道,务实其精。”
    可见,陶氏也是主张节欲保精的。
    唐代孙思邈遵从晋人葛洪的主张,在《千金翼方·养性禁忌》中说:“苟能节宣其宜适,抑扬其通塞者,可以增寿。”
    唐代王焘认为精是寿命之本,求长生必须节欲。
    《外台秘要·素女经四季补益方七首》中说:“众人同有阴阳为身,各皆由妇人夭年损寿。男性节操,故不能专,心贪女色,犯之竭力,七伤之情,不可不思,常能审慎,长生之道也。”唐以后养生家亦多重视保精。
    元代朱丹溪在《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中说:“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所以圣贤只是教人收心养心,其旨深矣。”朱氏收心保精的提法丰富、完善了保精养生法。
    明代张介宾也很重视保精,他在《类经》卷一中指出:“善养生者,必宝其精。”明代万全在《养生四要》中说:“今之男子,方其少也,未及二八,而御女各通其精,则精未满而生泻,五脏有不满处,他日有难行状之疾。至于半衰,其阴已痿,求女强合,则隐曲未得而精先泄矣。及其老也,其精益耗,复近女以竭之,则肾之精不足,取给于脏腑,脏腑之精不足,取给于骨髓,故脏腑之精竭,……尸居余气,其能久乎?”这说明房劳不仅伤及肾精,同时也伤及脏腑之精。
    清代曹庭栋在《老老恒言·防疾》中强调:“老年断欲,亦盛衰自然之道。”可见历代医家多遵从精关乎寿命的学说,主张节欲保精以延寿。
    2.保精的方法
    (1)调情志保精。情志失常也会伤精,故调节情志是保精的法则之一。
    中国医家和养生家认为,肾主藏精,而肝肾同源。肝在志为怒,肾在志为恐,故怒与恐都伤及肝肾而耗损阴精。
    《素问·举痛论》中说:“怒则精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恐伤肾”;《摄生三要·存精》中说:“怒则伤肝而相火动,动则疏泄者用事,而闭藏不得其职,虽不及合,亦暗流而潜耗矣,是故当息怒。”因此,调情志,尤其是慎怒、防恐对保精的意义很大。
    元代朱丹溪在其《格致余论》中曰:“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所以圣贤只是教人收心养心,其旨深矣。”
    朱丹溪强调心神不可为外物所扰,若被扰,也必伤精,非止交会一端。
    张介宾亦强调收心为保精之要务。
    他在《类经》中说:“今之人,但知禁欲即为养生,殊不知心有妄动,气随心散,气散不聚,精遂气亡。释氏有戒欲者曰:断阴不如断心,心为功曹,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
    这些都说明收心神,断忘念是保精的关键。
    (2)节欲保精。节欲保精是历代医家、养生家都重视的。
    他们要求人们根据年龄、季节、体质的不同,各有其应遵守的规律。元代王珪在《泰定养生主论·论童壮》中引孔子曰:“人之少也,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古法以男三十而婚,女二十而嫁。又当观其血色强弱而抑扬之,察其禀性淳漓而权变之。”明代万全在《养生四要》中进一步说:“少之时,气方盛而易溢,当此血气盛,加以少艾之慕,欲动情胜,入接无度,譬如园中之花,早发必先痿也,况禀受怯弱者乎!”这些论述均强调了晚婚保精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弱者更当注意慎守此法。老年应断欲方能保精,因老年精血已亏,形气已衰,对色欲犹当禁绝。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保生杂志》中说:“年高之人,血气既弱,阳事辄盛,必慎而抑之。……若不制而纵欲,火将灭,更去其油。”从季节方面讲,《内经》强调:“冬应藏精”;《格致余论》强调“夏必独宿”。可见,盛夏、严寒不宜房事。对正常房事的次数唐代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房中补益》中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在孙氏看来正常房事对保精养生是不会有碍的,但要适度,不可太过。正如晋代葛洪在其《抱朴子·内篇·释滞》中说:“人复不可都绝阴阳,不交则生致壅阏之病,故幽闭怨旷,多病而不寿。任情肆意,又损年命。唯有得其节宣之和,可以不损。”
    (3)节劳保精。保精养生学派认为,过劳必伤精血,故当劳逸适度,不可用极。
    《素问·宣明五气》中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摄生三要·聚精》中说:“精成于血,不独房室之交损吾之精,凡日用损之事,皆当深戒。如目劳于视,则血以视耗;耳劳于听,则血以听耗;心劳于思,则血以思耗。
    吾随事而节之,则血得其养而与日俱积矣,是故贵节劳。“精血同源,节劳使血不耗损,血充精自盈,故节劳即保精。
    总之,中国古代医家和养生家认为,精是人的始生基础,生命活动的根本。保精养生始于彭祖,后世逐渐完善。保精主要注意节制欲念,调整七情,房事适度,不可过劳等几个方面。


  古代养生学派——调气学派
    中国医家和养生家所谓的气指真气,主要包括元气、营气、卫气、宗气、脏腑之气。调气养生指调养真气,使之充盛调和,以达养生延年的目的。
    1.调气养生的源流
    重视气在人类生命中的作用,首见于《管子》:“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对气的功能及气对人的寿命影响的论述当推《黄帝内经》。该书《灵枢·刺节真邪》中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说明真气是由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
    《灵枢·决气》中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调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又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素问·痹论》中说:“阳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内经》对各种气的功能都有详论,并强调调气可却病延年。
    唐代孙思邈更强调调气对养生延寿的重要作用。
    《千金翼方》中说:“心无烦,形无极而兼之以导引,行气不已,亦可得长年,千岁不死。”
    宋元时期的医家和养生家对气与形、神、精的关系亦多有阐发,并指出气对人体寿夭的影响是很大的,《圣济总录·导引》中说:“人之有是形也,因气而荣,因气而病。”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道论》中说:“故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也,是以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血,气纳神存。”
    李东恒对气的作用尤为重视,他曾论述了胃气与元气及元气与精、神之间的密切关系。他在《省言箴》中说:“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他在《脾胃虚实传变论》中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俱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说明元气由后天脾胃之气充养,脾胃气亏,则元气也不能充足。
    明清时代的养生家、医家对气的作用尤其重视,认为气是生命之根本,精神之所系。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传忠录》中说:“夫神气者,元气也。元气完固则精气昌盛,无待言也。若元气微虚,则神气微去;元气太虚,则神气全去。
    神去则机息,可不畏哉!“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呼吸静功妙诀》中曰:”人生以气为本,以息为元,以心为根,以肾为蒂。“明代高濂在其《遵生八笺·延年却病笺》中说:”故人之所生,神依于形,形依于气,气存则荣,气败则灭,形气相须,全在摄养。他主张“养气以保神”、“运体以却病”。
    2.调气养生的方法
    (1)顺应四时:人的起居活动要顺应自然变化,则气机徐和畅利,人自安和。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
    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失之则内闭九窍,外雍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消也。“知顺四时则阳气坚固,卫外正常,反之则阳气耗散,失于卫外而为病。顺应四时即适应自然界生长收藏的客观规律。
    如春夏宜动,以助阳气生长;秋冬宜静,以顺阳气潜敛。关于顺四时调气具体方法,唐代孙思邈早有论述,他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说:“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出汗,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
    (2)适度劳逸:适当劳动可促进气机旺盛,若过则伤气。
    《素问举痛论》中说:“劳则气耗”。房事为阴阳自然之道,若太过不但伤肾,而且损伤肝脾。
    《素问·腹中论》曰:“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若劳心过度,亦可伤气。如《类经》卷一曰:“心有妄动,气随心散。”劳动太过伤气,若不及,过于安逸,也会伤气。
    《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久卧伤气”,《养性延命录》中说:“养性之道,不欲饱食便卧及终日久坐,皆损寿也。”总之,劳逸适度方可养生延寿。
    (3)调和饮食:调饮食主要是饮食有规律,五味协调,不能过饥过饱,不能偏嗜,否则俱可伤气。
    《灵枢·五味》中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彭祖摄生养性论》中说:“不欲过饥,饥则败气。”《老老恒言·饮食》中说:
    “太饥伤脾,太饱伤气。”关于五味太过伤气,《养生肤语》论之甚详:“人生食用最宜加谨,以吾身中之气,由之而升降聚散耳。何者?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多肉食谷则气滞,多辛食则气散,多咸食则气堕,多甘食则气积,多酸食则气结,多苦食则气抑。修真之士,所以调燮五脏,流通精神,全赖酌酌五味,约省酒食,使不过则可耳。”
    (4)调和情志:情志不调导致气机损伤尤剧尤烈。
    《素问·举痛论》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其中怒、忧二志为害最深。
    《老老恒言·戒怒》中说:“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心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
    《红炉点雪·痰火禁忌》曰“忌忧郁。元气贵舒而不贵郁,舒则周身畅利,郁则百脉违和。”
    (5)省语养气:语由气发,调气尤应注意省言少语。故《千金要方·道林养性》曰:“多语则气乏”。
    《脾胃论·远欲论》中说:“省语以养气”。
    (6)施行导引:导引调气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主要包括吐故纳新和活动筋骨两方面。
    《千金翼方·养老食疗》中说:“极须知调身按摩,摇动肢节,导引行气。”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说:“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导引按跷所以调其气也;平气定息,握固凝想,神宫内视,五脏昭彻,所以守其气也;法则天地,顺理阴阳,交媾坎离,济用水火,所以交其气也。”
    (7)药饵益气:养气药大多性味平和,具有滋补功效。
    《神隐书·摄生之道》中说:“益于人者,山药、地黄、枸杞、
    甘菊、人参……何首乌之类,当收之时,则多收采,治而食之,甚能益元阳,助真气。“如金石热药则不可妄用,用之则反伤其真气。
    总之,调气始于《管子》,后经历代的发展变化,终于形成了调气养生流派,为中国养生学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古代养生学派——食养学派
    用适当的饮食调养以达补益精气,协调脏腑,抗衰延寿目的的养生派,称为食养学派。食养学派在中国养生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食养的源流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饮食养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商代伊尹善烹调,着《汤液经》。周代已设立了专管帝王饮食的“食医”
    ,讲究四季配膳和食物宜忌。
    《内经》总结前人经验提出了“谨和五味” 、“食饮有节”的养生原则。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食养学派认为谨和五味,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对饮食不节的损害古人亦早有明训,《素问·痹论》中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受如持虚。”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五味偏嗜,亦可对人体造成种种损伤。
    《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神农本草经》上品中列多味食用药味。如大枣、芝麻、龙眼、百合、山药等,并注明久服这类药物可延年,这对后世盛行的食疗有很大影响。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说:“若人能养慎……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为食养立下了法则。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有我国最早的食养专篇。
    孙氏在《食治序论》中说:“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痾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强调了食养的意义。《千金要方·序论》中说:“凡常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临盘大炮,食讫觉腹中彭亨短气,或致暴疾” 、“食不欲杂,杂则或有犯,有所犯者,或有所伤,或当时无灾苦,积久为人作患” ,要求人们食勿过饱,食勿过杂。
    孙氏还强调饮食宜清、淡、温、软、简,忌腻、厚、生、冷、杂,要求合理安排饮食。孙氏还要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他说:“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又说:“须知一日忌,暮无饱食,一月之忌,晦无大醉”等。孙氏还将适于老人的食物分为果实、菜蔬、谷米、鸟兽四大类。为后世的食疗、食养作出了很大贡献。
    宋元时期,食养学派以陈直、邹铉的贡献最为突出。宋代陈直着《养老奉亲书》,元代邹铉另加三卷,名《寿亲养老新书》,丰富了前人食治、食养方法。书中强调了四时食养的不同宜忌。
    如春季,他们要求“其饮食之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胃”、“唯酒不可多饮” 、“不令下与如水团兼棕粘冷肥僻之物”;
    夏季,要求“其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饮食温软,不令太饱”、“渴宜饮粟米温饮豆蔻熟水,生冷肥腻尤宜减之”;
    秋季,要求“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其新登五谷,不宜与食,动人宿疾”;
    冬季,要求“其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炙煿煎炉之物,尤宜少食”。另外,书中还以动物及其脏器用于食养,并载有一百六十九个食疗方。
    陈、邹二氏继承和发展了饮膳养生法,完善了养生学的内容。
    金元时期,朱震亨、忽思慧对食养学派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朱震亨强调了以滋阴养生。他在《格致余论·养老论》中说:“至于饮食,尤当谨节。夫老人内虚脾弱,阴亏性急。”在《茹淡论》中说:“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有食入补阴之功”他们指出老人易阴亏,以食养补阴为要。
    忽思慧在其所着的食养专书《饮膳正要》中提出了食养的四时所宜,及食养与气候、季节的关系等,书中还列举了多种养生食物和食养方。
    明清时期,饮膳养生学派主要处于充实、整理、完善阶段,医家、养生家多继承孙、陈二氏学说,并给予补充论证。
    明代高谦所着《遵生八笺》也强调了饮食养生中节制饮食的重要性。
    书中记载了食养汤类三十二种,粥类三十五种,多为中、老年食养所设。
    清代曹庭栋在其《老老恒言》中,针对老人脾胃虚弱的生理特点,创制了近百种养生粥谱,可谓集食养保健粥之大成,完善了食养学内容。
    2.食养的方法
    (1)饮食顺应自然、四时变化,宜调节饮食的五味和食量以养生。不同的季节、气候皆有不同的宜忌,陈直的《养老奉亲书》中专列此项。
    (2)节制饮食。节制饮食的内容较多,皆从饮食的量和质加以节制。节制的重点在于“简少”、“忌杂”。要求不可过饱、过饮,要五味协调,清淡为主;不要过杂,不可过食油腻、厚味,特别强调“每食不用重肉,常须少食肉”等。
    (3)以食代药。根据“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的原则,老年疾病的防治,先以饮食调养。食饵疗法,易于坚持,利于久服。
    (4)讲究饮食卫生、饮食时间。古人强调早食宜早,晚食不宜迟;进食要慢,要细嚼;老人要以温软食物为宜等。
    总之,食养学始于商周,《内经》总结了前人的食养经验。
    后世主张食养的养生家在《内经》的启发下,又各有发挥。
    孙思邈提出了食疗对老年保健的重要作用;陈直、邹铉将食养学发展为延年益寿的专门学科;明清养生家充实、完善了陈、邹之说,使食养学成为养生学中的一大流派。


  古代养生学派——药饵学派
    药饵养生学派是利用药物,平调阴阳,补益脏腑、气血,以达抗衰延寿的养生学派。
    我国利用药物延寿,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现在探讨药饵养生,仍有其现实意义。
    1.药饵养生的源流
    我国利用药物养生,最早见于《山海经》,其中记载了一些抗衰延寿的药物。该书中说:“有草焉,其名曰?,服之不夭” ,“有木焉……名柏蓟,服者不塞”等。
    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书《神农本草经》记载了165种有延年益寿作用的药物。如人参、沙参、地黄、天冬、黄芪、何首乌、百合、女贞子、枸杞子、五味子等,至今沿用,效果可靠。
    从秦至唐,药饵养生误入炼丹服石以求长生的歧途。
    唐代孙思邈继承和发展了药饵养生法,提出“药能恬神养性,以资四气”、“四时勿阙补药,如此可以延年”。孙氏还创立了四时不同养生方,促进了药饵养生学的发展,使药饵养生步入了新阶段。
    宋元时期,陈直、邹铉提出了药饵养生的原则、方法、药物、方剂等。强调了药饵以扶持为主,原则在于“中和”,只可用温平、顺气、进食、补虚、中和之药。他们首次提出了
    使用药饵养生的关键在于温养肾气、健脾理气的观点。他们还提出了四时通用药饵方,男女同用方及四时男女不同药饵方。陈、邹二氏为药饵学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中兴的作用。
    明代以后,药饵养生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全面继承了明以前药饵养生的成就,充实了方药运用的法则,使药饵养生成为比较完整的单独养生体系。
    明代万密斋(万全)继承了陈、邹之说,以阴阳平衡、五味既济的观点,阐述了老年制方的“中和”之法。万氏提出了中年以后,不同年龄段的不同药饵养生法,强调了老年用药禁忌。他在《养生四要》中指明老人便秘,“切不可用攻下之剂,愈攻愈秘,转下转虚,虽取一时之快,遂贻终身之害”;对中年以后泄泻之疾,他指出“人中年以后,多脾泄之病,前健脾散乃圣方也,切不可用劫涩之药。”
    李时珍推崇李东垣脾胃之说,主张调理脾胃,培补元气,升发清阳,多用温养之剂,以养生延寿。
    张介宾提出了“阳非有余”的观点,尤重温补命门之火。
    他在《景岳全书·传忠录》中说:“观天年篇曰人生百岁,五脏皆虚,神气去而形犹存,此正阳常不足结局。”他创制了右归丸、右归饮两方,用以温养命火,张氏的这一学术思想,对老年药饵养生学有着重要影响。
    李杲在药饵养生方面,反对贪补、峻补、唯补的偏弊,强调了“量体选药”的重要法则。李氏指出:“中年以后,必须药饵扶持者,亦须量体,宁从缓治,不可责效目前,反致奇疾。”
    李氏的这一量体施以中和药饵的法则,在药饵学中很具指导意义。
    清代养生家继承历代药饵养生的经验,并予以补充,使药饵学派更趋完善。如徐大椿强调了当审体质盛衰,阴阳消长,择和平纯粹之品,“稍为资助”的药饵原则。他在《慎疾刍言·老人》中说:“能长年者,必有独盛之处,阳盛者,当益其阴。然阴盛者,十之一二,阳盛者,十之八九,而阳之太盛者,不独当补阴,并宜清火,以保其阴”,“无病而调养,则审其阴阳之偏胜,而损益使平”。
    2.药饵养生的方法和原则
    (1)立方平和:药饵方,必取“中和”之法,无偏热、偏寒,不偏不倚,忌大吐、汗、下,忌峻补,要以平和之方缓培、缓补。
    (2)量体选药:须要药饵时,必须审查、辨别体质盛衰,阴阳消长,量体选药,以缓增补。
    (3)重在脾肾:药饵养生,重在补益脾肾。人从中年开始,就应未老先防。四十岁后肾气开始衰弱,故应填精补髓;老年易致脾虚,故应健脾理气。
    (4)药饵用法:服用药饵的方法很多,可煎汤、做丸常服,亦可泡酒少量常饮,但以药食并用,把药饵馔治成药膳,根据四时、男女的差异,做成各种适宜的药膳,则更易长期服用。
    总之,药饵学派萌发于《山海经》。
    《神农本草经》对后世养生家有所启发。宋元时期,陈直、邹铉提出了运用药饵养生的基本法则。明代养生家充实、完善了药饵养生学的内容,使之成为完整的养生体系。清代徐大椿充实了药饵养生的内容,为药饵养生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人的九种体质及其调养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带领的体质研究课题组,历时3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人的体质主要有9种,其中,比较健康的平和体质占32.75%。
  
    平和体质 “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再加上睡眠好、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典型的平和体质。此体质的人不爱得病。
    调养方式: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运动上,年轻人可选择跑步、打球,老年人则适当散步、打太极拳。
  
    气虚体质 说话没劲,经常出虚汗,容易呼吸短促,经常疲乏无力,这就是气虚体质。这种人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还易患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调养方式:多吃具有益气健脾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预防。
  
    湿热体质 脸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还容易生粉刺、疮疖,一开口就能闻到异味,属于湿热体质。这种人还容易大便黏滞不爽,小便发黄。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空心菜、苋菜、芹菜、黄瓜、冬瓜、藕、西瓜等。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戒除烟酒。不要熬夜、过于劳累。适合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运动。日常可服六一散、清胃散、甘露消毒丹。
  
    阴虚体质 如果怕热,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面颊潮红或偏红,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容易失眠,经常大便干结,那就是阴虚体质。
    调养方式: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绿豆、冬瓜、芝麻、百合等。少食性温燥烈的食物。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熬夜、剧烈运动,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可酌情服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
  
    气郁体质 多愁善感、忧郁脆弱的气郁体质,一般比较瘦,经常闷闷不乐,无缘无故地叹气,容易心慌失眠。
    调养方式:多吃小麦、葱、蒜、海带、海藻、萝卜、金橘、山楂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的食物。睡前避免饮茶、咖啡等提神醒脑的饮料。可以服用逍遥散、舒肝和胃丸、开胸顺气丸、柴胡疏肝散、越鞠丸调节。
  
    阳虚体质 总是手脚发凉,不敢吃凉的东西。性格多沉静、内向。这些属阳虚体质。
    调养方式:可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葱、姜、蒜、花椒、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可服金匮肾气丸。
  
    痰湿体质 心宽体胖是最大特点,腹部松软肥胖,皮肤出油,汗多,眼睛浮肿,容易困倦。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多食葱、蒜、海藻、海带、冬瓜、萝卜、金橘、芥末等食物,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食物。可服用化痰祛湿方。
  
    血瘀体质 刷牙时牙龈易出血,眼睛常有红丝,皮肤常干燥、粗糙,常常出现疼痛,容易烦躁,健忘,性情急躁。
    调养方式:可多食黑豆、海带、紫菜、萝卜、胡萝卜、山楂、醋、绿茶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肥猪肉等,并保持足够的睡眠。可服用桂枝茯苓丸等。
  
    特禀体质(过敏体质) 对花粉或某食物过敏等,在中医上这就被称为特禀体质。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少食荞麦、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茄子、浓茶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可服玉屏风散、消风散、过敏煎等。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