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731阅读
  • 2回复

(文化价值观)叶匡政:价值观缺失的年代 孔子成精神寄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搜狐文化:叶先生您好,您觉得目前中国产生“孔子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叶匡政:中国目前处于价值观缺失的年代。价值观来源于宗教和传统文化。但是自1949年后,我们民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就被切断了。其实儒家有关四书五经的教育,是传统的价值观的教育。当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当人一旦开始拥有财富和权利,就会重新思考其它支持。但是依我们现存的教育体系,对民众生活传递的价值观比较单一,所以作为适合入世哲学的孔子就成了依托。
  我的意思,不是说每个人没有自己的价值观,而是人们的价值观非常单一,对以上这些核心价值的认知,没有形成自己稳定而持久的看法,互相之间也没有构成一个可以支持的价值体系。同样,在社会层面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也未能对这些主要关系,形成一个相对主流的思想体系。很多人的价值观中,由于缺乏道德、历史、自然、社会、政治等多维度的认知与判断,使得他们容易将价值简单化、绝对化,衡量价值的标准最后只剩下了财富或权力,这也是社会中功利主义盛行的原因。
  价值观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国家的文化与传统,还有一个就是宗教。像伊斯兰国家,价值观来源比较单纯,多来自宗教。而在美国,民众的价值观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基督教,一个是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基督教主要通过家庭和社区来完成对个人价值观的培养,而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则主要来自学校教育。基督教安抚与教化的是人的心灵,而自由主义思想传统培养的则是人的社会与政治伦理,这两个价值体系在共同制衡社会。
  中国古代社会,价值观的主要来源是儒家思想。与有宗教传统的西方国家不同,中国人价值观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育。读书人从小在私塾中诵读四书五经,而一般民众则通过家庭教育和村庄邻里的各种文化活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在20世纪前的中国,中国人的价值观一直非常稳定,它的哲学基础也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检验,表明是适合中国人的。我们说的文化与传统,其实就是一个国家经过历史的自然淘汰,留存下来的经典思想,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价值观的哲学基础。在中国,它就是以孔孟为主干的儒家思想,而在西方,这个传统则从苏格拉底、柏拉图、洛克一直到康德。
  我们考察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很少有像中国这样,完全断绝了社会价值观与宗教及文化传统的联系。在欧洲各国,虽然政体不尽相同,但都保留着宗教或传统与社会价值观的关系。即便在非常现代的日本,除了政治观变革外,其它层面民众遵循的多还是传统的价值观。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中国与这些国家不同,共和国前30年,社会价值观完全由政府接手管理。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革命观念,完全取代了中国社会原本来自传统文化和宗教的一切价值体系。国家意识形态成为社会价值观的唯一合法来源,这30年完全切断了民众与文化传统及宗教的一切联系。


来源:搜狐文化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11-20
倡议发起“中国文化发展学会”

郭云飞

    中国文化植根华夏大地,纵贯古今,远播四方。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迅速发展之际,人们渴望一种普世价值协调世界。随着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逐渐被熟悉和关注,作为其深厚背景的中国文化迫切需要推陈出新和发扬光大。

    近年来,由于一批有识之士的大力弘扬,中国文化成为海内外热点,在维护中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彰显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显示了强大力量,在国际上也提升了中国软实力。但是,中国文化的巨大价值远未发挥出来,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等问题依然如故。

    中国文化包含的智慧,最突出的是整体观、阴阳论、三才之道,它们流动在中国人的血液里。这种内在的思维方式渗透在科技、艺术、生活、思想、体制各个领域,蕴藏在中国文化各类产品之中。以这种智慧应对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许多难题都可迎刃而解。

    为了中国文化的经世致用,我们尚需解决以下问题:

    1、中国文化之博大,人所共知,而其精深要义尚待整合提炼。

    2、中国文化体系脉络模糊,以致推广和建设工作不得要领。

    3、中国文化的几大学术流派因其自身矛盾不能与世接轨。

    4、中国文化表象良莠不齐,真伪并见,激浊扬清刻不容缓。

    因念及此,倡议者本着“易而无备”的精神,借网络之便直陈己见,呼吁有志于社会发展进步而不以私利为急的中国文化爱好者加盟“中国文化发展学会”旗下,以构建和谐为坚定信仰和毕生追求,汇聚中华智慧,吸收世界精华,开创人类文明新局面。

    初步设想,中国文化整合研究,非集思广益不可,而其研究成果也必须严谨而且平易近人,为人民所喜闻乐见,这就需要广大普通受众的参与。因此豁出种种顾虑,冀大师名流捧个台场,我侪屑小之辈捧个人场,自惨淡经营始,至遍地开花则皆大欢喜。“学会”的创立,尚待熟悉法律程序的热心人士帮忙斡旋,接受有关垂询质疑。之前须有一批从事研究的同人朋友加盟,先期交流学习心得,互通筹建意见,条件许可时开展讲座报告,争取文化实体的支持。学会开展起来以后,有多种途径回报文化产业,而对社会民生的利益尤其不可限量。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11-20
李光耀认为: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应该保留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今天在受邀为“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三单元作主题演讲时指出,中国文化必须迅速发展、演变才能成功地实现工业化和适应全球化,但其基本的核心价值观应该保留。

    长期担任新加坡最高领导人的李光耀卸任后,于1994年10月当选为新成立的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今天论坛的主持人郑必坚称他是“一位国际知名的、具有长期经验的政治家”和“一位对东西方文化都有深厚造诣的思想观察家”。

    正如李光耀演讲的题目《东西方文化与现代化》所示,文化及现代化、全球化过程中文化的影响和演变是他今天关注的焦点,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则首先进入他的视野———所有的文化都尊重廉耻、诚实、善行和其他美德,但是东西方文化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别:中国文化强调协调和秩序,家庭重于个人,社会重于家庭;欧洲文化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强调自由平等和博爱;美国对欧洲的理想进一步提炼,其价值观在《独立宣言》中充分表现出来,就是人人生而平等,他们的不可分离的权利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李光耀同时强调,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技术的发现而变化。从游牧民族到农业社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一直到知识社会,社会的关系和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李光耀所说中国文化在现代化、全球化过程中必须作出改变的,包括中国最重要的传统价值观五伦关系,它规定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和朋友之间所负起的责任和义务,但现在男女已经平等了,而且君主制已经被人民代表制所取代;又如,要在知识型社会中取得成功,传统的儒家的士农工商依次排列的阶级观念必须改变,因为这是农业社会的阶级划分,庞大的农业社会需要一些顶级的人才来管理。但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推动世界经济的是新知识、科技新发现和新发明,学者应该成为科学家、发明家、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把新产品、新服务引进市场,以丰富人们的生活,而不再是苦读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但他同时强调,在这过程中必须保留核心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让中国社会克服了外来的震动和内在的动荡,并在文明进程持续不断的情况下继往开来。这些基本的价值观中,包括强调照顾和教育子女的责任,孝敬长辈、对家人和朋友忠诚、节俭、谦虚、努力工作,长大以后成为君子。这些价值观让中国文明生生不息,并免遭其他古老文明没落的厄运。
来源:科技日报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