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因维护自身利益而蒙羞
除此之外,其他一些事件也加剧了日本人急躁、不妥协和过于紧张的情绪。其中最严重的,是中国政府一贯以来的狡诈善变、行动迟缓和诡计多端,这使得日本保护自身利益和中国利益的努力受到羞辱与打击。
各国掠夺中国资源的计划违背中日两国的利益。英、美尤其热衷于制订和推动这类计划,这是日本外交无法承受或克服的困难,因为英美两国政府都公开宣称与日本有特殊友好关系。这些国家再次采取在诋毁日本对朝鲜行动时曾用过的伎俩,让一些传教士脱离本职,滥用特权,花费1000多日元向美国国务院发电报、提建议。电报费当然是由中国人或德国人支付的。这一伎俩虽不光彩,但却十分成功。
我们一方面要考虑到情况的紧迫性,同时也必须考虑到面临的机遇,尤其在日本与德、俄关系方面。德国现在两手握得满满的,而且看起来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会安全地掌握其所得。至少近期内,德国不会再将手伸向新目标或去翻腾旧账。而俄国签署《朴次茅斯和约》后立即着手处理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冲突,并相当成功。而且,俄日两国已成为坚定的盟友,两国在对华利益上虽不完全相同,但并非敌对关系。
中国已割让出满洲和山东权益
鉴于上述历史和现状,我们才可以去认识并理解中日近期签订的“条约”。让我们看一下这个条约的主要内容和特殊条款,以便真正认识它。
认为中国由于签署条约而将丧失对满洲和山东的所有权完全是无稽之谈。日本接管上述地区时,中国并非其权益的所有者。由于中国政府的懦弱、腐朽,满洲的权益已被割让给俄国,中国银行家和政府官员都在与俄国同行们合作,共同开采矿产、林地和兴建铁路。日俄条约规定所有这些权益都是两国的“战利品”,北京政府也最终承认了这一条约。
事实上,中国政府出于对德国的恐惧,才将山东半岛及青岛基地的权益割让给日本。山东权益是德国从中国夺得的,属于德国而非中国,这也是日本加入协约国对德作战的战利品。日本没有任何法律或道德义务要将这些权益归还给中国。日本对德最后通牒中宣称,最终将山东归还中国,这是在特定条件下针对德国而非中国所言。德国没有同意这些条件,因此现在日本没有任何承诺,保证要将山东归还给中国。
但是满洲权益和山东权益是分别割让给俄国和德国的,这并非不受限定继承的不动产。因此,日本应对满洲和山东权益的所有者提出租借要求,而非对中国。由于自身的懦弱和腐朽,中国已割让出了这两个地区。
应将租借权延至2002年、2007年
现在,包括旅顺港在内的满洲租借期只有25年。在这之后,中国将恢复行使完全的司法权和所有权,但前提条件是中国必须偿还租借期间内投入本地的所有开支,包括利息在内。
辽东半岛价值巨大,满洲其他地方的铁路、矿产和各项资产也异常丰富,但中国完全没有可能以自身财力或尚未开发的资源按照条约规定赎回。中国只好无限期延长租借期,或向外国大举借债,然而这必须以中国其他已开发的资产作抵押。
有些人明白这对于俄、日两国的经济和战略利益意味着什么,对于俄、日平静、礼貌地接受美国国务卿诺克斯要求由几个外国财团接手这些商业利益的虚伪提议,他们也表示尊重。但他们一定感到奇怪,为何日本没有表现出焦虑和犹豫就接受这样的险恶建议。
尤其是现在,日本边境已扩展到鸭绿江边,满洲铁路和矿山存在巨大经济利益,日本的战略安危也系于对此不受干扰地开发和利用。并且,如果义和团运动再次爆发,或发生类似的起义,成千上万西方国民的安全就只能依靠这些铁路来运送日俄军队得以维持了。因为如同墨西哥一样,中国政府无力保护各国在华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日本人唯一应做的事就是坚持将割让地区租借权延长至公元2002年和2007年,即民国91年和96年。条约有关满洲的有三项条款,一是如果外国要在中日两国共同利益所在地区投资修建铁路、开采煤矿或建造铁厂,应优先考虑日本资本;二是如未经日本政府同意,中国政府不得没收或接管中日共同投资经营的汉冶萍公司;三是在南满和东蒙古将新增商埠,口岸置于中国政府自行制订的规则管理之下。
日本驱逐德国是防止列强在华获取租界
对于日中两国长久利益而言,如何安排和治理山东半岛及其附近海域比满洲条款更显重要。该地区的军事基地由外国控制,将导致外国掌控远东商业利益,威胁日中两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因此,条约中的有关条款非常公平合理。在“山东省条款”前言中称,日本从德国获得土地、权益和财产,要求中国政府对于日德处置上述资产的最终条约概行承认。
同时,条款规定,战争结束后,胶州湾租借地完全置于日本管辖之下。日本在满足如下条件时可将胶州湾归还中国,一是胶州湾全部开放为通商口岸;二是由日本政府指定一个区域为日租界,日本在此行使完全司法管辖权;三是如列强要求,可建立一个国际租界;四是处理胶州湾德国房产和其他资产的相关条件与程序,日中两国政府应在实施前达成共识。其中第三项更进一步对“门户开放”做出规定:“中国政府允诺,为外国人居住贸易起见,从速自开山东省内各主要城市为商埠。”
另有一项针对未来中日安全和利益的重要条款中规定,凡山东省内并其沿海一带土地及各岛屿,概不让与或租与别国。中国对条约签署表示欢迎,因为条约要求日本动用全部海军力量反抗德国恢复青岛军事基地,防止其他国家眼见中国政府软弱腐朽便采取类似德国的政策从中国获取租界。
第五号条款以委婉方式提出
如非对中日两国当前在南满和东蒙古的经济和道义利益及该地区经济民生情况了如指掌,就无从正确评判中日条约各项细则的公正合理之处。然而,我坚信,如果我们了解更多情况,就能得出更为公正的判断,对于日本在形势紧急、正是对华施压良机时依旧保持克制,并撤销和调整各项对华要求的做法表示惊叹和敬意。
应予注意的是,在日本外相加藤高明(Baron Kato)授意驻华公使日置益向中方提出的条约中,第五号条款是以“愿望”而非要求的委婉方式提出。日方多次表示,“第五号中各项条款的性质与前四号完全不同。”然而意在诋毁日本的人紧紧纠缠第五号不放,因为这尤能激起各国对日本的疑虑和讥讽。
日本对华建议,各国已在华建立和经营的宗教和教育机构,其自由行动权利不受影响。在我看来,北京的传教士和基督教“教育家们”对此所采取的立场和发出的声音极不妥当。美国人应能记得,过去50年来,日本一直保护和支持境内的传教士,其中大部分是美国人,他们中没有一个牺牲者。相反,中国却杀害了无数传教士和改信基督教的华人教民。今天的日本与美国所一贯坚持的立场是一致的,即坚持宗教信仰自由。
日本外交堪称典范
到此,我想可以对日中近期签署条约的动机、程序及最终确定的条款做一个总结。从两方面来看,日中关系在地理及其他领域都处于特殊危险的境地。
其一,与外界印象不同,日本人了解真相,即中国政府软弱无力,总统地位岌岌可危,随时可能下台。而如果中国现政府被颠覆,社会制度瓦解,日本将不可避免承担更大责任。
其二,中国仅有共和之名。中国实际上仍然只是一个人的政府,袁世凯在实施独裁专制。但是,欧洲战场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多,为应对不可预知的紧急情况,必须准备采取迅速果断的行动。我们现在就必须采取措施,抵消德国对华的强大影响力。如果德国取得战争胜利,哪怕只是与协约国方面打成平手,也会出现“天怒之日”(day of wrath)。为阻止这一天到来,相关准备工作迫在眉睫。
日中最终达成的条约条款将比目前各方所期待的更为公平、合理。官方文本已经公之于众,了解本国地理与历史知识的中国学生可自行判断,是否认可或反对条约。条约也已译成英文出版。日本最忠实的朋友们也无法否认,日本在谈判中不必要地加入了某些令人不悦的条款,不幸还轻率地威胁要使用武力。但在当前形势下,这些都只是瑕疵。以西方文明世界通行规则衡量,日本外交传统和近期行为仍堪称文明国家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