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3364阅读
  • 9回复

(天水文化)伏羲为什么画八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8-12
伏羲为什么画八卦呢?

  我认为伏羲是通过修身感悟出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和宇宙真理,从而演画出八卦,成为易道文化创始者。据文献记载,在中华民族流传的人文始祖中,燧人发明火,有巢发明居,神农发明农业、药物,惟有伏羲,他几乎集中上古时期所有的发明创造,立下了齐天功绩,后人因此称他为“始祖”、“斯文鼻祖”。“太昊”,即是人们对伏羲的赞词,意为伏羲功德无量,像日月那样光明无私,是道在人间的化身。

  唐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记》载:“太暤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之礼。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充庖厨,故曰庖牺。以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作三十五弦之瑟,木德王,注春令,其帝太昊是也,都于陈,东封太山,立一百十一年崩”。司马贞的这段记载,主要以《帝王世纪》记载为依据,对伏羲的生平、功德和传说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成为目前研究伏羲事迹的主要文献。

  伏羲是中华文明的肇启者,以画八卦为标志,将中国历史带入新的文明时代。然而伏羲画八卦又是建立在河图的基础之上,关于河图历史上众说纷纭,在此有必要作出一点探讨。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之根,是中国道德根文化初始的基因文化,是八卦灵感的源起,是阴阳五行术数文化的发端。河图洛书诞生于伏羲天人合一深度状态的真知中。他是在运用修之身内求法,达到天人合一之境后,通过体之于身获得此图案,然后绘画成可观性的图形进行保存,一直保存至周末而被毁。人们开始外求于前人书画记录下来的河图进行探索研究。按照传统的说法,河图、洛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找到最原始的河图、洛书就等于找到了中华民族的最初源头。直到周成王时代,记录下来的河图、洛书还在皇宫陈列着;经幽王之乱,西周的国宝被犬戎劫掠一空,河图、洛书从此也就不见踪影。

  伏羲正是通过修之身而内求,进入天人合一状态以后,观察到而诞生出这一图案,并且记录下来,并且由此而产生易理哲学而画出八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源于此。伏羲画八卦,主要是依据当时的自然景象。将宇宙永恒存在的哲理,通过简单的符号象征来表示。现代的景象,当然和伏羲氏那时候的情况不一样。我们读《易经》必须设身处地,站在当时的景象来体会。

  伏羲氏首先怀疑“宇宙万象,为什么如此有秩序?”他观察昼夜四时,依序代换。白天之后是晚上、晚上之后又是白天:春、夏、秋、冬,也都依照次序在更替。到底是谁在管理,使得宇宙万物,这样有规律地变动着?他不停地思索,一直深入地追问,寻找管理宇宙的真象。

  有些民族,可能一下子使归之于“神”,认为神主宰一切,所以宇宙显得十分有规律。

  伏羲氏并没有这样想。他只是体会到:万物变动不居。宇宙万物无一物不在变动,大概有一种强大的动能,在驱使万物变动不息吧!

  那个时候并没有文字,他无法使用文字来记载这种“有一种巨大动能促使万物变动”的念头,只好用手在地面上,画出一个最简单的符号“—”,来代表他的想法,从而演出了八卦。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0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8-12
Re:(天水文化)伏羲——天水人的骄傲(组图)

  天水市自1988年开始由市人民政府主办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2005年开始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二十届。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甘肃省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
  伏羲是传说中的中华人文始祖
  相传,伏羲的母亲名叫华胥氏,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有一天,她去雷泽郊游,在游玩途中发现了一个大大的脚印。出于好奇,她将自己的脚踏在大脚印上,当下就觉得有种被蛇缠身的感觉,于是就有了身孕。而令人奇怪的是,这一怀孕就怀了十二年,后来就生下了一个人首蛇身的孩子,这就是伏羲。当地的人为了纪念伏羲的诞生,特将地名改为成纪,因为在古代,人们把十二年作为一纪。据史学家考证,古成纪就是今天的天水。《汉书》中说道:“成纪属汉阳郡,汉阳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所以,天水历来被称为“羲皇故里”。
  根据传说和史籍记载,作为人类文明始祖,伏羲的主要功绩是:一、教民做网用于渔猎,大大地提高了当时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的由来。二、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三、始造书契,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落后形式。四、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五、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六、创制古代历法。
  但是,伏羲的最大功绩还是创立八卦。在天水北道区渭南乡西部,有一卦台山,相传这里就是伏羲画八卦的地方。传说在伏羲生活的远古年代,人们对于大自然一无所知。当下雨刮风、电闪雷鸣时,人们既害怕又困惑。天生聪慧的伏羲想把这一切都搞清楚,于是他经常站在卦台山上,仰观天上的日月星辰,俯察周围的地形方位,有时还研究飞禽走兽的脚印和身上的花纹。有一天,他又来到了卦台山上,正在苦苦的思索他长期以来观察的现象。突然,他听到一声奇怪的吼声,只见卦台山对面的山洞里跃出一匹龙马。说它是龙马,那是因为这个动物长着龙头马身,身上还有非常奇特的花纹。这匹龙马一跃就跃到了卦台山下渭水河中的一块大石上。这块石头形如太极,配合龙马身上的花纹,顿时让伏羲有所了悟,于是他画出了八卦。现在去卦台山,你还能看到这些地方。至于八卦的功绩,在于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以它为特征的伏羲文化,到现在仍吸引着国内外无数学者在探索、研究。而且,当代的许多学科也都深受其影响,并从中得到启示。
  天水是伏羲诞生的地方
  有关伏羲的记载在中华史籍中多处,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尚书》、《易经》等。唐代史学家司马贞在《补史记·三皇本纪》中对伏羲的出生、姓氏、功绩曾这样描述:“太白皋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作三十五弦之瑟。”司马贞在对伏羲的功绩进行高度概括的同时,也指出了伏羲的出生地,就是今天的甘肃省天水市,为我们留下了探究中华文明源头的伏笔。
  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境内留有大量的伏羲文化遗存以及全国最大的明代建筑群伏羲庙和伏羲创画八卦的遗址卦台山,是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伏羲约前1万年,上古圣人,生于古成纪,即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因伏羲“孕十二岁而生”古以十二年为一纪,所以把伏羲出生地叫成纪。《光明日报》在1992年10月31日《伏羲故里话伏羲》一文中载:“学者们根据《水经注》、《开山图注》、《继汉书·君国志》等史料上关于‘伏羲生成纪’的记载,一致认为天水是以伏羲为代表的华夏先民诞生、繁衍和长期生活的主要地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史记·三皇本纪》记载:“太白皋庖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羲氏。”相传伏羲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帝王,建都陈国今河南省淮阳县,在位一百十五年,因而伏羲被列为“三皇”伏羲、神农、轩辕之首,亦称人皇。


  民间祭祀历史悠久
  自古以来天水就有祭祀伏羲的传统,早在春秋时期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就在渭水流域用三牢之礼祭祀伏羲。自秦汉至明清,伏羲作为三皇之首,祭祀不断,相沿成习。明代的时候,天水伏羲祭祀形成定制,分为一年春秋两祭,程序严谨,祭文由礼部制定,制礼作乐,场面十分壮观。
  天水西关伏羲庙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又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每年农历正月十六相传是伏羲的诞辰日。此日,天水倾城出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来伏羲庙朝拜“伏羲爷”。民间的祭祀活动隆重热闹,其中有一项祭祀活动民间称为“领生”。
  “领生”就是准备敬献的生猪要得到“伏羲爷”的接受,在宰杀前将活猪赶到庙宇大殿前的廊台下,倒放一堆土,大约有20公分的厚度,让牺牲的两头活猪用嘴去“闻喙”,如果活猪转来转去不用嘴去“喙”,或者说活猪站在那里不挪动,人们说是“伏羲爷”不接受,不能“领生”。这样,只能调换,再从“候补”的生猪中牵来继续让“领生”。民间每年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凌晨举行,白天已让“伏羲爷”接受了的“领生”,便牵到大殿前宰杀热血敬礼。
  伏羲庙,又称“太昊宫”,座落在秦城区西关,史载:伏羲庙创建于元代,重建于明代,历代修缮,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正月十六晚十时许,记者随人流前去参拜,伏羲路步行一条街,灯火辉煌,像两条巨龙栩栩如生。来到伏羲庙前,只见巍然矗立着高大的山顶牌坊,屋顶异角飞檐,斗拱华丽,殿门前四柱合抱不拢的朱漆圆柱上挂着大红灯笼。庙门口人头攒动,似潮如浪,个个高举参拜的“香火”,脸上喜气洋洋,一样的乡音,一样的虔诚,一样的祈求。
  穿过悬山顶仪门,仪门内为中院,盏盏艳丽的红灯挂两边,格外引人耀眼,曲曲迎神曲悦耳动听,唢呐高奏。进入大殿的正院,两三排长长的铁架上插满蜡烛,烛光将夜空照得满天通红。前拥后挤的信奉者,大部分来不及点燃就将一把把的“香火”投进两只熊熊燃烧的铁炉里,有的信奉者面朝大殿随便蹲地磕头纳拜。面前,这么多人,究竟是为谁而叩?笔者问一老者,答曰:“只要心诚哟”。还有的祈求者将一只只剪好的红纸人贴在院内高大挺拔的古柏、槐树上,用香火点燃,几株树满身披红挂彩,远看是一片通红世界,这种民俗代代相传不衰。据说,红纸人贴在树上,伏羲可派喜神能给人消灾避难,根除百病,难怪善男信女那么的虔诚,默念不停。大殿门堂,旗幡猎猎,庙宇肃穆庄严,沉雄壮丽,庙门两幅对联颇耐人寻味:“桑梓千秋崇圣祀,衣冠万国拜神州;八卦成图华夏仰圣地,四分始肇炎黄歌传人。”
  进入大殿,诺大的殿内香火辉煌,一时盛极,贡品摆放错落有序,一尊伏羲像,身披树叶,手托八卦,青丝黑髯,浓眉大眼,目光炯炯,气宇轩昂,头顶天花板上的八卦相互配有六十四卦及河书洛图。塑像前,两米处几根铁栏挡住参拜人流。凌晨的钟敲响了,殿内外朝拜者如潮水般涌来,原来人们是抢烧“头炉香”的,虽被挤的烧不了“香火”,放下“香火”钱也表虔诚的敬心。已宰好的大肥猪,热血敬献,此时,钟鼓、鞭炮齐鸣,唢呐有节奏吹响,一盘盘、一碗碗热饭和新鲜水果在司仪的主持下有序有次地摆放在神像前,嗣后,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跪伏手持祭文,殿内顿时鸦雀无声,文言文的祭文,文字相当严谨,大概意思是歌颂伏羲对人类贡献的功绩,他“制嫁娶”、“正姓氏”、“结网罟”、“教渔佃”、“始画八卦”等,还教人打猎养牲畜家禽,充实人的厨房,所以,世人称庖牲氏、伏牲氏,又称“伏羲”。祭文并告慰神灵,庇佑四方,消灾无祸,造福民众。祭毕,上上下下人们叩头祈拜。
  公祭大典盛况空前
  古柏千年迎赤子 心香一炷祭伏羲。公祭伏羲大典祭祀议程为:奏乐、击鼓鸣钟、恭读祭文、乐舞告祭、敬献花篮、瞻仰圣像。从秦汉到明清,相沿至今,天水一直有官方和民间祭祀伏羲活动的传统,已历经二千多年的历史积淀,现在,这样的寻根问祖活动已经成了当地一年一度最为重要的节日活动。每年一届的伏羲文化旅游节同时也成为了甘肃省重要的文化节会。自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已荣列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伏羲祭典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宾朋来天水寻根祭祖、参拜伏羲。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0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8-12
Re:(天水文化)伏羲的传说
伏羲是传说中人类文明的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

  相传,他的母亲名叫华胥氏,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有一天,她去雷泽郊游,在游玩途中发现了一个大大的脚印。出于好奇,她将自己的脚踏在大脚印上,当下就觉得有种被蛇缠身的感觉,于是就有了身孕。而令人奇怪的是,这一怀孕就怀了十二年。后来就生下了一个人首蛇身的孩子,这就是伏羲。当地的人为了纪念伏羲的诞生,特将地名改为成纪,因为在古代,人们把十二年作为一纪。据史学家考证,古成纪就是今天的天水。《汉书》中说道:“成纪属汉阳郡,汉阳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所以,天水历来被称为“羲皇故里”。

  根据传说和史籍记载,作为人类文明始祖,伏羲的主要功绩是:一、教民作网用于渔猎,大大地提高了当时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的由来。二、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三、始造书契,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落后形式。四、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五、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六、创制古代历法。

  但是,伏羲的最大功绩还是创立八卦。

  在天水北道区渭南乡西部,有一卦台山,相传这里就是伏羲画八卦的地方。传说在伏羲生活的远古年代,人们对于大自然一无所知。当下雨刮风、电闪雷鸣时,人们既害怕又困惑。天生聪慧的伏羲想把这一切都搞清楚,于是他经常站在卦台山上,仰观天上的日月星辰,俯察周围的地形方位,有时还研究飞禽走兽的脚印和身上的花纹。

  有一天,他又来到了卦台山上,正在苦苦的思索他长期以来观察的现象。突然,他听到一声奇怪的吼声,只见卦台山对面的山洞里跃出一匹龙马。说它是龙马,那是因为这个动物长着龙头马身,身上还有非常奇特的花纹。这匹龙马一跃就跃到了卦台山下渭水河中的一块大石上。这块石头形如太极,配合龙马身上的花纹,顿时让伏羲有所了悟,于是他画出了八卦。

  后来,那个跃出龙马的山洞被人们称为龙马洞,渭水河中的那块大石就叫做分心石。现在去卦台山,你还能看到这些地方。而且,龙马洞里还有石槽和石床的残迹。

  至于八卦的功绩,在于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以它为特征的伏羲文化,到现在仍吸引着国内外无数学者在探索、研究。而且,当代的许多学科也都深受其影响,并从中得到启示。据说,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也是受了八卦的启发。

  有这种可能: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都是出自伏羲氏的部落首领,他们处于不同时代,但地位相同,且都可称 ?“伏羲”(因为都出自伏羲氏的部落)。(张海南)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08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8-12
Re:(天水文化)天一生水 人祖伏羲(图)

  秦岭西段的苍茫秀木中、渭水中游的氤氲水气里,天水,占尽天时地利,可谓人文荟萃、物华天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记载:“故渎东经成纪县,故帝太皞庖牺所生之处也。”成纪是天水的别称,庖牺即伏羲。天水的历史,与伏羲联系在一起,就延伸到了混沌初开的传说时代了。
  伏羲庙,凝固的传说
  一座巍峨庄严的伏羲庙,复原了传说中的图景。
  红砖绿瓦的建筑,高门阔廊之下深深的庭院,苍松翠柏中古铜的香炉,上升袅袅的香烟,这已是远离喧嚣的静雅之地了,想必正适合神灵安居。
  再看那庙堂里的雕像,目光炯炯,头生双角,肩披树叶,腰缠兽皮,手托八卦,赤脚袒腹。和蔼可亲,神色熟稔,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曾经陪伴过我们的童年。
  这,就是伏羲?初次看了,无法与想象中威武神勇的中华始祖联系起来。但这的确就是伏羲,那久远而神圣的传说闪电般消失,剩下的,就只是神坛下的沉思了。
  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天水西关伏羲庙,又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每年农历正月十六相传是伏羲的诞辰日。每逢这个日子,天水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倾城出动,前往伏羲庙朝拜“伏羲爷”。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祭祀伏羲爷的日子,庞大的伏羲庙人流穿梭、人声鼎沸,热闹异常。
  民祭伏羲据说始于秦朝,到明朝则有了一个专门负责祭祀的组织叫“上元会”。民祭活动在1949年后的一段时间里作为封建迷信被禁止,但没有彻底消失,人们的祭祀活动转为秘密进行。据当地的老人讲,民国时期已经有了完整的一套祭祀仪式。祭祀仪式上的主祭人、陪祭人都是穿长褂、戴礼帽,很是肃穆威严。祭祀的议程都有严格的规定,首先是贡牲,包括牛、羊、猪,然后依次是贡茶、贡糕点、贡箸、贡菜,最后是贡美酒。供奉贡品时,供奉者必须双手将贡品恭恭敬敬地顶在头上,然后一步三趋前往伏羲神像前,最后行三叩九拜的大礼,供奉才算告成。
  目前正月十六实行的春祭和七月十九的秋祭,是根据伏羲生于春死于秋的传说而设定的。几千年来,在天水这块土地上,太昊伏羲在民间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些,仅仅从延续至今的民间祭祀伏羲活动就能显现出来。春祭活动事实上从正月十三就陆续开始了,到正月十六达到高潮,正月十七结束。在天水人看来,祭祀完伏羲爷后,才算真正过完了大年。几天时间里,人们聚集在伏羲庙,祭祀活动盛大庄严,在主祭人、陪祭人一一到位后,祭祀仪式从现场宰杀牺牲开始,然后将祭祀品完整地供奉在伏羲爷的塑像前,随后开始恭读祭文、鸣鼓奏乐……
  除了民间祭祀,天水每年还举行盛大的公祭活动。1988年“羲皇故里”天水在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恢复了历史上规模宏大、程序谨严的公祭伏羲典礼,其祭祀议程主要有奏乐、击鼓鸣钟、恭读祭文、乐舞告祭、敬献花篮、瞻仰圣像等。如今,公祭伏羲大典,不仅成为海内外华人朝觐祖先的盛会,还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甘肃重要文化品牌。
  伏羲时代
  天水的文明史是从伏羲开始的。
  20世纪80年代,天水市秦安大地湾文化遗址中发掘的大量炭化稷、黍、油菜籽种植作物,充分证明了这里是中国最早的农业文化区之一;出土的中国最早的彩陶,其中有代表性的绳纹红陶圆足碗,三足圆底彩陶钵,人面形葫芦瓶,还有运动性太极图旋纹盆等,也一一印证了伏羲的光辉事迹。天水,这个富有诗意充满想象力的名字,是由周易八卦直接衍生的。天水,即“天一生水”之谓也。古往今来,从名称到内涵,天水始终和伏羲文化联系在一起。
  伏羲的传说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口传心授,长久流传于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秦汉以降,伏羲开天辟地第一帝的地位确立,其事迹及相应的文化通过三个层面传播:一是典籍传承,经、史、子、集各类典籍关于伏羲的事迹代不绝书;二是图像传承,伏羲女娲交尾像被广泛采用,频频出现在墓室雕刻、建筑物彩绘、工艺品加工等各种艺术形式中;三是祭祀传承,从官方到民间都是设祠祭祀,绵延不绝。由此,形成了内容博大的伏羲文化,而对伏羲的钦崇自然而然成了几千年来信仰民俗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传说,伏羲的母亲华胥氏非常喜欢到旷野里玩耍。有一次,华胥氏在雷泽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便好奇地一步一步丈量着这个特大的脚印,不料竟在不知不觉中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伏羲降生了。与孔夫子齐名的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说:“太昊帝庖犠氏,风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典籍的渲染,伏羲都带着自己非凡的气象和阅历来到了人间。
  伏羲时代的历史背景和考古学上的前仰韶文化大体相当,距今约7000年—5000年。伏羲开田地,发展农业,“以田以渔”;发明生活工具,“万民以济”;钻木取火;尝百草,制九针;制甲历节气,“定天地之位,分阴阳之数”;制嫁娶,以俪皮为礼;创造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立九部,设六佐;制礼以教化天下,“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以制琴而作乐。如此,人们把人类进步史上的诸多发现、发明归功于伏羲,用所有人的智慧、用诸多时代的光阴,塑造一个超越人类的杰出代表,这本身就是一种发自肺腑的认同。
  相传,伏羲苦思冥想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日月飞禽,山石走兽,常常萦绕在他的眼前、耳际,每时每刻,无所不在。一天,他正在卦台山上凝思瞭望,忽然,他见对面山洞里云雾滚滚,平时眼前耳际呈现的那些事物在云雾中漾动,幻化为翻腾的龙马,只见龙马振翼飞出,悠悠然顺河而下,直落河心分心石上,通体卦爻分明闪闪发光。而这时的分心石亦幻化成为立体太极,阴阳互动,光芒四射。此情此景骤然震撼了伏羲,太极神图深深地映入他的意识之中,使他彻底洞穿了天人合一的密码:阴阳!
  伏羲无论是一位伟大的英雄个体或是一个部落数代、数十代杰出首领的群体代表,都应该是中华古文明的集大成者。
  中华民族寻根的归宿
  尽管伏羲的形象和事迹被传说和神话缠绕,尽管学术界对伏羲是人、是神以及他建立的丰功伟业众说纷纭。但是,伏羲作为中华民族的创世英雄、华夏始祖与人文初祖的地位一直没有动摇过。
  伏羲时代正处于中华先民告别洪荒、迈向文明的中介点。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伏羲无疑是凝聚人心、开创未来的一面旗帜。因而,无论是传说时代的不少非凡人物、部族与方国,还是古今属于祖国版图的大多数民族,都公认伏羲为其始祖,自认本民族为伏羲民族的后裔或支系,伏羲文化无疑是中华各民族寻根的归宿和母体。
  在文化层面上,八卦与易学体系,是长期占据正统地位的儒家学说、道家文化和在民间社会有广泛基础的巫术占筮等神秘文化的活水源头。所以,八卦符号与易学思想,实际上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泉与核心。有关伏羲的各类传说,不断深入民间文化体系,依附于民俗习尚之中,成为中华文化最具持久魅力的“元素”和动力。
  在中华文明演进和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伏羲传说与文化,是凝聚中华各族,孕育民族精神,塑造国民性格,开发民族智慧,推进民族复兴的精神源泉,具有永不枯竭的亲合力、感召力。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逵夫说,中华文明在八千年的道路中,经历了好几个进程。从伏羲时代开始,才真正地在意识形态方面、思想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天水采访结束时,朋友告诉我,甘肃省预计投资20亿元人民币在“羲皇故里”——天水市拟建华夏始祖园,以延续中华民族“龙脉”之根。规划设计中的华夏始祖园,位于天水市天靖山南坡,南至伏羲城,北跨中梁公路,园区占地约889公顷,其中核心景区144公顷,由中华颂景区、图腾园景区、始祖殿景区、中华源景区和民俗文化区五部分组成,紧连伏羲庙,形成祭祀主轴线,号称国内最大的中华祭祖基地。
  “陇坻苍苍,渭水泱泱;太昊伏羲,成纪发祥。三皇之首,肇启炎黄;继天立极,道传百王。维吾始祖,圣迹昭彰;一画开天,文明之光。”聆听天水伏羲大典铿锵有力的祭文,仿佛走进万物复苏的伏羲时代,在那峥嵘岁月的洗礼中,伏羲的面容越来越清晰,如同我们中间的长者。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0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8-12
Re:(天水文化)伏羲时代的“易”思想与“阳”思维(图)


伏羲女娲交尾图

伏羲八卦
  伏羲时代的“易”思想与“阳”思维
  伏羲是“人文始祖”之首
  史籍记载,中国古有“三皇”。但对“三皇”的具体所指,说法不一。《中国通史(彩图版)》认为“三皇都是创世神话中的神人,或是史前人类生活方式的象征”,“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是先民代表”。史学家杨东晨考证,“所谓三皇,有天皇、地皇、泰皇;伏羲,女娲、神农;伏羲,神农、黄帝;燧人氏、伏羲、神农等”十余种说法,“古今学者多赞同最后一种的说法”(《中华羲皇太昊考》,2007)。20世纪80年代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大地湾文化的大量考古文物新发现,炭化稷、黍、油菜籽种植作物证明是中国最早的农业文化之一;出土中国最早的彩陶,其中有代表性的绳纹红陶圆足碗,三足圆底彩陶钵,人面形葫芦瓶,还有运动性太极图旋纹盆等。据考证,大地湾遗址与伏羲“出生于成纪”相吻合,也与伏羲时代“结网罟”以促渔猎,“养牺牲”以充庖厨,发明创造太极图“作历度”以指导农牧业生产相映证;彩陶刻画标记“是中国文字的起源”(郭沫若语)相映证。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古有“三皇”,应是伏羲、神农和黄帝。伏羲是“三皇”之首,是最具时代特征的先民代表。这种认识可能更符合伏羲时代的客观实际。伏羲是人不是神,他与创世神话的神人有巢氏、燧人氏有明显的本质区别,不可同日而语。“三皇立极,功被万世”,伏羲与神农、黄帝都是中国远古时代的卓越代表人物,是时代的产物和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
  伏羲时代的“易”思想
  从文字起源来说,“易”字由太阳和月亮两个字融合而成,代表日、月运行变化的规律以及对人事万物的影响和作用。关于“易”字,汉代许慎编《说文解字》时,列举了三种观点:一曰“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二曰象形,“易、蜥蜴蜒蜒守宫也”;三曰“从勿”。后人总结出“易”有三个特点:“不易”、“变易”和“简易”。早在距今七千年左右的伏羲时代,已用简单、明确、实用的示意符号、示意文字表示反映着天、地、人、万物之纷繁复杂自然规律的不变又运动变化,及相互转变,达到简单、明白、易懂的效果。“易”思想从生活实践中来,又是早期唯物自然哲学的原型。
  “易”有一个产生、提升、逐渐完善的长期发展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易思想”,二是“易学说”,三是“易专著”。伏羲时代,先民们从观天察地、聚焦人事物变的生活实践中,感悟到类万物之情,通智慧之理,感识人生进化的包罗万象,即“人与天地相应,天人合一”。这种思想是对天、地、人时的唯物表达、辨证思考和积极求实的反映,同时,开创的“太极文化”也得到快速发展。伏羲时代具有了“易”思想,并以“太极图”具体、形象而极富哲理地表达出来,是当时人文生态环境下时代和认识进化的产物。进而对宇宙万物进行抽象与概括,逐渐提升发展为夏、商、周初之际的“易学说”;再不断充实、扬弃、发展为以《易经》《易传》等为代表的“易专著”。
  “易”思想是一种朴素的自然哲学思想体系,蕴涵独特的形象思维、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被统称为“太极思维”。太极思维在发展进程中对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丰富的营养,成为古今中外极少有的几乎包罗万象的思想宝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阳阴思想
  “易”思想的发展与“阳、阴思想”的发展变化几乎是同步的、密不可分的。伏羲时代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和以男性为首领主导的氏族联盟时代,先民们长期积累了生存和生产知识,对天地运行规律的认识,对人及万物的洞察了解,逐渐深化。面对气象万千的大自然,从日月、白天黑夜、男女、雄雌、热冷等自然社会现象中总结出规律,伏羲和先民产生了以阳为主导的“阳思维”和“阳阴思维”,萌发并产生了阳阴对立统一的思想,总结出“阳阴规律”,即相互联系的阳阴对立统一规律。在“一画开天”的太极图上,用简单明确的示意符号表示阳和阴,将神秘的万事万物以神圣的思想化合起来。进而“上究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从生活实践中发现,事物中阳阴成分各不相同,有的阳成分多一些,有的阴成分多一些,有的外阳内阴,有的内阳外阴,但都用阳阴符号示意并归属分类,这样,一切复杂的矛盾的事物都能够和谐统一起来。由“阳思维”产生的阳阴思想体现出和谐宇宙、和谐社会中的一大规律,集中了伏羲及先民们的智慧,同时加深了对阳阴构成的万事万物的认识,极大地促进了伏羲文化和伏羲文明,进而引领和促进了神农文化、黄帝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
  归根结蒂,“阳阴思想”是由当时的父系氏族和氏族联盟社会决定的,这就是“阳思维、阳阴思想”的奥秘。
  为什么以后“阳阴思想”变成了“阴阳思想”?“变”的节点在何时?通过长期大量的分析研究发现,“变”的时间为商朝末期,关键人物是西伯侯姬昌即周文王。商朝末期,西伯侯姬昌囚困羑里,出于当时伐纣灭商的社会需要及占筮需要,他在暗地里藏着伐纣灭商兴周的鸿图大志,这种心态、权谋都属于“阴”,而不是“阳”。这就是“阴思维”的奥秘。因此,姬昌苦思冥想,必须改变社会秩序及顺序,从理念上将以阳为主导的“阳阴思想”改变为以阴为主导的“阴阳思想”,并在“演八卦”、推衍六十四卦的编排上、卦象之义上和韬晦谋略中表现出来。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看,阳、阴颠倒,正反映了当时姬昌的身份、地位、生存状况、政治需求及理念发展的现状,它是时代性、历史性的巨变,而不是微不足道的细微末节,其直接影响了后人的思维方式和理念模式,波及社会生活及思想意识领域的方方面面。包括孔子等在内的大学者,在不经意或不深思辨析中,都受到了阳、阴颠倒的深刻影响。至今,社会生活、生产、概念等方面的一些逻辑对应的混乱或错乱,如日月、男女与相应的阴阳概念自相矛盾,其实都是阳、阴颠倒留下的痕迹;前文引许慎:“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也是受了“阳、阴颠倒”影响的具体表现,本应是“日月为易,象阳阴也。”
  “易”始于夏、商及周朝初期,到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而性质复杂的“阴阳学说”,随后由《易经》《易传》等专著构建成“阴阳理论”,进而扩展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影响非常深远。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08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8-12
Re:(天水文化)2006(丙戌)年公祭伏羲祭文(图)

甘肃省副省长李膺恭读祭文
  维公元二○○六年七月三日,岁在丙戌年六月八日。中华儿女,汇聚天水,谨以太牢雅乐之仪,发诚敬之心,致祭于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氏曰:
  渭水泱泱  陇阪逶迤  大哉羲皇  发祥成纪
  名冠三皇  五帝之先  丰功伟绩  世代绵延
  结绳记事 “八索”乃成  演为八卦 开启性灵
  推定历度  初置元日  分别八节  四季以适
  教民田猎  驯养家畜  初作网罟  用以捕鱼
  种桑养蚕  始有丝绸  丝绸之利  圣德广被
  以龙纪官  分部治理  嫁娶之俗  俪皮为贽
  创造琴瑟  二十七弦  “扶来”“驾辩”  世代相传
  中华古国  龙脉永承  改革开放  民富国昌
  值此盛世  百瑞呈祥  羲皇儿女  开来继往
  和谐社会  共建小康  巍巍中华  蒸蒸日上
  众心归一  血浓情长  民族复兴  前途辉煌
  今日公祭  昭告羲皇  肴馔既陈  伏惟尚飨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08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8-12
Re:(天水文化)龙马负图寺的伏羲渊源
作为“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被誉为“中华人文始祖”,他作八卦、定姓氏、制嫁娶、定官职,功绩巨伟。尤其是他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出的八卦,被认为是上古游牧时代的“气象图”与“方位图”。那么,伏羲是在哪里发现的“河图”呢?龙马负图寺又与其有什么样的关系?

□首席记者 李长需/文记者 闫善良 实习生 田建明/图

  历史尘烟中的残留

  多年以前,当我在风暖麦黄的季节第一次来到孟津县会盟镇时,并没有想到这里还藏着一座龙马负图寺。这座寺庙离镇其实并不遥远,往镇北走上一二公里,即可在一片掩映的绿树丛中发现它的所在。

  倒春寒后少见的暖阳天气,天光忽然放开,寺前河道里除了压藕的工人外,桥上也时不时有参观的车辆来。我们随人流进入寺庙,发现它并不十分阔大,只是个三进的院落,一进为山门、钟楼和鼓楼;二进为伏羲殿,单檐歇山式砖木建筑,供奉着伏羲的坐像;三进为三皇殿,是明七暗五的高台建筑,居中供奉着伏羲,炎黄二帝分列两侧。

  三进院落转上一遍,并不需要耗费多少时间,我们想看到这里的古建筑,但现存的似乎与各地新修的庙宇并无多大差别。

  曾主持龙马负图寺重修的孟津县文化学者李根柱回忆说,除伏羲殿抬高重修外,其他的确为新建建筑。

  关于伏羲殿最初的模样,李根柱回忆,1988年他初次踏访寺庙时,坐落在荒草丛中的伏羲殿是唯一幸存的建筑,里面既没有神像,也没有碑刻题记,它深陷于黄河沙土中的地基,屡遭雨水倒灌,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见此情景,李根柱大为痛心,身为县政协委员的他立即起草提案,要求重修伏羲殿,并复原“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的龙马负图寺。

  两年后,县里最终拨款80多万元,让他主持重修伏羲殿。为了保护伏羲殿不再灌水,他们将伏羲殿全部落架提升,在原有地平线上提高一米多,在对原建筑物件如立柱、檩条、墙体、斗拱等修正后,重新上架,保持原貌进行修复。并重修了山门,但因资金中断半途停工。

  八年后,他申请到500万元资金,建好山门之后,又重修了钟楼、鼓楼、三皇殿及两侧的廊坊等。“寺内规模扩大了很多,面积由原来的19亩扩展到现在的43亩。”

  很意外地,他们在拆掉伏羲殿时,竟然发现了24通隐藏在墙内的碑刻。原来在“文化大革命”时,雷村小学的一位老师看到寺中大量建筑、碑刻及雕像被无情地毁掉,十分痛心,遂在一日放学后,悄悄叫上几位高年级的孩子,帮助他用麦草和泥将这些碑刻糊进了墙里。“这位老师真是功德无量。有了这些碑刻,龙马负图寺才有历史的记忆,也才有自己的分量。”说起原委,李根柱感慨万端。

  碑刻上的庄重记忆

  即便是抬升了的伏羲殿,也被涂抹上现代的油彩,在我们解读一座庙宇的历史时,往往给人以失真的感觉。能真切让我们触摸记忆的,只有这些遗留的碑刻了。

  我们进入山门时,曾看到两通保留在玻璃罩中的石碑,分立在山门两侧,其一为“图河故道”碑,另一为“龙马负图处”碑,雄浑苍劲的刀工,深深嵌入碑体,有种惊心的苍凉之美。

  李根柱说,这两通石碑原是镶嵌在明代所建的钟楼、鼓楼下的,根据其雕刻手法及风格,郑州大学的董应周教授和河南古建研究所的原所长李传泽,都认为是唐代的作品。

  在伏羲殿的墙壁上,还有“一画开天”、“渊源”等碑刻,前者为原伏羲殿神龛下的横匾,后者为明建渊源阁上的匾额。这两通碑刻与山门两侧的碑刻风格一致。

  有意思的是,在伏羲殿的墙壁上,镶嵌着一通明代的《伏羲庙全图》碑,清楚地标出明代伏羲庙的规模与布局。很显然,在明代,它要阔气得多,重楼叠阁,院落七进,更有宝塔镇院,非今日可比。这通图碑成为龙马负图寺大规模重建的蓝图。

  除了以上几通碑外,殿内的伏羲圣像碑、夏禹王像碑、周文王像碑、孔子及其弟子群像碑,皆栩栩如生地讲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宋代著名经学大师朱熹、程颐、张载、邵雍等的题诗碑,及明清两代达官显宦王铎、胡煦等人的诗赋碑刻等,这些经过“文化大革命”浩劫被曲折保存下来的碑刻,在重修伏羲殿时,被深深镶嵌进墙壁中。这也许是最好的归宿。

  正午之后,匆匆前来的游人已无踪影,伏羲殿内格外安静,值班的道士轻轻扫着地上的尘土,生怕灰尘落在这些生命顽强的碑刻之上。

  不确定的碑记历史

  我们试图从碑刻中,还原最早的历史印迹,以确定一座庙宇在历史长河中跌宕起伏的命运。

  我们从最早的一通重修碑记,也就是嘉靖二十四年八月所刻的《重修龙马负图寺碑》上发现其“建于唐麟德四年,名曰兴国,由来已久”。“唐麟德四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据孟津学者焦学峰考证,“麟德”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李治在位期间频频改元,“麟德”这个年号实际上只用了两年,麟德元年即公元664年,到公元666年又改元为“乾封”。所以这个碑记所记可能有误,所谓“麟德四年”,实际为“乾封二年”,即公元667年。

  而嘉靖四十四年的《新建伏羲庙记》中则说其建于“晋永和四年”,也就是公元348年。至于修建者,则说“僧名澄者于寺前建伏羲庙三楹,梁武帝因以龙马寺名之,俱遗碑可考”。在清代嘉庆年间所编的《孟津县志》上,也有相同的记载。

  龙马负图寺是否在“晋永和四年”就开始修建了?李根柱认为应该更早,因为其中所说“僧名澄者”,指的是西域高僧佛图澄,其为西晋末年后赵高僧,在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东来洛阳。在石勒政权建立后(公元319年),以方术取得石勒、石虎兄弟的信任,大肆倡导佛教,兴建寺庙893所。而龙马负图寺所建的“晋永和四年”,却是佛图澄圆寂之年,所以他不可能在这一年建寺并当这里的住持。

  后来,在田野调查中,李根柱在附近一村庄发现了一通明代洗肠寺的重修石碑,上面言及佛图澄曾在此住持,并且说重修时,龙马负图寺的僧人像祖上帮助建洗肠寺一样四方化缘,将所得全部捐给了洗肠寺。这说明龙马负图寺建造得比洗肠寺早。从这一点上来说,李根柱认为,龙马负图寺应该建造于佛图澄来洛阳前的公元300年左右。

  不断变更的信仰

  按照李根柱的推算,龙马负图寺至今已是1700多岁的高龄;1700多年,朝代更迭,一座寺庙免不了遭受劫难。

  李根柱说,单从其名字的更替上,就能够体会到历史变迁的痕迹:在其最初修建的时候,名为浮图寺;到了晋穆帝永和年间,即公元350年左右,改名为河图寺;到了梁武帝天监年间(公元505年),又改名为龙马寺;到了唐高宗麟德年间,则更名为兴国寺,9年之后,又更名为负图寺;唐天宝安史之乱期间,被兵火所焚;明嘉靖年间重修,更名为伏羲庙;清乾隆19年重修时又更名为羲皇庙;而直到今天重修时,才定名为龙马负图寺。

  岁月沧桑,7次更名的背后,见于文献的重修扩建已有16次,这意味着,在1700年间,它平均每一百年就会遭到一次灾难,每次灾难之后,又得重生。一座寺庙有这样惨烈的经历,经1700年而不倒,亦令人欷歔。

  从寺名的更替中,我们还可看出其一直供奉着伏羲,宣扬的也是伏羲文化。但李根柱说,实际的信仰供奉远比这复杂得多。

  从历代重修碑记及碑刻上,我们可以看到其不仅供奉着伏羲,还供奉着夏禹王、周文王、周公旦、孔子等古代圣贤和关公、释迦牟尼及胁侍各神、观世音菩萨等各路神仙。这无疑说明,在历代一直供奉伏羲的同时,当地人根据信仰的需要,不断增添或变更自己的神祇。“我们这次重修时,曾考虑是否再设关公、释迦牟尼等的塑像,但最终定位于伏羲再加炎黄二帝。”李根柱说。 

  源自伏羲降龙马

  从信奉众神到回归伏羲,让我们看到一座庙宇的信仰发展轨迹。而事实上,龙马负图寺也一直跟伏羲有关。

  说起伏羲,这位传奇的“人文始祖”,因母亲华胥氏在雷泽踩了大脚印而孕,12年后生在成纪(今甘肃天水),后带领氏族迁徙至黄河流域,最终定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其智慧超人,画八卦,代替结绳记事;“作网罟”,教民渔猎;“定姓氏”,自姓为风;“制嫁娶”,男婚女嫁;“定官职”分理海内,功绩甚巨。在这些功绩中,首推其发现“河图”、“洛书”之后而画八卦。《周易·系辞上》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所谓“河出图”,就是伏羲在一次观察黄河时,有龙马背负“河图”出现;而“洛出书”,则是伏羲在洛水发现的神龟背负的“洛书”。

  所谓“河出图”,就是伏羲在一次观察黄河时,有龙马背负“河图”出现;而“洛出书”,则是伏羲在洛水发现的神龟背负的“洛书”。1988年,内蒙古学者韩永贤宣布破解了“河图”、“洛书”的千古之谜:所谓的“河图”,原来就是上古游牧时代的“气象图”;所谓的“洛书”,则是指他们的“方位图”。

  那么,“河图”这个“气象图”,是伏羲在哪里发现的呢?

  据《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记载:“上古伏羲时,龙马负图出于河——伏羲则之以画八卦。”

  西汉经学家孔安国解释说:“龙马者天地之精也,其为形者也,马身而龙鳞,故谓之龙马。龙马赤文绿色,高八尺五寸,类骆有翼,踏水不没,圣人在位,龙马出于孟河之中焉。”

  这里显然指出了龙马的发现地点在“孟河”,“孟河”应该是古孟涂国(今孟津)境内的河流。李根柱认为,“孟河”实际上就是今天的黄河支流之一孟津境内的图河。龙马负图寺建在图河河畔可作为证明。

  我们在龙马负图寺的门前,看到了被整修过的一二十米长的图河河道,除了寺庙门前蓄有水,其余河道已经干涸,为青绿的麦苗及参天的杨树所覆盖。李根柱说,图河发源于孟津县城东南3公里外的邙山百乐原诸坟岭,向东北注入黄河,全长21.5公里,附近还有一个孟河村,传说该村就是伏羲捉龙马的地方。

  当地还流传着伏羲“得马于孟河,养马于马庄,画卦于读书台”之说,所以除了得马的孟河村,这里还有马庄村,该村至今还有拴马桩、前马圈、后马圈等遗迹,而读书台就在龙马负图寺附近。

  李根柱曾经考察了整个图河流域,发现其两侧还有不少跟此传说有关的村庄,如负图村、卦沟村、上河图村、下河图村等,皆跟伏羲发现龙马负图这一事件有关;另外还有8个以河流命名的村庄,如郑河、卫河等,传说是伏羲死后龙马悲伤过度而顺图河踢出的8道沟形成的8条河流。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08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8-12
Re:(天水文化)伏羲其人、其神、其符号
伏羲其人、其神、其符号

·王   钰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作为三皇之首的伏羲,究竞在历史上存在否?在研究伏羲文化的一些文章中,笔者翻阅了有些学者、专家的学术论文,大家对“伏羲其事”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和功绩都作了不可否认的评价。但对“伏羲其人”的存在意见分岐较大,各持已见,明显形成了对“伏羲其人、其神、其符号”在文坛上的大论战。

  长春市东方伏羲文化研究会会长任永财在《试论伏羲其人与伏羲文化》一文中认为:太昊伏羲约在六千五百年前生于古成纪,即今天水,至于具体地点大约有几种:一、甘谷县古风台;二、秦安大地湾遗址;三、西和县仇池山;四、歙谷县。这些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总而言之,生于古成纪即天水一带乃确凿无疑。伏羲氏是有血有肉的人,伏羲同女娲不是亲兄妹,顶多是风姓远亲而已,为了使命中原定都之后二人分手。但有的学者说伏羲与女娲确有其人,并不是亲兄妹结婚,而可能是同一个部落的,或者说还是同一个时期的人。由此,否定把伏羲与女娲视为神话人物或“蛇身人面”的异类是错误之说。

  河南淮阳县伏羲文化研究会的王万波先生在《稽伏羲诞辰纪年与何时王天下作甲历》一文中,根据美国易学专家应鼎成先生在《哲学与科学的易经伏羲历和普通的世界文字》中所说的“伏羲其人历易元6488年庚午马岁马到成功“的论述。经他对应鼎成先生的理论推算认为: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后,女娲嗣应,稽伏羲诞辰纪年距今历数。伏羲:为6488年前仲春二十五日生于成纪,自姓为风,葬于宛丘,(河南省淮阳县),在位115年,寿194年,女娲与伏羲为同母生,生而神灵,尝劝兄伏羲正婚姻媒约嫁娶之理,伏羲殆,群臣推之女娲为主,号娲首,以云为姓,建都于中皇之山(今河南省西华县),伏羲氏传女娲氏是正统传世,中间没有间接,唯女娲至炎帝神农氏有间接,神农氏后均没间接。冯浩菲先生在《关于伏羲名实推解问题》一文中,针对闻一多先生《伏羲考》而分析认为:闻一多“将伏羲推解为虚无的图腾龙,又推解为葫芦,与人无关,其做法不可取,其结论不可靠,必须给予纠正。将伏羲女娲 推解为只是远古时代“龙”图腾的一个虚拟称号,其实是一种植物果实葫芦的化身,并无其人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他认为:伏羲是远古时期的人,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平实可实,实实在在,不是传说中的“人首蛇身”的“神”和植物的化身。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由于古代文字出现较晚,先民们的杰出代表人物多赖后人一辈辈口耳相传,后来见诸文字,便出现同名异形现象。有人类就有组织,有组织就有头目,有头目就有名号,三皇五帝就是后来各个历史阶段“头目”的名号。伏羲为三皇之首,根据我国历史年代的排比,其生活年代距今不出一万年,(注:大地湾文化现确定为6万年)。伏羲上与有巢氏、燧人氏等相接,下与神农、黄帝等相接,前后诸多帝号均系人的代称,中间的伏羲是帝号,也是人称。图腾是图腾,人是人,二者不能等同。天水师范学院教授李建成先生针对《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上刊登的常金仑教授《伏羲女娲的历史考察》一文,其否定了伏羲、女娲在历史上的存在。李建成先生结合文物资料分析认为:伏羲女娲不要轻意否定,尽管伏羲其人其事最早出现在《易系辞》中,但不能说伏羲后裔没有在春秋时期建立国族,伏羲是部落酋长,是太昊氏族中最有影响的一个部落,号称华胥,风姓,《后汉书》中称“风夷”。同时他还引用著名历史学家何光岳先生从大量史料分析得出结论:炎帝、黄帝均为太昊伏羲氏的后代,太昊伏羲氏生于渭水中游的成纪(今天水)境内,距今6000年左右。他又结合大量资料表明,杰出人物只要是真实的存在,他们被神化是人们对他们最好的肯定,说明他们不是人虚构的“历史发展的代表”,伏羲女娲就是这样,他们被人们神化是人们对他们的无尚崇敬,他们又被历史化是人们对他们的客观存在给以最好地肯定。可以看出,伏羲并不是“虚拟” 、“塑造”的图腾祖先,而是从文献、文物遗存、风俗、传说等情况认定伏羲的存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姓氏学专家窦学田认为:伏羲虽然是我国传说中古帝之一,我国许多地方流传着有关伏羲的传说及其文化遗存,从传说、神说、历史资料和遗存来讲,伏羲实际上是我国上古时期的英雄人物,他在历史的发展中才智不断增大,最终成了中华民族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数千年来在民间口口相传,在传颂中伏羲的形象更为丰满,丰富了伏羲文化。

  在学术研究上,有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伏羲是历史上传说的人物,“伏羲”是一种“符号”,是崇敬或崇拜的一种象征性的“符号”。“伏羲”乃后人所创造,缺乏史实根据。因最早的史料出现在周秦,而只是片言碎语。那么,将周秦以前几千年的民间相传作为一种历史依据不可靠,持否定态度。而不否认“伏羲其人”在历史上的存在和他的历史贡献的学者,大都认为伏羲生于成纪,因历史文献有关伏羲生于成纪的记载甚多,如《帝王世纪》、唐司马祯《史记·补三皇本纪》等等。因此,对“伏羲其人”的存在是有依据的,不能随意否定伏羲的存在。

  “伏羲其人”存与否的论战曾一阶段相当激烈,有人认为这种大论战有可能还要持久下去。不管怎样说,研究伏羲是推动“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统一意志的象征,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内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精神,作为当今时代的需要,伏羲文化同样是炎黄子孙民族团结和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应该宏扬光大。”。
“伏羲文化,炎黄子孙”这是谁也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08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8-12
Re:(天水文化)“敦煌出土伏羲 女娲砖雕图”小考(组图)

“敦煌出土伏羲 女娲砖雕图”小考
●王  钰  文/图
  最近,笔者在敦煌参加了一个学术交流会,会上在组织参观敦煌博物馆时,笔者发现有两块浮雕砖引起极大兴趣,这两块浮雕砖的图案是伏羲、女娲图,于是征得博物馆人员的同意便拍了下来。
  这两块浮雕砖是1991年12月出土于敦煌佛爷庙墓群,属西晋作品,正方形,37cmx37cmx5cm。伏羲、女娲浮雕砖的共同点是“人首蛇身。”可不同的是“细节”各有所异。
  伏羲:“人头蛇身”的头上三绺黑发竖起,下巴有胡须,蛇身上粗下细,蛇身长,从上到下蛇身线条边缘周围有无数个小黑圆点,伏羲长着双翅,下面有一条似人非人的腿,蛇身屁股后面长着一扇翅膀,翅膀下面又有条腿。最让人感到惊奇的是伏羲胸部是一个大圆圈,圈内不是阴阳鱼的“八卦太极图”,而是一只大黑鸟,参观者有人说这是一只大鹏鸟,也有人说这是一只凶猛的“黑鹰”,究竟是一种什么鸟,各说其理。但有一点大家共认,胸部的那个大圆圈可能是伏羲的“太极图”形。
  女娲头戴一顶似像非像的“黑色帽”,也有人说可能是女人的一绺“发缵”,蛇身的线条周围可没黑圆点,两只胳膊如两根木槌,硬郎郎的伸出,无手指,两肩膀上长着似如四朵莲花瓣样,右肩膀上长出两条似衣物带样。女娲蛇身同样是上粗下细,屁股后面长着一翅膀,翅膀中又长出一条长腿,前腿伸出,有脚趾。女娲胸部圈内爬卧着一只大蛤蟆。有人说女娲胸部图案象征着“月宫蟾蜍”。
  伏羲、女娲浮雕砖在敦煌的出现,笔者翻阅了一些史料,对伏羲、女娲怎么在我国西部的河西一带留有“足迹”?伏羲、女娲胸部的大鹏鸟和蛤蟆是怎么一回事?希望能找到答案,结果都感到不太理想,但结合史料和自己的分析,有两点感到还有些可能性:一是伏羲、女娲在敦煌出现的“足迹”问题;二是伏羲胸部的大鹏鸟与秦人的联系。
  伏羲文化不仅向东也向西传播
  伏羲文化是指有关伏羲的文献记载、传说、考古发现、历史遗迹、建筑雕塑、砖雕、文学艺术、民情风俗等一切人文现象的总和,记载伏羲的主要代表文献有《周易》、《左传》、《尚书》、《山海经》、《淮南子》、《礼记》、《汉书》、《古史考》、《帝王世纪》、《史记·补三皇本记》、《路史》、《绎史》、《风俗通义》等,学术界将我国古代部落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地处古代中国的西北方,[华夏集团具体说是甘肃天水一带为中心],这三大集团相互斗争,又相互融合,以伏羲、女娲、炎黄等部族为代表向东迁徙,南下终战胜其他两大集团,完全同化,渐次形成后来的汉族,也成为后来的“炎黄子孙。”由此伏羲文化的产生,客观地讲,大部分经史典籍记载,伏羲氏族的起源在渭水上游的天水一带,其中有相当一支沿渭河东迁,在迁徙过程中,华夏集团和东夷及南蛮各部落不断融合,另一支沿西汉水河谷地带、经陇南、汉中向南迁徙,到达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等地,对长江上游及苗蛮各部落产生影响。其次尤以炎黄为代表的华夏文化是在伏羲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东夷文化和南蛮(苗蛮)文化是受伏羲文化的循序渐进的形成而发展的。因此,伏羲文化是向东、向南、向西南的发展结果,它是中华民族的“溯源文化。”
  敦煌博物馆藏的两块西晋伏羲、女娲砖雕给人又一个新的启示,伏羲文化不仅向东夷和南蛮发展,而且还向西传播。为提示这个蕴含历史的问题。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表明:如《嘉峪关市志》、《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帝王略论》、《敦煌遗书·天地开辟以来帝王纪》、《敦煌志》、《敦煌汉简释文》、《吐鲁番出土的伏羲女娲图》、《吐鲁番古墓葬出土艺术品》等,以及1982年4月在武威出土的彩绘灰陶盆绘的《伏羲女娲图》和嘉峪关新成出土的魏晋墓葬棺盖伏羲女娲画像等。伏羲文化的研究,大部分专家学者论述伏羲文化是由原生地天水一带向东传播,这自然有一定的道理,然而伏羲文化并非仅仅向东传播,而且也曾向西传播,从敦煌到吐鲁番等地区。孟凡人先生在《吐鲁番出土的伏羲女娲图》中就写道:“可以较明确地说河西地区同样也是伏羲女娲图传入吐鲁番地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中间环节(中转站),它表明吐鲁番的伏羲女娲图,很可能是由渭水一带经河西走廊而逐步传到吐鲁番的。”敦煌地区也是向吐鲁番传播的“途径”之路。
  敦煌地区自张骞通西域“丝绸古道”的开启,汉武帝设河西四郡以后,中原政权的统治已达河西走廊的西端及至西域,中原汉人的开往戌边士卒和中原汉人作为伏羲氏族的后裔也随之到达,与当地少数氏族构成一体,与其大大改变了居民成分。诚然中原汉人虽还没形成“气候”,但中原汉人的“伏羲氏族”习俗已站稳了“脚跟”。甘肃历史上的“五凉”时期,敦煌文化(也称“五凉文化”)正式形成,伏羲文化也深层次的蕴含着它的载体。到前秦苻坚时期,“徒江汉人万馀户于敦煌,中州之人有田畴不辟者,亦徒七千户。”敦煌地区汉人与非汉人形成杂居区域,当然汉族西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终于汉化了。这其中汉人的伏羲文化和其余氏族文化融汇发展,将“伏羲文化”作为一种载体而沉淀下来。因而敦煌出土的西晋砖雕上的伏羲女娲图就不足为奇了。
  敦煌的伏羲胸部“鸟”与秦人的关系
  敦煌出土的伏羲女娲砖雕图,使人不解的是伏羲胸部的那只大鹏鸟和女娲胸部的蟾蜍。
  “鸟”与伏羲究竟是什么关系?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得不到答案。近日,笔者再次翻阅《史记·秦本记》,使人恍然大悟,得到了一些启发。 “……大费拜受,估舜调训鸟兽,鸟兽多训服,是为伯翳,舜赐姓嬴氏。”由此可见,秦人远祖盛行鸟的崇拜,是以鸟为图腾的部落。《史记》还曰:“鸟身人言”,《左传·昭公》曰:“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少皞‘鸷’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族鸟’,为鸟师而鸟谷”。诚然,秦人盛行崇拜“鸟”,大都与“鸟”有关。自从“秦庄公伐西戎,破之,周宣王与大骆犬丘之地,为西垂大夫。”“西垂”、“犬丘”,张守节先生在《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秦州西南九十里一带,汉属陇西西县也。”“西县”,《甘肃通志》载:“西县故城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秦庄公为西垂大夫,汉置西县。”《秦州志》也载:“秦州西南一百里,四道岭有秦嬴非子,繁息战马故址。”
  诚然,秦人先祖生活区域“西县”、“西垂”,以养马为业,但盛行崇拜“鸟”,大都与“鸟”有关,以“鸟”为图腾的部族和西县位置可以昭示秦的发祥地和受封地。笔者剪贴的《甘肃日报》1997年11月29日八版刊登祝中熹的《秦公大墓金饰片》认为:先秦犬丘的位置,绝不出西汉水中游,其最大可能在礼县、西和大堡子山。祝中熹先生的论述不是没有道理的。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的一种“鸱枭”鸟很能说明秦人与鸟的关系,鸟与伏羲的关系。这种“鸟”是前几年一些盗墓者从礼县大堡子山挖掘出一种鸱枭形金饰片,高达52厘米,宽32厘米,钩喙、环目、凸胸、屈爪、双翅展“飞”,样凶猛。通体饰片变形窃曲纹。大堡山曾是先秦公墓群,这种鸱枭均为秦公墓棺椁上的装饰品。
  不难想象,墓群正映合了《史记·秦本纪》,秦人女祖“玄鸟陨卵、女修吞之。”而“生其后”。秦人不仅善于“养马”,又善于“训鸟兽”,成为“鸟俗氏”的又一种说法。周平王东迁时,秦襄公护送有功,受封诸侯后,第一件大事便是“立西时”,“祭白帝、祠白帝宗庙。”而白帝正是“少皞”,少皞是我国远古时最著名“鸟”的图腾部族首领。相传少皞是太皞的后裔,“太皞”伏羲的代号也。又传秦人是少皞的部裔。《山海经·海内》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咸鸟”为“少皞”。《左传》也曰“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少皞名“鸷”。“鸷”为一种凶猛的大鸟,象征部族的强大,也符合原始社会这支部族首领“鸟”为图腾的习俗。
  敦煌出土的西晋伏羲女娲浮雕砖图,伏羲胸部一只凶猛的大鹏鸟与秦人崇拜“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表明,敦煌出土的伏羲女娲图,伏羲胸部的“飞鸟”代表“天”(乾),女娲胸部圈内的“蟾蜍”代表“地”(坤),乾坤象征天地万物以“阴”“阳”平衡。同时,也表明:伏羲文化作为它的原生地——天水,其不仅向东夷和南蛮传播发展,而且向西传播,敦煌出土的伏羲女娲图是魏晋以后,作为伏羲的原生地向西发展的过程中,将秦人先祖崇拜“鸟”的图腾也带到西域。从而秦人崇敬伏羲与崇拜图腾结合起来,构成了我国西部“伏羲文化”的出现。
  敦煌出现的“伏羲女娲砖雕”拉近了天水与敦煌的距离,架起了一座“伏羲文化”的“桥梁”,将敦煌莫高窟与天水麦积山石窟构成一条旅游文化的“纽带”,带动旅游业和双方经济的开发利用,会有一些好处的。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08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8-12
Re:(天水文化)羲皇故里 龙之故乡(组图)
  天水 甘肃省第二大城市,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现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总人口328万人。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称。
        "天水",是当地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地名。最早始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天水得名,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远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区人烟稠密,屋宇毗连,"山水灵秀,林木密茂"。可是,到了秦末汉初,长期的征战、厮杀加上连年的干旱,使当是繁华、富饶的上城变得残垣断壁,民不聊生。传说,在一天夜里,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忽然天空狂风呼啸,雷电交加,随着一道金光闪耀,地上现出红光。顿时,大地连续震动,在轰隆隆巨响声中,地面裂开一条大缝。只见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于是形成一湖,天水湖"。此湖水位稳定,水质纯净,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当时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后来,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了,他就命令把要新设的郡建在上邽北城的湖旁,起名"天水郡"。从此,有了"天水"之名。
        羲皇故里
        天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史载人首蛇身的人类始祖伏羲和女娲,即出生于天水,故天水又称为“羲皇故里”、“龙的故乡”。伏羲,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中国第一位人王,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伏羲诞辰日和农历五月十三日(传说中龙的生日),天水便举办规模盛大的祭典仪式,1995年起 ,又扩大办成了天水伏羲文化节。
        现存的伏羲庙,又名太昊宫,在市区西关,当地称作人宗庙,其建筑肃穆古朴,巍峨壮观,是海内外华人寻祖追宗的圣地。
        麦积山
        麦积山,地处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北道区麦积山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是中国四大名石窟之一。
        麦积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势险峻,周围绿树成林,环境清幽。西汉末年,麦积山已成为天水名将隗嚣的避暑宫。这里松桧阴森,横云飞渡,烟雾团绕,碧水长流,“其青云之半,峭壁之间,镌石成佛,石龛千室”,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一样,有着珍贵的艺术宝藏。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正如我国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