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的设立,是战国时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史发生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直至200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度审视稷下学宫这一重大文化事件时,仍然会惊叹不已。
这就如同一个人从少年成长为青年的过程中,接受了某种系统性的教育,其性格、思想的形成以至于今后的人生命运均与这一时期的教育与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稷”是齐都临淄一处城门名,“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稷门附近,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学宫因处稷下而称为“稷下学宫”。战国时代,儒、道、墨等诸子百家具有体系性的思想正在形成之中,而稷下学宫一百余年的存在恰恰加速了这一历史进程,中华文明从此由自发、孤立、分散式的文化创作走向自觉、普遍、集中式的文化创造。这一脱胎换骨的变革过程仿佛是将中国文化从手工作坊的生产模式带入到机械化的工厂化大生产的时代。从此,中国政治与知识实现联姻,官僚阶层与士阶层融为一体。
在很大程度上说,稷下学宫正是中华文明早熟的催化剂,它代表着中国战国时代的知识分子群体的智慧性文化创造,并且将知识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演化成了一种不可阻挡的强大势能。
今天的我们如何认识稷下学宫及其产生的巨大作用?
让我们走进战国初年的齐国。
田氏代齐,是春秋末期大夫专政夺权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据史料记载,田和取代姜氏而为诸侯,仅二年而卒,其子田午继位,是为桓公(前374年—前357年在位)。桓公深知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于是效仿春秋时期姜齐之桓公的“啧室之议”,为招揽人才而设立稷下学宫(学术界对于稷下学宫是否由桓公设立存有争议)。东汉徐干《中论·亡国》篇中说:“昔齐桓公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崇之。自孟轲之徒皆游于齐。”至桓公之子齐威王在位时,稷下学宫有了进一步发展。史载齐威王初即位时,喜好声色,饮酒作乐,常常通宵达旦而不理朝政。“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淳于髠以大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为隐喻劝谏齐威王,终于激发起他的雄心壮志。邹忌弹琴论政,使齐威王由弹琴的道理悟出了治国的方法,齐威王赏识邹忌的才能而授予相印。在邹忌的辅佐下,齐威王开始了改革。首先是整顿吏治。威王将政绩不好而善于钻营的阿大夫以及接受其贿赂的大臣一并烹杀,而厚赏政绩显著的即墨大夫。其次是广开言路,悬赏纳谏。第三是以贤人为宝,唯才是举。前319年,齐宣王即位。当时齐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壮大。齐宣王在位期间,借助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一心想称霸中原,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为此,他像其父辈那样广招天下贤士而尊宠之,大办稷下学宫,为稷下学者提供优厚的物质与政治待遇,“开第康庄之衢”,修起“高门大屋”,政治上授以“上大夫”之号,享受大夫的政治地位和物质待遇。勉其著书立说,展开学术争鸣,鼓励他们参政、议政,吸纳他们有关治国的建议和看法。因此,吸引了天下众多贤士汇集于稷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说:“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次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这即是说,继齐威王时稷下学兴起之后,齐宣王时再度兴盛起来,从而达到鼎盛。直至齐襄王(前283年—265年在位)时,稷下学宫犹存。《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叙述荀子“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正值“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此中所谓“列大夫”、“祭酒”等,都是稷下学宫中的职位或尊称。前265年,齐襄王卒,其子建即位。齐王建年幼,权力由其母执掌。这个时期齐国政治黑暗,所养宾客多被秦国收买,不再效忠齐国。君王后等人对于稷下先生的忠言直谏,要么不以为然,要么大动肝火。荀子可能就是因为进谏齐相“女主乱之宫,诈臣乱之朝”(《荀子·强国》)而致使“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国最终为强秦所灭,稷下学宫也随之衰亡。
稷下学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为什么首先会出现在齐国呢?
稷下学宫的设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现象,而是建立在深厚的齐文化土壤之上。齐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齐文化从其渊源来看,融合了东夷文化、姜炎文化、商文化和周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多元复合体。齐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吸收历史文化遗产,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在以开放包容的胸襟吸收他国文化的同时,也将齐文化传播到其他国家。
东夷文化产生于以今山东为中心的东部地区。从距今8300年前的后李文化起,历经北辛文化(距今约73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500年)、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年)、岳石文化(距今约3900年),都是东夷人所创造出来的不同阶段的文化。据《竹书纪年》和《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夷有九种。“九”实际上是“数量很多”的意思。也就是说,东夷族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部落,而是由大大小小很多个部落组成的庞大部族和部落联盟。其中,最主要的部落有:风姓部落、姜姓部落、嬴姓部落、姚姓部落等。东夷族各部落主要以龙、蛇、凤、鸟、太阳为图腾,以鸟类图腾居多。在东夷族的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部落首领有太昊、蚩尤、少昊、大舜等。到了少昊氏时代,设官分职已经精细化,这也说明东夷部族初具早期国家的形态了。齐文化正是在东夷文化的基础上孕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姜太公受封之后仍尊重东夷人原有的生活习俗——“因其俗,简其礼”,很好地保留了旧有的文化传统,促进了齐文化的繁荣。
姜炎文化是姜炎族创造的文化,其主要发祥地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的渭水流域。其部落首领炎帝,又称神农氏,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传说人物。姜炎族是一个崇拜火与太阳,初以羊后以牛为图腾的古老部族。在上古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其足迹遍布中华大地。根据郭沫若的研究,炎帝后裔有四个重要的分支:一是烈山氏,二是共工氏,三是四岳,四是有邰氏。在炎帝的后裔中,四岳被认为是最有头绪的一支。四岳源于伯夷,其后代在先秦时期历历可考者,有申、吕、许、齐。齐就是从吕分化出来的一支。对此,《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说:“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
殷商文化。商族起源于东方,原为东夷族的一支,直接证明这一点的是其图腾标志。《诗·商颂·玄鸟》中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中也有相关传说的记载。玄鸟氏是少昊部落的24个鸟氏族之一,可知殷商源于东夷族无疑。殷商西进入主中原以后,与中原华夏人民创造了一道创造了以青铜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即商文化。殷商文化是一支开发很早、发展程度很高的文化。齐地在殷商之时,或为商之属国,或为商之势力范围,因而,商文化对齐地土著文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周文化。周部族本来是殷商统治下的一个方国,是从一个古老的部族发展而来的。这个部族传说是帝喾的后裔,姬姓,属于黄帝系统。周族逐渐强大后,最终灭亡了商朝。周朝分封诸侯,“以潘屏周”。姜太公吕尚因辅周灭商有功,受封建立齐国。齐为周之封国,齐国和周王室及周之宗国有累世联姻的关系。周文化在齐文化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巨大而明显的影响。
齐文化中有一种尊贤尚功的传统。姜太公受封时,只得到了齐地的封土和齐地的百姓,随同他一起来到齐国的大概只有高、国二卿。姜太公没有遵从周朝的宗法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宗法制的局限性,广泛吸收有才能的人,特别是团结齐地的人才共同治国。“尊贤尚功”由姜太公首倡,齐国国君代代遵从执行。齐桓公任用射杀自己未成的管仲为相,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实用一系列的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第一霸主。一百余年后,被齐景公任用为相的晏婴,注重将礼的作用与治理国家的举措联系在一起,使齐国在思想文化上有了新的发展。
稷下学宫的设立适应了文明价值体系重建的需要。春秋末年,出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和“陪臣执国命”的乱象,周朝礼乐文明的基本精神趋于崩溃,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在春秋战国乱象纷呈的时代,人们生存于困惑不安之中苦苦思索着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及其蕴含的变化逻辑,而这正是稷下学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之所以出现的历史根源。司马迁在《史记·六国年表》中写道:“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横短长之说起。矫称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此后,家臣执掌国政,大夫世代保持政位,六卿独揽晋国大权,无论征伐还是会盟,威势都在诸侯之上。到田常杀掉齐简公而自任齐相,诸侯却无动于衷不予讨伐,这标志着海内已经围绕怎样保持本国的军事实力来争斗了。韩、赵、魏三国最后终于瓜分了晋国,田和也吞灭姜齐而据为己有,六国并立的局面由此开始了。(这些国家)首要之务在于壮大军事力量,兼并对方,因而权谋诈术得到普遍应用,合纵连横的学说也相继兴起。各种谎言骗局蜂涌而出,誓词盟约毫无诚意,即使互派人质,剖符为凭,也不能相互约束。
稷下学宫的设立满足了“田齐”统治者为寻找其政权存在合法性内在根据的需要。齐国在诸侯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力量,齐桓公姜小白曾成为公认的霸主,盛极一时。到春秋后期,霸政局面近于尾声,而且,姜氏之国大权旁落,渐为卿大夫田氏所控。齐国的田氏原是陈国公子完的后裔。公子完在齐桓公时,因避陈之内争,奔齐国,姓田氏,任齐“工正”,即掌百工之官。昏庸的齐景公执政时期,田桓子之子田乞,即田僖子,采取了一些争取民心的有效措施。他用“以大斗出贷,以小斗收”,于是“齐之民归之如流水”,田氏以厚施于民的方式,得到了齐民的支持,然后又开始以计谋翦灭齐国的大族。前490年,齐景公死,田氏乘机发动武装政变,打败了国氏、高氏,立景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阳生为国君(齐悼公),田乞为相,掌握齐国政权。田乞死后,其子田常(田成子)继续为相。田成子仍然采用田僖子所制定的政策,用大斗出、小斗进的办法大力争取民众。田氏行德于民,取得了极好的效果。齐悼公即位四年之后被弑,其子壬即位,是为齐简公。齐简公对陈乞怀着极大的戒心,依靠监止执政,疏远田氏。前481年,田常又发动武装政变,把几家强大的贵族如鲍氏、晏氏等全部消灭,并杀死了齐简公,另立简公之弟骜为国君(齐平公),政权完全控制在田氏手中。齐平公不敢有任何反抗,在位25年而卒。其子积立,是为齐宣公。田常的儿子田襄子、孙子田庄子相继为齐宣公相。齐宣公在位51 年而卒。齐宣公死后,其子贷立,是为齐康公。到田常的曾孙田和时,于前391年废掉齐康公,自立为国君,完成了田氏代姜氏之齐的过程。田氏乃自立为齐君,仍定国号为齐,史称田太公和,前386年,齐太公与魏文侯会于浊泽(今河南临颍县西北)。这时,韩、赵、魏三家已经分晋,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认。太公和乃求魏文侯向周天子说情,请承认田和为诸侯国君,周天子许之。从此,田和正式成为诸侯国君。田氏贵族代替了姜姓贵族的统治,完成了田氏代齐的大业。齐国的江山从此改姓。战国时代的齐国往往被称为“田齐”。田齐统治者之所以创建稷下学宫,除了受魏文侯尊贤礼士、广开言路以及受到子夏建立西河之学的影响之外,更是为了巩固田氏政权统治的需要。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田常(田成子)杀齐简公后,害怕诸侯们群起而攻之,于是“乃尽归鲁、卫侵地,西约晋韩、赵、魏氏,南通吴、越之使,修功行赏,亲于百姓,以故齐复定。”从中可以看出,田齐统治者害怕在历史上落下篡弑的恶名,他们总不忘为“田氏代齐”的合理性制造舆论,寻找理论根据。
稷下学宫的设立,满足了田齐统治者富国强兵、统一天下的战略需要。前319年,齐宣王即位。当时齐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壮大。《战国策·齐策》载苏秦说齐宣王说:“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踏踘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夫以大王之贤与齐之强,天下不能当。”齐国领地方圆两千里,战士有数十万,粮食堆积如山。军队战车精良,士兵训练有素,调动迅速,快如飞箭,作战威猛势如雷电,分散变动疾如风雨。即使发生战事,敌人也从未越过泰山,渡过清河,到达渤海。齐都临淄有七万户,依我推算,根据最低标准估计,每户至少有三个男子,三七就二十一万人,不必调遣远地的兵力,就凭临淄的士卒就已经有二十一万了。临淄的百姓十分富裕殷实,人们无不会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赛狗、下棋、踢球。临淄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连起衣襟可成帷幔,接起衣袖可搭幕帐,挥洒汗水就成大雨,家庭殷实,百姓富足,人人志气高扬。以大王的贤能与齐国的强大,堪称天下无敌。
齐宣王在位期间,借助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一心想称霸中原,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为此,他像其父辈那样广招天下贤士而尊宠之,大办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在齐宣王时期达到鼎盛,既是齐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产物,也是当权者重贤用士、思想开放所产生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