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533阅读
  • 2回复

戏说江津三古镇 原汁原味的“老山城”文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7-30


江津滨江路:央视评为万里长江第一路




每一条古老的街道,都镌刻着不同岁月的光影。当你回眸,会发现这些老街呈现了一出出精彩纷呈的戏剧。


7月27日,“最美街道”区县踏访报道组来到了江津区,这里除了去年入选“最美大道”十强的滨江路,还有3条老街入围了今年各大项的50强。白沙古镇老街遗留着谍战场景;塘河古镇老街保留着数百年来的盛大婚俗;中山古镇老街爱情天梯的故事为这里镀上了浪漫色彩。不同的街道风情,如同直播着别样的剧目。


白沙古镇



当地群众演员正在演绎情景剧




抗战剧
白沙古镇老街
关键词:沧桑、抗战遗迹


剧情模拟:抗战时期,穿着朴素的女共产党党员来到了白沙古镇老街,想要将重要情报送给同志,谁料一踏上这条青石板路的老街,身后就跟随了两名身着旗袍的贵妇人,她不知道这是不是敌方特务,她站在一座古朴的木门前犹豫,敲门还是离开?


踏入白沙古镇的老街,就像是走进了重庆“老山城”的历史之中,踏着青石铺就的石板路,沿路是沧桑的吊脚楼,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主街延伸出的幽深的小巷道,还有一段廊坊式栈道木板街,街上还保留着堪称重庆最大的抗战遗址群落。紧靠江边的一栋两层穿斗结构木楼,也就是1939年,国民革命军后勤总司令部第26仓库白沙粮食堆积所所在旧址。而江边的朝天嘴更是无数电影中“朝天门”的拍摄地,一路走来,8公里长的老街如同一处随时可以上演抗战剧的剧场。


正因如此,从2007年开始,这里成了各大影视剧的热衷取景点,而这些片子中的这条老街,总是作为抗战时期的背景出现。在我们踏访中了解到,这在当地也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老街中有200多个居民,组成了一支专业的“龙套队”,拥有了一定的戏剧功底,有的居民甚至还专门为自己量身定做了戏服备演。


访谈:白沙镇委员会秦敏书记说,白沙古镇的古老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好,一方面是因为政府修缮与维护的功效,另一方面,也受到了电影的影响。居民们通过剧组的青睐,越来越深刻认识到白沙深厚文化底蕴的珍贵,对古建筑也形成了更深的保护意识,自发的去阻止一些人为破坏的发生。



塘河古镇



当地艺人正表演婚俗颠轿


纪录片
塘河古镇老街
关键词:婚俗


剧情模拟:唢呐声声,塘河古镇老街的迎亲队伍来了,穿着红黄礼服的迎亲队伍跳着舞蹈,抬着一顶装饰精美的大红花轿在老街中左摇右晃地前行。街上的居民纷纷推开自家木门围观,互相猜测着,轿中究竟是谁家的千金呢?


这条古镇街道依山而建,由河畔码头起呈阶梯状蜿蜒上扬,约600米长的主街连接着横街子、庙巷子两条小街,由三道寨门把持着。沿街明清时代的建筑多以青石为基、砖木竹为墙,几栋巴渝罕见的徽派风格建筑穿插其间,路上还有别具一格的朱家洋楼,让一条老街完美地融合了中西方文化。“茂盛米行”、“新华日报”、“梅子酒”等拍电影时挂上的招牌,还留在一些民居门上,为老街更添一分古朴。


69岁的李奇才老人,说起老街的历史便滔滔不绝起来,他介绍,老街作为渝、川、黔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地,很早就形成了舟马不绝、商贾云集的繁荣景象。而当地特有的塘河婚俗,更因其场面大、气氛热烈,延续了数百年并流传至今。在老人的引荐下,当地的一队婚庆队为了给老街加油,穿上盛装,将新娘上轿到送亲现场的过程进行了演绎,如一部纪录片展现出了这里独特的民俗。


访谈:塘河镇党委书记邹景辉表示,塘河的发展离不开古镇资源,通过古镇旅游开发、电影拍摄等,老百姓看到,古镇是街道发展的天然资源,他们更加热爱街道,自发地对古镇建筑进行保护。从前年开始,政府对古镇建筑进行修复,去年完成街道的管网下地等整治工作,现在的街道古朴又整洁干净。




中山古镇



一对青年男女正演绎“爱情天梯”的故事

爱情戏
中山古镇老街
关键词:浪漫、唯美


剧情模拟:两位年轻人手牵手,从中山古镇笋溪河的小桥上往山上奔跑,他们要冲破世俗的束缚在一起……时光流转,坐在古镇石梯上,已经风烛残年的他们依然靠在一起,紧握着彼此的双手,讲着讲着,老头子轻轻靠在老伴身上,睡着了……


清澈的笋溪河边便是全长1132米的中山古镇老街,踏着起伏蜿蜒的青石板街,能看到两边是起伏错落的吊角楼式建筑,每走一段,路边就有别致的街亭。过往的人群中,有不少到此旅游的情侣。“在这里生活,简直就像浪漫的电视剧。”26岁的陈柯说,自己和男友在两天前来到这里度年假,每天,在美丽老街漫步,在清澈的河边抓鱼戏水,在河中的石头上仰望星空。最让他们惊喜的是,每晚,老街上还会出现许多萤火虫,将街道带入如梦似幻的情景中。深夜时分,更是有古典打扮的更夫高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而作为位于“爱情天梯”下的古镇老街,那个令人感动又震撼的故事也成了游客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为了给古镇老街拉票,几位网友自发组织,在老街上找了年轻和年迈的两对恩爱夫妻,在古镇里演绎起这段爱情故事。


访谈:中山镇镇长赵凌云介绍,自2002年9月古镇保护性开发以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使传统街区和新场镇区在人居环境、自然生态、园林绿化上都得以提高和维护。通过镇政府的积极引导,由古镇历史文化热爱者、旅游资源保护者、各村居负责人等有关人员自发成立了古镇资源保护协会,使广大群众也参与到古镇保护中来。本版稿件由记者 王薇 刘敏 采写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7-30
三百年塘河婚俗 女儿哭着“出阁”(图)


图为“新娘”出阁前的“哭嫁”。 摄影:孟幻

图为坐在轿子里的“媒婆”。 摄影:孟幻

在重庆市江津区举行的“中国第二届七夕东方情人节”现场,当地居民现场演绎了塘河古代婚俗。在现场的56对民族情侣和1对跨国爱侣对该婚礼习俗表现出浓厚兴趣,跃跃欲试。

  头顶红盖头的“新娘”在“出阁”前的“哭嫁”让众人啧啧称叹。记者在现场看到,在经历了踩斗、丢筷子、骂媒、父亲压轿等传统习俗后,“新娘”紧紧抱着自己的“母亲”哭道,“女儿家女儿外相,十七八岁选才郎,倘若奴身是男儿,早晚二时奉高堂。”据当地居民介绍,“哭嫁”的顺序为哭爹娘、哭婶婶、哭叔娘和哭姐妹。不少情侣在看完“新娘”的“哭嫁”完后,连连称赞其“哭功”了得,堪称一绝。随后,“新娘”由“哥哥”背上花轿。穿长马褂、胸戴大红花的“新郎”则坐上另一台轿子,带着女方配置的婚嫁用品浩浩荡荡地返回“新郎”家。


  一位来自苗族的姑娘在看完塘河婚俗后,很是激动,“太有地方特色了,等到我结婚的时候,一定要到当地这样轰轰烈烈地嫁一次。”


  塘河婚俗源自距重庆江津65公里的塘河古镇。该古代婚礼习俗需三天三夜才能办完,目前在当地依旧盛行。据介绍,该婚俗特定的程序和内容,是西南地区古代婚俗文化的浓缩,集渝、川、黔婚俗于一体,汇集了儒、道、佛、地方民俗等多种文化,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在塘河古代婚俗演绎完后,“新郎”与“新娘”为游客献艺。 摄影:孟幻

图为“新郎”和“新娘”夫妻对拜。 摄影:孟幻

背着东西,手里还撑着像伞的人叫“轿伞”,他始终走在花轿的前面,在前面随时随地提醒轿夫前面的路况。

塘河婚俗之踩斗丢筷子和骂媒

拜堂后,新人坐烛(入洞房)。坐烛就是抢板凳坐,据说,胜者今后将当家作主。

新郎新娘进洞房后坐在床边,新郎掀起新娘的红盖头,由厨师将准备好的饭菜送进新房,摆放在床前,厨师念完下马饭词后,请新郎新娘用餐,这是新娘从娘家来到婆家后的第一顿饭。

拜堂就是拜天地,拜祖宗,夫妻对拜。拜堂后,坐烛(入洞房)。坐烛就是抢板凳坐,据说,胜者今后将当家作主。

拜轿就是由新郎家的晚辈(金童)牵新娘下轿,将新娘交给等候在一旁的接纳,由接纳牵着新娘进门槛,过革筛,然后拜堂,入洞房。过革筛,就是“革”去新娘在娘家的坏习惯。

回车马就是要先把新娘家随迎亲队伍来到这里的已故祖先的亡灵请回去。新娘坐花轿来到新郎家时,轿夫要把花轿停在新郎家大门口,必须等待举行完“回车马”仪式后,新娘才能下轿和新郎拜堂。

出阁,是清晨女方家办出阁席,等待男方迎亲队伍到来。将男方送来的香、烛、纸钱等燃化,辞别已故祖宗,再与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等哭稼辞行,由前辈为新娘梳妆打扮后,到堂屋踩斗、丢筷子、骂媒,再由哥哥背新娘出门上花轿,最后由父亲压轿将迎亲队伍送走。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7-30



塘河婚俗之送嫁妆的队伍





塘河婚俗之接新娘





塘河婚俗之迎娶。新郎骑着高头大马去新娘家接亲。





塘河婚俗之男方办接妆,新郎家要置办彩礼若干,用专门礼盒装好,请人送到新娘家,新郎骑着高头大马去接亲。





塘河婚俗之迎亲场面











塘河婚俗之“回车马”仪式,重庆市江津塘河古镇。回车马仪式中常有一个礼先生手捉公鸡,在设好香案的花轿前,口中念念有词,杀鸡绕花轿三圈,点血、贴鸡毛,念完回车马词后,在插香烛的器皿中抓一大把米向花轿前后撒去。仪式结束,这时“轿伞”会主动上前向主人家报喜,由新郎打发喜钱后方可请新人下轿“请拜”婆家长辈,风俗是从长辈到晚辈,次序不可出错,次序出错叫去倒拜,要新娘反给喜钱。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