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420阅读
  • 1回复

"标准"答案扭曲语文教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璧山状元
 

发帖
22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7-16


     这是语文考卷上的一道文言文阅读题:“有人送了韩魏公两个玉盏,韩魏公非常喜欢,视为珍宝。但是有一天,玉盏被一个士兵打碎了。当人们都以为韩魏公要惩罚这个士兵时,他却赦免了士兵……”问题是:“本文反映了韩魏公____的品质?”


     几天前,一位资深高中语文教师被参加了今年阅卷的同行考问这道题。他想了想答:“豁达、宽容。”同行笑,这道3分的题目你只能得2分,因为多答了“豁达”,要扣掉1分。“标准”答案只有一个词:“宽容。”


     这位高中教师有点郁闷。接着听说,有考生答“重人轻物”,一分未得,因为与“标准”答案不符,他不禁忿忿:“谁能说韩魏公不是‘重人轻物’?这个学生的答案里有独到的见解!”


     其实诸多专家对此不满已久:语文高考、中考和校内考试中普遍规定“标准”答案,刻板生硬地非要学生钻小框框,否则就不让过关。结果弄得语文教学严重扭曲,偏离正道——学生语文素养如何提高?


     专家们想借本报呼吁:这是在用教数理化的方法教语文,或者把母语当外语教!这样做的后果是:读了12年语文,许多学生还不能顺畅地阅读和写作。




   “踩分点”


    “读文学作品,1000个人能读出1000个哈姆雷特。可是我们教现代文阅读,却教‘标准’答案。高考、中考,为了方便评分,必须拟定‘标准’答案,这在教学中,就成了所谓‘踩分点’。”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赵志伟老师说。


    “于是,荒谬的事情发生了。”赵志伟在一次讲课中讲了一个笑话——我出一题问:“人能不能不吃饭?”答:“不能不吃饭。”得1分;再问:“为什么?”答:“人不吃饭会死的。”得0分。因为“标准”答案是:“不吃饭人会慢慢饿死的。”这里有两个“踩分点”:“慢慢地”、“饿”,没“踩”上,所以没分。如果有人答:“人可以不吃(米)饭,可以吃面包、面条。”更没分,因为它离“标准”答案更远,尽管“吃饭”的确可以理解成“吃米饭”。


     赵志伟说,这道题是我编的,大部分中学教师对我这番话报以热烈掌声,说:“现代文阅读的有些题目就是这种路数。”


    “语文考试已经太‘科学化’了。如果这么‘科学’地考查语文,语文就死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老师周宏说。




   “变异”
    在应试指挥棒下,语文教学出现了怎样的“变异”?


     老师会告诉学生,语文也是有答题套路的,比如让你写“鉴赏一篇文章”的心得,你要写“这篇文章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现了怎样的主题……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几个“关键句式”用上了,就算“手法”、“主题”、“作用”都没看明白,纯属瞎蒙,却也能得点分——至少你知道“句式”。


     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员程元听过一堂高三试卷讲评课。针对学生们错误百出的诗歌鉴赏答案,老师用PPT讲解答题的基本套路,诸如先概括景物的特征,再提炼写作的手法,最后分析作者的情感。结果,学生们交上来的订正里,套路全用了,但“特征”、“手法”、“情感”等核心内容仍是错的,因为根本鉴赏不了。“用教数理化解题步骤的方法来训练语文,怎么可能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赵志伟认为,教学生一些基本答题技巧未尝不可,但决不能本末倒置。
状元精神,文化气质。
发帖
4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8-15
有道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